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数字谐音词

论网络数字谐音词

一、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霍文博[1](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阮兰香[2](2020)在《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及相关汉语教学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对比法来进行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分析。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关于汉语网络词语与越南网络词语的文献、论文、期刊,对汉越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做了梳理,对汉语和越南语关于网络语言的界定进行了总结,并做了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词语的定义范畴,即主要限于网络交流的语言,即在各社交平台以及APP上常用的具有新颖含义的词语。对汉越语的网络词语进行的对比分析,主要从网络词语的构成方式方面展开对比,从谐音词语构成方式、旧词新义词语构成方式、缩略词语构成方式、表情符号构成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语言在网络词语方面的异同。从语言特点差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两种语言网络词语差异的原因。根据汉越网络词语的差异及对相关教学现状的描述,发现当前网络词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材部分内容脱离时代背景,教材内容中的网络词语有限,因国家语言政策产生的回避心理,课堂教学中对网络语言的忽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教学策略:第一,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网络教学内容;第二,采用对比分析法;第三,任务教学法。以此加强学习者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对网络词语的掌握,从而能够使用汉语网络词语完成所需的日常交际。

温思佳[3](2020)在《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依托网络平台生存的线上虚拟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其中,网络文化的产物——网络语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已经从网络平台渗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某个网络热词出现后,有可能衍生出同名电影、同名商标、同名刊物,这个词也可能成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在中国和俄罗斯学术界都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语言学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成果。其中,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网络词汇类型和结构、网络词汇的修辞特征、网络语言的应用等占比重较大。在网络语言对比研究方面,英汉网络语言对比成果较多,俄汉网络语言对比则多数集中在词汇构成和修辞研究中。因此,选择一个较新的理论对俄汉网络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能够为俄汉网络语言的研究和应用补充一些新的视角和观点,为后续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果。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主义,从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产生的理论,我们可以将文化领域内能够被复制和传播的信息都称为模因。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模因论产生的新理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模因是能够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携带模因宿主的主观意图,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俄汉网络语言模因在类型和成因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本文选取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俄汉网络语言模因为例,从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和形式对二者进行分类,主要分三种类型:形义复合模因、语形派生模因和语义派生模因;从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影响阐述二者的成因,在成因的具体表现中进行对比分析,并简述一些网络语言模因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发展趋势。

范琼庄(Pham Quynh Trang)[4](2020)在《模因论视角下汉越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流行语是特定时期在网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已经从网络世界走进了现实生活,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模因论视角,考察汉越网络流行语,解释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机制。本文将每个网络词语称作一个模因,认为网络上比较盛行的流行语都属于强势模因。在网络流行语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模因论进行定性分析,把网络流行语模因分为表情符号模因、音位模因、字模因、词模因以及句式模因。对比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分类及其传播方式,指出两者最显着的差异是字模因,同时音位模因和句式模因也存在一定差别。本文将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归纳为基因型传播和表现型传播。对比汉越网络流行语,发现两者最大共同点是基因型传播的模因占大多数,且基因型传播的相同信息异形传递模因均有来自英语缩略语的部分;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型模因比较丰富,分为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而越南语流行语模因只有后面两种。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越网络流行语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主要受语言差异、社会文化因素、网民心理动因以及大众媒体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本文梳理网络流行语在汉语和越南语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下发展演变的轨迹,比较两国流行语在类型和传播机制上的共性和差异,也对语言与社会、文化、传媒等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为汉越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5](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刘洋[6](2019)在《中韩网络语言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础和重要工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是保存和传递人类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工具。语言形式一定程度上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也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时代的烙印。语言能够体现出时代和文化的特点,也能够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现状和反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心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无论是从语音、词汇、语义以及在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互联网使用程度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的韩国,也涌现出大量的网络语言。中国作为网民最多的国家,也大量产生了网络语言。中韩两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在网络语言方面也有体现。本论文以中韩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音韵形态、词汇形式以及两国网络语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等方面,对两国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本领域的现有研究提供新的补充。

郝晓慧[7](2019)在《浅析网络词语“X节”的时间修辞》文中指出网络词语"X节"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过程和时间修辞密切相关,时间修辞主要分为数字谐音、数字象形、数字换算等形式。这就造成了网络词语"X节"在生成过程中的独特性。本文主要从"X节"的时间修辞、动因解释方面来分析"X节"生成过程的特点。

马嘉敏[8](2017)在《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网络低俗用语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产生了一些隐晦的表达方法,本文对省略、谐音及一些修辞手法等隐晦手段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些网络低俗用语在特定的场合和人群中使用时产生的特殊意义。同时探讨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与社会发展、网民心理、语用规则及詈语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对网络用语及社会用语的规范和净化产生的影响。

程茹雪[9](2016)在《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汉语言和文字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在网络交际平台上汉语言文字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汉字谐音词。所谓“网络汉字谐音词”是指在网络新媒体交际环境中,用音同或音近的汉字对现有汉语词汇进行字或词的替换,以抒发自我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语言现象。本文在对网络汉字谐音词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词形,将其分为部分语素谐音替代(如“菌男”谐音“俊男”)和整体谐音替代(如“葱白”谐音“崇拜”);根据语音,将其分为普通话谐音(如“墙裂”谐音“强烈”)和方言谐音(如“稀饭”谐音“喜欢”);根据词义,将其分为在谐音后形成新的理性义(如“炫腹”谐音“炫富”)和谐音后未形成新的理性义(如“鸭梨”谐音“压力”)两类。本文进而对每种类属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以此反观出每类汉字谐音词的使用现状,并对网络汉字谐音词产生的一些特殊语法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网络汉字谐音词的产生,从源头上来讲,与汉语自身同音词多、方言系统丰富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网络时代汉字输入与输出互联网方式的影响;而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语言的模因因素和经济性原则也都助长和催生了网络汉字谐音词的产生;从更深层次来看,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出现并成为社会文化与大众心态的一种符号表征,与语言使用者的规避含蓄心理、求异释压心理及隐喻的认知方式有着鲜明而直接的联系。网络汉字谐音词以简代繁,实现了网络交际的经济性要求,提高了语言交际效率;同时,它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俏皮风趣、讽刺自嘲等满足了大众个性化的心理诉求,彰显了大众文化的灵性与活力。但是,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快速蔓延和发展确实也对汉语言系统的字形、语音、词义和语言环境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需从三方面着手对网络汉字谐音词进行规范引导:一要抓好学校教育,以严格规范的标准严把基础教育关口;二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和差别管理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使用群体、场域实行差别管理;三要引导网民把握语境,适时使用网络汉字谐音词,增强其规范使用汉语的意识和区分娱乐文字和严肃文字的能力。

曹进,靳琰[10](2016)在《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自建语料库数据和第三方数据为语料,根据模因理论、传播学理论,科学分析了某些网络语言流行不衰,具有强大的传播力,而另外一些网络语言则昙花一现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强势模因"在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料库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社会语用类模因、表情符号类模因、谐音类模因、缩略类模因等四类网络语言模因符号占比最高,达到总语料数的72%,这四类网络语言模因符号是网络语言生产、演变和传播的主要力量。本研究的价值在于研究网络语言强势模因的深层原因,同时,对于研究网络舆论的生发、流行和传播轨迹具有启示意义。

二、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2.1.1 “微博”和“语篇”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2.2.1 结构类型
        2.2.2 文体类型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3.1.1 语法词
        3.1.2 增义词
        3.1.3 词语模
        3.1.4 谐音词
        3.1.5 字母缩略语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3.2.1 被动句
        3.2.2 同体过度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4.1.1 回指
        4.1.2 时空衔接
        4.1.3 逻辑衔接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4.2.1 话题与连贯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4.2.3 语气与连贯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表征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5.2.2 语义独立片段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6.1 “电竞”语体特征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6.1.2 义项动态赋予
        6.1.3 语篇多元派生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及相关汉语教学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对象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对象
    1.3 创新之处
    1.4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1.4.1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
        1.4.2 越南网络语言研究的概况
2.汉越网络语言的概况
    2.1 网络语言的界定
        2.1.1 汉语网络语言的界定
        2.1.2 越南语网络语言的界定
    2.2 网络语言的特点
    2.3 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3.汉越网络词语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3.1 汉越网络词语的谐音词语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3.1.1 汉语网络词语的谐音词语构成方式
        3.1.2 越南语网络词语的语谐音词语构成方式
        3.1.3 汉越语网络词语的谐音词语构成方式异同点对比分析
    3.2 汉越网络词语的旧词赋新义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3.2.1 汉语网络词语的旧词赋新义构成方式
        3.2.2 越南语网络词语的旧词赋新义构成方式
        3.2.3 汉越网络词语的旧词赋新义构成方式异同点对比分析
    3.3 汉越网络词语的缩略词语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3.3.1 汉语网络词语的缩略词语构成方式
        3.3.2 越南语网络词语的缩略词语构成方式
        3.3.3 汉越网络词语的缩略词语构成方式异同点对比分析
    3.4 汉越网络词语的表情符号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3.4.1 汉语网络词语的表情符号构成方式
        3.4.2 越南语网络词语的表情符号构成方式
        3.4.3 汉越网络词语的表情符号构成方式对比分析
4.汉越网络词语构成方式差异的原因分析
    4.1 汉语与越南语的语言本体差异
    4.2 中越网络社会文化因素
    4.3 中越网民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因素
5.对越网络汉语词语教学现状及策略
    5.1 越南网络汉语词语教学现状
    5.2 相关汉语网络词语教学策略
        5.2.1 增加课堂教学中的网络教学内容
        5.2.2 对比分析法
        5.2.3 任务教学法
参考文献
致谢

(3)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1.语言模因论和网络语言概述
    1.1 模因和语言模因的定义
    1.2 语言模因的特征
    1.3 网络语言的定义与特征
    1.4 模因和网络语言的关系
    本章小结
2.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类型
    2.1 俄语网络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分类
        2.1.1 俄语网络语言形义复合模因
        2.1.2 俄语网络语言语形派生模因
        2.1.3 俄语网络语言语义派生模因
    2.2 汉语网络语言模因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分类
        2.2.1 汉语网络语言形义复合模因
        2.2.2 汉语网络语言语形派生模因
        2.2.3 汉语网络语言语义派生模因
    2.3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类型对比
    本章小结
3.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形成条件
    3.1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内部条件
        3.1.1 符合成功网络语言模因的特征
        3.1.2 语言经济原则
    3.2 俄汉网络语言模因的外部条件
        3.2.1 互联网带动大众传媒的感召度
        3.2.2 相关事件的触发
        3.2.3 公众的心理特征和表达需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4)模因论视角下汉越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模因论及其相关研究
        一、模因的定义及其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二、语言模因相关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分类
    第一节 表情符号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表情符号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的表情符号模因
    第二节 音位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音位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的音位模因
    第三节 字模因
        一、对汉字字形的模仿
        二、对汉字结构的模仿
    第四节 词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词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的词模因
    第五节 句式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句式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句式模因
    第六节 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分类对比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小结
第三章 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机制
    第一节 基因型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基因型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基因型模因
    第二节 表现型模因
        一、汉语网络流行语表现型模因
        二、越语网络流行语表现型模因
    第三节 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机制对比
第四章 汉越网络流行语模因差异成因
    第一节 语言文字差异
    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
    第三节 网民心理动因
    第四节 传统媒体态度
        一、中国传统媒体的态度
        二、越南传统媒体的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3-2019 年中国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附录 B 2013-2019 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附录 C 2013-2019 年越南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致谢

(5)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2.1 新词界定
        2.1.1 语言学界定
        2.1.2 新词语的界定
    2.2 新词语的产生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2.2.3 新词语的特征
    2.3 网络新词语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3.4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1 语言与文化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2 汉语和汉文化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韩网络语言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前期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语言的概况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定义
        一、中国网络语言的定义
        二、韩国网络语言的定义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
        一、中国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二、韩国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中国网络语言特征
        二、韩国网络语言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韩网络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韩网络语言语音对比
        一、中国网络语言语音
        二、韩国网络语言语音
    第二节 中韩网络语言词汇对比
        一、中国网络语言词汇
        二、韩国网络语言词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韩网络语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两种语言文字的差异
        一、汉语文字特征
        二、韩语文字特征
    第二节 社会文化差异
        一、中国社会文化
        二、韩国社会文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浅析网络词语“X节”的时间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网络词语“X节”的时间修辞
    (一) 数字谐音
        1. 八卦节
        2. 吃货节
        3. 理财节
        4. 情人节
        5. 分手节
        6. 宅男节
        7. 购房节
        8. 亲亲节
        9. 硬件免费节
    (二) 数字象形
        1. 光棍节
        2. 萝莉节
    (三) 数字减换
        1. 女生节
        2. 男生节
    (四) 数字换算
    (五) 数字借代
        1. 派节
        2. 屌丝节
    (六) 数字同音
三、“X节”中时间修辞的动因解释
    (一) 激发模式与链锁原则
    (二) 认知隐喻模式
    (三) 模因理论
四、结语

(8)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简述
二、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方式
    (一)省略
        1. 拼音首字母的缩略组合
        2. 词语或句子的缩略
        1)词语的缩略组合——“蛋白质”
        2)句子的缩略组合
    (二)谐音替代
        1. 谐音汉字
        2. 谐音数字
        3. 英汉谐音替换
    (三)谐音项组合类
        1. 拼音+数字谐音
        2. 拼音首字母+数字谐音
    (四)形象联想类
    (五)讽刺幽默类
    (六)其他
        1. 方言演变
        2. 用低俗性较弱的词概括
        3.“数字—英语—汉字”的转化
三、影响网络低俗用语隐晦表达的因素
    (一)网民心理
        1. 安慰心理。
        2. 避讳心理。
        3. 求异心理。
        4. 调侃心理。
    (二)克制准则
    (三)詈语的影响
    (四)社会规范
四、结语

(9)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网络谐音词的分类研究
        二、网络谐音词的产生原因研究
        三、网络谐音词的功用研究
        四、网络谐音词的规范问题研究
        五、网络词语的语料收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概念与性质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概念辨析
        一、谐音修辞与谐音词
        二、网络谐音词与网络汉字谐音词
        三、网络汉字谐音词中的“字”与“词”的问题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性质
        一、网络汉字谐音词是网络时代传统汉字符号的语言变异
        二、网络汉字谐音词是网络时代语音的融合变异
    第三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与相关语言现象的比较
        一、网络汉字谐音词与通假字的比较
        二、网络汉字谐音词与异形词的比较
第三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类别与语法特征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类别
        一、以词形为依据的分类
        二、以语音为依据的分类
        三、以词义为依据的分类
        四、网络汉字谐音词各类别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语法特征
        一、名词用作动词
        二、新代词的出现
        三、新语气词的出现
第四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汉语自身及拼音输入法的特点
        一、同音词较多
        二、方言系统复杂
        三、计算机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制约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机制
        一、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二、经济性原则
        三、模因因素
    第三节 使用者心理认知机制
        一、规避含蓄心理
        二、求异释压心理
        三、隐喻机制
第五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引导策略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存在的问题
        一、对汉字系统的冲击
        二、对普通话语音的冲击
        三、词义模糊不清
        四、对谐音修辞的冲击
        五、对和谐语言环境的冲击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规范和引导策略
        一、学校:夯实基础,抓好源头
        二、社会:动态调控,因网制宜
        三、网民:把握语境,适时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网络数字谐音词语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2]汉越网络词语对比及相关汉语教学政策研究[D]. 阮兰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语言模因论视阈下俄汉网络语言的对比研究[D]. 温思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模因论视角下汉越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D]. 范琼庄(Pham Quynh Trang). 南京大学, 2020(02)
  • [5]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6]中韩网络语言对比研究[D]. 刘洋.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浅析网络词语“X节”的时间修辞[J]. 郝晓慧.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2)
  • [8]网络低俗用语的隐晦表达研究[J]. 马嘉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3)
  • [9]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D]. 程茹雪. 华侨大学, 2016(02)
  • [10]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 曹进,靳琰. 国际新闻界, 2016(02)

标签:;  ;  ;  ;  ;  

论网络数字谐音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