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S型育秧药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的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润帮[1](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朱丹[2](2021)在《水稻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机插秧苗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在于机械化种植,其中机插秧的关键是育秧,水稻秧苗素质好坏与机插效率、生长发育及产量息息相关。现今机插秧效率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来自播种密度对秧苗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机插过程中对秧苗根系的损伤。本研究利用籼粳交RIL群体分析机插秧苗对播种密度的响应、以及根损伤对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如下:1、剖析秧苗素质与播种密度的关系。钵毯秧苗比毯苗根系干重更重,更整齐,更符合机插秧要求。不同播种量之间,秧苗素质差异都达显着水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钵毯秧苗茎叶和根系干重变异幅度均小于毯苗。秧盘类型与播种量的交互效应不显着。另外,相同播种量下,撒播比条播的平均性状值要高,但是条播的秧苗整齐度要比撒播要高。相比撒播,条播秧苗性状随播种密度变化幅度更小,对播种密度更不敏感。播种方式与播种密度间交互作用对根长和根数都有显着影响。2、以9311和日本晴杂交后代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分析3个播种密度下秧苗性状的变化及其遗传机制差异。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亲本和RIL群体的SH和FLSL增加,而SDW和RDW减少。在3个播种密度下一共检测到37个QTL,其中有12个QTL在3个播种密度下同时检测到,同时也检测到5个QTL热点。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分别检测到两个特异QTL,qRDW1.1和qFLSL5.1。这两个QTL区间发现了多个参与植物激素信号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候选基因。全基因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结果也显示了不同播种密度下的秧苗性状遗传控制的动态变化。3、对低密度和高密度两个条件下日本晴和9311的茎叶组织和根系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茎叶组织和根系组织之间的DEGs数量最多,其次是品种之间,而播种密度之间差异最小。而且9311对播种密度响应的DEGs数量少于日本晴。根系组织中响应播种密度的DEGs数量茎叶组织。茎叶组织和根系组织共同检测到4个响应的播种密度的基因,这表明水稻秧苗茎叶和根系对播种密度的响应差异。GO富集显示生物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和逆境反应是水稻秧苗对播种密度的响应主要变化。各种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植物-病原互作这些共同的基本途径对两个品种的播种密度响应都很重要,而且在NIP与9311之间发生了变化。4、采用人工剪根处理,分析对照和剪根处理水平下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相关QTL的差异,以及加性和上位性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受到剪根伤害后主要是通过影响单株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剪根伤害对日本晴的影响小于9311。一共检测到16个QTL,除了 qGPP2.1和qYD2.1仅在对照下检测到,其余QTL在对照和剪根处理下同时检测到。9311和日本晴对不同性状单位点增效位点的贡献比例与其性状表现相吻合,高值亲本检测到更多的增效位点。除了抽穗期和单株有效穗数负向互作对数量占多数,其余性状均表现为正向互作对数量占优。
吕志军[3](2020)在《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草莓是世界上栽培最多且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均较高的小浆果,具有易繁殖、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等优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但我国草莓生产仍停留在手工作业上,其中裸苗移栽是草莓生产作业中占用劳动力较多的一项工序,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成活率和产量得不到保障。依据农艺专家提出的“草莓钵苗移栽”种植模式,不仅能培育壮苗、提高移栽后秧苗成活率和产量,还有利于实现草莓机械化移栽、提高移栽作业效率。目前国内外对于露地或大棚草莓钵苗移栽装备的研究报道较少或仍处于研发状态,市场上仅有少数的半自动旱田作物钵苗移栽机经改良后可用于草莓钵苗移栽,需由人工完成取苗喂苗动作,栽植机构完成栽植,机械化程度不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国内推广应用较为困难。综上,为促进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轻简化、成本低的全自动草莓钵苗移栽装备研制,根据草莓移栽农艺要求,本文通过机构创新和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采用回转式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与凸轮多连杆机构组合的一体式纯机械移栽机构,以解决欧美和日本移栽机存在多套机构或装置配合作业时取栽分离的衔接失误、结构复杂等问题,实现一套机构依次完成取苗、输送、挖穴与栽植4个关键移栽工序。论文围绕该移栽机构开展了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草莓钵苗移栽农艺要求及物理特性测定草莓钵苗机械化移栽研究是综合土壤基质、草莓秧苗、机械结构等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加科学的设计草莓钵苗移栽机构,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思想,对草莓钵苗移栽基本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进行试验和测定研究。以育苗钵盘规格、钵土基质配比和钵土含水率为试验因素,利用WDZ-200抗拉强度试验机、YZC拉压力传感器和多通道拉压测量仪等精密仪器对钵苗取出方式(夹取茎秆和夹取钵土)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采用夹取钵土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取苗成功率且对茎秆和根系损伤较小。上述基础试验将为后续草莓或其他旱田作物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2)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理论建模与机理分析为解决国外现有移栽机存在多套机构或装置配合作业时取栽分离的衔接失误、结构复杂等问题,结合草莓钵苗移栽农艺要求及物理特性试验得出采用夹取钵土方式取苗的结论,提出一种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将回转式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与凸轮多连杆机构相组合,用一套纯机械机构依次完成取苗、输送、挖穴与栽植4个移栽工序,其中回转式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完成取苗、输送与栽植所需的复杂“鹰嘴形”轨迹和姿态,凸轮多连杆机构完成挖穴所需的复杂“心形”轨迹和姿态,实现节曲线调节范围更大的精准配合,并分别对取苗栽植机构和挖穴机构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运动学分析。将Hermite插值法运用到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构造中,并基于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平台开发Hermite插值非圆齿轮齿廓成型设计软件,解决非圆齿轮高精度齿廓成型难点。(3)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目标制定与目标函数建立基于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的数学模型建立和运动学分析,详述移栽机构轨迹优化存在的多目标、多参数、强耦合性,分析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设计要求,将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目标分为5大类,共制定21个优化目标,利用数学和机构学间的学科交叉,分析移栽机构参数与优化目标的数学关系,并建立相应目标函数,为移栽机构优化软件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4)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开发及参数分析根据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分析及建立的优化目标函数,基于Visual Basic6.0编程语言平台开发针对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显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同时对所开发的优化设计软件功能进行详述,此优化设计软件可对机构的结构尺寸、位置和运动状态进行实时运动模拟。采用人机交互辅助分析,通过移栽机构参数的正负步进调节,观察动画显示区轨迹、优化目标进度条、重要数据与软件原始数据和图形界面的变化情况,得出移栽机构参数调节对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最终优化出一组满足优化目标和结构设计要求的移栽机构参数,为多目标、多参数、强耦合性优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研究基础。(5)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结构设计与仿真根据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所获得的移栽机构参数,完成所有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结合NX 10.0软件完成所有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建立,并进行虚拟装配与干涉检查。同时将三维模型与ADAMS进行联合仿真,分别完成虚拟样机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仿真试验,并将虚拟样机仿真所得的取苗轨迹、挖穴轨迹以及秧针尖点和挖穴铲尖点对应的相对运动速度曲线、绝对运动速度曲线与优化软件所得的理论轨迹和理论速度曲线相对比,其分析结果与理论轨迹和理论速度曲线相一致,初步验证移栽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与准确性,将为物理样机的加工、装配及台架试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6)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研制通过将高性能、工业级、快速成型的3D打印技术与移栽机构三维数字模型文件相结合的手段,以SLA固体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和光敏树脂材料为基础,完成移栽机构物理样机核心零部件的快速成型,降低了复杂零件模具开发的费用和风险,缩短了研发周期,并进行移栽机构物理样机的实物装配,对栽植臂部件和凸轮轴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针对易断裂、强度要求高的零件将采用金属制造加工。(7)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性能试验以草莓钵苗物理特性测定试验得出的适宜草莓钵苗移栽的钵盘规格、钵土基质配比、钵土含水率较优值为基础,在兼光型植物工厂实验室完成草莓钵苗的育苗工作,以所育秧苗为移栽试验材料,将装配后的物理样机安装在自主搭建的移栽机构性能测定试验台上。基于高速摄影技术对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的轨迹与姿态进行验证,分析得出理论轨迹、虚拟仿真轨迹和台架试验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最后进行了移栽机构的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取苗成功率为92%,栽植成功率为85%,平均栽植株距为172.9mm,且所挖穴口深度、长度和宽度效果良好,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满足草莓钵苗移栽要求,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施同柳[4](2021)在《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模式的群体发育特征及其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江苏农垦黄海分公司为例,对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机械直播水稻等三种机械化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群体生产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在解析不同机械栽培方式的优缺点基础上,探寻大规模水稻生产在一定条件下更为适合的机械化种植方式。研究结果将为规模化水稻生产的效益提升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和实践例证。1.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水稻次之,直播水稻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表现为直播水稻>毯苗机插水稻>钵苗机插水稻;穗粒数表现为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直播水稻;三种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的千粒重、结实率无明显差异。表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结构较为协调,容易夺得高产。2.钵苗机插水稻总生育期最长,毯苗机插水稻次之,直播水稻最短。钵苗机插水稻生育进程早于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毯苗机插水稻早于直播水稻。移栽水稻较直播水稻,延长播种至拔节期的天数9-16天,延长抽穗至成熟期的天数3-6天;生育期的延长使移栽水稻具有更长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水稻光合物质的积累量。3.钵苗机插水稻有效穗数最低,但是茎蘖增长较为平稳;单株成穗数及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比毯苗机插水稻分别高61.75%和11.13%,比直播水稻分别高77.27%和11.79%。较之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发育更为合理,有利于水稻个体的发育。4.各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为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直播水稻,各种植方式水稻在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时期积累量的80%左右。拔节以后,钵苗机插水稻拥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因此显示出较高的穗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5.直播水稻用工投入最低,机械播种效率高,总体效益低于钵苗机插水稻,高于毯苗机插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的成本、经济效益、机械效率总体表现为,成本投入:毯苗机插水稻>钵苗机插水稻>直播水稻;经济效益:钵苗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毯苗机插水稻;机械效率:直播水稻>毯苗机插水稻>钵苗机插水稻。
程思忍[5](2019)在《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壤耕作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农艺措施。为了探明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积累、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以及香稻草还田、机械育插秧、同步深施肥等栽培措施对香稻2-AP形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协同提高香稻香气和产量的适宜耕种模式。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机插香稻育秧方法,采用最适宜的基质育秧进行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香气2-AP合成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研究;通过采集机插香稻关键生育期的籽粒、叶片、茎鞘和根部,分析其2-AP含量、关键物质和酶的变化以及产量构成,研究保护性耕作下香稻草还田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施用腐秆剂的处理,分析香稻香气2-AP合成和产量形成;通过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的结合,研究不同耕种模式对香稻香气2-AP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专用基质软盘育秧(SSBM)处理下提高了香稻象牙香占成秧率,显着提高其秧苗素质,特别是秧苗地上部干物重,从而显着提高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剑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机插香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高产达到5.79 t·hm-2。(2)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机插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免耕方式下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成熟期籽粒香气达最大值分别为58.16μg·kg-1,41.79μg·kg-1,主要是一方面保护性耕作机插香稻成熟期叶片和茎鞘的脯氨酸脱氢酶、吡咯啉-5-羧酸含量、鸟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根部和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促使叶片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促进籽粒2-AP的积累;另一方面,成熟期籽粒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以及较高的脯氨酸脱氢酶和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进一步促进籽粒香气2-AP的积累。(3)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促进机插香稻产量的提高。少耕和免耕方式下,机插香稻无效分蘖减少,剑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物质重提高,有效穗数显着提高,从而提高机插香稻产量,其中免耕方式显着提高象牙香占产量,增幅达8.58%。(4)香稻草还田可显着提高香稻香气2-AP含量和产量。在不同处理中,少耕方式香稻草还田增产显着,其两季晚造供试香稻产量均在该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增幅达15.79%。而供试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均在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表现最大值,原因在于: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有利于提高供试香稻成熟期籽粒脯氨酸含量,吡咯啉-5-羧酸含量、1-吡咯啉含量以及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有利于成熟期叶片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提高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且在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产量增幅达6.62%。(5)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撒施腐秆剂能够有效提高香稻产量,增产效果并于2017年晚季达到显着水平,而对稻米品质和成熟期籽粒2-AP含量无显着影响,但能够有利于香稻叶片和茎鞘的2-AP含量维持较高水平。(6)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配套同步深施肥机插秧模式(M5)下,供试香稻产量达较高水平,同时显着提高糙米率和精米率,改善香稻的碾磨品质。而且在M5模式下美香占2号成熟期籽粒香气2-AP含量达最大值55.05μg·kg-1,象牙香占香气2-AP含量为204.83μg·kg-1。M5模式下供试香稻品种成熟期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脯氨酸含量、1-吡咯啉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香稻籽粒2-AP含量的积累;同时该模式下有利于提高香稻成熟期叶片的2-AP含量、鸟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综上,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配套同步深施肥机插秧模式是能够协同香气2-AP和产量同时提高的耕种模式。
翁飞[6](2019)在《氮素对水稻茎秆强度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植株茎秆强度由品种自身的遗传背景、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栽培管理措施共同决定,是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适量增施氮素穗肥,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而过量的氮肥投入通常造成植株过度生长,茎秆强度降低。明确氮素对水稻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对优化氮肥管理,协调高产与倒伏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试验首先选取2个籼稻品种(Y两优2号和Ⅱ优084)和2个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和W3668),通过比较茎秆强度的品种及年际间变化,明确品种的茎秆强度特性以及影响茎秆强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用抗倒伏的武运粳23和易倒伏的W3668进行大田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氮素穗肥水平,来研究氮素对茎秆强度及细胞壁结构性物质形成的影响;进一步选用W3668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研究氮素调控基部节间细胞壁形成的分子机理;同时,探究了氮素调控水稻茎秆细胞壁结构性物质形成是否通过赤霉素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茎秆细胞壁结构物质降低显着影响水稻茎秆强度通过2012至2014年品种间的比较发现,Y两优2号的茎秆强度显着高于Ⅱ优084,武运粳23的茎秆强度显着高于W3668。品种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差异是导致茎秆强度差异的关键因素。籼稻的茎秆机械强度对年际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其年际间茎秆折断弯矩和弯曲应力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基部节间中木质素含量的显着降低。2.高氮抑制水稻茎秆细胞壁结构物质合成节间厚壁组织的比较发现,高氮处理显着抑制了厚壁组织细胞壁的积累,降低了节间表皮下厚壁组织的厚度。高氮显着抑制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从而显着降低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高氮并未降低W3668基部节间中纤维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表明氮素主要影响木质素合成,其机理是高氮降低了叶片和基部节间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基部节间中的碳含量水平由叶片所决定。3.氮素对水稻茎秆细胞壁的形成具有显着的调控效应采用RNA-seq转录组测序和iTRAQ全谱技术分析了氮素处理下基部第二节间伸长后3天和9天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结果表明,拔节后3天总共筛选到了 216个差异表达基因和330个差异表达蛋白,而9天时鉴定到了 1620个差异表达基因和763个差异表达蛋白。通过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量的差异基因和蛋白参与了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细胞壁形成相关的路径。高氮处理普遍下调了木质素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显着影响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合成途径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着抑制了为细胞壁形成提供碳源物质的碳代谢,包括了碳源的固定、淀粉和蔗糖的合成以及糖酵解。此外,高氮条件下细胞壁修饰蛋白丰度显着增加,促进了细胞壁松弛,导致细胞壁硬度下降。氮素可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OsOFP2的表达,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合成。4.氮素对水稻茎秆强度和细胞壁结构性物质的调控并不依赖于赤霉素在RNA-seq研究中发现,氮素能够显着调控节间中赤霉素代谢以及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因此探究了赤霉素是否参与氮素调控细胞壁形成的过程。通过设置低氮、高氮以及低氮下的赤霉素处理来研究氮素与赤霉素在调控水稻茎秆细胞壁形成中的潜在关系。结果发现,与低氮处理相比,高氮和赤霉素处理均显着增加了株高,同时降低了折断弯矩、基部节间干重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是,高氮是通过降低弯曲应力,而赤霉素是通过降低断面模数来降低茎秆抗折力。氮素处理下基部节间的GA含量并未受到显着影响;高氮处理显着抑制了细胞壁结构物质的形成,尤其是木质素,而赤霉素对细胞壁结构物质的形成没有显着的影响。因此,氮素对茎秆强度和细胞壁结构物质的调控不依赖于赤霉素物质。
裘实[7](2019)在《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33°05’N,119°58’E)进行。以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出较好产量特性、较大增产潜力的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4949和江苏苏中苏北及皖中地区大面积应用的中穗型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为材料,采用钵苗机插方式,设置了 2种行距(33+27cm、33cm)×5种株距(12.4cm、13.8cm、15.5cm、17.9cm、20.7cm)处理,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技术的生产优势,以及钵苗宽窄行机插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结构、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及稻米主要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明确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超级稻品种适合的机插行株距,以期为新时期钵苗宽窄行新机型的技术推广和高产栽培创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5%-8%,籼粳杂交稻均以K2和D2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8%-11%。常规粳稻均以K1和D1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可见钵苗机插条件下,常规粳稻的耐密植能力显着,增密增产仍有潜力。在钵苗机插条件下,密度对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显着上升,而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但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不同处理间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总体来说,钵苗宽窄行机插对比钵苗等行距机插和毯苗机插,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显着提高,同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2.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后的茎蘖数总体表现为K1>K2>K3>K4>K5和D1>D2>D3>D4>D5,而作为对照的毯苗机插方式下趋势与之一致,三种机插方式的水稻茎蘖数在拔节期前后到达峰值。机插规格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因品种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随着机插基本苗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呈上升趋势,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行距扩大后大穗型的籼粳杂交稻抽穗到成熟期光合势大,叶面积衰减率、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籼粳杂交稻适当稀植有利于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在保证合理穗数的基础上,保证群体生长。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适当密植,增加全田基本苗数,虽然将导致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叶面积衰减率较高,但是能充分发挥群体生长的优势,群体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着增加,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主要稻米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受品种类型和机插规格的不同而表现差异性。随着行株距的减少,密度的增加,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而胶稠度则下降趋势。总体来说,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条件下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略高。对于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而言,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三种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递增的趋势,消减值呈递减的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就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而言,随着密度降低,对比毯苗机插方式,钵苗机插方式下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毯苗机插方式下的峰值黏度呈递增;钵苗机插条件下消减值呈先减后增,毯苗机插方式呈减少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行距为33+27cm,既适宜配套植株生长繁茂的大穗型杂交稻品种,充分发挥杂交稻的壮秆大穗优势,也利于配置中穗型品种,弥补钵苗等行距机插方式下基本苗不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穗型杂交稻品种适宜机插密度为K2(株距13.8cm)-K3(株距15.5cm),而中穗型型常规粳稻适宜机插密度为K1(株距12.4cm)-K2(株距13.8cm)密度以获得高产。
王琰[8](2018)在《水稻穗发育基因RCN1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环境调控水稻生长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外部环境,如水分调控水稻开花转换的机制还未研究透彻。RCN1是重要的开花转换和穗分化调控基因。最新研究发现RCN1蛋白能够通过维管束转运到茎顶端分生组织,与14-3-3蛋白以及OsFD1蛋白结合,组成开花抑制复合物抑制水稻开花转换。目前RCN1的功能和调控开花转换的机制还未研究透彻。本研究探究了RCN1的功能以及其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首先构建 rcn1 突变体、35S::RCN1、pRCN1::RCN1::GFP、pRCN1::GUS 转基因水稻,观察转基因植株的表型明确RCN1的功能和定位。其次,通过检测PEG处理下RCN1的表达量变化,发现RCN1能够响应干旱。转录因子AREB1和OSBZ8能够调控RCN1响应干旱,且此途径依赖于ABA。最后,通过检测干旱和正常水分条件下rcn1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体内开花转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确RCN1介导干旱调控抽穗的分子途径。1、35S::RCN1转基因植株能够产生更多的二次枝梗,导致密穗穗型。rcn1突变体穗变小、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显着减少。说明RCN1能够调控穗轴和一次枝梗形成、促进二次枝梗分化。构建了 pRCN1::GUS,pRCN1::RCN1::GFP转基因植株。GUS染色显示RCN1主要在根和叶的维管束中表达。检测GFP信号发现RCN1蛋白主要分布在叶和根的维管束中,并且能够从主根向侧根中转运。2、通过检测RCN1在不同的胁迫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发现RCN1受干旱胁迫诱导。使用弗定酮抑制ABA合成后,干旱对RCN1的诱导效应也被完全抑制。表明干旱诱导RCN1依赖于ABA途径。筛选出3个bZIP转录因子,AREB1,OSBZ8,TRAB1,它们响应ABA的速度比RCN1更快。EMSA试验结果显示AREB1、OSBZ8蛋白能与RCN1的3’端启动子上的ABRE元件结合后激活RCN1表达。且RCN1的3’端启动子对于ABA响应是必须的。3、通过检测干旱处理下rcn1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中RCN1的表达量变化,发现rcn1突变体中RCN1表达量对干旱的响应显着减弱,说明RCN1响应干旱需要自身的蛋白功能参与。短日照条件下,rcn1突变体中的Hd3a表达量显着上调,导致抽穗提前,这说明RCN1能够抑制Hd3a的转录。分子和遗传分析表明,干旱通过调节Ehd1、Hd3a、RFT1的表达延迟了水稻抽穗。综上,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水稻能够响应外界水分条件调控抽穗时间。RCN1通过抑制Hd3a参与干旱调控抽穗的分子途径。
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赖凤香,何佳春,吕仲贤[9](2017)在《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农药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许多弊端,如"3R"问题(抗药性、残留和害虫再猖獗)等。本文分别从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害虫种群发展速度、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急性化学防治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目的在于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状况。各地可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地制宜地组建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开展示范区建设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扩大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达到减药控害的目标。
杨国英[10](2017)在《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虫害是制约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化学农药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大量使用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至关重要。防虫网室栽培是一种绿色有效的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其在水稻育秧、育种或制种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及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响应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品种试验、栽插密度试验和氮肥运筹试验,通过研究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气候因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养分吸收和利用、根系生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从生理和生态角度明确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明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生理响应机制。预期结果将为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栽插密度和氮肥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防虫网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导致苏香粳3号和南粳44产量显着降低23.52%-24.98%。从产量结构分析得出,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网室内光照强度,导致水稻高峰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降低。同时,防虫网室栽培减少灌浆期有效积温,且抽穗后弱光环境降低光合生产,从而影响籽粒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产量。从产量结构对产量影响程度来看,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穗数下降导致的,其次是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最小。从干物质生产角度分析得出,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下较低的光照强度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但显着降低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同时降低两水稻品种不同阶段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导致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降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且总生物量的降低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大于收获指数。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两水稻品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脲酶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且降低水稻根系a-萘胺氧化量和根干重,不利于植株氮磷钾吸收。同时,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水稻抽穗前氮磷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率,影响抽穗后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从而改变抽穗前氮磷钾养分对籽粒养分的贡献率。此外,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水稻氮、磷、钾籽粒生产效率、养分偏生产力和氮、磷、钾收获指数,但增加百千克籽粒氮、磷、钾需求量。防虫网室栽培改善了稻田小气候如提高气温、降低光照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也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南粳44因其籽粒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苏香粳3号,且其产量降幅小于苏香粳3号,更适合防虫网室栽培。2、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栽插密度为33.33万穴.hm-2(D4)时两水稻品种产量最高。防虫网室栽培下,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逐渐增加,每穗颖花数逐渐减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不同栽插密度间差异不显着,说明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变异导致的。防虫网室栽培下,D4密度处理的水稻群体透光率较大,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得水稻成熟期总生物量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且D4密度处理的收获指数与低密度处理(22.22(D1)和25.64万穴.hm-2(D2))的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高密度处理(40万穴.hm-2(D5)),从而导致D4密度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及抽穗前茎叶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低密度较高,其次是中密度,高密度最小,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抽穗前干物质转运。这表明中密度D4处理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较为适宜,且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较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另外,防虫网室栽培两水稻品种植株总吸氮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D4密度处理的总吸氮量较高。抽穗前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以及氮素生产效率在密度处理间变化规律不明显,而氮素偏生产力均在D4密度下最大。3、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氮肥运筹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下,与基蘖肥:穗肥为7:3和8:2处理相比,基蘖肥:穗肥为6:4的处理群体透光率最大,总生物量较大,且6:4处理提高了两水稻品种穗分配指数,从而增大经济系数,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从产量结构来看,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氮肥运筹比例间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但氮肥比例6:4处理的每穗颖花数显着高于7:3和8:2处理,因此6:4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下随穗肥比例增加,成熟期穗部氮磷钾积累量和植株总积累量均逐渐增加,且水稻氮磷钾养分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逐渐提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
二、ZS型育秧药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的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S型育秧药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水稻生产现状 |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
2.1 水稻螟虫 |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
2.2 水稻两迁害虫 |
2.2.1 稻飞虱类 |
2.2.2 稻纵卷叶螟 |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2.1 物理防治 |
3.2.2 化学防治 |
3.2.3 生物防治 |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
引言 |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
1.1.2 虫情资料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2.1 调查内容 |
1.2.2 调查方法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
1.3 调查时间 |
1.4 调查地点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
1.2.5 农药减量效果 |
1.2.6 增益效果 |
2.结果与分析 |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规划 |
1.3 试验材料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水肥管理 |
1.4.3 产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情况比较 |
2.2 施药情况比较 |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
3.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水稻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机插秧苗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 |
1.3 机插秧苗素质与播种密度的关系 |
1.4 机插秧苗根系损伤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秧苗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1.6 植物对播种密度响应的分子机制 |
1.7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播种密度和秧盘类型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1 试验品种与试验地点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 |
2.2 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试验品种与试验地点 |
2.2.2 实验设计 |
2.2.3 项目测定 |
2.3 不同播种密度下RIL群体秧苗素质的遗传分析 |
2.3.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点 |
2.3.2 苗期实验设计 |
2.3.3 苗期性状考察 |
2.3.4 统计分析 |
2.3.5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2.3.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4 剪根处理模拟机插根系损伤研究 |
2.4.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点 |
2.4.2 实验设计 |
2.4.3 项目测定 |
2.4.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播种密度和秧盘类型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 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 不同播种密度下RIL群体秧苗素质的遗传分析 |
3.3.1 亲本和RIL群体秧苗性状表现 |
3.3.2 不同播种密度下苗期性状的QTL比较分析 |
3.3.3 全基因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分布 |
3.3.4 主成分分析以及最优家系筛选 |
3.4 不同播种密度下转录组比较分析 |
3.4.1 日本晴和9311秧苗响应播种密度的差异 |
3.4.2 RNA-Seq数据质量和组装 |
3.4.3 响应播种密度的差异表达基因 |
3.4.4 GO分析与KEGG聚类 |
3.5 不同播种密度下RIL群体秧苗素质的遗传分析 |
3.5.1 剪根处理对产量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5.2 剪根处理和对照的QTL比较分析 |
3.5.3 剪根处理和对照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秧苗性状遗传分析 |
4.3 剪根处理对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草莓钵苗移栽装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草莓钵苗移栽发展趋势与设计难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草莓钵苗移栽农艺要求与物理特性测定 |
2.1 草莓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
2.2 草莓钵苗基本物理特性测定 |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2 草莓钵苗基本参数测定 |
2.2.3 钵土含水率测定试验 |
2.2.4 钵土基质落体损失率测定试验 |
2.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草莓钵苗力学特性 |
2.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3.2 取苗力测定试验 |
2.3.3 茎杆拉断力测定试验 |
2.3.4 茎杆剪切力测定试验 |
2.3.5 秧针扎入力测定试验 |
2.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分析 |
3.1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设计要求与工作原理 |
3.1.1 钵苗移栽轨迹与姿态分析 |
3.1.2 草莓钵苗移栽轨迹与姿态基本设计要求 |
3.1.3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4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作业周期分析 |
3.2 基于Hermite插值法的非圆齿轮设计 |
3.2.1 非圆齿轮节曲线设计 |
3.2.2 非圆齿轮齿廓成型设计 |
3.3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运动学分析 |
3.3.1 取苗栽植机构运动学分析 |
3.3.2 挖穴机构运动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目标制定与目标函数建立 |
4.1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参数与优化目标关系分析 |
4.2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目标制定与目标函数建立 |
4.2.1 取苗阶段优化目标与目标函数建立 |
4.2.2 输送阶段优化目标与目标函数建立 |
4.2.3 挖穴阶段优化目标与目标函数建立 |
4.2.4 栽植阶段优化目标与目标函数建立 |
4.2.5 其他优化目标及目标函数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
5.1 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
5.2 移栽机构参数对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1 太阳轮参数对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2 中间轮B参数对移栽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3 凸轮廓线参数对移栽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4 行星轮系与秧箱结构参数对移栽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5 挖穴机构参数对移栽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2.6 其他重要参数对移栽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结构设计与仿真 |
6.1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二维整体结构设计 |
6.2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关键结构设计 |
6.2.1 非圆齿轮副设计 |
6.2.2 栽植臂部件设计 |
6.2.3 推秧凸轮与推秧拨叉设计 |
6.2.4 挖穴机构关键部件设计 |
6.3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三维建模与仿真 |
6.3.1 移栽机构零部件三维建模 |
6.3.2 移栽机构装配体建立与干涉检验 |
6.3.3 虚拟样机仿真与关键参数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研制与性能试验 |
7.1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加工与装配 |
7.1.1 移栽机构关键零部件快速成型制造 |
7.1.2 移栽机构物理样机装配 |
7.2 草莓钵苗移栽机构物理样机台架性能试验 |
7.2.1 草莓钵盘育苗 |
7.2.2 物理样机台架试验基本要求 |
7.2.3 高速摄像验证移栽轨迹与姿态 |
7.2.4 物理样机各移栽关键位置验证 |
7.2.5 物理样机台架性能试验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模式的群体发育特征及其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主要机械化种植方式及其应用现状 |
1.3 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3.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1.3.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时期的影响 |
1.3.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4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成本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1.4 江苏及江苏农垦黄海分公司水稻种植现状 |
1.4.1 江苏水稻种植情况 |
1.4.2 江苏农垦黄海分公司水稻种植情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水稻茎蘖动态及苗情调查 |
2.3.2 水稻生育期记载 |
2.3.3 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 |
2.3.4 产量及产量结构的测定 |
2.3.5 主要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2.4 数据计算和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生育期比较 |
3.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的群体发育的影响 |
3.3.1 茎蘖动态 |
3.3.2 单株成穗数和茎蘖成穗率 |
3.4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的光合生产的影响 |
3.4.1 干物质积累 |
3.4.2 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3.4.3 群体增长率 |
3.5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3.5.1 主要成本比较 |
3.5.2 用工分析 |
3.5.3 机械作业效率比较 |
3.5.4 经济效益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栽培模式的群体发育特征及其栽培对策 |
4.2 钵苗摆栽的突出优势 |
4.3 机械直播水稻的优缺点及其改善对策 |
4.4 规模化生产条件下机械栽培模式的选用策略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香稻香气特征物质及其形成积累 |
1.3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4 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6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机插香稻育秧基质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发芽率和成秧率的测定 |
2.2.4 秧苗地上部干物重的测定 |
2.2.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6 香稻地上部干物质重 |
2.2.7 叶面积指数 |
2.2.8 剑叶净光合速率 |
2.2.9 叶片SPAD值 |
2.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2.3.2 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影响 |
2.3.3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影响 |
2.3.5 不同育秧基质对香稻象牙香占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
2.3.6 不同育秧基质对香稻象牙香占秧苗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
2.3.7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茎蘖动态调查 |
3.2.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3.2.5 剑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
3.2.6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3.2.8 稻米品质的测定 |
3.2.9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3.2.9.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3.2.9.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3.2.9.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3.2.9.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 |
3.3.1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各部位香气2-AP含量的影响 |
3.3.2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3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
3.3.4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5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3.6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7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8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9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10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1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12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13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14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保护性耕作下香稻草还田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4.2.4 SPAD值的测定 |
4.2.5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4.2.7 稻米品质的测定 |
4.2.8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4.2.8.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4.2.8.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4.2.8.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4.2.8.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 结果 |
4.3.1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2-AP的影响 |
4.3.2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3.3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
4.3.4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4.3.5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6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4.3.7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4.3.8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GS活性的影响 |
4.3.9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NR活性的影响 |
4.3.10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11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12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LAI的影响 |
4.3.13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3.14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5.2.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5.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5.2.6 稻米品质的测定 |
5.2.7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5.2.7.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5.2.7.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5.2.7.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5.2.7.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香气2-AP含量的影响 |
5.3.2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3.3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5C含量的影响 |
5.3.4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DH活性的影响 |
5.3.5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OAT活性的影响 |
5.3.6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5CS活性的影响 |
5.3.7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5.3.8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GS活性的影响 |
5.3.9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NR活性的影响 |
5.3.10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3.11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12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3.13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6.2.4 SPAD值测定 |
6.2.5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6.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6.2.7 稻米品质的测定 |
6.2.8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6.2.8.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6.2.8.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6.2.8.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6.2.8.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6.3 结果 |
6.3.1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2-AP含量的影响 |
6.3.2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6.3.3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5C含量的影响 |
6.3.4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6.3.5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DH活性的影响 |
6.3.6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OAT活性的影响 |
6.3.7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5CS活性的影响 |
6.3.8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NR活性的影响 |
6.3.9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GS活性的影响 |
6.3.10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3.11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3.12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13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耕种管理模式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1 保护性耕作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2 栽培措施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3 秸秆还田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2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及相关生理基础的影响 |
7.1.2.1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的影响 |
7.1.2.2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相关生理基础的影响 |
7.1.3 协同提高香稻香气2-AP与产量的耕种管理模式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
(6)氮素对水稻茎秆强度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茎秆抗倒伏的生理机制 |
1.1 茎秆抗倒伏的力学特性 |
1.2 茎秆抗倒伏的形态学特性 |
1.3 茎秆抗倒伏的生理学特性 |
2 细胞壁结构物质合成的分子机理 |
2.1 纤维素 |
2.2 木质素 |
2.3 半纤维素 |
2.4 次生壁的转录调控 |
2.5 MicroRNA |
2.6 碳代谢的调控作用 |
3 影响水稻茎秆强度的主要因素 |
3.1 基因型 |
3.2 环境因子 |
3.3 栽培管理措施 |
4 氮素对水稻茎秆机械强度的影响 |
4.1 氮素对茎秆力学和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
4.2 氮素对茎秆理化特征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茎秆强度的品种差异及对年际变化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年际间气象条件比较 |
2.2 产量比较 |
2.3 力学特性 |
2.4 形态学特征 |
2.5 碳水化合物以及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 |
3 讨论 |
3.1 不同杂交籼稻和粳稻间的茎秆强度差异 |
3.2 茎秆细胞壁结构物质降低显着影响水稻茎秆强度 |
3.3 光照可能是年际间气候变化导致茎秆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素对茎秆强度与细胞壁结构物质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产量 |
2.2 茎秆力学指标 |
2.3 显微结构观察 |
2.4 组织化学染色 |
2.5 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 |
2.6 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基因表达 |
2.7 叶片相关性状及光合速率 |
2.8 叶片和节间碳水化合物含量 |
2.9 叶片与节间的蔗糖转运基因表达 |
3 讨论 |
3.1 氮素对茎秆强度影响的力学与解剖学原因 |
3.2 氮素主要通过减少节间木质素积累来降低茎秆强度 |
3.3 氮素显着影响叶片和茎秆中的碳含量水平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素调控茎秆细胞壁形成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测序质量评估 |
2.2 氮素处理下厚壁组织细胞壁的变化特征 |
2.3 氮素处理下发育节间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
2.4 与细胞壁合成相关的代谢过程 |
2.5 细胞壁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或蛋白 |
3 讨论 |
3.1 氮素显着影响了茎秆细胞壁结构物质的形成 |
3.2 高氮通过抑制碳代谢导致合成细胞壁的碳源不足 |
3.3 氮素通过上调细胞壁修饰蛋白表达来降低细胞壁硬度 |
3.4 氮素调控次生壁形成的潜在机理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素调控细胞壁结构物质的赤霉素途径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植株生长特性比较 |
2.2 茎秆力学指标比较 |
2.3 基部第二节间干重及碳水化合物含量 |
2.4 赤霉素含量和赤霉素代谢基因的表达 |
2.5 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 |
2.6 细胞壁结构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 |
3.1 高氮对茎秆中GA水平没有显着影响 |
3.2 氮素对细胞壁结构性物质的调控不依赖于赤霉素 |
3.3 氮素调控木质素合成可能的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籼粳品种间茎秆强度的差异及对年际变化的响应 |
1.2 氮素对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 |
1.3 氮素调控基部节间细胞壁形成的分子机制 |
1.4 氮素对细胞壁结构性物质的调控不依赖于赤霉素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7)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 |
2.1 钵苗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2 宽窄行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1 产量及产置结构的特征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的特征 |
2_3.3 株型和抗倒伏的特征 |
2.3.4 稻米品质的特征 |
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措施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关键生育期及秧苗素质调查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的方差分析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阶段干物质积累及比例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衰减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1.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产出 |
(8)水稻穗发育基因RCN1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开花转换调控机制 |
1.1 水稻成花素基因 |
1.2 RCN家族基因 |
1.3 开花转换调控分子途径 |
2 水稻分枝发生调控机制 |
3 环境因素调控水稻生长 |
3.1 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2 遮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3 氮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4 高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RCN1的功能以及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构建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CN1时空表达分析 |
2.2 RCN1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2.3 环境因素对穗分化和RCN1表达的调控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干旱调控RCN1表达的分子途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BA处理对RCN1的诱导作用研究 |
2.2 阻断ABA合成和蛋白磷酸化对RCN1响应干旱的影响 |
2.3 ABA响应转录因子筛选 |
2.4 阻断蛋白质合成对RCN1、转录因子响应ABA的影响 |
2.5 AREB1、OSBZ8、TRAB1蛋白与RCN1启动子互作研究 |
2.6 AREB1、OSBZ8超表达植株中的RCN1表达分析 |
2.7 RCN13’端启动子接受ABA信号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RCN1介导干旱调控抽穗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BA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 |
2.2 干旱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 |
3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RCN1的功能以及时空表达规律 |
1.2 干旱通过ABA途径诱导RCN1表达 |
1.3 RCN1介导干旱胁迫调控水稻抽穗 |
2 主要结论 |
3 创新点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干旱调控RCN1的机制 |
4.2 干旱调控开花的机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减少虫源基数 |
1.1 低茬收割和耕沤灭蛹 |
1.2 调整耕作制度避害 |
1.3 隔离育秧 |
1.4 越冬代或迁入期诱杀 |
1.4.1 灯光诱杀 |
1.4.2 性诱剂诱杀 |
1.4.3 诱虫植物 |
2 降低种群发展速度 |
2.1 培育抗性水稻品种 |
2.2 提高作物抗耐性 |
2.2.1 控制氮肥施用 |
2.2.2 实施健身栽培 |
2.3 提高农田环境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
2.3.1 保护原有天敌 |
2.3.2 促进天敌的增殖和功能 |
2.4 生物防治技术 |
2.4.1 释放赤眼蜂 |
2.4.2 性诱剂干扰 |
2.4.3 生物农药 |
3 应急性化学防治 |
3.1 选择药剂种类和剂型 |
3.2 减少用药次数 |
3.2.1 利用水稻的补偿作用 |
3.2.2 提高防治指标 |
3.2.3 发挥农药混用的增效作用 |
3.3 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
3.3.1 适时用药 |
3.3.2 抗性检测与治理 |
3.3.3 喷雾器械和技术 |
3.4 集成用药技术 |
3.4.1 种子药剂处理 |
3.4.2 多病虫兼治 |
4 应用前景和展望 |
4.1 绿色防控的综合效益显着 |
4.2 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应用 |
(10)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问题及防治措施 |
1.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
1.2 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
2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
2.1.1 防虫网室栽培对通风率的影响 |
2.1.2 防虫网室栽培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2.1.3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温度和地温的影响 |
2.1.4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
1.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3.3 稻米品质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5.1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2.5.2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2.5.3 对蒸煮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2.5.4 对稻米淀粉粘滞谱特征的影响 |
2.5.5 对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3.3.1 对产量的影响 |
3.3.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态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稻田小气候 |
1.3.2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测定 |
1.3.3 水稻病虫害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虫网室栽培稻田小气候的变化 |
2.1.1 对气温的影响 |
2.1.2 对地温的影响 |
2.1.3 对风速和湿度的影响 |
2.1.4 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2.2.1 防虫网室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2.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
2.2.3 防虫网室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2.3.1 防虫网室秧苗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
2.3.2 防虫网室大田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
2.3.3 防虫网室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量 |
3 讨论 |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小气候的影响 |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土壤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光合能力和荧光参数的测定 |
1.3.2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1.3.3 剑叶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3.4 根系相关性状及活性测定 |
1.3.5 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 |
1.3.6 光合势(LAD)和净同化率(NAR) |
1.3.7 植株养分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6 防虫网室栽培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影响 |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积累的影响 |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转运的影响 |
3.5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栽插密度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1 对产量的影响 |
2.1.2 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
2.1.3 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2.1.4 对结实率的影响 |
2.1.5 对千粒重的影响 |
2.1.6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2.2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2.1 对茎蘖数的影响 |
2.2.2 对成穗率的影响 |
2.2.3 单位面积穗数与高峰苗数和成穗率的关系 |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4.1 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2.4.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3 对光合势的影响 |
2.4.4 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
2.4.5 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2.4.6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7 对茎叶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2.4.8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5.1 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
2.5.2 对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5.3 对氮素分配的影响 |
2.5.4 对氮素转运的影响 |
2.5.5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肥运筹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光照强度的测定 |
2.3.2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4 植株NPK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高峰苗和成穗率的影响 |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2.7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8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8.1 对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
2.8.2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2.9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磷和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9.1 对磷素和钾素的积累分配的影响 |
2.9.2 对磷素和钾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ZS型育秧药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的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 [2]水稻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机插秧苗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D]. 朱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基于Hermite插值齿轮的草莓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D]. 吕志军.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模式的群体发育特征及其经济效益研究[D]. 施同柳. 扬州大学, 2021(08)
- [5]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思忍.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氮素对水稻茎秆强度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翁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D]. 裘实. 扬州大学, 2019
- [8]水稻穗发育基因RCN1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12)
- [9]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 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赖凤香,何佳春,吕仲贤.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6)
- [10]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杨国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