三座高层建筑地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

三座高层建筑地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

一、三幢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论文文献综述)

胡忠存[1](2021)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会因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热量,引起混凝土温度变化,体积膨胀,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桥梁、基础等结构中,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热量更多。通常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钢筋较少或不配置受力钢筋,仅靠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抵抗拉应力;同时,混凝土作为一种不良导热性材料,散热能力差,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混凝土表里散热速度不同,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较大温差,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充分利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的同时,要预防其易开裂这一主要问题。本文以湖北省金控大厦筏板基础工程施工为依托,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水化热分析模拟筏板基础温度场变化,根据软件计算结果制定了了一系列温控方案以及裂缝防治措施,并在筏板基础浇筑后实测筏板基础的温度变化,结合最终的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分析研究筏板基础的温度场、应力场与基础开裂情况。最后,以青岛国际院士港1#楼混凝土梁的冬季施工为依托,分析其所选取暖棚法保温施工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混凝土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几种当下较常见的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裂缝防控措施。系统分析水泥含量、入模温度、保温措施、施工季节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为本工程选取经济有效的裂缝防控措施。(2)介绍了金控大厦筏板基础基本情况,针对混凝土组织运输、电梯井模板搭设和基础浇筑过程中的重难点,制定了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结合裂缝控制的重难点提出了控制温度和防治裂缝的措施。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水化热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此筏板基础的温度场,根据筏板基础温度场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套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筏板基础温度监测方案。(3)对比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水化热分析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各测点的实测温度数据,验证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准确性,分析筏板基础的温度场以及各测点温度变化情况,以仿真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此筏板基础温度应力以及筏板开裂情况。(4)参考青岛国际院士港1#楼混凝土梁冬期施工所采取的暖棚法保温措施,介绍暖棚保温的施工工艺与依据。通过埋置温度测点,监测边梁和框架梁施工后的温度变化,分析其采取暖棚保温措施后,混凝土梁冬期施工的温度变化规律,控制其温度变化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其不受冻害。

宫珏[2](2021)在《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针对大尺寸RC结构承载能力的探索一直都是受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作为工程质量把控重点,结构施工期水化热温度控制却并未结合新兴技术进行拓展性研究。大尺寸RC构件施工期由自身材料水化反应释放的热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成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在从浇筑开始到养护结束的过程开展结构健康监测工作,将水化热模拟分析趋势与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温度超限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江西省某大型电子工业厂房施工推进过程中,随着工期要求趋紧,现浇结构需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为之后的PC构件留出足够的工期余量,大批量RC柱的施工质量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施工现场因此亟需一套基于SHM(结构健康监测)与BIM技术等先进理论的结合的混凝土温升监控技术;鉴于目前的工程实际,该技术应以“信息管理”与“反馈控制”为两条监控工作实施主线,能使施工人员及时掌握RC柱温度监测数据,并由控制模块将控制结果直观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进行的重点工作如下:(1)通过RC柱施工期水化热反应特征,以及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归纳监测工作技术层面的需求;将温度监控作为施工期结构健康监测重要应用之一进行研究,确立监控工作的中心思想,梳理施工期监控工作五项基本任务,并以其中三点作为本文研究主题;(2)以SHM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为依据,总结系统设计的标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研究BIM技术对SHM系统的拓展应用方向,构建BIM-SHM方法中的IEEF(Integrating-Evluation-Early warning-Feedback control)模块,介绍该模块的功能构成及实现思路;(3)提出一种基于BIM-SHM方法下的温度信息反馈控制技术,针对大尺寸RC柱水化热控制技术施作前后对比情况进行工况模拟,计算出RC柱内部温度场分布特征;基于技术措施施作前后的水化热模拟结果,验证了降温措施的有效性,并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及设置监测预警阈值,以及Revit API中的“AVF(分析可视化框架)”技术,实现阈值的规定下水化热温度模拟结果提取;(4)总结BIM-SHM方法下IEEF模块实现的技术方法,归纳出了该模块的运行流程;即以BIM与数据库技术为依托,Dynamo软件可视化编程、Revit二次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监测信息集成化管理;将监测数据与BIM模型实时关联,实现监测值与控制预警值进行比对评估,并使构件通过参数修正方法达到可视化预警的效果;(5)梳理施工现场目前进行的监测流程,针对大尺寸RC柱的施工期水化热过程进行实际与BIM模型中的传感器布设;最后将BIM-SHM监控模式应用到厂房施工实际案例中,假设异常工况发生的情况下,验证了该监控模块的功能性,分析温控措施的应用价值。

孙绕忠[3](2021)在《离子医院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质子和重离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质子和重离子治疗设备的研制与相关机构的建设,大力推进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与临床研究工作。由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粒子流辐射穿透力强,需要通过足够密实度和厚度的混凝土来屏蔽射线辐射,造成离子医院混凝土构件体积庞大且形状复杂,同时对裂缝控制的要求高于其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因此本文以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完整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并对施工技术提出建议和优化。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离子医院的结构特点,分析施工措施中的重难点,通过墙板的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推移式连续浇筑和养护措施,现场裂缝控制较好。并对工程现场进行了温度监测,阐述测点的布置和数据采集方式,同时分析温度数据,验证内部温升值、降温速率、里表温差和表外温差是否超过规范值。(2)从混凝土材料参数出发,根据已有文献对混凝土水化热的研究建立双指数函数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弹性模量公式;考虑氧化镁膨胀剂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对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进行修正,提出了等效热膨胀系数。在ABAQUS二次开发的平台上,利用FORTRAN编写子程序HETVAL、USDFLD和UEXPAN,分别实现混凝土的水化热、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函数。通过对医院现场试块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验证子程序的有效性和ABAQUS顺序热力耦合的可行性。(3)为了得到医院整体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规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温度场结果显示温度模拟值和监测值吻合度较高,当墙板厚度较大时,内部峰值温度较接近,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较小,“生死单元”能很好的实现结构分层分段浇筑。根据应力场模拟结果指出结构最不利位置,模拟结果显示峰值应力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表面和两次浇筑的交界面,同时在整个养护过程中并未出现贯通性裂缝,证明医院施工措施的可靠性。(4)为进一步讨论结构分层厚度和分段方式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设计了板分层和墙分段的参数变化方案,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同时分析入模温度和配合比中水泥含量对结构峰值温度的影响。

陈晓林[4](2021)在《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文中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快、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和高大建筑逐渐增多特点显着。由于施工环境和工况的复杂性,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极易引发工程安全事故,本文以成都市复地金融岛商业和办公建筑深基坑施工为依托工程,对富水软弱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施工的前期地质勘察、变形理论分析、支护结构体系选取、支护参数优化和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高大建筑物的基础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早期水化热过高和内部热量不易扩散等问题,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和影响长期稳定性。同时,富水工况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抗渗能力对于施工安全和后期运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研究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能量以及增强其防水抗渗能力。结合上述问题及研究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基坑开挖过程的支护结构参数优化,同时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进行改性和防水研究。主要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总结了富水软弱地层工况下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机理和影响因素,制定了防水和抗变形效果最佳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结构体系。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对地下连续墙刚度和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竖向沉降及维护墙侧向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刚度对沉降和变形量影响不大,支撑道数影响较为明显,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得出支撑道数不应小于4道。(2)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对施工区域内的工程概况和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结合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Origin软件对不同开挖步骤下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和维护墙侧向变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和变形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支护结构和监测方案合理有效。(3)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电厂炉渣单独和联合替代水泥时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当粉煤灰和电厂炉渣均为15%的含量时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结合现场温度监测数据证明了上述研究成果的真实性。(4)研究新型渗透结晶型混凝土表面防护剂(OCSP)在增强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抗渗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OCSP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和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为富水工况下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抗渗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超[5](2020)在《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振动台基础是在振动台台面工作时为其提供反力的装置,基础的浇筑质量与整个振动台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高校即将建设一个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振动台阵基础采用开口槽道形,台面可在槽道内任意平移和拼装,台阵基础为面积约为1288m2,基础厚度为8m,混凝土浇筑总方量约为5800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是大部分研究者的侧重点都是放在水利大坝、大型房建基础、道桥工程等方面,而针对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防控措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某高校建设的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的振动台阵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FEA对台阵基础分层浇筑与整体浇筑时施工期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进行分层浇筑的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没有出现温度应力超出其相应龄期抗拉强度的情况,而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时,混凝土有开裂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温控措施,为台阵基础的浇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台阵基础完成第二次浇筑工作后,对台阵基础侧墙进行了施工期温度的实时监测工作,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为全面了解台阵基础侧墙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提供了定量数据;并将实测数据与MIDAS/FEA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吻合较好。文章最后选取了台阵基础侧墙中的某一特征部分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考虑钢筋作用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内部配筋、配筋率和钢筋直径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钢筋一方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热学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配筋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分析了钢筋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其它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张一弛[6](2020)在《派河口泵站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控防裂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的发展不断的追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混凝土得到大量的使用和投入。近两百年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运用为这个世界增加了大量的可靠建筑,在使用混凝土的同时也有着大量的技术难题,对于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各个国家研究人员的难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各大水坝等基建项目中混凝土开裂的现象成为了当前施工以及科研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能否保证混凝土自身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能够可靠的运作,保证其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以及确保结构主体不会开裂仍是使用混凝土时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对于混凝土开裂以及各方面的研究成为我国在混凝土领域当下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诸多裂缝成因中,混凝土的温控应力效应是混凝土在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在初凝阶段内部具有水化热的反应,随着混凝土的等级越高水化热现象越严重,一般高等级混凝土在模具中浇筑后需要采取定期的洒水养护等措施,否则内外温差较大会导致内外混凝土收缩不均匀从而出现裂缝等现象。派河口泵站位于江淮沟通段的起始段,是连接长江与淮河的重要枢纽,特别是于炎热夏季浇筑,所以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施工。本文全面介绍了以通水冷却为主,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运输保温、严格控制材料选择以及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养护为辅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案。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派河口泵站浇筑的混凝土主体进行不同冷却水管布置间隔参数的数值模拟,分别计算分析了三种不同水平间距布置冷却水管的施工方案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变化情况,以便提前预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发生。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监测数据,得出结论如下:(1)采用MIDAS-CIVIL软件模拟与工程实况相同冷凝水管布置的温度场可发现,得到的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较为吻合。符合工程模拟需求,可以参考有限元模型分析数据,来指导工程实践。(2)横向对比流道现场温度监测数据并结合实际工况,指出结构短边边缘出现与数值模拟结果不符的原因是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结构同一端,即使每24小时调换通水方向,也无法对远端结构部位产生降温效果。故在结构中布置冷却水管时,要保证出水口和进水口不在结构的同一端。(3)对比结构长边边缘和结构短边边缘处测点芯部温度,达到的最高温度值不同,结构短边边缘的温度值明显高于长边边缘。根据模拟分析计算,冷却水管布置越紧密,差值越大。故在长宽比过大的混凝土结构实施通水冷却的温控方案,要根据工程特点,严格控制冷却水管的水平间隔。(4)现场温度监测数据表明:在流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芯部温度≤65℃,混凝土在初凝完毕后,最大内外温差≤20℃,满足温控要求。(5)在养护派河口泵站流道混凝土完毕后,未在流道结构表面发现温度裂缝,说明流道温控施工取得成功,可为后续其他水利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提供参考价值。图:[32]表:[17]参:[56]

孙文[7](2020)在《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其基础底板一般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而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受到外部环境、自身温度变化及施工控制措施的影响,易产生温度裂缝,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选取有效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进行防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长沙某商业广场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背景,从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优选、混凝土热工计算与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三部分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针对不同品牌同规格水泥水化热进行比对,并对不同种类水泥水化热及其配制的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水泥品种,在此基础上对6组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选;其次通过温度计算对大体积底板混凝土的保温材料厚度进行初选,通过防裂计算对混凝土防裂性能进行判断,通过现场测温对底板表面的保温措施进行了调整;最后采用了 ANSYS模拟软件对大体积底板混凝土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温度、热工计算温度与现场实测温度进行对比分析,为本文相关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优选的研究表明:通过对4种品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研究,选择了水化热较低的A品牌水泥。在此基础上,对A品牌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热水泥和低热水泥的水化热及相关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其水化热曲线初始形态基本相同,但在7d龄期时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曲线已趋于平缓,低热水泥及中热水泥的水化热曲线仍有小幅上升,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均优于低热水泥及中热水泥,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等因素,最终选定了 A品牌普通硅酸盐水泥。从拟选的6组配合比中,以抗压强度、坍落度、降温速度限制及限制膨胀率为评价指标,综合选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2)对混凝土热工计算与温度控制的研究表明:通过对水化热绝热温升、内部实际最高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及混凝土里表温差计算初步确定采用1层塑料薄膜加2层麻袋的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在水冷条件下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现场测温,实测温度与热工计算温度升降趋势一致,但整体热工计算温度偏高。同时根据现场实测温度对底板表面保温措施进行了调整,确保混凝土里表温差在合理温差范围内。通过防裂计算得到混凝土龄期为3d时最大自约束应力为0.14N/mm2,混凝土抗拉强度为1.42N/mm2,判定混凝土满足防裂要求。(3)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采用ANSYS软件模拟计算的数据相比于热工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工程实测数据更加接近。ANSYS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在施工前有效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情况的手段,有利于合理控制其里表温差,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王梦瑶[8](2020)在《异厚度混凝土底板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实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土地资源匮乏,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底板形式。对同一个高层建筑而言,基础底板不同功能分区的混凝土厚度往往存在差异,相邻不同厚度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温度应力场不同,施工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对其相互影响规律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本文以济南某高层建筑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有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系统介绍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基本理论,包括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边值条件、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有限元计算理论等,为本文对相邻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应力场相互影响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种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基础底板组合模型,依据现场施工方案,确定边值条件、水泥水化放热规律及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相邻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相互影响规律:1)相邻不同厚度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在交界处相互影响较大。2)距离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交界处水平方向越远其相互影响越小。3)相邻的基础底板越厚其相互影响越大。4)混凝土浇筑初期,拉应力值较高部位出现在混凝土底板的中间偏下位置,混凝土表面较结构内部而言,拉应力值偏大。随着混凝土浇筑完成,不同厚度混凝土底板组合模型内部的温度应力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表面及不同厚度混凝土底板交界位置处拉应力值较大,不同厚度基础底板交界位置有尖角,存在应力集中现象。(3)对某实际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整个施工浇筑过程进行了实时的温度监控。温度监测数据表明:1)施工现场大体积混凝土为分层浇注,混凝土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的第2到5天内,且混凝土的升温速度远高于后期混凝土的降温速度。2)由于相邻不同厚度混凝土基础底板的存在,1号测温点即组合2模型中,7 m厚混凝土基础底板内部最高温度位置发生改变,最高温度未出现在混凝土底板的中间深度,出现在深度D=2.0 m的位置。(4)将实测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有限元数值模拟不能完全与实际施工环境相同,二者数值有所差异。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将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相结合,以便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5)在前期对相邻不同厚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及应力场相互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两种组合模型,对其温度场的相互影响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

史伟中[9](2020)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步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大规模建筑以及地下空间等大规模工程涌现,混凝土结构对于大型工程仍然占主导,进而必然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带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问题,关于混凝土温控方面出现了许多解决措施方法,跳仓法施工技术也作为一种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方法,跳仓法施工技术具有独特的温控优势,然而,由于跳仓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场分布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准确得到其解析解。但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值计算方法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计算方法成为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混凝土温度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仿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模拟分析,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基于混凝土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MIDAS/FEA热分析模块对其一次浇筑、分层浇筑及跳仓浇筑下的施工过程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混凝土温度场一般性规律;(2)通过跳仓仓格长度影响因素分析,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综合温差、混凝土极限拉伸是影响跳仓仓格长度的主要因素,且当综合温差控制在25℃左右,跳仓仓格长度一般可达到50m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从跳仓法仓格长度计算理论角度分析,理论上认为仓格长度没有固定统一值,其值取决于影响混凝土仓格长度的综合因素;(3)通过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分析得出: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尺寸和混凝土总体积方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甚微即大体积混凝土在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值和应力值仅与厚度尺寸密切相关,厚度尺寸越大,其内部温度峰值和应力峰值也越大;(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复杂多样,在准确把握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制定裂缝温控技术措施将事半功倍。简言之,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理的跳仓法设计方案、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控混凝土裂缝产生,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郭卓维[10](2020)在《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其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相对成熟。随着大型建筑物基础体积不断扩大,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也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开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是常见现象,也是长期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研究者们也没有停止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的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外荷载引起;二是在实际工作状态下模型设计的差异造成的;三是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因素、收缩膨胀以及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以变形为主引起的裂缝约占80%,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便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为目标,结合延长石油科研中心项目的主要施工特点,首先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的优化选材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选用了能够较好适用于一次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接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06,选用合理有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该实际工程中的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进行了无缝施工技术研究,分析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变化,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布置和预埋了24个无应力桶及480个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了混凝土中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判定了混凝土中实际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别是应力集中区域的分布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准确有效的动态养护,实现了养护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了实施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选材和优化材料的配合比、在应力集中区域采取有效的动态养护措施以及控制裂缝出现与发展等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所得结论可供同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参考。

二、三幢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幢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论文提纲范文)

(1)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性
        1.1.1 引言
        1.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1.3 大体积混凝土特征
    1.2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1.2.1 温度应力产生条件
        1.2.2 温度应力的特点
        1.2.3 温度应力的时变过程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影响因素
    2.1 混凝土自身因素
        2.1.1 混凝土特性
        2.1.2 混凝土水化热与绝热温升
        2.1.3 混凝土热工参数
        2.1.4 混凝土厚度与形状
    2.2 混凝土周围介质因素
        2.2.1 环境温度及湿度
        2.2.2 边界条件与约束
        2.2.3 介质的对流
    2.3 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2.3.1 优化配合比
        2.3.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2.3.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云图分析与监测方案
    3.1 工程介绍
        3.1.1 工程概况
        3.1.2 施工方案
    3.2 Midas FEA简介
    3.3 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模
        3.3.1 初步几何模型
        3.3.2 主要参数选择
        3.3.3 建模流程
    3.4 温度场云图分析
    3.5 温度监测方案
        3.5.1 仪器准备
        3.5.2 布置测点
        3.5.3 温度监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与裂缝防控措施
    4.1 温度及应力分析
        4.1.1 各测点温度分析
        4.1.2 各测点温差分析
        4.1.3 各测点应力分析
        4.1.4 裂缝情况
    4.2 裂缝防控措施
        4.2.1 水泥含量
        4.2.2 入模温度
        4.2.3 保温措施
        4.2.4 不同季节的影响
    4.3 金控大厦筏板基础防裂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土梁暖棚法冬期施工有效性研究
    5.1 概述
    5.2 保温措施与温度监测
        5.2.1 保温措施
        5.2.2 温度监测
    5.3 温度分析
        5.3.1 暖棚保温下的梁温度分析
        5.3.2 无暖棚保温时的梁温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2)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2.2 RC结构温度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2.3 BIM技术在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理论
    2.1 RC柱施工期监控内容分析
        2.1.1 RC柱施工期监控需求
        2.1.2 RC柱施工期监控任务
    2.2 SHM系统的应用与扩展方法分析
        2.2.1 SHM系统的组成
        2.2.2 SHM系统设计标准及应用
        2.2.3 BIM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方向
        2.2.4 BIM技术与SHM系统结合方式
    2.3 BIM-SHM方法的监控模块构建方法
        2.3.1 BIM-SHM监测信息管理方式
        2.3.2 BIM可视化编程技术
        2.3.3 构建BIM-SHM的 IEEF监控模块
    本章小结
3 IEEF模块下的RC柱施工期温控技术研究
    3.1 BIM-SHM方法中的反馈温控技术
        3.1.1 反馈温控工作流程
        3.1.2 温控方法总体设计
    3.2 新型降温技术及温控理念
    3.3 温控效果模拟验证
        3.3.1 水化热分析验证内容
        3.3.2 相关材料热学计算
        3.3.3 新型降温技术温控效果验证
    3.4 BIM环境下水化热分析数据集成
        3.4.1 各级温度阈值总结设定
        3.4.2 BIM环境下的水化热分级表达与提取
    本章小结
4 IEEF模块下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4.1 BIM-SHM施工期数据库设计
        4.1.1 施工期数据库需求
        4.1.2 施工期静态信息管理
        4.1.3 施工期动态信息存储设计
        4.1.4 传感器、BIM与数据库交互
    4.2 BIM-SHM方法下监测信息集成管理
        4.2.1 Revit API与二次开发技术
        4.2.2 Ribbon栏及功能设定
        4.2.3 数据更新录入
        4.2.4 信息查询功能
        4.2.5 日志记录功能
        4.2.6 邮件发送功能
    4.3 DYNAMO驱动下的可视化编程
        4.3.1 目标设计及实现说明
        4.3.2 评估及预警编程实现
        4.3.3 自定义节点封装
    4.4 监测数据管理技术方法总结
    本章小结
5 实例应用
    5.1 应用工程背景介绍
    5.2 监测方案设计
        5.2.1 监测程序及方案设计
        5.2.2 BIM模型中传感器三维布置
    5.3 基于BIM-SHM的 IEEF模块主要功能验证
        5.3.1 IEEF模块总体运行流程总结
        5.3.2 IEEF模块应用效果
    5.4 IEEF模块在BIM-SHM方法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人已获得专利、软件着作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3)离子医院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现场施工技术和温度监测
    2.1 工程概况
    2.2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2.2.1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2.2.2 分层分段浇筑
        2.2.3 推移式连续浇筑
        2.2.4 温控养护
    2.3 温度监测
        2.3.1 监测方案
        2.3.2 温度监测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凝土材料参数子程序的编写和验证
    3.1 温度应力场理论
        3.1.1 热传导原理
        3.1.2 温度应力原理
        3.1.3 边界条件的处理
    3.2 混凝土材料参数的选取和子程序的编写
        3.2.1 混凝土水化热
        3.2.2 混凝土弹性模量
        3.2.3 混凝土热膨胀系数
    3.3 ABAQUS模拟步骤
    3.4 子程序的验证
        3.4.1 试块温度测点布置
        3.4.2 试块材料参数
        3.4.3 温度场结果
        3.4.4 应力场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医院结构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
    4.1 温度场模拟
        4.1.1 热学材料参数
        4.1.2 边界条件
        4.1.3 分析步时长
        4.1.4 结果分析
    4.2 应力场模拟
        4.2.1 力学材料参数
        4.2.2 温度荷载
        4.2.3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数分析
    5.1 结构分层分段
        5.1.1 分层厚度
        5.1.2 墙体分段
    5.2 混凝土配合比
    5.3 混凝土入模温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富水基坑施工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施工研究现状
        1.2.3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研究现状
        1.2.4 抗渗混凝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2 工程概况及富水深基坑变形机理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1.3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2.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2.2.1 标准贯入试验
        2.2.2 室内及现场测试试验
        2.2.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2.3 富水深基坑开挖变形及机理分析
        2.3.1 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
        2.3.2 基坑变形及其机理
    2.4 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节
3 富水软弱土层深基坑开挖数值仿真分析
    3.1 三维数值仿真软件
        3.1.1 FLAC3D软件介绍
        3.1.2 本构模型选取
    3.2 基坑开挖及支护模拟
        3.2.1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3.2.2 开挖过程模拟介绍
        3.2.3 边界条件及初始应力场
        3.2.4 地下水处理
    3.3 基坑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3.3.1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竖向位移分析
        3.3.2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侧向位移分析
        3.3.3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应力场分析
    3.4 支护结构参数对基坑稳定的影响分析
        3.4.1 连续墙刚度对基坑土体侧向位移的影响
        3.4.2 连续墙刚度对基坑周边土体沉降量的影响
        3.4.3 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土体侧向位移的影响
        3.4.4 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周边土体沉降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现场监测及监测数据分析
    4.1 项目难点分析
    4.2 基坑支护结构
    4.3 监测方案
        4.3.1 监测意义及目的
        4.3.2 监测内容及布点
        4.3.3 监测方法
    4.4 监测结果分析
        4.4.1 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4.4.2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优化及施工研究
    5.1 试验原材料
    5.2 外加剂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5.2.1 粉煤灰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5.2.2 电厂炉渣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5.2.3 联合改性剂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5.3 外加剂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 初始配比混凝土基础性能
        5.3.2 联合改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5.4 OCSP增强混凝土面层防水
        5.4.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5.4.2 OCSP涂层混凝土防水抗渗效果
        5.4.3 OCSP涂层混凝土吸水率
        5.4.4 OCSP涂层混凝土碳化性能
    5.5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5.5.1 基础施工概况
        5.5.2 基础施工总体安排
        5.5.3 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5.6 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5.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
        5.6.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案
        5.6.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基本概念
        1.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1.3 温度应力的定义
        1.1.4 温度应力的类型
        1.1.5 温度应力的发展历程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分析及温控方案
    2.1 振动台阵实验室简介
    2.2 振动台阵基础工程概况
        2.2.1 振动台阵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
        2.2.2 原材料及其配合比
    2.3 基于MIDAS/FEA的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材料的热学性能
        2.3.3 材料的力学性能
        2.3.4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2.4 模型求解
        2.4.1 温度场分析结果
        2.4.2 应力场分析结果
    2.5 整体浇筑与分层浇筑对比分析
        2.5.1 温度场对比分析
        2.5.2 应力场对比分析
    2.6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2.6.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6.2 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
        2.6.3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2.6.4 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6.5 加强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监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及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温度监测
        3.2.1 监测方法
        3.2.2 测点和测点布置原则
        3.2.3 测点布置注意事项
        3.2.4 振动台阵基础侧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点
    3.3 温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3.3.1 各测点温度场变化分析
        3.3.2 各测点表里温差分析
        3.3.3 各测点降温速率分析
    3.4 实测温度与计算温度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钢筋作用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ANSYS的钢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4.2.1 模型建立
        4.2.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2.2.1 温度场分析
        4.2.2.2 应力场分析
    4.3 大体积混凝土配筋的作用分析
        4.3.1 温度场影响分析
        4.3.2 应力场影响分析
    4.4 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配筋原则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派河口泵站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控防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派河口泵站工程温控方案及相关理论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位置及地质气候条件
        2.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涉及部位
    2.2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2.2.1 温控防裂措施
        2.2.2 合理有效安排砼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
        2.2.3 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控制
        2.2.4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
    2.3 混凝土入仓温度和浇筑温度计算
        2.3.1 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2.3.2 混凝土浇筑温度
    2.4 混凝土绝热温升及中心最高温度计算
        2.4.1 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
        2.4.2 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2.4.3 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
    2.5 混凝土表面保护
        2.5.1 表面保护的目的和作用
        2.5.2 表面保护的分类
    2.6 混凝土温度检测
第三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介绍
        3.1.1 结构建模
        3.1.2 计算内容
        3.1.3 计算假定
        3.1.4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3.2 绝热温升值计算
    3.3 模型的边界条件
    3.4 有限元分析过程
        3.4.1 分析前处理
        3.4.2 冷却水管布置前仿真模拟(模拟一)
        3.4.3 冷却水管布置前仿真模拟(模拟二)
        3.4.4 冷却水管布置前仿真模拟(模拟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温度监测数据分析
    4.1 工程现场监测内容及方法
    4.2 布置说明
    4.3 监测仪器埋设
    4.4 监测设备防护
        4.4.1 一般要求
        4.4.2 监测设备的敷设和保护
    4.5 施工期观测
    4.6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及其影响因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优选研究
        1.4.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研究
        1.4.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优选
    2.1 工程实例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施工环境
    2.2 混凝土原材料
        2.2.1 水泥
        2.2.2 粉煤灰
        2.2.3 矿渣粉
        2.2.4 骨料
        2.2.5 减水剂
        2.2.6 膨胀剂
        2.2.7 拌合水
    2.3 水泥水化热分析
        2.3.1 不同品牌同规格水泥水化热分析
        2.3.2 不同品种水泥水化热分析
    2.4 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分析
        2.4.1 不同品种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2.4.2 不同品种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研究
    2.5 配合比优选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凝土热工计算与温度控制
    3.1 计算条件
    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3.2.1 水化热和绝热温升计算
        3.2.2 混凝土中心实际最高温度计算
        3.2.3 未采取保温措施时混凝土的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3.2.4 采取保温措施时混凝土的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3.2.5 里表温差计算
    3.3 混凝土防裂计算
        3.3.1 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计算
        3.3.2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计算
        3.3.3 混凝土各龄期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3.3.4 混凝土最大自约束应力计算
        3.3.5 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
        3.3.6 混凝土防裂性能判断
    3.4 温度控制
        3.4.1 大体积混凝土水冷降温
        3.4.2 测温方法及布点
        3.4.3 测温数据分析及处理
    3.5 测点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
    4.1 概述
    4.2 ANSYS16.0热学性能分析
        4.2.1 原理概述
        4.2.2 热传递方式
        4.2.3 数值模拟技术路线
    4.3 工程实例数值模拟分析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确定材料属性参数
        4.3.3 边界条件确定及热生成函数
        4.3.4 分析时间周期确定
    4.4 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4.5 计算、模拟、实测的温升数据对比
    4.6 温度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4.7 本模型的推广应用案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异厚度混凝土底板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实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温度应力场有限元计算理论
    2.1 温度场概念
    2.2 热传导计算理论
        2.2.1 热传导方程
        2.2.2 边值条件
    2.3 温度场计算理论
        2.3.1 变分法原理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2.4 应力场计算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数值分析
    3.1 ANSYS简介
        3.1.1 ANSYS主要功能及特点
        3.1.2 ANSYS的求解步骤
    3.2 工程概况
    3.3 有限元模拟分析
        3.3.1 基本假定
        3.3.2 参数选取
        3.3.3 模型建立
        3.3.4 计算公式
    3.4 模拟计算结果
        3.4.1 温度场计算结果
        3.4.2 应力场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温度监测及数据对比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监测方案
        4.2.1 温度测点布置
        4.2.2 测温方法
    4.3 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
    4.4 数据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邻异厚度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相互影响规律总结
    5.1 温度场相互影响规律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相关概念特性
        1.2.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2.3 跳仓法施工原理及特性
    1.3 应用“跳仓法”取消后浇带的原因
        1.3.1 后浇带的定义
        1.3.2 后浇带存在的问题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原理和方法
    2.1 热传导方程
    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3 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
        2.3.1 第三类边界条件的近似处理
        2.3.2 表面保温层计算
    2.4 气温影响
        2.4.1 气温年变化
    2.5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2.5.1 混凝土的导温系数
    2.6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6.1 水泥水化热
        2.6.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7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
        2.7.1 导温系数a的反分析
        2.7.2 表面放热系数β的反分析
        2.7.3 混凝土绝热温升θ(τ)的反分析
    2.8 混凝土温度应力
        2.8.1 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过程
        2.8.2 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发展过程
        2.8.3 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2.8.4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9 大体积混凝土跳仓仓格长度的计算
    2.10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评价标准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模拟
    3.1 概述
    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3.2.1 有限元软件选择
        3.2.2 混凝土主要热学性能参数
        3.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模拟分析的一般步骤
    3.3 一次浇筑温度场模拟
        3.3.1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3.3.2 基本材料参数
        3.3.3 边界、初始条件
        3.3.4 温度场计算
        3.3.5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3.4 分层浇筑温度场模拟
        3.4.1 分层浇筑施工简介
        3.4.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3.4.3 温度场计算
        3.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3.4.5 一次性浇筑与分层浇筑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模拟
    4.1 跳仓法简介
    4.2 跳仓法施工温度场模拟
        4.2.1 跳仓法施工在MIDAS/FEA软件中的实现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3 温度场计算
        4.2.4 温度场结果分析
        4.2.5 混凝土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4.2.6 混凝土底板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4.2.7 采取防裂技术措施后的混凝土底板温度应力分析
    4.3 跳仓仓格长度影响参数化分析
        4.3.1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4.3.2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3.3 控制混凝土温升
    4.4 施工算例参数计算
        4.4.1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4.4.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4.4.3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4.4 水化热引起的温差
        4.4.5 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值
        4.4.6 允许最大浇筑长度
        4.4.7 量化混凝土允许最大浇筑长度
    4.5 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影响
        4.5.1 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底板水化热的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常用技术措施
    5.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5.1.1 优选混凝土原材料
        5.1.2 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5.2 选择合理施工措施
        5.2.1 合理分层分段浇筑
        5.2.2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5.2.3 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5.3 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5.3.1 合理配置钢筋
        5.3.2 设置滑动层
        5.3.3 设置缓冲层
        5.3.4 设置应力缓和沟
        5.3.5 设置后浇带
        5.3.6 预埋冷却管
    5.4 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
    5.5 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
    5.6 选择合理施工管理措施
    5.7 加强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10)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研究及其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点和技术措施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2.2 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措施
    2.4 本章小结
3 延长石油科研中心筏板基础无缝施工方法
    3.1 工程概况
    3.2 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3.3 施工技术方案
        3.3.1 混凝土配合比研发
        3.3.2 混凝土浇筑
        3.3.3 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温度和应力分析
        3.3.4 技术措施
    3.4 本章小结
4 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实施
    4.1 主要技术构造措施
    4.2 混凝土浇筑方法
    4.3 混凝土动态养护方法
    4.4 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
        4.4.1 混凝土温度监测位置
        4.4.2 混凝土温度监测及分析
        4.4.3 混凝土温度应变监测
    4.5 监测数据校验
        4.5.1 混凝土实测温度曲线
        4.5.2 混凝土的应变监测
        4.5.3 主要结论
    4.6 实施效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5.1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艺
    5.2 混凝土质量保证及安全文明施工
        5.2.1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5.2.2 混凝土浇筑后的成品保护措施
        5.2.3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幢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D]. 胡忠存.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BIM-SHM的RC柱施工期温度监控技术研究[D]. 宫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离子医院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模拟[D]. 孙绕忠.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D]. 陈晓林. 西华大学, 2021(02)
  • [5]振动台阵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监控与分析[D]. 杨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派河口泵站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控防裂技术研究[D]. 张一弛.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措施研究[D]. 孙文. 扬州大学, 2020(04)
  • [8]异厚度混凝土底板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实测[D]. 王梦瑶.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有限元仿真研究[D]. 史伟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 郭卓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三座高层建筑地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与结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