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一、略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史学与近代教育理论的共同影响下,民国时期各大中学校都日益认识到传统历史教科书的局限性,伴随着教育部改革措施的出台,民国中学校历史教科书编撰开创了近代历史教科书的新局面,突出表现在历史教科书体系逐渐完善,其辅助系统——教科书插图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意义在于让中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前进发展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就拓宽了以往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这一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教科书插图的深入发展进行反思。采用历史分期,将南京国民政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西方史学与中国本土教科书的进一步结合,教科书插图的种类丰富起来,开始运用中国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插图。这表明中国教科书编撰者已经由借鉴、模仿西方转化为内在吸收,在插图题材选取上突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潮。在南京国民政府发展时期,历史教科书插图运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家国情怀特征。在南京国民政府停滞时期,由于受到外部政治环境的阻碍,教科书插图绘制停滞不前,没有长远的进步。教科书中插图数量变少,仅仅只是绘制变得更加地规范化,增加了一些图片阐释性文字。通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不难看出,历史教科书插图的地位经历了较大程度的改变,逐渐成为了近代历史教科书学术话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历史教科书插图的特点与价值,旨在反思其对历史教科书插图使用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欣[2](2020)在《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文中研究指明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步伐,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民国至今,戊戌维新运动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已过百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受时代思潮和史学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更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不断在改变。民初中学历史教科书侧重于戊戌维新运动史实本身的叙述,仅仅将其看作一般的历史事件。1922年以后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科书开始从多方面切入,对戊戌维新以前清政府的政治、外交状况、时人思想认识的变化做了相对细致的介绍,指出戊戌维新运动的发生是历史进化发展的必然而非偶然;与此同时历史教科书中康有为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教科书对其评价也更加凸显进步性。建国以后,历史教科书用唯物史观对戊戌维新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阐明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中学历史教科书受阶级斗争和革命史观的影响对戊戌维新运动评价逐渐降低,等到文革时期戊戌维新运动被严重扭曲,因其改良本质被打入反革命阵营。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教科书逐渐摆脱偏见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趋于客观。80年代以后,史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推动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更加科学客观,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性得到凸显。新课改以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基于以上变化,结合历史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影响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编写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百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编写的经验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戊戌维新运动的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肖洋[3](2020)在《李季古《高中外国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季谷(1895—1968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他出身贫寒,但对知识的渴求却始终如一。历次出国留学的经历,为其打下了深厚的史学基础,而在中学担任校长、在高校担任教师的经历,也为其积累了一定的历史教育经验。面对当时即将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李季谷坚信历史教育可以唤起国民的奋斗意识,激起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于是他笔耕不辍,不仅写出了一系列历史学着作,还连续编写了可供青少年学习的《初中外国史》、《高中外国史》等历史教科书,为我国的历史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季谷于1931年编着完成的《高中外国史》是民国时期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它是在以下背景与条件下编着而成的:第一,西方史学与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一方面,鲁滨逊提倡的“新史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我国史学界和教育界得到广泛传播,对《高中外国史》的内容选择产生了影响;第二,中国出现了外国史研究热潮。这股热潮波及到教育领域,外国史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迫切,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高中外国史》;第三,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1929年颁布施行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为《高中外国史》的编写提供了必要的规范。李季谷的《高中外国史》采用了章节体的体例,按照通史的形式,从远古时期地球的起源开始论述,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止。在正文部分对地球的起源、人类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不仅兼顾各个国家政治的发展,同时也重点介绍了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宗教的产生与传播、各国之间爆发的战争,并对战争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结合当下,详细论述与现实紧密相连的现代史内容,比如近代以来帝国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中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以资寻求两国之间的差距,并激励国人的反抗精神。为了便于内容的叙述与学生的理解,李季谷还在编写教材时采用了多样的描写方式。制作了精细的课文目录,便于学生的查找;在论述一地一历史之前,通过提要方式简要概括该地基本情况及论述大概内容;插入了大量图片,种类繁多,紧密贴合课文内容;对于较难理解的复杂问题,编者巧妙运用注释方式,既突出重点,又解决难点。此教科书不仅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而且还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结构严谨。这部教科书在语言和内容选择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语言表述上,既有平实的叙述,又不乏幽默的表达,同时又有对于专制统治者和侵略者的强烈控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但也应该看到此教科书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教材中对于人名的描述前后有误差;而且在叙述时偏重于各国的政治,特别是对于军事史着墨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于文化史和科技史等的叙述;此外,本书只有对于世界历史史实的叙述,没有相应练习题的设置,这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对于这部教科书的特色与缺陷,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并在后续教科书编写中延续其特色,尽力避免其缺陷。如在编写教科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今庞大的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与历史教学有关人员加入到教材编写队伍中来;同时,教科书编写者应当敏锐地捕捉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使历史更多反映现实,反映人们的生活;在语言的叙述上,也应该更加灵活,抛弃死板的说教等等,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编写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历史教科书。

黄园[4](2020)在《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其教育上承中国传统教育,下启近现代教育,同时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在我国历史上颇具重要意义,近现代历史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伴随着近代新学制的确立,历史课程开始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独立设置。此后,学校历史课程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并在变动中发展。同清末相比,就课程标准而言,民国初期的历史课程并未作出很大改变,但学制缩为四年,在模式上基本顺应潮流,借鉴日本的历史课程模式,主要是意在通过历史教育宣扬民主共和精神。1922年的中学历史课程较之前有了显着变化:中学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级,白话文历史教科书开始普及,其中我国首部中学历史教科书《白话本国史》出版,同时出现了中外史合编教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维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对教育、文化等加强了管理,其中一个体现便是频繁修订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于1929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1年、1948年分次颁布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基本上是稳中求变的,就内容而言,经历了从通史到专史又到通史的嬗变,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内容体系也与时俱进。由于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违反民意,发动内战,动荡的社会环境无法为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同时新的课标准带有明显的“反共反人民”色彩,借教育以维护统治,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没有什么新成果,反而这一动荡时期破坏了南京国民政府近20年的教育成果。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我们不仅应该掌握最前沿的教学理论,还应汲取优秀历史成果,取长避短。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虽去今较为久远,但仍能引发我们对当代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考: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应过于频繁而忽视质量问题;教科书内容的选取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社会现实意义;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应体现核心素养;教师应视不同的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非生搬硬套等。

陈科宇[5](2020)在《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研究 ——以“古希腊”内容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教本,也是学生学习的学本。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与历史学者的关注,更多关于教科书改革的文章令人目不暇接。本文试图使用历史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对中、美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汲取“他山之石”的经验和教训,全文从课程标准、编纂体例、结构体系、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围绕“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方面,从细节入手深入分析中、美教科书在基本结构和内容设置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并结合实践调查,以求服务于中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并介绍了比较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中、美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编纂体例和结构体系进行整体性的分析,比较“章节体”与“模块+专题”的差异,“合编”与“分编”的优劣,为后文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从微观的角度,对比中、美教科书中“古希腊”章节内容,具体分为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不同的表述、不同的辅助系统在比较研究中交汇,融合成推动教学实践的动力,比较教科书“目的性”和“可读性”的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笔者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几条对教育教学改进的启示,并用教学设计的举隅证明建议的可操作性。

吴艳玲[6](2020)在《文化抗战与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以抗战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文中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以“文化抗战”的方式参与抗日救亡运动,这其中突出表现之一即是中学本国史教科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争不绝于耳,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之文化观莫衷一是。三十年代,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国民政府发起旨在以儒家文化进行价值重构的文化复兴运动,该运动除了有构建其统治合法性和树立政治权威等考量外,亦有恢复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以凝聚人心共同抗战的意图。在此背景下,中学本国史教科书肩负了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任。1937年全面抗战后,学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国民政府对历史教科书的传统文化书写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全面抗战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对抗战时期本国史教科书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进行审视,以探讨当时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书写的基本情形、特点、意义及其局限性等。1931—1937年间是中学本国史教科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书写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日军侵略步伐的步步紧逼,知识界有相应的反应,如文化界采用戏剧、音乐、影视等多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战。在这些文化新动向中,1935年的本位文化论战值得关注,因为其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再次回归大众的视野。国民政府亦基于抗战情势将教育方针的重点由三民主义教育转为民族精神教育,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借助史学与考古新成果,努力书写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发扬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这一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写侧重于物质文化层面。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上升到了新的阶段,它更加清楚地阐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在日寇全面侵华的战争环境下,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方针,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配合抗战建国的使命。政府对教科书的审查也趋于严格,本国史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书写表现出糅合官方意识形态的新特征。这一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书写更加注重精神层面。抗战时期本国史教科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下,国民政府发动文化复兴运动,以及史学界、文化教育界对传统文化产生新认识之下发生的。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从早期的探索、片段式的阐述,逐渐发展至系统的、较为完整的论说,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全面抗战前后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书写,旨在说明抗战时期本国史教科书在文化抗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发挥的独特作用。

卢会东[7](2020)在《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教科书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教育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差异,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更是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中美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两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和认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不同,还可以吸收借鉴美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来推动我国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中美历史课程标准目前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教学是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美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2019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以下简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和美国McDougal Littell(麦克道格尔·李特尔)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两国教科书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这也成为本文比较研究中选取和使用的主要素材。这有利于形成对中美教科书比较的整体认知。通过对中美两版教科书系统的比较,发现我国统编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特色明显,优点突出:第一,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与独特的叙述方式。统编版教科书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以时间为经线,重大历史事件为纬线进行铺陈叙事;第二,匠心独到的内容设计与编排。统编版教科书内容上体现古今并重,形式上要求中外分开,每册均附有历史大事年表;第三,确保史料真实性与运用的规范性。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凡引用处多注明出处;第四,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意识、边疆意识的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这些特色与优势是美国版教科书所不具备的。在工业革命一节中,通过对两版教科书内容结构的比较,发现两者都非常完整的表述了工业革命的内容。在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方面,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偏重于提纲挈领,简要讲述史事,但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的表述非常完整详细,同时也注重结构化的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美版教科书编写方式强调灵活多变,在课文正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这是两版教科书编写的主要差异。事实上,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国情,尤其是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两国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差异。两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异同,对推进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教科书编写的特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善教科书的语言叙述方式、增加地图和图表的使用和加大原始史料的运用等。总之,通过对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案例,使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获得突破,为创建更加完善、高效和创新型的历史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陈雪[8](2020)在《抗战时期(1931-1945)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1931—1945)时期,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日本发动文化侵略企图通过灭其史的手段从精神上消弭我国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下,“救亡图存”成为了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史学与历史教育成为唤醒民族意识、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国民精神国防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提振国民的民族信心,南京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为教育宗旨、以“战时需作平时看”为教育方针,指导学校历史教育的开展。共产党则以“新民主主义思想”为教育宗旨、以“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为教育方针,在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历史教育,宣传革命思想。与此同时,历史学家也深刻地意识到史学与历史教育的重要功用,他们基于自身的自觉意识及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发出史学为抗战服务的呼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史学理论成果。以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胡适、李大钊、吕思勉等人为代表,对我国史学理论进行探索,形成了新史学、实证主义史学、民族主义史学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等史学流派,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史学理论发展的主流。极大促进了我国史学的科学化发展,同时也赋予了近代历史教育新的历史内涵。通过对这抗日战争时期的我国历史教育的系统梳理可知,历史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出现了许多不足。但是它作为统治阶级宣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始终与我国革命建设事业息息相关,并为抗战建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抗战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受社会危机、统治阶级的要求、史学家的导向性、中西文化思潮以及史学自身的逻辑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以下特征:“历史教育为政治服务”的价值定位、“以新民为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以民族意识和国际意识迸发”的价值诉求、“以凸显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价值实践。透过表象挖掘实质,能让我们对抗战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概况产生更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当下历史教育的开展提供启示和借鉴,即历史教育要始终贯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历史教育要培育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历史教育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徐书琴[9](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研究 ——基于《历史教学》(1978-2019)的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以《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教学研究为考察基点,搜集并分析杂志中这一时期相关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变化,借此探析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同时通过对比文章中的变化内容,进一步探究其变迁缘由,从中得出有益的启迪。本文首先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和编写变化入手,去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基于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变化和三次重要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变革,选择了这一时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从中发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编写变化,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变化。再以《历史教学》(1978-2019)中对洋务运动的教学研究为考察基点,筛选出这一段时间内最具代表性的高中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对洋务运动的教学研究文章共27篇。根据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阶段特征和《历史教学》文章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将这些文章分为四个阶段去仔细考察其中所折射出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最后结合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去探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的产生原因。根据《历史教学》(1978-2019)发表的文章中的认知变化内容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可以得出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化。

姜桐[10](2019)在《高中历史教科书政治制度专题比较研究 ——以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教科书是学生了解过去世界的一扇窗,它以精练的语言和多样的插图为学生展现了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知识,潜移默化地形塑了学生对祖国和对世界的价值观,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研究历史教科书首先要明确编写理念,在凸显历史教育价值、落实课标要求和以学生为本这三个方面的指导下进行。政治制度专题的编排要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树立学生对本国政治制度的认同与自信,以正面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学生人格;在承认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前提下,使历史教科书形式多样化,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历史教科书的体例除了正文之外还包括标题、导言、史料选用和习题。在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标题应遵循的原则有蕴含性、承启性、引申性;导言应遵循的原则是语言的凝练性、内容的概括性、引领性和情境性。史料选用包括补充文和图片资料,补充文的史料选用要遵循正反论证原则和二重证据法的原则,图片资料的选用要遵循选材的广泛性、图片的高还原性、与主题的契合性等原则,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习题应增加史学方法的提示,注重封闭性习题和开放性习题的结合使用。在明确了历史教科书所有部分的评判标准后进行分析,才能更有针对性,通过比较分析各个版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优点,才能探索出更好的编写方式。正文部分在知识选取方面应遵循典型性、前沿性、时代性和衔接性四个标准;其语言表述应从是否准确精练、是否具备系统性、能否顺应学生认知水平和讲求文采四个维度来分析。对政治制度专题思想内涵的探索体现为挖掘文字表述背后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引领,探明教科书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现代公民意识的。当然,评价与分析历史教科书的目的是要立足于当前历史教科书的情况,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找准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从教育学原理上讲,教科书的作用无非是完成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所以历史教科书的优化也应从这两方面切入。

二、略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概述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教科书”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插图”概念界定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界定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1927—1931)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西来”到“土着”
        一、历史课程标准中插图要求的变化
        二、“图像史学”观念下教科书插图的中国化进程
        三、“图像史学”观念下教科书插图的挑选原则
    第二节 新史学派观念对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影响
        一、新史学派观念下教科书插图选择主题的变化
        二、考古新成果融入教科书插图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讽刺插图出现
        一、政治漫画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运用
        二、西方绘画原理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发展时期(1931—1945)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凸显爱国主义教育
        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演进、融合
        三、中国先进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女性意识萌发
        一、普通女性人物插图
        二、超凡女性人物插图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停滞时期(1945—1949)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质量下降
        一、教科书插图绘制质量下降
        二、教科书插图类型单一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配有阐释性文字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封面配备插图
        二、阐释性文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运用
第五章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启迪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社会历史学作用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丰富的画面语言
        三、新颖的创作角度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的图像学意义
        一、教科书插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一)1912-1922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二)1922-1949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1.1922-1927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2.1927-1949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一)1949-1978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二)1978年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1.新课改以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2.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三、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整体解读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原因
        1.政治意识形态变动的影响
        2.史学史观变化的影响
        3.教育思想变化的影响
        4.史学研究进展的影响
        5.编写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启示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2.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
        3.注重史学素养的培养
        4.重视文字语言的感染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李季古《高中外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国时期中学世界史(外国史)教科书的研究
        (二)关于李季谷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季谷的《高中外国史》的编纂背景与基础
    第一节 李季谷的经历与历史教育思想
    第二节 西方史学与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一、鲁滨逊“新史学”的传播
        二、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中国出现了外国史研究热潮
    第四节 1929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颁布
第二章 李季谷《高中外国史》的内容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课文内容系统分析
        一、绪论部分
        二、正文部分
    第二节 课文辅助系统分析
        一、课文目录
        二、课前提要
        三、课文插图
        四、课文注释
第三章 对李季谷《高中外国史》的评价
    第一节 李季谷《高中外国史》的优点
        一、语言通俗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二、紧密联系现实,揭露列强暴行,激发国人的反抗斗志
        三、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李季谷《高中外国史》的不足
        一、前后人名有误差
        二、军事史内容偏多,其他内容偏少
        三、没有附设习题
        四、编写队伍力量稍显不足
    第三节 李季谷《高中外国史》给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一、应扩大教科书编写队伍
        二、教科书内容应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三、教科书叙述方式应灵活多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1912-1928)
    一、北洋政府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改革
        1.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2.1923年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改革
        1.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
        2. 1922年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1.教学计划
        2.教学方法
    三、北洋政府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评价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1931-1945)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改革
        1.1932年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2.1936年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3.1940-1941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改革
        1.中学历史教科书概况
        2.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三)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1.教学计划
        2.教学方法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评价
第三章 1946-1949年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一、1946-1949年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1946-1949年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改革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改革
    三、1946-1949年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评价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时代性
        (二)针对性
        (三)实用性
    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国民教育
        1.从体系欠缺到体系完备
        2.从内容繁复到简化内容
        3.历史教育的作用不断深化
        (二)革命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研究 ——以“古希腊”内容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教科书编写理论比较
    2.1 McGraw-Hill版教科书的编写理论
        2.1.1 综合形式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1.2 分科形式的历史科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1.3 美国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古希腊政治制度)
    2.2 岳麓版教科书的编写理论
        2.2.1 中国历史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2.2 中国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古希腊政治制度)
    2.3 编写理论比较结论
3 教科书编纂结构比较
    3.1 编写体例比较
        3.1.1 McGraw-Hill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3.1.2 岳麓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3.1.3 “合编”与“分编”的差异
    3.2 结构体系比较
        3.2.1 McGraw-Hill版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3.2.2 岳麓版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3.2.3 目标导向与阅读导向的差异
4 教科书内容结构比较
    4.1 课文系统比较
        4.1.1 “古希腊”部分内容编排的比较
        4.1.2 “古希腊”部分课文内容的比较
        4.1.3 目的性与可读性的差异
    4.2 课文系统的实地调查
        4.2.1 问卷调查的设计
        4.2.2 问卷信效度检测
        4.2.3 问卷分析
    4.3 课文辅助系统比较研究
        4.3.1 单元导入比较
        4.3.2 课前提要比较
        4.3.3 课旁提注比较
        4.3.4 课后习题比较
        4.3.5 课文图表比较
        4.3.6 原始史料比较
5 比较的启示与建议
    5.1 中美教科书的差异性启示
    5.2 课堂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举隅
        5.2.1 课堂教学建议
        5.2.2 教学设计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对古希腊部分学习反馈调查
致谢

(6)文化抗战与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以抗战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本国史教科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书写之缘起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中华传统文化再认识
        一、“中国本位文化”论争
        二、民族危机与文化抗战
        三、国民政府的抗战教育政策
    第二节 抗战史学与学校历史教育的新旨趣
        一、“重构中国文化,激扬民族精神”:抗战史学的重要使命
        二、“恢复固有文化,复兴民族精神”:学校历史教育的新旨趣
第二章 全面抗战前本国史教科书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本国史教科书概览
        一、本国史教科书出版概况
        二、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诠释
    第二节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书写——以商务印书馆《复兴教科书本国史》为个案的研究
        一、主体诠释:汉族与中华民族
        二、外象求索:重新发现物质文化成果
        三、内核诉求:修复伦理道德以求善治
第三章 全面抗战后本国史教科书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第一节 全面抗战后本国史教科书概览
        一、各界呼声与历史教育政策之调整
        二、本国史教科书的出版概况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与国民党意识形态的交汇——以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为个案的研究
        一、传承与融合:研求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进
        二、三民主义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三、中华传统文化书写中的精神内涵
第四章 对本国史教科书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书写的总体观察
    第一节 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文化抗战”
        一、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书写特点
        二、本国史教科书对中华传统文化书写之意义
        三、局限性之分析
    第二节 对当代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启示
        一、发挥“经世致用”的教育功能
        二、注重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
        三、凸显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概述
    第一节 中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概述
    第二节 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
    第三节 美国麦克道格尔·李特尔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小结
第二章 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
    第一节 内容结构比较
    第二节 课文系统比较
    第三节 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原因和启示
    第一节 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 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对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小结
第四章 教科书比较视野下“工业革命”案例教学与应用
    第一节 做好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立意
    第二节 分析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第三节 整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设计
    第四节 注重教学反思,师生共同成长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抗战时期(1931-1945)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历史教育的内涵研究
        (二)抗战时期我国的教育研究
        (三)抗战时期我国历史教育综合性研究
        (四)抗战时期我国历史教育的专题性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我国历史学及历史教育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一、抗战时期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状况
        (一)新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实证主义史学的兴起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土化
        (四)民族主义史学的发轫
    二、抗战时期社会各界对我国历史教育的认识与期待
        (一)历史教育肩负救国的任务
        (二)历史教育能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三)历史教育能弘扬民族主义,强化民族认同感
        (四)历史教育能传播历史知识,培养民族自信心
        (五)历史教育能总结历史经验,促进民族觉醒
第二章 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科书编写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课程政策
        (一)国民政府的课程政策
        (二)革命根据地的课程政策
    二、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三十年回眸
        (二)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三、抗战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历史教科书
        (二)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教科书
第三章 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定位:“历史教育为政治服务”
        (二)价值追求:“以培养新民为目标”
        (三)价值诉求:“强调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
        (四)价值实践:“凸显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影响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民族危机的压迫
        (二)史学家群体的导向性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统治阶级的重视
        (五)近代史学社会功能特点的影响
第四章 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评价
    一、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一)历史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二)历史课程体系的专业化
        (三)历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四)历史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五)历史教材的规范化
    二、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不足
        (一)历史学科的地位的削弱
        (二)中学历史教育水平落后
        (三)中学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不足
第五章 抗战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
    一、中学历史教育要始终贯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中学历史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的培养
    三、历史教育要发挥其史鉴功能
    四、中学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
    五、中学历史教育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研究 ——基于《历史教学》(1978-2019)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创新点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编写变化
    (一) 1992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内容编写
    (二) 1996年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内容编写变化
    (三) 2003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内容编写变化
    (四)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内容编写变化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基于《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文章的考察
    (一) 1990-1995年间《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
    (二) 1996-2002年间《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及变化
    (三) 2003-2017年间《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及变化
    (四) 2017-2019年间《历史教学》中对洋务运动的认知及变化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的产生原因
    (一) 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化
    (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的变动影响
    (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四) 高中历史教学对象的学习环境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历史教科书政治制度专题比较研究 ——以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思想与理念研究现状
        1.2.2 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方法
        1.2.3 高中历史教科书研究内容
        1.2.4 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部分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政治制度专题编写理念
    2.1 凸显历史教育价值
    2.2 落实课标基本理念
    2.3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 从秦到清政治制度专题编写体例比较分析
    3.1 标题的对比分析
        3.1.1 标题编写的原则与依据
        3.1.2 标题的分析
    3.2 导言的对比分析
        3.2.1 导言编写的原则
        3.2.2 四个版本历史课本导言的比较分析
    3.3 史料选用比较分析
        3.3.1 补充文对比分析
        3.3.2 图片资料的对比分析
    3.4 习题的比较分析
4 从秦到清政治制度专题正文部分比较分析
    4.1 知识选取与分析
        4.1.1 历史知识的选取原则
        4.1.2 知识点的比较分析
    4.2 历史知识语言表述比较分析
        4.2.1 历史知识的语言表述原则
        4.2.2 对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的分析
    4.3 思想内涵比较分析
        4.3.1 历史教科书中蕴含的政治思想
        4.3.2 政治制度书写中的价值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略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D]. 李妍.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D]. 张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李季古《高中外国史》研究[D]. 肖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D]. 黄园.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研究 ——以“古希腊”内容教学为例[D]. 陈科宇.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6]文化抗战与中华传统文化书写 ——以抗战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D]. 吴艳玲. 扬州大学, 2020(04)
  • [7]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D]. 卢会东.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抗战时期(1931-1945)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D]. 陈雪. 西南大学, 2020(01)
  • [9]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认知变化研究 ——基于《历史教学》(1978-2019)的考察[D]. 徐书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中历史教科书政治制度专题比较研究 ——以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为例[D]. 姜桐.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