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河南广西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征

我国河南广西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征

一、我国豫桂两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嘉宜[1](2021)在《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及区域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现象出发,试图回答认知共同体在区域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论文对现有的公共卫生学与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指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视角、卫生外交视角、安全化理论视角和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各自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忽略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而提出认知共同体推动区域各国实现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假定认知共同体是一些特定的专家基于公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汇聚到一起,通过对相关议题的参与和互动,塑造了该群体特有的身份和利益,遵循着共同的规范,并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认知共同体能够通过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或政策参考的因果框架、作为政策选择的“过滤”机制、为决策提供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提出替代性方案和路径等四种机制影响决策。此外,认知共同体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还可能是知识的实践者,他们分别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来落实相关政策,从而能够快速感知相关政策是否有效,进而提出新的知识或政策建议。这就使得知识的生产与政策的制定始终处于动态的互动之中,实现了协作治理机制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为案例验证以上假设,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的推动下,该联防联控机制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从中缅两国的跨境疟疾防控项目发展为覆盖多病种、由多国参与的协作治理机制,并且为本地区其他国际合作框架所接受。本研究反驳了西方学术成果中有关认知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作用甚微的观点,指出东亚背景下的认知共同体具备知识生产者和实践者的双重属性,对于我们理解东亚地区其他领域合作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的大量访谈与实地考察,也为国际关系与公共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累的宝贵素材。

王帆[2](2021)在《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巴贝虫病调查与流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云南省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为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宿主动物(家畜、小型兽类)、传播媒介蜱和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调查了解该地区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蜱、特定人群感染巴贝虫情况,并对感染巴贝虫的18S rRNA的基因序列及遗传进化进行分析,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抗凝血管采集家畜静脉血血样;采用夹线法、笼日法结合的方法捕获小型兽类,采集肝、脾脏样本;布旗法采集游离蜱,体表搜集法采集动物体表寄生蜱;定点医院采集不明原因发热和贫血患者静脉血血样、献血者血样。2.采用血液/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上述样本进行DNA提取,扩增巴贝虫18S rRNA基因。PCR扩增阳性产物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登陆NCBI网站(http://www.ncbi.nlm.nih.gov)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3.对不明原因发热、贫血患者的血液制作血涂片进行形态学检测,经姬姆萨染色后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内感染巴贝虫情况,保存图像记录。结果:1.样本采集情况:在云南省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的3个调查县市(云龙县、剑川县和洱源县)采集小型兽类的脏器样本498份,分属4目8科14属27种。在4个调查县市(腾冲市、耿马县、云龙县和剑川县)采集家畜血液样本1139份(牛342份、羊747份、马33份和驴17份);采集媒介蜱样本1003份(分属5属9种);采集4个县(市)特定人群血液样本1373份(不明原因发热811份,贫血患者208份,献血者354份)。2.小型兽类检测结果:在498只小型兽类中共检出巴贝虫55份,阳性率为11.04%,分属7种小型兽类。云龙县和剑川县的样本检出巴贝虫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1.58%(54/171)和0.47%(1/212),洱源县未检出阳性。3.家畜检测结果:在1139份家畜血液样本中共检出巴贝虫55份,阳性率为4.83%。牛、羊血液样本中均有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5%(7/342)和6.43%(48/747),马和驴未检出。4个县(市)均有分布,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剑川县22.61%(26/115)、云龙县7.55%(16/212)、耿马县1.85%(1/54)和腾冲市1.58%(12/758)。4.蜱虫检测结果:在1003只蜱虫中检出巴贝虫58份,阳性率为5.78%。分别从4种蜱中检出:粒形硬蜱(Ixodes granulatus)、卵形硬蜱(Ixodes ovatus)、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和猛突血蜱(Haemaphysalis montgomeryi),阳性率依次为17.31%(9/52)、8.46%(17/201)、6.64%(30/452)和0.81%(1/123)。4个县(市)均有检出,阳性率分别为耿马县9.63%(18/187)、云龙县6.30%(8/127)、剑川县4.93%(14/284)和腾冲市4.44%(18/405)。5.人群检测结果:在1373份特定人群血液样本中检出巴贝虫28份,阳性率为2.04%,均为贫血患者。28例阳性者中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21例观察到疑似巴贝虫感染的红细胞。结论:1.云南省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的宿主动物、传播媒介蜱和特定人群中存在巴贝虫感染。2.调查区域巴贝虫的宿主动物和媒介蜱种类复杂多样。分别在牛、羊、7种小型兽类、4个蜱种中检出巴贝虫,其中川西白腹鼠(Niviventer excelsior)和印度长尾鼩鼱(Soriculus leucops)中检出巴贝虫为首次报道。粒形硬蜱、微小扇头蜱和猛突血蜱中检测出田鼠巴贝虫,之前也未见报道。3.调查区域检出的巴贝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共检出8种巴贝虫,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有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猎户巴贝虫(Babesia venatorum)和双芽巴贝虫(Babesia bigemina)。在宿主动物中检测到的田鼠巴贝虫为Otsu型、媒介蜱中检测到的为Kobe型。在贫血患者中检测到田鼠巴贝虫Otsu型和猎户巴贝虫天竺株(Babesia venatorum Tianzhu strain)。4.云南省腾冲市可能为巴贝虫病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宿主动物、媒介蜱和特定人群中检测出的田鼠巴贝虫18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达94.4%~99.7%,遗传进化分析具有共同的祖先,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宿主、媒介和人群间病原体的传播链。本研究采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证实云南省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巴贝虫的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蜱种类多、分布广,巴贝虫虫种具有多样性较高的特征,且证实特定人群中存在巴贝虫感染。由于本课题时间有限,病原体的特征和人群感染情况等工作仍在进行中。本结果为云南省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巴贝虫病自然疫源地的确定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李菊林,周华云,唐建霞,朱国鼎,曹俊[3](2020)在《江苏省疟疾传播媒介控制策略与研究》文中指出疟疾曾是江苏省流行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是江苏省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江苏省于2019年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而媒介控制策略在全省消除疟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主要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历史分布和生态习性以及不同防治阶段媒介控制策略和措施,并就媒介种类鉴定、品系构建、对疟原虫易感性、对杀虫剂抗性等媒介生物学及其防控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

吴玥[4](2020)在《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人口流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也导致疾病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外籍来华人群不断增多。频繁的外籍人口流动对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给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一定挑战。研究旨在分析外籍来华人群2004~2017年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外籍人群与我国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差异,探讨两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探索输入性疾病可能的传播风险。分析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4~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外籍人群传染病发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季节性指数,分析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季节分布。比较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两人群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进一步重点分析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运用模块化分析探索病例输入国家与报告省份之间的关系,Poisson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因素。通过现况调查和定性访谈,分析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外籍常住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果2004~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来华人群法定传染病33种,6247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约为17.94/10万。外籍人群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2%。病例来自全球146个国家,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有报告。云南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北京和广东。外籍人群中女性、15岁以下儿童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上升速度较快。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15319例),手足口病(6367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629例)。艾滋病、手足口病、梅毒、流感和登革热呈发病率上升趋势。乙肝、丙肝、疟疾和痢疾呈下降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发病率保持稳定,淋病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籍人群56.13%的艾滋病,83.14%的登革热,75.75%的疟疾,53.66%的肺结核,32.89%的丙肝集中在云南,主要为缅甸人群。30.07%的丙肝和18.31%的乙肝集中在内蒙古,主要为蒙古人群,手足口病和淋病主要分布在上海,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感主要分布在北京,大多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梅毒主要由广东报告,多为东南亚人。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可能为输入或散在传播。2005~2017年外籍人群输入的法定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共有3 8种,已知输入传染病最多的是登革热和疟疾。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不断增加。云南省,缅甸和老挝包含了我国和境外之间最多的登革热和疟疾输入病例。云南省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不同。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呈明显上升趋势,10月高发,病例以女性和年轻人为主。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上升较缓,1~12月均有输入,病例以男性和中年人为主。非洲人群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不同。非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呈明显上升趋势,8~10月高发,恶性疟占85.66%。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发病趋势平稳,集中在5~6月份,以间日疟为主,占64.14%。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主要因素为各国外籍人群入境人数(β=0.82,P<0.001)和疟疾发病率(β=0.40,P=0.007),各国经济卫生状况对疟疾输入没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外籍人群的卫生政策或管理办法,外籍人群卫生服务供给同我国人群基本一样,但还有待完善。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的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年患病率为71.73%。但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仅54.22%外籍患者去过中国的医疗机构就诊。与亚洲人群相比,非洲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更低,为47.35%。居住10个月以上(OR=1.48),有医疗保险(OR=1.31),认为发热应及时就医(OR=2.20)以及知道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OR=6.15)是促进外籍人群到中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因素。患有慢性病(OR=0.66)是阻碍外籍人群就诊的因素。经济收入,中文水平没有影响外籍来华人群在我国的就诊,但就诊时医疗费用高,语言沟通不畅是普遍反映的问题。外籍人群住院率为5.45%,低于我国居民住院水平。住院原因主要为分娩,占50%。与他人合居是外籍人群接受住院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外籍人群健康知识水平不足,健康宣教接受率低,仅24.69%接受过中国的健康知识宣教。有医学背景(OR=2.25),在中国患过病(OR=1.39),职业为农民(OR=4.26)、政府或技术人员(OR=2.67)的外籍人群更可能接受健康宣教。结论研究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外籍来华人群长期传染病流行和输入情况,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2004~2017年间,外籍来华人群呈现出独特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与我国人群不同,多为输入或散在传播。云南省是外籍人群传染病报告最多的省份。艾滋病是报告最多的疾病。不同传染病发病趋势,季节特征,地理分布均有差异。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疫情不断上升,报告省份不断增加,对我国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险是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传染病管理,防控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输入,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疾病,进一步制定卫生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马德伦[5](2020)在《《中国三十大发明》(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由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中国三十大发明》翻译项目。本次项目团队由20名成员组成,负责该书后二十个章节的英文翻译,本报告的作者负责书中《火药》和《青蒿素》这两章节的翻译。《火药》和《青蒿素》属于科技史类文本,该两章包含了大量有关中国文化、中医和科学原理的内容,译为目标语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读者的理解,降低译文的接受程度。为了解决该问题,译者在翻译中采用了深度翻译的策略,旨在缩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使读者更接近文本,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具体来说,注释是实现深度翻译的主要方法。在添加注释的过程中,需注重文本意图和尊重源语文化。本报告将注释从形式上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显性注释和隐性注释,再根据其内容和加注方式进一步细分三到四种小类,并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该报告能对未来的科学历史文本的英译有所启发。

米善军[6](2019)在《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县自古多瘴岚,清代云县疟疾流行只能勾勒大致面貌。民国时期该地疟疾肆虐,尤以1933~1940年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出现过两次反复,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于1986年基本扑灭,并最终融入全球性消除疟疾战略计划。清代云县防治疟疾主要采取看医、寻药及诉诸鬼神来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民国时期,政府的卫生防疫机制虽已建立,虽然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是收效甚微。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真正地实现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强力互动。这种强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波浪状的卫生运动、精密化的制度设计逐步达到的。清代云县有无卫生机构,已经无从考证。当时遇到疫情发生,根本无法实现疫情的及时控制与扑灭,更谈不上疾疫预防。民国政府治下的云县,已经出现较为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奈由于机制体制不甚健全,只在县城为中心地方设立了相关机构,根本无法辐射全县各地,尤其是偏远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在民国政府留下的卫生遗产的基础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部署中,云县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层级分明,高度密集医疗卫生网络。云县的疟疾流行是地缘区位、国家政权、民风习俗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疟疾的快速蔓延之势,倒逼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基层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但这些机构难以为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国家地计划与控制,走出一条以国家为主导,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特色防治道路,逐步确立起大众心中新政权焕然一新的形象与面貌。

李美,燕贺,周何军,冯欣宇,夏志贵,周水森[7](2018)在《WHO对中国疟原虫镜检能力外部评估与结果分析》文中提出为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疟原虫镜检方面的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收集了2017年WHO疟疾镜检外部质量评估班12名学员(11名省级单位专家, 1名国家级单位专家)的个人信息、测试所用血片的内容和学员对每张血片的判定结果等信息。计算学员每张血片的得分率,分析血片的原虫密度与学员在虫种鉴定、原虫计数方面得分率的相关性,分析学员获得的评估等级与其从事镜检工作年限、学员所在省近3年平均疟疾病例数的相关性。虫种鉴定共检测42张血片,结果显示,学员判定卵形疟原虫血片(2张)和三日疟原虫血片(2张)的平均得分率最高,为(93.8±4.0)%,阴性血片(20张)、恶性疟原虫血片(10张)和间日疟原虫血片(4张)得分依次为(92.5±2.2)%、(78.3±22.3)%、(70.8±14.2)%;血片中原虫密度与学员鉴定恶性疟原虫血片的得分率无相关性(r=-0.13)。原虫计数共14张血片,结果显示,学员平均得分率为(42.2±5.9)%。当原虫密度小于2 000个/μl血时,学员原虫计数的得分率与密度的高低呈正相关性(r=0.79)。12位学员中,获得评估等级1、 2、 3、 4级的学员分别为2、 4、 3、 3位。学员获得的评估等级(数值越小等级越高)与其从事疟疾镜检的工作年限基本无相关性(r=-0.16),与所在省份疟疾病例数呈负相关性(r=-0.55)。提示国家需加强镜检人员每年的阅片培训和练习,以维持或提高其镜检能力。

程彪[8](2017)在《中华按蚊物理图谱构建及中华按蚊与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属于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按蚊属(Anopheles genus)按蚊亚属(Anopheles subgenus)的赫坎按蚊种团的(Anopheles hyrcanus group)是我国重要的疟疾(malaria)和丝虫病(filariasis)的传播媒介,除青海和新疆之外皆有广泛分布。按蚊高分辨率染色体图谱是鉴定近似种和复合体内小种以及地理株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物理图谱(physicalmap)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中华按蚊全基因组序列的相继发表为其生态习性和传疟能力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华按蚊物理图谱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中华按蚊进化分析以及相关的研究。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已经发表的中华按蚊全基因组数据,我们选择52个Scaffold来进行物理图谱的构建。根据每个Scaffold首尾两端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两个DNA荧光探针进行标记,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其定位到中华按蚊的多线染色体上。本项目总共将104个DNA荧光探针定位到染色体上,构建的中华按蚊物理图谱包含有52个中华按蚊大片段Scaffold的染色体位置,总长度为83.43 Mb,占总组装的全基因组序列(220.8Mb)的38%,其中有48个Scaffold已经确定了方向,其余的Scaffold因为其片段太小而无法确定方向。在3R染色体臂上共定位14个Scaffold是中华按蚊染色体臂中定位最多的一条,而其总基因组长度仅为11.01Mb,是所有染色体臂基因组总长度最短的。2R染色体臂定位Scaffold数量适中,是所有染色体臂中基因组总长度最长的,占中华按蚊总基因组长度的10%。AS2scf7180000696055是所有Scaffold中最长的,其大小为5,918,260 bp,占总基因组的2.68%,被定位在3L染色体臂的38C-39C之间的区域。这是到目前为止完成的第一幅中华按蚊物理图谱,为中华按蚊的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genomics)以及染色体进化分析(chromosomeevolution analysis)等研究提供巨大的便利。雷氏按蚊(Anopheleslesteri)也是赫坎按蚊种团的一员,是中华按蚊的近缘种。二者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利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雷氏按蚊同样具有高品质的唾液腺多线染色体,其染色体带纹与中华按蚊的染色体大体相似,但在某些染色体片段上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可以用来作为两个物种鉴定的细胞遗传学标志。对两者染色体差异的研究对揭示传疟能力的不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副雷氏按蚊的高分辨多线染色体图谱,并将其与发表的中华按蚊染色体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详细描述了染色体带纹的差异,为鉴别雷氏按蚊和中华按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31个保守的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的DNA探针定位在雷氏按蚊的多线染色体上。经过比较发现两种蚊虫的染色体臂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即中华按蚊的X、2R、2L、3R、3L染色体臂分别对应雷氏按蚊的X、2R、2L、3R、3L染色体臂。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个蚊种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本研究构建的雷氏按蚊的高分辨染色体图谱及与中华按蚊染色体的比较分析为两个蚊种的分类鉴定以及传病能力差异等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艾明[9](2017)在《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与青蒿素耐药性的遗传关联性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Kelch13基因多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Pf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间接评估,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性分子监测标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确诊的云南省恶性疟疾报告病例血样202份,2009年1月-2012年12月经确诊的缅甸籍恶性疟疾病例血样384份;青蒿琥酯耐药性体内受试对象为:年龄260岁、2周内无抗菌药服药史或/和抗疟药史的缅甸籍恶性疟疾病例,接受青蒿琥酯耐药性体内测试。(2)参照QIAamp DNA Mini Kit疟原虫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巢氏PCR扩增Pf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对测序基因片段的单倍型及期望杂合度(He)、基因多态系数(H)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进行分析;构建Pf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对云南省及缅甸籍病例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类群间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3)统计学方法分析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突变型与青蒿素治疗失败之间的关联性。(4)参照QIAamp DNA Mini Kit疟原虫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PCR扩增Pfhrp2基因的exon2区,并进一步对PCR扩增出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序基因片段的单倍型及期望杂合度(He)、基因多态系数(H)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进行分析,构建Pfhrp2基因exon2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对云南省及缅甸籍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hrp2基因exon2区类群间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DNA序列中,单倍型共有13种,He为0.0481,错义突变序列占34.7%(66/190),在16、446和676等10个位点发生单位点突变,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25.3%(48/190);缅甸籍病例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DNA序列中,单倍型共有19种,He为0.0440,错义突变序列占58.8%(114/194),在446、76和492等12个位点发生单位点突变,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43.3%(84/194)。(2)本研究中云南及缅甸籍病例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的遗传分化指数Fst=0.0410(P<0.05),群体内、群体间的变异分别占95.90%和4.10%,且各类群内的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均显示“星状”布局。(3)研究中,以缅甸籍病例推算的青蒿素耐药性与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446位点突变的OR值为1.640(95%CI:1.2842.095)、与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12种位点突变的OR值为1.840(95%CI:1.4122.398)。(4)本研究中云南疟疾报告病例与缅甸籍病例Pfhrp2基因exon2区的遗传分化指数Fst=0.0047(P<0.05),两类群间遗传变异微弱、几乎无分化,且两类群内的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域聚类分支。【结论】(1)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与缅甸籍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具有多态性。(2)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与缅甸籍病例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类群在Pf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上的分化程度低,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3)以缅甸籍病例推算的青蒿素耐药性产生与PfKelch13基因kelech结构域446位点突变的OR值为1.640(95%CI:1.2842.095)、与12种位点突变的OR值为1.840(95%CI:1.4122.398),以缅甸籍病例分离株推算出的Pf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关联程度适用于云南报告病例的恶性疟原虫类群。(4)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与缅甸籍病例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类群在Pfhrp2基因exon2区的分化程度低,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王彤[10](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二、我国豫桂两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豫桂两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公共卫生、国际卫生与全球健康
    第二节 关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理论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共同体析论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二轨道外交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共同体如何影响决策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认知共同体影响决策的方式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节 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第二节 中国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一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发展(2006-2010 年)
    第三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升级(2011-2014 年)
    第四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成熟(2015-2019 年)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三节 疫情后时代跨境传染病防控的挑战与建议
致谢
附录一:专家访谈列表
附录二:参会调研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巴贝虫病调查与流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宿主动物感染巴贝虫情况调查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小型兽类检测结果与分析
        1.2.2 家畜检测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3.1 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讨论
        1.3.2 家畜感染巴贝虫的讨论
第二章 蜱感染巴贝虫情况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地区不同蜱种巴贝虫检测结果
        2.2.2 不同蜱种感染巴贝虫情况
        2.2.3 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发育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人群感染巴贝虫情况调查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巴贝虫检测结果
        3.2.2 形态学检测
        3.2.3 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
        3.2.4 同一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巴贝虫结果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巴贝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江苏省疟疾传播媒介控制策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传疟媒介种类及分布
2 江苏省媒介按蚊生态习性
    2.1 成蚊
    2.2 幼虫
3 江苏省不同防控阶段媒介控制策略与措施
    3.1 控制暴发流行(1960–1988年)和基本消灭疟疾阶段(1989–2010年)
        3.1.1 环境整治
        3.1.2 化学防治
        3.1.3 生物防治
        3.1.4 物理防治
    3.2 消除阶段(2011-2019年)
4 江苏省媒介控制相关研究
    4.1 传疟媒介种类鉴定
    4.2 媒介品系构建
    4.3 媒介易感性研究
    4.4 媒介对杀虫剂抗性研究
        4.4.1 现场按蚊抗性监测
        4.4.2 杀虫剂抗性机理研究
        4.4.3 杀虫剂抗性治理
5 结语

(4)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2004~2017年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
    1 研究目的
    2 资料来源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
        4.2 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
        4.3 外籍来华人群和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
    5 讨论
第二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
    1 研究目的
    2 资料来源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病例定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传染病种类
        4.2 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
        4.3 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4.4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疟疾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第三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理论框架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相关指标及定义
        3.3 变量分组
        3.4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倾向特征
        4.2 促进资源
        4.3 卫生服务需要
        4.4 卫生服务供给
        4.5 卫生服务利用
        4.6 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卫生服务需要普遍
        5.2 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5.3 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5.4 不同人群患病后卫生服务利用不同
        5.5 对策和建议
全文小结
创新点及局限性
    1 创新点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5)《中国三十大发明》(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hirty 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
    1.2 Introduction to Gunpowder and Artemisinin
    1.3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Tasks arrangement of the project
    2.2 Preparation for the task
    2.3 The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task
    2.4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2.5 Summary
3.THEORETICAL BASIS
    3.1 Thick translation theory
        3.1.1 The concept of thick translation
        3.1.2 The methods in thick translation
        3.1.3 The application of thick translation in historical text of science
    3.2 Classification of annotations in Gunpowder and Artemisinin
        3.2.1 Explicit annotation
        3.2.2 Implicit annotation
    3.3 Summary
4.ANALYSIS OF THE ANNOTATIONS IN GUNPOWDER AND ARTEMISININ
    4.1 Explicit annotation
        4.1.1 On the titles of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4.1.2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4.1.3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4.1.4 O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terms
    4.2 Implicit annotation
        4.2.1 By paraphrasing
        4.2.2 By amplifying
        4.2.3 By supplementing
    4.3 Summary
5.CONCLUSION
    5.1 Self-reflection in writing the report
    5.2 Limitations of annotation
    5.3 Suggestions for translating the historical text of science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Glossary of Gunpowder
    Appendix B:The ST&TT of Gunpowder
    Appendix C:Glossary of Artemisinin
    Appendix D:The ST& TT of Artemisinin

(6)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二、疟疾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一) 中国疟疾学术研究六十年回顾
        (二) 云南省疟疾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西医学认知中的疟疾
    第一节 传统中医体系下的疟疾认知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疟疾认知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的疟疾认知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疟疾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医认知中的疟疾
第二章 自然环境、区位、习俗与云县疟疾的关联
    第一节 自然环境、区位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云县疟疾
        二、海拔、地形与云县疟疾
        三、地理区位与云县疟疾
    第二节 传统习俗与疟疾
第三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
    第一节 清代疟疾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天降鞠凶:时代变革中的云县疟疾流行态势
第四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清代云县的疟疾防治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
        一、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阶段
        二、1949年后云县疟疾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艰难棘途:中央与地方的统合
第五章 云县抗疟机构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三节 公共卫生:国家卫生体系转型中的抗疟机构
结语
附1
附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7)WHO对中国疟原虫镜检能力外部评估与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估的标准程序和判定标准
    1.2 材料来源与收集
    1.3 2017年WHO-ECAMM评估内容
    1.4 学员镜检水平等级相关因素分析
    1.5 评估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参加评估学员工作年限及其所在省疟疾发病基本情况
    2.2 评估的血片情况分析
    2.3 评估结果
        2.3.1 疟原虫识别
        2.3.2 虫种鉴定得分率
        2.3.3 原虫计数血片得分率
3 讨论

(8)中华按蚊物理图谱构建及中华按蚊与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按蚊染色体图谱、基因组和物理图谱的研究进展
        1.1 按蚊染色体图谱的研究进展
        1.2 按蚊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1.3 按蚊物理图谱的研究进展及基因组的组装
    2 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染色体的研究及应用
        2.1 中华按蚊染色体的研究及应用
        2.2 雷氏按蚊染色体的研究及应用
    3 按蚊染色体图谱和物理图谱的应用研究
        3.1 系统学及分类学方面的研究
        3.2 生态遗传学和种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3.3 染色体进化分析方面的研究
        3.4 基因克隆定位方面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华按蚊物理图谱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材料
        1.2 多线染色体玻片的制备
        1.3 多线染色体图谱绘制
        1.4 目标DNA的制备
        1.5 荧光探针的制备
        1.6 荧光原位杂交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引物序列
        2.2 PCR结果
        2.3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结果
        2.4 中华按蚊物理图谱的构建
        2.5 中华按蚊与其它按蚊物理图谱的比较
        2.6 小结
第三章 中华按蚊与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及多线染色体图谱
        2.2 雷氏按蚊与中华按蚊染色体臂的同源性
        2.3 中华按蚊与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的比较
    3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9)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与青蒿素耐药性的遗传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疟疾流行现状
    2 云南省疟原虫耐药性现状
    3 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青蒿素耐药性突变
    4 研究所采用的恶性疟原虫群体
    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章 青蒿素耐药性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2.2 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
        2.3 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性检测
    3 结果
        3.1 样本信息
        3.2 PfKelch13基因PCR扩增
        3.3 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性及分布
        3.4 缅甸籍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性
        3.5 不同类群恶性疟原虫的PfKelch13基因遗传分化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的关联性分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2.2 研究对象
        2.3 青蒿素类药物耐药性体内法测试
        2.4 青蒿素耐药性观察的缅甸籍血样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性检测
        2.5 Pf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的关联程度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样本信息
        3.2 缅甸籍病例血样的PfKelch13基因PCR扩增产物
        3.3 缅甸籍病例血样的PfKelch13基因多态性
        3.4 青蒿琥酯耐药性体内测试结果
        3.5 PfKelch13突变型基因与青蒿素耐药性之间的关联程度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个研究类群恶性疟原虫的遗传背景分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样本
        2.3 疟原虫Pfhrp2基因exon2区PCR扩增
        2.4 两类群恶性疟原虫Pfhrp2基因的遗传分化
    3 结果
        3.1 样本信息
        3.2 Pfhrp2基因PCR扩增
        3.3 两个类群恶性疟原虫的Pfhrp2基因单倍型构成
        3.4 Pfhrp2基因在两类群中的遗传分化
        3.5 两个类群恶性疟原虫Pfhrp2基因单倍型的中介网络进化图分析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三、山河与疟疾
        四、区位与疟疾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一、恶鬼致病
        二、疫气致病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一、道德因素
        二、现实因素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一、病原的认识
        二、病因的认识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豫桂两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D]. 杨嘉宜. 外交学院, 2021(11)
  • [2]云岭山脉西南部地区巴贝虫病调查与流行特征研究[D]. 王帆. 大理大学, 2021(09)
  • [3]江苏省疟疾传播媒介控制策略与研究[J]. 李菊林,周华云,唐建霞,朱国鼎,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5)
  • [4]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 吴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5]《中国三十大发明》(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马德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D]. 米善军. 云南大学, 2019(03)
  • [7]WHO对中国疟原虫镜检能力外部评估与结果分析[J]. 李美,燕贺,周何军,冯欣宇,夏志贵,周水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05)
  • [8]中华按蚊物理图谱构建及中华按蚊与雷氏按蚊多线染色体比较分析[D]. 程彪.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多态与青蒿素耐药性的遗传关联性分析[D]. 孙艾明. 大理大学, 2017(02)
  •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我国河南广西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