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

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

一、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昌军,吕娟,翟晓燕,李青,刘荣华,孙朝兴,赵彦增[1](2021)在《河南“21·7”暴雨洪水风险模拟及对比分析》文中指出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流域局部洪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重点分析了"21·7""暴雨情况及主要河段的洪水过程,并与河南"75·8"特大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建立了覆盖河南省山区小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国家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计算得到了"21·7"特大暴雨洪水河段、沿河村落的危险等级;并基于下垫面现状条件,对"75·8"暴雨洪水进行了复盘,探讨了"75·8"降雨条件下,河段和沿河村落成灾情况,进而对比了"21·7"和"75·8"暴雨洪水和河段、沿河村落危险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灾害调查、推演复盘、总结评估等提供参考。

杨媛媛[2](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杨彦龙,李健,郑子祥[3](2021)在《少资料地区水库设计洪水推求不确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抽水蓄能上水库一般位于山顶小流域上,集水面积小。小流域内无水文资料,一般根据各省市编制的暴雨等值线图,采用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由于暴雨等值线图更新周期长,近年来极端暴雨频发,对水库原设计洪水成果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水库防洪安全。以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为例,根据投运后2016年发生的"7·19"特大暴雨情况,复核水库设计洪水及防洪安全性。分析论证采用暴雨等值线图计算设计洪水的不确定性。

贾昊茹[4](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海河平原南部有河北历史上较大的湖群,称作大陆泽,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淤积,大陆泽逐渐分离,北部的湖泊因地处宁晋县所以被称为宁晋泊。宁晋泊在明清时期面积逐渐减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晋泊不再长期蓄水,而是有着独特的水环境特点。目前,学界对宁晋泊水环境的研究关注较少,宁晋泊主要位于宁晋县东南部,地势最低,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具有“九河下梢宁晋泊”之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状况、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将档案资料与地方志相结合,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变迁的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受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促使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根治海河运动后,1969年宁晋泊滞洪区正式建立,主要承担在洪水期间的分洪和蓄洪作用,保证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它的变迁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同时宁晋泊作为我国众多湖泊之一,其变迁也反映了我国湖泊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以小见大,为保护湖泊资源提出建议。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徐嵩[6](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刘伟,翟媛,杨丽英[7](2018)在《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西和南北方向地理跨度大,水文特性差异明显。从气候特征、降雨和径流、暴雨和洪水等方面,分析七大流域的水文特性,总结降雨和径流在上下游、干支流等空间上以及年内和年际等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暴雨和洪水在成因、发生时间、空间分布、过程等方面的规律,为径流和洪水成果计算提供了基础,也为水文成果的合理性检验提供了参考。

郭萤[8](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典型流域洪水模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工程,沿线分布着众多的暴雨洪水多发的中小流域,严重威胁流域上大型跨河建筑物的运行安全,建立有效的降雨径流模型可为总干渠的防洪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由于沿线半干旱半湿润区产流机制复杂,中小流域水文资料匮乏等特点,洪水模拟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选择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的半湿润双洎河流域和半干旱安阳河流域作为典型流域,在两个流域分别建立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GBHM(Geomorpholog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模型、集总式概念性新安江模型和基于全球区域化参数的概念性HBV-SIMREG模型,采用传统气象站和雨量站资料驱动模型,模拟汛期日径流和场次洪水过程。结果显示,在双洎河流域中,由于径流还原不确定性较大,流域内雨量资料时空精度较低,所有模型模拟结果均未满足要求,但GBHM模拟结果优于新安江模型。安阳流域选择未受水库影响的横水站进行率定,且雨量数据齐全,模拟结果好于双洎河。新安江模型由于产流机制单一,集总式的空间离散方式忽略了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模拟结果没有达到预报精度。GBHM模拟的日洪峰达达到了甲级预报精度,纳什效率系数达到乙级预报精度;场次洪水洪峰达到乙级预报精度,峰现时间达到甲级预报精度,满足洪水预报精度要求。HBV-SIMREG模型在两个流域均未达到洪水预报精度要求,表明此水文模型在我国中小流域的推广使用中仍存在较大问题。研究基于GBHM模型,以欧洲数值天气预报的气象预报数据作为驱动,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典型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用于预报典型流域未来3天的逐小时径流过程,并嵌入南水北调中线大型跨穿河建筑物预警平台中,为中线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保障。最后,研究以GCM长期预报气象要素为驱动,以GBHM模型为工具,分析了双洎河和安阳河在气候变化下,年均气温、年降雨、年蒸发和年径流深的变化趋势,计算了不考虑气候变化和考虑气候变化两种情境下各频率设计洪峰值。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双洎河流域百年一遇洪峰增大9%,安阳河流域增大13%。到2050年,双洎河流域发生超标洪水的概率由不考虑气候变化的0.395上升为0.47,安阳河流域由0.395上升为0.48。因此,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两个流域都需要加强防洪措施,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大型跨穿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胡涛[9](2017)在《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汶川特大地震后连续多次暴发的泥石流造成了巨大损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认识不足,造成大型泥石流的防治对策针对性不强,具体防治措施不合理。因此,开展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和防治对策研究,归纳总结震区大型泥石流防治模式,对有效指导该类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泥石流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选择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映秀镇-威州镇段岷江河谷段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大型泥石流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分析和评价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的危险性,最后,针对研究区不同成灾模式(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崩滑补给型)的大型泥石流沟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防治模式。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位于汶川县境东部,自映秀镇沿岷江逆流而上至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的河谷两岸。由于岷江的快速下切,河谷两岸切割强烈,地形普遍较陡,坡地和陡坡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8%,具备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研究区属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一部分,位于主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之间;地层主要以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岩浆岩、震旦纪的变质岩,以及少量志留系的变质岩为主,受构造作用影响,岩浆岩和变质岩解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在上升中有短暂间歇。研究区以银杏乡苏坡店为界,分为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两个明显的气候区,区内降雨自北至南递增,北旱南涝特征明显,汛期强降雨过程集中,具备形成泥石流的降水条件。(2)汶川特大地震后,研究区地质灾害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震前以崩塌滑坡为主,转化为震后以泥石流灾害为主;泥石流也表现出大规模和频发的特点。此次研究的大型泥石流指那些规模相对较大,危害严重的泥石流;具体可通过一次冲出总量(>10万m3)、洪峰流量(>100 m3/s)、死亡人数(>1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500人)和可能经济损失(>500万元)等指标来界定,满足其中任何一项或以上的泥石流沟均为大型泥石流沟。根据调查和评价,研究区有各类沟道54条,其中大型泥石流沟共46条,岷江左、右两岸各23条,沿主河分布的线密度达0.85条/km,分布密度很高。研究区泥石流的发育具有流域面积相对偏小,主沟长度较短,但泥石流沟床普遍较陡,泥石流流域分布范围广泛的特点。泥石流的分布在不同地层中差异较大;震旦系岩浆岩中发育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占该套地层出露面积的99.7%,紧随其后的是古元古界混合片麻岩和新元古界岩浆岩,分别占其地层出露面积的89.7%和84.9%,出露面积比最少的为中元古界片麻岩地层,为55.7%。由于研究区地震烈度普遍较高(IX度以上),地震对地表破坏普遍严重,不同烈度区内泥石流的分布差异不明显。研究区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特点主要表现在沟域内崩滑物源产量剧增、物源易集中规模性启动、沟道因堵塞而形成的溃点增多、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明显降低等。震后泥石流的活动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多呈高发群发特征。(3)汶川特大地震后,研究区各泥石流沟域物源量急剧增加,流域微地形和沟道条件也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泥石流暴发所需的水力条件大幅降低,即激发形成泥石流的临界雨量较震前明显降低。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直接导致震后泥石流致灾机理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对震后泥石流的调查、分析和归纳,泥石流沟物源集中启动规模放大的成灾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和崩滑补给型。沟道堵溃是震后极重灾区泥石流规模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堵塞溃决型泥石流就是因沟道堵塞溃决而形成;规模超常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如七盘沟“7.11”特大泥石流。地震引发的崩塌和滑坡等堆积物大量堆积在沟道内,在后期降雨作用下很容易遭受冲刷并切槽形成泥石流。下切揭底型泥石流就是因沟床物质遭受冲刷下切而形成,且易发生堵塞溃决级联效应,如高家沟“7.03”特大型泥石流。地震形成的崩塌和滑坡松散堆积物质也容易在降雨作用下直接起动形成泥石流。崩滑补给型泥石流就是因崩滑坡体上发生溯源侵蚀而形成,一旦滑坡整体失稳转化成泥石流,往往规模很大,危害严重,如烧房沟“8.14”泥石流。(4)基于模糊物元可拓性理论,选取了沟道堵塞程度、沟床比降、流域完整系数、单位面积总动储量、单位面积崩滑动储量、单位沟道长度的沟床堆积动储量、地层岩性及年平均降水量等因子,对大型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由于不同类型泥石流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分别对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及崩滑补给型三种泥石流类型,选定相应的评价因子,构建危险性评价的标准物源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21条,占总数的45.65%;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17条,占总数的36.96%;低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8条,占总数的17.39%。其中,23条崩滑补给型泥石流沟中,30.44%为高度危险,34.78%为中度危险,34.78%为低度危险;12条下切揭底型泥石流沟中,58.34%为高度危险,41.66%为中度危险;11条堵塞溃决型的泥石流沟中,63.64%为高度危险,36.36%为中度危险。研究区将近83%的大型泥石流属中高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崩滑补给型泥石流的危险程度依次降低,这与其成灾模式直接相关。(5)震后大型泥石流防治体系研究,分别选取堵塞溃决型的七盘沟泥石流沟,下切揭底型为主的高家沟泥石流沟和崩滑补给型为主的烧房沟泥石流为典型实例,对大型泥石流防治理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堵塞溃决型泥石流可采用“治堵溃为主,拦排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通过3座拦挡坝、1座桩林坝、1座缝隙坝、格宾石笼固床以及排导槽等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够消除沟道堵溃隐患,减轻泥石流的规模和危害。下切揭底型泥石流采用“拦挡为主,排泄为辅”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在中游和下游分别各布置2座格栅坝,沟口布置排导工程和导流堤工程,能够达到控制沟道下切,减小泥石流堵塞主河的可能性。崩滑补给型大型泥石流采用“固源为主,拦排相辅”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工程为“上游谷防群+中游桩板和肋板护脚护底+下游2座桩林坝和1座拦砂坝自然回淤固床压脚+渡槽明洞跨越G213”。(6)针对三种不同成灾模式分别构建其防治对策与模式。溃决堵塞型泥石流本身跟沟道微地貌关系密切相关,沟道堵塞是形成该类型泥石流的重要诱因。防治此类泥石流的关键在于疏浚沟道条件,防止能量积累,控制发生规模。因此,此类泥石流的防治应采用“消除堵溃,控规消能”的指导思想,“治势为主,土水合治”的治理模式;具体工程措施包括治势(消能)工程、治土工程、治水工程,且三者的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势(消能)工程>治土工程>治水工程。下切揭底型泥石流主要诱因在于降雨等流体冲蚀作用,根据其成因机理和致灾特点,对沟道下切型泥石流要尽可能的控制其沟道下切而进一步发展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因此,下切揭底型泥石流可采用“源头阻水,防止下蚀”的指导思想,“水土并治,减势消能”的治理模式;具体采取沟床、坡面排水、阻水措施防止坡面冲蚀形成拉槽;实施治土稳沟固床措施,增加沟床抵抗“水”冲击的能力;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水工程+治土工程>治势(消能)工程。崩滑补给型泥石流形成的关键在于物源优势能够持续保持。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崩滑体物源实行人工断链干预,防止崩滑转化成泥石流形成灾害链。因此,崩滑补给型大型泥石流可采用“稳坡固源,断供阻补”的指导思想,“治土为主,水势同治”的治理模式;即围绕治土(崩滑体物源)工程为核心,采取治水措施配合治土工程,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土工程>治水工程>治势(消能)工程。根据泥石流治理工程的调查,通过对研究区震后实施的泥石流治理效果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治理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治土、治水、治势工程等“主导防治、互为补充”的防治体系运转有效,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宋珊[10](2014)在《区域防洪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洪水作为一种随机的自然现象,往往出现在河道与洪泛区之中。若洪水发生在人类活动范围内,就会形成洪灾,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洪灾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为了抵御洪水灾害,减小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制定防洪规划。然而目前我国制定的防洪规划一般都是以流域或河流为对象,对于区域防洪规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造成区域内的防洪标准偏低、防洪工程不成体系、防洪规划与区域发展不协调、同等量级的洪水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等问题。因此,加快区域防洪规划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区域防洪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分析:(1)分析总结了防洪规划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为研究区域防洪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2)从防洪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防洪规划的目标、依据、原则及标准着手,讨论了区域防洪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区域防洪规划过程中,可将规划区域分为山丘区、平原区和城市,分别对其进行防洪规划。(3)对于城市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现象,本文系统研究了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城市化水文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并重点分析了城市化对洪水造成的影响。同时还阐述了城市发展对防洪规划的影响。(4)设计洪水作为防洪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其计算尤为重要。本文讨论了计算设计洪水的诸多方法,并阐明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由于小流域的特殊性,重点剖析了小流域推求设计洪水的步骤与计算方法。还进一步讲解了城市中设计洪水计算的方法。(5)以顺平县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区域的水文气象特征,分析了顺平地区的暴雨特性及洪水特性。以七节河为例,重点研究了穿越城区排洪河道的洪水计算方法。(6)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今后区域防洪规划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21·7”暴雨洪水风险模拟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降雨情况分析
    1.1 降雨情况
    1.2 对比分析
2 水文站和水库水情分析
3 洪水危险性分析
    3.1 建模及参数率定
    3.2 洪水危险性分析结果
4 结论

(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水沙变化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2.1.2 大理河流域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场次洪水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2.2.4 梯田
        2.2.5 淤地坝
    2.3 本章小结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3.1.1 径流过程
        3.1.2 输沙过程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3.2.3 水沙关系变化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4.2.1 建坝历程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验证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4.5 本章小结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5.1.1 黄河干流
        5.1.2 主要支流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5.5 本章小结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6.1.2 主要流域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3)少资料地区水库设计洪水推求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水库设计洪水成果
2 特大暴雨对原设计洪水的影响
    2.1“7.19”特大暴雨
    2.2 设计暴雨及洪水复核
        2.2.1 降雨资料系列
        2.2.2 设计洪水计算
        2.2.3 设计暴雨合理性分析
    2.3 水库防洪复核
3 结论与建议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环境史研究与水环境变迁
        (二)水环境专题研究
        (三)河北水利研究
        (四)宁晋泊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宁晋泊的基本情况
    1.1 宁晋泊的基本概况
    1.2 注入宁晋泊的主要河流
        1.2.1 滹沱河
        1.2.2 滏阳河
        1.2.3 洨河、泜河、槐午河
        1.2.4 碱河
        1.2.5 沙河
        1.2.6 澧河
        1.2.7 漳河
    1.3 新中国建立前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1.3.1 宁晋泊水域面积扩大
        1.3.2 宁晋泊水域面积缩小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2.1.1 “56.8”洪水与宁晋泊
        2.1.2 “63.8”洪水与宁晋泊
        2.1.3 1969 年宁晋泊滞洪区的建立
    2.2 新中国成后宁晋泊水环境特征
        2.2.1 地下水减少
        2.2.2 水质恶化
        2.2.3 宁晋泊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因素与政府应对
    3.1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质与地震
        3.1.3 河流因素
        3.1.4 土壤因素
    3.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3.2.1 国家政策
        3.2.2 人口增长
        3.2.3 蓄灌工程迅速发展
        3.2.4 工业用水增加
    3.3 政府在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中的应对
        3.3.1 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
        3.3.2 治理盐碱地,改善土壤
        3.3.3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滞洪区建立后的两次特大洪水
        4.1.1 “96.8”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1.2 “7.19”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积极影响
        4.2.1 防洪效益:分洪蓄洪,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4.2.2 工业效益:保证工业稳定运行
        4.2.3 农业效益:保证农作物生长,农民收入增加
        4.2.4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4.3 民众对待环境与面对自然灾害的心态
        4.3.1 民众对待环境的心态转变
        4.3.2 应对自然灾害时民众的不同心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特征
2 降雨特性
3 径流特性
4 暴雨特性
    4.1 暴雨成因
    4.2 发生时间
    4.3 空间分布
5 洪水特性
    5.1 发生时间
    5.2 洪水过程
    5.3 洪水遭遇
6 小结

(8)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典型流域洪水模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文模型介绍及分类
        1.2.2 洪水模拟模型
        1.2.3 缺资料流域洪水模拟
        1.2.4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流域
        2.1.1 双洎河流域
        2.1.2 安阳河流域
    2.2 基础数据
        2.2.1 气象及水文数据
        2.2.2 数字高程数据
        2.2.3 土地利用数据
        2.2.4 土壤参数数据
        2.2.5 植被数据
    2.3 数据处理
        2.3.1 气象数据的空间插值
        2.3.2 日降雨数据的小时降尺度
    2.4 小结
第3章 模型介绍与构建
    3.1 模型原理
        3.1.1 GBHM模型
        3.1.2 新安江模型
        3.1.3 HBV-SIMREG模型
    3.2 模型率定与验证
        3.2.1 双洎河径流突变点分析及还原
        3.2.2 SCEM-UA和 UQLab率定方法
        3.2.3 模型评价指标
        3.2.4 双洎河流域洪水模拟结果
        3.2.5 安阳河流域洪水模拟结果
    3.3 模拟结果讨论
        3.3.1 实测径流有效性的影响
        3.3.2 降雨数据精度的影响
        3.3.3 模型原理的影响
        3.3.4 空间离散方式的影响
    3.4 基于天气预报的洪水预报系统
    3.5 小结
第4章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4.1 气候模式数据
        4.1.1 气候模式介绍
        4.1.2 气候数据处理
    4.2 历史及未来流域气候变化分析
        4.2.1 气温
        4.2.2 降水
        4.2.3 蒸散发
        4.2.4 径流深
    4.3 气候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
        4.3.1 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4.3.2 气候变化对双洎河设计洪水影响
        4.3.3 气候变化对安阳河设计洪水影响
    4.4 未来气候下发生超标准洪水的概率
        4.4.1 超标准洪水计算方法
        4.4.2 双洎河流域发生超标准洪水概率
        4.4.3 安阳河流域发生超标准洪水概率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洪水模型适用性研究
        5.1.2 洪水模拟方法研究
        5.1.3 气候变化对流域洪水的影响
    5.2 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泥石流研究
        1.2.2 地震灾区泥石流影响因素研究
        1.2.3 地震灾区泥石流运动机理研究
        1.2.4 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3 气象水文
    2.4 小结
第3章 震后大型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
    3.1 震后大型泥石流的界定
    3.2 岷江流域震后大型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
        3.2.1 大型泥石流沟发育特点
        3.2.2 大型泥石流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2.3 大型泥石流分布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3 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特点
        3.3.1 沟域崩滑物源总量剧增
        3.3.2 沟道堵塞形成的潜在溃点增加
        3.3.3 松散物源易集中规模性启动
        3.3.4 激发泥石流的降雨阀值明显降低
    3.4 震后大型泥石流活动特征
        3.4.1 大型泥石流沟数量大幅增加
        3.4.2 泥石流暴发呈现高发多发群发
        3.4.3 泥石流造成主河河床流域性淤积抬升
        3.4.4 泥石流堵江堰塞形成灾害链放大效应
        3.4.5 物源聚集和暴雨激发双源控制启动
    3.5 震后大型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模式及危险性评价
    4.1 堵塞溃决型—七盘沟模式
        4.1.1 七盘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4.1.2 沟道堵溃点调查分析
        4.1.3 堵点溃决流量分析计算
        4.1.4 溃决流量主沟沿程变化分析
        4.1.5 堵塞溃决型泥石流成灾机理
    4.2 下切揭底型—高家沟模式
        4.2.1 高家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4.2.2 “7.03”泥石流成灾过程
        4.2.3 泥石流沟道下切揭底过程再现分析
        4.2.4 泥石流下切沟道深度计算及对照验证分析
        4.2.5 沟道下切型泥石流成灾模式
    4.3 崩滑补给型—烧房沟模式
        4.3.1 烧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4.3.2 烧房沟控制性物源—H1滑坡
        4.3.3 崩滑补给型泥石流的成因机理分析及特点
    4.4 不同成灾模式的大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4.1 评价对象
        4.4.2 评价指标
        4.4.3 评价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震后典型大型泥石流沟防治体系
    5.1 堵塞溃决型—七盘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5.1.1 防治目标
        5.1.2 总体方案
        5.1.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5.1.4 具体工程布置
    5.2 下切揭底型—高家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5.2.1 防治目标
        5.2.2 总体方案
        5.2.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5.2.4 具体工程布置
    5.3 崩滑补给型—烧房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5.3.1 防治目标
        5.3.2 总体方案
        5.3.3 H1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5.3.4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5.3.5 具体工程布置
    5.4 小结
第6章 大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6.1 大型泥石流治理工程的类型和功能
        6.1.1 治土(物源)工程
        6.1.2 治水工程
        6.1.3 治势(消能)工程
        6.1.4 排导工程
        6.1.5 停淤工程
    6.2 堵塞溃决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6.2.1 防治理念
        6.2.2 防治对策
        6.2.3 防治模式: 治势(消能)主导型
    6.3 下切揭底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6.3.1 防治理念
        6.3.2 防治对策
        6.3.3 防治模式: 水土并治型
    6.4 崩滑补给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6.4.1 防治理念
        6.4.2 防治对策
        6.4.3 防治模式: 治土主导型
    6.5 小结
第7章 大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验证分析
    7.1 七盘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7.1.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7.1.2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7.1.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7.2 高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7.2.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7.2.2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7.2.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7.3 烧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7.3.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7.3.2 格栅坝运行效果分析
        7.3.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A 基于模糊物元可拓性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atlab计算程序
    附录B 因子权重Matlab计算程序

(10)区域防洪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洪与防洪规划
        1.2.2 城市防洪规划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区域防洪规划
    2.1 防洪规划
        2.1.1 规划的主要内容
        2.1.2 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2.1.3 规划的标准
    2.2 区域防洪规划
    2.3 城市防洪规划
        2.3.1 城市防洪规划的原则
        2.3.2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2.3.3 城市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
3 城市化对洪水的影响
    3.1 城市化及其影响
    3.2 城市化水文效应
    3.3 城市化对洪水的影响
        3.3.1 城市下垫面变化
        3.3.2 城市气候的变化
        3.3.3 城市对径流形成的影响
        3.3.4 城市化对洪水的影响
4 设计洪水计算
    4.1 洪水设计标准
    4.2 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4.2.1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2.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4.2.3 其它方法推求设计洪水
    4.3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4.3.1 推求步骤
        4.3.2 设计暴雨计算
        4.3.3 设计洪水计算
        4.3.4 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比较
    4.4 城市洪水计算
        4.4.1 城市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分析
        4.4.2 城市设计洪水计算常用方法
        4.4.3 城市洪水计算的不足
5 实例分析
    5.1 基本资料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水文气象
        5.1.3 洪涝灾害
    5.2 暴雨洪水特性
        5.2.1 暴雨特性
        5.2.2 洪水特性
    5.3 七节河洪水计算
        5.3.1 七节河概况
        5.3.2 七节河河道行洪能力复核
        5.3.3 洪水计算
        5.3.4 七节河河道整治规划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21·7”暴雨洪水风险模拟及对比分析[J]. 刘昌军,吕娟,翟晓燕,李青,刘荣华,孙朝兴,赵彦增. 水利水电快报, 2021(09)
  • [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少资料地区水库设计洪水推求不确定性分析[J]. 杨彦龙,李健,郑子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06)
  •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D]. 贾昊茹. 河北大学, 2021(02)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7]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 刘伟,翟媛,杨丽英. 水文, 2018(05)
  • [8]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典型流域洪水模拟模型研究[D]. 郭萤. 清华大学, 2018(04)
  • [9]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胡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10]区域防洪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宋珊.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太行山小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关系及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