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测定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

放射免疫测定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

一、放射免疫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骆璐[1](2021)在《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目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规模化种植药用植物的污染状况,本研究旨在建立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系统的检测方法体系、风险评估体系、有害残留物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提出保障药材质量及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1.药用植物农残的检测收集了 1771批次共182种大规模种植的药用植物样本,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药用植物中常检出的、禁用的、以及高毒的共136个农药残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136种具有高毒和高检出率的农药进行检测,建立了药用植物的多残留农药检测体系。通过欧盟药典公式,计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其检出率及超标率。2.药用植物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773批次共86种药用植物中五种重金属镉(Cd)、铅(Pb)、砷(As)、汞(Hg)和铜(Cu)进行检测。根据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颁布的五种重金属的现有标准,分别计算重金属的检出率及超标率。3.药用植物农残的风险评估对于农残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区分由于农残暴露量升高而对健康构成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量化急性、慢性以及药用植物农残的累积暴露风险;采用风险安全序数,通过风险等级评分对农药和药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通过将农药毒性、农药摄入量和可检测残留水平的相应分值进行计算,得到农药的风险等级得分(S)和药材的风险指数(RI)。此外,首次建立了针对药用植物农残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与疾病发病率相关联。对药用植物农药残留引起的患者摄入量以及相关癌症和非癌症聚集效应进行量化,并将两者合并成患者健康影响得分(IS),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表示。4.药用植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对于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非癌症风险评估和癌症风险评估探讨药用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出每日预估重金属摄入量(EDI)与各金属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PTDI)比较;非癌症风险分别计算了每种药材中各金属的非癌症危害商(HQ)及每种药材的总非致癌危害指数(HI);同时计算了每种药材中三种明确癌症风险金属的癌症风险值(CR),与癌症强度因子(CSF)比较,并计算了每种药材的总癌症风险值。结果1.药用植物农残检出及超标情况农残的总检出率为88.03%(1559批次),超标率为59.01%(1045批次)。根据欧盟(EU)、美国(US)和中国的相关规定,共检出35种禁用农药。在至少42.97%的样品(761批次)中检测到35种禁用农药,其中速灭磷和总DDT分别的检出率分别为 24.20%(LC/MS-MS,242/1000)和 13.10%(GC/MS-MS,101/771)。此外,8种禁用农药的浓度水平比欧盟标准高出500倍以上。菊花中检出农药37种(超标8种,禁用7种),其次是山楂(29种)和益智(27种)。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48.62%,n=1559),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5.77%,n=1559)。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45.42%,n=6387)和杀菌剂(33.69%,n=6387)检出率最高。2.药用植物农残风险评估根据农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药材的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a>1),包括山楂(HIa=12.09),花椒(HIa=11.54),枸杞子(HIa=1.86),和苦地丁(HIa=1.48)等。23种药用植物的慢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c>1),包括山楂(HIc=6.62),肉豆蔻(HIc=3.51),和花椒(HIc=3.38)等。山楂和花椒的急慢性风险(HQa和HQc)及急慢性累积风险(HIa和HIc)最高,而禁用农药呋喃丹和速灭磷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危害商最高。此外,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显示出最高的膳食暴露风险。在风险安全序数评估中,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和蒲公英中检测到的3-羟基呋喃丹和对溴磷的风险等级得分(S=140)最高。而药用植物山楂的危害指数最高(RI=1925),其次是石斛(RI=1315)和防风(RI=1144)。此外,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农药残留(p=0.783)对风险排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药毒性(p=0.691),草药摄入量(p=0.370)最小。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结果,药材薏苡仁(min ISh=3945.40 μDALY·person-1,mean ISh=972.07 μDALY.person-1)和川明参(ISh=4287.78μDALY·person-1)调整伤残年数最高,而薏苡仁o,p’-DDT(ISi,h=2729.58 μDALY·person-1),及川明参中的 o,p’-DDT(mean ISi,h=2837.91 μDALY·person-1,max ISi,h=3682.78μDALY·person-1)风险最高。综合三种风险评估方法,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其除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外,还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且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3.药用植物重金属检出及超标情况所有样品均检测到了重金属,总计30.51%(541)的样品中至少有一种重金属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433个样品检测出一种超标金属,75个样品检测出两种超标金属,24个样品检测出种3超标金属,9个样品检测出4种超限金属。五种重金属的超标率依次为Pb(102,5.75%)>Cd(88,4.96%)>As(74,4.17%)>Hg(67,3.78%)>Cu(31,1.75%)。Hg在菊花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66.17倍,Pb在桔梗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9.02倍。叶及皮类药用植物的超标率为9.68%,果实及种子类的超标率为16.13%,全草及其它类的超标率为41.94%,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超标率为19.35%。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重金属Pb的超标率最高,其次是Cd 和 As。4.药用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估根据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评估,共有25种(29.07%)草药(n=86)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其中9种以果实及种子入药,5种为花类,3种为根茎类,2种为叶及皮质类。7种草药中Pb、5种草药中的Cd、4种草药中的Hg和3种草药中As的最大估计日摄入量(EDI)超过了相应的暂定允许日摄入量(PTDI)。车前草的非癌症风险最高(HI=11.47),而穿心莲的癌症风险最高(CR=5.27E-09)。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HQ=9.95)和癌症风险(CR=4.48E-09)。结论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风险最高。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和癌症风险。本研究是时空尺度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及风险评估,为标准制定、药用植物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及依据。

刘少聪[2](2021)在《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显微成像领域中,电子显微镜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其能够达到几个纳米甚至亚纳米的超高成像分辨率。但是电子显微镜也存在局限性,即对于成像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其真空的成像环境决定了电子显微镜无法对生物活细胞进行长时程的观察。相比于电子显微镜,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是对生物活细胞成像更为合适的选择。远场光学显微镜能够实现对活细胞的无侵入性伤害成像和深度成像,而荧光显微成像中染料的使用也决定了其能够对活细胞进行特异性多参量成像,因此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同样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存在,远场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在原理上被限制在半个激发光波长尺度左右,因此无法满足对生物细胞中更小分子成像的需求。为了实现荧光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的提升以满足对分子结构物质的超分辨成像要求,众多超分辨成像技术在近几十年来被陆续提出,其中基于点扫描的超分辨显微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点扫描技术采用聚焦光斑激发样品,聚焦光斑在样品面上扫描实现扫描成像,再利用点激发的样品面与探测面针孔的共轭关系,实现分辨率的提升。然而目前基于点扫描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应用上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成像分辨率依然有限,还包括分辨率与信噪比的相互制约关系、样品的普适性、信息参量单一、成像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围绕对探测光场的时空调制,以并行探测技术和受激辐射损耗(STED)技术作为出发点,旨在实现成像分辨率的提升,简化超分辨成像系统,同时利用荧光信息的多参量特质,获得荧光的时间信息,从另一个维度实现超分辨成像系统的升级。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并行探测空间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对成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利用并行探测实现对探测路的光场空间调制,结合像素重组算法和荧光差分技术,同时利用荧光饱和非线性获得成像的高频信息,实现分辨率接近2倍的提升。另一方面,仅使用单路光束即可实现荧光差分成像,优化荧光差分成像系统。2、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探测实现快速寿命成像的方法,利用探测器阵列和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器(TCSPC)阵列对荧光光子进行接收和计数,获取时间信息,利用阵列探测缓解了探测器和TCSPC的光子探测堆积效应,将寿命成像速度至少提高了 3倍,同时将像素重组技术与寿命成像技术相结合,提升了寿命成像的成像分辨率;将分光谱技术与并行探测技术相结合可以将成像速度进一步的提升一个量级。3、搭建了一套基于自适应光学的STED超分辨成像系统,利用空间光调制器(SLM)对损耗光路进行光学像差矫正,同时利用可变形镜对荧光光路进行光学像差矫正,实现了对探测光场的空间调制,进而实现了 STED成像质量的提升,为STED系统对生物样品进行深度成像提供了可能。4、在STED成像系统中,利用两个门控和延时电路即可获得荧光的寿命信息,实现时间调制;利用荧光寿命信息实现时间门控STED(time-gated STED)成像,提高STED成像的分辨率;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探测的寿命光子重组STED成像技术,降低了 STED技术对损耗光功率的要求,缓解了 STED成像中光漂白对样品的影响。

孔亮[3](2021)在《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直流微电网是一种含有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中低压直流电网,也是智能化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流微电网的引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短路故障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直流电网中输电线路阻抗远小于交流输电线路阻抗,因此与交流电网相比直流电网短路故障电流增长速度更快;而且由于直流电网故障电流为直流电,故障电流到达过零点时间较长,因此不能将交流电网中过零点开断线路的方法应用到直流电网的故障保护中。综合以上两点因素,直流电网故障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其他类型的直流电网相比,当前学术界对应用于智能配用电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故障保护研究较少,且直流微电网在电压等级、接入设备类型、网架拓扑、输电线路长度等方面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等其他类型直流电网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进行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直流微电网故障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本文针对直流微电网数学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设备优化配置三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具体如下:针对直流微电网中换流器模型忽略了控制系统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故障直流微电网中换流器的建模方法,在考虑换流器控制系统影响下分别建立了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和三种常用DC/DC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并借助控制硬件在环(Control hardware-in-the-loop,CHIL)实验平台验证了故障下所建立换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针对连接单元众多的直流微电网网络拓扑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中间节点的适用于各种直流微电网网络拓扑的离散化输电线路建模方法,并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建立直流输电线路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本文通过整合换流器模型和输电线路模型,建立了直流微电网模型,并借助CHIL实验平台验证了故障下所建立直流微电网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直流微电网故障检测速度慢和容易发生误判、漏判的问题,以及直流微电网故障定位精度低和采样频率要求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earson方法的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方法。一方面,本文通过Pearson方法实时监视采样电流和稳态参考电流之间的差异以实现直流微电网故障检测功能,并在Pearson方法中引入的调整因子能够有效的避免电流曲线不同而电流变化率相同时发生的误判。另一方面,本文通过Pearson方法对比采样电流信号和暂态电流信号来实现故障定位,其中定位的采样信号选取为故障被检测到前的一段固定时长的信号,并改用故障后变化程度更大的电流信号取代电压信号作为被分析对象。最后,基于四端口直流微电网系统,本文对所提出的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充分的数值分析。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DCCB)和直流故障电流限制器(DC fault current limiter,DCFCL)故障参数多维度、强耦合、非线性化的优化配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的直流微电网中DCCB和DCFCL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本文分析了DCCB和DCFCL实现故障隔离的机理,以及DCCB额定开断电流断路、DCCB开断时间和DCFCL限流电感值等参数与故障隔离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提出了故障隔离设备参数评估模型以及基于改进NSGA-II算法的故障隔离设备优化配置方法。最后,本文借助Matlab中的代码编译功能实现了所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验证了NSGA-II算法的改进有效性和收敛速度,并给出了最优方案集合和最终最优方案的获取流程。

齐雅平[4](2021)在《基于DNA分子水平预测放射生物效应的机制模型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质子放射治疗因质子具有优越的布拉格峰特性而逐渐成为除了光子放疗之外的另一种新兴技术。临床中将质子与光子间的相对生物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用常数 1.1 来表示,然而越来越多生物实验表明 RBE 不是一个常量,其值受多种如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等物理和生物相关参数影响。目前常见的RBE模型大多是基于线性二次方程发展而来的现象学模型,它们基于细胞存活这一生物终端,只能表明高LET粒子对细胞杀伤力强,不能给出可变RBE的潜在机制的信息,而且通常由于实验数据存在较大噪声致其无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生物机理上讲,细胞杀伤是DNA损伤和修复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已被证实可产生细胞毒性。基于纳剂量和DNA分子水平的机械模型可以通过模拟DSB的诱导和修复过程来可以揭示其生物机制。因此,基于作者已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内容,本博士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一种从生物分子的微观角度到个体的宏观角度的指导思路,基于蒙特卡罗工具分别从DNA分子损伤和修复水平构建不同生物终端的RBE预测的机械模型,来评估接受辐射后的个体的放射生物效应,并将该模型用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的生物优化,为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物理剂量之间搭建桥梁。为实现该目的,本博士课题分为以下四个研究任务:(1)构建常氧条件下正常组织G1/G0细胞周期DNA分子水平辐射损伤数据;(2)根据DNA损伤数据构建DSB修复动力学模型;(3)运用模拟的生物终端参数,构建不同生物终端的RBE模型;(4)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病人体内剂量与LET分布,将RBE模型用于临床放射生物效应的预测。本文首先分别从物理和生物两个方面对放射生物效应的背景知识进行了介绍,包括宏观物理剂量和纳米剂量的定义和应用,以及辐射损伤修复机制。然后通过蒙特卡罗工具Geant4-DNA和DaMaRiS软件逐步模拟获得DNA损伤数据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修复路径选择,并与37组文献中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合理性。基于以上结果建立了以初始DSB、修复24小时后未修复DSB、错修复DSB以及未/错修复组合DSB产额为不同生物终端的四种RBE模型,并基于一个临床扩展布拉格峰(Spread Out Bragg Peak,SOBP)射束在水箱中的物理剂量和LET分布计算RBE值,与365组文献中基于细胞存活实验数据的RBE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接口将RBE模型用于质子放疗计划的生物参数优化。结果发现:蒙特卡罗径迹结构方法计算的DNA单链断裂(Single Strand Breaks,SSB)产额、DSB产额以及二者比值结果与文献中细胞实验测量值和模拟值结果基本符合,且最为关键的DSB产额与随着LET值升高而呈线性上升;构建的融合了 DSB末端切除相关的NHEJ精细修复模型(交叉修复模型)预测的未修复DSB产额与八种辐射条件下的大部分实验结果吻合,并且关键修复蛋白敲除后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能解释切除相关修复过程的机制;通过60组不同LET数值的质子辐射条件建立LET值与模型产生预测24小时后错修复DSB份额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未修复DSB产额占初始DSB产额的比值则不随LET值变化,始终保持在5.28%;四种生物终端RBE预测值与文献中实验所得RBE值相比,基于错修复DSB产额的RBE模型的绝对值高两个数量级。基于初始DSB、未修复DSB以及未/错修复DSB组合的RBE模型的相对值在不同细胞存活率的实验RBE值范围内;应用本文发展的以上两种具有合理解释的生物终端RBE模型应用在一例鼻咽癌患者治疗计划中,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综上,本课题成功地将放疗计划中的常用的物理参数与多尺度的生物终端结果建立了关联,为临床工作的生物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多角度参考。

郭磊[5](2020)在《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罹患心肌梗死(AMI)疾病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且相应的疾病死亡人口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中因疾病诊断与发现不及时所导致的患者死亡比率占据了50%以上。因此,AMI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器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在现代化的医学检测领域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在AMI疾病的诊断中,基于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相关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但截止到目前,临床上依赖的AMI疾病检测系统大多以商业化的大型仪器为主,这些技术设备虽然可靠有效,却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因此难以满足现代化医学领域对疾病进行即时诊断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生命分析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结合磁性粒子免疫技术的磁生物传感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了生物传感器技术中重要的研究分支之一。与传统的商业检测方法相比,磁生物传感器具有以下优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体积小、操作简单且检测快速等,这使得该项技术自诞生以来便在疾病标志物的即时检测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众多磁生物传感器中,微型磁通门生物传感器因其在灵敏度、可靠性及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而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青睐,并已见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截止到目前,有关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微型磁通门器件本身抑或是其相应的生物检测系统的研究均尚不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对微型化磁通门传感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以心肌标志物为检测对象,结合磁性粒子免疫方法设计研发了基于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并同时对该磁通门生物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从磁通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相应的电磁学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关于磁通门传感器的数学理论模型,并使用Magnet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建模仿真,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对影响传感器工作性能的诸多参数进行了仿真模拟。基于所得的仿真结果,对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参数进行了初步优化,并得到了相应的设计参数如下:激励及感应线圈的匝数为30~60匝;单匝线圈的宽度为40~60 um;线圈间的间隙宽度为40~50 um;磁芯长度为8~12 mm等。同时,结合具体的磁性材料参数及生物磁性粒子磁化模型,针对不同磁芯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医学检测性能进行了模拟比较,并确定了以Fe基非晶材料作为传感器的磁芯材料。2.基于MEMS加工技术制造了不同布局结构及设计参数的全集成式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设计结构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优化,得出了更佳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方案。同时,通过Fe基非晶磁芯材料的热处理退火工艺,进一步对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提升。最终,得到了高性能的磁通门器件,其主要的性能参数如下:最大灵敏度超过1200 V/T;线性度方差高于0.99,线性范围接近0~1 m T;噪声值低于100 p T/Hz1/2。3.基于所研制的高性能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结合生物磁珠-抗体免疫技术及相应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方法研发了可用于心肌梗死疾病分析诊断的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表征。结果显示所研制的磁通门生物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灵敏度,对于不同的心肌标志物而言,该传感器系统的检测限分别为0.25 ng/m L(CK-MB)、1 ng/m L(CRP)、50 pg/m L(c Tn I)及10 pg/m L(c Tn T),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度与标志物浓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表明该传感器系统在对心肌标志物进行灵敏检测的同时还能对样品的浓度进行估算。除此之外,所设计的传感器系统还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性能稳定性。这些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生物传感器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综合使用性能。4.在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并实现了基于该芯片系统的心肌标志物单目标检测及多目标联合检测等功能。结果显示该系统在保持了磁通门生物传感器高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使用效率高、操作便捷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够十分方便且高效的完成对相应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有益结果为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在医学分析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洪铎[6](2020)在《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ⅢB-Ⅳ)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及总生存期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居于肿瘤所致死亡人数之首,每年超过1300万。60%左右的腺癌患者发现即为中晚期,很大一部分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生存期大幅度缩短。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各种恶性肿瘤治疗的关注焦点,在肺癌领域备受瞩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且能够有效治疗肺癌的靶点之一,与之相关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先于系统化疗的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变化极大的提高了EGFR检测的地位,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主要通过经胸穿刺活检和气管镜活检获得,这两种途径都是有创性检查,患者往往无法接受,且可能受肿瘤异质性的误导。影像组学是指从数字医学图像中系统的提取和分析图像,转化为可挖掘的特征数据,用于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在肺癌的基因领域,已经有相关研究证明放射组学与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本研究第一部分尝试应用CT图像找出一种能预测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的影像组学标签,从而达到简单,经济,无创获取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方法。常规的预测肺癌患者生存期的方法,主要是以肿瘤分期为基础,但在临床实践中,同一分期的患者,即使治疗方案相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生存期差异同样巨大。所以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比肿瘤分期更加准确的评估预后的方法来估算患者的生存期,从而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和安排治疗顺序。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组学标签与肿瘤的预后存在关联,本研究第二部分尝试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进行预测。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至2016年于我院治疗的的晚期肺腺癌患者449人。入组标准:第一部分如下:1,所有患者均经过CT引导下经皮经胸活检或经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状态。2,根据第八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分类为IIIB-IV期。3,ECOG评分为0-3分。4,之前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5,在我院进行了治疗前的肺增强CT检查,且在指定的2种CT上进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入组标准中新增:根据EGFR突变状态选择初始治疗方案,EGFR敏感突变病人初始应用靶向治疗,其余病人初始选用含铂类的联合化疗,但指定的CT类型放宽至3种。第一部分入组201名患者,第二部分入组165名患者。均按7:3比例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获取所有病人的增强及平扫图像,全部传入PACS系统。预处理:在图像分割前采用线性插值算法对不同的体素点进行标准化,然后使用高斯滤波移除干扰信号。感兴趣的区域(ROI)勾画及特征提取:由具有7年及13年胸部放射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生使用软件ITK-Snap参考纵隔和肺窗在平扫和增强图像逐层手动勾画三维靶区。应用软件A.K.从分割出ROI图像中提取三种类型的组学特征共396种。模型建立及评估:第一部分采用套索算法(Lasso)筛选特征,再分别在平扫数据和增强数据中,应用这些特征运用多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将验证组的数据代入到建立的模型中,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效能,计算AUC值进行比较,最终得到一种预测效能最高的模型。再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与放射组学标签一起,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制作列线图。使用C-Index分别在训练组和验证组检验列线图的区分能力,然后绘制校准曲线验证其校准性,用Hosmer-Lemeshow检验比较校准性差异。最后应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用Lasso-Cox算法筛选特征,再应用Cox回归建立组学模型。同时,用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建立模型。然后应用两种方法比较组学模型的诊断的效能。第一种是预测长短生存期,分别以1,2,3年为界限,应用ROC曲线进行检验,与临床模型比较。第二种是预测高低死亡风险,用生存曲线检验,与肿瘤分期进行比较。比较完毕后,将得出的组学标签和筛选出临床资料共同代入多变量Cox回归以建立整体预测模型,分别以1,2,3年为界限,应用ROC曲线进行检验,并推导出列线图,得出1年,2年,3年的生存概率,最后分别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应用C-Index检验区分度,用校准曲线检验校准度结果:第一部分:从ROI中提取了396种影像组学特征。经过LASSO降维后,平扫数据选择了11种特征,增强数据选择了10种特征用于建立模型。将筛选出的特征分别代入6种预测模型后,分别绘制ROC曲线,计算AUC值。首先比较同一种机器学习模型中,增强数据的AUC值皆高于平扫数据。然后选择增强数据内的每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横向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值最高,故最终选择增强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之后的操作。再次应用logistic回归建立组学及临床总体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的C-index为0.908(95%CI,0.862 to0.954),验证组0.835(95%CI,0.825 to 0.845)。应用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并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训练组结果p=0.621,验证组p=0.605,可见无论在训练组还是验证组,模型预测与真实结果拟合良好。从决策曲线可知,在训练组,应用这两种预测方法预测EGFR状态,较“全预测”或“不预测”决策占优。在测试组,当阈值>20%时,应用这两种预测方法预测EGFR状态,较“全预测”或“不预测”决策占优。第二部分:在训练组中,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从396个特征中筛选了6个与生存期有关的特征。再代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并得出各个特征的系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Rad-score。模型在训练组C-index=0.721(95%CI=0.672,0.770),在验证组的C-index=0.676(95%CI=0.583,0.769)。在评估模型诊断效能方面,首先以1年,2年,3年为分界,将训练组和验证组分为长短生存期组,然后用ROC曲线评价组学模型的预测能力,训练组1年,2年,3年生存判定的AUC分别为0.738,0.836,0.759,验证组1年,2年,3年生存判定的AUC分别为0.729,0.682,0.699。然后根据X-tile软件选取1.81为截断值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高低风险亚组,绘制生存曲线,训练组Log-rank<0.0001,验证组Log-rank=0.007,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以肿瘤分期划分则无统计学意义。将得出的组学标签和单因素Cox分析筛选出3个临床资料(EGFR敏感突变,ECOG评分,脑转移),共同代入多因素Cox回归,建立整体预测模型,并推导出列线图,分别对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期进行预测。对列线图进行验证采用C-index及校准曲线的方法。训练组的C-index=0.798(95%CI=0.758,0.838),验证组的C-index=0.709(95%CI=0.626,0.792),两组的C-index均较单纯应用组学标签或单纯应用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的C-index要高。校准曲线与真实数据拟合良好。结论:基于肺增强CT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针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进行有效的预测。相比于肺平扫CT图像,肺增强CT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肿瘤信息,提高预测的效能。组学模型与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临床模型对1年的生存预测较准确,组学模型对2年的生存预测较准确,整体预测模型对3年的生存期预测较准确。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

尹晓尧[7](2019)在《面向复杂疾病诊疗的组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以癌症为代表的复杂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形成包含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调控过程。以患者临床表现出来的少数几种特征对疾病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一类辅以特定的治疗手段往往会在不同个体上有不同的反应,治疗效果难以预测。复杂疾病往往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因而家族病史和遗传相关信息只能说明个体存在患病的概率,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患病,这些都使得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棘手。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序成本呈现超摩尔定律的下降趋势,目前一个成人全基因组的测序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组学数据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数据大量出现。组学大数据的爆发使得研究人员从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患者体内实际情况出发,对复杂疾病进行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特异性治疗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对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体上仍然是基于传统临床特征和医生的经验来完成,几乎不会用到患者的多组学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尤其是每一个患者所特有的组学信息。精准医疗概念的出现推动着相关研究者们对个体化医疗的研究,期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识别出对该患者更为适用的治疗靶点或作用通路,从而量体裁衣的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但是,目前基于组学大数据对复杂疾病进行诊疗的相关方法的研究还尚有不足,急需根据生物学数据特点和临床复杂疾病诊疗需要,设计鲁棒、高效的机器学习方法。本文从复杂疾病诊疗过程中重要的三个环节——亚型分类、靶点识别和药物重定位出发,循序渐进地提出了相应的组学大数据分析方法来解决五个相关问题。具体来说,1.在疾病诊断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多模态矩阵联合分解方法来实现对癌症的亚型分类,通过引入相似性矩阵和组稀疏约束的概念,设计了含义清晰的目标函数,推导了优化求解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在模拟数据和多种癌症数据上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得到了比现有方法更好的亚型分类结果,并对分类相关的重要组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在单一组学数据亚型分类和多组学整合亚型分类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的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2.在靶点识别方面,提出了基于多源组学数据置信的靶点识别方法,综合考虑候选基因的差异表达、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对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基因功能和药物可靶向性等多源信息,提高预测靶点的置信度,减少假阳性结果在后续实验中导致的验证失败问题。对乳腺癌的4个亚型识别出了共计11个亚型特异的高置信度靶点。3.在靶点识别方面,建立了亚型分类和亚型特异性靶点识别的统一框架,提出了新的非负矩阵三分解模型,引入正交约束和稀疏约束来适应生物学先验知识并提高模型可解释性,在肝癌数据上得到了比现有方法更好的亚型分类结果并识别出亚型特异的基因靶点,并结合药物靶标数据和KEGG信号通路数据对靶点的基因功能和可靶向性进行了分析。4.在药物重定位研究方面,针对乳腺癌等癌症存在放疗抗性的问题,结合e IF4G1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并可以修复电离辐射带来的DNA损伤的先验知识,从大规模细胞反应数据出发,对乳腺癌放疗增敏剂进行了药物重定位研究。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博舒替尼可以显着抑制小鼠的肿瘤增长、减小肿瘤体积、提升小鼠生存率,并且可以显着诱导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且无毒副作用,可以用作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增敏剂。5.在药物重定位研究方面,对于当前药物重定位研究中,只使用少数出现显着变化的基因特征印迹,忽略大部分基因特征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可以从全基因组表达谱特征的带正交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和适用于该方法的表达谱特征印迹计算技巧,并对抗乙肝病毒药物进行了重定位研究。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西他列汀可以显着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且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实验。

郭文婷[8](2020)在《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有毒物质的任意排放,导致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很容易扩散至水体、土壤或者空气中,并且长期残留,具有“伪持久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由于在生物体中的累积和放大效应,这些污染物即使是在相当低的浓度,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研究已经证实了肿瘤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等均与环境中的污染物存在某种关联。因此,通过发展先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与监测环境污染物是明确污染源、研究污染物作用机理、预测污染进程、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条件、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荧光分析法因具有灵敏度好、检测快速、准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成为分析检测和跟踪目标污染物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Salamo型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构易于优化,制备过程可控以及与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强等优点,在催化和传感领域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通过对Salamo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衍生化,得到了两种半Salamo型单肟配体,分别用这两种配体与铜离子配位从而组装成了相应的配合物及配位聚合物,同时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此外,制备了六种结构特异的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致力于研究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与设计思路相一致。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1)首次报道了半Salamo型配体HL1的铜(II)配合物的单晶结构[Cu2(L1)2(μ-OAc)2],研究发现铜(II)配合物是通过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一个向内无限延伸的三维的超分子构型。模拟细胞微环境的实验证明了铜(II)配合物可以降低GSH水平,改善肿瘤微环境,且具有协同增强化学动力治疗(CDT)效果。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铜(II)配合物可实现在极低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有效杀伤。(2)以半Salamo型配体HL2为前驱体,经Cu(II)催化作用其O-N键断裂形成的配体HL3与醋酸铜(II)反应得到铜(II)配位聚合物∞[Cu(L3)]。体外实验表明该铜(II)配位聚合物能被肿瘤微环境中的GSH分解和还原得到Cu(I),Cu(I)与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的H2O2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提高了细胞内ROS水平,达到高效的CDT。本研究为开发Salamo型配位聚合物作为增强CDT的潜在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3)首次合成了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探针G1,并用于高选择性检测硼酸盐和甲醛。其检测机理是G1与硼酸盐发生配位反应关闭了G1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过程,从而达到了对硼酸盐比率检测。此外,G1可以用于检测和确定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硼酸盐的含量,从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趣的是G1和硼酸盐形成的复合物G2可以用于对HCHO污染物实现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其检测机理是通过坎尼扎罗歧化反应诱导传感器G2分子结构内硼酸基脱去,触发“启动”Salamo型传感器荧光团。传感器G2在空气和水中能稳定存在,在检测甲醛的同时,将有毒性的甲醛进一步转化为毒性低的化合物。实验证明传感器G2可以用于冷冻食品和水体中甲醛污染物分析。此部分的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不对称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可将污染物转化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首次将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用于H+的高灵敏检测,其检测范围是pH=2~11。传感器G3检测机理是基于不同pH环境下分子呈现不同的互变异构体构型,从而抑制或开启ESIPT过程,并在生理pH环境中可实现比率传感。此外,发光Salamo型萘基传感器G3分子结构中含有Cu2+离子配位的N2O2配位空腔,可实现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Cu2+离子,其检测限为2.4×10-12mol/L。同时,该传感器G3可实现对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Cu2+离子的检测。为提高传感器的应用便捷性,通过制备负载传感器G3的试纸,可方便、快捷和准确地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检测。此外,传感器G3对于Cu2+的识别过程可以应用于防伪领域中,这将大大拓展传感器G3的应用潜力。(5)首次开发出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用来特异性识别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其中Arg使传感器的荧光增强,而GSH使传感器的荧光猝灭。传感器G4也是第一个在含水体系中可以对Arg进行荧光检测的Salamo型荧光小分子传感器。研究发现传感器G4中不同的取代基对分子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经实验及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证实了传感器G4和精氨酸形成了1:1的复合物,可以用于食品及药品中Arg的测定。传感器G4在结构中存在两个潜在活性位点,可以区分GSH与Cys/Hcy,从而建立了一种生物硫醇鉴别新策略。利用三种硫醇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以及传感器G4中两个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位点,消除了Cys与Hcy存在时对GSH的干扰,这为3种生物硫醇的荧光区分识别提供了可能。同时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经济的优点,且传感器G4细胞毒性较小,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到生理环境检测。此部分研究工作也证明:设计的新型半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4在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有望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6)合成了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利用其结构中Schiff碱(亚胺)键的断裂和生成分别实现了对Cl O-和SCN-高灵敏和快速识别。传感器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作为信号机制,通过改变电子的推-拉能力,分别实现了对ClO-和SCN-的比率荧光响应。经实验验证该传感器能在实际水样(自来水和黄河水)中很好地实现对目标物ClO-和SCN-的比率检测。基于ClO-和SCN-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传感器G5在检测环境体系中污染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而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与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相比,单Salamo型荧光传感器G5具有合成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响应时间快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曲笑莹[9](2014)在《基于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冬凌草甲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文中提出冬凌草甲素(oridonin)是从冬凌草中分离出来的天然化合物,是冬凌草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系统癌症和血液系统癌症等细胞具有显着的抑制生长作用,并且其毒性较低,对肝、肾、骨髓等人体重要脏器无明显损伤。研究者在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都是直接对细胞进行给药处理,所得到的结果总是差强人意。其原因就在于,当直接给药时,细胞所处时期不同,就会出现细胞敏感程度差异、作用机制有差异、重复性差的问题,导致最终的阻滞效果不能完全体现出药物的作用效果。采用同步化方法研究细胞周期阻滞可以将细胞同步于一个狭窄的时期内,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效高度的统一,因而可以准确研究药物的周期阻滞作用,进而深入研究药物对周期内关键点的调控作用。所以本实验基于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阻滞并进一步确定阻滞时期。本实验主要开展了三大方面内容,分别为:(1)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同步化模型,其中包括三个小方面,分别是1)采用生长曲线法结合公式推导,测定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时长,2)BrdU-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S期细胞比例进而推测S期时长,3)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TdR双阻断同步法对细胞周期的同步化作用效果;(2)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周期同步化后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周期影响;(3)Westem Blotting法分析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和Cyclin B1的影响以确定冬凌草甲素阻滞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具体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计数法分别记录0、24、48、72、96、120、144和168h人胃癌SGC-7901细胞总数,通过Excel制作拟合生长曲曲线与对数期生长曲线,由公式Tc=△t×24h ×Lg2/(LgNt-LgN0)]推导得到Tc=24h/b,计算得出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数期细胞周期时长为Tc=30.63h;(2)BrdU-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SGC-7901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加入BrdU试剂1、3、5和7h后S期的百分比分别为18.5%,20.9%,24.6%,27.8%,据公式推算出S期时长为10.53h;(3)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TdR双阻断法细胞周期同步结果显示,加入终浓度为2mmol/L的TdR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其被同步于G0/G1期,成功建立同步化模型;(4)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同步化于G0/G1,期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将细胞同步化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4、8、16μmol/L的冬凌草甲素,给药24h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百分比分别为28.60%,27.7%,52.6%,60.0%%,59.7%,给药48h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百分比分别为41.5%、46.5%、47.6%、53.7%、56.9%、63.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冬凌草甲素能够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周期产生影响,将SGC-7901细胞阻滞在G2/M期。(5)Westem Blotting法分析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和Cyclin B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能够影响Cyclin A和Cyclin B1表达,Cyclin B1均表达,而CyclinA则没有表达,表明冬凌草甲素将人胃癌3GC-7901细胞阻滞于M期而不是G2期。本文通过建立细胞周期同步化模型后更清楚地观察了冬凌草甲素能够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阻滞于M期。

吴异健[10](2010)在《两种中药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有部分中药多糖被临床应用于免疫抑制畜禽的免疫调节,但目前对传染病引起的畜禽免疫抑制和中药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引起雏番鸭免疫抑制。本研究通过建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进行了猴头菇多糖(HPS)和黄芪多糖()对MDRV感染导致免疫抑制雏番鸭的免疫调节试验,并分析HPS和APS对试验番鸭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激素,以及脾脏组织IL-2和IL-6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MDRV引起免疫抑制和HPS、APS免疫调节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照GenBank已发表的相关物种的肌动蛋白(β-actin)、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三对特异性引物。从刀豆素(ConA)诱导的35日龄番鸭脾脏组织中,克隆了番鸭β-actin(Mdp-actin)、番鸭IL-2(MdIL-2)和番鸭IL-6(MdIL-6)的基因片段,并经测序验证。结果表明Mdp-actin、MdIL-2和MdIL-6的大小分别为786 bp、423 bp、322 bp,与引物设计时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Mdβ-actin核酸序列与绿头鸭β-actin核酸序列(EF667345)的同源率为98.7%,与原鸡(L08165)的同源率为97.3%;MdIL-2核酸序列与番鸭IL-2核酸序列(AY193713)的同源率100%,与绿头鸭(AF294323)同源率为98.35%;MdIL-6核酸序列与绿头鸭IL-6核酸序列(AB191038)的同源性率99.7%。2.应用MDRV-YB4分离株以2000TCID50的病毒量人工感染雏番鸭,3天后,人工感染雏番鸭与未接种MDRV健康试验番鸭以2:5的比例,将前者加入后者中进行同居感染,能引起后者典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为探讨HPS和APS对MDR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进一步阐明MDRV引起感染雏番鸭免疫抑制机制建立了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3.利用建立的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以不同浓度的HPS和APS分别经饮水给药方式对MDRV感染试验雏番鸭进行预防保护试验。结果显示HPS和APS分别以0.2g/L和0.6g/L浓度自由饮水口服均对MDRV感染试验雏番鸭有较好预防保护效果。4.将2日龄试验番鸭随机分为人工感染MDRV组(AIG)、空白对照组(NCG)、同居感染对照组(CICG)、猴头菇多糖对照组(HCG)、猴头菇多糖预防组(HPG)、黄芪多糖对照组(ACG)和黄芪多糖预防组(APG),其中CICG、HPG、APG按建立的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用AIG进行同居感染;随机分组后,HCG和HPG试验番鸭用HPS以0.2g/L浓度自由饮水,ACG和APG试验番鸭用APS以0.6g/L浓度自由饮水,对MDRV同居感染雏番鸭和MDRV人工感染发病番鸭进行防治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与CICG比较,HPG和APG试验番鸭发病死亡率分别为12%和4%,显着低于CICG死亡率24%,HPG和APG试验番鸭感染MDRV发病临床症状较缓和,剖检病变轻,尤为试验后期,APG试验番鸭剖检未见明显的MDRV感染病变。5.采用放免检测方法(RIA)测定试验番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GC)、生长激素(GH)和p-内啡肽(p-EP)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MDRV感染抑制试验番鸭机体分泌IL-1、IL-2、IL-4、IL-6、GH、ACTH,引起免疫应答即下降或停止;促进感染中后期试验番鸭机体分泌GC,导致免疫抑制;而试验番鸭血清p-EP水平波动较大,与其受应激的大小呈一定负相关联。(2)猴头菇多糖(HPS)和黄芪多糖(APS)能促进试验番鸭机体分泌IL-1、IL-2和IL-4,维持血清IL-6、ACTH、β-EP含量相对稳定;有效调节MDRV感染番鸭GC水平,并维持在正常值范围;促进MDRV感染导致GH水平低下的番鸭机体产生GH,维持健康试验番鸭血清GH水平相对稳定。试验结果也显示APS免疫调节作用优于HPS。6.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 mRNA为内参基因,检测试验番鸭脾脏组织中IL-2mRNA和IL-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MDRV感染引起试验番鸭脾脏组织中IL-2 mRNA和IL-6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MDRV感染引起试验番鸭Th细胞的凋亡有关。(2)猴头菇多糖(HPS)和黄芪多糖(APS)有助于MDRV感染番鸭脾脏IL-2mRNA和IL-6 mRNA稳定表达,可调节试验健康番鸭IL-6 mRNA水平相对稳定。7.利用上述已扩增的MdIL-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 cDNA序列,经克隆筛选和测序后,构建出重组质粒pGEX6p-1/MdIL-2,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用IPTG于37℃诱导培养获得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的MdIL-2。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D。研究结果揭示:①MDRV感染抑制雏番鸭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分泌IL-1、IL-2、IL-4、IL-6、GH、ACTH,促进GC分泌,导致免疫抑制。②APS和HPS通过能促进MDRV感染番鸭分泌IL-1、IL-2和IL-4,抑制细胞凋亡;维持血清IL-6、ACTH、β-EP含量相对稳定;抑制MDRV感染番鸭GC急剧升高,调节番鸭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达到稳定状态,促进MDRV免疫抑制番鸭康复。本研究结果可为HPS和APS对番鸭呼肠呼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放射免疫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免疫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情况
        1.1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
        1.2 农残及重金属主要类型及危害
        1.3 农残及重金属产生途径
    2. 药用植物农残及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2.1 农残前处理方法
        2.2 农残检测方法
        2.3 重金属前处理方法
        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3. 农残及重金属的标准与风险评估
        3.1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
        3.2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总则
        3.3 农残及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参考文献
前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多农药残留检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UPLC-MS/MS条件
        2.3 APGC-MS/MS条件
    3. 数据分析
        3.1 检出率的计算
        3.2 超标率的计算
        3.3 农残相关参数来源
    4. 结果与分析
        4.1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检出率
        4.2 药用植物中禁用农药检出率
        4.3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超标率
第三章 药用植物多残留农药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方法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风险安全序数
        1.3 健康影响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风险安全序数
        2.3 健康影响评估
    3. 讨论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重金属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1.3 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内标溶液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仪器与试剂
        2.3 仪器条件
        2.4 方法学指标
    3. 数据分析
        3.1 重金属的检出率
        3.2 重金属的超标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金属的检出率
        4.2 重金属的超标率
第五章 药用植物重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非癌症风险评估
        1.3 癌症风险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非癌症风险评估
        2.3 癌症风险评估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成果
附录
    表S1 药用植物中常检出农残的国际标准
    表S2.1 LC-MS/MS检测的1000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2.2 GC-MS/MS检测的771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3.1 136种农残及其相关参数列表
    表S3.2 LC-MS/MS检测的98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3 GC-MS/MS检测的44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4 LC-MS/MS检测的98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3.5 GC-MS/MS检测的44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4 136种农残的检出率及超标率
    表S5 药用植物中检出农药个数、禁用农药个数及超标农药个数
    表S6 1773批次药用植物重金属检测清单及检测结果
    表S7.1 ICP-MS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 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3 ICP-MS测定大青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4 ICP-MS测定枸杞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5 ICP-MS测定广金钱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6 ICP-MS测定红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7 ICP-MS测定金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8 ICP-MS测定菊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9 ICP-MS测定款冬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0 ICP-MS测定连翘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1 ICP-MS测定木瓜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2 ICP-MS测定女贞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3 ICP-MS测定蒲公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4 ICP-MS测定山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5 ICP-MS测定山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6 ICP-MS测定酸枣仁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7 ICP-MS测定吴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8 ICP-MS测定五味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9 ICP-MS测定鱼腥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0 ICP-MS测定栀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1 ICP-MS测定枳壳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2 ICP-MS测定紫苏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3 ICP-MS测定车前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图S1.1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1.2 32个产区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2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图S3 五种药用部分五种重金属的相似性分析(ANOSIM)
    图9、10、11的图注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学显微领域的探索
    1.2 远场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1.2.1 基于点扩散函数工程原理
        1.2.2 基于频域扩展原理
        1.2.3 基于荧光随机定位原理
        1.2.4 其他远场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1.3 基于光场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1.3.1 基于空间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1.3.2 基于时间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1.4 现有显微成像技术的缺陷与不足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2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并行探测光场空间调制的成像扫描显微成像
    2.1 引言
    2.2 成像扫描显微成像的原理
        2.2.1 矢量衍射理论
        2.2.2 像素重组
        2.2.3 成像扫描显微成像中的噪声模型
        2.2.4 探测器阵列对成像扫描显微成像的影响
    2.3 基于并行探测的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技术
        2.3.1 荧光差分显微成像原理
        2.3.2 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原理
        2.3.3 饱和系数与平移系数对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成像的影响
    2.4 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的成像系统与结果分析
        2.4.1 成像仿真结果与分析
        2.4.2 成像系统与控制
        2.4.3 成像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并行探测光场时间调制的超分辨荧光寿命显微成像
    3.1 引言
    3.2 基于TCSPC的时域荧光寿命成像
        3.2.1 基于TCSPC的寿命测量原理
        3.2.2 基于TCSPC寿命成像的发展
    3.3 基于并行探测的寿命获取
        3.3.1 光子探测的堆积效应
        3.3.2 并行探测对堆积效应的抑制
    3.4 成像系统结构与控制
        3.4.1 成像系统结构
        3.4.2 重要的光学部件
        3.4.3 成像系统的控制
    3.5 成像结果与分析
        3.5.1 荧光寿命的成像分辨率
        3.5.2 荧光寿命的成像速度和精度
    3.6 基于分光谱技术的并行探测荧光寿命成像技术
        3.6.1 荧光分光谱寿命成像
        3.6.2 成像原理
        3.6.3 荧光寿命测量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探测光场空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4.1 引言
    4.2 基于自适应像差矫正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系统
        4.2.1 成像系统整体结构和控制
        4.2.2 激发光路的描述
        4.2.3 损耗光路的描述
        4.2.4 合束光路的描述
        4.2.5 探测光路的描述
    4.3 系统重要光学部件
        4.3.1 声光调制器和电光调制器
        4.3.2 空间光调制器
        4.3.3 可变形镜
        4.3.4 振镜系统
    4.4 像差自适应矫正
        4.4.1 像差与Zernike系数
        4.4.2 可变形镜的标定
        4.4.3 像差自动矫正
    4.5 成像系统校准与成像结果
        4.5.1 系统光路粗对准
        4.5.2 基于金颗粒成像的对准与像差矫正
        4.5.3 基于荧光颗粒成像的像差矫正
        4.5.4 成像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探测光场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5.1 引言
    5.2 基于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5.2.1 受激辐射损耗对寿命的影响
        5.2.2 基于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5.3 基于时间门探测的寿命信息获取
        5.3.1 延时&门电路
        5.3.2 基于延时&门电路的寿命曲线获取
        5.3.3 基于扇出缓存器的快速寿命测定
        5.3.4 基于快速寿命测定的时间门控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5.4 基于门探测的寿命光子重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5.4.1 研究背景
        5.4.2 成像原理
        5.4.3 成像系统与控制
        5.4.4 成像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直流微电网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
        1.2.2 直流微电网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
        1.2.3 直流微电网故障隔离设备优化配置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直流微电网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换流器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
        2.2.1 VSC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
        2.2.2 DC/DC换流器建模与典型故障特性分析
        2.2.3 换流器数学模型实验验证
    2.3 直流输电线路数学模型建立与仿真验证
        2.3.1 直流输电线路模型建立
        2.3.2 直流输电线路数学模型仿真验证
    2.4 直流微电网建模与实验验证
        2.4.1 直流微电网建模
        2.4.2 直流微电网数学模型实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EARSON方法的直流微电网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
    3.1 引言
    3.2 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方法
        3.2.1 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方法的提出
        3.2.2 改进Pearson相关系数法
        3.2.3 快速故障检测方法
        3.2.4 故障定位方法
    3.3 数值分析与验证
        3.3.1 四端口直流微电网模型
        3.3.2 调整因子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3.3.3 快速故障检测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3.3.4 故障定位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3.3.5 极端短路故障下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方法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流微电网故障隔离设备优化配置
    4.1 引言
    4.2 故障隔离设备及其参数分析
        4.2.1 故障隔离设备在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
        4.2.2 故障隔离设备基本参数
        4.2.3 用于隔离设备优化配置的故障类型选取
    4.3 故障隔离设备参数评估模型及优化配置方法
        4.3.1 故障隔离设备参数评估模型
        4.3.2 故障隔离设备优化配置方法
    4.4 仿真验证
        4.4.1 优化配置基本参数设定
        4.4.2 改进NSGA-Ⅱ算法性能对比
        4.4.3 DCCB和 DCFCL收敛性分析
        4.4.4 Pareto最优方案集合分析
        4.4.5 最优方案选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4)基于DNA分子水平预测放射生物效应的机制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放射生物效应简介
        1.1.1 宏观物理剂量,微剂量和纳剂量
        1.1.2 放射生物损伤与修复机制
    1.2 放射生物效应预测模型
        1.2.1 预测放射生物效应经验模型
        1.2.2 基于蒙卡的分子水平放射生物效应预测模型
        1.2.3 质子放疗RBE预测模型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辐射诱导DNA损伤的计算
        2.1.1 Geant4-DNA模拟原理
        2.1.2 DNA以及细胞核几何模型
        2.1.3 辐射条件及径迹结构模拟设置
        2.1.4 DNA分子损伤的统计
    2.2 DNA修复模型的构建
        2.2.1 DaMaRiS工具原理概述
        2.2.2 NHEJ中修复蛋白功能概述
        2.2.3 修复路径的建模
        2.2.4 模型验证的流程
    2.3 模型的临床应用
        2.3.1 构建不同生物学终点RBE模型
        2.3.2 RBE模型用在SOBP照射水箱结果
        2.3.3 RBE模型在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辐射诱导DNA损伤结果
        3.1.1 DNA辐射损伤产额结果
        3.1.2 DNA辐射损伤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对比
    3.2 DNA修复模型的评估
        3.2.1 修复模型中蛋白招募动力学结果
        3.2.2 修复模型的整体修复动力学结果
        3.2.3 特定蛋白质缺陷修复动力学结果
    3.3 讨论DNA损伤修复模型结果的影响因素
        3.3.1 利用MCDS软件分析氧含量的影响
        3.3.2 DSB损伤复杂度对修复结果的影响
        3.3.3 染色质环境对修复路径选择的影响
    3.4 构建RBE模型
        3.4.1 不同类别DSB修复结果
        3.4.2 水模中不同终端RBE模型结果
        3.4.3 对比四种RBE模型与文献结果
    3.5 头颈部病例放疗计划的放射生物效应评估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表1 名词缩写对照表
附录 A 60组不同能量和LET值模拟数据
附录 B SDD数据格式结构以及内容
附录 C DSB修复蛋白一览表
附录 D 文献中体外细胞实验的细胞系一览表
附录 E 修复动力学结果中修复蛋白招募动力学补充结果
附录 F 敲除蛋白后修复模型的招募动力学补充结果
附录 G 融合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结构的平行修复模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传感器
        1.2.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1.2.2 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种类
        1.2.3 磁生物传感器
    1.3 磁通门传感器的介绍
    1.4 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系统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型化磁通门传感器的理论计算与参数模拟
    2.1 磁通门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磁通门传感器理论模型的建立
        2.2.1 软磁材料磁芯的数学模型
        2.2.2 激励线圈模型的建立
        2.2.3 感应线圈模型的建立
    2.3 磁通门传感器的磁芯形状及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2.3.1 磁芯形状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3.2 磁芯结构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4 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4.1 激励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输出信号强度的影响
        2.4.2 感应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2.5 磁芯材料的软磁特性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1 磁芯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2 磁芯材料的磁导率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3 不同磁芯材料传感器间的性能比较
    2.6 磁通门传感器对生物磁性粒子进行检测的理论模型及模拟仿真
        2.6.1 超顺磁珠在外磁场下的磁化理论模型
        2.6.2 磁通门传感器对磁珠杂散场进行检测的理论建模
        2.6.3 不同磁芯材料的传感器对磁珠杂散场检测信号的模拟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通门传感器的制备加工与测试性能优化
    3.1 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MEMS加工工艺
        3.1.1 Cr/Cu种子层的溅射工艺
        3.1.2 光刻显影工艺
        3.1.3 电镀工艺
        3.1.4 湿法刻蚀工艺
        3.1.5 干法刻蚀工艺
        3.1.6 聚酰亚胺支撑层工艺
        3.1.7 传感器磁芯的制作工艺
    3.2 基于铁基非晶软磁薄带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制造流程
    3.3 不同结构参数的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比较
        3.3.1 不同布局结构传感器的激励效率模拟
        3.3.2 不同布局结构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3.4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的磁通门传感器的参数及性能优化
        3.4.1 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磁芯宽度优化
        3.4.2 磁芯材料的退火工艺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研究
    4.1 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背景及其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
    4.2 磁通门传感器对磁珠的检测
        4.2.1 生物样品的制备
        4.2.2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磁珠检测方法及结果
    4.3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结论
        4.3.1 心肌标志物简介
        4.3.2 试验方案
        4.3.3 标志物检测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参数优化
        4.3.4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MEMS微流控检测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系统
        5.2.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方案
        5.2.2 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5.2.3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与制造
    5.3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微流控系统对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5.3.1 生物样品的制备
        5.3.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标志物检测方法
        5.3.3 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性能表征
        5.3.4 心肌标志物的单目标检测结果
        5.3.5 基于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ⅢB-Ⅳ)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及总生存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ⅢB-Ⅳ)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预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图像获取
        2.3 预处理
        2.4 图像分割
        2.5 特征提取
        2.6 特征筛选
        2.7 模型建立
        2.8 模型比较
        2.9 制作列线图
        2.10 列线图验证
        2.11 决策曲线
        2.1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特征筛选
        3.3 模型建立与比较
        3.4 制作列线图
        3.5 列线图验证
        3.6 决策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ⅢB-Ⅳ)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流程图
        2.3 图像获取
        2.4 预处理
        2.5 感兴趣区分割
        2.6 特征提取
        2.7 特征筛选
        2.8 组学模型建立
        2.9 模型诊断效能评估
        2.9.1 预测长短生存期效能评估
        2.9.2 预测高低死亡风险效能评估
        2.10 组学与临床结合模型建立与验证
        2.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特征筛选
        3.3 组学模型建立
        3.4 模型诊断效能评估
        3.4.1 预测长短生存期效能评估
        3.4.2 预测高低死亡风险效能评估
        3.5 组学与临床结合模型建立与验证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7)面向复杂疾病诊疗的组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复杂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1.1.2 组学大数据的爆发带来新的机遇
        1.1.3 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工作
        1.2.1 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疾病诊断研究
        1.2.2 基于组学大数据的靶点识别研究
        1.2.3 基于组学大数据的药物重定位研究
        1.2.4 基于组学大数据的复杂疾病诊疗面临的挑战
    1.3 本文工作
第二章 基于多模态相似矩阵分解的癌症亚型分类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M2SMF方法设计与分析
        2.2.1 数据与预处理
        2.2.2 带组稀疏约束的多模态矩阵联合分解
        2.2.3 NAM指标定义与模拟数据生成
    2.3 M2SMF方法的应用
        2.3.1 模拟数据测试结果
        2.3.2 基于多模态数据乳腺癌亚型分类结果与方法性能评估
        2.3.3 多种癌症数据上的亚型分类方法性能评估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组学数据的乳腺癌靶点识别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设计与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靶点识别方法
    3.3 靶点识别方法的应用
        3.3.1 对乳腺癌亚型基因表达模式的刻画
        3.3.2 Luminal A亚型候选靶标识别
        3.3.3 各亚型候选靶标的识别与排序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矩阵三分解的肝癌亚型分类与特异性靶点识别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NMTFOSC方法设计与分析
        4.2.1 数据与预处理
        4.2.2 带正交约束和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三分解模型
    4.3 数值实验
        4.3.1 基于模拟数据的指标评估
        4.3.2 亚型分类结果分析
        4.3.3 基因集富集分析
        4.3.4 亚型特异性靶点预测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GSEA与细胞反应大数据的乳腺癌放疗增敏剂药物重定位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设计与分析
        5.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2.2 GSEA方法基本原理
        5.2.3 基于GSEA的乳腺癌放疗增敏剂预测
    5.3 实验验证
        5.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2 实验方法
        5.3.3 博舒替尼显着增强放疗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正交非负矩阵分解与细胞反应大数据的抗乙肝药物重定位研究
    6.1 引言
    6.2 方法设计与分析
        6.2.1 数据处理
        6.2.2 抗乙肝药物筛选方法与特征分析
    6.3 实验验证
        6.3.1 细胞内实验验证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Salen及 Salamo型配合物研究进展
        1.1.1 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
        1.1.2 Salen型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1.1.3 Salamo型配合物的发展及催化性能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
        1.2.1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识别过程
        1.2.2 Salen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1.2.3 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1.3 基于肿瘤微环境特点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抗癌研究与应用进展
        1.3.1 肿瘤微环境的特点
        1.3.2 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缺氧,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1.3.3 以过渡金属-芳烃体系为基础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2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消耗谷胱甘肽增强的化学动力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溶剂
        2.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2.2.3 半Salamo型配体HL~1的合成
        2.2.4 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2.2.5 铜(Ⅱ)配合物与GSH的反应
        2.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2.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2.2.8 细胞内ROS染色
        2.2.9 实验方法
    2.3 结果讨论
        2.3.1 元素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紫外光谱分析
        2.3.4 铜(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2.3.5 铜(Ⅱ)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3.6 铜(Ⅱ)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2.3.7 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2.3.8 pH对铜(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2.3.9 配体HL~1及铜(Ⅱ)配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2.4 铜(Ⅱ)配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2.4.1 铜(Ⅱ)配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2.4.2 铜(Ⅱ)配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2.5 结论
3 基于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化学动力治疗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溶剂
        3.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3.2.3 半Salamo型配体H2L3的合成
        3.2.4 半Salamo型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3.2.5 铜(Ⅱ)配位聚合物与GSH的反应
        3.2.6 产生羟基自由基(·OH)
        3.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活力
        3.2.8 活死细胞染色
        3.2.9 铜(Ⅱ)聚合物产生ROS的机理及细胞内ROS荧光探针检测
    3.3 结果讨论
        3.3.1 元素分析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紫外光谱分析
        3.3.4 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3.3.5 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3.3.6 聚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分析
        3.3.7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3.3.8 pH对配位聚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3.3.9 配体H2L3及配位聚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
    3.4 配位聚合物在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3.4.1 铜(Ⅱ)配位聚合物在体外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机制
        3.4.2 铜(Ⅱ)聚合物的细胞毒性与细胞内ROS的生成
    3.5 结论
4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分别对硼酸盐和甲醛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溶剂
        4.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4.2.3 传感器G1的合成过程
        4.2.4 实验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研究
        4.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1发光性能的研究
        4.3.3 紫外滴定实验
        4.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下传感器G1的抗干扰实验
        4.3.5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识别性能研究
        4.3.6 B_4O_7~(2-)的荧光滴定
        4.3.7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4.3.8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4.3.9 化学传感器G1荧光稳定性
        4.3.10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的时间响应
        4.3.11 化学传感器G1对B_4O_7~(2-)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
        4.3.12 传感器G1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3.13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识别性能研究
        4.3.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选择性分析与竞争性实验
        4.3.15 化学传感器G2识别HCHO的荧光光谱
        4.3.16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荧光滴定
        4.3.17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最低检测限
        4.3.18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竞争实验
        4.3.19 化学传感器G2的时间稳定性
        4.3.20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的时间响应
        4.3.21 化学传感器G2对HCHO配位常数的计算
        4.3.2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pH响应
        4.3.23 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甲醛含量检测的应用
        4.3.24 识别机理探讨
        4.3.25 量子化学计算
    4.4 结论
5 单激发双发射半Salamo型传感器G3的合成及其对H~+和Cu~(2+)的荧光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溶剂
        5.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5.2.3 传感器G3的合成过程
        5.2.4 实验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学传感器G3溶剂依赖性荧光性质
        5.3.2 化学传感器G3在二元水混合体系中的荧光性质
        5.3.3 化学传感器G3的pH依赖性荧光性质
        5.3.4 pH荧光滴定实验及pKa值的测定
        5.3.5 化学传感器G3光稳定性研究
        5.3.6 化学传感器G3对pH响应的可逆循环
        5.3.7 化学传感器G3选择性与竞争实验
        5.3.8 传感器G3细胞毒性
        5.3.9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选择性
        5.3.10 紫外光谱分析
        5.3.11 紫外滴定实验
        5.3.12 Cu~(2+)的紫外抗干扰实验
        5.3.13 荧光滴定实验
        5.3.14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最低检测限
        5.3.15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的竞争实验
        5.3.16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Job曲线测定
        5.3.17 化学传感器G3对Cu~(2+)离子的时间响应
        5.3.18 传感器G3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检测
        5.3.19 利用传感器G3检测实际水样中Cu~(2+)离子的浓度
        5.3.20 传感器G3对Cu~(2+)的荧光响应用于防伪领域
        5.3.21 识别机理探讨
        5.3.22 量子化学计算
    5.4 结论
6 半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4的合成及其对精氨酸(Arg)和谷胱甘肽(GSH)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溶剂
        6.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6.2.3 传感器G4的合成过程
        6.2.4 实验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6.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4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6.3.3 化学传感器G4 对谷胱甘肽(GSH)、精氨酸(Arg)识别性能研究
        6.3.4 荧光滴定光谱
        6.3.5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最低检测限
        6.3.6 化学传感器G4对Arg与 GSH的竞争实验
        6.3.7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Job曲线测定
        6.3.8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时间荧光响应及稳定性评价
        6.3.9 化学传感器G4与Arg、GSH的结合常数
        6.3.10 化学传感器G4对Arg、GSH的 p H响应
        6.3.11 细胞活性
        6.3.12 化学传感器G4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Arg含量
        6.3.13 识别机理探讨
        6.3.14 量子化学计算
    6.4 结论
7 单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G5的合成及其对ClO~-/SCN~-比率型荧光传感性能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溶剂
        7.2.2 测试与分析仪器
        7.2.3 传感器G5的合成过程
        7.2.4 实验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溶剂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研究
        7.3.2 含水量对化学传感器G5发光性能的研究
        7.3.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识别性能研究
        7.3.4 ClO~-的荧光滴定
        7.3.5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最低检测限
        7.3.6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研究
        7.3.7 化学传感器G5对ClO~-离子的时间响应
        7.3.8 化学传感器[G5-ClO~-](G6)对SCN~-识别性能研究
        7.3.9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荧光滴定
        7.3.10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最低检测限
        7.3.11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竞争实验
        7.3.12 化学传感器G6对SCN~-的时间响应
        7.3.13 化学传感器G5对ClO~-与SCN~-的可逆循环响应
        7.3.14 检测实际水样中ClO~-和SCN~-
        7.3.15 识别机理探讨
        7.3.16 量子化学计算
    7.4 结论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冬凌草甲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药抗肿瘤的概述
    1.2 细胞周期
        1.2.1 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机制
        1.2.2 细胞周期调控的相关因子
        1.2.3 细胞周期的测定
    1.3 细胞同步化简介
        1.3.1 细胞同步化的应用
        1.3.2 细胞同步化的分类及方法
        1.3.3 部分同步化方法的对比
    1.4 冬凌草甲素来源及性状
    1.5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
        1.5.1 冬凌草甲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1.5.2 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1.5.3 冬凌草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1.5.4 冬凌草甲素降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1.5.5 冬凌草甲素抑制肿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作用
        1.5.6 冬凌草甲素对肿瘤基因蛋白及凋亡调控蛋白作用
        1.5.7 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细胞抗突变作用
        1.5.8 冬凌草甲素降低癌细胞钠泵活性作用
        1.5.9 冬凌草甲素促进活性氧的产生
        1.5.10 冬凌草甲素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用
    1.6 冬凌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6.1 冬凌草的消炎和抗菌作用
        1.6.2 冬凌草的β-受体阻断作用
        1.6.3 冬凌草的调节免疫作用
        1.6.4 冬凌草的抗氧化作用
        1.6.5 冬凌草的保健功能
        1.6.6 冬凌草的临床应用
    1.7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7.1 本课题来源
        1.7.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8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周期及S期时长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器材及实验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TdR双阻断法建立SGC-7901细胞同步化模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器材及实验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冬凌草甲素对同步后的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器材及实验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器材及实验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两种中药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禽类免疫应答的调节
    1.1 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
    1.2 畜禽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2 引起禽类免疫抑制的因素
    2.1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2 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的免疫抑制
3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3.1 中药多糖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3.2 中药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3.3 中药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中药多糖参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3.5 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3.6 猴头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番鸭IL-2、IL-6、β-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质粒和菌株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番鸭脾淋巴细胞的分离与诱导培养
    2.3 细胞总RNA的提取
    2.4 番鸭IL-2、IL-6、β-actin基因的RT-PCR
    2.5 PCR产物目的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2.7 IL-2 cDNA与pMD18T-simple vector的连接及转化
    2.8 重组质粒少量提取
    2.9 重组质粒的鉴定
    2.10 pMD18T-simple/IL-2、IL-6和β-actin PCR产物序列测定与分析
    2.11 番鸭IL-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2.12 番鸭IL-2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
    2.13 番鸭IL-2分子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鸭IL-2、IL-6、β-actin基因RT-PCR扩增结果
    3.2 重组质粒pMD18T-simple/IL-2的鉴定
    3.3 重组质粒pMD18T-simple/IL-2的测序结果与分析
    3.4 IL-6 PCR产物的序列测定结果与比较分析
    3.5 β-actin PCR产物序列测定结果与比较分析
4 讨论
    4.1 番鸭IL-2基因克隆
    4.2 番鸭IL-6基因克隆
    4.3 番鸭β-actin基因克隆 第三章 番鸭IL-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1 材料
    1.1 质粒和菌株
    1.2 工具酶和相关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表达载体的鉴定
    2.3 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MdIL-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4 表达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
    2.5 诱导表达时间的优化
    2.6 IPTG最佳诱导浓度的确定
    2.7 最佳诱导温度的确定
    2.8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初步鉴定
    2.9 表达蛋白的纯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达载体鉴定结果
    3.2 pGEX6p-1/MdIL-2融合蛋白的表达
    3.3 诱导表达产物的Western-blotting分析
    3.4 pGEX6p-1/MdIL-2融合蛋白的表达形式
    3.5 IL-2放射性免疫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IL-2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特点
    4.2 表达载体对表达的产量及生物学活性影响
    4.3 表达产物的分布
    4.4 蛋白诱导表达的条件
    4.5 表达蛋白的纯化 第四章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试验毒株
    1.2 试验番鸭种蛋和1日龄雏番鸭
    1.3 主要仪器设备
    1.5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扩增
    2.2 病毒感染力的测定
    2.3 同居感染模拟番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胞病变结果观察与TCID_(50)统计
    3.2 同居感染MDRV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3.3 番鸭呼肠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的确定
4 讨论 第五章 中药多糖对MDRV免疫抑制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毒株
    1.2 试验雏番鸭
    1.3 主要仪器设备
    1.5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试验用中药多糖的筛选
    2.2 中药多糖饮水剂量的选择
    2.3 黄芪多药和猴头菇多糖对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干预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猴头菇多糖和黄芪多糖防治MDRV感染饮水口服浓度的确定
    3.2 黄芪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对MDRV感染雏番鸭的保护效果
    3.3 血清制备
    3.4 脾脏样品制备
4 讨论
    4.1 试验进一步验证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自然感染发病模型成功建立
    4.2 黄芪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在试验番鸭中的使用与饮水口服浓度
    4.3 黄芪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防防保护作用
    4.4 黄芪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治疗作用 第六章 中药多糖对MDRV免疫抑制番鸭血清白细胞介素、神经介质和激素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番鸭血清
    1.2 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标本采集
    2.2 放免检测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鸭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
    3.2 番鸭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
    3.3 番鸭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
    3.4 番鸭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
    3.5 番鸭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
    3.6 番鸭血清糖皮质激素(GC)含量
    3.7 番鸭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
    3.8 番鸭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
    3.9 各检测指标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4 讨论
    4.1 MDRV感染对番鸭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影响
    4.2 黄芪多糖(APS)对MDRV感染番鸭的血清检测指标的影响
    4.3 猴头菇多糖(HPS)对MDRV感染番鸭的血清检测指标的影响
    4.4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第七章 两种多糖对MDRV免疫抑制番鸭IL-2和IL-6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1 材料
    1.1 番鸭脾脏组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荧光相对定量PCR引物设计
    2.2 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2.3 总RNA的反转录
    2.4 MdIL-2mRNA和MdIL-6mRNA相对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5 相对定量RT-PCR检测MdIL-2mRNA、MdIL-6mRNA转录水平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RNA质量的鉴定
    3.2 PCR检测目的基因引物
    3.3 熔解曲线
    3.4 标准曲线
    3.5 相对定量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
    4.2 试验番鸭脾脏组织IL-6mRNA和IL-2mRNA表达的影响
    4.3 试验番鸭脾脏组织IL-2mRNA表达量与血清IL-2含量的比较
    4.4 试验番鸭脾脏组织IL-6mRNA表达量与血清IL-6含量的比较
    4.5 mRNA水平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水平关系 第八章 全文总结
1 本研究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本研究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IL-2基因核苷酸多序列比较结果 附录二:IL-2基因核苷酸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附录三:放免检测结果 附录四:样品总RNA OD_(260)/OD_(280)值 附录五:相对定量RT-PCR检测结果

四、放射免疫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D]. 骆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D]. 刘少聪. 浙江大学, 2021(01)
  • [3]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 孔亮.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DNA分子水平预测放射生物效应的机制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 齐雅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D]. 郭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ⅢB-Ⅳ)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及总生存期预测研究[D]. 洪铎.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面向复杂疾病诊疗的组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D]. 尹晓尧.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Salamo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境检测与抗癌活性中的应用研究[D]. 郭文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冬凌草甲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D]. 曲笑莹.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10]两种中药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D]. 吴异健.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放射免疫测定标准曲线公式的推导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