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

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

一、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梅[1](2021)在《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现代物流时代的到来,运输技术愈发成熟,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但目前部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港口对技术的利用与创新程度不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限制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和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港口物流效率,对港口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日照港港口发展现状,发现日照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在不断提升,同时日照港也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的盈利情况也在增加,但是港口物流效率情况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如何促进港口的发展,实现港口高效运作,有效提升港口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无从得知,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及其效率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首先分析了日照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满足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情况,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并结合日照港港口物流系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采用生产法和资产法相结合的思想,构建了本文的指标体系,为后面的具体分析提供依据。(2)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评价分析。首先通过调研及查阅相关的统计年鉴获取日照港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关数据,采用传统DEA模型对日照港2014-2018年的港口静态效率进行评价。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测算处于DEA有效状态的港口,确定各港口之间的港口物流效率,再综合两种测算结果从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三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最后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日照港近五年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测算结果对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评价。(3)提出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策略。根据对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分析评价结果,借鉴处于物流效率较高的港口的宝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对策,以促进日照港港口物流的高效发展。通过以上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DEA和超效率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日照港的港口物流效率整体小于1,处于DEA无效的状态。日照港的纯技术效率始终是有效的,因此其物流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规模效率,也就是说规模效率的无效导致了日照港的物流效率无效。前期日照港的资源投入出现冗余,说明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不仅没有起到提升港口物流产出的作用,反而使得过多的生产能力不能转化为产出,导致产能过剩,从而制约了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因此日照港应充分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增强港口物流管理能力,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日照港的港口物流效率。(2)根据DEA-Malmquist指数的测算结果,日照港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一直退步的主要原因。从2014-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数据来看,日照港的技术水平有所退步,说明日照港对港口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导致了技术进步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抑制作用。故日照港应提高对港口技术创新及技术利用的重视,引进高新技术装备,提升港口装卸作业效率,紧跟国家对港口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提高日照港的技术效率仍是其未来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唐硕[2](2020)在《近40年辽宁省海岸线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交汇的一个绵长带状区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欧美及东南亚发达国家的经济部署,我国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先驱。辽宁省沿海城市位于我国东北部的经济发展首列,承载着连接京津、黑吉地区的重要责任,并且与山东威海等重要港口城市隔海相望,是整个黄渤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是我国重点发展经济区域。因此,对海岸线持续长期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演变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GIS和RS技术,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的Landsat影像,在CA方法提取海岸线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海岸线变迁情况,采用纵深度模型和稳定性指数研究方法,系统研究辽宁省海岸线稳定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海岸线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辽宁省海岸线时空变迁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为:(1)辽宁省海岸线在1980-2017年近40年时段内发生了复杂变化,岸线整体长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长度缩短阶段、长度增长迟缓阶段和长度增长迅猛阶段。从时间变化看,1980-1990年,海岸线缓慢缩短,1990-2000年,海岸线缓慢增长,2000-2017年,海岸线快速增长;从空间上看,海岸线长度增长幅度最大地区为大连市。辽宁省岸线陆域面积演变呈减少增加再减少趋势。2000年-2010年是近40年来辽宁省岸线陆域面积增加最大阶段,增长量为466.87km2,平均变化速度为46.69km2/a。辽宁省海岸线类型转变特征十分明显,自然岸线占比锐减,人工岸线占比大幅增加。(2)辽宁省海岸线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作用下,岸线稳定性发生了剧烈变迁运动,通过近40年以来海岸线的纵深度变化和岸线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辽宁省海岸线位置迁移经历了岸线稳定阶段、岸线失衡阶段、岸进明显阶段和岸进速率加速四个阶段,与辽宁省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变化趋势耦合,辽宁省稳定岸线和强烈岸进岸线占比最大。强烈岸进岸线和强烈岸退岸线多分布于盘锦市和大连市,而稳定岸线则集聚于大连、葫芦岛和丹东3市。辽宁省海岸线的稳定性指数逐年降低,近40年间下降了0.89。整体上来看,盘锦市岸线稳定性指数始终小于1,丹东市、大连市和葫芦岛市稳定性指数较高,均高于1。(3)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对海岸线长度变化与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并定性分析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海岸线变迁的作用,从而得出社会经济发展与辽宁省海岸线时空变迁存在密切的关系。

王惟一[3](2020)在《基于GIS的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辽宁省是旱灾频繁发生的省份之一,旱灾给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紧密围绕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领域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借鉴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了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概念框架,明晰了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系统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子组成。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抗旱减灾能力确立干旱指标体系,明晰了辽宁省干旱灾害的成灾机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建立指标图层,计算干旱风险图,进而运用GIS绘制出干旱风险图,将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划分出5个风险等级,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可为抗旱减灾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由旱灾的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为被动抗旱向主动防旱转变提供了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深入分析辽宁省农业干旱成灾机理,建立了一个由因子层、副因子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多指标评价模型,实现全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2)多指标评价模拟结果显示,辽宁省干旱风险可分为5个等级,即低风险(辽宁东部地区)、较低风险(辽宁中部平原区)、中等风险(辽宁北部的铁岭和南部)、较高风险和高风险(辽西山地丘陵区向中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及辽南的大部分地区)。3)综合辽宁省现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实际,提出了应对农业干旱风险的策略: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加强抗旱规划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抗旱机制;加强旱情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防能力;加强抗旱设备储备,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金铭[4](2020)在《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的辽宁省人口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选择进入城市,人口流动问题成为了当前城市化研究的热点。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人口数据,由于数据空间分辨率不高,难以反映建成区内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人口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分析与应用精度也不高。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相比,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最新型的夜间灯光数据,它包含了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基本特征,将分辨率提高到了500m,在时间跨度上也包含了日数据、月合成数据与年合成数据。因此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升人口流动空间分辨率与细化研究时间单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012年4月-2019年4月(除每年的5、6、7月)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采用阈值法提取十四个城市的建成区,并结合统计人口数据建立线性模型,利用人口流动趋势、速度、规模等指标分析辽宁省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沈阳市及大连市的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由辽宁省各市年际人口数量可知,人口数量极值差最大的城市为朝阳市,差值为23.91万人;人口数量极值差最小的城市为本溪市,差值为4.67万人。除沈阳、大连,其他城市的人口数量最小值分布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人口数量最大值分布在2012年和2013年。(2)人口流动的趋势具有季节性。将研究时间划分为秋季:8-10月,冬季:11-1月,春季:2-4月,通过2012-2019年辽宁省各市的月平均人口数量,分析可得年内人口数量变化曲线。从曲线图来看,沈阳和大连的人口在年内无明显流动趋势,其他地级市的人口在春、秋两季出现较明显的流动趋势。(3)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人口流入剧烈,行政级别低的城市人口流失剧烈。辽宁省各市的人口流动速度在0.23-0.69万人/月。2012-2019年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都呈负数,其中抚顺市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为-0.47%,大连市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为-0.05%。由此可见,副省级城市均领先于其他地级市。(4)人口流入中心区与流失中心区逐渐显露。通过对人口空间集中度的分析,辽宁省的人口流入中心区分布在沈阳以及大连这两个副省级城市,大连市更为突出;除了两大副省级城市外,辽东地区的人口流入规模也较高;人口流失中心区在2012-2019年由辽宁省内部向外扩散,进而逐步转向辽宁西北部。

李雪洋[5](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GIS的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保障、农业经济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1961-2018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影响玉米生产的气候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实现了气候资源的空间模拟。在分析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基础上,选取了辽宁省玉米区划因子及指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实现了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并分析了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10年的区划变化。利用未来的气候情景数据,采用GIS对辽宁省未来2020-2050年玉米气候区划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促进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61-2018年辽宁省气候资源在时间上呈现“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日照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上,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日照时数主要呈现由西到东递减的格局;年平均温度主要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格局,生长季平均温度呈现出由沿海和中部平原向东北和西北逐渐减少的格局,≥10℃活动积温和无霜期由沿海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减少的格局;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格局。(2)经分析后将≥10℃活动积温和玉米生长季降水量作为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因子,并确定区划指标。利用区划指标,通过GIS得到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图,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平原以及辽宁沿海地区;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辽宁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和辽宁东部的部分地区;基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辽宁西北部丘陵地区和辽宁东部山地地区。从1961-1990年、1971-2000年到1981-2010年,基本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适宜区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影响三个适宜区发生变化的首要因子为生长季降水量,次要因子为≥10℃活动积温。(3)利用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分析得出2020-2050年下辽宁省玉米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铁岭西北部、沈阳西部和北部、阜新南部和东部、锦州、盘锦、辽阳西北部、鞍山西北部、营口西北部、葫芦岛(除绥中部分地区)、朝阳东南部地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铁岭东南部、抚顺、本溪、丹东、大连中部和东部、鞍山中部和东南部、辽阳东南部、营口东南部、沈阳东南部、朝阳西北部、阜新西北部以及绥中附近的地区;基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辽宁西北部少数地区。相比1961-2018年,2020-2050年辽宁省玉米最适宜区面积增大,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面积变小,影响面积发生变化的首要影响因子为≥10℃活动积温,次要影响因子为生长季降水量。

刘静[6](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侯丹蕾[7](2018)在《明长城辽东镇驿传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视若珍宝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特定背景下具有高度整体性及层级性的军事防御体系。现有的关于“明长城辽东镇”的研究成果大多为某种具体类型的军事设施,而缺乏针对明长城辽东镇驿传交通系统以及包括海防在内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研究。驿传交通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证众多分布在长城附近的军事要素能够协同运转的纽带,为其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提供通畅及时的信息与物资扩散及反馈的通道。而海防体系起到的防御倭寇、保卫海疆的作用,也是军事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研究以明长城辽东镇驿传交通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明代北部边疆的特殊背景下,通过梳理驿站、递运所和急递铺的空间位置,建立空间数据库,运用GIS技术对驿路进行推测与复原,并从整体性视角分析辽东镇驿传系统的分布特征与原因,厘清明长城辽东镇军事防御聚落、驿传交通系统以及海防系统的整体关系。最后,综合子系统研究成果,探索明长城辽东镇军事防御系统整体协作运转的内在机制。

宋志强,张晓灵,王飞翔,胡江,曹雷,押延宁[8](2015)在《海底管道EDIS应用平台研发与示范工程》文中指出文章首先介绍了海底管道工程数字化信息系统(engineering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EDIS)工程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开发背景和意义,然后针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已颁布的《EDIS海管规范》和《新建海管工程项目完工数字化移交规范》要求,分析指出了海底管道工程信息数字化应用平台研发的关键难点问题;接着,着重介绍本文研发示范工程——锦州25-1南油田群海底管道EDIS应用平台的系统开发架构和海管全生命周期工程数据管理组织架构与逻辑关联,并详述了研发平台对应海管工程文档库、工程数据库、工程模型库以及三维管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系统等各模块具体功能;最后,笔者在分析平台研发技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基础之上,论述了海底管道EDIS应用平台的开发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陈炜[9](2015)在《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考察和会议中多次强调发展物流等服务业的重要性,但辽宁省许多城市在物流规划中都将自身定位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从长久效益来看,对于辽宁物流产业的发展格局的前景百害无一利。现代物流网络中的每一个单一的物流节点的布局合理化与否都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物流网络优化设计过程中的灵魂所在。因此,本文以辽宁省物流节点的合理化布局研究及其优化问题为设计对象,对物流节点城市布局的优化理论和方法展开系统研究,对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本文具体研究了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基础划分问题、基于GIS理论和哈弗模型的节点辐射强度和范围的确定问题、辽宁省物流节点分层次、级别的优化问题、针对于辽宁省物流产业需求方面的预测与物流格局综合性优化问题,并确立了一套系统性的物流节点布局规划模型。首先,按照属性圆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了辽宁物流节点城市的初步规划结果,将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初步规划结果为3类,第一类包括沈阳、大连,第二类包括鞍山、营口,第三类包括抚顺、丹东、锦州、盘锦、铁岭、朝阳、本溪、阜新、辽阳、葫芦岛。继而,将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哈夫模型结合确定了物流节点的层级隶属关系,辽中、辽南和辽西三个主要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分别为沈阳、大连、锦州,其中,辽中物流区域的节点城市为铁岭、抚顺、辽阳、鞍山和本溪及其辐射的18个县,辽南物流区域的节点城市为营口和丹东及其辐射的8个县,辽西物流区域的节点城市为葫芦岛、阜新、朝阳、盘锦及其辐射的18个县。进一步地,构建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及布局优化后的动态化模型,解决园区空间布局优化问题,将技术级别角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而省、市、县三级物流节点却是以行政级别来划分的,两种划分方式相互交织构成了辽宁省物流节点层次体系结构。最后,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流需求总量、货类结构、吞吐能力、节点设施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设计总体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方案,将2015年全省物流园区数量设计为9个,其中分布在第一层次物流节点载体城市7个,分布在第二层次物流节点载体城市2个,并且预测2020年全省应该新增6个物流园区,分别分布在沈阳、营口、丹东、辽阳、盘锦和葫芦岛。本文的优化结果对辽宁省物流合理布局及节点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属性圆理论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物流节点布局及其优化的理论体系,将其应用于辽宁区域经济,立足于辽宁省特有的需求设计出了物流节点优化方案,对促进辽宁省物流经济发展及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生动力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李智[10](2014)在《基于WEBGIS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山丘暴雨频发,受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频繁,且极易诱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本身具有突发性强,成灾快的特点,防范难度较大.我国以非工程措施为重点的山洪灾害防治研究起步较晚,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地防御山洪灾害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山丘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是当前迫切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山洪灾害防御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当前的技术,主要是WEBGIS技术的现状和架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山洪灾害防御的需求,分析研究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并针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现。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重要的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系统的建设将提高暴雨山洪灾害数据的传输共享、监测查询、预警分析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更充分地发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工程的减灾效益。本文以锦州市太和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为背景,讨论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制定了灵活有效地山洪灾害预警模型,实现了通用的跨GIS平台的WEBGIS系统,使系统能够广泛适应山洪灾害防治的需要,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方面的研究
        1.3.2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1.3.3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方法
    2.1 港口及港口物流
        2.1.1 港口
        2.1.2 港口物流
    2.2 港口物流效率
        2.2.1 物流效率
        2.2.2 港口物流效率
    2.3 港口物流效率的评价方法
        2.3.1 熵权法
        2.3.2 前沿效率分析法
        2.3.3 灰色关联度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3.1 日照港港口发展现状
        3.1.1 日照港生产情况
        3.1.2 日照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情况
        3.1.3 日照港盈利情况
    3.2 日照港港口存在的问题
        3.2.1 市场竞争力较弱
        3.2.2 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不足
        3.2.3 专业的物流人才匮乏
        3.2.4 港口与城市和产业融合不足
    3.3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指标选取方法
        3.3.3 指标选取
    3.4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3.4.1 传统DEA模型静态效率评价
        3.4.2 超效率DEA模型效率分析
        3.4.3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动态效率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分析
    4.1 数据获取
    4.2 基于传统DEA模型的日照港港口物流静态效率评价
        4.2.1 传统DEA测算结果
        4.2.2 传统DEA结果评价分析
    4.3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港口效率分析
        4.3.1 超效率DEA测算结果
        4.3.2 超效率DEA结果评价分析
    4.4 港口物流综合效率评价分析
        4.4.1 港口物流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4.4.2 港口物流纯技术效率分析
        4.4.3 港口物流规模效率分析
    4.5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日照港港口物流动态效率评价
        4.5.1 DEA-Malmquist指数结果
        4.5.2 DEA-Malmquist指数结果评价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策略
    5.1 经验借鉴
    5.2 提升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2)近40年辽宁省海岸线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岸线定义现状
        1.2.2 海岸线遥感解译
        1.2.3 海岸线变迁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特征
        2.1.3 海洋水文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处理
        2.3.1 大气校正
        2.3.2 图像增强
3 研究方法
    3.1 海岸线提取
        3.1.1 元胞自动机
        3.1.2 Moore模型提取海岸线
    3.2 岸线解译分类
    3.3 岸线纵深度模型
        3.3.1 纵深度模型
        3.3.2 岸线纵深度等级划分
        3.3.3 岸线纵深面积计算
    3.4 稳定性指数
4 辽宁省岸线演变分析
    4.1 辽宁省岸线整体变迁情况
        4.1.1 岸线长度变化分析
        4.1.2 岸线类型转变分析
        4.1.3 岸线面积变迁分析
    4.2 辽宁省各沿海城市面积变化分析
        4.2.1 大连市
        4.2.2 丹东市
        4.2.3 葫芦岛市
        4.2.4 锦州市
        4.2.5 盘锦市
        4.2.6 营口市
    4.3 辽宁省岸线纵深度变化
    4.4 辽宁省岸线稳定性
5 海岸线演变驱动机理分析
    5.1 关联度分析
        5.1.1 关联分析方法
        5.1.2 Pearson关联分析
    5.2 指标选取
    5.3 驱动机制定量分析
        5.3.1 自然因素分析
        5.3.2 经济因素分析
        5.3.3 社会因素分析
    5.4 驱动机制定性分析
        5.4.1 人为因素
        5.4.2 自然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GIS的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基于概率的风险评价模型
        1.4.2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基本原理的评价模型
        1.4.3 以农业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基础的风险评价模型
2 研究区概况
    2.1 辽宁省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河流水系
    2.2 辽宁省农业干旱情况
        2.2.1 干旱概述
        2.2.2 旱灾成因
        2.2.3 旱灾特点
    2.3 小结
3 农业干旱成灾机理分析
    3.1 危险性分析
        3.1.1 气象因素
        3.1.2 水文
        3.1.3 地形
        3.1.4 土壤
    3.2 暴露性分析
    3.3 脆弱性分析
    3.4 抗旱减灾能力分析
    3.5 小结
4 农业干旱风险体系构建与特征分析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 指标体系概念框架
    4.3 指标体系建立
    4.4 评价理论与方法
        4.4.1 自然灾害指数法
        4.4.2 加权综合评价法
        4.4.3 层次分析法
    4.5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模型与实现
        4.5.1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模型
        4.5.2 数据源及预处理
        4.5.3 指标权重确定
        4.5.4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实现
    4.6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4.7 小结
5 农业干旱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5.1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5.2 加强抗旱规划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抗旱机制
    5.3 加强旱情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防能力
    5.4 加强抗旱设备储备,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的辽宁省人口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插值法
        1.2.2 统计模型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2.2 其他数据
    2.3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3 人口模型的构建
    3.1 建成区提取
        3.1.1 阈值法提取建成区
        3.1.2 精度验证
    3.2 人口关系模型
        3.2.1 关系模型构建
        3.2.2 结果验证
4 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
    4.1 逐月人口流动分析
        4.1.1 月人口流动趋势
        4.1.2 月人口流动速度
        4.1.3 月人口流动规模
    4.2 人口流动特征分析
        4.2.1 人口流动的时间特征
        4.2.2 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
    4.3 月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GIS的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进展
        1.2.2 玉米气候种植区划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2.2.1 气象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2.2.2 基础地理信息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2.2.3 数字高程模型的来源及预处理
    2.3 气候资源空间推算模型的建立
        2.3.1 辽宁地区DEM数据库的建立
        2.3.2 气候资源插值方法
        2.3.3 气候资源空间推算模型的应用及模型校正
    2.4 气候资源变化趋势研究方法
        2.4.1 气候倾向率
        2.4.2 气候变化量分析
3 辽宁省玉米生产气候资源分析
    3.1 气候资源空间推算模型及误差分析
        3.1.1 气候资源空间推算模型
        3.1.2 气候资源空间推算模型误差分析
    3.2 光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1 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2 生长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 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1 年平均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2 生长季平均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3 ≥10℃活动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4 无霜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4 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4.1 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4.2 生长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4 玉米气候区划分析
    4.1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
    4.2 玉米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及适宜区划分
        4.2.1 热量条件
        4.2.2 光照条件
        4.2.3 水分条件
    4.3 玉米气候区划因子的变化特征
        4.3.1 ≥10℃活动积温
        4.3.2 生长季降水量
    4.4 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分析
        4.4.1 最适宜区
        4.4.2 适宜区
        4.4.3 基本适宜区
    4.5 小结与讨论
5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玉米气候区划分析
    5.1 未来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分析
        5.1.1 未来气候情景分析
        5.1.2 未来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2 未来情景下的玉米气候区划分析
        5.2.1 最适宜区
        5.2.2 适宜区
        5.2.3 基本适宜区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明长城辽东镇驿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长城和海防研究的前期基础
        1.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1.1 完善辽东镇驿传系统研究
        1.2.1.2 完善明长城辽东镇整体性防御体系研究
        1.2.2 应用价值
        1.2.2.1 遗产整体性保护利用
        1.2.2.2 奠定城镇布局基础
    1.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明长城及防御体系研究进展
        1.3.2 辽东镇历史文献研究综述
        1.3.3 明代驿传交通系统研究进展
        1.3.4 GIS技术支持的长城防御体系发展动态
    1.4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创新点
        1.4.1.1 通过对辽东镇驿传系统的史料梳理揭示空间分布规律
        1.4.1.2 揭示辽东镇驿传系统的层次体系
        1.4.1.3 建立辽东镇整体性防御体系空间数据库并进行空间分析
        1.4.2 研究方法
        1.4.2.1 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1.4.2.2 田野调查法
        1.4.2.3 GIS相关分析方法——空间分析学(spatial analysis)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明长城九边地区驿传交通系统空间布局研究
    2.1 明长城九边地区驿传交通系统的相关背景
        2.1.1 明代九边镇戍体系概述
        2.1.2 边镇军事化的驿传制度
        2.1.3 驿传系统的沿革
    2.2 明长城九边地区驿站分布情况概述
    2.3 辽东镇海防驿站分布情况概述
    2.4 小结
第3章 明长城辽东镇驿传交通系统空间布局研究
    3.1 辽东镇的长城和军堡、海防的总体情况
        3.1.1 辽东镇整体的地理位置
        3.1.2 辽东镇长城的总体情况
        3.1.3 辽东镇军堡的总体情况
        3.1.4 辽东镇海防的总体情况
    3.2 驿传系统梳理:驿站、驿路、递和铺
        3.2.1 辽东镇驿传系统概述
        3.2.2 驿-递-铺三层次的设置原则与分布距离
        3.2.3 驿-递-铺三层次的空间分布密度与空间关系
        3.2.3.1 驿
        3.2.3.2 递
        3.2.3.3 铺
        3.2.4 奴儿干地区的驿传系统
    3.3 数据库搭建
        3.3.1 数据库的搭建技术
        3.3.1.1 GPS数据
        3.3.1.2 数字高程地图
        3.3.1.3 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
        3.3.1.4 长城及聚落分布信息
        3.3.2 辽东镇驿站空间数据库
    3.4 空间分析:驿站分布密度、驿路距离与驿传系统关系
        3.4.1 驿站密度分布与研究
        3.4.1.1 密度分布与地理特征的关系
        3.4.1.2 密度分布与防御形势的关系
        3.4.1.3 密度分布与军事防御聚落的关系
        3.4.2 辽东镇明长城沿线交通网络复原
        3.4.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3.4.2.2 辽东镇交通系统的复原
        3.4.3 驿路交通网络系统关系研究
        3.4.3.1 驿传系统的空间分布
        3.4.3.2 驿传系统整体的空间关系
        3.4.4 驿传系统的距离分析
        3.4.5 时空分布
    3.5 小结
第4章 明长城辽东镇驿传交通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系统关系研究
    4.1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1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自然山体的关系
        4.1.1.1 海拔分析
        4.1.1.2 坡度分析
        4.1.1.3 坡向分析
        4.1.2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4.1.3 驿传交通路线与丝绸之路的路线关联性
    4.2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2.1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4.2.2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封建政权统治的关系
        4.2.3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文化传播交流的关系
        4.2.4 驿传系统的分布与李氏朝鲜的驿路
    4.3 驿站的选址与空间特征
        4.3.1 驿站的选址
        4.3.1.1 驿城多建在驿路之上
        4.3.1.2 驿站多位于重要军事关隘
        4.3.1.3 驿站多筑有边墙保卫
        4.3.1.4 距离长城线距离大致相似
        4.3.2 驿站的空间特征
        4.3.2.1 鞍山驿站城
        4.3.2.2 宁远卫驿站城
    4.4 明长城辽东镇防御体系的系统关系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古文献中辽东镇驿传信息汇总
    附录 B 辽东镇驿站信息汇总
    附录 C 奴儿干地区驿站信息汇总
    附录 D 辽东各地急递铺统计表(明)
    附录 E 明代辽东急递铺统计表
    附录 F 清复州、宁海县递铺、地址、铺兵配置表
    附录 G 清代辽东镇急递铺统计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海底管道EDIS应用平台研发与示范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台开发背景与意义
2 平台开发技术难点
    2.1 海管路由三维工程模型的建模难点
    2.2 海管路由与空间信息关联的管理难点
    2.3 海管完工资料数字化关联管理的难点
3 锦州25-1南油田群海底管道 EDIS应用平台介绍
    3.1 锦州25-1南油田群海管工程项目概述
    3.2 海管 EDIS应用平台开发架构与功能
4 海管工程数据组织架构与逻辑关联
5 海管 EDIS应用平台各模块功能介绍
    5.1 工程文档库管理模块
    5.2 工程数据管理模块
    5.3 工程模型管理模块
    5.4 三维 GIS应用系统
6 平台开发技术特点
7 平台应用价值
8 结论与展望

(9)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3.2 逻辑结构
2 物流节点相关理论研究
    2.1 现代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规划
        2.1.1 现代物流系统
        2.1.2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
    2.2 物流节点整体概述
        2.2.1 物流节点内涵
        2.2.2 物流节点基本类型
        2.2.3 物流节点基本功能
        2.2.4 物流节点城市定位
    2.3 物流节点布局概述
        2.3.1 物流节点布局
        2.3.2 物流节点布局原则
        2.3.3 物流节点布局影响因素
3 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基础划分
    3.1 辽宁省物流发展现状
    3.2 物流节点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2 影响因素分析
        3.2.3 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3.2.4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3 物流节点城市规模值确定方法及计算
        3.3.1 模型基本概述
        3.3.2 因子分析法
        3.3.3 熵值法
        3.3.4 物流规模值计算
    3.4 基于物流规模值的城市聚类划分
        3.4.1 预备知识
        3.4.2 属性圆的概念及性质
        3.4.3 基于属性圆的分类方法
        3.4.4 分类结果
4 基于GIS理论和哈夫模型的节点辐射强度和范围的确定
    4.1 GIS理论及ArcGIS应用
        4.1.1 GIS理论
        4.1.2 ArcGIS应用
    4.2 哈夫模型理论及应用
        4.2.1 哈夫模型理论
        4.2.2 哈夫模型应用
    4.3 辽宁省物流节点服务范围计算
        4.3.1 实验环境
        4.3.2 计算过程
    4.4 结果分析
        4.4.1 节点辐射强度
        4.4.2 节点辐射范围
5 辽宁省物流节点层级优化研究
    5.1 物流园区布局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5.1.1 概述
        5.1.2 单个物流园区选址模型及算法
        5.1.3 多个物流园区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及算法
        5.1.4 模型仿真计算
    5.2 物流节点动态布局优化模型及算法
        5.2.1 问题描述
        5.2.2 数学模型
        5.2.3 模型仿真计算
    5.3 辽宁省物流节点动态优化
    5.4 物流节点层次分析结论
6 辽宁省物流需求预测与物流节点布局总体优化
    6.1 辽宁省物流需求分析
        6.1.1 物流需求类型
        6.1.2 物流需求量预测
    6.2 辽宁省物流节点规模和数量分析
        6.2.1 各层次物流节点的用地量分析
        6.2.2 物流园区的数量
        6.2.3 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数量
    6.3 辽宁省物流节点设施布局方案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始数据
作者简历
查新结论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WEBGIS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理信息体统概述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情况
    2.2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3 区域内气象水文
    2.4 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
    2.5 区域历史情况及防御现状
    2.6 危险性区域划分
        2.6.1 划分原则
        2.6.2 危险区域的划定
第3章 监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3.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总体结构与设计原则
        3.1.1 总体结构
        3.1.2 设计原则
        3.1.3 系统设置模式
    3.2 水雨情监测
        3.2.1 监测方式
        3.2.2 信息传输通信网的选择
    3.3 预警指标的确定
        3.3.1 告知性预警(Ⅲ级)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3.3.2 警戒性性预警(准备转移Ⅱ级)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3.3.3 紧急性预警(立即转移Ⅰ级)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3.4 监测预警平台
第4章 监测预警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监测预警平台的组成与功能
        4.1.1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4.1.2 基本平台
    4.2 信息汇集子系统
        4.2.1 设计原则与条件
        4.2.2 数据接收处理
    4.3 信息服务子系统
        4.3.1 信息查询
        4.3.2 暴雨监测预报预警平台
    4.4 预警信息发布模块
        4.4.1 预警信息生成
        4.4.2 预警信息发布
        4.4.3 应急响应服务
    4.5 预警平台软硬件配置
        4.5.1 主要硬件配置
        4.5.2 系统及应用软件
第5章 监测预警系统的实现
    5.1 页面设计
    5.2 信息汇集系统的实现
    5.3 信息查询子系统的实现
    5.4 实现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丽梅.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近40年辽宁省海岸线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 唐硕.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GIS的辽宁省农业干旱风险研究[D]. 王惟一.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的辽宁省人口流动研究[D]. 金铭.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GIS的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研究[D]. 李雪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7]明长城辽东镇驿传系统研究[D]. 侯丹蕾. 天津大学, 2018(06)
  • [8]海底管道EDIS应用平台研发与示范工程[J]. 宋志强,张晓灵,王飞翔,胡江,曹雷,押延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01)
  • [9]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及其优化研究[D]. 陈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5(02)
  • [10]基于WEBGIS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锦州港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