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中国新闻回顾

2001:中国新闻回顾

一、2001:中国新闻业回望(论文文献综述)

彭翠[1](2020)在《论新时代新闻学的学术想象力与理论创造力 ——从李彬教授的《新时代新闻论》谈起》文中提出新闻学作为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并称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进入新时代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使命。李彬教授的《新时代新闻论》作为一本应运而生的学术论着,以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为宗旨,理性分析了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实践;同时,他还以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为原则,客观梳理了新时代新闻学应该面对的大问题和真问题,表现出了一个新闻学者特有的学术想象力与理论创造力;此外,在实践与理论、历史与未来的双重视野之下,该着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历史观、新中国与新文化、传播学的百年历程、共产党的新闻传统等基本问题的深入探讨,既为新时代新闻学的体系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青年学者的治学之道指明了方向。

朱贝[2](2020)在《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新闻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伴随着转型期而来的是传统媒体机构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受到冲击,身处其中的媒体人不免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力感,企图就媒体“黄金时代”进行探讨以寻求现今困境的解答。“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话语策略开始被媒体人频繁使用,成为新闻业转型或危机话语实践的组成部分,除了媒体人之外,泽利泽、李红涛、白红义等国内外学者也开始将媒体“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时代”文本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多重指代和意义泛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收集到的“黄金时代”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发现“黄金时代”不仅仅作为话语中的常规性修辞存在,更是媒体人面对着特定的历史节点勾连过去、未来与当下而展开的话语实践。从整体上看,“黄金时代”文本在逻辑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和认识分歧,尤其是在文本意指、表达场景等方面的变迁趋势较明显。文本意指上,“黄金时代”虽然都围绕着几乎无约束的媒体环境展开,表达的是对或自由平等或专业至上等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文本均有其侧重点;表达场景上,“黄金时代”经历了从追忆记录标杆媒体辉煌时期到神话表达传统媒体兴盛时期,再到凝练概括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受制于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黄金时代”文本虽然凝练着媒体人高度认可的职业理念和媒体图景,但是其在社会期待、前景判断和职业理念上给当前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分析可见导致“黄金时代”话语出现和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行业整体的巨大变革、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和媒体人群体心态失衡。聚焦“黄金时代”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人阐释性文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体人对于职业沉浮和新闻行业的认知和判断。从反思的角度出发,理清“黄金时代”文本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行业生态变迁以及媒体人职业心态变化,进而助力媒体行业良性发展。同时“黄金时代”文本作为自媒体时代私人表达走向了公共领域的缩影,对了解当前的私人文本大众化现象也有一定价值。

白华康[3](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叶伊婧[4](2020)在《《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文中提出记者的媒介形象主要依靠记者自己的采写报道来塑造,在记者节期间,媒体的聚光灯集中到了记者身上,这样一个充满纪念、庆祝、思考的热点时刻,是记者塑造自身媒介形象的良好契机。然而以往关于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并不多,而2019年恰好是官方确立的第20个记者节,20年的时间足以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机会。本研究将“记者”界定为广义上的、在新闻战线上开展各项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如编辑、主持人等)。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材料,本文将其在2000—2019年记者节期间发表的所有相关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评论、讲话稿等都纳入研究范围,试图厘清下列问题: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的记者形象;20年来是否发生过变化;记者形象是怎样呈现的、有什么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对筛选出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借助jieba、wordcloud对样本进行总体的和分年度的分词处理、词频统计及可视化处理。最后,本研究将所有样本导入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中,借助多次的编码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本研究将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样本的基本量化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样本中呈现出的具体记者形象,主要从记者的角色定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来归纳呈现出的正面形象,从职业道德、采访作风两方面来归纳呈现出的负面形象,并进一步比较了正、负面形象的在样本中的表征差异。第三部分分析记者形象的历时性特征。研究发现,20年来的记者形象有其“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几个特殊年份下记者形象的变动,主要体现在2001年、2003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不变”则指的是记者形象一以贯之的特征,如始终具有政治性色彩、始终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等。第四部分是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分析。现实社会中各方力量对记者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在《人民日报》中的呈现情况,因此,笔者从政治、市场、技术、行业、个人等角度分别分析了记者正、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出的记者形象是媒体有选择地进行建构,因此在最后还简要分析了这样建构的意图和意义。

白红义[5](2019)在《记者节话语中的角色模范:中国新闻业的记忆机会结构研究(2000-2018)》文中研究说明每年的记者节前后都有大量庆祝节日的报道和评论刊发,成为一个常规性的"热点时刻"。在记者节话语中,引用或纪念行业内的角色模范是一种重要的论述策略。在19年来的记者节话语中,不少知名新闻人的言论与事迹被提及,进而树立为可供当代新闻从业者参照的角色模范。但这些被纪念的新闻人出现在记者节话语中的机会并不均等。本文以范长江与张季鸾两位着名报人在记者节话语中被纪念的情况为案例,具体讨论了这两位新闻界历史人物在显着性、归属意义和政治效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他们作为后世角色模范的记忆机会结构。

冯淑闲[6](2019)在《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文中研究表明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至今,记者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记者节”设立的意义除了保障记者的权益、凸显职业重要性外,它更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公共讨论平台,使其能够围绕新闻产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评判标准”和新闻“伦理”、“信念”等专业问题进行专业讨论,这不仅促进了新闻界共识的凝聚和新闻价值观的构建,还推进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沦陷,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使命价值”被颠覆,传统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受冲击,媒体人的价值观念、情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媒体人记者节言论表达是关注记者职业角色、规范和新闻理想的生动素材,本文对2000年记者节成立至今,共19个记者节的媒体人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历时性研究,以发现从媒体黄金时代走来的媒体人在经历媒体融合、转型,到媒体寒冬的过程中,职业理念、媒体图景的变迁,并由此展现中国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沉浮及新闻行业发展轨迹。本研究对收集到的652个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从表层来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体人言论表达数量明显增多,而管理层、行业精英的依然是记者节话语的主要写作方,媒体人的关注话题从新闻本身逐渐延伸到媒体人生存、出路的问题。从中层来看,中国新闻人的记者节话语实践实际上就是“新闻理想话语”实践,新闻理想基于不同的媒体环境被不断地被调整和建构,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新闻理想的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第二阶段2008——2012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到2013——2018年为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媒体人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理想”的构建策略,分别通过“继承/传承”新闻理想、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运用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等策略获得言说合法性、文化权威。然时易势迁,基于个体存在而阐发的“理想情怀”跟不上社会变迁,基于集体主义存在的理想形式——新闻使命感成为主流的新闻理想。

张洋[7](2017)在《调查性报道导入与中国新闻业变迁 ——基于新闻文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起源于美国的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深具影响的新闻报道形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入中国新闻界,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媒与社会发展进程,是西方新闻观念和实践对中国新闻业产生影响的典型案例。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路径,运用各类文献材料考察调查性报道导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关注这一过程中观念、实践与话语的互动机制,进而考察调查性报道的引入如何导致中国新闻文化的变迁。本文将调查性报道引入中国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中期,调查性报道观念传入中国,但并未被中国新闻业界和学界的主流所接纳。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业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调查性报道实践,这些实践大都在舆论监督与深度报道的话语之下展开,调查性报道的独立话语尚未形成,记者也未能以调查性报道的规范性要求来反思自身行为。第二个阶段始于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新闻调查》等调查性电视节目的创办以及《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向深度调查报道转型,中国新闻界的调查性报道实践日趋活跃,关于调查性报道的话语意识逐渐形成。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联系日益密切,具备了共同体色彩。借助新闻阐释共同体的话语建构,调查性报道的实践经验被提炼成公共知识得以传承和扩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实现了由制度化向合法化的过渡,最终使得调查性报道观念在中国落地生根。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新闻文化结构”概念,将调查性报道导入中国的过程放置在“结构-事件”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审视。中国新闻业引入调查性报道旨在改造滞后的党报范式,重建媒体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并未全盘照搬西方调查性报道观念,而是通过话语转换、资源分配等形式重新阐释调查性报道的内涵,将调查性报道的意义收编至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虽然如此,调查性报道的引入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新闻文化的结构,促使党报新闻传统、儒家士人传统和自由主义传统三种新闻文化的结构方式发生变化,推动了中国新闻实践的专业化转型。

南长森,白霞[8](2017)在《融合发展、综合创新: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述评》文中提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2016年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将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归纳为9个方面。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是指导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重塑和改变着中国新闻业,"媒体+直播"的模式成为众多媒体突出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模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变革新闻生产方式,VR技术进入媒体领域并不断深入,社交化媒体成为重要的舆情场域,在社交化和数字化变革发展中的新闻业呈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媒体融合从业界的媒体创新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集团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界也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反思了目前媒介融合的难点和发展瓶颈,认为亟需从业态的媒介融合转向社会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通过媒体平台间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通过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实现战略化转型;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出其他社会现象,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阅读普遍,数据新闻缺乏深度和人文思考的问题突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实施"大数据战略",增加数据新闻的新闻温度;新媒体产品创新的理念和产品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进入了社交基因全面渗透时期,新媒体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应促进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多种意见的集散地和多元价值观的呈现场所,应从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明确各行为主体要担负的互联网治理责任,优化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让网络生态逐渐好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做的却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倚重中反思新的理论面向和学科范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认知传播视角思考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转换,反思新闻学的规范性研究;新闻传播院校应推行适应新闻业变化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实力。

章震,涂胜彬,陈席元,宋磊晨,能青青,范炜[9](2016)在《(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与集体记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涂凌波[10](2016)在《实用主义影响下学理与术业之并重:再论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观念》文中研究说明回望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开端之历史,挖掘中国知识分子师法美国和日本,寻求中国新闻业进步的历程,有其必要性。在内力与外力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思想氛围中,"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得以移植和扩散。然而,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新闻教育观念,并未局限于技术和实践的培养,而是学理与术业并重,将培养新闻精神、推动新闻业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目标。

二、2001:中国新闻业回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中国新闻业回望(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时代新闻学的学术想象力与理论创造力 ——从李彬教授的《新时代新闻论》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中国实践,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
二、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
三、治学之道与君子之风
四、结语

(2)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1.3.2 黄金时代
        1.3.3 职业角色定位
        1.3.4 新闻理想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选择
        1.4.2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1 媒体人职业定位和职业认同研究
        2.1.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1.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1 媒体人职业角色定位研究
        2.2.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2.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3 研究述评
3 “黄金时代”文本表达特征
    3.1 数量变化:节点特征明显
    3.2 作者身份:传统媒体人为主
    3.3 表达主题:从公开纪念到观点表达
    3.4 表达情绪:从褒扬曾经为主到贬低现实为主
4 “黄金时代”的文本意义
    4.1 文本意指:约束消失
        4.1.1 良好的记者个体成长空间
        4.1.2 没有过分僵化的组织机制
        4.1.3 和谐友好的行业外部环境
        4.1.4 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
    4.2 意义表达场景演变
        4.2.1 2003 -2014 年:对标杆媒体辉煌时期的追忆记录
        4.2.2 2014 -2017 年:对传统媒体兴盛时期的神话表达
        4.2.3 2018 -2019 年:对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凝练概括
    4.3 意义变迁逻辑
        4.3.1 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
        4.3.2 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
        4.3.3 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
5 “黄金时代”话语的社会影响
    5.1 “管中窥豹”,造成社会期待的丧失
    5.2 “以偏概全”,导致前景兴衰的误判
    5.3 “三人成虎”,引发价值理念的紊乱
6 “黄金时代”话语成因
    6.1 媒体行业巨大变革
    6.2 组织架构调整失利
    6.3 从业群体心态失衡
7 私人文本大众化的隐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一节 生活情况
        一、学杂费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四、娱乐活动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校园社交
        一、师生交游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一、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内官方确立的记者节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记者形象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样本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构成
        二、样本分析方法
        三、样本分析指标
    第二节 样本数据分析
        一、样本体裁分析
        二、样本形式分析
        三、归属版面分析
        四、样本主题分析
        五、高频词统计分析
第二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呈现的记者形象
    第一节 记者的角色定位: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一、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记录者
        三、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
        四、公平正义的社会守望者
    第二节 恪守职业精神的新闻人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奋斗者
        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吃苦者
        三、胸怀天下、为民请命的服务者
        四、敬畏事实、追求客观的坚守者
    第三节 坚持并提升职业素养的新闻人
        一、政治素养: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践行者
        二、业务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进步者
    第四节 记者的负面形象: 职业道德失范,新闻实践浮躁
        一、职业道德沦丧,新闻操守堕落
        二、严重脱离群众,采访浮躁肤浅
    第五节 不同形象的表征方式: 正面形象被突出,负面形象被弱化
        一、突出角色模范
        二、弱化反面典型
第三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变:特殊年份中的记者形象
        一、2001年、2003年:强调职业险境,突出“弱者”形象
        二、2008年: 领导人视角下的“宣传者”VS记者自身视角下的“责任人”
        三、2011年、2012年: 响应“走转改”,突出“基层服务者”的形象
        四、2014年: 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凸显“好记者”形象
        五、2016年: 强调记者的职责与使命,突出“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形象
    第二节 不变: 20年来记者形象的整体特征
第四章 《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记者形象的呈现归因
    第一节 《人民日报》记者正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环境的长期塑造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加注重服务受众
        三、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推动
        四、新闻专业的引领与规范
        五、重塑记者队伍良好形象的行业需要
    第二节 《人民日报》记者负面形象的影响因素
        一、非法市场逐利下的负面滋生
        二、制度法规不完善导致一些记者逾越红线
        三、个人修养不足致使行为偏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记者节话语中的角色模范:中国新闻业的记忆机会结构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业的角色模范
二、记忆机会结构的三重维度
三、角色模范的显着性
四、角色模范的归属意义
五、角色模范的政治效用
六、结语

(6)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记者节
        1.3.2 职业角色定位
        1.3.3 身份认同
        1.3.4 新闻理想
        1.3.5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4.2 样本的收集方法
        1.4.3 方法选择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记者阐释性话语的研究
    2.1 国内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1.1 媒体人利用节日阐释身份认同
        2.1.2 媒体人利用节点性事件和特殊阶段阐释
        2.1.3 媒体的理念和行为告别阐释性文本
    2.2 国外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2.1 阐释社群和意义建构
        2.2.2 记者阐释性话语和新闻权威
    2.3 国内外记者角色定位研究
    2.4 研究述评:缺乏全局的、宏观的变迁研究
3 “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内容特征
    3.1 文本基本特征
        3.1.1 数量变化趋势:节点特征明显
        3.1.2 发布主体特征:党媒占比超五成
        3.1.3 写作者身份特征:管理层、行业精英共同占比超三成
    3.2 文本内容的总体特征
        3.2.1 讨论焦点:从集体的“使命”到个体的“理想”交替
        3.2.2 讨论主题:以节日表达和角色规范为主到媒体转型讨论
        3.2.3 关注问题:从基础性的行业问题到媒体生存问题
4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新闻理想”的话语实践
    4.1 2000 ——2007 年: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
        4.1.1 构建策略:象征式继承和传承
        4.1.2 新闻理想的内涵:集体主义的使命和基于个体存在的理想并存
        4.1.3 新闻伦理的构建和记者权益的意识觉醒
    4.2 2008 ——2012 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
        4.2.1 构建策略: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
        4.2.2 新闻理想的内涵:突发事件报道下媒体人的“理想话语”
        4.2.3 新媒体带来全民记者的角色思考
    4.3 2013 ——2018 年: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
        4.3.1 新闻业的丑闻危机与媒体公信力的崩盘
        4.3.2 构建策略: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
        4.3.3 新闻理想的内涵:共识的再形成和新闻使命感的构建
5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再认识
    5.1 记者节“理想话语”的作用:“共识”的营造和个人身份认同构建
        5.1.1 构建个体的社会存在:抒情作为解决方案
        5.1.2 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凝聚机构内部的共识
        5.1.3 凝聚行业共识,构建职业共同体
        5.1.4 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
    5.2 影响中国新闻人“理想话语实践”因素
        5.2.1 宏观环境:政策改变和媒介技术发展决定新闻行业的大环境
        5.2.2 中观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记者的“存在方式”和“理想基点”
        5.2.3 个人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调查性报道导入与中国新闻业变迁 ——基于新闻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调查性报道研究
        1.2.2 新闻文化研究
        1.2.3 西方新闻文化引入中国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调查性报道的概念与源流
    2.1 调查性报道的概念再界定
    2.2 调查性报道的起源与分期
    2.3 从实践意识到话语意识:调查性报道兴起的历程
3 调查性报道的观念引入与早期实践(1980-1995)
    3.1 从INVESTIGATIVE到调查:语言转换中的意义扭曲
    3.2 漂浮的观念:新闻理论界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引入
    3.3 “无意识”的实践:中国媒体的早期调查性报道
        3.3.1 “舆论监督”话语下的调查性报道实践
        3.3.2 “深度报道”话语下的调查性报道实践
        3.3.3 小结:实践的兴起与话语的缺失
4 调查性报道的实践发展与话语建构(1996-2005)
    4.1 艰难的话语转型:广播电视的调查性报道实践
    4.2 报纸杂志的调查性报道实践
    4.3 调查性报道的制度化与合法化
        4.3.1 调查记者团体的形成
        4.3.2 调查性报道知识的公共化
        4.3.3 小结:调查性报道话语的成熟
5 “结构-事件”视野下的调查性报道导入
    5.1 作为结构的新闻文化
    5.2 作为事件的调查性报道导入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8)融合发展、综合创新: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观
二、新闻业发展:危机与机遇并存
三、媒体深度融合:从业态走向社会形态
四、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困局及路径选择
五、数据新闻热的冷思考
六、新媒体在创新中迅猛发展
七、互联网治理刻不容缓
八、学科范式转型:立足本土,呼唤人文理性精神
九、培养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
十、结语

(9)(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与集体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一)媒介话语、新年献词与社会变迁
        1.《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与媒体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变迁。
        2.《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业的变迁关系。
        3. 一家媒体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二)新年献词、集体记忆与社交媒体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研究发现
    (一)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1997-2016)
        1. 新年献词中的图景占比:南周自身图景占比最高,其次是国家图景较多。
        2.《南方周末》自我身份认同变迁。
        3. 新年献词与中国新闻业变迁互动。
        4. 新年献词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互动。
    (二)微博对新年献词的集体记忆和再现
        1. 基本描述。(1)历年微博量趋势:2013年微博讨论量达到顶峰,集体记忆受到“焦点事件”驱动。
        2. 三类关系的再现与集体记忆。
        (1)过去-现在的对比
        (2)理想-实践脱节
        (3)传统媒体衰退-互联网冲击
        3. 焦点时刻中(hot moment)的集体记忆。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组织化空间:话语实践与权威建构
    (二)社交媒体再生产空间:
    (三)从组织化空间到公共空间:话语流变与社会诉求

(10)实用主义影响下学理与术业之并重:再论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法美日: 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新闻事业之进步
二、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三、密苏里模式的移植: “从做中学”的新闻教育观念
四、学理与术业并重: 重视新闻精神的培养

四、2001:中国新闻业回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时代新闻学的学术想象力与理论创造力 ——从李彬教授的《新时代新闻论》谈起[J]. 彭翠. 出版发行研究, 2020(08)
  • [2]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D]. 朱贝.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人民日报》记者节话语中的记者形象研究(2000年-2019年)[D]. 叶伊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记者节话语中的角色模范:中国新闻业的记忆机会结构研究(2000-2018)[J]. 白红义. 国际新闻界, 2019(09)
  • [6]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D]. 冯淑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调查性报道导入与中国新闻业变迁 ——基于新闻文化的比较研究[D]. 张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8]融合发展、综合创新: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述评[J]. 南长森,白霞.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9](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与集体记忆研究[J]. 章震,涂胜彬,陈席元,宋磊晨,能青青,范炜. 新闻界, 2016(19)
  • [10]实用主义影响下学理与术业之并重:再论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观念[J]. 涂凌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3)

标签:;  ;  ;  ;  ;  

2001:中国新闻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