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平台电子邮件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大小控制

Unix平台电子邮件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大小控制

一、Unix平台E-mail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域大小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杰[1](2021)在《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隐蔽通信模型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隐蔽通信使用中心化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依赖第三方中心节点或权威机构实现数据包分发和安全性保障,存在信道易被监测、通信易被检测、通信易受干扰和攻击等缺点,当中心节点存在信任问题时,传递的数据甚至会被泄露和篡改。区块链作为新兴的去中心化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其分布式链式存储、抗干扰性、抗检测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可有效缓解传统隐蔽通信面临的上述问题。此外,数据一旦被记录在区块中便无法被篡改,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得机密信息能够在公开透明的区块链中安全和隐蔽地传递。为此,本文以传统的隐蔽通信模型为基础,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深入研究了区块链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模型,并结合区块链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平台设计了可行的信息隐写和隐蔽传递方法。主要展开的工作包括:第一、从现有的隐蔽通信大多使用中心化信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隐蔽通信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引出使用区块链进行隐蔽通信的优势。介绍了去中心化区块链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模型以及现阶段国内外关于隐蔽通信和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二、针对现有的使用比特币交易实现的隐蔽通信方法存在信息嵌入和传递效率过低及花费高的问题,在基于比特币公钥地址的隐蔽通信方法BLOCCE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更为高效和实用的V-BLOCCE方法。将信息进行base58编码并使用vanitygen生成的比特币地址作为信息载体,以更为高效的字符匹配形式嵌入信息。地址使用顺序以及信息还原规则通过比特币交易备注OPRETURN字段进行传递。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较原方法具有更高的信息嵌入效率、信息传递效率,并在系统效率和花费上更优。第三、针对目前区块链环境下的隐蔽通信在以太坊中尚无可行的实现方法,研究了以太坊分布式应用的安全通信协议whisper,结合其信息传输基本单位“信件”的结构和协议的流程提出了高效可行的信息隐蔽传输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通信所需的主题-密钥对进行隐蔽交互,并在正式通信过程中将信件的有效载荷作为信息载体与密文进行字符匹配,得到的索引信息被加密并存放在扩充字段。使用交互的密钥对信体内容进行加密后按照协议默认填充规则添加冗余信息,结合主题构建信件并将其广播实现通信。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抵御网络和同主题信件干扰,具有抗篡改性和抗检测性,在数据嵌入和传递效率以及花费上也较传统方法更优。第四、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参数多样性、数据冗余性尚未被应用到隐蔽通信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将智能合约作为信息载体的区块链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使用合约中的参数来映射秘密信息序列,并通过合约的部署和调用来传递消息的基础上,结合加密算法和两轮协议保护数据隐私。此外,投票合约和竞价合约被结合以实例化所提出的模型,并且还提出了两个合约的优化版本以降低成本。冗余选项、有效价格范围和虚假出价被设置在两种合约中以提高冗余性。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抗篡改性和较低的复杂度,将其用于隐蔽通信是可行的。

陈亚帅[2](2020)在《基于内容审核的数据泄露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计算机在各个行业都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革命性优势,各行业相继完成了信息化的过程,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日常办公、通讯交流和协作互动的必备工具和途径。计算机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成为了二十一世纪至关重要的资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数据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正如2012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份题为《大数据,大影响》(Big Data,Big Impact)的报告所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就像货币和黄金一样。然而,数据丢失甚至泄露的情况却屡屡发生。一些机密数据的丢失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而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更可能会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数据防泄漏已经迫在眉睫。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针对内部人员无意或者有意数据泄露。本系统在企业内部设置代理服务器并在代理服务器上进行数据监控,在不影响企业对于信息交换和正常的公司员工对于电脑的使用的前提下阻止数据通过浏览器或者邮件方式泄露到外部,并由客户端监控终端机器本地的文件复制,检测并阻止有意或无意的、非授权的复制、发送敏感数据的操作。总体上,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终端监控和网络监控三个部分。在系统管理方面,本系统使用B/S软件架构,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选用Vue+Flask+MongoDB进行开发工作。具体的业务管理使用基于策略的系统管理方式,对不同的企业角色定制不同的策略,这里的策略指的是对于每个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的各种数据传输权限的详细数据。在终端监控方面,系统选用C/S架构,使用minifilter文件过滤微框架开发。在网络监控方面,本系统使用squid、postfix等前沿的代理服务器设置网络代理,使用icap协议进行过滤器与squid间的信息交换。系统的数据监控是基于内容过滤的,本系统通过解析各种协议的报文和多种文件传输格式实现了包括qq邮箱、163邮箱等多种邮箱传输的内容还原,使用tika的文件格式解析,能够解析几乎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文件格式,甚至在压缩后的文件,文件的匹配基于NFA正则内容匹配,在以后考虑优化,支持文件MD5值匹配、基于余弦相似度算法的文本相似度算法匹配等多种功能。经过不断的探索,本系统经历了从过滤驱动和网络代理模型的提出到模型的实现,再到实际应用的漫长过程。经过汲取国内外数据泄露防护方案的优点,形成了基于网络代理的代理和过滤驱动的数据泄漏防护方案。本系统所涉及到的语言、框架众多,开发环境比较复杂,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较高,经过为期一年左右的设计开发工作,基本完成了用户需求。现在系统运行稳定,基本满足用户对于数据泄露防护的需求。本系统后续会持续进行改善和优化,功能将不断完善。

蔡琅[3](2019)在《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旨在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高精度GPS数据自动解算服务,让用户在不需要掌握GPS原理与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高精度的解算结果。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机构纷纷尝试并建立起一系列的在线处理GPS数据服务,国外已有多个较成熟的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上线并提供服务,国内却迟迟未有相关服务正式上线。然而国内用户使用现有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时存在坐标框架与国内不一致、网络访问延时高、解算国内数据精度下降等问题。因此基于国内参考站数据搭建GPS在线数据处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江西省CORS网络观测站,设计了GPS在线数据处理服务系统,实现了GPS数据自动快速计算,改进了区域参考站的选取以及天宝接收机数据转换方法,提高了观测数据解算精度。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江西省CORS站点作参考站,搭建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对江西省内质量合格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在X、Y、Z三个方向上可分别达到3mm、6mm、4mm的精度。(2)针对江西省所处经纬度范围,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参考站点选取方法,比就近选站方法计算结果精度提高了1.8倍。(3)针对天宝接收机数据批量转换方法造成的数据丢失现象,提出新的RT-T转换方式,有效观测量转换率达到100%。研究表明该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采用Delaunay构网的站点选取方式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精度,在江西省区域内,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Auto-EGG所使用的数据转换方式能完整保留原始观测量。

许婷婷[4](2019)在《《通信技术导论》第14章及第16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次翻译实践摘选了英文着作《通信技术导论》第三版中的第十四章和第十六章作为源文本。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它用简洁的语言对ICT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以及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同时,该文本也具有科技英语的一些特点,例如大量使用术语,非谓语动词以及名词化结构。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对文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和语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试图通过转译法,直译法以及分译法等翻译方法,找到针对通信英语文体特征的适用译法。本翻译报告包含五部分:第一章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简要介绍,包含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从作者、文本内容及文体特征三方面对源文本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简单介绍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以交际翻译理论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可行几种翻译方法;第五章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

王赒晋[5](2016)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邮件已成为当前Intemet上最流行的应用之一,也是人们最常用通信方式之一。在各种邮件访问方式中,Web邮件访问成为目前大多数用户的首选,各种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发展非常迅速。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这一协议来完成的。它是互联网下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电子邮件用户可以通过在邮件中插入图片、文字等其他多媒体材料发送给其他用户。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是在通信网上设立“电子信箱系统”,它本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本文所设计并实现的新型的电子邮件系统不仅完成了基本的电子邮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还进一步增加了系统在使用上的便捷性,并且由于重新设计了架构,所以不管是易用性和灵活性方面都得到了增强,并且邮件管理也更加人性化。从架构设计者来看,该电子邮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整体架构清晰明了,技术先进便于实现,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由于采用的是基于Web的邮件系统,因此本文的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系统、Web客户端以及邮件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此外当前大多数ISP的Web邮件服务系统都采用了现有邮件服务器软件为基础,加上自己开发的Web客户端的实现方法。JSP、PHP、ASP.NET等技术是其Web客户端通常采用的动态网站技术。本文首先对电子邮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几个协议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管理系统常用的几个设计模式,并且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此外还介绍了Java和JSP技术。在对以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详细的对比之后从整体的角度给出系统的大体架构和具体的设计,并且还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使用轻量级的J2EE规范来进行实现,本文使用JSP作为动态网页构建技术,使用Servlet处理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本文中所开发的系统使用了规范化的UML图作为描述,不仅具有美观清晰的优点而且还能够促进迭代式开发。

项光亮[6](2013)在《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电子邮件是整个网络间以至所有其他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系统,它的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是人,所以极大地满足了大量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邮件已成为Internet用户最常用的通信联络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电子邮件的防毒迫在眉睫,邮件过滤网关硬件专有系统的开发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本课题基于POP3协议的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满足了温州市公安局邮件系统的需求,实现了实用价值。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遵循客户-服务器模式。每份电子邮件的发送都要涉及到发送方与接收方,发送方构成客户端,而接收方构成服务器,服务器含有众多用户的电子邮箱。发送方通过邮件客户端程序,将制作好的电子邮件向邮局服务器(SMTP服务器)发送。SMTP服务器识别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向POP3邮件服务器发送消息。POP3电子邮件服务器只将消息储存于接收方的电子邮箱中,并且以一定形式通知接收方查看新邮件。接收方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连接到电子邮件服务器时,就能查看电子邮件服务器所发出的消息,点击后接收和查看新的电子邮件。本文分析了邮件过滤技术发展状况,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对基于POP3协议的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的可行性。设计了支持POP3协议的子模块及其相应的功能,并对其进行编码测试。在编码过程中详细描述了其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对邮件过滤网关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提出了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方法。

郑轶[7](2012)在《基于Linux的邮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大多数上网用户对外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它对政府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及日常工作中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电子邮件沟通,不仅节省费用、快捷方便,而且通过电子邮件还可以实现政府内部的文件传递及公文流转。因此,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实用、开放、容易扩展与维护、高性价比、强访问控制的电子邮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电子邮件系统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它们提供的服务在可扩展性、安全可靠性、规则约束机制等方面受到限制,考虑到政府机关的电子邮件系统更多用于公文的流转,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达及办理回复等特殊属性,有别于电子邮件的自由发送过程,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来创建一个安全性、可靠性及强制性的电子政务邮件系统,实现了邮件的收发、邮件发送强访问控制、垃圾邮件过滤、SMTP、 POP3、 IMAP认证、利用Webmail来进行邮箱的注册、删除与、配额管理及电子邮件的管理、给其它邮件客户端提供服务接口等功能。整个电子邮件系统分为应用层、应用接口层、侦听检测层、认证层四个层次,并在各个层次运行相应软件来达到各层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工作的目的,最终使整个系统运行在的最优状态。系统的创新点在于设立强制性的邮件用户按照规则只能发送邮件到特定的目的地址,有效地实现政府公文流转的逻辑程序,达到了邮件逐级流转及区域内可阅知地目的,杜绝公文随意转发及越级上报的可能性,实现特定用户邮件的收发。

符少华[8](2012)在《基于ARM的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是实现灌区自动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灌区水利信息复杂,而传统数字信息监控所获取的数据单一,图像数据蕴含较为丰富的信息,并且更为直观,易于理解。因此通过采集和无线传输灌区用水过程的图像信息(如明渠水位、闸门开合度等)来实现灌区的远程监控是实现灌区自动化管理、合理调配灌区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图像监控系统基本都是采用“定点监控、有线传输”的方式,这种监控方式前期投入大,不具备移动性,受到固有物理布线的限制,可扩展性较差,并不适用于监测点多且测点布局分散的大型灌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应用嵌入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GPRS无线通信技术和邮箱服务器的嵌入式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灌区用水过程中渠道、闸门等的远程监控。基于ARM的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以其投资少、安装简易、扩展性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灌区远程监控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研制的基于ARM的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主要由图像采集单元、GPRS无线通信单元、监控中心邮箱、邮箱服务器和邮件客户端构成。终端硬件由ARM9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CMOS摄像头、GPRS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主要完成灌区各监测点用水过程图像信息的定时采集与无线传输任务。嵌入式ARM微处理器S3C2440通过串口使用AT指令驱动GPRS无线通信模块M20完成彩信和电子邮件的同步发送。手机用户收到彩信后可以随时阅读、查看;包含灌区图像信息的监控邮件到达邮箱服务器后将等待邮件客户端的定时自动阅读、解析和提取。邮件客户端是采用C#编写的应用程序,通过连接邮箱服务器实现邮件的自动阅读、解析,并完成邮件附件中图像文件(JPG格式)的提取和存储工作。本文介绍了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多媒体消息业务和邮箱服务器的POP3协议,设计了S3C2440ARM处理器、CMOS摄像头和M20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了PIC16LF73低功耗控制电源电路接口、编写了图像采集和无线传输程序;采用VisualStidio2010设计实现了可以自动阅读、解析邮件并提取图像附件的邮件客户端。试验表明:对于测控点多、监控点分散的灌区,使用GPRS技术的多媒体消息数据传输业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满足灌区用水过程远程监控的各项要求指标,解决了灌区远程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的重要手段。

李原昊[9](2011)在《上海市某某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案》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推动了世界各个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变。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注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府门户网站设计、运维以及管理水平,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门户网站或各委办局门户网站是信息化时代的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有效载体,是电子政务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上海市某某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案》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从硬件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应用系统入手,对该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整体规划。我们对网站的建设目标是: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技术先进、能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集中的信息存储备份、专业的系统管理维护和便捷的网上办事系统的网站。本文首先讨论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课题背景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然后我们针对某某区政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确定了大致的功能模块及系统拓扑图。接着,本文从硬件、网络、安全、软件基本原理入手,设计和建设了适合某某区政府门户网站的硬件网络平台、安全系统以及包含信息发布、邮件、检索、DNS等的应用平台,尤其是针对邮件应用系统和信息发布应用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本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对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对在本论文研究中发现但是没有很好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远景展望,将在今后深入探讨研究。

马谦[10](2010)在《中小企业web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网络办公化的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网页访问量中有66%以上与电子邮件相关。电子邮件系统在应用的初期只能通过Outlook,Foxmail等客户端软件来收发自己的邮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单纯使用邮件客户端程序进行邮件的收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移动办公的需要。Web邮件技术因其快捷、方便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网络用户。该技术的出现,较好解决了用户办公的需要。运用该技术,用户无须安装任何E-mail客户端软件,只需要使用浏览器打开存放在服务器上的特定网页就可以进行E-mail收发及相关操作。对于应用开发来说,选择一条适合开发的技术路线,才能够开发出灵活的、低耦合的、可扩展的、易于维护的系统。正是基于目前Web邮件系统的优势和切实需求,开发新一代的高性价比Web邮件系统对于某些行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Web邮件系统实施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讨论,在系统的架构方面基于MVC模式,实现了由表现层、业务层到持久层的三层架构,采用的技术是Spring+Struts+Hibernate,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一个基本的邮件系统。系统基于J2EE平台,MVC开源框架,使用JavaBean,Sevlet等标准技术实现了MVC模式。论文首先阐述了电子邮件基本原理、相关协议,分析了MVC模式及J2EE架构。进而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分析介绍了中小企业web邮件系统的总体架构及Web server构架,对构成该邮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别介绍。本邮件系统设计了用户注册、身份认证、邮件发送、邮件接收、通讯录管理、邮件夹管理、邮件过滤等应用功能。系统的功能实现采用了socket编程,多线程、线程池技术,oscache缓存技术等组件技术,运用Mysql数据库服务器管理用户信息、邮件信息以及系统配置参数等数据。本文对系统安全性、邮件收发及垃圾邮件过滤进行测试,自建的邮件服务器测试表明,该邮件系统的功能满足了设计的要求,性能方面达到了中小型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需求。本文的最后,说明了本课题的当前状况,并且指出了该系统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对该系统的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说明。

二、Unix平台E-mail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域大小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nix平台E-mail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域大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隐蔽通信模型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主要变量及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隐蔽通信研究现状
        1.2.2 区块链环境下实现隐蔽通信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隐蔽通信模型
    2.1 隐蔽通信及区块链技术概述
        2.1.1 隐蔽通信
        2.1.2 区块链
    2.2 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隐蔽通信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比特币网络下的隐蔽通信方法设计
    3.1 相关研究基础
        3.1.1 一种使用比特币公钥地址的隐蔽通信方法BLOCCE
        3.1.2 Base58编码及实际应用中的比特币地址
        3.1.3 特殊比特币地址生成方法
        3.1.4 比特币交易中的OP_RETURN脚本
    3.2 使用Vanitygen生成的特殊比特币地址的隐蔽通信方法V-BLOCCE
        3.2.1 V-BLOCCE系统模型
        3.2.2 V-BLOCCE地址生成算法
        3.2.3 V-BLOCCE密文嵌入算法
        3.2.4 地址顺序保证算法
        3.2.5 OP_RETURN各字段顺序保证算法
        3.2.6 密文提取及信息还原算法
    3.3 实验与分析
        3.3.1 基于字典编码的信息嵌入实验与分析
        3.3.2 Vanitygen自身实验与分析
        3.3.3 明文信息嵌入率对比实验与分析
        3.3.4 系统时耗、所需地址数和交易数及整体花费对比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太坊网络下的隐蔽通信方法设计
    4.1 以太坊whisper协议
    4.2 基于以太坊whisper协议的区块链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方法
        4.2.1 系统模型
        4.2.2 隐蔽通信密钥-主题对的编码及交互
        4.2.3 隐秘信息嵌入算法
        4.2.4 隐秘信息还原算法
    4.3 系统分析与评估
        4.3.1 抗干扰性
        4.3.2 抗篡改性
        4.3.3 抗检测性
        4.3.4 数据嵌入效率、传递效率和主题-密钥对交互花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隐蔽通信方法设计
    5.1 基于智能合约的隐蔽通信模型
    5.2 基于投票合约的隐蔽通信方法
    5.3 基于竞价合约的隐蔽通信方法
    5.4 模型评估和分析
        5.4.1 抗篡改性和安全性
        5.4.2 合约复杂性
        5.4.3 信息嵌入效率、花费对比
        5.4.4 可扩展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2)基于内容审核的数据泄露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技术与环境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用户分析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2.2.1 规则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2.2.2 扫描功能需求分析
        2.2.3 日志功能需求分析
        2.2.4 统计功能需求分析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3.1 性能需求分析
        2.3.2 硬件兼容性
        2.3.3 软件兼容性
        2.3.4 安全性
        2.3.5 易用性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3.1 开发环境和采用的相关技术
        3.1.1 开发环境
        3.1.2 关键技术
    3.2 系统功能架构
    3.3 软件架构
    3.4 部署架构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系统结构设计
    4.2 Web控制台模块
        4.2.1 界面和接口设计
        4.2.2 功能模块
        4.2.2.1 规则功能模块
        4.2.2.2 用户功能模块
        4.2.2.3 统计功能模块
        4.2.2.4 扫描功能模块
        4.2.2.5 日志功能模块
    4.3 网络监控模块
        4.3.1 接口设计
        4.3.2 HTTP监控
        4.3.2.1 squid与icap
        4.3.2.2 过滤器
        4.3.3 SMTP监控
        4.3.3.1 postfix
        4.3.3.2 content-filter
    4.4 终端监控模块
    4.5 扫描模块
    4.6 数据库设计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规则
        5.1.1 规则管理界面
        5.1.2 端点管理界面
        5.1.3 正则匹配(信息类型)
    5.2 扫描
        5.2.1 扫描管理界面
        5.2.2 配置文档管理界面
        5.2.3 终端
        5.2.4 正则匹配
    5.3 扫描结果
    5.4 日志
        5.4.1 扫描日志
        5.4.2 策略日志
    5.5 客户端
    5.6 设置
    5.7 退出
    5.8 统计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PS在线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2.2 参考站选取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2.1 在线处理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系统优点
    2.2 在线处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2.2.1 技术可行性
        2.2.2 操作可行性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构架设计
        3.1.1 设计原则
        3.1.2 总体构架
    3.2 功能设计
        3.2.1 界面交互设计
        3.2.2 数据库设计
        3.2.3 数据批处理设计
        3.2.4 文件下载模块设计
        3.2.5 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3.2.6 数据传输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与相关技术改进
    4.1 系统实现
        4.1.1 系统交互界面
        4.1.2 数据库搭建
        4.1.3 数据批处理
        4.1.4 准备文件下载
        4.1.5 数据解算服务
        4.1.6 数据传输服务
    4.2 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
        4.2.1 参考站选取方法的改进
        4.2.2 批量转换方法的改进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可靠性测试与精度评定
    5.1 测试环境
    5.2 参考站更新测试
    5.3 在线处理服务测试及精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通信技术导论》第14章及第16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Introduction
    1.1 Project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2.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 Authors
    2.2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2.3 Stylistic Features
        2.3.1 Syntactic Features
        2.3.2 Lexical Features
3.Translation Theory
    3.1 Introduction to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3.2 Application of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4.Case Studies
    4.1 Translating Complex Sentence
    4.2 Translating Term
    4.3 Translating Nominalization
5.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Appendix B

(5)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关键技术介绍
    2.1 RFC822邮件格式
        2.1.1 信件的头部
        2.1.2 信头字段的元素
        2.1.3 结构化字段和非结构化字段
        2.1.4 信头字段
    2.2 SMTP协议与POP协议
        2.2.1 SMTP与POP协议简介
        2.2.2 SMTP协议命令与应答
        2.2.3 POP协议的特性与命令语句
    2.3 B/S架构
        2.3.0 B/S架构的由来
        2.3.1 B/S架构的工作过程
        2.3.2 C/S架构与B/S架构比较
    2.4 Java与JSP技术
        2.4.1 Java概述
        2.4.2 JSP技术
    2.5 垃圾邮件及其过滤技术
        2.5.1 垃圾邮件的定义
        2.5.2 垃圾邮件的类型
        2.5.3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需求分析
    3.1 电子邮件系统需求概述
    3.2 电子邮件系统功能性需求
    3.3 电子邮件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4 电子邮件系统数据库设计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1.1 MVC架构
        4.1.2 三层架构
        4.1.3 三层架构和MVC架构的结合
    4.2 功能模块设计
        4.2.1 注册模块设计
        4.2.2 登陆模块设计
        4.2.3 收发信模块设计
        4.2.4 邮件管理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4.3.3 数据库物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
    5.1 注册模块的实现
        5.1.1 注册模块用户信息验证的实现
        5.1.2 注册模块实现的效果
    5.2 登陆模块的实现
        5.2.1 登陆模块的业务逻辑的实现
        5.2.2 登陆模块的实现效果
    5.3 收发信模块的实现
        5.3.1 收发信模块业务逻辑的实现
        5.3.2 收发信模块的实现效果
    5.4 邮件管理模块的实现
        5.4.1 邮件管理模块业务逻辑的实现
        5.4.2 邮件管理模块的实现效果
    5.5 关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5.5.1 关于Session用法的注意点
        5.5.2 关于验证码的生成的实现
        5.5.3 关于附件存储的实现
        5.5.4 关于垃圾邮件自动过滤算法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的测试
    6.1 系统测试概述
        6.1.1 测试目的
        6.1.2 测试环境
    6.2 系统测试策略
        6.2.1 测试标准
        6.2.2 测试用例
    6.3 系统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研究范围
    1.2 邮件过滤技术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相关意义
    1.4 电子邮件协议
        1.4.1 TCP/IP 基本结构
        1.4.2 简单邮件传输控制协议的基本结构
        1.4.3 邮件用户代理协议(Mail User Agent Protocols)
    1.5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电子邮件的原理及有关协议分析
    2.1 电子邮件原理
    2.2 电子邮件结构
    2.3 POP3 协议——RFC 1939
        2.3.1 POP3 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2.3.2 注册电子邮件帐户
        2.3.3 设置邮件系统客户端
        2.3.4 “更新”状态
    2.4 MIME 协议
    2.5 网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件过滤网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3.1 守护进程
    3.2 多线程的 TCP 并发服务器
    3.3 套接口操作超时的处理方法
    3.4 信息汇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件过滤网关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1 过滤网关的位置与设计目标
        4.1.1 公安网概况
        4.1.2 邮件过滤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4.1.3 过滤网关的设计目标
    4.2 系统环境的选择
        4.2.1 如何选择操作系统
        4.2.2 如何选择数据库
        4.2.3 如何选择编程语言
    4.3 过滤网关的流程、框架与功能模块
        4.3.1 过滤网关的流程
        4.3.2 过滤网关的框架
        4.3.3 主要模块的设计
    4.4 邮件解包
    4.5 邮件过滤
        4.5.1 实时黑名单过滤技术
        4.5.2 敏感词过滤
        4.5.3 病毒过滤与扫描
        4.5.4 创建贝叶斯算法过滤器
    4.6 邮件发送
        4.6.1 SMTP 模型
        4.6.2 SMTP 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测试、应用及进一步展望
    5.1 软件设计方法学
    5.2 软件测试环境与实现
    5.3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4 解决问题后的有关测试结果
    5.5 过滤网关特点与应用
    5.6 产品功能的进一步设想
        5.6.1 负载均衡的定义及优点
        5.6.2 负载均衡技术的任务及实现结构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Linux的邮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手段
        1.2.1 SMTP协议的工作原理
        1.2.2 邮件路由过程
        1.2.3 POP协议的工作原理
        1.2.4 IMAP协议的工作原理
        1.2.5 电子邮件邮寄过程
        1.2.6 操作系统的选取
        1.2.7 数据库的选择
        1.2.8 邮件传输代理服务器的选择
        1.2.9 SASL辅助认证机制
        1.2.10 PAM(可插拔认证模块)
        1.2.11 POP3/IMAP服务器的选择
        1.2.12 WEB服务器的选择
        1.2.13 DNS服务的提供
        1.2.14 动态的脚本语言的选择
2 需求分析
    2.1 现状分析
    2.2 设计目标
    2.3 平台选择
    2.4 功能需求
        2.4.1 提供收发邮件服务
        2.4.2 提供基于Web的邮件客户端
        2.4.3 实现邮件的强访问控制
    2.5 性能需求
        2.5.1 安全性
        2.5.2 稳定性
        2.5.3 开放性
        2.5.4 先进性
        2.5.5 扩展性与灵活性
        2.5.6 高性价比
3 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3.2 数据表设计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结构设计
    4.2 系统基本前提
    4.3 启动DNS服务
        4.3.1 DNS简介
        4.3.2 相关配置文件
        4.3.3 配置过程
    4.4 认证层的实现
        4.4.1 MySQL的配置
        4.4.2 pam_mysql的安装与配置
        4.4.3 pam的配置
    4.5 侦听检测层的实现
        4.5.1 配置Cyrus-SASL
        4.5.2 配置saslauthd使用PAM认证方案
        4.5.3 运行
    4.6 应用接口层的实现
        4.6.1 Postfix的安装与配置
        4.6.2 邮件强访问控制的实现
        4.6.3 Cyrus-IMAP的安装与配置
        4.6.4 配置Apache与PHP
    4.7 应用层的实现
        4.7.1 Outlook的使用
        4.7.2 Webmail的使用
    4.8 Webmail的实现
        4.8.1 Webmail的系统架构
        4.8.2 技术支持
        4.8.3 新用户注册模块
        4.8.4 用户登录模块
        4.8.5 邮箱状态模块
        4.8.6 邮件新建模块
        4.8.7 邮件发送模块
        4.8.8 邮件接收阅读删除模块
        4.8.9 邮箱清空模块
        4.8.10 邮箱删除模块
        4.8.11 配额管理模块
        4.8.12 退出模块
5 系统测试与评价
    5.1 测试环境
    5.2 实例测试
        5.2.1 DNS测试
        5.2.2 MySQL测试
        5.2.3 Postfix测试
        5.2.4 Cyrus-IMAP测试
        5.2.5 POP3服务测试
        5.2.6 IMAP测试
        5.2.7 Outlook测试
        5.2.8 Webmail测试
    5.3 评价分析
        5.3.1 安全性
        5.3.2 稳定性
        5.3.3 开放性
        5.3.4 先进性
        5.3.5 扩展性
6 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系统分析中的问题描述及解决技术
    6.2 系统实现中的问题描述及解决技术
        6.2.1 DNS只能解析本地域
        6.2.2 imap_open()不能成功连接服务器
    6.3 系统测试中的问题描述及解决技术
        6.3.1 只有系统用户才能通过SMTP、POP3、IMAP认证
        6.3.2 Webmail第一次登录时session变量值为空
7 结束语
    7.1 心得体会
        7.1.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7.1.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7.1.3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7.2 存在的问题
        7.2.1 密码存储与认证问题
        7.2.2 Webmail实用性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ARM的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灌区实施信息化图像监控的重要性
        1.1.2 嵌入式系统和多媒体消息业务在灌区监控中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终端总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2.1 总体需求分析
        2.1.1 功能
        2.1.2 性能
    2.2 系统分析与比较
        2.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2.2 图像采集模块选型
        2.2.3 无线通信技术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3.1 主控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1.1 主控芯片 S3C2440
        3.1.2 电源电路
        3.1.3 系统时钟电路
        3.1.4 复位电路
    3.2 图像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3.3 GPRS 模块硬件设计
    3.4 其他接口电路
        3.4.1 存储器接口电路
        3.4.2 JTAG 接口电路
        3.4.3 串口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嵌入式系统的搭建
        4.1.1 软件开发工具安装
        4.1.2 交叉编译器的构建
        4.1.3 内核配置、移植
        4.1.4 根文件系统
    4.2 图像采集模块的实现
        4.2.1 驱动程序的编写
        4.2.2 摄像头应用程序的编写
    4.3 无线通讯模块的软件实现
        4.3.1 MMS 业务
        4.3.2 AT 指令
        4.3.3 GPRS 模块应用程序的编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件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5.1 邮件客户端软件概述
    5.2 POP3 协议
    5.3 邮件客户端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5.4 邮件客户端软件编写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6.1 单元测试
        6.1.1 系统终端无线发送模块可靠性测试
        6.1.2 系统实时性测试
        6.1.3 邮件客户端可靠性测试
    6.2 整体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上海市某某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应用现状
    1.3 课题提出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网站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2.2 系统机构设计
        2.2.1 需求分析
        2.2.2 系统组成
        2.2.3 系统拓扑图
    2.3 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站硬件系统设计
    3.1 网络设备
        3.1.1 网络设备的特性
        3.1.2 网络设备选择的原则
        3.1.3 网络设备的配置
    3.2 服务器系统
        3.2.1 服务器系统概述
        3.2.2 服务器系统特性
        3.2.3 服务器系统选择的原则
        3.2.4 服务器系统的配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站安全系统设计
    4.1 系统安全解决的问题
    4.2 安全平台设计原则
    4.3 安全系统配置
    4.4 安全系统的特性
    4.5 其他安全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站应用系统设计
    5.1 检索系统
        5.1.1 配置原则
        5.1.2 检索系统特性
    5.2 BBS 系统
        5.2.1 配置原则
        5.2.2 BBS 系统主要功能
        5.2.3 BBS 系统特性
    5.3 电子政务系统
        5.3.1 配置原则
        5.3.2 网上办事
        5.3.3 电子政务系统特性
    5.4 DNS 系统
        5.4.1 配置原则
        5.4.2 DNS 系统特性
    5.5 视频系统
        5.5.1 配置原则
        5.5.2 RealSystem 系统组成
        5.5.3 视频系统特性
    5.6 备份系统
        5.6.1 配置原则
        5.6.2 备份系统特性
    5.7 性能监控系统
        5.7.1 配置原则
        5.7.2 性能监控系统特性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邮件系统
    6.1 邮件系统概述
        6.1.1 什么是邮件系统
        6.1.2 邮件系统的优点
        6.1.3 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6.2 邮件系统配置原则
        6.2.1 满足邮件容量的需求
        6.2.2 满足网络流量的需求
        6.2.3 邮件系统架构设计
    6.3 邮件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6.4 邮件系统特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发布系统
    7.1 信息发布系统设计目标
    7.2 信息发布系统设计要求
        7.2.1 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
        7.2.2 系统高效性
        7.2.3 系统先进性及成熟性
        7.2.4 系统易用性
        7.2.5 系统开放性及扩展性
    7.3 信息发布系统总体架构
        7.3.1 网站数据交互
        7.3.2 信息发布系统架构
        7.3.3 信息发布系统的特点
        7.3.4 信息发布系统的三层结构
    7.4 信息发布系统模块设计
        7.4.1 多站点管理模块
        7.4.1.1 用户管理模块
        7.4.1.2 权限管理模块
        7.4.1.3 推送管理模块
        7.4.2 内容创作模块
        7.4.2.1 可视化编辑器模块
        7.4.2.2 自动关键字模块
        7.4.2.3 热字管理模块
        7.4.3 模板制作模块
        7.4.4 专题管理模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10)中小企业web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电子邮件系统研究现状
    1.3 电子邮件系统发展趋势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Web 电子邮件相关技术
    2.1 基本原理
    2.2 相关协议
    2.3. MVC 设计模式
    2.4. Web 应用J2EE 架构
    2.5 小结
第三章 Web 邮件系统的设计
    3.1 中小企业邮箱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架构
    3.3. Web server 构架设计
    3.4. Web 应用功能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实现技术背景
        4.1.1 开发环境
        4.1.2 相关组件技术
        4.1.3 收发邮件的基础API
    4.2 系统架构实现机制
    4.3. Web 邮件系统功能实现
        4.3.1 用户注册和身份认证的实现
        4.3.2 邮件发送的实现
        4.3.3 邮件接收的实现
        4.3.4 通讯录管理的实现
        4.3.5 邮件夹管理的实现
        4.3.6 垃圾邮件过滤的实现
        4.3.7. Web 页面的JSP 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部署
        5.1.1 部署环境
        5.1.2 运行及监控
    5.2 功能实现测试
        5.2.1 测试的方式
        5.2.2 测试配置
        5.2.3 用户安全性测试
        5.2.4. Web 邮件发送测试
        5.2.5. Web 邮件接收测试
        5.2.6. Web 邮件夹管理测试
        5.2.7. Web 通讯录管理测试
        5.2.8 垃圾邮件过滤测试
    5.3 系统性能的分析
        5.3.1 用户并发行性能
        5.3.2 服务器资源分配问题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系统特色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Unix平台E-mail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域大小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隐蔽通信模型及方法研究[D]. 张智杰. 扬州大学, 2021(08)
  • [2]基于内容审核的数据泄露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亚帅. 山东大学, 2020(12)
  • [3]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D]. 蔡琅.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通信技术导论》第14章及第16章翻译实践报告[D]. 许婷婷.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5]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赒晋.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6]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D]. 项光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7]基于Linux的邮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郑轶.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8]基于ARM的灌区用水过程图像采集与无线传输终端研究[D]. 符少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9]上海市某某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案[D]. 李原昊.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4)
  • [10]中小企业web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马谦.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Unix平台电子邮件服务器信件存储区大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