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田苗乡一片神奇的土地

车田苗乡一片神奇的土地

一、车田苗族乡一片神奇的土地(论文文献综述)

程燕辉[1](2021)在《广西资源县五排苗族山歌文化研究》文中指出

田雨薇[2](2021)在《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文中认为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愈演愈烈,建筑师逐渐介入到乡村建设活动之中,这是建筑师群体在21世纪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深受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影响的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在面对中国乡村建设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先例可循的。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历程同时进行作品解析,总结些许贵州乡村建设的在地经验,为今后建筑师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文章第一部分对21世纪建筑师的乡村工作进行阐述,分析了21世纪以来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通过对2010-2019年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进行梳理,将建筑师在贵州乡建的设计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作品解析,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建筑师介入贵州乡村建设活动中的趋势、工作模式以及空间策略,从而探索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文章第三部分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出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以及以上三个时段中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同时总结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从“建筑师”向“建筑师+”职业转变,最后反思当下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彭世良[3](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笪玲[4](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邓世维[5](2017)在《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梅山地区主要覆盖湖南中部区域,当地的发展受制于历史政治格局与地理环境影响,至北宋之后,才逐渐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梅山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并称为三大始祖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梅山文化保留了神秘、原始的特质,并呈现多元共生的文化面貌。目前,梅山地区遗留了丰沛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建立文化遗产景区提供了资源基础。近年来,当地旅游产业飞速发展,游客体验需求不断提升,而文化遗产景区的开发建设却暴露出诸多问题。景区中遗产景观资源破坏,景观缺乏历史原真性和互动参与性,设计建设缺乏整体性,配套设施落后,游客体验欠佳等问题比比皆是,当下亟待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立足梅山文化与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重点发展“梅山文化体验旅游区”,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体验旅游地。作者结合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需求,体验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政策目标的引导和自身参与的相关设计项目进行了思考,确定以体验式景观设计为切入点,研究提升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景观与体验品质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包括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基础性研究、实践探索性研究。第一、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研究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旅游景观开发和成功设计案例启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引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者凯文·斯维茨(Kevin Thwaites BA)的体验式景观理论,结合人本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体验式景观设计是一种探究性思维,是包括空间维度与体验维度相结合的整体景观思维系统。并构建了体验式景观交互感知模式的理论框架,即“本能层面的直觉感知——行为层面的动态感知——反思层面的文化与情感感知”的个体感知,和表现群体扩散效应与体验趋同现象的群体感知,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四章为对象的基础性研究。第三章简述了梅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基于斯图尔德的“文化体系”理论,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形成的梅山文化体系,完善和深化了梅山文化以当地宗教信仰为文化核心,并逐级演变出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物化形象等文化表象的层级体系。重点剖析了梅山文化层级体系影响下形成的文化遗产景观特征(景观格局的地缘性、遗产建筑的类同性、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元性),并进一步揭示了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沿商业、交通和传统住区分布的规律。第四章研究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景观与体验现状。根据实地考察和通过调研统计分析,得到了当地旅游体验消费需求出现增长趋势的结论。并依据梅山地区旅游规划目标,提出了以茶文化体验、农耕文化体验、名人文化体验、古村文化体验、宗教文化体验所组成的体验规划格局。通过对各个体验主题类型的景区景观及其体验现状的分析,发现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主要存在文化遗产景观破坏与景观体验欠佳两大问题。第五、六、七章为实践探索性研究。第五章确立了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体验式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总体策略。通过对体验式景观设计特点的挖掘,整合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的问题和规划特色,融汇整体统筹、动态优化、参与互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提出了协同发展观念、强化景观体验核心、构建景观审美表达的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景观体验式设计的总体策略。第六章研究了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体验式景观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体验式景观设计的系统流程(“信息收集——信息记录——要素组织——规划设计——动态优化”)。其次,针对历史原真性体验营造,提出了景观原型转译的设计方法。景观原型转译分为基层转译和深层转译,分析了基层转译的原型提取来源和过程,探讨了深层转译的复合形式、“历史元”、“地域元”的“元设计”以及对象设计中的要素、空间、意境原型设计。再次,对应空间维度与体验维度,研究了景观营造与体验组织结合的具体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物质体验式景观与非物质体验式景观的具体设计方法。最后,探讨了GIS技术、三维技术和雨洪管理技术在体验式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拓展。第七章,选取新化县大熊山蚩尤文化园、安化县梅山文化园和安化县梅城镇梅山古国都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案例论证体验式景观设计方法在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建设中的适用性。

潘雪枚[6](2017)在《记忆与象征:广西资源县五排苗族木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象征具有高度的凝结力,可通过压缩的方式保存大量的文化信息,是文化记忆的重要保存方式之一。在新的背景下,又能对各种贮存的信息进行重构,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文化记忆和象征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影响着人们对于木的认知,进而反映于各种民间传说、仪式行为、信仰禁忌乃至具体的木质器物应用当中。木与五排苗族的生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研究将为了解五排苗族传统文化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本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以五排苗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以及信仰体系为背景,对五排苗族关于木的文化记忆进行收集,探索木的多重象征意义,以崭新的视角阐释苗族木文化。解读苗族木文化记忆和象征当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人居环境观,了解木在五排苗族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实践和作用,探讨五排苗族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叙述,首先是以木的文化表述为核心,以民间传说、树木常识、民俗信仰、亲缘关系表述、传统节俗中的木为落脚点,探讨五排苗族木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次是以风水林类型及人居环境观、木质器物的文化认知和象征为中心展开论述。五排苗族将木与风水之中的“生气”联结,通过各式各样的风水林来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祈求健康、人丁和财富。同时,他们的这种人生述求也反映在木质器物的文化象征当中。因此,通过分析作为五排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的木的文化认知,以及木作为象征符号的形成之因,有助于我们深层次的理解五排苗族的木文化内涵。五排苗族秉持着自己对于木的独特认知,将木视为一个生命体,对树木的自然特性进行想象,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加之于木。同时,又敬畏于木的神秘未知属性,通过一定的仪式行为表达愿望,借助木的神秘力量为自己所用。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田野调查点,在访谈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入了解五排苗族提供了基础。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田野点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五排苗族族源等相关情况进行介绍。这一部分通过对五排苗族生活区域的整体介绍,为后文探讨五排苗族木文化建构奠定基础。第二部分,试图从木的文化认知当中分析五排苗族的木文化情结。一方面从五排苗族历史记忆中的树木入手,探讨五排苗族对于树木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传统节俗中的树木象征,与树结亲仪式中的木文化认知进行探索,对五排苗族的历史记忆中的木文化认知进行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从五排苗族地方性知识体系中的树木常识入手,结合“一蔸人”的亲缘关系表述,分析人与木交互关系中的树木认知,探索木在五排苗族社会中的象征义;第四部分,结合木质器物在五排苗族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分析人们对于木质器物的文化认知以及木质器物的文化象征。然后,探讨木质器物作为木文化的延伸,是如何在五排苗族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第五部分,五排苗族通过风水林营建了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表达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这一部分在介绍五排苗族风水林类型的基础上,分析风水与巫术禁忌相结合的原因,探讨风水林所展现出的五排苗族理想人居环境样式。最后为结论,对论文进行分析总结。木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苗族木文化的研究甚众,但其实并不全面。本文以颇具民族特色的木文化记忆和木象征为落脚点,整合民间传说、树木常识、仪式禁忌、传统节俗、木质器物、风水林等与木相关的内容,考察五排苗族木文化的多层次建构,探究木的多重象征义及其形成之因,并以木为切点,考察五排苗族传统文化的构成和内涵。相信这将为五排苗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五排苗族研究的内容。

程瑶[7](2017)在《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红军长征经过桂北,在龙胜县、兴安县、资源县、灌阳县以及全州县都留下了许多高价值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的存在为桂林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不过桂林的红色旅游却一直不温不火。事实上,桂林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添砖加瓦,而且可以帮助桂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创造经济效益,所以探寻桂林红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非常有必要。为此,笔者选取龙胜县、兴安县、资源县、灌阳县、全州县作为调研地点,以当地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红色遗址(遗迹)的详细了解,探索桂林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揭示桂林红色旅游的发展困境,并结合桂林实际情况,提出桂林的红色旅游应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相关的研究动态,论文的框架,以及论文中所需的重点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桂林红色旅游的发展背景以及意义,分别从国家、广西、桂林的层面论述桂林的红色旅游发展处在一个相对优越的发展环境之中,明确桂林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第三章主要阐述桂林红色旅游发展的资源禀赋。首先,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桂林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情况;然后,分析桂林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紧接着详细的分析了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硬件基础,从吃、住、行等方面证明桂林红色旅游发展的硬件基础在不断完善,能够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助力。第四章主要是从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桂林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在第五章中,笔者从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现实动因以及实践经验四方面论证将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桂林的可行性,尤其是在实践经验部分,笔者分层次、分产业列举了红色旅游界将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希望桂林能够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进而发展自身的红色旅游。第六章,笔者选择龙胜县白面瑶寨为主要的调研点,探究其将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历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功,希望能对桂北五县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具体措施带来帮助。最后,笔者根据桂林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与微观方面提出了将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建议与对策。其中,龙胜县、兴安县、灌阳县、资源县与全州县分别采取红色旅游+少数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现代休闲农业、生态文明、宗教文化的方式,力图能够帮助桂林红色旅游实现健康、快速甚至品牌化打造的目标。

罗金阁[8](2017)在《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文中研究指明梅山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并称为三大始祖文化,是资江流域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在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梅山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文化样貌。梅山地区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环境是梅山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本文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以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资江水域作为文化线路,将梅山地区传统商业集镇串联起来,并综合运用了规划学、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社会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对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结合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区域规划,探寻了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技术方法,以实现梅山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全文共分为七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课题背景研究、基础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探索性研究。课题背景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章。第一章,探讨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研究范围、确立了研究方法,明确了研究意义、思路与框架。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各领域(建筑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有关传统集镇研究的现状、梅山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他传统集镇保护更新的成功实践案例。基础性研究涵盖了本文三、四章内容。第三章,以在地性边界为横向切入点,从地域范畴、文化范畴、商业范畴三个不同层次对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集镇建筑文化的在地性做出了系统分析,为传统集镇建筑文化的认知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从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建筑空间构成特点两方面剖析了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空间的构成逻辑。分析性研究包括了第五章,以及第六章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五章主要从保护观念、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及现状的反思三方面探讨了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确立了保护更新的方向即文化旅游的发展。第六章,从理论层面出发,详细阐述了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的理论基础——文化转译机制,同时对文化转译的概念、价值以及生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索性研究包含了第六、七章内容。第六章,在基础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的总体策略,即保护和发展互促共进、文化环境的有机更新和场所空间的原真发展。之后,着重分析了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和更新的技术方法:通过“空间信息采集——基因符码转化——导向目标表达”的推进,最终实现建筑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有效传达。第七章,针对梅山地区资江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的现状调研情况,结合区域规划目标,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第六章所论述的技术方法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来,以此来探讨流域内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操作模式。以“文化+乡村旅游”与“文化+特色产业”为集镇发展目标,分析了在地保护、异地保护两种不同方向的实践案例,总结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传统商业集镇建筑文化保护更新方式:还原型、再生型、复苏型,为流域内后续集镇建筑保护更新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王若光[9](2015)在《尉村“跑鼓车”的田野考察及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传统民俗的延续与发展始终是学界热议的话题。文章根据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范式、方法、地域分布所呈现出的总体特征,选择山西河东地区尉村民俗体育“跑鼓车”为具体个案,进行了历时三年,累计田野在场时间四个月以上的田野考察,对尉村“跑鼓车”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民族志描绘。文章分别从共时性的文化解释与历时性的文化变迁两个方面着手,共同围绕本研究的重点问题,“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是什么?”,展开论述,所得具体观点如下:一、通过对尉村“跑鼓车”习俗本身的文化结构、形态、特征、流程、运行机制等研究发现,“跑鼓车”习俗是具有典型性意义的本土体育个案;中国历史上确乎自为的发展出可与西方竞技体育媲美的体育文化,中国本土体育的生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文化土壤与运行规律。尉村“跑鼓车”习俗内部蕴含着极强的身体对抗竞技结构回答了“民俗体育如何可能”的本体论问题。二、尉村“跑鼓车”习俗既具有中国民俗体育的一般特征,依附于传统民俗禳灾祈福信仰,同时又具有中国民俗体育中难得一见的身体竞技性特征。“禳灾祈福”生成的原因是中国农业社会生计模式下共同形成的一种集体有意识信仰建构;而身体竞技性特征生成的原因则来自尉村特殊的生活实践模式,系一种集体无意识文化建构,其中,地缘关系、拟血缘关系、宗亲关系及村落独特的历史效应是决定尉村生活实践中竞争与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进而,尉村生活实践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又决定了“跑鼓车”习俗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三、明清以来,尉村“跑鼓车”文化变迁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各具特色,体现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强韧的文化调适功能。然而,21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过热发展对习俗的延续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田野数据显示,尉村“跑鼓车”习俗幸运的躲过了苦难深重的战乱动荡年代,成功的调适于建国初期频繁的政治运动,但在2000年以来的地方煤炭经济急速升温下悄然中断。影响民众生计方式的经济要素应是当地民俗延续中更为隐匿、更为彻底的扰动因素。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颁布是激活“跑鼓车”习俗延续、发展的一剂良药,但政策要素的介入为习俗系统内外带来了新的问题。尉村“跑鼓车”申遗,内部矛盾的出现与传统生计方式的改变,当下经济、文化、权力、信仰等多方利益的共同追逐有着紧密的联系。尉村“跑鼓车”习俗的保护面临着政策要素禀赋的持续性与有效性的考验,同时,更是对文化持有者信仰坚定与否的一种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不再乎于’非物’,也不在乎于’有物’,而在乎于“有”、“无”之间的人的生活态度。阐释学大师保罗·利科有一个对文化人类学研究颇具启发性的观点:“通过对他者的理解,绕道来理解自我”。田野个案的研究不仅在于能为研究本身带来一些真实可靠、客观务实的见解,更多的还可以为我们“自身”带来反思,不论学科自身观念还是国家相关政策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反思的对象。这一“通过他者来理解自我”的方法论思想始终为本研究所坚持。尉村“跑鼓车”为国家民俗体育的保护带来深刻反思,检视“共时”与“历时”研究所得出的各部分论点,它们经纬交织的表明:民俗体育“跑鼓车”保护的核心对象是带有民俗信仰的身体竞技活动;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手段是保持社会民众相对稳定延绵的生活方式。

王春芳[10](2012)在《发掘民俗文化资源 促进资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文中提出资源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对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我们要从更新观念、加强规划、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加大投入等方面促进资源县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利用,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车田苗族乡一片神奇的土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田苗族乡一片神奇的土地(论文提纲范文)

(2)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乡建
        1.2.2 建筑师设计实践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1.4 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及量化分析
        1.5.2 典型案例比较解析
        1.5.3 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现状存在的问题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21 世纪的建筑师乡村工作概述
    2.1 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现象解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
        2.1.2 建筑学层面的设计思考
        2.1.3 建筑师大规模下乡运动的起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
    2.2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时间节点梳理
第三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2010-2014 年)
    3.1 2010-2014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3.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3.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3.2 西线工作室:建筑师感知下的地域性表达
        3.2.1 由地缘秩序引发的空间生产
        3.2.2 空间氛围营造与公共生活模型
        3.2.3 表现地域特色的复合建造模式
        3.2.4 建筑师思想观念的单向输出
    3.3 前人建筑文化工作室:建筑师意识中的从传统到创新
        3.3.1 从修复传习的乡村实践到创新发展的乡土实践
        3.3.2 贵州乡建中建筑师身份多元转型的萌芽
    3.4 袁咨桐故居组团改造:对“新”传统的尊重
        3.4.1 “新”传统与“旧”传统的回应
        3.4.2 设计与施工的偏差带来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2015-2017 年)
    4.1 2015-2017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4.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4.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4.2 两种主流的整体村落建设模式:雨补鲁村与中关村
        4.2.1 整体村落空间规划设计
        4.2.2 建筑改造更新模式
        4.2.3 公共空间主题导向的挖掘及设计策略
        4.2.4 乡建五年后的凋敝与衰败:中关村乡村建设启示
    4.3 茅贡计划:从乡村建设到乡镇建设
        4.3.1 茅贡计划:寻找乡建的另一种可能
        4.3.2 “廊”——作为建筑整合的空间语言
        4.3.3 乡建工作:不仅仅是盖房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18-2019 年)
    5.1 2018-2019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5.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5.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5.2 黄岗实践:重塑乡村的循环共生
        5.2.1 厕所的改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建与更新
        5.2.2 事件与物件介入乡村建设
        5.2.3 黄岗后记:为村民而设计
    5.3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未来乡村的探索
        5.3.1 起点:露营装置设计活动
        5.3.2 未来乡村的诗意重建
        5.3.3 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转型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归纳
        6.1.1 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持续关注
        6.1.2 日常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并置设计
        6.1.3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工作方法要点总结
    6.2 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
        6.2.1 贵州乡建的当代示范价值
        6.2.2 贵州乡建的不足之处与反思
    6.3 从“建筑师”到“建筑师+”
    6.4 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访谈笔录——无名营造社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陈国栋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质遗迹概念
        2.1.2 地质遗迹类型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质公园概念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2.3.3 系统理论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1 生态修复概念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6.1 公园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区域地质背景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6.2.2 生物景观资源
        6.2.3 人文景观资源
        6.2.4 其他景观资源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4)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1.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求
        1.1.2 政策导向的影响
        1.1.3 体验展示与体验消费的启示
        1.1.4 设计项目实践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梅山地区
        1.2.2 文化遗产景区
        1.2.3 体验背景下的相关概念
    1.3 选题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4.4 比较归纳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景观开发
        2.1.1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2.1.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2.1.3 文化遗产旅游景观开发
    2.2 体验式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
        2.2.1 国内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2.2.3 体验式景观概念系统
        2.2.4 体验式景观交互感知模式
    2.3 设计案例启示
        2.3.1 日本文化遗产体验原真性探讨
        2.3.2 柬埔寨遗产建筑修复与传统工艺
        2.3.3 越南顺化皇家园林空间表达
    2.4 梅山地区相关研究
        2.4.1 梅山文化研究
        2.4.2 梅山旅游及其景观设计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生成背景
    3.1 梅山地区自然环境概述
        3.1.1 地貌特征
        3.1.2 气候土壤
        3.1.3 生物资源
    3.2 梅山地区人文环境概述
        3.2.1 梅山文化发展历程与层级
        3.2.2 梅山文化核心
        3.2.3 梅山文化价值观表现
    3.3 梅山文化对文化遗产景观的影响
        3.3.1 景观格局的地缘性
        3.3.2 历史遗产建筑的类同性
        3.3.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元性
    3.4 梅山文化遗产景区的分布规律
        3.4.1 沿茶叶产销地分布
        3.4.2 沿交通线路和枢纽分布
        3.4.3 沿传统住区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遗产景区景观与体验现状
    4.1 旅游产业及景区体验调研分析
        4.1.1 梅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4.1.2 梅山地区旅游客源分类
        4.1.3 梅山地区旅游体验消费需求
        4.1.4 梅山地区景区景观体验分析
    4.2 梅山地区核心景区体验格局规划
        4.2.1 茶马古道景区景观与体验分析
        4.2.2 紫鹊界景区景观与体验分析
        4.2.3 陶澍故里景区景观与体验分析
        4.2.4 梅山古国景区景观与体验分析
    4.3 景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景区内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问题
        4.3.2 景区景观体验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验式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原则
        5.2.1 整体统筹原则
        5.2.2 动态优化原则
        5.2.3 参与互动原则
        5.2.4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协同发展观念策略
        5.3.1 建立文化认同
        5.3.2 推进文化适应
        5.3.3 活态保护与有机更新
        5.3.4 传统与现代联合共建
    5.4 强化景观体验核心策略
        5.4.1 深化景区景观体验主题
        5.4.2 塑造多元景观体验形式
        5.4.3 优化配套设施品质及体验
    5.5 构建景观审美表达策略
        5.5.1 消解破坏审美感官的要素
        5.5.2 创造提升审美感官的要素
        5.5.3 遵循形式美法营造景观风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验式景观设计方法探索
    6.1 体验式景观设计流程
    6.2 景观原型的转译与创新
        6.2.1 景观原型的提取与转译
        6.2.2 要素原型的直译与隐喻
        6.2.3 历史记忆空间原型整合
        6.2.4 在地景观意境原型表达
    6.3 景区景观与体验组织方法
        6.3.1 景区分区与功能体验
        6.3.2 场所序列设计与场所体验
        6.3.3 参与互动体验式景观设计
        6.3.4 群体行为组织与体验引导
        6.3.5 旅游事件策划与非物质情景体验
    6.4 前沿技术方法的辅助与运用
        6.4.1 GIS体验式景观图示表达
        6.4.2 三维技术辅助下的场景体验再现
        6.4.3 雨洪管理景观生态体验强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理论实证及案例分析
    7.1 蚩尤文化园体验式景观设计
        7.1.1 蚩尤文化园历史背景与项目概况
        7.1.2 蚩尤文化园体验式景观营造
        7.1.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转化与再现
    7.2 中国梅山文化园体验式景观设计
        7.2.1 体验式景观的动态优化
        7.2.2 原型设计与体验组织运用
        7.2.3 梅山文化园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
        7.2.4 雨洪管理景观生态体验组织
        7.2.5 梅山文化园旅游纪念品设计拓展
    7.3 梅山古国都体验式景观设计
        7.3.1 项目概况及设计定位
        7.3.2 主题体验多元化的景区组织规划
        7.3.3 旅游事件策划与体验组织
        7.3.4 景观意境真实再现与体验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艺术创作成果一览
附录D 湖南大学梅山文化研究学术论文统计表
附录E 梅山地区旅游产业及景区体验问卷调查
附录F 新化县蚩尤文化园旅游调查问卷
附录G 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旅游调查问卷

(6)记忆与象征:广西资源县五排苗族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目的
        3. 五排苗族木文化的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苗族的相关研究
        2. 木文化的相关研究
        3. 苗族木文化研究现状
        4. 调查点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依山而居的五排苗族
    (一) 田野点概况
    (二) 五排苗族族源与人文历史
二、苗族民间传说中的木文化记忆
    (一) 树木传说与民族记忆
    (二) 五排苗族民间传说中的树木
        1. 当地家庭结构的再现
        2. 树木自然属性的探索
        3. 民族“孝”文化理念的印证
        4. 民族苦难历史的折射
三、苗族地方性知识体系中的木文化认知
    (一) 五排苗族地方性知识体系中的树木
        1 树木的命名
        2. 树木的种植养护
        3. 树木的药用
        4. 薪柴的燃烧
    (二) 五排苗族亲缘关系表述中的树木
    (三) 五排苗族认树为亲仪式中的树木
    (四) 五排苗族传统节俗中的树木
        1. 象征着“财富”的树木
        2. 作为“沟通媒介”的树木
四、苗族日常生活中木质器物的文化意蕴
    (一) 五排苗族木质器物应用及认知
    (二) 木质器物选材的文化认知
        1. 树木类别及其用途
        2. 梁木的选材
        3. 桥木的选材
    (三) 木质器物的文化象征
        1. 梁木的象征
        2. 桥、凳、门槛的象征
五、苗族风水实践中的木文化内涵
    (一) 五排苗族风水实践中的树木类型
        1. 水口林
        2. 后龙山林
        3. 宅基林
        4. 墓地风水林
    (二) 树木风水中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结合
    (三) 树木风水实践与人居环境观的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概况
        (二) 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概况
        (三) 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研究概况
        (四) 关于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概况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论文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红色旅游的概念
        (二) 文化产业的概念
        (三) 产业融合的概念
第二章 桂林红色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桂林红色旅游的发展背景
        (一) 国家高度重视
        (二) 广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三) 桂林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 历史周年纪念活动提供机遇
        (五) 山水旅游提供客源市场
    二、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一) 有助于保护和利用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二) 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三) 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四) 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禀赋
    一、桂林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一) 桂林红色旅游资源类型
        (二) 桂林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
    二、桂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一) 遗址(遗迹)列保率有待提高
        (二) 遗址(遗迹)保护、开发缺乏有效协调
        (三) 个别遗址(遗迹)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厘清挖掘
        (四) 遗址(遗迹)开发缺乏深度
    三、桂林红色旅游发展的硬件基础
        (一) 自己的航空公司
        (二) 桂林进入“动”时代
        (三) 高铁站齐发力
        (四) 立体交通网络,引领“速度生活”
        (五) 遍地开花的酒店、餐馆
第四章 桂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桂林红色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 掀起红色旅游热潮
        (二) 宣传渠道逐渐拓宽
        (三) 不断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
    二、桂林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资源认识单一
        (二) 开发思路单一
        (三) 主题功能单一
        (四) 游览方式单一
        (五) 融资渠道单一
        (六) 游客覆盖面窄
第五章 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可行性分析
    一、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 分工理论
        (二) 产业集群理论
        (三) 产业组织理论
    二、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实动因
        (一) 产业边界模糊支撑
        (二) 市场需求扩大是推力
        (三) 技术创新是拉力
        (四) 企业内部因素是压力
    三、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 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黄金时期
        (二) 广西文化产业进入快速积累期
        (三) 桂林文化产业紧跟发展步伐
    四、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实践经验
        (一) 与文化产业核心层融合
        (二) 与文化产业外围层融合
        (三) 与文化产业相关层融合
第六章 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经验—以龙胜县白面瑶寨为例
    一、白面瑶寨概况
        (一) 瑶传统文化聚集地
        (二) 党的民族政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践的地方
    二、白面瑶寨红色旅游与民族风情游融合的历程
        (一) 萌芽期(1992—2011)
        (二) 幼稚期(2011—2014)
        (三) 探索期(2014—至今)
    三、白面瑶寨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一)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构建多角支持体系
        (二) “旅游+文化”,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三) 构建多角度宣传渠道
        (四) 挖掘和培育红色旅游和其他产业新的结合
第七章 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建议
    一、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宏观建议
        (一) 融合发展总体目标
        (二) 融合规划理念与基本原则
    二、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微观对策
        (一) 龙胜县: 红色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二) 兴安县: 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
        (三) 灌阳县: 红色旅游+现代休闲农业
        (四) 资源县: 红色旅游+生态文明产业
        (五) 全州县: 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旅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区域文化的研究趋势
        1.1.2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1.1.3 梅山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1.1.4 传统集镇保护与更新的困惑
    1.2 相关概念梳理
        1.2.1 集市、村落与集镇
        1.2.2 保护与更新
        1.2.3 从文化范畴到文化转译
        1.2.4 从体验经济到乡村旅游
    1.3 研究对象
        1.3.1 对象范围
        1.3.2 对象选择
    1.4 研究难点
    1.5 研究意义
        1.5.1 推动资江流域类群文化的建立
        1.5.2 推动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的转型
        1.5.3 推动资江流域传统建筑空间的更新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田野调查
        1.6.3 综合思考
        1.6.4 定性研究
        1.6.5 实证分析
    1.7 论文的创新点
    1.8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
        1.8.1 论文研究思路
        1.8.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述
        2.1.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层次
        2.1.3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状
    2.2 传统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
        2.2.1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2.2.2 社会人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2.2.3 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2.3 梅山文化的相关研究
        2.3.1 梅山文化国外研究现状
        2.3.2 梅山文化国内研究现状
    2.4 传统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相关实践启示
        2.4.1 乌镇模式
        2.4.2 台湾社区营造
第3章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在地性边界生成
    3.1 在地性与边界的认知
    3.2 地域范畴下的边界
        3.2.1 资江流域概况
        3.2.2 梅山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3.3 文化范畴下的边界
        3.3.1 梅山地区文化层级
        3.3.2 梅山地区文化核心
        3.3.3 梅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3.4 商业范畴下的边界
        3.4.1 流域内传统商贸产业
        3.4.2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的商域宗族
第4章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空间构成
    4.1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4.1.1 点——单体空间
        4.1.2 线——街巷空间
        4.1.3 面——集镇空间
        4.1.4 群——流域内商业集镇群序列
    4.2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空间构成特点
        4.2.1 空间选址的地缘性
        4.2.2 空间要素的相仿性
        4.2.3 空间秩序的类同性
        4.2.4 空间感受的复合性
第5章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的问题
    5.1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环境保护的现状
        5.1.1 在地文化系统保护观念的滞后
        5.1.2 流域类群文化整体保护观念的缺乏
        5.1.3 水利资源开发与传统商业集镇保护之间的矛盾
        5.1.4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
    5.2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环境保护现状的反思
        5.2.1 保护契机的把握
        5.2.2 保护方向的确立
        5.2.3 保护体系的健全
第6章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及方法
    6.1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方法的理论基础
        6.1.1 文化转译的概念
        6.1.2 文化转译的价值
        6.1.3 文化转译机制生成
    6.2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总体策略
        6.2.1 保护发展的互促共进
        6.2.2 文化环境的有机更新
        6.2.3 场所空间的原真发展
    6.3 流域内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更新技术方法
        6.3.1 空间信息采集
        6.3.2 基因符码转化
        6.3.3 导向目标表达
        6.3.4 小结
第7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7.1 以“文化+乡村旅游”为目标的在地保护更新
        7.1.1 上梅镇历史街区的历史沿革
        7.1.2 上梅镇历史街区建筑空间信息提取
        7.1.3 上梅镇历史街区建筑原型提取
        7.1.4 上梅镇历史街区建筑遗产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设计表达
    7.2 以“文化+乡村旅游”为目标的异地保护更新
        7.2.1 文化转译与中国梅山文化园
        7.2.2 中国梅山文化园发展进程以及空间布局
        7.2.3 中国梅山文化园中传统建筑空间信息再现
        7.2.4 中国梅山文化园中传统建筑空间原型及形变
        7.2.5 乡村旅游视角下中国梅山文化园的适应性调试
    7.3 以“文化+特色产业”为目标的异地保护更新
        7.3.1 东坪镇黑茶文化大市场项目区位及背景分析
        7.3.2 东坪镇黑茶文化大市场规划定位以及规划结构分析
        7.3.3 东坪镇黑茶文化大市场建筑原型的提取与运用
        7.3.4 东坪镇黑茶文化大市场旅游纪念品层面的拓展
    7.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艺术创作成果一览
附录D 湖南大学梅山文化研究学术论文统计表
附录E 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集镇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附录F 中国梅山文化园夯土建筑结构分析参数
附录G 梅山地区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览
附录H 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名单
附录I 新化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9)尉村“跑鼓车”的田野考察及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一) 民俗体育“个案研究”的历史
        (二) 民俗体育的“田野调查”
        (三) 人类学与民俗体育的“个案研究”
        (四) 有关本论题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一) 概念界定——方法论的起点及研究对象的选择过程
        (二) 研究立场——个体·实证与反思
        (三) 问题意识——由模糊到清晰的研究假设
        (四) 研究路径
        (五) 田野作业如何完成——直觉、时间及反思
        (六) 表述与写作框架说明
        (七) 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认识尉村
    第一节 尉村图景
    第二节 尉村历史
    第三节 尉村家族
    第四节 尉村生计
第二章 赛会性质——尉村“跑鼓车”文化记述
    第一节 “跑鼓车”的物质基础
        一、鼓车
        二、鼓车道
    第二节 “跑鼓车”的组织程序
        一、地方的杰作——“撒鼓”
        二、少年分日作遨游—“溜腿”
        三、村之大事,在祀在农——“祭鼓-游鼓”
        四、祈报昭格,赛神赛人——“鏖战”
        五、胜者旋律,抖威风——亮梢
    第三节 赛会的冲突
        一、胜负争端引起的冲突
        二、行为禁忌导致的冲突
    第四节 赛会的安全
        一、事实判断
        二、事实背后的竞争精神
    本章小结——中国本土体育的发展高度
第三章 赛会意涵——尉村“跑鼓车”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意义共识——“跑鼓车”民俗信仰的符号阐释
        一、“跑鼓车”文化符号体系“构筑”
        二、民俗体育符号体系的结构关系
        三、民俗符号体系的“语法”逻辑
        四、“跑鼓车”文化符号体系的逻辑关系
        五、仁、义、理、智、信——五鼓图案符号的整合性意义
    第二节 讳莫如深——“跑鼓车”文化的禁忌阐释
        一、强化禳灾的信仰
        二、强化社会分类
    第三节 集体无意识——“跑鼓车”竞技结构与村落生活实践阐释
        一、“跑鼓车”的竞技结构与社区组织结构
        二、社区组织结构的文化细节
        三、原因解释——地缘、血亲、拟血缘及宗亲
        四、“跑鼓车”文化的竞技结构建构
    本章小结——在信仰与世俗之间的“参通”
第四章 神鼓记忆——尉村“跑鼓车”的文化变迁
    第一节 文化变迁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明清盛世——五鼓“登场”
        一、“跑鼓车”的物质形态
        二、“跑鼓车”的管理组织结构
        三、“跑鼓车”的综合功能体系
        四、民众自我编织的生活意义之网
    第三节 民国遗韵——历法政策改革与抗日战争
        一、民国新历的影响与传统民俗的坚韧
        二、战争的扰动与入侵者的文化感染
    第四节 建国后的变迁——恢复,革命,改革及枯败
        一、“困难期”的文化坚守
        二、“文革”中的鼓车与鼓车中的“文革”
        三、改革春风急,鼓车荣又枯
    本章小结——民俗体育“跑鼓车”中断的反思
第五章 “申遗公案”——“跑鼓车”文化保护的田野反思
    第一节 “跑鼓车”申遗事件发生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申遗”事起——缘自民间的文化力量
    第三节 “案由画生”——“申遗公案”的微观考察
        一、“申遗公案”的事实过程
        二、事实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民众的情感真实与“二龙”的历史真相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误差
        一、民俗“铜臭化”——民俗参与动机的变质
        二、“民”的危机——“为民做主”的“非遗”机制
        三、“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人的选定及近况
    第五节 评判与启示——传统发明的边界
        一、“申遗公案”的评判
        二、保护生态——政权精英的文化责任
        三、国家“非遗”保护政策改进的相关启示
    本章小结——重视文化持有者的情感态度
结论
    一、身体竞技与民俗信仰——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对象
    二、社会结构与生活理想——民俗体育保护核心对象的“表里”关系
    三、生计方式的稳定延绵——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手段
    四、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附录
    附录1: 田野笔记一则
    附录2: 田野反思笔记一则
    附录3: 尉村“跑鼓车”文化年谱
    附录4: 村落地图测绘原件影印
    附录5: 村落生计方式变革后的新民俗信仰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发掘民俗文化资源 促进资源县旅游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源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二、资源县利用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 全面发掘和丰富民俗文化。
    (二) 资源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三) 资源县发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发掘民俗文化,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使资源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文化与旅游强县跨越。
    (二) 突出特色, 准确定位, 制定资源县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 加大投入, 着力推进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展示工作。
    (四)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与行业扶贫结合起来。
    (五)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六) 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商品。
    (七)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确保资源县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车田苗族乡一片神奇的土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资源县五排苗族山歌文化研究[D]. 程燕辉.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D]. 田雨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5]梅山地区文化遗产景区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D]. 邓世维. 湖南大学, 2017(06)
  • [6]记忆与象征:广西资源县五排苗族木文化研究[D]. 潘雪枚.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7]桂林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程瑶.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8]梅山地区资江流域传统商业集镇建筑保护与更新[D]. 罗金阁. 湖南大学, 2017(06)
  • [9]尉村“跑鼓车”的田野考察及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D]. 王若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8)
  • [10]发掘民俗文化资源 促进资源县旅游产业发展[J]. 王春芳.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车田苗乡一片神奇的土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