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传统与创新

中国画传统与创新

一、中国画传统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勇[1](2021)在《当代中国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文中指出透过21世纪前20年纷繁多变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作为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重要方面的中国美术教育,也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相应调整与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世纪高等美术教育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赓续传统文脉与开拓时代新局。这种赓续和开拓,一方面通过知识积累与创新促使学科成长;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学院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助力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发展和完善。就同时面向传统和当代的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时代的影响和塑造使其在古今中西的张力中既获得了深厚积淀,又似乎演变成时代思想实验地。当代中国画教学绵亘的深度、阔度和复合度,表现出在传统格局下所未有过的种种内涵与外延。

许筱雨[2](2021)在《新浙派人物画之“新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浙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中心兴起的艺术流派,其艺术特点回应了当时需要用文艺表现生活的时代需求,区别于北方“徐蒋”体系的中国画理念,在西方艺术影响下将传统的笔墨予以继承,传承中国画原有的的民族特点,比较多地保留了中国画的审美和文化特质,以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最具代表性,作品吸收西方素描体系的营养,但更强调笔墨的表现力与富有抒情意味的意境描绘,从民族性的传统绘画语言中寻求与当时主流思潮的结合点,他们创造了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反映生活、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开创了那个时期水墨人物画的新风尚,对后期的水墨人物画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浙派人物画在时代发展中既能够传承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与意蕴,又能够结合时代特征表现个性语言,因此本文将着手于探究新浙派人物画的创新之处,对于其创新意义的思考有助于推动中国画人物领域拥有新的突破,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从而促进人物画的创作与发展。并且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当今时代的民族复兴主题来说,对于新浙派人物画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学习新浙派人物画从文化的差异与独特性中寻求新时期下的发展方向。由此本文将会从新浙派人物画在那个时期中国画领域的创新性入手,分析笔墨为时代服务下如何进行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如何更好的用艺术展现现实生活的、如何进行传承与发扬的。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将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水墨人物画面临的变革使命,从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到新时期不同声音对人物画的改良,通过横向的地域对比与纵向的脉络发展探究新浙派的产生时代与艺术背景。第二部分将会着重论述新浙派本身的传承与发展,由不同时期的画家入手,探究新浙派人物画的脉络传承,讨论新浙派人物画的风格特点与艺术影响。第三部分将是本文重点,从思想、题材、造型与笔墨四个角度分析新浙派人物画的“新意”,开始通过类比与对比分析作品,提炼出新浙派在不同方面下对新时期中国画带来的创新价值,着重探讨其创新性。

闫智开[3](2021)在《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领域占据主要位置,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逼真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实践生活与现实景观,由此产生诸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貌的艺术作品。而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现实主义无疑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要求将受传统文人画影响下的注重自我、远离现实的情感表现,转换为一种关注现实生活、面对大众的入世心态;另一方面,即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由关注“神”和“韵”的意象造型理念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写实手法,借此发展、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塑造型体的能力。王盛烈作为当代着名现实主义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他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时期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并以实际行动引领、壮大了建国以来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关东画派,改变了东北地域性画派在美术史上的新格局。王盛烈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众多来源于生活,高度真实的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以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尤其针对其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合其创作时期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等,形成对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研究,阐述现实主义在当今艺术语境中的新意义。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从客观历史轨迹出发,即王盛烈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结合其主观动因,考察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平史实。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开研究,以其代表作《八女投江》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归纳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题材类型,阐述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进而深入到对其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廓清王盛烈各个时期所参与的美术实践活动,探析他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对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第五部分为第五章,结合以上四部分的分析研究,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创作形成客观、系统的认知,阐释其艺术主张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明确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当今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姜宝昌[4](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张民生[5](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葛玉君[6](2021)在《时代变迁与价值演进——由《美术》杂志窥新中国70年中国画思潮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中国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文艺期刊之一《美术》作为切入点。从其不同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文艺政策的推动者"、"艺术现象理论化的阐述者"与"审美理想学术话语的建构者"等角度展开对新中国70年中国画思潮嬗变的研究。进而提出,中国画分别在以"革命化"、"现代化"、"全球化"为文化想象范式的外部语境下,由"题材内容"、"笔墨语言"到"价值理念"的重心位移;对中国画的探讨也呈现出由"争议、争鸣"到"迷茫探寻"再到全球化语境的焦虑下,集体反思、积极建构的一个过程。并在新世纪"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关系中,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多样性"与"历史的总体性"共构的时代关联。

吴晓青[7](2020)在《李伯安中国水墨人物画《走出巴颜喀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家的意义体现于他创作的作品之中。1998年李伯安逝世后,1999年《李伯安遗作展》在诸多亲朋好友及全国146位画家捐画筹资的鼎力相助下开始在全国进行巡展。由于李伯安在世时的不求闻达,虽然是具备非凡高度的作品,但在此时才渐渐为人所闻并引发震动。尤其是耗费了李伯安最后十年血肉生命与灵魂的百米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这张中国画艺术品,作者为其倾注的力量与传达出的精神震撼人心。这幅作品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更是让我们体味作者对艺术和人民超越生命的热爱和感动。现有的文献资料里亲人朋友为其写的回忆录有很多,但更多是针对他作品的分析解读,而从李伯安整体的经历、生活、精神、创作来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则很少。笔者从研究李伯安艺术人生的意义与责任入手,以探寻其艺术语言和精神的魅丽。《走出巴颜喀拉》从表示中华文明的黄河起源沿途开始描画,是一幅歌颂了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长卷水墨人物画。但是画家在这幅作品进行的第十个年头却悄然离我们而去,长卷也就在完成121.5米时戛然而止。还未来的及的第十部分《天路》则成为了整个美术史上的永远遗憾。李伯安从生活中提取创作的原型,在融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闪光点后,再对传统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以最契合表现藏区人民面貌与精神的绘画语言形式和画家本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沉感悟使《走出巴颜喀拉》深深的震撼了世人。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李伯安的艺术生平着手,将其有关艺术奋斗的时期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每阶段恰为十年。综合分析每阶段的社会、人生经历与此阶段的作品,尽量从整体把握每个阶段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形成原因。第二章对李伯安的艺术美学观念进行分析论述,以李伯安的作品想要传达的民族精神与其本身为人处世的个人情感为主要探讨对象,从而探析其艺术精神。第三章对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的造型、笔墨等画面形式语言举例论述,研究他在不同时期下表现观念的转变而产生笔墨变化的绘画语言。最后一部分总结李伯安艺术的启示,以及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影响。李伯安的水墨人物画是融合吸收了油画、版画、雕塑、等各种绘画形式与优点,使其艺术风格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种创新方式更是提高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高度,对我们往后的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人物画是当今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先驱,这种创新和坚韧的精神是指明灯一般的存在,其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我们。

王威力[8](2020)在《《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文中提出《美术思潮》创刊于新潮美术兴盛的1985年,至1987年底被迫停刊,前后创刊3年,出刊22期,221位投稿人、约刊登288篇文章,总印数近30万册。该期刊产生了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社会影响。1986年《中国美术报》评选1985年全国美术界十件大事,《美术思潮》的创刊位列其首,时与《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并称“两刊一报”。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美术思潮》的创刊的背景及内容分类,作为新潮美术的一部分,它以改革开放后艺术思想解放、创作自由为时代背景,不仅关注“西方前卫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而且有自身的形象特征。第二章《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及主题推理,对该刊发表的288篇文章进行分析和整理,美术理论研究性的文章约占总数量的80%。非美术理论研究性的文章约占总数量的20%,分析该刊形成倾向性,总结出《美术思潮》的两个不同主题。第三章研究《美术思潮》关于新潮美术批评的主题,作为美术理论刊物,《美术思潮》所发表探讨新潮美术理论文章,围绕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强调美术理论的观念更新;其次推介新潮的艺术家及艺术理论家;再次讨论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最后用比较意识研究新美术现象。第四章专题研究《美术思潮》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主题,把该刊中有关中国画问题的形式改造、观念更新文本分别解析。最后结语部分本文总结《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在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意义。

赵丽艳[9](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王新宇[10](2020)在《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教育对中国教育产生强烈冲击,这一时期大部分艺术家兼具美术教育家的身份,他们对中国画的改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影响了之后中国画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在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中,部分先辈的思想逐渐被遗忘,蒋兆和作为二十世纪优秀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引西润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基础造型体系的改革在五六十年代人物画教学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在之后的传承中被不断更新,以至于蒋兆和的思想和实践在很长时间内未受到重视,经过分析,其思想和实践在现当代许多高校中国画美术教育中仍具有生命力。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经历了奠基、探索和形成三个阶段。早期接受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并较早地发现自己的艺术天分;后来接受徐悲鸿西方思维、知识的灌输,明确了他在艺术上的道路,且由于当时画坛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形成了关于中国画改良的论争,这些对于蒋兆和艺术思想的萌芽时期都有方向性的指引。而后在时代变化的推动之下,艺术创作风格的不断变化以及在不同时期、地点的美术教育经历等,逐渐形成了蒋兆和艺术与教学中“不摹古人、不学时尚、面向生活、融汇中西”的口号。蒋兆和的美术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创作,另一方面是教学改革。观其五十年代以前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是以关怀人生、社会写照为主,这是他美术教学思想产生的前提。五十年代之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在他任教期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对水墨人物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蒋兆和在素描教学和基础造型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素描、白描、水墨人物写生三种课程相互关联的人物画写生教学模式。笔者在搜集关于蒋兆和教学改革和教学言论等文献资料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出“辩证否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引西润中:遵循不同民族表现规律”、“遵循中国画造型原则:骨法用笔与以形写神”的美术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指导蒋兆和基础造型体系成功改革的重要依据。蒋兆和的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所推行的人物画基础课程改革方案在中央美术学院以及部分高校得到充分的肯定,不仅如此,对人物画教学模式的转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艺术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后来几代的主流国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由于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蒋兆和在人物绘画、艺术思想以及教学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整个二十世纪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及相关实践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其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中国画传统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画传统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画人才培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期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学科发展概况
    (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画学科发展遇到的瓶颈与问题
二“八大美院”的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
三当代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现实意义

(2)新浙派人物画之“新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近代以来人物画的笔墨特征
    (一)传承与变革
        1.传承
        2.变革
    (二)地域性特点
        1.以北京中央美院为中心的笔墨实践
        2.以杭州浙江美院为中心的笔墨实践
        3.西北、东北、岭南等其他地区的笔墨实践
    (三)脉络分析
        1.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时代与生活的赞歌
        3.思想与语言的自由
二、新浙派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
    (一)风格特点
    (二)代表画家
        1.早期风格与思想的引路者
        2.第一代浙派人物画奠定者
        3.后期发展的继承与变革者
    (三)艺术影响
三、分析新浙派人物画之“新意”
    (一)新思想
        1.服务红色宣传
        2.内容正面乐观
        3.歌颂温情美好
        4.展现时代新声
    (二)新题材
        1.革命红色题材
        2.少数民族题材
        3.生活现实题材
    (三)新造型
        1.以写生为基础的造型积累
        2.对结构与明暗关系的尝试
        3.对个性化造型语言的运用
    (四)新笔墨
        1.习山水之积墨法
        2.学花鸟之点厾法
        3.倡个性之宿墨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现实主义美术研究文献
        (二)生平研究文献
        (三)艺术作品研究文献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活动相关文献
    三、研究创新点
        (一)发掘新史料补充现有研究文献
        (二)提出新观点、新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访问与调查
        (四)图像分析
第一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成背景
    一、王盛烈的艺术生涯
        (一)绘画自修与日本留学时期
        (二)由“西”转“中”的创作衍变
        (三)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坚守
    二、建国17 年现实主义中国画形成的历史铺垫
        (一)政治需求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三)改良中国画
第二章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题材
    一、历史的再现:爱国主义历史题材
        (一)《八女投江》的创作
        (二)对战争的哲思
    二、朴素的乡土情结:“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一)为民写真: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二)“写照”与“传神”: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第三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一、造型与笔墨的兼容
    二、“明暗”与“线”的契合
    三、速写习作的积累
    四、中西绘画透视的自由运用
第四章 王盛烈推进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活动
    一、美术教育活动
        (一)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建立
        (二)美术执教
    二、画派活动
        (一)关东画派领军人
        (二)筹建“辽宁中国画研究会”
        (三)创办“同泽书画研究院”
    三、艺术活动
        (一)美术展览
        (二)学术活动
第五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观与启示
    一、王盛烈现实主义艺术观
        (一)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二)对现实的关照,艺术为人民服务
        (三)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对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
        (一)造型观的解放与笔墨语言的拓展
        (二)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盛烈年表
附录二 八女投江相关史实考证
附录三 王盛烈绘画展览情况
附录四 王盛烈作品收藏情况
附录五 王盛烈绘画作品出版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一、理念的提出
    二、理念的成因
        (一)承学经历
        (二)时代思潮
        (三)自觉意识
    三、理念的表现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四、理念的开拓性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结论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1、选题缘由
        2、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1、选题范围
        2、关键词阐释
    三、研究现状
        1、专着与论文
        2、档案与资料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小结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二、“救国救民”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一、“美育”
        二、“闳约深美”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小结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二、画理:六法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三、强调写生
        四、重视文化修养
    小结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一、“政治统帅教学”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三、“左”倾的回潮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小结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一、开始于“合”
        二、中途之“分”
        三、再次相“合”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一、“分科教学”
        二、“一专多能”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一、逐步形成
        二、成熟
        三、发展
    第四节 首重创作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小结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小结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第一节 教学体系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三、教学体系思辨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第三节 “南艺风格”
        一、逐步形成
        二、深化
        三、特点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小结
结论
附录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参考文献
    一、主要参考书目
    二、主要参考论文
    三、档案资料
作者简介
致谢

(6)时代变迁与价值演进——由《美术》杂志窥新中国70年中国画思潮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标准的创立——文艺政策的解读与推动(1949—1966)
    (一)“二为方针”指导下的“国画创作与接受遗产”运动
        1.“新、旧”之辩
        2.“国画改造问题”
        3.“谈新国画”
    (二)“中国式道路”语境中的“本体性”转向
        1. 去虚无主义
        2.“双反模式”
        3.“线是中国画的命根子”及“白描、素画”说
    (三)“再双百”契机里的“笔墨与创新”新定义
        1. 笔墨与创新
        2. 文人画
        3. 彩墨画——中国画
二、批判性反思与争鸣中的建构——艺术现象的理论化阐述(1975—1990)
    (一)对遗留问题的清理
        1.“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问题”的探讨
        2. 再论“牡丹丁香”
    (二)“文化热”语境下的“穷途末日论”
        1. 中国画哲学、美学等传统资源溯源
        2.西方理论参照下的对比性研究
        3.“穷途末日论”的提出
    (三)专栏《中国画问题讨论》《传统问题讨论》的几个层面
        1. 关于“传统”的再发现
        2.“中国画理论概念”的学术化梳理
        3.“绿色绘画论”和“球体说”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与重塑——审美理想的学术话语建构(1990—2020)
    (一)“文化身份”与“本体诉求”
        1.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
        2.传统研究再升温
        3.“等于零\底线论”、“笔墨\造型”的二律背反
    (二)“现代化——全球化”回眸与展望中的世纪审思
        1. 本土、民族和21世纪——百年中国画展
        2. 什么是好画?——艺术标准再探讨
        3. 正本清源与“传统整体观”
    (三)“拆除——守卫”:历史的总体性与内在的多样性
        1.“拆除——守卫”:内在的多样性
        2. 传统国学与绘画——一种可能的“历史总体性”
结语

(7)李伯安中国水墨人物画《走出巴颜喀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李伯安艺术生平
    第一节 水墨写实风格的早期(1968—1978)
    第二节 艺术创作融合的中期(1978年—1988年)
    第三节 创作高峰的晚期(1988年-1998年)
第二章 李伯安水墨人物画的美学观念
    第一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二节 继承传统之精髓
    第三节 积淀深厚人文修养
第三章 李伯安水墨人物画《走出巴颜喀拉》的绘画语言
    第一节 长卷的构图形式
    第二节 造型特征
    第三节 笔墨特征
    第四节 高度统一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章 李伯安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渔乡田横岛》
    第二节 《1930年台湾人民抗击日军侵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毕业作品展示

(8)《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美术思潮》的创刊背景及内容分类
    (一) 创刊的背景
    (二) 《美术思潮》的内容分类
        1. 《美术思潮》对西方前卫艺术的传播
        2. 《美术思潮》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再发现
    (三) 本章小结
二、《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及主题推理
    (一) 《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
        1. 对美术批评概念的分析
        2. 对美术批评范围的界定
    (二) 《美术思潮》批评的主题推理
        1. 主题的归纳演绎分析
        2. 栏目及关键词分析
    (三) 本章小结
三、《美术思潮》关于新潮美术的批评
    (一) 强调美术理论的观念更新
    (二) 推介新潮艺术家及艺术理论家
    (三) 讨论现代主义哲学美学
    (四) 用比较意识研究新美术现象
    (五) 本章小结
四、《美术思潮》关于“中国画问题”的讨论
    (一) “形式重改造”
        1. 形式与内容的解析
        2. 形式改造的两条路径
    (二) 观念再更新
        1. 《美术思潮》作者挑起中国画观念更新的旗帜
        2. 观念更新的爆发
        3. 举办“国画新作邀请展”和国画创作讨论会
    (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一、 学艺之初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一) 初为画家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一) 《开光大典》
        (二) 《朝圣》
        (三) 《哈达》
        (四)《玛尼堆》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一) 《劳作》
        (二) 《歇息》
        (三) 《藏戏》
        (四) 《赛马》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一) 单景式构图法
        (二) 连续式构图法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二) 对比与均衡
        (三) 移动的视点
        (四) 节奏的运用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二、 线条的张力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一、 “崇高”之美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蒋兆和早期文化思想奠基阶段(1904-1930)
        一、时代背景——中国画改良论争(20世纪初)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1910-1920)
        三、徐悲鸿对蒋兆和思想的影响(1927-1930)
    第二节 蒋兆和美术探索阶段(1931-1956)
        一、时代背景——现实主义与延安写实
        二、从绘画作品看艺术观念和创作认识的变化
    第三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形成阶段(1957-1985)
        一、时代背景——新旧国画之争:中国画创新与笔墨问题
        二、不同时期美术教育经历带来的经验和思考
        三、“不摹古人,不学时尚,面向生活,融合中西”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
    第一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辩证发展“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
        二、引西润中:遵循不同民族表现规律
        三、遵循中国画造型原则:骨法用笔与以形写神
    第二节 蒋兆和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
        一、国画系素描教学的改革
        二、完善水墨人物画写生的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的时代贡献及局限
    第一节 对当代素描、水墨人物画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人物画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薪火承继——影响几代主流国画家的美术教学理念
        三、对当下美术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蒋兆和艺术与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一、蒋兆和人物绘画的局限性
        二、蒋兆和艺术思想的局限性
        三、蒋兆和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蒋兆和美术教育年表
    附录B 五、六十年代中国画专业毕业生名单
    附录C 部分“徐蒋体系”的画家
    附录D 插图清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国画传统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 刘海勇. 新美术, 2021(06)
  • [2]新浙派人物画之“新意”探究[D]. 许筱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闫智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6]时代变迁与价值演进——由《美术》杂志窥新中国70年中国画思潮之嬗变[J]. 葛玉君. 美术, 2021(01)
  • [7]李伯安中国水墨人物画《走出巴颜喀拉》研究[D]. 吴晓青. 青岛大学, 2020(02)
  • [8]《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D]. 王威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10]蒋兆和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 王新宇.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国画传统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