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深化

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深化

一、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和金融深化(论文文献综述)

韩玉姝[1](2019)在《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启动经济的最快引擎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投资对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伴随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以过度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下降为主要表现的投资效率持续走低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诱因。以高投资换取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从注重投资规模向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转变,改善投资效率,培育和强化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有效增强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找准投资效率低下的成因。近年来,产能过剩行业曾一度出现盈利能力不断恶化与高杠杆率并存、不良贷款率及其增幅居高不下的现象,企业过度投资和过度负债行为紧密相关的直接动因是相对低廉的外部融资成本,理论界普遍将其归咎于政府干预的不合理。过度或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会扭曲资金价格,造成资本配置缺乏效率,使得金融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进而大大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发生的概率。因此,金融体制或金融政策成为研究和改善投资效率问题的关键突破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家遵循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在充分认识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政策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的过渡性的政策选择理论——金融约束论。该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度控制存贷款利率、限制银行业竞争等约束性的金融政策为商业银行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从而激励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并扩大贷款规模,增加民间资本,最终实现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政府对私人部门租金的“创造”而非“攫取”是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的最本质区别,前者对帮助生产部门积累资本,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任何非市场化的政策干预都是“双刃剑”,金融约束也不例外。由于存贷款利率低于实际均衡利率水平且利差相对稳定,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进而有动力扩大贷款规模,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长期获得低成本贷款进行过度投资,投资率偏高却又缺乏足够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将导致资本过度积累和总需求结构失衡。另一方面,稳定的存贷利差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薄弱,因而更倾向于使用资产抵押等技术含量较低、投入成本更少的消极信贷技术,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信息成本较低的传统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倾斜,而高新技术行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则面临融资难、投资相对不足的困境。基于以上背景和作用机制,本文认为,金融约束政策下政府通过“租金激励”机制扭曲资源配置是加剧企业部门过度投资和资本错配并最终造成投资效率损失的一项长期性、根本性制度因素。本文以中国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古典投资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在深入理解金融约束的理论内涵和政策合理性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和论证了当前中国金融政策的主要特征是金融约束而非金融抑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分析金融约束政策造成企业部门过度投资和资本错配的作用机制,并从投资的产出效率(总量效率)、行业资本的配置效率(结构效率)和微观企业投资行为三个衡量投资效率的研究视角切入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于:(1)明确中国现阶段金融约束的政策特征,以中国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发展了金融约束理论;(2)提出并验证金融约束对投资效率的消极影响,丰富了投资理论的内涵,也为我国当前两类棘手的结构性难题——产能过剩和资本错配找到了金融制度层面的成因;(3)从投资效率的视角判断金融约束政策的有效性,为理解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中微观理论依据和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探讨金融约束的退出路径和以利率市场化为总抓手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通过支持高质量投资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打开了空间。本文写作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梳理全文的逻辑框架,同时指出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和贡献。第二部分为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一方面,从金融发展理论的经典文献入手,结合发展中国家金融政策选择的相关研究,对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自由化等政策如何影响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整理关于投资效率的各类研究视角,总结、归纳投资效率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投资效率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在借鉴和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金融约束的理论内涵与政策合理性分析。从理论背景、经济租金的本质、信贷市场均衡以及政策的福利效应等方面入手依次展开分析,厘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多角度论证了金融约束是中国现阶段金融政策的主要特征。此外,在政策的局限性分析中重点讨论金融约束政策可能对私人部门投资带来的负面效果,为后文金融约束政策降低投资效率的论证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及政策效率初步判定。以1998-2016年为样本区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金融约束指数,并进行带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约束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即依次表现为“斯蒂格利茨效应”和“麦金农效应”。针对这一现象,重点结合金融约束政策的局限性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投资效率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给出现阶段金融约束政策主要通过降低生产部门投资效率抑制经济增长的初步判定。第五部分是金融约束政策影响投资总量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借助简化的理论模型和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梳理出金融约束政策下利率管制和储蓄动员相互促进、叠加,最终造成资本过度积累和总需求结构失衡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方面,以产能利用率作为过度投资程度的代理变量,选取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金融约束政策、外部融资依赖度以及二者的交互项与产能利用率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约束政策能够显着加剧产能过剩,且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地区,金融约束政策加剧产能过剩的效果越强。第六部分是金融约束政策影响投资结构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和信贷技术选择两方面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下贷款利率控制和“租金激励”造成商业银行信贷歧视进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部分,选择工业部门行业数据构建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全样本的回归结果验证了金融约束政策对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而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约束政策在早期对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有改善作用,消极影响则重点体现在2008年以后,这可能与不同行业和企业在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优势对比情况有关。第七部分是基于微观企业投资效率视角对金融约束政策作用机制的补充论证。以企业层面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为研究对象,归纳金融约束政策下租金激励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三类作用机制:融资约束机制、代理机制和资本成本机制,并借助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约束政策能够刺激企业投资需求且对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存在差异化影响,间接反映了金融约束对投资的总量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作用效果,从微观视角形成了对第五和第六两部分研究结论的加强和补充。第八部分在回顾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基于投资效率视角的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并有针对性地从未来金融约束政策动态调整路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以及新常态下投资需求管理与金融供给侧改革协调配合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探讨的问题。

何宁[2](2019)在《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银行业结构变化和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大型投资银行的倒闭为起点,随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冲击,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迫使人们更加严肃思考“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将大银行拆分成很多中小银行就是最佳解决方案吗?那拆分后的银行业如何高效履行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责任,又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由此可见,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自身发展(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银行集中度的变化出发,系统揭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内在规律。本文试图以全球银行业为研究样本,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不仅能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还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使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下简称“WB”)和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等数据库的数据,并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问题。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导论、理论和文献综述,其余核心章节安排如下:第三章分析了1996-2015年全球以及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和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变化趋势和银行业发展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事实:(1)全球银行业集中度加权平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受到了对于全球银行业影响较大的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变化的影响。(2)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银行集中度变化呈现如下趋势:低等收入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金融抑制影响较大,银行集中度高于其他类型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逐步深化,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低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整体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中高等收入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银行集中度在一定区间波动变化;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呈平稳上升趋势。(3)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均具有自身的层级结构,几乎都呈现出几家垄断型大银行对国家银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特征。(4)银行集中度问题不能仅仅从一国的金融体系出发,可能还应考虑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政治体制、人均收入水平、通胀程度、人口密度,甚至该国的腐败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第四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取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绩效随着银行集中度的上升而增加,符合“哈佛学派”的研究观点。(2)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对金融服务需求较低,此时过低的银行集中度可能导带来银行业服务供给过剩,不利于银行业绩效的提升。(3)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银行业绩效过高,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引发资金向高收益的银行业回流导致资金空转和增加非银行部门的借贷成本,从而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等。第五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同样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银行集中度降低有利于提高银行业包容性,这与传统的研究观点相一致。(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大银行提升包容性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在提高银行集中度的同时提高银行业包容性;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言,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单一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集中度并结合政府支持手段提升包容性;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多样化时,可以适当增加专业性银行机构以提高银行业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以提高银行业包容性。(3)在同等的银行集中度下,包容性还与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有关,如中国银监会对国有控股大银行在包容性-即普惠金融方面设计了“三个不低于”的具体规定,使大银行的包容性大大提升;而在一些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欠发达国家,过高的银行集中度则使包容性大大降低。第六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集中-脆弱性”的研究观点。(2)处于经济转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其银行集中度与稳定性负相关。(3)从其他异质性分析结果看,特定条件下银行集中度的提升能够提高银行业稳定性,可能原因包括政府对大银行机构的保护措施和金融监管质量的提升等因素,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监管机构特别重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原因之一。第七章对全文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影响银行业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来影响银行业发展。但是并不存在适应于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银行业结构,每个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适应自身发展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银行业结构,即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1)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2)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3)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4)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5)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隋洋[3](2019)在《基于利率双轨制的我国银行业利率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实现我国金融资源从政府管制向市场配置变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状况、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影响,坚持市场利率培育和管制利率放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渐进地、分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10月,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取消,意味着我国放开管制利率已经全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具意义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总体考量,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一步到位。央行采取建立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等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市场化定价探索,同时将定价行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并继续发布和适时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提供基准。因此,我国当前利率体系的特征是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与受约束的存款贷基准利率共同存在,即利率“双轨制”。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凸显的现实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再次倍受关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者、学界和业界对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尽快确定市场化政策目标的改革方向形成了共识,对金融机构市场化定价能力是利率并轨的重要条件也有基本一致的看法,但是目前缺乏对利率市场双轨制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利率定价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商业银行业利率定价这一微观视角,试图寻找影响利率定价的核心要素,为提升商业银行定价能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一)分析美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盈利能力的变化、组织架构、产品创新和定价能力的发展等情况;对比分析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和现状,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利率定价行为的发展和现状。通过比较研究,美国的商业银行,即便是在利率管制的环境下,市场化定价也是其银行运作内在的基本原则,是利率市场化的主动参与者。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受管制利率的保护和约束,存贷款利率主要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而非自主定价,是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接受者,对改革进程的参与相对被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形成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下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包括贷款定价、存款定价和支撑外部定价的内部定价。(二)分析我国银行业贷款利率的决定机制,实证研究影响贷款定价的核心因素,并进一步扩展到不同类型银行的比较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存款利率、运营成本、利率风险等因素对贷款利率的影响最为显着,而且利率市场化显着增强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传导效率,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研究表明,对不同类型银行在贷款定价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性。无论是利率市场化程度还是银行自身的成本和风险异质性的因素,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为城商行,受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国有大型银行。(三)分析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的决定机制,实证研究影响存款定价的核心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扩展到不同类型银行的比较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资本充足率、银行规模等对存款利率具有显着性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提高银行存款自主定价能力;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规模等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虽然各类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存款定价的自主权,但非大型银行受制于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规模等异质性因素的程度更大,在进行存款利率调整时比大型银行面临着更大压力。(四)分析银行业内部定价的决定机制,实证研究影响内部定价的核心因素,并进一步研究大型银行内部定价对其他银行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市场利率对内部定价的影响保持稳定,长期国债利率对内部定价的作用越来越强,贷款利率对内部定价的定价作用越来越弱,说明内部定价越来越受到市场化利率的影响。通过模型探讨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定价行为,不仅影响银行自身的经营行为,还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本文以我国利率双轨制的现实情况为背景,以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为研究视角,对当前受到利率双轨制影响的外部定价和内部定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已有文献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研究,通常是对贷款定价、存款定价和内部定价独立开展研究。本文把受到利率双轨制影响的外部定价和内部定价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研究,研究结论涵盖了银行完整的定价体系,增加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维度。(二)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司库三部门模型,首先基于银行整体财富最大化原则,对存款定价、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推导和模型假设,随后基于内部定价的期限匹配模型,在内部定价和外部定价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内部定价的实证模型。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存款定价、贷款定价和内部定价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实证了银行定价体系的内在联系。(三)本文通过实证和博弈论开展对内部定价的研究,丰富了对内部定价的研究方法,弥补了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定价方法、定价目标、定价模式等定性讨论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确定影响内部定价的核心因素,实证了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内部定价的影响;并通过博弈论模型构建,证明大型银行对外部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存在的影响。(四)本文在以银行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模型进一步扩展,对不同银行类型开展比较分析。经实证分析,不同银行类型受到核心因素的影响并不相同,体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性,说明不同银行在应对了利率双轨制并轨时不能简单比照同业做法,需要因应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本文从市场化利率建设、外部监管和商业银行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一)从市场化利率建设角度。央行要有针对性的培养、设定政策利率,以替代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市场锚作用。新的锚定的利率要满足传导货币政策目标、延续性、公开、透明、可观察等条件。加强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改善无风险收益曲线的基准性。重视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增加直接投资和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利率的形成进一步倒逼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二)从外部监管角度。建议强化银行监管的硬约束,提高监管指标要求,防范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重点强化资本充足率管理,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冲动、盲目提高存款价格,是保驾护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最佳监管指标。取消存款偏离度、贷款规模管控等监管“量”、时点数的指标。完善监管对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纠正“重规模、轻能力”、追逐做大、不求做强的经营理念。并要持续培养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三)从商业银行角度。首先要加强存贷款定价体系建设,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其次,降低运营成本,为银行改善定价能力创造空间。银行需要抓住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改变成本结构,实现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为银行提升定价竞争力留出空间。第三,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完善风险的价格补偿机制。

王飞[4](2019)在《金融深化视野下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业同信息科技以及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其主要形态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和金融风险是什么?如何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监管?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跳出将研究精力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传统做法,把互联网金融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要站在推动我国金融深化的高度,设计构建监管指标体系,在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同时,更要通过适度合理有效金融监管确保其充分发挥积极正面作用。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系统梳理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第三方支付、P2P借贷、网络众筹、大数据金融、数字货币六种形态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总结出每种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和主要金融风险因素,进而在宏观层面总结抽象出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深化的三大金融学特征,为科学构建监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从金融深化理论核心要义出发,以总结出的互联网金融在推动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三个主要金融特质为基础,分别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金融市场治理三个方面,论证了互联网金融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结合金融深化主要衡量指标,首先验证了近年来我国金融深化进程存在实质性推进,通过两种插值法改进完善金融时间序列,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近年金融深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系统回顾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从推动金融深化的角度,总结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难题和任务。以解决上述挑战、难题和任务为目标,对比研究美、欧、日、印等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并得出值得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第四,以推动金融深化为前提,在前述研究基础上,系统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上述监管原则为前提,反复删选优化确定16项监管指标。用金融监管指标替代风险因素改进ISM-AHP模型,并计算得出系统性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型。引入专家对不同监管指标进行打分比较,最终计算得出当前各监管指标的整体权重,结合实际量化分析评估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根据量化分析结果,基于推进我国金融深化进程考虑,提出科学有效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概括起来有:第一,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基本形态的业务流程、运行模式和风险特征的总结发现,每种形态都在某些方面较好地弥补了现有金融体系的短板和不足,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与之相伴的是金融体系效率大幅提升,金融深化的不断推进。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模式,每种形态除具有传统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外,还突出放大了某些方面的金融风险,需要在金融监管中格外关注。以上述微观总结为起点,以金融深化为观察角度,总结得出互联网金融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等金融深化特质。第二,从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要义出发,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证明了互联网金融主要通过提升金融市场信息传输效率、拓展金融市场交易边界、优化金融市场机构三个途径实现金融深化。运用实证检验,首先证明我国近年来金融深化进程存在实质性推进。通过断点检验,证明了互联网金融对整个金融深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站在推动国家金融深化进程的角度,在系统回顾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历程后,总结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模式体系初具规模、参与主体竞相涌入、技术引领作用凸显、产品服务迭代速度加快、中小投资者地位迅速上升、产融结合趋势更加明显等6方面挑战,面临监管相对滞后、风险识别不足、监管适度性不够、监管协调性不足等4方面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监管创新适应性、统筹协调性、平衡一致性等方面的特殊任务。以这些问题为导向,研究总结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印度等国家在解决上述问题挑战方面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第四,在前述研究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推进金融深化进程作用,总结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要重点处理好短期适度性与长期审慎性、技术灵活性与标准一致性、监管适应性与总体协调性、格局全球性与利益国家性的新监管原则。通过运用改进扩展后的ISM-AHP模型,计算得出全新金融监管模型。在量化评价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后,提出迫切需要正确认识评估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深化中发挥的正面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和手段,引导互联网金融在推动我国金融深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我国互联网金融6种主要形态的发展和现状,系统提炼总结出每种形态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和风险特征,进一步系统化现有互联网金融微观层面的产品业态研究。运用金融深化理论,抽象总结出互联网金融的三大金融深化特质,提出必须将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上升到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发展完善的高度,改变了传统研究中忽视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研究的弊端,大大拓展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二,从金融深化理论核心要义出发,通过数理研究证明了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体系效率,不断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深化的三大具体路径,验证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深化的积极影响,为扭转互联网金融监管过度强调防范风险,而忽视其推动金融深化积极正面作用提供有力依据,为确立积极适度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规范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推进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效率提供了有力理论和实证依据。第三,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和上述分析研究成果,从推动金融深化角度总结提出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挑战和任务,并梳理借鉴了美、欧、日、印等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益经验。从维护金融产业安全,推动国家金融深化进程的角度,提出新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结合实际将上述监管原则融入实践,构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指标体系。通过改进ISM-AHP模型,计算得出系统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运用新的监管框架和指标体系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挥互联网金融推进金融深化作用五方面16条政策建议,为改进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总而言之,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能够从微观抽象互联网金融特征,从宏观透视理解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而将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仅能够更加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而且能够在战略层面思考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和监管制度设计,在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同时,为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金融更好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确保我国金融安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依据。

芮红霞[5](2018)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传统与新兴部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作为资金要素配置的重要机制,是推动技术革命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最具有活力的研究领域,经历了“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约束理论”等发展阶段,研究方法逐渐由宏观研究向微观选择的行为和机制分析渗透。本文结合当前信息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变革的技术背景,围绕新兴部门与传统部门企业融资行为的差异性,分别基于金融业组织结构和金融市场效率两个金融发展视角,以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动态均衡分析、数据经验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解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对新通用技术下传统与新兴部门增长特征差异的来源和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研发的出发点,在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系统。新GPT技术背景下金融发展将如何改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了弄清和回答这个核心问题,本文以传统与新兴部门的金融需求差异为着力点,重点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1)信息技术GPT下传统和新兴部门增长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来源是什么?这差异性将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2)具有不同增长特征的传统部门和新兴部门的贷款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改变将如何通过部门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均衡增长?(3)传统与新兴部门企业在金融产品选择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偏好?如果存在,则金融市场效率的波动又将如何影响传统与新兴部门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文依据以下思路展开研究和探索。首先,本文构建了GPT扩散过程中传统与新兴部门技术进步方式选择的微观理论机制,分析发现GPT对传统部门与新兴部门的不平衡作用,使得两部门在技术进步方式选择和部门内企业规模结构上存在差异。在技术进步方式上,新兴部门增长依赖研发和创新,而传统部门中投资驱动是重要增长因素。在部门内企业规模结构上,新兴部门中年轻企业家和小规模企业在部门的占比要显着多于传统部门。利用企业层面的截面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以上结论。将传统与新兴部门技术进步方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引入经济增长的动态理论框架,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传统与新兴部门的增长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呈现出非线性波动,经历了“V”形波动第一阶段,高增速的第二阶段,低速增长的“技术红利耗尽”第三阶段。并且不同方式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有利于传统部门的金融发展促进传统部门技术进步但减少均衡产出。有利于新兴部门的金融发展将增加均衡产出但同时也增加了经济调整深度和产出波动。然后,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配置资本要素的银行业部门,并基于传统与新兴部门企业贷款行为的差异性,构建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以解析银行业竞争对生产结构和均衡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与新兴部门企业的贷款行为具有差异性。由于具有更大不确定性,新兴部门企业贷款替代弹性低于传统部门,贷款利率高于条件相同的传统部门企业。政策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数量约束降低金融市场生产率和金融机构数量,对单一新兴部门的生产结构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传统部门。而恰当的最高存款利率约束具有“稳定器”作用,可以缓解金融市场和产出的波动性。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生产结构与银行业均衡结构相互影响,提高银行业竞争性和转变生产结构是我国实现发达国家收入的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要件。最后,基于传统与新兴部门企业对金融产品偏好的微观机制分析,构建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种不同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相关命题实证检验后,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与新兴部门企业具有不同的金融产品偏好,新兴部门企业更偏好股权融资,传统部门企业更偏好债权融资。股权金融市场效率对新兴部门扩张具有门槛效应,只有当股权金融市场效率高于门槛阀值时,股权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才能同时提高均衡增速和创新型增长的贡献。而且,经济开放有助于推动新兴部门扩张,增加新兴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政策模拟结果显示,遵循比较优势的东部地区的“腾龙换鸟”与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政策,将加速地区产业集聚并提高均衡增速,但会增加地区间收入的分化程度。适度降低储蓄率可以提高新兴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增长方式转型,但不改变均衡增速。本文的研究中对企业行为和金融市场进行了一定的抽象和简化。未来,理论研究将基于微观具体案例的分析,不断放松假设条件的约束,探讨传统与新兴部门多重竞争均衡的可能性,以及金融业发展对多重竞争均衡的影响,更全面和准确解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制。在实证分析上,探索构建金融发展-产业变迁-经济增长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实证分析框架,系统模拟分析金融发展冲击的影响,提高结论的准确性和政策建议的有效性。

雷雨亮[6](201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开放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更加深入融入全球,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更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然而,不断扩大的经济与金融开放增加了国内经济的脆弱性。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和脆弱性明显升级。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繁荣发展的同时,房地产金融和经济脆弱性也不断凸显。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加强,发达经济体短期利率分化和汇率波动带来的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在区域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也成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阻碍。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开放为重要视角,梳理了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探索了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在结构、价格、持续性和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为检验开放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基于熵值法对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进行了量化评估。为进一步证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脆弱性,本文使用DCC-MGARCH模型检验了国际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传染性,并采用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国房地产经济整体脆弱性偏高,主要表现在住房租售比过高,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不过,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东部地区省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除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普遍性原因外,东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还表现在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房价超出居民家庭承受力。中西部地区内部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不大。人均GDP过低和住房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也是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的重要原因。中国房地产股票收益率与香港、亚太地区、新兴市场、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股票收益率之间都存在显着正向的时变相关关系。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与我国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分化明显。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波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传染性,但2015年以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有限。汇率波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响很大。无论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阶段还是升值预期逐渐消退至贬值的阶段,人民币升值都会加重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人民币预期贬值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变动方向相反。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同时提高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利率水平较低时,利率增加能有效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当利率处于高位时,利率水平继续上升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短期国际资本渠道下利率上升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只有在利率水平较低时,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才能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会增加住房抵押金融风险。GDP增长加速对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和住房抵押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吴腾[7](2017)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随着生产的集中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城市人口从一八零零年的3%,到二零零八年首次超过50%。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8亿人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中,城市化率由建国之初的10.63%,上升到1979年的19.31%,再迅速扩大至2015年的56.10%。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不但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扩大了我国内需、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中,却面临重重挑战:一是资金不足。传统上城市化建设资金来源有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等,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难以持续上升;银行一般不愿意往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进行投入;地方融资平台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其获得资金也面临瓶颈约束。二是我国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为大项目进行融资,且具有分散长期投资风险的功能。发达国家市政债券、PPP和资产证券化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对推进城市化模式认识有限。过去几十年把推进城市道路和住房建设等同于城市化,或者把城市化简单等同于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所以,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完整的城市化,“它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没有使农民工真正市民化”(蔡昉,2010)。四是没有形成支持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大型商业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发挥自身功能,有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以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作用的渠道为研究主线,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入手,城市化相关理论主要有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决定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涉及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并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进行一般性分析,我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在宏观方面,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三,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进行具体分析,我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直接促进城市化,而是通过间接的渠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具体看来,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城市化进程。第四,对城市化和金融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的样本是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世界国别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呼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化建设遭受资金瓶颈、我国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方法认识不足等。研究综述方面,关于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外文文献并不多,国内的研究方面,本文从理论、实证、案例三个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本章还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城市化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包含城市动力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发展理论有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本章所阐述的理论基础对本文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般性分析。首先,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最后,在宏观方面,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干预主导型和市场机制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第四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金融发展和城市化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具体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非农产业发展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吸纳丰富的劳动力,并且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代表个人的发展能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越高,城市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越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人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五章对金融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概括论述了中国城市化概况,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波折起伏,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才步入“快车道”。经历十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获得较大进步,金融中介、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险业和外资金融机构也获得长足进步。其次,对我国省级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金融中介规模和效率两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对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工具变量(Ⅳ)进行内生性检验。最后,进行简单总结。第六章着力于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的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和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较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对世界金融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是实证研究,我采用世界38个国家2004—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更好刻画城市化规律。通过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很好控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内生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受国家规模和国家地理位置的影响。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世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七章是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节探索了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创新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主要的政策建议是促进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引导金融体系对城市产业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王婧[8](2017)在《金融包容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解决结构性不合理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相应地,在金融领域如何调整银行业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改革的需要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银行业结构调整应以金融包容为导向,通过改善银行体系多层面的结构关系,更好地满足弱势经济领域的金融需求、改善其经济状况,因此,全文围绕如何调整银行业结构,以实现金融包容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展开。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银行业结构与金融包容的关系,确立了银行业结构优化的宏微观绩效依据,并构建其作用机理模型。在两者的关系方面,本文指出银行业结构与金融包容以SCP框架为基础,在市场或非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关联。在判断依据方面,从金融包容的视角,提出以微观经济绩效中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依据,同时以宏观经济绩效中促进弱势领域、优势领域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为依据。在理论模型方面,结合宏微观绩效条件,构建了排斥型银行部门和包容型银行部门绝对分工和同质竞争情形下银行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模型,并对银行业结构变化影响各领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为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利用统计方法度量市场结构、空间结构、信贷结构指数,分析了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不同规模机构的市场份额差异大,空间结构不平衡且各类型机构的空间布局同质化程度高,信贷行业配置的结构不平衡且集中于优势经济领域。针对这些问题,实证检验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整体经济以及三次产业经济的影响、银行业空间结构对各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银行信贷行业配置结构的宏微观影响因素。在计量方法上,充分考虑到由金融与经济双向关系带来的模型内生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时间序列的2SLS方法、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和固定随机效应模型方法。主要的实证结论包括,在市场结构方面,我国大中小型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特征均不明显,且小银行资产在银行间市场的净流出不利于弱势产业的经济增长;在空间结构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对弱势地区更具包容性;在信贷结构方面,跨区域经营的银行相对于区域性银行对增长速度快的新兴行业更具包容性;等等。最后,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结论为基础,结合国际经验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在国际经验方面,总结了二战以后国际上银行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包容型银行的发展经验以及当前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在银行业结构优化的思路方面,结合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析了银行业结构优化的市场调节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政策监管机制;在对策建议方面,提出了银行业结构优化要适应弱势经济领域的金融需求、着力探索银行业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并对银行业进行分类审慎监管。本文从金融包容的视角展开对银行业结构的研究,其创新性和主要贡献在于:通过SCP框架从理论上将银行业结构与金融包容联系在一起,并结合外部的市场和非市场机制分析其关联机理;以宏微观经济绩效作为金融包容视角下判断银行业结构优化的依据,并系统性地构建了一个由排斥型银行、包容型银行、优势经济领域和弱势经济领域组成的理论模型;通过对结构指数的衡量考察我国银行业结构的现状,并从金融包容的视角下分析其问题,进而检验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结构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信贷结构的宏微观影响因素;提出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优化思路,以及银行业与弱势经济领域供需匹配、银行业经营模式差异化和分类监管方面的对策建议。

金雯雯[9](2015)在《我国金融深化中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危机常常与金融深化相伴而生。在金融深化对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中,银行风险承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世界金融发展历程表明,金融深化改革在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这背后的逻辑在于金融深化一方面所导致的竞争格局的变迁将改变银行的风险偏好,激发银行的赌性,驱使其采取较高风险的经营策略;另一方面,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又将为银行开辟更多的投融资渠道,为银行风险承担创造条件。此外,在金融深化进程中,外部冲击和制度变革所引发的金融控制力的下降也将激发银行的冒险行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准入条件放宽、资本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于增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使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加剧、息差收窄、负债成本上升等多方面的冲击。复杂的外部环境将改变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与约束,进而影响到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决策,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约束商业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维护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以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为背景,重新审视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前两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第三章对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以及银行风险承担的历史演变及现状进行分析。本章主要回顾了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历史动因,并从经济货币化、经济金融化、利率市场化、银行业竞争、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等多个角度对金融深化程度进行评估。此外,本章分别利用风险测度法和行为测度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第四章深入探析了银行风险承担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内在动机、内在约束以及外在约束。本章回答了“银行为什么会过度承担风险”、“特许权价值能否有效约束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银行风险承担如何受监管及市场纪律等外在因素的约束”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下文专题研究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提供基础。第五章依托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对金融深化政策措施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机制进行分析。本章从风险承担态度、能力及外在约束这三个方面着手,具体从风险认知、风险偏好、资金来源、技术条件、投资机会、经营自主性、监管约束以及市场约束等角度出发来论述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第六章借助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为金融深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提供经验证据。研究结果显示:(1)大多数金融深化指标都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激励作用,其中银行业竞争程度、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进程、经济货币化程度、资本市场发展对银行资产端、负债端的风险承担行为都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2)存款准备金要求、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出现异化;(3)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随银行类型及风险承担类型而异,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而言,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外部环境变化更敏感,大型商业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受金融深化影响要大于负债端风险承担所受的影响,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则相反。第七章总结了以上各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推进我国金融深化、有效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维护金融稳定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加以丰富和补充。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创新:第一,从风险承担的行为本质出发,依托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金融深化不同举措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的统一分析框架;第二,结合Merton(1977)的看跌期权与Marcus(1984)的看涨期权定价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及数值模拟分析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及制度条件;第三,采用行为测度法研究金融深化对银行资产端、负债端及表外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并通过银行间对比细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当前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袁东阳[10](2014)在《金融抑制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寻找中国经济转轨中的金融发展道路。首先,在对双轨制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对现有文献在解释中国金融发展问题上的不适用性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描绘了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的金融发展是在政府通过抑制性政策控制银行体系,并采用数量型的信贷配给手段对信贷资金进行配置,以确保体制内部门获得补贴性质的政策性贷款而得到优先发展,从而以体制内部门为基础促进体制外部门主导的经济实现增长的过程中进行的。接着,为了证实具有以上特征的金融发展道路确实能够实现金融发展,本文找到了与经济转轨非常契合的两种因素——分权化改革以及作为分权化改革的推动者的地方政府干预,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并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考察了这两种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关于这两种因素影响金融发展的具体方式,本文认为,分权化改革和地方政府干预,通过推动实体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改变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结构,从而推动货币当局改变资金配给方式,即以更多的市场化贷款取代政策性贷款,从而推动银行市场化程度提高。理论和实证都证实了分权化改革和地方政府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以上特征的金融发展道路确实能够实现金融发展。由于在中国的金融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而政府配置资源存在着政府失败问题。因此,这样一种金融发展道路必然也存在着缺陷,而对金融发展道路的缺陷的分析自然也是金融发展道路研究的题中之义。本文找到了中国金融发展中两类由政府主导作用而产生的负作用——因对信贷资金的配给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以及由政府采取抑制性政策而引起的银行业垄断问题。本人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这两种问题进行了考察。在第五章中,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发展程度(反映承担的政策性贷款规模)、政府因素(反映政策性贷款引起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以及金融抑制程度和信贷供给规模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在第六章中,本文着重分析了银行业垄断通过产生“逆金融发展”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但同时,本文也讨论了与金融支持相适应的银行业垄断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只有超过了金融支持要求的银行业垄断才会产生“逆金融发展”效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一是,金融抑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并对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有后续正向影响;二是,“适应性效率”或“动态效率”是评价金融发展的更合适标准,从而适度金融发展,还有类似的适度不良贷款和适度银行业垄断分别是能确保经济转轨顺利进行的最优的金融发展水平、不良贷款规模和银行业垄断程度。这些结论为我们考察金融体系改革的成效提供了重要指导,这意味着,成功的金融改革必须在实体经济改革之后才能实现。

二、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和金融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和金融深化(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
        2.1.2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2.1.3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约束政策的研究
    2.2 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1 投资效率的含义及研究视角
        2.2.2 中国的投资效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2.2.3 宏观经济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金融约束理论、政策内涵与中国实践
    3.1 金融约束论的理论内涵
        3.1.1 金融约束理论的背景
        3.1.2 经济租金的概念、分类与性质
        3.1.3 金融约束核心内容概述
    3.2 金融约束政策下信贷市场均衡及福利分析
        3.2.1 金融约束下的租金创造:一个简化的分析框架
        3.2.2 金融部门租金创造的经济效应
        3.2.3 企业部门租金创造的经济效应
        3.2.4 福利效应与政策合理性分析
        3.2.5 金融约束政策局限性与政府治理
        3.2.6 金融约束政策动态调整的必要性
    3.3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情况
        3.3.1 中国金融政策的学术争鸣
        3.3.2 中国金融约束的政策实践
        3.3.3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金融约束
        3.3.4 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金融约束、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及政策效率初步判定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金融约束指数构建
        4.1.1 指数构建的改进思路
        4.1.2 主成分变量及其含义
        4.1.3 指数构建原理及步骤
        4.1.4 主成分分析结果
        4.1.5 指数的有效性分析
    4.2 金融约束、经济增长与宏观投资效率
        4.2.1 金融约束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
        4.2.2 “斯蒂格利茨效应”与“麦金农效应”
        4.2.3 基于宏观投资效率的金融约束政策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与投资的总量效率
    5.1 金融约束下过度投资成因分析:基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
        5.1.1 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投资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5.1.2 金融约束下的资本过度积累与总需求结构失衡
        5.1.3 金融约束下的储蓄动员:对低利率与高储蓄并存的解释
    5.2 实证检验:金融约束、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
        5.2.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5.2.2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与投资的结构效率
    6.1 金融约束政策、信贷歧视与资本错配
        6.1.1 工业部门资本配置现状及信贷歧视相关研究
        6.1.2 金融约束政策下信贷歧视的成因分析
        6.1.3 信贷歧视、资本错配与投资效率损失
    6.2 实证检验:金融约束政策与行业资本配置效率
        6.2.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6.2.2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6.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3 本章小结
7 金融约束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微观视角的补充论证
    7.1 微观视角下租金激励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再解释
        7.1.1 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述评
        7.1.2 融资约束、代理问题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7.1.3 租金激励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
    7.2 实证检验:以工业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为例
        7.2.1 实证研究假设
        7.2.2 研究思路、模型及变量说明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4 计量结果与分析
        7.2.5 稳健性检验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1.1 中国当前金融发展阶段主要政策特征的界定
        8.1.2 基于投资效率的中国金融约束政策效率评价
        8.1.3 经济租金本质与金融约束政策局限性的再探讨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约束退出路径
        8.2.2 关于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重点的思考
        8.2.3 新常态下投资需求管理与金融供给侧改革协调配合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2)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银行集中度相关概念界定与测度
        二、银行业发展范畴界定
        三、银行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银行集中度“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第三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一、银行业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二、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文献综述
第三章 全球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第一节 全球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二、银行业绩效、包容性、稳定性的国别比较
    第二节 典型国家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市场主导型国家
        二、银行主导型国家
    第三节 中国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银行集中度测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绩效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包容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包容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六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银行业稳定性估计模型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
        二、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一、全球银行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趋势各异
        二、集中度提高促进绩效提升,但过高可能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三、集中度较高时,适当降低集中度以及大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提升包容性
        四、集中度过高降低稳定性,监管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五、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
    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一、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
        二、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
        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
        四、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
        五、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利率双轨制的我国银行业利率定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利率市场化改革处于利率双轨制阶段
        1.1.2 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1.1.3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利率市场化
        1.3.2 利率双轨制
        1.3.3 外部定价
        1.3.4 内部定价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可能的创新
2.文献综述
    2.1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2.2 关于利率双轨制的研究文献
    2.3 关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研究文献
        2.3.1 商业银行外部定价:贷款定价
        2.3.2 商业银行外部定价:存款定价
        2.3.3 商业银行内部定价
3.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定价的影响:国际经验及我国现状
    3.1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3.1.1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
        3.1.2 利率市场化对美国商业银行定价的影响
    3.2 我国现状分析
        3.2.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
        3.2.2 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利率双轨制
        3.2.3 利率双轨制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影响
    3.3 小结
4.贷款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分析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2.3 实证研究分析
    4.3 小结
5.存款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5.1 引言
    5.2 实证分析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5.2.3 实证研究分析
    5.3 小结
6.内部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6.1 引言
    6.2 实证分析
        6.2.1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
        6.2.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6.2.3 实证研究分析
    6.3 大型银行内部定价的影响分析
        6.3.1 理论分析
        6.3.2 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探讨
    6.4 小结
7.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金融深化视野下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意义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4.1 互联网金融
        1.4.2 金融深化
        1.4.3 金融监管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2.1 金融深化理论的追溯和梳理
    2.2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2.2.1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2.2.2 互联网金融具体形态梳理
        2.2.3 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力研究
        2.2.4 互联网金融外在影响分析
        2.2.5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预测
    2.3 金融监管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研究
        2.3.1 金融监管的相关理论学说
        2.3.2 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关系
        2.3.3 金融危机后的最新进展
        2.3.4 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
    2.4 对当前研究的评述
3 我国互联网金融形态、风险及金融深化特质分析
    3.1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
        3.1.1 发展历程和现在规模
        3.1.2 业务流程及运营模式
        3.1.3 金融风险分析
    3.2 第三方支付
        3.2.1 产业特征及发展历程
        3.2.2 业务流程及运营模式
        3.2.3 金融风险分析
    3.3 P2P借贷
        3.3.1 发展历程和现在规模
        3.3.2 运营模式及业务流程
        3.3.3 金融风险分析
    3.4 网络众筹
        3.4.1 发展历程和现在规模
        3.4.2 运营类型和业务流程
        3.4.3 金融风险分析
    3.5 大数据金融
        3.5.1 发展历程和现在规模
        3.5.2 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3.5.3 金融风险分析
    3.6 数字货币
        3.6.1 发展历程和现在规模
        3.6.2 发行机制和交易模式
        3.6.3 金融风险分析
    3.7 未来发展趋势
    3.8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深化特质分析
        3.8.1 缓解信息不对称
        3.8.2 降低交易成本
        3.8.3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4 互联网金融推动我国金融深化的路径分析
    4.1 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要义
        4.1.1 金融深化的本质
        4.1.2 金融深化的内涵
    4.2 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深化的数理分析
        4.2.1 提升金融市场信息传输效率
        4.2.2 拓展金融市场交易边界
        4.2.3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4.3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深化的效果评估
        4.3.1 我国金融深化水平评估指标
        4.3.2 我国金融深化情况的综合分析
        4.3.3 互联网金融推动我国金融深化实证检验
    4.4 小结
5 从金融深化视野透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5.1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历程
    5.2 金融深化进程中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挑战、问题和任务
        5.2.1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5.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当前存在的问题
        5.2.3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任务
    5.3 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益经验
        5.3.1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亮点
        5.3.2 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亮点
        5.3.3 其他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亮点
        5.3.4 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6 基于金融深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型分析
    6.1 有利于推进金融深化的新监管原则
    6.2 建构于金融深化理论之上的指标体系
    6.3 基于ISM-AHP的监管评判模型
    6.4 以金融深化为标准的模型效果分析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基于推动金融深化进程的监管政策建议
        7.2.1 科学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7.2.2 正确评估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和作用
        7.2.3 引导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深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7.2.4 合理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
        7.2.5 科学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和框架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传统与新兴部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结构体系
    第四节 可能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联系
    第二节 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第三节 新兴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与新兴部门增长差异的来源与影响
    第一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差异性来源:新GPT视角
        一、理论分析的模型设定
        二、传统与新兴部门技术进步
    第三节 技术进步方式和规模结构假说的经验分析
        一、样本选择
        二、核密度分析
        三、模型回归分析
    第四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差异性的影响:动态均衡分析
        一、传统与新兴部门的结构动态
        二、经济均衡分析
        三、金融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差异性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一、参数拟合
        二、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机构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传统与新兴部门贷款行为分析
    第一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的贷款行为
        一、传统与新兴部门贷款行为的理论假说
        二、贷款行为假说的检验和弹性差异的估计
    第二节 金融机构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二、均衡分析
        三、政策约束对稳态均衡的影响
    第三节 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单一生产结构的数值模拟
        一、参数校准
        二、数值模拟稳态比较分析
        三、动态模拟分析
    第四节 混合生产结构下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数值模拟
        一、混合生产结构下银行业竞争的影响
        二、混合生产结构下银行业竞争对动态过程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传统与新兴部门融资偏好分析
    第一节 传统与新兴部门的融资选择:股权还是债权?
        一、债权契约和股权契约
        二、投资者的选择与非套利条件
        三、传统和新兴部门的融资选择
    第二节 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封闭经济的理论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二、封闭经济的均衡分析
        三、传统部门增长与新兴部门的技术进步
        四、封闭经济下金融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开放经济的理论分析
        一、开放经济均衡分析
        二、开放经济下金融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市场与新兴部门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回归模型的设定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回归模型的设定
        四、回归结果
        五、稳健性分析
    第五节 股权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分析
        一、参数的估计
        二、数值模拟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全文主要结论
        一、GPT扩散下传统与新兴部门的增长
        二、银行业竞争与经济增长
        三、金融市场效率和经济增长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二、发展股权金融市场策略
        三、完善创新环境建设
        四、保持储蓄率的适度性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脆弱性问题研究
        1.2.2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经济
        1.2.3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问题研究
        1.2.4 房地产金融脆弱性
        1.2.5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理论研究
    2.1 开放经济发展的概述
        2.1.1 经济全球化
        2.1.2 区域经济开放
        2.1.3 金融开放理论
        2.1.4 金融市场化理论
    2.2 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
        2.2.1 脆弱性内涵
        2.2.2 经济脆弱性的内涵界定
        2.2.3 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及分类
        2.2.4 房地产市场的脆弱性
    2.3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理论
        2.3.1 金融传染性的内涵
        2.3.2 金融传染的相关理论基础
    2.4 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
        2.4.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及产生的根源
        2.4.2 金融风险的相关基础理论
        2.4.3 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机理分析
    3.1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
        3.1.1 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3.1.2 区域经济开放条件下房地产经济中的巴萨理论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
        3.2.1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3.2.2 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3.3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分析
        3.3.1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传染渠道
        3.3.2 国际危机对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渠道
    3.4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3.4.1 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
        3.4.2 汇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传导渠道
        3.4.3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机制
    3.5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3.5.1 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渠道分析
        3.5.2 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
        3.5.3 汇率、利率与房地产价格联动性的理论模型
第4章 中国房地产区域市场经济脆弱性分析
    4.1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4.1.1 灰色聚类法
        4.1.2 集对分析法
        4.1.3 综合指数评价法
        4.1.4 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4.2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子系统和指标体系
        4.2.2 脆弱性指标的数据描述分析
    4.3 脆弱性综合评级指标标准化处理
        4.3.1 适度评价指标
        4.3.2 正向指标
        4.3.3 负向指标
    4.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脆弱性综合评估法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4.2 基于熵值法确定第三层指标权重
        4.4.3 基于熵值法确定子系统指标权重
    4.5 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
        4.5.1 各省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4.5.2 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4.5.3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同质性
        4.5.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异质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5.1 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脆弱性
    5.2 DCC-MGARCH模型说明与设定
        5.2.1 GARCH族模型发展的历程
        5.2.2 DCC-MGARCH模型估计步骤
    5.3 数据描述
        5.3.1 变量说明
        5.3.2 收益率波动集聚性分析
        5.3.3 数据特征分析
    5.4 相关检验
        5.4.1 单位根检验
        5.4.2 自相关检验
        5.4.3 非对称性检验
    5.5 国际金融波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5.5.1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DCC-MGARCH估计
        5.5.2 各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阶段DCC-MGARCH估计
        5.5.3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性的动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开放下金融市场化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6.1 金融开放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1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数据分析
        6.1.2 金融市场因素分析
        6.1.3 利率
    6.2 计量方法与模型
        6.2.1 计量方法选择
        6.2.2 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设定
        6.2.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3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检验
        6.3.3 汇率区制划分
        6.3.4 基于不同汇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6.4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6.4.1 单位根检验
        6.4.2 协整检验
        6.4.3 基于利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7.2.1 构建各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体系
        7.2.2 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
        7.2.3 健全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7.2.4 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实时监控机制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7.4 进一步研究方向
        7.4.1 更深入地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7.4.2 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理论研究
        二、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实证研究
        三、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案例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一、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二、城市化内涵
    第二节 关于城市化的理论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
        一、金融结构论
        二、金融深化论
        三、金融功能论
        四、金融约束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城市化理论的述评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述评
第三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一般性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个数理模型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城市化阶段分析
        一、起步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二、发展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三、稳定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第三节 差异化金融体系下城市化促进效应
        一、市场机制主导型金融体系
        二、政府调控主导型金融体系
        三、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非农产业与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非农产业扩张
        二、非农产业扩张与城市化
    第二节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二、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化
    第三节 金融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五章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度量
        一、金融发展现状
        二、金融发展度量方法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一、数据和模型
        二、回归分析
        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四、基本结论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六章 基于国别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主要特征与启示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启示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指标选取
        二、国际比较分析
    第三节 国家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一、数据和模型
        二、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基本结论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七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
        一、提高金融中介服务于城市化的水平
        二、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城市化的支持
        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四、合法化民间金融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二、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
    第三节 金融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一、金融体系促进教育发展
        二、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
    第四节 拓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二、加强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8)金融包容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2.1.1 金融与经济
        2.1.2 金融结构理论
        2.1.3 金融包容性发展
    2.2 银行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2.2.2 银行业的空间结构
        2.2.3 银行业的信贷结构
    2.3 总体述评
第3章 金融包容与银行业结构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金融包容的内涵
        3.1.2 银行业结构的定义
    3.2 金融包容的对象和主体
        3.1.2 金融包容的对象
        3.1.3 金融包容的主体
    3.3 银行业结构与金融包容的关系
        3.3.1 银行业的排斥与包容行为
        3.3.2 银行业结构与金融包容的关联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包容视角下银行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4.1 金融包容视角下银行业结构优化的判断依据
        4.1.1 微观经济绩效
        4.1.2 宏观经济绩效
    4.2 金融包容视角下银行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模型
        4.2.1 银行业绝对分工情形下的理论模型分析
        4.2.2 银行业同质竞争情形下的理论模型分析
    4.3 金融包容视角下银行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规律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结构的现状考察
    5.1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5.1.1 银行业市场结构指数的描述
        5.1.2 金融包容视角下市场结构的现状
    5.2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空间结构分析
        5.2.1 银行业空间结构指数的描述
        5.2.2 金融包容视角下空间结构的现状
    5.3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信贷结构分析
        5.3.1 银行业信贷结构指数的描述
        5.3.2 金融包容视角下信贷结构的现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6.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不同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6.1.1 计量模型
        6.1.2 研究方法
        6.1.3 样本和数据
        6.1.4 实证结果
    6.2 银行业空间结构与不同区域经济的关系
        6.2.1 计量模型
        6.2.2 研究方法
        6.2.3 样本和数据
        6.2.4 实证结果
    6.3 银行业信贷结构的宏微观影响因素检验
        6.3.1 计量模型
        6.3.2 研究方法
        6.3.3 样本和数据
        6.3.4 实证结果
    6.4 实证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融包容视角下银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和挑战
    7.1 金融包容视角下国际银行业结构变革的历史
    7.2 银行业结构与包容型银行发展的国际经验
        7.2.1 主要国家的银行业结构
        7.2.2 社区银行的金融包容模式
        7.2.3 信用合作的金融包容模式
        7.2.4 代理银行的金融包容模式
    7.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包容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金融包容视角下中国银行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8.1 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优化思路
    8.2 适应弱势经济领域的金融需求
        8.2.1 服务于“三农”的金融需求
        8.2.2 服务于弱势产业的金融需求
        8.2.3 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8.2.4 服务于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
    8.3 探索银行业差异化经营模式
        8.3.1 鼓励小微型银行的创新型发展
        8.3.2 提高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专注度
        8.3.3 拓展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范围
        8.3.4 加快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
    8.4 对银行业进行分类审慎监管
        8.4.1 限制小微型银行的资金流向
        8.4.2 限制地方性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8.4.3 控制大中型银行的金融风险
        8.4.4 完善对新型金融服务的监管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观点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2003-2015年银行业市场结构指数的计算结果
    附录 B:2005-2015年银行业空间结构Gini指数的计算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我国金融深化中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银行风险承担基本概念界定
        2.1.2 金融深化基本概念界定
    2.2 基本理论
        2.2.1 银行风险承担的基本理论
        2.2.2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基本理论
    2.3 变量的测度
        2.3.1 银行风险承担的测度
        2.3.2 金融深化的测度
第3章 我国金融深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现实分析
    3.1 我国金融深化的现实分析
        3.1.1 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历史动因
        3.1.2 我国金融深化程度的评估
    3.2 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现实分析
        3.2.1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演进
        3.2.2 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第4章 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与约束
    4.1 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机
    4.2 银行风险承担的内在约束
    4.3 银行风险承担的外在约束
        4.3.1 监管约束
        4.3.2 市场约束
第5章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5.1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态度的影响
        5.1.1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认知的影响
        5.1.2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
    5.2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
        5.2.1 金融深化对资金来源的影响
        5.2.2 金融深化对技术手段的影响
        5.2.3 金融深化对投资机会的影响
        5.2.4 金融深化对经营自主性的影响
    5.3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外在约束的影响
        5.3.1 金融深化对监管约束的影响
        5.3.2 金融深化对市场约束的影响
第6章 金融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计量方法
    6.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6.2.1 银行风险承担指标
        6.2.2 金融深化指标
    6.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及解释
        6.4.1 整体银行业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6.4.2 银行间对比分析
第7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金融抑制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的几点说明
    1.3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回顾
    2.1 金融发展概念
    2.2 “金融深化”理论
        2.2.1 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
        2.2.2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拓展
        2.2.3 新结构主义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反思
    2.3 “金融约束”理论
        2.3.1 金融约束理论的形成
        2.3.2 金融约束理论的核心内容
        2.3.3 金融约束中的租金效应
        2.3.4 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建议
        2.3.5 金融约束理论及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2.4 “信贷配给”理论
        2.4.1 早期的信贷配给理论
        2.4.2 非对称信息下的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2.5 金融发展理论:中国的探索
    2.6 简要的评论
3 分权化改革、金融抑制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宏观视角
    3.1 问题提出
    3.2 理论模型
        3.2.1 经济结构及货币当局的信贷需求
        3.2.2 国有银行的信贷供给
        3.2.3 信贷市场均衡及比较静态分析
    3.3 实证研究
        3.3.1 计量模型设定
        3.3.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3.3.3 实证结果
        3.3.4 稳健性检验
    3.4 本章结论
4 地方财政分权、金融抑制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微观视角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模型
        4.2.1 财政分权下政府的行为及信贷需求
        4.2.2 国有银行的行为及信贷供给
        4.2.3 信贷市场均衡及比较静态分析
    4.3 实证分析
        4.3.1 计量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4.3.2 面板单位根检验
        4.3.3 面板协整检验
        4.3.4 估计结果
        4.3.5 稳健性讨论
    4.4 本章结论
5 金融抑制与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改进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模型
        5.2.1 国有银行的行为
        5.2.2 中央政府的行为
        5.2.3 信贷市场均衡
        5.2.4 国有银行的补贴与报酬的联结机制
    5.3 实证检验
        5.3.1 变量设定和数据来源
        5.3.2 单位根检验
        5.3.3 EG-ADF协整检验
        5.3.4 VAR模型
        5.3.5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结论
6 中国银行业垄断与金融体系改革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模型
        6.2.1 市场经济中的信贷配置
        6.2.2 转轨过程中的信贷配置
        6.2.3 经济转轨、银行业垄断与金融发展
    6.3 实证检验
        6.3.1 模型设定
        6.3.2 数据说明
        6.3.3 实证结果
    6.4 本章结论
    6.5 进一步讨论
        6.5.1 基本经济环境:转轨中的经济产出
        6.5.2 中央政府的信贷资金安排
        6.5.3 非国有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
        6.5.4 国有银行的信贷供给
        6.5.5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7 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金融发展的宏观视角的主要结论
        7.1.2 金融发展的微观视角的主要结论
        7.1.3 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结论
        7.1.4 银行业垄断的“逆金融发展”效应的主要结论
    7.2 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的理论价值及政策涵义
        7.2.1 金融发展的宏观视角的理论价值及政策涵义
        7.2.2 金融发展的微观视角的理论价值及政策涵义
        7.2.3 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理论价值及政策涵义
        7.2.4 银行业垄断的“逆金融发展”效应的理论价值及政策涵义
        7.2.5 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涵义
附录:数理模型推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
致谢

四、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和金融深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约束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证据[D]. 韩玉姝.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2]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3]基于利率双轨制的我国银行业利率定价影响因素研究[D]. 隋洋.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4]金融深化视野下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D]. 王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1)
  • [5]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传统与新兴部门视角[D]. 芮红霞. 南京大学, 2018(06)
  • [6]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D]. 雷雨亮. 湘潭大学, 2017(01)
  • [7]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D]. 吴腾. 武汉大学, 2017(06)
  • [8]金融包容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结构研究[D]. 王婧.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我国金融深化中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研究[D]. 金雯雯. 南京大学, 2015(01)
  • [10]金融抑制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理论与实证研究[D]. 袁东阳.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银行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深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