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研究

《道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研究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性质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苗苗,雷江华[1](2021)在《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聋校和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和剖析,发现:普校和聋校都把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聋校更多强调让听障学生能够正视自我、接纳自我,并尽快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得出以下启示:明确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课程的实用价值;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

金春花[2](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研究指明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高冬冬[3](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路璐[4](2020)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并对这一共同体内的身份、文化、历史、政治等内容的认可和接受,并由此产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以及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行为倾向。由于信息沟通速度加快,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对各国公民的国家认同造成冲击,使得各国越发关注国家认同这一现实问题。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的关键转变时期,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国家认同教育有助于了解我国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而德育教科书承载着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任务,故对最新版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德育教科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可为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利数据。基于此,本文搭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分析框架,将国家认同划分为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五个一级类目,并进一步细分为公民身份、国民意识、政治主体、政治规范、政治过程和程序、政治意识形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领土意识十五个二级类目。借助此框架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进行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融入,这体现在教科书名称变更、主题编排以及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数量和分布特点中。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编排方式呈现年级特征,低、中年级以渗透为主,高年级以直接呈现为主。第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尤为重视政治认同的融入,体现为十五个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二级类目中除制度文化认同外的十四个类目均有涉及,并且其中政治认同教育内容所占比重最大,与其学科定位相符。第三,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融入充分借助课文与栏目系统,从而提升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体现为课文与栏目系统之间相辅相成,而辅助系统中各个栏目之中留有“留白”,关照了学生的主体性。为进一步优化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本文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教科书编写方面,要适量增补量少的国家认同教育类目、增强课文与栏目系统以及栏目系统内部的联系,从而保持国家认同教育的连续性。在教科书使用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国家认同素养、关注教科书中课文及栏目系统设计、注重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开发,进而组织高效的国家认同教育活动。

张莉莉[5](2019)在《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承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平台,课堂教学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因而,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学惯习的影响,把“德育课堂”当作“知性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对话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教学,其理念、特征切合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打牢人才的道德根基。“对话教学”与常规意义上的主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结合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没有将“对话教学”放置于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为核心目标,以主体教育论、生活德育论为理论视角,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在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混合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在掌握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中的比较法、归纳法等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实践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和德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步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内涵、价值、类型、特征四个方面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品性进行了探讨,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概括。基于生活德育论,提出了“与生活世界对话”这一新的对话类型。第二,探寻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作为对话主体的师生利用各项对话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物理条件、理智条件、情感条件三个方面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具有整体性,教材对教法的选择和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统编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寻找出新教材与“对话教学”的勾连点,对两者间进行适切性分析。第三,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改进策略。学生道德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寻访探究活动等各种活动与生活世界发生对话,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增加了活动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话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科学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德育课程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性,依托文本对话、人际对话、自我对话、生活世界对话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虽有些许对话精神,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对话教学”的真正开展。本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

蒋小微[6](2019)在《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材建设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初中政治课教材历经三次名称上的统一,先后分别是《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也经历了“一标一本”、“一标多本”和“一标一本”方案指导下的多次变更。细数教材历年来的变革,都与时代发展诉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转变有关。本次初中政治课教材使用的统编《道德与法治》,首次将“法治”一词纳入初中政治课教材名称;全国统一教材版本又重新使用“一标一本”方案。目前对于初中政治课教材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和教材呈现方式进行定性分析。以人教社2013年版《思想品德》和2016年版《道德与法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教材文本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材内容上,新编教材更加紧扣时代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并且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为追求。在框架结构上,新编教材更是展现了其逻辑的严谨和科学性。在语言风格上,新编教材也更为生动形象且富有阅读性。在实践层面上,新编教材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结合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有占四分之三多的教师对教材总体编写持较为喜欢态度,学生中表示比较喜欢新版教材的近八成,可以发现教材受师生欢迎程度与教材编写质量高低程度成正比,但也可以发现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水平的不同和学生诉诸于教材现实要求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师生对教材的满意程度。综合对两版教材的比较研究发现,为使《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充分发挥,需从教材使用主体——师生出发探究教材改革对教学带来的启示,进而要求教师应从观念上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同时密切联系学生现实需求差异设计教学,共同呈现优质课堂。

王自清[7](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赵富学[8](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周全[9](2017)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改革从实施这一层面讲,必须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其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以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本文以临沧市临翔区为例,对该地区八所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整理。力求通过本篇论文,认真反思与分析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着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心得和见解。论文共由五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念的界定,介绍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介绍了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概况,包括师生的状况及教学现状,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模式也作了简单阐述。第二章分析了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师生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的成因,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作了重点探讨。第四章依据前面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提高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李敏,Murray Print[10](2017)在《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参与能力的下一代合格公民。当前,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主要有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价值观学习三种学习模式,侧重关心民主法则及其实现过程、公民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十大议题。通过分析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三类课程的政策文本,可知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有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虽然在有些方面还需要平衡和衔接,但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已形成立体的课程依存与支撑结构。这种在正式课程间建立关联是我国实践公民教育的一次课程创新,它顺应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群模式",同时为当下的非正式课程发展提供公民教育方面的经验。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性质 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性质 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
    (一)课程性质比较
    (二)课程理念比较
    (三)课程目标比较
        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与方法
        3.知识
    (四)课程内容比较
        1.“个人成长”课程内容的比较
        2.“学校生活”课程内容的比较
        3.“社会生活”课程内容的比较
    (五)实施建议比较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三、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1.明确课程的育人价值
        2.拓展课程的实用价值
        3.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实施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四、分析与讨论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一)内容调适决策
        (二)内容创新决策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五、分析与讨论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一)课程性质
        (二)价值目标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四)课程的要求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二)教材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二)归因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三、访谈实录
    四、课堂观察表
后记

(3)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义务教育质量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测量理论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2.1 组织模式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3.4.1 组织模式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4.1.1 组织模式
        4.1.2 阅读素养
        4.1.3 数学素养
        4.1.4 科学素养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4.2.1 组织模式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2.3 测评结果描述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4.3.1 组织模式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4.3.3 测评结果描述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5.4 测评的元评价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6.2.1 测评对象
        6.2.2 测评内容
        6.2.3 测评工具
        6.2.4 测评结果分析
    6.3 语文阅读测评
        6.3.1 测评基本情况
        6.3.2 测评结果分析
        6.3.3 建议
    6.4 数学学科测评
        6.4.1 测评基本情况
        6.4.2 测评结果分析
        6.4.3 建议
    6.5 英语学科测评
        6.5.1 测评基本情况
        6.5.2 测评结果分析
        6.5.3 建议
    6.6 科学学科测评
        6.6.1 测评基本情况
        6.6.2 测评结果分析
        6.6.3 建议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6.7.1 测评基本情况
        6.7.2 测评结果分析
        6.7.3 建议
    6.8 体育学科测评
        6.8.1 测评结果分析
        6.8.2 建议
    6.9 测评体系修正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4)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家认同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
        2.小学阶段是学生国家认同塑造的关键期
        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特殊性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3.已有研究反思
    (五)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与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整体情况
        1.课文系统中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情况
        2.栏目系统中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情况
        3.课文及栏目系统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总体情况
    (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具体分析
        1.汇筑国民凝聚力,培植身份认同
        2.强调政治法律规范,缔造政治认同
        3.濡染思想精华与传统礼节,塑造文化认同
        4.回溯国家复兴历史,增强历史认同
        5.游览祖国风光与国土边界,提升地理认同
三、研究结论
    (一)教科书中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编排
        1.教科书名称变更及主题设置着重体现国家认同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随年级增长而增多,且编排呈现年级差异
    (二)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尤为重视政治认同教育内容
        1.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丰富多元
        2.教科书尤为重视政治制度认同的融入,与学科定位相符
    (三)教科书中各系统相互协调,提升国家认同教育实效
        1.课文与栏目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增强学生反思辨析能力
        2.各栏目设置留有“留白”,关照学生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体性
四、研究建议
    (一)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1.适当增补量少的国家认同教育类目,使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结构逐渐完善
        2.增强各栏目中联系,保持国家认同教育的连续性
    (二)对教科书使用的建议
        1.教师要提升国家认同素养,顺应教科书中内容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2.教师要关注课文及栏目系统的功能,组织填补“留白”的国家认同教育教学活动
        3.教师要关注教科书中隐含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延伸与其相关的教学点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外文类
致谢

(5)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
        (二) 有利于道德教育新理念落实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四)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 有利于课堂教学教育性发挥
    三、概念界定
        (一) “对话教学”
        (二) 小学德育课程
        (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五、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性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内涵
        (一)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
        (二)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类型
        (一) 不同划分标准产生的不同对话类型
        (二) “关系重建”理论下的四种对话类型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特征
        (一) 主体关系平等性
        (二) 对话主体交往性
        (三) 对话过程开放性
        (四) 对话效果生成性
第三章 小学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建构分析
        (一) 教材编写的立论:德育实质是“学德”
        (二) 教材编写的定位:“教材”实为“学材”
        (三) 教材建构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统编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一) 新教材改变了“说教者”的面孔,构建了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平等关系
        (二) 新教材以“学”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利于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互动对话
        (三) 新教材体现“交往互动”的编排体例,便于有效组织各种“对话”教学活动
第四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物理条件
        (一) “对话”的开展需要合适座位的摆放
        (二) 班级规模的适当控制可以保证“对话”效果
    二、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理智条件
        (一) 在理智和规则下“对话”
        (二) 师生双方皆要有“对话素养”
        (三) “对话”要秉持“在场因素”
    三、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情感条件
        (一) 相互信任是“对话”发生的基础
        (二) 共情心促使“对话”持续发生
        (三) 尊重保障“对话”的深入开展
第五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目标设计策略
        (一) 目标设计包含的内容
        (二) 目标设计具备的特点
        (三) 目标设计着眼的要求
        (四) 目标设计遵循的步骤
    二、话题设计策略
        (一) 话题设计的分类
        (二) 话题设计的要求
        (三) 话题设计的要点
    三、活动设计策略
        (一) 活动的分类
        (二) 活动设计的原则
        (三) 活动设计的步骤
    四、评价设计策略
        (一) 评价的特征
        (二) 评价设计的内容
        (三) 评价设计的原则
        (四) 评价设计的步骤
第六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文本对话策略
        (一) 师本对话策略
        (二) 生本对话策略
    二、人际对话策略
        (一) 师生对话策略
        (二) 生生对话策略
        (三) 生与他人对话策略
    三、自我对话策略
        (一) 师与自我对话策略
        (二) 生与自我对话策略
    四、生活世界对话策略
        (一)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方式
        (二)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策略
第七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存在问题
        (一) 把“对话”窄化为“问答”
        (二) “对话”中教师仍是“主导”
        (三) “对话”超越学生的自身经验
        (四) “对话”过程缺乏情感的支撑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一) 教师对“对话式”德育课堂存在误区
        (二) 主客观因素使教师不愿放弃权威地位
        (三) “对话”的话题或活动设计不恰当
        (四) 传统的教学惯习使课堂冰冷无情味
        (五) 课程管理的不到位影响课堂有效性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改进策略
        (一) 厘清“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二) 淡化“对话”中教师权威角色
        (三) “对话”要以学生“在场因素”为出发点
        (四) “对话”要秉持师生间的共情心和信任感
        (五) 重视、规范课程管理和教学培训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问卷
    附录四: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学生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 创新及不足
一、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历程回溯
    (一) 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的主要历程
    (二) 教材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三) 教材改革系统性有待完善
二、初中政治课教材文本比较
    (一) 教材内容设计比较
    (二) 教材框架结构比较
    (三) 教材语言风格比较
三、初中政治课新教材使用的满意度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二) 初中政治课新教材使用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四、初中政治课教材改革比较对教学的启示
    (一) 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二) 针对学生现实需求优化教学设计
    (三) 及时收集教材使用的反馈和总结以完善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对教材促教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对教材促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对教材促教满意度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生对教材促学满意度调查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德育
        1.2.2 育德
        1.2.3 体育育德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1.2.5 学科融合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儒家思想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3.3 社会学习理论
        1.3.4 角色承担理论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2.1.1 体育品德研究
        2.1.2 体育精神研究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5.1.1 行动研究目标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5.1.3 行动研究流程
        5.1.4 行动研究时间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5.2.4 教学计划汇总
        5.2.5 教学实施要求
        5.2.6 行动研究风险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意义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1 核心概念厘定
        2 相关概念辨析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第4节 研究框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3 研究内容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学科结构理论
        2 符号互动理论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本章小节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3 经验与启示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本章小节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2.1 人员选定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1 协调专家意见
        2 评价客观指标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本章小结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1 情境生成
        2 复合需要
        3 规划研制
        4 活动设计
        5 反思评价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1 具备专业精神
        2 开展专业交流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1 概念机制
        2 实体机制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1节 研究结论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1 研究不足
        2 研究建议
        第3节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
        (二) 德育的实效性
        (三) 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案例研究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概况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师资
        (一) 临沧市临翔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与全校教师总人数的比例
        (二) 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性别结构
        (三) 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年龄结构
        (四) 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学历结构
        (五) 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教龄结构
    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对象
        (一) 教学对象
        (二)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
    三、《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状
        (一) 农村小学学校环境
        (二) 农村小学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和使用频率
    四、《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
        (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结构
        (二)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五、《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评价
第二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难题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知情况
        (一) 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标准和性质认识不清
        (二) 学生缺乏对《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
    二、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难题
        (一)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忽视了本学科的地位与价值
        (二) 学生忽视了《品德与社会》课对自我健康成长的意义
第三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主管部门原因
        (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受重视
        (二)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
    二、学校管理原因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随意
        (二) 缺乏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三) 教学评价缺位,课程管理松散
    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一) 缺乏思政专业精神和素养
        (二) 单一的教学手段,课堂没有生机
        (三) 封闭式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匮乏
        (四) 简单随意的学生评价模式
    四、家长和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知
        (一) 家长不重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 学生的生活阅历储备与教材内容的不适应
第四章 提高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基于学科发展,加强课程实施
        (一) 强化监管和督导
        (二)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二、做好校本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一) 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学校应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
        (三) 建立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四) 强化家长、社会对《思想品德》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师要转换角色,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 树立为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责任意识
        (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要准确定位
        (三) 任课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丰富人生经验,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学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民教育的现代发展及其国外教育重心
    (一) 现代社会公民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二) 国际公民教育关注的十大议题
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政策文本中的公民教育
    (一)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1. 品德类课程性质与目标分析
        2. 品德类课程内容分析
    (二)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1. 历史与社会课程性质与目标分析
        2. 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分析。
    (三)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与目标分析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析
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类课程的讨论与展望
    (一) 做出的创新:我国的公民教育类课程已形成动态的立体结构
    (二) 存在的问题:三类课程内部和之间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1. 课程性质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有待提高
        2. 有些公民教育议题较少涉及
    (三) 未来趋势:依托学校的公民教育将越来越具有突出优势

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性质 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启示[J]. 袁苗苗,雷江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21(12)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4]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D]. 路璐.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初中《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2013年版和2016年版教材为例[D]. 蒋小微. 苏州大学, 2019(06)
  • [7]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9]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 周全.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10]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J]. 李敏,Murray Print. 教育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道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