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玉米和大豆品种的依据

选择玉米和大豆品种的依据

一、玉米、大豆品种选用的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2022)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田间配置技术一、品种选配1.选配参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按照此要求,遵循"高位(玉米)主体,高(玉米)低(大豆)协同"的品种选配原理,通过多年多生态点的大田试验,明确了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选配参数。

许雅[2](2022)在《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产增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障初级农产品有效供给。而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每年在1亿吨左右。如何破解?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扩种大豆和油料。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部署在2022年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新技术新模式"?事实上,大豆玉米间套作技术经过四川农业大学、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3](2022)在《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广西鲜食大豆品种的引进、改良、选育和生产,采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引进的8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达到采摘标准,且能正常成熟收获种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种的15个性状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91.28%;各品种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表明,综合得分大于0的品种依次为苏鲜豆22、上海青、苏鲜豆21号和南农46,因子得分表明浙鲜16和浙鲜19可作为早熟上市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地区与鲜食玉米带状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有苏鲜豆22、上海青、苏鲜豆21号、南农46、浙鲜16和浙鲜19,其中浙鲜16和浙鲜19可作为早熟上市品种种植。

梁建秋,于晓波,何泽民,安建刚,王嘉,曾召琼,杨文英,吴海英,张明荣[4](2021)在《不同熟期类型大豆品种在玉豆间作模式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以早、中、晚熟三种类型共16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间作和大豆净作(为对照)模式下比较研究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各熟期类型品种在间作条件下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倒伏率均显着高于净作对照,且早熟品种的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平均节间长以及倒伏率显着低于中、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在间作下的有效分枝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而晚熟品种显着高于对照。各熟期类型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都显着低于相应的对照,早熟类型品种的单株有效荚、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以及公顷单产均极显着低于中、晚熟类型品种,而这些性状在中、晚熟品种间差异不显着。早、中熟品种在间作下的单株有效荚率均显着高于对照,晚熟品种的单株有效荚率显着高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显着高于早熟品种。然而各品种类型间作下的完整粒率与净作对照无显着差异,中、晚熟品种的完整粒率显着高于早熟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间作下倒伏率与株高、主茎节数、平均节间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有效荚率、单株粒重、完整粒率、产量均与生育期呈极显着正相关;玉豆共生期占全生育期比重与有效荚率、完整粒率、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中、晚熟大豆品种相比早熟品种有较长的光补偿时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是适宜与玉米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类型。

龙德祥,何忠军,张秀英,姚平波,温友斌,任晓菊,李勤,王一璞[5](2021)在《秦巴山地大豆玉米间作套种配置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秦巴山地大豆、玉米的生产水平,以玉米品种高玉14022和大豆品种贡秋豆5号为材料,在秦岭巴山气候条件下对玉米套作大豆的带宽比、群体配置、复合群体产量效益等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窄行40cm、宽行140cm为玉米套作大豆最优带宽配置,带型应在年初马铃薯种植时规范预留带型;大豆在马铃薯收获后适时早播,不晚于6月中旬,玉米密度控制在6.00万株·hm-2、大豆以一穴双株方式种植密度控制在12.00万株·hm-2,玉米-大豆行比为2∶3是玉米大豆两季作物高产高效的最优复合群体配置模式。

苏金成[6](2021)在《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涉及重金属污染的企业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以及农药、化肥不合理的使用,导致镉在农田中不断累积,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镉污染。土壤镉污染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修复与治理受镉污染的农田土壤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太仓市某镉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该农田镉污染情况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将该镉污染农田分为轻中度污染区和重度污染区,对轻中度镉污染区采用原位钝化修复、农艺调控措施、低积累品种筛选等单项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对重度镉污染区则选用植物修复技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该农田镉污染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土壤pH为5.76~7.23,镉全量为0.51 mg/kg~2.21 mg/kg,有效态镉含量为 0.26 mg/kg~1.08 mg/k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划分标准,该农田为安全利用类。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发现70个点位均受到镉污染,其中25个点位受到轻度污染,31个点位受到中度污染,14个点位受到重度污染,根据不同污染程度的点位所在位置,将研究区划分为轻中度镉污染区和重度镉污染区。(2)针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结果如下两季水稻原位钝化镉污染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两次施加钝化剂后土壤pH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H升高范围在0.23~0.91,其中钙镁磷肥150 kg/亩处理对pH升高效果最好,处理后pH为7.12。两次施加钝化剂后水稻籽粒镉含量范围在0.04 mg/kg~0.16 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稻谷中镉限量指标0.2 mg/kg。两次施加钝化剂后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水稻籽粒富集系数,有效态镉含量的降低范围在24.00%~68.89%,对有效态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氯铝酸钙600 kg/亩,其次钙镁磷肥150 kg/亩,处理后有效态镉含量降低64.44%,钙镁磷肥150 kg/亩对水稻籽粒富集系数降低效果最好,钝化两次后水稻籽粒富集系数为0.04,比对照降低91.13%。添加钙镁磷肥和凹凸棒土对水稻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钙镁磷肥150 kg/亩对水稻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氯铝酸钙用量为600 kg/亩时会降低水稻产量。农艺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可以提高土壤pH,与处理前相比最高提高0.12,淹水和1 kg/亩叶面硅肥对土壤pH的提高效果最好,处理后pH为6.65。淹水处理可降低有效态镉含量,与处理前相比降低范围在0.07 mg/kg~0.09 mg/kg,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处理后有效态镉含量为0.22 mg/kg,比处理前降低了 24.14%。喷施叶面硅肥可提高水稻产量,淹水会降低水稻产量,非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效果最好,处理后水稻产量为563 kg/亩,比对照处理提高5.43%。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处理后水稻籽粒镉的转运系数为0.05,比对照处理降低54.55%,对水稻籽粒镉转运系数的降低效果显着。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结果表明,苏香粳100籽粒镉含量和富集系数均最低,籽粒镉含量为0.17 mg/kg,籽粒富集系数为0.30。南粳46的水稻产量最高,为534 kg/亩,苏香粳100次之,为507 kg/亩。联合修复技术结果表明,钝化联合水肥管理可提高土壤pH和水稻产量,但与单施钝化剂相比,效果不显着。联合修复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水稻根系和籽粒富集系数,优于单项修复技术。(3)针对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结果如下玉米和高粱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玉米品种的单株富集系数范围在0.32~0.64,登海11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单株富集系数为0.64。6种玉米品种的单株总干重范围在226.14 g~272.53 g,其中苏玉10的单株总干重最大,为272.53 g,先玉335的单株总干重最小,为226.14 g。2种高粱品种中,铁牛的单株总干重和单株富集系数均大于战虎,其单株总干重和单株富集系数分别为252.44 g 和 1.35。植物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和高粱单株镉含量的范围在1.07 mg/kg~1.98 mg/kg。菌剂处理和大豆间作处理均可提高玉米和高粱各部位的干重和富集系数,菌剂和大豆间作处理与单种玉米相比分别提高了11.56g和0.08,与单种高粱相比分别提高了 12.95 g和0.13。玉米、高粱单种时单株镉累积量分别为0.37 mg、0.38 mg,按照每公顷种植9万株玉米、高粱计算,则每公顷玉米、高粱可吸收镉33.3 g、34.2 g。

贾鹏禹[7](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武尧尧[8](2021)在《大豆双盘扰动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文中指出大豆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和蛋白原料,也是种养地结合的优良作物,其机械化种植方式包括轮作、间作和套作。大豆精量播种技术具有省时省力、节本增效、适宜机械化收获等诸多优点,排种器作为大豆精量播种技术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对适应不同种植方式及播种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针对传统大豆单行气力式精量排种器多行并联播种过程结构复杂且单粒播种因前茬秸秆量大导致成苗率不易保证的问题,基于槽齿扰种与气力排种组合技术,研制了一种大豆双盘扰动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主要结论如下:(1)以巨丰大豆与绿领大豆为研究对象,对大豆进行物理机械特性研究,得到大豆的三轴尺寸、含水率、千粒重、容重、自然休止角、滑动摩擦角、碰撞恢复系数及压缩特性,为排种器关键部件设计及数值模拟提供依据。(2)基于扰动吸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双盘扰动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对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并对其充种、携种、投种阶段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种子在吸种、携种阶段要稳定吸附所满足的条件,确定了排种器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3)基于EDEM软件对不同型式种盘进行仿真,以种子离种盘平均距离为扰动强度评价指标,得到B、C、D盘扰动强度较大;以种群动能均值为评价指标,得到随着种盘转速提高,各种盘动能均值随之增大,C盘与D盘在不同转速下均较大。基于Fluent软件对不同型式型孔进行仿真,得到出口锥角圆柱型型孔气流入口无明显湍流;以气流入口工作负压为评价指标,得到在同样出口工作负压的情况下出口锥角圆柱型型孔入口工作负压最大,表明出口锥角圆柱型型孔更易将种子吸附。(4)充种性能试验表明:当种盘转速范围7-28r/min、工作负压不大于3.0k Pa时,四种不同结构型式种盘的充种合格率差异较为显着,直线型槽齿盘的充种合格率可以达到95.78%,为四者中最优。采用直线型槽齿盘与柔性平行式清种装置组配技术进行排种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转速下,漏播率与工作负压呈现负相关;在相同工作负压下,漏播率与转速呈现正相关;在工作负压不低于3.0k Pa时,种盘转速7-28r/min范围内,穴粒数合格率可达到95%以上。

温惠文[9](2021)在《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特性鉴定及温度响应的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典型的短日作物。本研究通过异地播种创制温度差异,并设置不同的光照长度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对光温反应的敏感程度,从而揭示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采用实验室前期已明确生育期组归属的东北春大豆品种,分析所属生育期组与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的数量关系,为东北地区品种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采用人工培养箱设置不同温度处理,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大豆苗期真叶转录组水平的变化,探究响应温度调控的大豆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期为大豆品种的温度反应机制研究与温度适应性改良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温度反应敏感度(TRS)作为鉴定指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温度反应敏感性,将试验材料分为温度反应敏感型、中间型和钝感型。敏感型大豆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开花期变化较大,钝感型大豆品种则开花期变化较小。结果表明,在短日照和长日照条件下,仅有小金黄1号为温度反应敏感品种,75-158为温度反应钝感品种。长日照减弱大豆的温度反应敏感性,温度升高能够增强光周期反应敏感性。2.采用已知生育期组(MG000-Ⅳ)的东北春大豆品种395份,本研究中获得这些品种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进一步建立了生育期组与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之间的函数关系(y=254.2x+2105.8)。依据该函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东北春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与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2=0.8988)。该函数对明确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以及不同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的交流有重要理论意义。3.选择光温综合反应钝感品种黑河27和敏感品种南豆12,通过人工培养箱设置25℃(对照)、20℃和30℃处理,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与对照相比,在20℃条件下,黑河27获得22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521个,下调基因770个;南豆12获得126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925个,下调基因338个。在两个品种中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为725个。黑河27和南豆12的差异表达基因部分富集到昼夜节律-植物途径,并且在黑河27中显着富集。与对照相比,在30℃条件下,黑河27中有4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5个基因上调,161个基因下调;南豆12中有4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9个基因上调,282个基因下调。在两个品种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12个。4.对黑河27和南豆12在人工培养箱不同温度处理,统计其出苗至开花日数,结合RNA-seq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注释信息,在GO通路富集中包含GO节点生物钟的温度补偿和KEGG通路富集中包含昼夜节律-植物途径,推测20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生物钟相关,并且与响应低温调控开花有关。

孙彤彤[10](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二、玉米、大豆品种选用的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大豆品种选用的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田间配置技术
    一、品种选配
        1.选配参数
        (1)玉米品种
        (2)大豆品种
        2.区域品种推荐
    二、田间配置技术
        1.带宽、行比和带间距配置
        (1)相关概念
        (2)确定原则
        (3)区域带宽、行比和带间距推荐
        2.密度配置
        (1)确定原则
        (2)区域密度推荐
播种技术
    一、免耕秸秆处理
    二、播种技术
        1.同机播种机型和机具参数选择
        2.异机播种机型和机具参数选择
        3.播种操作技术
施肥技术
    一、施肥原则
    二、施肥技术
        1.施肥量
        2.施肥方法
        (1)一次性施肥
        (2)两段式施肥
        (3)三段式施肥
化学调控技术
    一、玉米化控降高技术
        1.使用原则
        2.常用化控药剂类型及化控方法
        (1)玉米健壮素
        (2)金得乐
        (3)玉黄金
    二、大豆控旺防倒技术
        1.大豆旺长的田间表现
        2.大豆倒伏的田间表现
        3.化学控旺防倒、增荚保产技术
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
    一、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二、防控原则与策略
        1.防控原则
        2.防控策略
    三、杂草防除技术
        1.芽前封闭除草
        2.苗后定向除草
收获模式及相应机具
    一、玉米先收
    二、大豆先收
    三、大豆玉米同时收

(2)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产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二十年攻关解难题
高标准示范增信心
走出国门提士气

(3)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生育期
        1.4.2 农艺性状
        1.4.3 产量
        1.4.4 口感评价
        1.4.5 综合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在广西的生育期及农艺性状表现
    2.2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及口感表现
    2.3 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2.4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2.4.1 主成分分析
        2.4.2 综合评价
    2.5 效益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不同熟期类型大豆品种在玉豆间作模式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田间记载
        1.3.2 室内考种及测产
        1.3.3 小区测产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荫蔽下不同熟期类型品种各生长阶段日数比较
    2.2 间作荫蔽对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
    2.3 间作荫蔽对倒伏率的影响
    2.4 间作荫蔽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5 间作荫蔽对大豆有效荚率和完整粒率的影响
    2.6 间作荫蔽下大豆植株形态与产量等性状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秦巴山地大豆玉米间作套种配置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带宽对玉米套作大豆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2.1.1 玉米产量
        2.1.2 大豆产量
        2.1.3 群体产量和效益
    2.2 不同密度配置对复合群体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2.1 玉米产量
        2.2.2大豆产量
        2.2.3 群体产量和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6)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来源
        1.1.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
        1.1.2 农田土壤镉污染来源
    1.2 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1.2.1 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2 镉对农田作物的影响
    1.3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1.3.1 低积累品种筛选
        1.3.2 农艺调控措施
        1.3.3 钝化修复措施
        1.3.4 生物修复措施
        1.3.5 联合修复技术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镉污染现状调查及区域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样品采集和制备
        2.1.3 样品分析
        2.1.4 农田镉污染程度划分依据
    2.2 研究区点位结果与分析
    2.3 研究区镉污染程度划分结果
第3章 轻中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研究
    3.1 原位钝化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讨论
    3.2 农艺调控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3 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3.3.1 引言
        3.3.2 材料与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讨论
    3.4 联合修复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3.4.1 引言
        3.4.2 材料与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研究
    4.1 玉米和高粱镉积累品种筛选
        4.1.1 引言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2 植物修复对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4.2.1 引言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早期检测方法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2.4 检材培养方法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3.1.5 检测性能比较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2.1 系统适应性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3.2.3 方法学考察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3.1 系统适应性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3.3.3 方法学考察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4.1 系统适应性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3.4.4 方法学考察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5.1 系统适应性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3.5.4 方法学考察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3.6.4 方法学考察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3.7.1 系统适应性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7.3 方法学考察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4 讨论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5 结论
6 创新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大豆双盘扰动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械式排种技术研究概况
        1.2.2 气力式排种技术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豆种子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3 大豆种子基本物理参数测试
        2.3.1 种子形状和尺寸
        2.3.2 含水率
        2.3.3 千粒重
        2.3.4 容重
    2.4 大豆种子摩擦学特性测试
        2.4.1 自然休止角
        2.4.2 滑动摩擦角
        2.4.3 压缩特性测量试验
        2.4.4 碰撞恢复系数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精量穴播排种器总体设计及理论分析
    3.1 穴播排种器技术要求
    3.2 引言
    3.3 穴播排种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3.4 穴播排种器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3.4.1 气室结构设计
        3.4.2 种盘结构参数确定与分析
    3.5 排种过程理论分析
        3.5.1 充种过程分析
        3.5.2 携种过程分析
        3.5.3 投种过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豆精量穴播排种器种盘结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基于EDEM的槽齿结构型式数值模拟
        4.2.1 EDEM软件介绍
        4.2.2 仿真前处理
        4.2.3 仿真试验方法
        4.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Fluent的型孔结构型式数值模拟
        4.3.1 Fluent软件介绍
        4.3.2 仿真模型建立
        4.3.3 型孔流场模型网格划分
        4.3.4 仿真设置
        4.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豆精量穴播排种器性能试验
    5.1 引言
    5.2 充种性能试验
        5.2.1 试验材料与装置
        5.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排种性能试验
        5.3.1 试验材料及装置
        5.3.2 清种装置优选试验
        5.3.3 排种试验方法与步骤
        5.3.4 排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符号注释说明
作者简介
    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三、攻读本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学术论文
        2、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四、获得奖励

(9)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特性鉴定及温度响应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的光温反应特性
        1.1.1 光照长度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温度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大豆的光温互作效应
        1.1.4 评价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的指标
    1.2 转录组测序技术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概述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温度响应研究中的应用
    1.3 温度对拟南芥生物钟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1.3.1 植物生物钟概述
        1.3.2 温度调控拟南芥生物钟的研究进展
    1.4 大豆中生物钟相关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目的与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调查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温度差异统计分析
        2.2.2 不同光温条件下供试材料开花期的差异
        2.2.3 不同指标鉴定品种标准的依据
        2.2.4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温度反应敏感性的分析
        2.2.5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反应敏感性的分析
        2.2.6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综合反应敏感性的分析
        2.2.7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互作效应的分析
        2.2.8 东北春大豆的生育期组与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的关系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温度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型统计分析
        3.1.2 RNA-seq试验材料种植与取样
        3.1.3 试剂耗材
        3.1.4 样品RNA提取与c DNA文库构建
        3.1.5 RNA-seq数据分析
        3.1.6 qPCR验证RNA-seq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型统计分析
        3.2.2 测序结果分析
        3.2.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3.2.4 不同处理间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统计
        3.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通路富集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7 qPCR验证RNA-seq结果
        3.2.8 温度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395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和全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
附录 B 供试大豆品种出苗至开花表型及光温反应特性
致谢
作者简历

(10)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玉米、大豆品种选用的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J].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民文摘, 2022(03)
  • [2]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增产增收[J]. 许雅. 农村工作通讯, 2022(04)
  • [3]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J].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 大豆科学, 2022(01)
  • [4]不同熟期类型大豆品种在玉豆间作模式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研究[J]. 梁建秋,于晓波,何泽民,安建刚,王嘉,曾召琼,杨文英,吴海英,张明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 [5]秦巴山地大豆玉米间作套种配置模式优化研究[J]. 龙德祥,何忠军,张秀英,姚平波,温友斌,任晓菊,李勤,王一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06)
  • [6]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D]. 苏金成. 扬州大学, 2021
  • [7]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8]大豆双盘扰动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D]. 武尧尧.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9]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特性鉴定及温度响应的转录组分析[D]. 温惠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选择玉米和大豆品种的依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