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的实验观察

双氢青蒿素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的实验观察

一、双氢青蒿素对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相芳,史坚强,姚可娟,相红,李平[1](2021)在《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等,是一种抗疟疾特效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不仅具有抗疟活性,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青蒿素类药物可以预防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作用,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甚至还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谱广、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交叉耐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现状,就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梁毅舟[2](2019)在《青蒿琥酯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耐药细胞系SACC-83/DDP抑制及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顺铂诱导构建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耐药细胞系,检测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耐药细胞的影响,研究ART对耐药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为亲本,采用高浓度顺铂短期作用及低浓度顺铂长期维持并周期性作用的方法,构建顺铂耐药细胞系SACC-83/DDP。通过CCK8法检测浓度梯度的DDP作用于两种细胞时的IC50值计算耐药细胞系SACC-83/DDP的DDP耐药指数;通过CCK8法绘制两种细胞生长曲线,比较两种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比较SACC-83/DDP及SACC-83细胞间克隆能力的差异。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亲本与耐药细胞间细胞迁移能力的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ACC-83/DDP及SACC-83细胞中MDR-1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ACC-83/DDP与SACC-83细胞中GSTπ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实时荧光PCR法检测SACC-83/DDP与SACC-83细胞中MDR-1,GSTπ,survivin及Bcl-2基因表达的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SACC-83/DDP与SACC-83细胞中MDR-1,GSTπ蛋白表达的差异。CCK-8法检测浓度梯度组青蒿琥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腺样囊性癌耐药细胞系SACC-83/DDP后细胞存活情况的变化,绘制生存曲线并筛选后续实验的合适ART用药浓度;CCK8法检测低浓度ART与浓度梯度DDP联用48 h后SACC-83/DDP及SACC-83细胞生存率的改变;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ART作用48 h后SACC-83/DDP细胞中MDR-1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干预耐药细胞SACC-83/DDP 48 h后细胞中GSTπ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含有不同浓度青蒿琥酯的完全培养液作用48 h后,耐药细胞系SACC-83/DDP细胞中MDR-1,GSTπ,survivin及Bcl-2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含有浓度梯度ART的完全培养液培养48 h后SACC-83/DDP细胞中MDR-1,GSTπ及Bcl-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历经8个月共七次使用DDP干预,以人颌下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为亲本细胞构建具有稳定耐药性的耐药细胞系SACC-83/DDP。与亲本细胞SACC-83相比,耐药细胞SACC-83/DDP细胞的生长速度、克隆形成率以及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异。2.CCK8结果显示相同浓度梯度DDP作用于SACC-83/DDP细胞48 h后细胞生存率高于SACC-83细胞,通过两者IC50值计算得出,SACC-83/DDP对DDP耐药指数为2.38,属于低等耐药。同时,SACC-83/DDP也对博来霉素及长春新碱等其他种类化疗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指数分别为2.33及1.64,可初步判定SACC-83/DDP具有一定程度的多药耐药性。3.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与亲本细胞SACC-83相比,SACC-83/DDP细胞中MDR1及survivin蛋白表达呈上调趋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荧光结果显示,SACC-83/DDP细胞中,GSTπ及Bcl-2蛋白表达较SACC-83细胞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结果显示,SACC-83/DDP细胞中,MDR1,GSTπ,survivin及Bcl-2的m RNA表达较SACC-83细胞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CC-83/DDP细胞中,MDR1及GSTπ的蛋白表达较SACC-83细胞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CCK8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对SACC-83/DDP与SACC-8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ART对两种细胞的抑制能力无明显差异且抑制率呈药物浓度依赖,ART作用于SACC-83/DDP的IC50为458.36±27.35μmol/L。青蒿琥酯对SACC-83/DDP顺铂耐药性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当青蒿琥酯药物浓度为30μmol/L时,耐药逆转指数为1.76。5.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与不加ART的空白对照组相比,采用浓度为30,60,120,240,480μmol/L的ART作用耐药细胞SACC-83/DDP 48h后,细胞中MDR1及survivin蛋白表达均呈下调趋势,且其下调趋势呈药物剂量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荧光结果显示,与不加ART的空白对照组相比,30,60,120,240,480μmol/L的青蒿琥酯干预耐药细胞SACC-83/DDP 48 h后,细胞中GSTπ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且其下调趋势呈药物剂量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结果显示,采用30,60,120,240,480μmol/L的ART作用于耐药细胞SACC-83/DDP 48 h后,SACC-83/DDP细胞中MDR1,GSTπ,survivin及Bcl-2的m RNA表达较不加ART的空白对照组下调,且其下调趋势呈药物剂量依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采用浓度为30,60,120,240,480μmol/L的浓度梯度组的青蒿琥酯作用于耐药细胞SACC-83/DDP 48 h后,SACC-83/DDP细胞中MDR1,GSTπ及Bcl-2的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调,且其下调趋势呈药物剂量依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实验构建的SACC-83/DDP细胞与其亲本细胞SACC-83相比,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耐药指数为2.38,属于低等耐药。与亲本细胞SACC-83相比,耐药细胞SACC-83/DDP克隆形成率、细胞生长速度及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异。SACC-83/DDP细胞MDR1,GSTπ,Bcl-2及survivin的m RNA及蛋白表达较SACC-83上调,可能与SACC-83/DDP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关。2.ART对SACC-83/DDP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呈药物浓度依赖。同时ART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SACC-83/DDP的顺铂耐药性,在ART浓度为30μmol/L时,顺铂耐药逆转指数为1.76。采用浓度梯度ART作用于SACC-83/DDP细胞48 h后细胞中MDR1,GSTπ,Bcl-2及survivin的m RNA及蛋白表达与不加ART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呈下调趋势,且其下调趋势呈药物剂量依赖,上述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与青蒿琥酯对SACC-83/DDP细胞抑制及耐药逆转作用相关。

梁毅舟,农晓琳[3](2018)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头颈癌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头颈部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600 000例的新发病例[1]。在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时,常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等多手段联合运用的方法,但治疗结果常不尽人意,且预后较差[2]。尤其在疾

李慧[4](2017)在《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靶向抑制人头颈鳞癌细胞增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2015年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癌发病约225,000例,死亡77,500例,其中以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最为常见,常发生于鼻腔、鼻窦、口腔、咽部和喉部等部位的黏膜上皮,具有发病隐匿、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等特点,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虽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能显着地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因此,研究者的关注点正在逐渐转向靶向精确治疗,弥补传统治疗策略的不足,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目的。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相继报道了许多应用纳米载体制剂提高HNSCC诊断治疗效率的研究,如:口腔癌周局部注射高载药量淋巴结靶向平阳霉素活性炭纳米微粒,相较平阳霉素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用载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寡核苷酸纳米颗粒转染小鼠人头颈鳞癌SCC VII细胞,阻断EGFR表达并联合4Gy放射治疗,具有放疗增敏效应;纤维连接蛋白模拟肽(FMP)与羧基化氧化铁纳米粒子(IO)共轭结合并搭载光动力疗法(PDT)药物PC 4,靶向肿瘤整合素β1配体,对人头颈鳞癌鼠移植瘤给药后药物靶向肿瘤富集,较游离PC 4具有更高的抑瘤作用并且可明显减少PC 4用药剂量,有效降低机体药物毒性。纳米载体药物的优点包括:1、纳米药物经化学或物理修饰,如:肿瘤特异性抗体,肽,小分子和寡核苷酸,可实现靶向给药;2、纳米载体可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制备不溶或难溶于水药物的注射剂型,提高靶细胞对药物的摄取率;3、减小用药剂量,有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4、保护药物活性:在循环过程中可起到与机体组织隔绝的作用,避免体内某些活性成分对药物活性的降解和破坏。大量的体外或动物实验证实DHA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作用,其中DHA具有明确的杀伤HNSCC作用。但要开发DHA为抗肿瘤药物,将受到DHA自身物化特性的限制,如:DHA不溶于水、难溶于脂质,普通固态制剂不能达到有效抑瘤血药浓度;血浆t1/2仅有3490min等,促使当今国内、外对dha的研究不断深入,期待通过改变剂型实现延长dha有效血药浓度时间、提高dha生物相容性的目的。dha与纳米载体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手段。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设计磁性纳米粒与脂质体结合搭载dha(dha-mag-nl)纳米粒,提高dha的生物相容性、保护dha活性,达到提高dha血药浓度、延长dhat1/2的目的,为开发dha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提供条件和实验基础。实验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特性鉴定目的:优化纳米磁性载药脂质体的合成条件,构建dha-mag-nl并检测相应关键表征,以达到静脉用药要求。方法:1采用改良化学沉淀法合成fe304,观察其磁响应性和磁稳定性。2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反应合成peg-dha,定量后建立浓度标准曲线方程。3采用逆向蒸发法合成dha-mag-nl磁靶向纳米脂质体,通过检测其包封率优化合成配方。4检测优化配方合成的dha-mag-nl磁靶向纳米脂质体相应关键表征参数,作为载药系统评价指标。结果:1磁性fe3o4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磁响应性和超顺磁性。2建立peg-dha溶液标准浓度曲线回归方程,y=55.48x-1.571,r2=0.999,线性良好。3l9(34)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配方为pc:ch(w/w)4:1,pc:dha(w/w)20:1,pc:mag(w/w)10:1,dha:peg(m/m)1:10,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的dha-mag-nl磁性脂质体纳米粒;影响磁性脂质体包封率的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为:pc:ch(因素a)>dha:peg(因素d)>pc:mag(因素c)>pc:dha(因素b)。4dha-mag-nl纳米脂质体最佳配方的peg-dha包封率为82.12±0.91%;载药量为5.87±0.06%;peg-dha含药量为2.46±0.03mg;粒径在209.10±4.92nm范围,pdi=0.25±0.02,粒径均匀;粒子所带电荷数为-37.13±1.01mv。5dha-mag-nl纳米粒在4℃条件下保存3个月,其粒径与包封率两项关键物理参数经统计学分析与初始合成完毕时没有明显差异(p>0.01);dha-mag-nl纳米粒在-20℃和室温(25℃)条件下保存3个月,其粒径与包封率两项关键物理参数经统计学分析与初始合成完毕时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成功合成dha-mag-nl磁靶向纳米脂质体dha载药系统。第二部分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体外靶向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磁场作用下dha-mag-nl的靶向分布情况,初步验证dha-mag-nl的靶向作用。方法:1hep-2和cal-27细胞给予dii标记dha-mag-nl,在磁场和无磁场作用下共孵育取1h,dapi复染,荧光显微镜观察dha-mag-nl磁靶向作用。2kmmice小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射等剂量dii荧光标记的dha-mag-nl悬液,左肾暴露于4500高斯磁场中1h,对比左、右侧肾脏铁染色组织切片;对比左、右侧肾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染色图像。结果:1在磁场作用下hep-2、cal-27细胞给予dii荧光标记的dha-mag-nl悬液共孵育1h,dii荧光强度和细胞结合磁粒(fe3o4)数量均明显高于无磁场作用下的hep-2、cal-27细胞。2尾静脉注射dii荧光标记的dha-mag-nl悬液,小鼠左肾在磁场作用下与无磁场作用的右肾组织相比荧光强度有显着差异;常规组织切片铁染色观察,左肾在磁场作用下与无磁场作用的右肾组织相比,左肾局灶可见明显蓝色颗粒;右肾未见明确蓝色颗粒,两者差别显着。3体内外靶向实验结果提示dha-mag-nl纳米颗粒在体内外都具有较强的磁靶向性。结论:初步验证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具有体内外靶向作用。第三部分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系及喉癌hep-2细胞系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dha-mag-nl磁性纳米脂质体对cal-27及hep-2细胞系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1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时,dha-mag-nl浓度梯度对hep-2和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2设立实验分组:对照组、dha组、dha-mag-nl组和磁场作用dha-mag-nl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ha浓度40μm在不同干预时间对hep-2和cal-27细胞周期的影响。3设立实验分组:对照组、dha组、dha-mag-nl组和磁场作用dha-mag-nl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ha浓度40μm在不同干预时间对hep-2和cal-2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mtt法检测dha-mag-nl对hep-2和cal-27肿瘤细胞作用24h和48h,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与药物剂量及干预时间呈依赖关系。ic50值分别为28.66μm和15.67μm,41.75μm和11.86μm。相对于hep-2细胞,dha-mag-nl对cal-27细胞干预24h的增殖抑制作用稍弱。2以dha浓度为准(60μm),药物作用24h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两种hnscc细胞在dha和磁场中dha-mag-nl靶向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确的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作用(p<0.01);hep-2细胞在dha-mag-nl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作用(p<0.01);cal-27细胞在dha-mag-nl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分布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结果表明:dha-mag-nl对cal-27细胞抑制作用相应较弱。3以dha浓度为准(60μm),药物作用24h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两种hnscc细胞在dha、dha-mag-nl和磁场中dha-mag-nl靶向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显着增加(p<0.01);dha-mag-nl在非靶向作用下对细胞凋亡影响明显弱于dha和磁场中dha-mag-nl靶向干预作用(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dha-mag-nl靶向作用24h对cal-27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弱于dha的促凋亡作用(p<0.01)。结论:dha-mag-nl可抑制hep-2和cal-27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与药物剂量及干预时间呈依赖关系。

李龙飞,周红妹,马大川,李一帆,汉丽梅[5](2016)在《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癌症患者不断增多且死亡率逐年上升。中药以其安全性高、价格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成为抗肿瘤的首选药物。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与端粒酶之间存在相互激发的关系,肿瘤细胞缺乏端粒酶调节机制,一旦端粒酶活性被激活,肿瘤细胞将会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可作为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文章将从中药的几种有效成分及复方中药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作一综述,探讨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曹丽丽[6](2016)在《双氢青蒿素联合放疗对人喉鳞癌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类喉部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状况、放射治疗敏感性及联合放疗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DHA增加细胞放疗敏感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细胞毒性试验: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10μM,20μM,40μM,80μM,160μM,320μM)的DHA分别在24小时和48小时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放疗增敏试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电子线放射剂量(0Gy,2Gy,4Gy,6Gy)时20μM DHA对Hep-2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使用单击多靶拟合模型方程计算放射增敏比,评价放疗增敏的效果。3细胞周期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空白对照组、单独20μM DHA治疗组、单独6Gy电子线放射治疗组、20μM DHA联合6Gy电子线放射治疗组对Hep-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4 Western blot检测:Western blot实验分析空白对照组、单独20μM DHA治疗组、单独6Gy电子线放射治疗组、20μM DHA联合6Gy电子线放射治疗组处理Hep-2细胞时,细胞内Stat3、p-Stat3、Cyclin-D1的表达情况。5统计学方法:每个实验均重复3次,实验所得数据均经Excel整理,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细胞毒性试验:使用10μM,20μM,40μM,80μM,160μM,320μM的DHA处理Hep-2细胞24小时所对应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71±0.016,0.215±0.019,0.308±0.033,0.523±0.061,0.832±0.028,0.904±0.011,处理48小时时所对应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97±0.010,0.272±0.029,0.382±0.034,0.742±0.030,0.870±0.013,0.934±0.005;不同浓度之间及同一浓度不同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小时和48小时对应的IC50分别为58.48μM、41.98μM。2放疗增敏试验:20μM的DHA能够增加Hep-2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放疗增敏比SER为2.091±0.232。单纯经2Gy、4Gy、6Gy电子线处理后细胞存活分数SF分别为0.474±0.023、0.109±0.012、0.026±0.009;经20μM的DHA处理后再给予2Gy、4Gy、6Gy电子线照射,所对应的SF分别为0.243±0.020、0.035±0.002、0.006±0.002;DHA联合放疗组比单纯放疗组相比SF均减少(均P<0.05)。单纯放疗时平均致死量D0、准阈剂量Dq、37%致死量D37分别为1.243±0.073、1.283±0.082、2.525±0.024;放疗前使用DHA处理Hep-2细胞时D0、Dq、D37分别为1.013±0.050、0.638±0.115、1.651±0.065,相比单纯放疗组均减少(均P<0.05)。3细胞周期检测:单纯给予20μM的DHA处理Hep-2细胞,G0/G1期阻滞增加(P<0.05),S期无显着变化(P>0.05),G2/M期阻滞减少(P<0.05);放疗前经20μM的DHA处理,相比单纯放疗组,G0/G1期阻滞增加(P<0.05),S期明显增多(P<0.05),G2/M期明显减少(P<0.05)。4 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细胞内Stat3、p-Stat3、Cyclin-D1的蛋白表达情况,无论是否联合放疗,20μM的DHA处理Hep-2细胞较无药物处理组,Stat3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p-Stat3(Tyr705)、Cyclin-D1的表达均减少(均P<0.05)。然而结果还提示,无论是否之前经DHA处理,Hep-2细胞在经过6Gy的电子线放射治疗处理后,细胞中p-Stat3表达较无放疗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1 DHA能够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DHA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DHA药物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越强。2克隆形成实验证实DHA能够增加Hep-2细胞对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敏感性;3单独应用DHA可以引起Hep-2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单独应用放射治疗可以导致明显的G2/M阻滞,在放疗前应用DHA不仅增加G0/G1期阻滞,还抑制了放疗导致的G2/M期阻滞。4 DHA可以通过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可以抑制Hep-2细胞内Stat3蛋白在Y705位上的磷酸化,引起其下游的Cyclin-D1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发挥影响细胞周期的作用。实验结果还提示,电子线照射可以对细胞内的蛋白产生影响,引起Stat3在Y705位上磷酸化增加,即细胞内p-Stat3蛋白水平增加,而且这种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被DHA所抑制,进而发挥对Hep-2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

贾立峰[7](2016)在《双氢青蒿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发生于口腔、鼻腔、鼻窦、咽部和喉部等黏膜组织的肿瘤,在人体恶性肿瘤中占第六位,拥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尽管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提高了部分病人的疗效,但进展期(T3和T4)HNSC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未见显着提高。因此,亟待新的治疗理念和新型化疗药物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来治疗HNSCC患者并提高其的生存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家族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甚至关键作用的蛋白。STAT3是STATs家族中与肿瘤关系最为密切的成员,是一种信号转导蛋白,也是一种癌基因编码的细胞质蛋白,可以被许多肽类蛋白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激活。这些激活物直接或间接(通过激活细胞膜表面受体)磷酸化激活STAT3分子,磷酸化的STAT3单体通过SH2结构域互相作用,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其结果是,二聚体STAT3进入细胞核内与特定的DNA相结合,调控与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血管生成等下游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被激活的STAT3会在短时间内脱磷酸灭活变成单体回到细胞质中。而在人体主要的恶性肿瘤细胞中,STAT3的激活具有持续高表达的特点,持续激活的STAT3可促进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刺激肿瘤组织内部血管的生长等,这些变化都会加重肿瘤患者的病情。相反,靶向阻断STAT3激活则能够逆转STAT3的作用,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针对STAT3磷酸化激活,已开发出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抑制剂并进行了体外和体内研究。遗憾的是,由于不明确的副作用和药物本身特点等,没有一种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和临床实验研究。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一种从中草药—青蒿素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物质衍生物,也是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主要活性成分。DHA抗疟作用优良,是用于治疗耐药疟疾、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的最有效药物之一。近年的大量研究显示,DHA能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抗血管生成而实现的。尽管一些研究对dha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对hnscc细胞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及其对凋亡和细胞周期上游信号通路的影响至今不清楚。目的:1.评估dha对hnscc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及迁移的影响;2.探讨dha成为一种stat3抑制剂的可能性;3.观察dha与顺铂联用对hnscc细胞的杀伤作用;4.建立hnscc移植瘤动物模型,评估dha对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本课题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dha对hnscc增殖、周期和迁移影响的研究。首先,用mtt方法观察dha干预fadu、cal-27和hep-2细胞24和48h后细胞活力情况,计算出相应ic50后设定合理药物干预剂量。然后,不同浓度dha干预肿瘤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情况,同时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最后,用westernblot观察dha对hnscc细胞抗凋亡、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等相关重要蛋白表达的影响。第二部分dha抑制hnscc生长的机制研究。首先,用westernblot观察不同浓度dha对三种头颈肿瘤细胞p-stat3、p-jak2、p-src、p-egfr、p-erk1/2和p-akt蛋白的影响。接着,用dha干预并用il-6(20ng/ml)刺激实验肿瘤细胞后,观察实验药物对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dn-jak2、dn-egfr、dn-src和ca-stat3质粒并瞬时转染鳞癌cal-27细胞,用dha干预24h,westernblot观察p-stat3、p-jak2、p-src和p-egfr蛋白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ha对转染ca-stat3质粒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dha抑制hnscc增殖的机制。为进一步探讨dha对p-jak2和p-stat3的抑制作用,将其与stat3信号通路特异抑制剂azd1480及ag490一起处理实验hnscc细胞,对照比较分析dha成为一种新型stat3抑制剂的可能性。最后,将dha联合顺铂干预hnscc细胞,探讨其能否作为化疗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第三部分dha抑制hnscc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研究。利用头颈鳞癌cal-27细胞建立移植瘤balb/c裸鼠动物模型,给予实验动物50mg/kgdha或dmso进行干预,实验全程中观察动物体重和一般精神状态,定期测量移植瘤体积。28天后处死动物,切除瘤组织后称重并用westernblot观察stat3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stat3和p-jak2蛋白变化。验证dha的体外抗瘤结果的同时,为进一步用于hnsc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结果:第一部分:dha抑制hnscc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1.dha抑制三种hnscc细胞的增殖,且与剂量及干预时间呈依赖关系,其中,cal-27和hep-2两种细胞对dha较敏感,而fadu细胞的敏感性则稍差;dha对三种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由细胞凋亡增多和g0/g1期阻滞引起的;同时,dha也能抑制三种hnscc细胞的迁移能力。2.dha抑制fadu、hep-2和cal-27细胞mcl-1、bcl-xl、cyclind1、vegf、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且与药物剂量或时间呈依赖关系。第二部分:dha抑制hnscc细胞增殖与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1.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dha干预fadu、hep-2和cal-27细胞后,p-stat3(tyr705)蛋白表达下降,但对p-stat3(ser727)无明显影响。2.不同剂量dha处理三种hnscc细胞后,p-jak2蛋白表达减少,而p-erk1/2、p-akt、p-src和p-egfr蛋白变化较小;并且,dha也能抑制il-6诱导的p-jak2和p-stat3。3.用dn-jak2、dn-egfr、dn-src、ca-stat3和空质粒转染cal-27肿瘤细胞并鉴定。转染质粒的四组细胞用dha干预后,p-jak2下调,而p-src和p-egfr无明显变化;转染ca-stat3质粒则可逆转dha引起的g0/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并减轻p-stat3被抑制的程度。4.dha和stat3抑制剂azd1480及ag490一样,可下调hnscc细胞p-jak2和p-stat3表达,并与剂量呈依赖关系。5.hep-2和cal-27细胞用dha10μm联合顺铂10μm、dha20μm联合顺铂5或10μm处理后,fadu细胞用dha10或20μm联合顺铂5或10μm处理,chou-talalayci值小于1,效应点均落于直线内,细胞增殖显着受到抑制(p<0.01)。第三部分:dha抑制hnscc移植瘤生长。干预组动物应用dha(50mg/kg,腹腔注射,5次/周)干预28天后,移植瘤体积显着小于对照组,而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瘤体组织p-jak2、p-stat3、mcl-1、bcl-xl、cyclind1、vegf、mmp-2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而p-erk1/2、p-akt、p-src、和p-egfr则变化较小。结论:1.DHA抑制HNS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增加凋亡细胞,促进G0/G1期阻滞的细胞数目,同时减少Mcl-1、Bcl-x L、Cyclin D1、VEGF、MMP-2和MMP-9的表达;2.DHA选择性抑制HNSCC细胞的STAT3分子Tyr705位点的磷酸化,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特异下调p-Jak2蛋白实现的,提示DHA作用在STAT3激活前的过程;3.DHA抑制HNSCC细胞STAT3和Jak2的激活,对Akt和ERK磷酸化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一定特异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4.DHA与顺铂联用具有协同抑制HNSCC细胞的效应,其机制是通过增加G0/G1期阻滞细胞数目实现的,提示DHA能够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5.体内实验证实,DHA能显着抑制HNSCC移植瘤体积,对实验动物体重等一般状态无影响,同时减少瘤体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下游重要蛋白(抗凋亡蛋白Mcl-1和Bcl-x L,促周期蛋白Cyclin D1,促血管生成蛋白VEGF,促迁移蛋白MMP-2和MMP-9)表达,提示其有可以成为一种用于临床治疗HNSCC患者的新型化疗药物。

贾立峰,李晓明[8](2013)在《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抗疟药物青蒿素被硼氢化钠还原后的重要衍生物,也是治疗疟疾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为水溶性活性代谢物,其疗效强大而副作用小。相关研究已经证实,DHA除具有治疗疟疾、调节免疫〔1〕、抗肝片形吸虫〔2〕及抗炎〔3〕作用外,还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抗肿瘤新药。

郑绍琴[9](2012)在《青蒿素类药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有希望被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抗癌药。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动物体内实验,探索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的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老药新用开辟一种研究思路。2研究方法2.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体外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活性。2.2采用S180小鼠肉瘤细胞株腹腔移植法建立腹水瘤KM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5-Fu)、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各剂量组(200mg/kg、100mg/kg、25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10只,造模24h后,连续14d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2.3采用S180鼠肉瘤细胞株皮下移植法建立荷瘤昆明小鼠(KM)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5-Fu)、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各剂量组(200mg/kg、100mg/kg、25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10只,连续10d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般情况。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称肿瘤、胸腺和脾脏的质量并计算抑瘤率。2.4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CTX组和联合用药组(ART+CTX),青蒿素的各剂量组(200mg/kg、100mg/kg、25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及正常组(Normal),每组各6只。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12d,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称肿瘤、胸腺和脾脏的质量,计算抑瘤率;用ELISA法技术检测青蒿素对C5,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3成果与结论3.1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及青蒿琥酯对A549和Hela二株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二株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青蒿素对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青蒿素类药物对A54972h的IC50分别为:ATS27.97μg/mL、DHA43.90μg/mL;对Hela细胞72h的IC,5o分别为:ART48.10μg/mL、ATS34.60μg/mL、DHA15.94μg/mL。3.2青蒿素类药物对KM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0mg/kg· d、100mg/kg· d、25mg/kg· d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6.21%、61.25%、54.83%和55.53%、54.55%、48.36%,并呈现浓度越高,抑瘤率越高的趋势。在此试验中,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对小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影响小,说明200mg/kg,100mg/kg和25mg/kg剂量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抑制肉瘤的生长,且对小鼠免疫系统无明显毒性。S180肉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200mg/kg、青蒿素200mg/kg和青蒿素100mg/kg剂量给药后的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得到延长,并且不影响小鼠的生存质量。3.3青蒿素对小鼠Lewis移植性肺癌的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对小鼠Lewis移植性肺癌均有显着的抑瘤作用。青蒿素200mg/kg和100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06%、23.8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且ART100mg/kg与阳性药物CTX20mg/kg联用,具有相加的作用(抑瘤率为61.49%,根据金氏公式求得q=0.94)。且ART200mg/kg和ART100mg/kg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清TNF-α及IFN-γ细胞因子水平(P<0.01),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这为临床使用青蒿素类药物抗癌机理从细胞因子水平上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李斌,周红[10](2010)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有关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蒿素属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有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随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除抗疟作用外,近年来又相继报道了抗炎、抗细菌脓毒症、抗肿瘤、放射增敏、抗菌增敏、抗组织纤维化等作用。笔者在此对国内外近年发现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现状作一综述。

二、双氢青蒿素对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氢青蒿素对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预防肿瘤的发生
    1.1预防物理性致癌作用
    1.2 预防生物致癌作用
    1.3预防化学致癌作用
2 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1 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
    2.2 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2.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4 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3 调节免疫功能
    3.1 调节免疫紊乱
    3.2 增强免疫活性
    3.3 逆转肿瘤免疫抑制
4 展望

(2)青蒿琥酯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耐药细胞系SACC-83/DDP抑制及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头颈癌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头颈部恶性肿瘤研究现状
    1.1 体外研究
    1.2 体内实验
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头颈部恶性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2.1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2.2 诱导细胞凋亡
    2.3 抑制细胞侵袭或迁移
    2.4 氧化损伤
    2.5 阻断细胞信号传导
    2.6 抑制血管生成
    2.7 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化学增敏作用
3 展望

(4)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靶向抑制人头颈鳞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特性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体外靶向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系及喉癌Hep-2 细胞系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端粒酶与肿瘤
    1.1 端粒酶
    1.2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
2 端粒酶与抗肿瘤中药
    2.1 单味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2.1.1 生物碱类
        2.1.2 黄酮类
        2.1.3 苷类
        2.1.4 其他类
    2.2 中药复方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

(6)双氢青蒿素联合放疗对人喉鳞癌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双氢青蒿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双氢青蒿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增殖、周期和迁移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双氢青蒿素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生长的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双氢青蒿素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STAT3信号通路与肿瘤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DHA抗肿瘤作用
2 DHA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3 DHA抗头颈部肿瘤作用的研究和展望

(9)青蒿素类药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肿瘤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肿瘤概述
        1.1.2 肿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1.1.3 肿瘤的治疗现状
        1.1.4 小结
    1.2 中医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1.2.1 中医药对肿瘤认识的概述
        1.2.2 常用抗肿瘤中草药及有效成分
        1.2.3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1.2.4 小结
    1.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
        1.3.1 中医对青蒿的认识
        1.3.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1.3.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
        1.3.4 青蒿素类药抗肿瘤研究前景展望
第二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2.1 青蒿素类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体外评价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实验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2 青蒿素类药物对S_(180)肉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青蒿素类药物对小鼠S_(180)肉瘤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的影响
        2.4.1 实验材料
        2.4.2 方法
        2.4.3 结果
        2.4.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显微镜下A_(549)细胞和Hela细胞加药72h后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附录2:青蒿素类药物对小鼠S_(180)肉瘤实验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附录3: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干预下S_(180)小鼠肿瘤图片
    附录4:青蒿素干预下Lewis肺癌小鼠肿瘤切片图
    附录5:英文缩略语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有关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疟作用
2 抗炎作用
3 抗脓毒症作用
4 抗肿瘤作用
5 放疗增敏作用
6 抗菌增敏作用
7 抗组织纤维化
8 治疗其它寄生虫病
9 前景与展望

四、双氢青蒿素对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相芳,史坚强,姚可娟,相红,李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1(05)
  • [2]青蒿琥酯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耐药细胞系SACC-83/DDP抑制及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D]. 梁毅舟.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头颈癌作用研究进展[J]. 梁毅舟,农晓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19)
  • [4]磁性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体靶向抑制人头颈鳞癌细胞增殖的研究[D]. 李慧.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8)
  • [5]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J]. 李龙飞,周红妹,马大川,李一帆,汉丽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1)
  • [6]双氢青蒿素联合放疗对人喉鳞癌细胞的影响[D]. 曹丽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7]双氢青蒿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贾立峰.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8]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J]. 贾立峰,李晓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18)
  • [9]青蒿素类药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郑绍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有关进展[J]. 李斌,周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05)

标签:;  ;  ;  

双氢青蒿素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生长的实验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