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声音:从网络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意识

另一种声音:从网络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意识

一、另一种声音:从互联网看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苏安娜[1](2021)在《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行程,无论是在媒介载体,还是文学类型,抑或是内容创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派作为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场域中,密切地关注和追踪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高屋建瓴地透视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运用专业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知性逻辑和理性含量,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等文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与网络文学互动互生的过程中,他们适时地革新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话语形态,有选择地肯定网络文学的娱乐功能,将以快感机制为基础的文学性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并在批评实践中吸纳网络原生态话语,实现了学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遗憾的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多关注网民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对学院派批评缺乏足够的审视和观照。有人还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批评和网民批评更适合网络文学,更能推动网络文学的长足进步。这显然是低估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之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学院派批评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宏观地盘点、梳理其二十余年的发展脉络,考察网络文学与学院派批评之间如何互相促进,客观地评价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整体看来,从事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充分发挥了正规军的优势,其批评理论和批评行为可圈可点,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正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章纵向地梳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在具体的论述中,结合网络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划分为发轫、探索、爆发和建构四个阶段,较为完整地展现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共生互动的过程。第二章以共时性的视角讨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和创获。学院派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审美特性、经典化和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也探析了网络文学类型叙事背后的大众社会文化心理、快感机制和商业机制等关于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议题,从而触及和完善了被其他批评力量所忽视或短视的部分批评议题,整体地推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进程。而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探索,也为学院派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重振文学批评的现实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第三章提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相较于丰富的文学类型和多变的文学现象,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相对贫乏,批评模式也相对滞后,这提醒着学院派必须反思现有的话语惯习和认知偏见,综合运用多种思想理论资源,创新现有的批评方法,更新传统的批评范式。

李溪慧[2](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指出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潘丹丹(Chole Pan)[3](2019)在《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核心问题在于国产青春剧与青年文化产生了何种互文性和建构性的作用?众所周知,青年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社会中最为可见的、活跃的的文化群体与研究对象。在过去的20世纪中,不断兴起的青年运动和青年文化折射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诞生于90年代,并持续收获社会话题度的国产青春剧,成为复述/反映青年及青年文化的电视剧类型。然而,当下随着青春影视产业的火爆,青年再次成为聚焦对象,其中不少学者认为“青年文化”已被“青春文化”所替代。本文认为,国产青春剧中青年形象的发展演变,映现青年文化的变迁过程,其中,同时当下甚嚣尘上的“青年消失论”可以在国产青春剧对青年形象的建构,以及社会青年的参与实践中找到现实因由。本文主要从青年文化理论中的青年问题、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现实青年的参与实践三个层面考察国产青春剧在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中,建构出的青年形象,反映出的社会青年文化。第一部分:主要考察青年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中国社会青年形象的历时性发展演变和国产青春剧的相关概念界定,认为当下社会青年正如后亚文化理论描述的:青年的身份边界开始模糊,趋向于流动化;同时认为国产青春剧是青年文化发展现状的重要表征。第二部分:主要考察90年代、新世纪初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1998-2005),认为国产青春剧处于移植外来类型经验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建构的青年形象不具有本土性,且青年文化沾染着浓厚的商业消费气息。第三部分:主要考察现实主义迸发中的“本土化”青年形象(2006-2013),认为建构起的多元青年形象在“代际冲突”、“问题解决”中完成奋斗、励志的时代主题;由此,青年文化也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网生图景下(2014-至今),国产青春剧创作的媒介环境、呈现的叙事特征以及建构出的青年形象。认为在互联网新媒介下,青年观众的参与性、类型题材的复合化实现青年形象的建构突破,同时折射出新时代以来日益破碎、消散的青年文化版图。最后,在结语作总结,青年并未消失,而是突破了传统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视角,以更加流动的姿态活动着。

高雅[4](2019)在《独立音乐的产业化困境及对策 ——以李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独立音乐是独立精神与独立生产最大限度重合的音乐,作为音乐产业的长尾部分,近年来显露出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国内独立音乐在部分脱离主流音乐产业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形成了较为细致的专业分工,初具产业化规模。李志作为独立音乐中的标杆式人物,自2004年开始独立发片运营15年,其经历在独立音乐行业中已成榜样。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独立音乐,什么是独立音乐的产业化,进而分析独立音乐产业化各个环节的困境,并以独立音乐人李志作为典型个案,总结其在各个环节中所采取的对策。本文第一章是对独立音乐、独立音乐的产业化及李志概况的阐述,第二、三、四章分别是对独立音乐在产业化过程中生产、传播及价值实现环节诸多困境的分析,并在每一章最后对李志职业生涯中的标志性事件进行讨论,整合为对策及方法论,探究李志团队为整个行业生态进步所作出的探索及影响。结语部分是对论文主体部分各个环节困境的总结,进一步讨论李志在拥有成功经历的同时面临哪些困境,并由此分析出各个环节中的困境具有专业人员缺失、技术和制度亟需完善及受众市场有待挖掘等共性。

李春玲[5](2018)在《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文中指出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的。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在青年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性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引领着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上。"80后""90后"群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等是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韩佳君[6](2017)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在其诞生不到30年的时间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思想文化的强交流。只需要连接一个互联网的终端设备,社会个体不仅可以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还可以轻易地参与到社会舆论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显然,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成为各种思潮观念产生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加之其自身也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所有这些都使得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日臻突显。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首先,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整合世界和规训人的重要方式,其意识形态的色彩愈加明显。美国掌握了互联网包括核心技术、管理技术、安全技术在内的主导技术,这种优势使得美国可以低成本地拉拢其他国家站到自己的阵营里,也可以全方位地打压其他国家使其陷入动荡的状态。此外,互联网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的同时,却也增加了人们对其的依赖性。因而控制了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人自身。总而言之,互联网自身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成为一种整合世界和规训人进而维护现存统治秩序的工具,是一种强大的却又难以引起注意或反抗的统治力量。其次,内容层面。互联网成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集散地。这些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无不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从现有的情势来看,如果任由这些观念和思潮发展和蔓延,必定会对一国的社会产生巨大的负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并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防范和应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立足于理论文本和实践事实的把握,全文从四个部分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与互联网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之间的联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对互联网意识形态和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第二部分,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缘起与生成。首先,依托葛兰西“民间系统”思想和西方“强势”的事实,论述了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可能性方面,分析了诱发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种思潮”;在现实性方面,分析了产生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股势力”。接着,从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成的机制和方式出发,论述了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如何产生和形成,以及产生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大陷阱”。第三,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对我国的挑战与契机。围绕互联网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挑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消极影响,即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中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扩张,互联网对政治影响力以及社会整合力的消解,互联网对人的精神心理及自我价值的迷乱。最后,反向借鉴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从而在互联网空间中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意义和正向的参考。第四,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防范与对策。充分考量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技术性特征,结合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论的分析和指导,在防范和应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四大原则”,集中运用“三个维度”的具体手段,并形成历史的和主体的“两大自觉”。

高原[7](2017)在《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规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关于权力演变与成长的历史,更是一部规范权力的历史。“了解的历史越久,对未来看得越远”,因此,从历史维度探索规范公权的路径演变更具长远意义。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对正义、权力制衡等规范公权的探索开创历史之先河,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续。“正义之争”拉开古希腊罗马时期规范公权的帷幕,由“正义之争”演化到“人治与法治之争”、由“权力分享(分权)”演化到“权力制衡”能够充分体现古希腊罗马时期规范公权的发展脉络。近代以来,西方对如何规范公权进行曲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中世纪的思想孕育”到“近代政治思想的井喷”;从“权力制衡思想”到“三权分立的具体实践”,西方规范公权之路精彩纷呈,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中国古代,权力由皇帝独掌,各级官吏拥有的权力(职权)是皇权的延伸与具体化,集中的权力依然存在诸多制约机制,比如,“民心”对集权的软约束;“廷议制度”对集权的硬约束,充分体现中国古代规范权力的努力。1911年,辛亥革命打破皇权的传统政治格局,孙中山先生提出“五权分立”和“权能分立”的思想以及“主民仆官”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如何规范公权进行长期的摸索,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然而,不同历史阶段规范公权的努力又有所不同。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诸多公权不规范使用现象,公权扩张且缺乏透明、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不作为现象突出,行政资源浪费严重、不稳定的政策容易损伤民众利益、司法独立性不强与司法腐败并存。面对公权失范现象,传统规范方式时常失灵,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问责机制的震慑力较弱、信息公开机制落实不彻底、权力清单制度乏力,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加剧公权失范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民政治参与需求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在传统规范方式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登上历史舞台,为规范公权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规范公权提供技术支撑;满足网民的心理需求为互联网规范公权提供心理价值与预期;网络动员为互联网规范公权提供组织动力;现实国家权力对互联网规范公权的默许为其存在的可能性提供生存空间。互联网本身特性决定互联网规范公权发挥对传统规范方式的补充功能,尽管如此,其在“民意来源、规范的程序、制度化的程度、规范的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规范方式不同的独特优势。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来规范公权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发展趋势,其积极效果表现在:第一,有助于与公权相关信息及时而有效的披露。公权与民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信息,将公权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接受民众监督,助推公权增强自我约束意识,阻断政府灰色行为,以期实现公权规范运行;第二,有助于民众平等意识的培育。民众的平等意识对规范公权至关重要,互联网平台通过为民众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培育民众的平等意识,通过提供多渠道参与方式防范集权以实现对民众平等意识的尊重,通过催生异质性实现对个体的保护;第三,有助于推动制约公权力量的成长。通过发展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市民社会、网络社会组织等形成网络舆论,彰显社会舆论力量,监督并制约公权,倒逼公权规范运行;第四,有助于广泛民意压力的形成。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形成民意压力,让公权产生敬畏感,并催生网络问政的发展;第五,有助于促进公权边界的形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公权随意设租的阻止、公权依法行使的监督、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等方式倒逼公权在合理边界内规范运行;第六,有助于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普及。通过互联网平台培养独立自由的公民人格、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推进网络民主的发展进度等方式扩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反哺网络政治文化,形成并普及现代政治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公权规范运行带来积极效果。然而,因“数字鸿沟、信息的不确定性、从众心理、信息裁剪、网络安全、舆情逆转”等现象的存在,致使网络民意的“代表性、真实性、客观性、有效性、稳定性”普遍受到质疑。何为真正的网络民意,难以确定,以网络民意为依据规范公权运行,有时会受到质疑,甚至有干扰公权正当行使之嫌,比如,舆论审判对司法独立的干扰。为此,本文从“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增强互联网理性表达、防止公权不规范使用”等方面探索完善互联网规范公权的路径,以供选择。具体:第一,针对如何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一是在于平等性,让更多民众参与互联网生活;二是在于遵守规则与自律,营造真实可靠互信的互联网空间;三是在于法律与技术,让更多民众对网络放心,并乐于参与互联网政治生活。第二,针对如何确保互联网理性表达?一是在于及时公开及监控信息,信息是理性表达的根源;二是在于疏导网群的舆论动向,舆论动向左右理性表达;三是在于引导网民有序参与。第三,针对如何有效防止公权不规范使用?一是在于厘定公权边界;二是在于牵制公权任性;三是在于尊重网络民意。结语部分对该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探索可能的扩展研究。

吴文瀚[8](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蔡冬[9](2013)在《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研究 ——以国际关系为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增强,以及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网络民族主义开始在中国兴起并随着一系列事件迅速发展。这种新型的民族主义情绪在网络上的表达现象,随着其参与规模、社会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网络民族主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发展阶段、表现形式、参与群体、意见抒发平台的分析中,综合考虑和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运用国际政治相关理论对网络民族主义进行分析,使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通过客观分析和理性总结,探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发展的现象和深层原因,并由此讨论这种新型的网络意见对社会舆论、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和决策时受到的民意影响和观念性影响。为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现象提供新的思路,拓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具体探讨目前国内网络民族主义的特点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为相关部门就如何对涉外网络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正面的运用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于引导今后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向正确方向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梁昕[10](2011)在《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对网络愤青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愤青,人们的看法不一而足,但都集中于其"愤怒"的表象。许多人认为愤青的"愤怒"是"非理性"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愤青愤怒的方向"的讨论及"行为是否趋理性"的论证,以揭示愤青所谓"非理性"行为的背后实际代表了一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诉求,而这种诉求同时也折射了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国际和国内性的各种问题。

二、另一种声音:从互联网看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另一种声音:从互联网看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与网络文学发展同频共振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一节 作为新宠的网文与发轫期的学院派批评(1998-2002)
        一、作为互联网大众新宠的网络文学
        二、于沉寂中开启先声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二节 不断壮大的网文与探索期的学院派批评(2003-2007)
        一、从自发式写作转向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二、于认知深化中拓进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三节 势头强劲的网文与爆发期的学院派批评(2008-2013)
        一、于承续与展望中趋向多元的网络文学
        二、介入到网络文学场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四节 步入主流的网文与建构期的学院派批评(2014-今)
        一、于多方竞合格局中谋新变的网络文学
        二、向体系化发展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二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与现象聚焦
    第一节 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讨
        一、网络文学内涵的探究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辨析
        三、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探求
        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探讨
        一、类型叙事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
        二、网络文学快感机制的探析
        三、网络文学商业机制的考察
第三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第一节 丰富的文学类型和相对贫乏的批评话语的矛盾及化解
        一、对西方理论话语的套用与挪移
        二、代际阻隔导致话语体系的割裂
        三、吸纳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反哺
    第二节 多变的文学现象和相对滞后的批评模式的矛盾及超越
        一、各批评主体间的分立模式致使对话受阻
        二、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模式忽视读者作用
        三、询唤对话式批评与引入读者接受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等情况

(2)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目的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意义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2.2 关于电影批评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4.1.1 大众的喧嚣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青年”进阶:青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变迁
    第一节 “发现与转向”:青年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一、发现青年:从年龄到社会的身份过渡
        二、“问题青年”到“青年问题”的文化转向
    第二节 “传统与当下”:青年文化视角下中国社会青年形象的转变
        一、青年形象:“角色”与“非角色”之间
        二、青年身份的“清晰”与“模糊”
    第三节 国产青春剧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青年形象的概念辨析
        二、“青年文化”至“青春文化”:国产青春剧类型题材的变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消费语境:国产青春剧的类型移植与青年的“出现”(1998-2005)
    第一节 国产青春剧出现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规约
    第二节 “外来”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想象
        一、“青春前史”:“早熟”的青年形象
        二、青春崇拜:“偶像青年”的魅影
    第三节 青春叙事表征:消费中的青年与“被消费”的青春
        一、外部背景:消费性的都市空间
        二、内部关系:封闭化的角色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国产青春剧的类型自生与青年的“本土化”(2006-2013)
    第一节 单一到多元:青年形象的“本土化”
        一、“叛逆的一代”:“80”后奋斗青年
        二、当代气质感:红色革命青年
        三、后现代演绎:“无厘头”青年
    第二节 个体化视角:青春故事的现实感性演绎
        一、理想和现实:大时代·小叙事
        二、“正青春”:多元的成长主题
        三、“青年的出走”:作为世代意识的代际冲突
    第三节 我的青春我做主:从边缘到“主流”的青年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生图景:国产青春剧的类型复合与青年文化的“蔓生长”(2014-至今)
    第一节 青春生成:国产青春剧的网络文化逻辑
        一、网络环境:泛化的青春审美态势
        二、融合时代:青春媒介文本的互融与共生
        三、青年观众:网络的参与新态与文化认同
    第二节 网生图景下国产青春剧的叙事类型特征
        一、“过去式”:集体化的青春怀旧记忆
        二、“进行式”:个人化的青春现实遭遇
        三、“交互式”:“脱域”化的虚拟青春体验
    第三节 继承与更新:国产青春剧青年形象的突破
        一、“断裂的一代”:“90后”都市青年
        二、“初老”与“不老”的怀旧青年
    第四节 新时代下国产青春剧青年文化的表达模式
        一、“抵抗”的消散与“自我”的建构
        二、“怀旧”成为“发现青年”的表达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青年消失”?青春永在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独立音乐的产业化困境及对策 ——以李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起
        一、音乐产业迅猛发展
        二、主流流行音乐内容趋同
        三、独立音乐逐渐崛起
        四、李志等独立音乐人成为先锋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独立音乐、产业化及李志
    第一节 国外独立音乐的历史及概念
        一、独立生产的独立音乐
        二、作为流派或风格的独立音乐
    第二节 国内独立音乐的历史及概念
        一、“独立精神”的独立音乐
        二、“独立生产”的独立音乐
        三、国内现今的独立音乐概念
    第三节 独立音乐与产业化
        一、独立音乐与产业化的关系
        二、独立音乐的产业化现状及趋势
        三、独立音乐的产业化环节
    第四节 李志其人及其音乐
第二章 独立音乐的生产困境
    第一节 独立音乐的生产困境
        一、客观不受约束主观能力欠缺
        二、前期成本高昂制作水平受限
        三、审查制度严格“独立”成为卖点
    第二节 李志的音乐作品生产
        一、生产计划及乐队管理
        二、作品改编
第三章 独立音乐的传播困境
    第一节 独立音乐的线上传播困境
        一、音乐流媒体
        二、新媒体
    第二节 独立音乐的线下传播困境
        一、音乐节
        二、livehouse
    第三节 李志的音乐传播
        一、传播渠道
        二、发行模式
        三、其他途径
        四、受众市场
        五、品牌建设
第四章 独立音乐的价值实现困境
    第一节 独立音乐的商业价值实现困境
        一、版权乱象丛生维权成本高昂
        二、集体管理失范中间环节缺失
        三、“独立”成为限制瓶颈普遍存在
        四、变现模式单一价值难以挖掘
    第二节 李志的商业价值实现
        一、版权维护及管理
        二、数字专辑发行
        三、商业合作
结语
    一、李志的困境
    二、产业化的共同困境
参考文献

(5)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二、“80后”崛起与青年文化现象
三、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
五、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
六、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

(6)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评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与互联网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研究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时代环境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内涵的探索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互联网意识形态
        (一)以马克思主义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以马克思主义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性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看互联网的意识形态性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特点与表现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章 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缘起与生成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生成的可能性
        (一)葛兰西“民间系统”思想与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
        (二)诱发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种思潮”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生成的现实性
        (一)“西方”强势与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
        (二)产生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股势力”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生成机制与方式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如何产生和形成
        (二)形成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陷阱”
第三章 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对我国的挑战与契机
    一、宏观层面:西方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渗透与扩张
        (一)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
        (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张
    二、中观层面:互联网对政治权威性及政府公信力的消解
        (一)政治权威性与政府公信力的作用
        (二)互联网消解政治权威性与政府公信力
    三、微观层面:互联网对人的精神心理及自我价值的侵扰
        (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技术困局”
        (二)互联网迷乱人的精神心理及自我价值
    四、反向借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迎来的契机
        (一)用互联网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二)用互联网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
第四章 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防范与对策
    一、应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四大原则”
        (一)以网治网原则
        (二)防患预警原则
        (三)积极主动原则
        (四)社会主义原则
    二、应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三大维度”
        (一)理性维度
        (二)知性维度
        (三)感性维度
    三、应对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的“两大自觉”
        (一)历史的自觉
        (二)主体的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规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 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 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 公共权力
        (二) 规范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 议程设置理论
        (二) 网络社会理论
        (三) 有限政府理论
        (四) 社会转型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现象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规范公共权力路径的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范规公共权力的路径
        二、西方近代以来规范公共权力路径的演进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规范公共权力路径的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必要性
        一、公共权力不规范使用现象的客观存在
        二、传统公共权力规范方式乏力
        三、当代公民政治参与需求增大
    第三节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可能性
        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二、符合网民心理需求
        三、网络动员提供组织动力
        四、现实国家权力的默许
第二章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民意来源不同
        一、民意与网络民意
        二、民意来源不同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规范的程序不同
        一、程序与程序公正
        二、程序不同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制度化的程度不同
        一、制度化的程度
        二、互联网模式制度化的程度弱于传统模式
        三、互联网模式的制度化进程
    第四节 规范的特征不同
        一、互联网表意的即时性与不稳定性
        二、互联网的不理性色彩比较明显
        三、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显着
        四、互联网的成本偏低
第三章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积极功能
    第一节 有助于与公权相关信息及时而有效的披露
        一、互联网平台发挥“政务公告栏”的作用
        二、互联网披露的信息传播效应强
        三、互联网能增强公权的自我约束意识
        四、互联网能有效阻断政府灰色行为
    第二节 有助于民众平等意识的培育
        一、平等意识对规范公权的重要性
        二、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培育现实的平等意识
        三、形成多种诉求渠道,实现对集权的防范
        四、打破同质性格局,助长异质性成长
    第三节 有助于推动制约公权力量的成长
        一、塑造网络公共领域
        二、发展网络市民社会
        三、培育网络社会组织
    第四节 有助于广泛民意压力的形成
        一、网络民意的形成迅速
        二、网络民意让政府产生敬畏感
        三、网络民意催生网络问政的发展
    第五节 有助于促进公权边界的形成
        一、阻止公权随意设租
        二、监督公权依法行使
        三、促成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
    第六节 有助于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普及
        一、培养独立自由的公民人格
        二、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三、推进网络民主的发展进度
第四章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负功能
    第一节 “数字鸿沟”现象降低民意的代表性
        一、“数字鸿沟”的根源及其表现
        二、“数字鸿沟”导致网络民意的代表性受到质疑
    第二节 “信息的不确定性”损害网民意见的客观性
        一、网络信息不确定性的起因及其表现
        二、影响网民意见的客观性
    第三节 “从众心理”减弱互联网规范的有效性
        一、“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对规范效果的影响
        二、“从众心理”的内在表现对规范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裁剪”存在诱导舆论走向的可能
        一、“信息裁剪”诱导舆论走向
        二、“三类群体”实施“信息裁剪”行为
    第五节 “网络安全”隐患干扰规范作用的正常进行
        一、网络安全是一种新型安全问题
        二、不同形式的网络安全对规范公权的影响
    第六节 “舆情逆转”加重规范公权效应的不稳定性
        一、干扰司法权
        二、考验行政权力
第五章 完善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一、降低技术门槛,营造公平的互联网环境
        二、表达真实信息,营造互信的互联网环境
        三、完善法律与技术,营造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第二节 增强互联网理性表达
        一、及时公开与监控信息
        二、疏导网群的舆论动向
        三、引导网民有序参与
    第三节 防止公权的不规范使用
        一、厘定公权边界
        二、防止公权任性
        三、尊重网络民意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 以互联网来规范公共权力是一种新形式
        (二) 互联网只是规范公共权力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积极意义与负功能共存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态势
        (二) 公民互联网政治参与和互动机制研究
        (三) 互联网规范公共权力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9)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研究 ——以国际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 研究难点与研究假设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
    (二)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二、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涉外情绪表达
    (二) 民族主义论坛与网站的发展与影响
    (三) 民族主义“愤青”的形成及其影响
    (四) 网络民族主义不等同网络爱国主义
三、 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网络民族主义
    (一) 跨国关系——国内政治的分析模式
    (二) 自由主义视域之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三) 现实主义视域之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四) 建构主义视域之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四、 网络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反思
    (一) 网络民族主义驱动因素的层次性
    (二) 网络民族主义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三)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对网络愤青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于愤青的定义和态度
二、引起愤青“愤怒”和“不理性”的来源
三、“理性”与“非理性”讨论
    (一)愤青在控制“愤怒”情绪方面趋理性
    (二)愤青逐渐理性反思
    (三)中国愤青的态度趋理性
四、所谓“非理性”行为背后的理性诉求
五、结语

四、另一种声音:从互联网看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3]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 潘丹丹(Chole Pan). 上海大学, 2019(02)
  • [4]独立音乐的产业化困境及对策 ——以李志为例[D]. 高雅.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5]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J]. 李春玲. 青年探索, 2018(02)
  • [6]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互联网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韩佳君. 河南大学, 2017(06)
  • [7]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规范效应研究[D]. 高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9]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研究 ——以国际关系为视角[D]. 蔡冬.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3)
  • [10]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对网络愤青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读[J]. 梁昕. 当代青年研究, 2011(05)

标签:;  ;  ;  ;  ;  

另一种声音:从网络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