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来源(三)——油源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来源(三)——油源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一、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油源(三)——油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文龙,阿布力米提·依明,李卉,陈静,李宗浩[1](2021)在《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文中研究说明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3个端元,其中端元A和B可能主要代表了二叠系风城组早期和晚期烃源岩的贡献,并以晚期充注原油为主,而端元C差异较大,可能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或风城组不同岩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生烃。研究区以风城组生烃聚集为主,虽然晚期生烃占比不高,但对油气运聚成藏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混源油的比例计算、端元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的有效补充,值得推广应用。此外,研究认识还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肖洪[2](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唐安琪[3](2020)在《准噶尔盆地东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及周缘发育多套烃源岩和油气藏,资源量丰富。针对油源不清和成藏过程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将从油气藏特征、油源对比以及灶藏关系上进行研究,对该区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将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结合来划分有机相类型,可预测生成的流体性质,对成藏过程研究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体为成熟油,其中沙北地区有低熟油聚集。原油的母质以湖相藻类、水生植物为主,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沙南、三台、北三台油田原油来源于二叠系源岩,沙北地区低熟油来自侏罗系源岩,而彩南油田原油则来自三套源岩的混源。二叠系烃源岩以C相为主,排油强度可达120mmbbl/km2;三叠系和侏罗系以D/E相和F相为主。天然气主要为侏罗系F相煤岩生成,排气强度达600×104m3/km2,也有部分C相源岩成熟阶段生成的油型气。阜康凹陷内生成的油气经断裂、不整合面远距离运移成藏,北三台油田存在近源成藏,油气的分布和聚集符合差异聚集原理,即较远的圈闭内汇集了C相源岩早期生成的低熟油,后期生成的成熟油和天然气充注进较近的圈闭。

吴飘[4](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刘海磊,李卉,向辉,王学勇,杜社宽[5](2020)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发育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因复杂,给成藏规律认识和勘探部署带来了不确定性。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系统报道了研究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讨论了其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具有相似的山峰型C20—C21—C23三环萜烷及上升型C27—C28—C29甾烷分布特征。尽管如此,结合其他一些地球化学参数,主要是碳同位素和Pr/Ph值,仍可将研究区原油分为3类。其中,Ⅰ类原油在整个研究区都有分布,源自二叠系芦草沟组(平地泉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为δ13C值小于-28‰,Pr/Ph值低于2;Ⅱ类原油来自石炭系,混有二叠系的贡献,主要分布于北三台凸起西部与吉木萨尔凹陷J15井区,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是δ13C值大于-28‰,Pr/Ph值为1.7~2.5;Ⅲ类原油分布在西泉鼻隆南斜坡和三台凸起西斜坡,为来自侏罗系与二叠系的混源油,δ13C值为-29‰~-26.5‰,Pr/Ph值大于2.5。它们的分布及成因表现为典型的源控特征。据此,建议对研究区的勘探应以烃源岩分布为基础,在隆起及稳定的构造环境寻找大中型油气藏。

王千军,曹高社,邢舟,王金铎[6](2018)在《乌伦古坳陷东北侧油苗地化特征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尚没有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缺失准噶尔盆地普遍具有的二叠系生油岩,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尽管乌伦古坳陷的基底石炭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潜在烃源岩,但能否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油气源,仍有疑问。在乌伦古坳陷东北侧地表露头上,发现了固体沥青油苗,油苗呈侵染状、火焰状和树枝状,侵入第四系土黄色未固结的沙土沉积物和花岗岩风化壳中。利用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碳同位素和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确认了油苗的存在,并与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原油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油苗中有机碳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碳同位素比值,油源为油苗分布区的石炭系黑色泥岩;与准东地区以二叠系、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为烃源岩的原油差异较大,而与石炭系原油具有较好的类比性。根据区域构造分析,乌伦古坳陷所在区域的基底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系的一部分,与油苗所在位置石炭系的组成和构造特征相似,因此,油苗的发现及研究,不仅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艾热提·吾甫尔[7](2017)在《阜康凹陷东部三叠系、侏罗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研究》文中指出阜康凹陷东部三叠系-侏罗系原油性质多样,油-源关系复杂,原油的来源存在较大争议。综合利用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等进行了油源对比,在厘清主要油藏原油来源的基础上,通过含氮化合物进行了油气运移方向示踪。研究区存在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四套烃源岩并且均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侏罗系烃源岩可分为泥岩和煤两类,具有姥植比较高,β胡萝卜烷含量较低,伽马蜡烷含量低的特点。三叠系泥质烃源岩具有姥植比中等,不含重排甾烷或重排甾烷很低,Ts/Tm比值很高的特征。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具有姥植比中等,伽马蜡烷与β-胡萝卜烷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石炭系烃源岩可分为两类,石炭系巴山组凝灰质泥岩具有姥植比低,伽马蜡烷含量高的特点,石炭系巴山组暗色具有泥岩姥植比高,伽马蜡烷含量低的特点。研究区三叠系-侏罗系原油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原油的碳同位素较低,姥植比低-中等,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较高。第二类原油碳同位素较低,姥植比中等,Ts/Tm比值很高,伽马蜡烷含量低。第三类原油的碳同位素很重,姥植比高,伽马蜡烷含量极低,基本不含β胡萝卜烷。第四类原油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特征整体上介于第一类、第二类与第三类原油之间。通过对比原油及烃源岩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认为:第一类原油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相似,是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产物;第二类原油与三叠系烃源岩有良好的亲缘关系,来自三叠系烃源岩;第三类原油与侏罗系泥质烃源岩有相似的特征,来自侏罗系泥质烃源岩;第四类原油与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泥岩特征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是三套烃源岩混合的产物。通过含氮化合物运移指标对研究区部分油藏研究认为研究区北部彩南油田油藏的主要充注方向是由其西南部的阜康凹陷向彩南油田运移,从彩南油田西南、南部边界进入彩南油田东块,并继续向北、东北方向充注、运移成藏,最终到达彩8井区。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梁狄刚,张越迁,赵喆,倪云燕,支东明,杨海波,王屿涛[8](2016)在《准噶尔盆地油气源、油气分布与油气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发育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6套烃源岩,同时存在6大类原油和3大类天然气,广泛分布于盆地不同地区。西北缘原油总体相似,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胡萝卜烷、类异戊二烯烷烃、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丰富,甾烷以C28、C29为主,基本没有重排甾烷,为第二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腹部绝大多数原油与西北缘原油相似,但胡萝卜烷、类异戊二烯烷烃、伽马蜡烷等有差异,来源于不同凹陷的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少量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δ13C-28‰-26‰),Pr/Ph大于2.5,三环萜烷以C19、C20为主,藿烷丰富而伽马蜡烷极低,以C29规则甾烷及重排甾烷为主,为第四类原油,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东部存在5种类型原油,第一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别重(δ13C>-26‰),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与腹部地区绝大多数原油十分相似,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第三类原油碳同位索组成轻,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异常丰富,来源于中上三叠统湖相烃源岩;第四类原油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混合类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各自贡献平均分别为20%、15%和65%。南缘存在4类典型原油,为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类原油,其中第二、第四类分别源于二叠系和侏罗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Pr/Ph<1.0、伽马蜡烷丰富且有两个异构体、Ts、C29Ts、C30重排藿烷、C27C29异胆甾烷及C30甲基甾烷丰富,来源于白垩系湖相烃源岩;第六类原油主要为中低成熟原油,碳同位素组成δ13C28‰-26‰,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甲藻甾烷异常丰富,来源于古近系湖相烃源岩。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有油型气、混合气和煤型气,前两类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和石炭系海相烃源岩,煤型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和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不同类型油气分布与不同时代烃源灶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石炭系油气主要分布于陆东-五彩湾;二叠系油气主要分布于西北缘、腹部与东部;三叠系原油仅分布于东部;侏罗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部与南部;白垩系原油仅分布于南缘中部;古近系原油仅分布于南缘西部。按照盆地构造特征及不同时代烃源灶与油气关系,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南部及乌伦古5个油气系统及15个子油气系统。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孙永革,杨海波,王汇彤,梁狄刚[9](2016)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背斜众多,油气分布广泛,油气性质多样。该地区存在5套有效烃源岩,油-源关系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原油来源存在很大争议。系统采集了南缘地区5套烃源岩及不同构造原油样品,对烃源岩抽提物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缘地区4种典型类型原油分别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烃源岩:1第1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烷,甾烷以C28、C29规则甾烷为主,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2第2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Pr/Ph比值高,甾烷以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为主,三环萜烷以C19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很低,来源于侏罗纪煤系烃源岩;3第3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大幅下降,Pr/Ph比值小于1.0,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异胆甾烷、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伽马蜡烷含量高,来源于白垩系清水河组烃源岩;4第4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下降幅度大,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且以ααα-20R为主,甲藻甾烷尤为丰富,来源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目前在南缘地区尚未发现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梁狄刚,张越迁,赵喆,倪云燕,支东明,杨海波,王屿涛[10](2016)在《准噶尔盆地烃源岩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6套烃源岩,广泛分布于盆地不同地区。石炭系海陆交互相烃源岩分布于盆地大部分地区,泥岩有机质丰度中等,以Ⅱ型有机质为主,碳质泥岩和煤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差。二叠系湖相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轻,是盆地中最主要的烃源岩。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在盆地东部有机质丰度较高、以Ⅱ型有机质为主。侏罗系为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但以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为主,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重。白垩系和古近系湖相烃源岩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有机质丰度中等,但以Ⅰ、Ⅱ型有机质为主。石炭系烃源岩目前主要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二叠系、三叠系烃源岩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侏罗系烃源岩在大部分地区未成熟—低成熟,只在南部与东部坳陷达到成熟—高成熟,白垩系和古近系烃源岩目前也只在南部坳陷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准噶尔盆地目前发现了6大类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很大差异。第一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别重(δ13C>-26‰);第二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烷、类异戊二烯烷烃、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甾烷以C28、C29为主,基本没有重排甾烷;第三类原油碳同位素轻(δ13C<-29‰)、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异常丰富;第四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δ13C-28‰-26‰),Pr/Ph大于2.5,三环萜烷含量低且以C19、C20为主,藿烷系列丰富,伽马蜡烷极低,甾烷以C29规则甾烷及重排甾烷为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δ13C<-29‰)、Pr/Ph<1.0、伽马蜡烷丰富且有两个异构体、Ts、C29Ts、C30重排藿烷、C27C29异胆甾烷及C30甲基甾烷十分丰富;第六类原油主要为中低成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δ13C-28‰-26‰),C27、C28、C29甾烷呈Ⅴ型分布,甲藻甾烷异常丰富。第二类原油广泛分布于盆地不同区域,其他类型原油均只分布于盆地局部地区。西北缘地区以第二类原油为主,可分为3个亚类;腹部地区以第二类原油为主,可分为4个亚类,还有少量第四类原油;东部地区有前4类典型原油,此外还有混合原油;南缘地区目前发现有第二、第四、第五及第六类4种典型原油,也有少量混合原油。

二、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油源(三)——油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油源(三)——油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实验条件与方法
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物性特征
    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4 研究区油气充注端元及比例研究
    4.1 端元个数及混合比例厘定
    4.2 端元油特征及地质意义
5 结论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准噶尔盆地东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1.2.2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3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沉积演化特征
第3章 油气特征分析
    3.1 原油特征
        3.1.1 原油基本物性
        3.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 天然气特征
        3.2.1 天然气物性特征
        3.2.2 天然气成因
第4章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4.1 有机质丰度
    4.2 烃源岩有机相划分
        4.2.1 火东1井
        4.2.2 吉22井
        4.2.3 吉23井
    4.3 烃源岩展布特征
第5章 源岩灶定量表征
    5.1 地温分布及烃源岩成熟度
    5.2 源岩灶定量表征
第6章 典型油气藏成因分析
    6.1 油源对比
    6.2 彩南油田
    6.3 沙南油田
    6.4 北三台油田
    6.5 三台油田
    6.6 灶藏关系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1 古生界基底
        2.3.2 侏罗系地层
        2.3.3 下白垩统地层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3.1 洼槽分布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1 油藏类型
        5.1.2 油藏分布特征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5.2.1 地层水性质
        5.2.2 天然气性质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宏观特征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5.3.3 碳同位素特征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5.4.1 原油成因类型
        5.4.2 原油来源分析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6.1 输导体系类型
        6.1.1 断裂输导体系
        6.1.2 砂体输导体系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6.3.3 油气运移方式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7.2.1 成藏阻力特征
        7.2.2 成藏动力特征
    7.3 油气成藏过程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8.1 油气成藏模式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和样品方法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族群分类
    2.1 原油碳同位素
    2.2 原油芳烃
    2.3 原油生物标志物
    2.4 原油族群划分
3 油源对比与原油成因分析
    3.1 油源对比
        3.1.1 I类原油
        3.1.2 II类原油
        3.1.3 III类原油
    3.2 原油成因及平面分布特征
        3.2.1 油气分布明显受各时代生烃凹陷的控制
        3.2.2 油气聚集在隆起的各类圈闭
4 结论

(6)乌伦古坳陷东北侧油苗地化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苗出露特征
2 油苗和烃源岩的基本地化特征
3 油源对比
    3.1 油苗和烃源岩甾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3.2 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4 讨论
    4.1 油苗样品与准东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
    4.2 油苗的重要意义
5 结论

(7)阜康凹陷东部三叠系、侏罗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1.2.3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
    1.3 工区研究现状
        1.3.1 烃源岩方面
        1.3.2 油源对比方面
        1.3.3 油气运移方面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演化
        2.2.2 地层划分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2.1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3.2.2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
第四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分类
    4.1 油藏分布特征
    4.2 原油物性及族组成特征
        4.2.1 原油物性
        4.2.2 原油族组成特征
    4.3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4.3.1 侏罗系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4.3.2 三叠系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4.4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原油分类
        4.4.1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4.2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与原油分类
第五章 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
    5.1 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5.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5.2.1 类异戊二烯烷烃
        5.2.2 β胡萝卜烷分布特征对比
        5.2.3 甾萜类生标化合物特征对比
    5.3 四类典型原油油源
    5.4 油气运移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准噶尔盆地油气源、油气分布与油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北缘地区原油油源
    1.1 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1.2 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对比
    1.3 胡萝卜烷分布对比
    1.4 萜烷类标志物对比
    1.5 甾烷类标志物对比
    1.6 西北缘原油油源
2 腹部地区原油油源
3 东部地区原油油源
    3.1 干酪根、沥青A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3.2 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对比
    3.3 胡萝卜烷分布对比
    3.4 生物标志物对比
    3.5 东部地区原油油源
4 盆地南缘原油油源
    4.1 干酪根、沥青A、全油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4.2 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对比
    4.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
    4.4 南缘地区原油油源
5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
    5.1 西北缘地区天然气
        5.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1.3 天然气气源
    5.2 腹部地区天然气
        5.2.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2.3 天然气气源
    5.3 东部地区天然气
        5.3.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3.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3.3 天然气气源
    5.4 南缘地区天然气
        5.4.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4.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4.3 天然气气源
6 油气系统划分
    6.1 西部油气系统
        6.1.1 玛湖子油气系统
        6.1.2 红车子油气系统
        6.1.3 夏盐子油气系统
    6.2 中部油气系统
        6.2.1 莫西子油气系统(B-1)
        6.2.2 莫索湾子油气系统(B-2)
        6.2.3 莫东子油气系统(B-3)
        6.2.4 石东子油气系统(B-4)
    6.3 东部油气系统
        6.3.1 阜康子油气系统(C-1)
        6.3.2 东道海子-五彩湾子油气系统(C-2)
        6.3.3 吉木萨尔子油气系统(C-3)
        6.3.4 大井油气系统(C-4)
    6.4 南部油气系统
        6.4.1 昌吉子油气系统(D-1)
        6.4.2 沙湾子油气系统(D-2)
        6.4.3 四棵树子油气系统(D-3)
    6.5 乌伦古油气系统(E)
7 结论

(9)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干酪根、沥青“A”、全油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2 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对比
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
    3.1 第1类原油
    3.2 第2类原油
    3.3 第3类原油
    3.4 第4类原油
4 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对比
5 结论

(10)准噶尔盆地烃源岩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背景
    1.1 盆地构造单元
    1.2 盆地沉积地层
        1.2.1 石炭系
        1.2.2 二叠系
        1.2.3 三叠系
        1.2.4 侏罗系
        1.2.5 白垩系
        1.2.6 新生界
2 烃源岩分布
    2.1 石炭系烃源岩
    2.2 二叠系烃源岩
    2.3 三叠系烃源岩
    2.4 侏罗系烃源岩
    2.5 白垩系烃源岩
    2.6 古近系烃源岩
3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1 石炭系烃源岩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3 烃源岩成熟度
    3.2 二叠系烃源岩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2.3 烃源岩成熟度
    3.3 三叠系烃源岩
        3.3.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3.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3.3 烃源岩成熟度
    3.4 侏罗系烃源岩
        3.4.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4.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4.3 烃源岩成熟度
    3.5 白垩系烃源岩
        3.5.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5.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5.3 烃源岩成熟度
    3.6 古近系烃源岩
        3.6.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6.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6.3 烃源岩成熟度
4 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
    4.1 石炭系烃源岩
    4.2 二叠系烃源岩
    4.3 三叠系烃源岩
    4.4 侏罗系烃源岩
    4.5 白垩系—古近系烃源岩
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类型
    5.1 东部地区原油
        5.1.1 原油基本物性
        5.1.2 原油族组成特征
        5.1.3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1.4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5.2西北缘地区原油
        5.2.1 原油密度与粘度
        5.2.2 原油含蜡量与凝固点
        5.2.3 原油族组成特征
        5.2.4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2.5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5.3 腹部地区原油
        5.3.1 原油密度与粘度
        5.3.2 原油含蜡量与凝固点
        5.3.3 原油族组成特征
        5.3.4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3.5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5.4 南部地区原油
        5.4.1 原油基本物性
        5.4.2 原油族组成特征
        5.4.3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4.4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5.5 各类原油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6 结论

四、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油源(三)——油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J]. 蒋文龙,阿布力米提·依明,李卉,陈静,李宗浩. 地球化学, 2021(02)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准噶尔盆地东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D]. 唐安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刘海磊,李卉,向辉,王学勇,杜社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2)
  • [6]乌伦古坳陷东北侧油苗地化特征及其意义[J]. 王千军,曹高社,邢舟,王金铎. 新疆石油地质, 2018(04)
  • [7]阜康凹陷东部三叠系、侏罗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研究[D]. 艾热提·吾甫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准噶尔盆地油气源、油气分布与油气系统[J].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梁狄刚,张越迁,赵喆,倪云燕,支东明,杨海波,王屿涛. 地质学报, 2016(03)
  • [9]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J].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孙永革,杨海波,王汇彤,梁狄刚. 石油学报, 2016(02)
  • [10]准噶尔盆地烃源岩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J].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梁狄刚,张越迁,赵喆,倪云燕,支东明,杨海波,王屿涛. 地质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来源(三)——油源地质地球化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