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作物叶面肥

名牌作物叶面肥

一、名—牌作物叶面肥(论文文献综述)

谢若瀚[1](2020)在《果树地上部锌营养的利用特征与稳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被誉为“生命之花”、“智慧元素”。然而,全球土壤缺锌状况十分严重,且大部分果树对缺锌敏感,每年有大量果园因为作物缺锌导致严重的果实减产与品质下降。本研究以缺锌敏感的典型高价值果树作物(苹果、扁桃等)作为供试材料,综合运用高通量金属组学分析技术(Micro-XRF、Nano-XRF、XAS、ICP-MS),结合稳定性同位素示踪、超低温高压冷冻-冷冻置换(HPF-F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针对果树缺锌敏感问题,系统研究了落叶果树作物中锌营养的运输机制、稳态调节、需求规律与利用特征,并进一步结合果树补锌困难的生产实际,探究果树叶片对叶面锌肥的吸收机理。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金冠苹果(Malus domestica‘Golden Delicious’)两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源锌处理条件下对苹果韧皮部锌运输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苹果缺锌症状的显现存在一定滞后性,在早期缺锌时,其叶片锌含量处于缺锌临界值,但并不会显现出明显的缺锌症状,表现为隐性缺锌状态,该状态下果树幼叶中锌含量和维管束中的锌信号高于成熟叶和老叶,茎韧皮部中的锌积累也显着高于木质部,且能将更多吸收的稳定性同位素68Zn转运至幼嫩叶片中。可见,早期缺锌可以诱导锌迅速从老叶(源)中释放出来,通过韧皮部高效地再转运至新生器官(库)内,以弥补新生器官对锌养分的需求。该结果表明苹果能迅速响应外界缺锌信号,韧皮部对锌的再转运能力会根据外源锌可利用度进行调节。2.以金冠苹果(Malus domestica‘Golden Delicious’)两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明确苹果树对锌的再转运能力的调控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隐性缺锌状态下锌的韧皮部运输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结果发现隐性缺锌果树的韧皮部中,锌以烟酰胺螯合态存在的比例高于对照植株,烟酰胺合成相关基因Md NAS3与烟酰胺锌转运相关基因Md YSL6的表达量在隐性缺锌时显着提高,说明早期缺锌信号会诱导果树体内烟酰胺的合成,加速烟酰胺对锌的螯合作用,促进锌以烟酰胺锌结合态的形式进行韧皮部运输。该过程能使锌养分被高效地供应至植株的新生器官中,为新生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养分的大量需求提供保障,该过程是苹果应对早期缺锌胁迫的关键机制。3.选取金冠苹果(Malus domestica‘Golden Delicious’)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营养生长期对锌的分配、储存与再利用。对苹果生长期、休眠期和萌芽期植株不同器官中锌的分布进行微纳米尺度的原位表征,发现在果树旺盛生长期,茎节点作为果树体内养分转运的重要枢纽,其维管束中的锌含量远远高于茎组织中的其他部位,该部位中锌的主动储存很可能是侧芽中锌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果树休眠期,芽是果树储存锌养分的关键场所,为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果树会优先将锌养分区隔在具有高度代谢活性与发育能力的分生组织及其附近的维管束运输系统中;此外,休眠芽内锌与磷元素在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空间分布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锌在植物休眠芽中以植酸结合态的形式储存,果树春季顶芽的萌动会伴随着芽中维管束的快速发育与植酸锌的降解,促进芽中储存锌养分的快速释放和再利用,为早春果树锌的养分需求提供保障。4.选取美国加州主栽扁桃品种[Prunus dulcis(Mill.)D.A.Webb]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生殖生长期对锌的需求规律与运输分配。从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表征扁桃从开花到结果过程中锌在各重要生殖器官(包括花朵、花粉管、花药、花粉粒、果实和种子等)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在扁桃的雌蕊中,花柱中间的引导组织是锌的重要贮存库;在雄蕊中,锌则大量储存于花粉粒,且优先分布在花粉粒边缘的膜上,药隔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药室的内壁是锌在花药中的主要积累位点;对于扁桃等坐果量大的果树作物而言,其果实发育期容易出现“短暂的缺锌效应”,进一步探究发现该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来源于果实发育过程中植株体内锌养分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硬核期果实对锌养分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他发育时期,但锌在运输过程中会大量区隔于花柄和种皮中,成为锌从母体向子代组织运输的两大瓶颈,极大降低了锌迁移进入果实的效率。5.针对传统叶面肥肥效评价方法具有破坏性采样、易产生污染等缺陷,构建了植物体内基于同位素示踪结合金属组分析技术的叶面锌肥精准原位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进一步研究果树叶片表皮特性(毛状体密度和气孔开闭)对其叶面锌吸收的影响;通过在植物叶片细胞与亚细胞水平上原位表征锌的跨角质层渗透过程,发现叶表皮对叶面锌肥的弱渗透性来源于叶片角质层细胞壁对锌的吸附固定作用,该过程是影响叶面肥肥效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评估叶片吸收锌肥后锌元素与叶内原有其他元素的交互作用,并探究了叶面吸收的锌肥在叶中的形态转化过程。综上,本研究探明了不同外源锌处理条件下苹果对缺锌胁迫的响应以及隐性缺锌情况下果树的锌稳态调节,提出了由烟酰胺介导的高效锌再转运是果树应对早期缺锌胁迫的重要机制;系统解析了果树作物在营养发育期、休眠期、萌芽期和生殖发育期中锌在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中的原位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转化,揭示了果树年生长周期中对锌养分的需求和利用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叶片表皮特性对作物叶面锌吸收的影响,提出叶片角质层细胞壁对锌的固定作用是影响叶面锌肥肥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果树作物锌营养的科学管理,优化与改进果树锌生物强化技术,以及研发新型叶面锌肥及其促效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和[2](2020)在《水肥气热耦合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宁夏银川贺兰山地区百瑞源枸杞为供试作物,针对枸杞园区水肥利用效率较低,土壤水肥气热盐耦合与产量、品质关系尚不明确等实际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的研究了水肥气热耦合、叶面施肥、水肥和品种组合对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枸杞管理及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水肥气热耦合对宁杞一号枸杞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水、肥、气、热四因素影响枸杞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的主次影响顺序、单因素变化规律及显着性,确定了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对不同处理枸杞产量分析表明,影响枸杞鲜果产量的四因素主次顺序为:灌溉定额(B)>施肥量(C)>通气量(A)>根区温度(D),灌溉定额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极显着,土壤通气量和根区温度对产量影响不显着,本试验影响产量的各因素最优组合为A1B1C1D1,即土壤深耕,灌溉定额为4815m3/hm2,追肥量为高肥(纯氮量1395kg/hm2,纯磷量360kg/hm2,纯钾量270kg/hm2),覆PP无纺布增温抑草。这个最优组合产量可以达到9281.55kg/hm2,比对照增加25.37%,同时枸杞植株光合作用较强,果实品质较好。(2)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两种叶面肥,研究了不同浓度叶面肥混合喷施对宁杞五号枸杞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得出了叶面肥影响枸杞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单因素变化规律和两因素最优组合,确定了最优处理。对各处理枸杞产量进行分析,当尿素浓度一定时,施用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应的枸杞产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为:中浓度>低浓度>高浓度;当磷酸二氢钾浓度一定时,施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对应的枸杞产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为:中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且尿素不同水平对产量的影响极显着。最优处理为T5,即尿素浓度为3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g/L,此时产量最大为8637.84kg/hm2,比对照增加 30.37%。(3)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水肥和品种组合对枸杞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三因素影响枸杞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主次影响顺序、单因素变化规律及显着性,确定了各因素最优组合方案。对不同处理枸杞产量分析表明,影响枸杞鲜果产量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枸杞品种(A)>施肥量(C)>灌溉定额(B),枸杞品种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极显着,灌溉定额对产量影响显着。综合考虑各因素,本试验最优组合为A1B1C1,即种植宁杞七号,当灌溉定额为4815m3/hm2,追肥量为高肥(纯氮量1395kg/hm2,纯磷量360kg/hm2,纯钾量270kg/hm2),此时各项指标相对较好,这个最优组合产量可以达到9068.0kg/hm2,比对照增加了 29.18%。

康娟[3](2020)在《叶面施肥对闽楠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闽楠(Phoebe 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常绿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因其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而被列入了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是山地造林的优选用材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因此,近几年来闽楠苗木供不应求。目前,叶面肥在水稻、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上应用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叶面施肥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中施肥措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于闽楠叶面施肥试验的研究少见。因此,本试验特以2年生闽楠苗为试验材料,通过N、P、K和浓度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N、P、K和浓度4因素3水平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闽楠幼苗叶面肥最优的N、P、K及浓度的理论组合,为闽楠叶面肥研发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以期更好更快的培育出健康茁壮、发育良好的优质闽楠种苗。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1)与清水对照组CK相比,各叶面施肥组的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鲜重、干重、叶面积、根长、侧根数都有显着的提高。施肥组S3(N1P3K3(浓度)3),即尿素34.783g,磷酸二氢钠15.210g,硫酸钾7.405g,浓度5%是各处理组中整体促进效果最好的处理组。闽楠苗木生长旺盛期在6月和9月,各施肥组的生长趋势与CK一致,表明叶面施肥没有改变其株高生长规律。N对株高的影响最大,K对地径、生物量、叶面积、侧根数的影响最大,P对根长的影响最大。(2)喷施叶面肥显着提高了闽楠的Pn、Gs、Tr、WUE、LUE以及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了Ci。通过拟合得到的闽楠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和CO2-光合响应曲线,Pnmax、AQY、LSP、CE以及CSP都较CK有提高,LCP、CCP有所降低。处理S4的Pn、LUE最大,处理S3的Gs、Tr、叶绿素a+b含量最大,S2具最低Ci和最大WUE。除K对Gs、Tr、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最大外,N对其余光合指标影响最大。(3)叶面肥显着提高了闽楠叶片的酶活性,促进Pro含量的增加,降低了 MDA含量。S1的MDA含量最低,S7的Pro含量最大,S3最有利于提高SOD活性、CAT活性,S1最有利于提高POD活性。N对SOD活性、CAT活性影响最大,P对MDA含量、Pro含量、POD活性影响最大,K对MDA含量和CAT活性无显着影响。(4)相关性分析表明:闽楠苗各生长指标之间、各光合指标之间、各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而生长、光合、生理指标之间的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度,但不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着。(5)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模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3(N1P3K3(浓度)3)的综合得分都最高,对闽楠苗期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最好,为最适宜促进2年生闽楠生长的叶面肥组合。

邓思涵[4](2019)在《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为我国65%以上人口提供主食。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对应而来的重金属污染随之普遍,其中水稻重金属污染也日渐突出。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农田镉(Cd)污染点位超标率达7.0%,位于8种无机污染物之首。土壤中镉一方面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降低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被水稻吸收后,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会直接造成水稻植株死亡。因此研究水稻中重金属镉污染及阻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在株洲县某中度污染区开展大田试验和采集长沙县某轻度污染土壤开展盆栽试验,最后再由盆栽试验推广至大田试验验证效果。探究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稻米中镉含量关系及喷施不同叶面肥铁肥后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影响及铁含量和重金属镉含量影响。以期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随机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叶中Cd含量与谷壳、糙米中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中第一叶中Cd含量与糙米Cd含量相关性最明显(R2=0.8578),为运用叶面肥阻控稻米富集Cd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四种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叶面肥(Ca肥、Si肥、N肥、Fe肥)均能有效促进水稻产量和降低稻米中Cd含量,其中叶面Fe肥增产效果最佳可增产27.27%,同时可减低糙米中Cd含量32.66%。(2)在轻度Cd污染盆栽条件下,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Fe2+、Fe3+、Fe(Ⅱ)、Fe(Ⅲ))较CK相比可以提高水稻2.45%~13.14%的产量,提升效果最佳在中浓度Fe(Ⅱ)。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水稻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作用率,还能降低叶片中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可以显着增加水稻叶片中POD、SOD和CAT含量,且增加效果明显优于Fe2+和Fe3+,但过量喷施可能会导致叶片中MDA含量上升。喷施四种叶面Fe肥可以显着提升叶、谷壳和糙米中Fe含量,但在茎中和根中提升效果不明显。喷施四种叶面Fe肥均能有效降低叶中Cd含量,但只有在中高浓度喷施下才能有效降低糙米和谷壳中Cd含量,最高可降低糙米中29.03%Cd含量。本研究为大田推广试验提供依据。(3)在中度污染的大田条件下验证盆栽试验,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可以提高水稻0.99%~9.68%产量。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大田中水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率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大田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没有明显影响。这与前期盆栽试验结果相类似。喷施中高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显着提升水稻叶片中POD、CAT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在大田中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叶片中SOD活性影响不大。喷施中高浓度Fe(Ⅱ)和高浓度Fe(Ⅲ)可以明显增加水稻糙米、谷壳、叶和茎中Fe含量,但在根中提升Fe效果不明显。喷施高浓度Fe2+、Fe(Ⅲ)和中浓度Fe(Ⅱ)可以显着降低谷壳、叶和茎中Cd含量。喷施四种叶面Fe肥对稻米中Cd含量虽有降低趋势但没有显着降低效果,最高可降低糙米中12.90%含量,其总体效果不及盆栽试验,故建议与其他阻控水稻吸收Cd的措施相结合。

王彧彧[5](2019)在《喷施复合叶面肥对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京研硬粉8号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用浓度为0.4g/L、0.8g/L和1.2g/L的两种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A肥(20:20:20)和B肥(15:10:30)进行叶面喷施,对照为喷施等量的清水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两种叶面肥对大棚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喷施叶面肥,番茄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在整体是呈现一个S型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株高、茎粗以及叶宽均高于CK处理,其中A3处理的株高最大为153.2cm,茎粗为13.89mm,叶宽11.32cm,B3与A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其它处理之间差异也不显着。在株幅、叶长和叶片数指标方面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着。2.A3和B3处理的番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间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的SOD活性均显着高于CK处理,其中B2处理的SOD活性峰值达到最高179.73u/g,B3处理的MDA含量达到最低10.801μmol/g,其它处理均显着低于CK处理。3.在整个测定期间,A3、B3处理都显着提高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A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达到峰值为26.52μmmol·m-2·s-1、352.14mmol·m-2·s-1,B3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为11.22mmol·m-2·s-1,而A3处理的胞间CO2浓度与CK处理相比并没有差异,而B3处理的胞间CO2浓度最低为260.90μmol/mol,低于CK处理4.31%。A3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作用显着,更有利于提高PSⅡ反映中心捕获能量向化学能转化的能力,可以维持较好的开放程度,增强电子传递能力,降低热能形式的耗散,从而可以显着提高光能利用率。4.A3和B3处理的番茄果实主要营养品质显着高于其它处理,A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34mg/g、7.42%和4.37%,与B3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着,而B3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分别为12.49mg/100g、3.09%和2.39%,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B3处理的产量也是最高为7131.56kg/667m2,相比于CK处理增产了5.87%,其次是A3处理产量为6964.15kg/667m2,增产3.4%。综上所述,喷施不同浓度的两种叶面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显着,而且喷施适量浓度0.8g/L的两种叶面肥提高的效果更加明显,过低或过高浓度的叶面肥尤其是高钾B肥,浓度过高反而抑制效果更明显。而番茄是喜钾作物,喷施适量浓度的钾元素含量更高的B肥更有利于改善果实的品质,提高产量。综合各指标,喷施0.8g/L的B3处理对于番茄生长发育的促进、改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提升产量效果最好。

何秀娟[6](2019)在《CSN、CPPU及BR复配叶面营养对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羊草(Lemymus chinensis(Trin.))是一种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多年生牧草,对畜牧业的发展及草原生产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叶面肥相比传统肥料,是一种能显着提高肥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有可能会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油菜素内酯(BR)、复硝酚钠(CSN)和氯吡脲(CPPU)是三种生物活性很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将上述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氮磷钾叶面营养喷施羊草幼苗,研究其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配比方案,探讨其生理机制,为羊草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经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喷施后,羊草的鲜重、干重、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含N量、含K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4种抗氧化酶活性较CK(喷蒸馏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综合分析表明,均为处理(尿素3%+磷酸二氢钾2%+复硝酚钠10 mg/L+氯吡脲0.5 mg/L)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达到显着性差异;但羊草株高较CK差异不显着,植株含P量与CK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综上所述,复配喷施CSN+CPPU与NPK叶面营养能有效促进羊草的生长,提升羊草的品质及产量。其中,尿素3%+磷酸二氢钾2%+复硝酚钠10 mg/L+氯吡脲0.5 mg/L处理为10种处理中的最佳方案。2.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复配喷施适当浓度的BR与氮磷钾叶面营养对羊草的株高、干鲜重、光合色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正交极差分析,发现BR是影响羊草株高、游离氨基酸及K含量的主要因素,尿素是影响羊草干鲜重、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含N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主要因素,磷酸二氢钾是影响羊草根系活力、含P量、酸性磷酸酶(ACP)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主要因素。综合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从不同指标角度分别确定最佳配比:从形态指标分析,选择尿素1%,磷酸二氢钾0.5%或1%,BR 0.1mg/L;从光合色素含量分析,由于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1、2、3水平间无显着性差异,所以选择各因素水平为尿素0%或1%或2%,磷酸二氢钾0%或0.5%或1%,BR 0.01mg/L或0.1mg/L;从渗透调节物质分析,选择各因素最佳水平为尿素2%,磷酸二氢钾1%,BR 1mg/L;从氮磷钾元素积累来看,选择尿素1%或2%或3%,磷酸二氢钾1%或2%,BR 1mg/L;从NR、ACP和MDH活性分析,选择尿素2%,磷酸二氢钾1%,BR 1mg/L。综合分析结果表明:BR复配NPK叶面营养能有效促进羊草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且BR与NPK复配对羊草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正交结果分析,综合考虑各形态及生理指标,选择最佳浓度配比为尿素1%2%,磷酸二氢钾1%,BR 0.1mg/L1mg/L。

马杰,王盛琦,胡同乐,王亚南,王树桐,曹克强[7](2018)在《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为了减少苹果园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于2017年3—10月在保定和唐山两地的苹果园中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测试,以常规防控方案作为对照(CK),通过对供试果园内苹果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系统监测,对比了2种不同防控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保定果园绿色防控方案在化学农药折纯用量只有3. 16 kg/hm2,较CK降低85. 19%的情况下,斑点落叶病、黄蚜、金纹细蛾及果实病害的发生程度与CK均无显着差异。唐山果园绿色防控方案在化学农药折纯用量较CK降低36. 31%的情况下,斑点落叶病和黄蚜的发生程度与CK无显着差异,但金纹细蛾和果实红点病的发生率(分别达到20. 00%和5. 00%)均显着高于CK(分别为5. 00%和3. 00%)。综上,在苹果园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具有可行性,但对于金纹细蛾和果实红点病发生程度较高的果园,在用药种类和用药时机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善。

马金昭[8](2018)在《新型铜基叶面肥的制备及对葡萄、芹菜和茄子的生长与防病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葡萄、芹菜和茄子是我国的主要水果蔬菜,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大多采用铜制剂进行保护性防治。虽然目前市场上以波尔多液为代表的铜制剂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施用效果良莠不齐、生产技术不完善和土壤铜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杀菌性能优良、制备工艺成熟且无毒、经济、环保的新型铜制剂。新型铜基叶面肥是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的含多种营养元素的保护剂,具有防治作物病害和提高养分供应双重作用。它是在传统波尔多液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加入了作物所需的铁、锌、硼和钙等营养元素,配以多种助剂,浓缩而成的多种铜基干悬浮剂。研究其对作物的营养机理和长期施用效果可为铜基叶面肥在水果和蔬菜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探索了卧式砂磨机生产含铁铜基叶面肥(Cu-Fe)的最佳工艺,并选取普通铜基叶面肥(CBFF)和Cu-Fe以葡萄为试材进行连续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其不同喷施浓度对葡萄产量、品质等生长性状的影响;选取CBFF和含硼锌铜基叶面肥(Cu-ZnB)在芹菜上进行了两季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其不同喷施浓度对芹菜产量、品质、防治病害效果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u-ZnB和含螯合钙铜基叶面肥(Cu-Ca)配施控释氯化钾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探究模拟降雨条件下喷施CBFF在茄子叶片上的淋失情况及其对茄子防病效果、产量、生物量和土壤全铜、有效铜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卧式砂磨机生产含铁铜基叶面肥的工艺与产品检测在固定研磨介质、进料速度和料浆比例的条件下,筛选出最佳研磨时间为60 min。该条件下所得干悬浮剂产品pH为8.23,粒径D50和D97分别为2.65和11.09μm,比表面积为1481.30 m2·kg-1,悬浮率70%以上,通过对含铁铜基叶面肥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SEM和EDX能谱分析,证明氢氧化铜和螯合铁能够均匀稳定地结合在一起。(2)铜基叶面肥对葡萄、芹菜和茄子产量、病情指数及品质的影响连续两年的大田和盆栽试验结果发现,与清水、传统波尔多液和1.0 g·L-1的CBFF相比,喷施1.0 g·L-1的Cu-Fe的葡萄产量分别显着提高10.1-10.2%、7.5-9.7%和2.6-3.7%,喷施1.0 g·L-1的Cu-Zn处理的芹菜产量显着提高了18.6-20.4%、13.8-14.8%和4.5-5.5%。在两季的葡萄收获期,1.0 g·L-1的CBFF和1.0 g·L-1的Cu-Fe处理的病情指数较波尔多液分别显着降低32.6-40.9%和28.9-33.3%;在定植120天时,喷施1.0 g·L-1的Cu-Zn的芹菜病情指数与清水和波尔多液处理相比显着降低了77.1-79.0%和45.5-49.3%。茄子盆栽试验中,Cu-Zn和Cu-Ca较清水和波尔多液处理显着增产6.4-12.3%,控释氯化钾较普通氯化钾显着提高了6.8%。含硼锌和含螯合钙铜基叶面肥的病情指数较清水显着降低了27.4-30.9%,控释氯化钾较普通氯化钾显着降低了16%。与清水和波尔多液处理相比,1.0 g·L-1的Cu-Fe处理显着提高了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糖酸比。1.0 g·L-1的Cu-Zn的处理显着提高了芹菜和茄子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并降低了硝酸盐含量。(3)铜基叶面肥对植株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喷施1.0和2.0 g·L-1的Cu-Fe的处理中葡萄叶片中Fe含量较其它处理显着提高了20.1-48.6%,并显着提高了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喷施1.0 g·L-1Cu-Zn处理的芹菜叶片的Zn含量较清水、波尔多液显着提高了17.6-49.6%,B含量显着提高了10.6-15.2%,并提高了芹菜叶片中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含螯合钙铜基叶面肥处理的茄子叶片中的钙含量较清水和含硼锌铜基叶面肥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22.7%和22.8%,较波尔多液处理显着降低了5.8%。喷施普通铜基叶面肥、含铁铜基叶面肥、含硼锌铜基叶面肥和含螯合钙铜基叶面肥处理的葡萄、芹菜和茄子叶片Cu含量较传统波尔多液处理得到了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各铜基叶面肥(CBFF、Cu-Fe、Cu-ZnB和Cu-Ca)表面张力和在叶片上的接触角度的降低,在2015年葡萄试验的0-20 cm土壤和芹菜、茄子的盆栽土壤中,有效铜含量较波尔多液得到了显着降低。(4)模拟降雨下铜基叶面肥对茄子生长及防病效果的影响在茄子幼苗期、始花期和结果期,17.1 mm·h-1降雨强度下喷施铜基叶面肥在茄子叶片上的淋失率较波尔多液处理分别显着降低了33.2%、10.2%和32.0%;33.7 mm·h-1降雨强度下分别显着降低了19.3%、15.2%和19.2%;58.7 mm·h-1降雨强度下分别显着降低了15.5%、11.5%和20.9%。在结果期,33.7和58.7 mm·h-1降雨强度下铜基叶面肥处理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波尔多液分别显着提高了70.8%和181.0%,地上部鲜重显着提高了17.2%和17.3%,叶片SPAD值显着提高了5.1%和4.4%。在结果期无降雨条件下喷施铜基叶面肥处理较传统波尔多液的土壤有效铜含量显着降低了18.8%,在17.1、33.7和58.7mm·h-1降雨强度下喷施铜基叶面肥处理较喷施传统波尔多液处理的土壤有效铜含量分别显着降低了23.9%、41.8%和45.3%,土壤全铜含量显着降低了4.3%、9.1%和18.0%。因此,在3种降雨强度下茄子叶片喷施铜基叶面肥较传统波尔多液均显着降低了叶面肥的淋失率,提高了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了生物量,减少了土壤中铜的累积量。

刘雅,蔡光容,于伟,冯乃杰,郑殿峰[9](2018)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大豆叶面肥喷施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大豆叶面肥喷施效果的影响,以合丰50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叶面喷施,分别测定叶面喷施后1,3,5,7,9 d大豆叶片中Cu2+、Zn2+、Fe2+、Mn2+、叶绿素含量及整株生物量干重。结果表明:与CK(喷施清水)及叶面肥(30 mg·L-1)处理相比,添加鼠李糖脂(250 mg·L-1)的叶面肥(30 mg·L-1)处理明显促进了大豆植株整株生物量的增加且在处理后期显着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后的15 d内显着提高大豆叶片对Cu2+和Zn2+离子的吸收水平、16 d显着提高大豆叶片对Fe2+离子的吸收水平、17 d内显着提高大豆叶片对Mn2+离子的吸收水平。说明,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大豆叶面肥喷施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孙娟[10](2016)在《小麦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喷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叶面肥在小麦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为了阐明不同氮肥水平下喷施叶面肥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2014-2016年度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相关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8、中筋小麦宁麦19为试验材料,通过两个施氮量和三个氮肥运筹处理创造不同的群体,研究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丰产灵、速乐硼、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调控效应、生理特征及类型间异同,并采用3个品种进行试验结果的验证,以期为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协调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度喷施不同类型的叶面肥均有增产效应,且喷施叶面肥种类不同而增产率不同,其中2014-2015年度宁麦18喷施年度丰产灵、速乐硼、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9.2%、2.6%、6.66%、0.46%。2015-2016年度宁麦19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丰产灵和速乐硼两处理、开花期各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硫酸锌、丰产灵和速乐硼四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7.65%、7.79%、8.14%、2.32%、3.66%、4.37%,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丰产灵和速乐硼两处理分别大于开花期喷施1次丰产灵、速乐硼两处理,说明丰产灵和速乐硼喷施2次效果较好。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速乐硼处理两年间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小麦类型、年度间气候变化有关。2、小麦生育后期喷施选用的5种叶面肥,增产均是通过调节粒数和粒重实现,但受到品种专用型、叶面肥类型的影响,其中喷施速乐硼增加粒数的效应较高,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粒重的效应较大。3、与正常施氮量240kg/hm2相比,降低施氮量到180kg/hm2时,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有所下降,喷施叶面肥,可弥补节氮的效应,增产率为0.5%~11%;相同施氮量情况下,氮肥运筹5:1:2:2、喷施叶面肥各处理籽粒产量大于氮肥运筹7:1:2:0和7:1:0:2的同处理,而增产率相反。4、喷施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宁麦18不同籽粒品质指标的调控效应不同,除磷酸二氢钾处理在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能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淀粉含量外,其他喷施处理均增加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丰产灵和磷酸二氢钾喷施处理降低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其他喷施处理均增加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喷施处理均能提高容重和硬度指数。5、喷施不同类型的叶面肥对中筋小麦宁麦19不同籽粒品质指标的调控效应不同,除在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氮肥运筹7:1:2:0和7:1:0:2时丰产灵开花期喷施1次能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外,其他喷施处理均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各喷施处理均能降低籽粒淀粉含量,但提高了淀粉产量;磷酸二氢钾喷施和丰产灵开花期喷施1次显着降低湿面筋含量,其他喷施处理均增加了籽粒中湿面筋含量;各喷施处理对沉降值影响不显着。6、适当增加施氮量、提高孕穗拔节肥施用比例以及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有利于延缓小麦植株花后剑叶衰老,增强剑叶光合能力,其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丰产灵处理和开花期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处理效果较佳,喷施硫酸锌效果较差,中、弱筋小麦结果一致。7、孕穗期或开花期喷施叶面肥均能提高小麦花后剑叶SOD酶、POD酶和CAT酶活性,其中丰产灵处理相关酶活性最高,磷酸二氢钾处理其次,硫酸锌处理最低,同时能降低花后剑叶MDA含量,其中丰产灵处理效应最好,磷酸二氢钾处理其次,硫酸锌处理较差,从而延缓了小麦剑叶的衰老,为调控产量品质与奠定了基础。8、为了保证弱筋小麦宁麦18的品质符合国标《优质小麦弱筋小麦》(GB/T17893-1999)要求,建议弱筋小麦采用施氮量为180kg/hm2,氮肥运筹7:1:2:0或7:1:0:2,开花期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而中筋小麦宁麦19,不同氮肥条件下均可通过喷施叶面肥(除丰产灵)提高产量与品质,其中采用施氮量240kg/hm2,氮肥运筹5:1:2:2,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丰产灵或速乐硼处理和开花期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效果能协调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

二、名—牌作物叶面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牌作物叶面肥(论文提纲范文)

(1)果树地上部锌营养的利用特征与稳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锌的生理生化特性与环境中的锌
        1.1.1 锌的生理特性与生化功能
        1.1.2 土壤中的锌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
    1.2 植物维持体内锌稳态平衡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1.2.1 根系对土壤中锌的活化与吸收
        1.2.2 缺锌与高锌胁迫下植物对根系内锌稳态的调节
        1.2.3 锌的木质部装载过程
        1.2.4 植物地上部锌的稳态平衡机制
        1.2.4.1 膜转运蛋白在锌稳态中的作用
        1.2.4.2 金属螯合物在锌稳态中的作用
        1.2.5 锌与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的互作
        1.2.5.1 大量元素对锌稳态的影响
        1.2.5.2 中微量元素对锌稳态的影响
    1.3 果树锌营养与施锌技术
        1.3.1 缺锌对果树作物的影响
        1.3.1.1 全球果树种植地缺锌状况
        1.3.1.2 锌对果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1.3.1.3 锌对果树生殖生长的影响
        1.3.2 果树缺锌矫正及其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
        1.3.2.1 土壤施锌
        1.3.2.2 叶面施锌
    1.4 元素分布成像技术在植物锌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1.4.1 植物体内金属稳态平衡研究中元素成像的重要性
        1.4.1.1 植物微量元素营养生物强化
        1.4.1.2 金属元素转运相关基因功能表征
        1.4.1.3 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耐受机制
        1.4.1.4 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超积累机制
        1.4.2 锌元素的原位成像技术
        1.4.2.1 基于X射线荧光的元素成像技术
        1.4.2.2 基于质谱的元素成像技术
        1.4.3 同步辐射XRF技术在植物锌营养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1.4.3.1 活体植物中锌营养元素的迁移示踪
        1.4.3.2 元素的三维分布成像
        1.4.3.3 揭示叶面肥的吸收过程与调控因素
        1.4.3.4 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1.5 研究内容
        1.5.1 科学问题提出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果树对缺锌胁迫的响应与锌再转运能力调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预培养
        2.2.2 植物锌处理与样品采集
        2.2.3 锌含量测定
        2.2.4 锌的分布特征分析
        2.2.5 叶片稳定性同位素锌标记与示踪
        2.2.6 数据分析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锌处理条件下苹果表型与锌含量
        2.3.2 不同锌处理条件下锌在苹果叶片上的分布
        2.3.3 不同锌处理条件下锌在苹果茎上的分布
        2.3.4 稳定性同位素锌的叶面吸收与再转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果树中锌的韧皮部运输形态与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预培养
        3.2.2 植物锌处理与样品采集
        3.2.3 锌的赋存形态分析
        3.2.3.1 样品制备
        3.2.3.2 参比物制备
        3.2.3.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XAS)测定与分析
        3.2.4 有机酸与氨基酸含量测定
        3.2.5 烟酰胺含量测定
        3.2.6 RNA提取与cDNA合成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2.8 数据分析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锌在苹果不同叶龄叶片中的赋存形态
        3.3.2 苹果茎维管束中锌赋存形态的微区变化
        3.3.3 不同锌处理条件下苹果叶片中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
        3.3.4 不同锌处理条件下苹果不同部位中烟酰胺含量的变化
        3.3.5 苹果烟酰胺合成与锌再转运相关基因对缺锌胁迫的响应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果树休眠和营养发育期对锌的季节性储存、释放与再利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预培养
        4.2.2 植物样品采集
        4.2.3 锌含量测定
        4.2.4 锌的分布特征分析
        4.2.4.1 Micro-XRF测定
        4.2.4.2 Nano-XRF样品制备
        4.2.4.3 Nano-XRF测定
        4.2.5 锌的赋存形态分析
        4.2.6 植物总磷、有机磷与无机磷的含量分析
        4.2.7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锌在苹果茎节点处的积累特征
        4.3.2 苹果不同部位茎的锌含量
        4.3.3 苹果顶芽中锌的细胞与亚细胞分布特征
        4.3.4 苹果顶芽中锌的赋存形态
        4.3.5 苹果顶芽萌发过程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变化
        4.3.6 苹果顶芽萌发过程中锌的释放与迁移
        4.3.7 其他多年生落叶果树作物休眠芽中锌的分布特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果树生殖发育期对锌的需求规律与锌的运输障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预培养
        5.2.2 锌含量测定
        5.2.3 锌的分布特征分析
        5.2.4 数据分析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扁桃叶芽萌发过程中锌的迁移转运
        5.3.2 扁桃开花过程中锌在生殖器官的微纳米尺度定位
        5.3.3 扁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器官内锌养分的耗竭
        5.3.4 扁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生殖器官内锌养分的输入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叶面锌肥的跨角质层渗透过程及其对叶片中养分状况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预培养
        6.2.2 植物叶片表面特性的改变
        6.2.2.1 调节叶片气孔开闭
        6.2.2.2 调节叶片毛状体密度
        6.2.3 叶面锌肥处理
        6.2.4 锌的分布特征分析
        6.2.5 锌的赋存形态分析
        6.2.6 扫描电镜分析
        6.2.7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叶面锌肥的精准原位评价体系构建
        6.3.2 苹果叶片上下表皮特性及其叶面锌吸收差异
        6.3.3 叶面锌肥跨角质层渗透过程
        6.3.4 叶片表面特性对叶片锌吸收的影响
        6.3.5 叶面施锌对叶片其他养分元素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综合结论、主要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综合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2)水肥气热耦合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1.2.2 水气耦合研究进展
        1.2.3 水热耦合研究进展
        1.2.4 水肥气热耦合研究进展
        1.2.5 叶面施肥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情况
    2.4 水文地质
    2.5 土壤情况
    2.6 经济情况
第三章 水肥气热耦合对宁杞一号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实施
        3.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枸杞物候期
        3.3.2 不同覆膜方式下枸杞根区温度变化情况
        3.3.3 不同处理对枸杞生长指标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枸杞生理指标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3.6 不同处理枸杞灌前、灌后土壤含水率分析
        3.3.7 不同处理对枸杞灌溉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面施肥对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实施
        4.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枸杞物候期分析
        4.3.2 不同处理对枸杞生长指标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对枸杞生理指标的影响
        4.3.4 不同处理对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肥和品种组合对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实施
        5.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枸杞物候期
        5.3.2 不同处理对枸杞生长指标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对枸杞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处理对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3.5 不同处理枸杞灌前、灌后土壤含水率分析
        5.3.6 不同处理对枸杞灌溉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水肥气热耦合对宁杞一号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
        6.1.2 叶面施肥对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1.3 水肥耦合对不同品种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 个人简介
    2. 从事的科研课题
    3. 发表论文

(3)叶面施肥对闽楠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闽楠概述
    1.2 叶面施肥概况
        1.2.1 叶面肥简介
        1.2.2 叶面肥喷施的原则
        1.2.3 氮、磷、钾肥对植物的影响
    1.3 闽楠叶面肥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课题来源
        1.4.2 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种苗
        2.2.2 试验叶面肥
        2.2.3 试验试剂
        2.2.4 试验仪器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生长特性指标的测定
        2.4.2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2.4.3 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2.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生长特性的影响
        3.1.1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株高的影响
        3.1.2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地径的影响
        3.1.3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生物量的影响
        3.1.4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叶面积的影响
        3.1.5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3.2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环境因子日变化
        3.2.2 光合参数日变化特征
        3.2.3 光合-光响应曲线
        3.2.4 CO_2-光合响应曲线
        3.2.5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2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3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3.5 叶面施肥对2年生闽楠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 叶面施肥处理下对闽楠各指标间的综合分析
        3.4.1 叶面施肥处理下闽楠生长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4.2 叶面施肥处理下闽楠生长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3 叶面施肥处理下闽楠质量影响隶属函数模糊综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叶面施肥对闽楠生长特性的影响
        4.2.2 叶面施肥对闽楠光合特性的影响
        4.2.3 叶面施肥对闽楠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重金属污染现状
    1.2 镉对水稻的生长危害
    1.3 阻控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措施
        1.3.1 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来源
        1.3.2 阻控措施
    1.4 叶面肥技术
        1.4.1 水稻吸收的特点
        1.4.2 叶面肥的类型
        1.4.3 叶面肥的特点
        1.4.4 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作用
        1.4.5 影响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效果因素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水稻叶镉与米镉含量的相关性及叶面肥阻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野外随机采样试验
        2.1.2 叶面肥阻控试验
        2.1.3 样品分析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水稻植株中各个部位镉含量
        2.2.2 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的关系
        2.2.3 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4 叶面肥对水稻根、茎和叶中Cd含量的影响
        2.2.5 叶面肥对水稻稻米中Cd含量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设计方案
        3.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3.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2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3.2.3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2.4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3.2.5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影响
        3.2.6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镉含量的影响
        3.2.7 轻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与镉含量关系图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方案
        4.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4.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2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4.2.3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2.4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4.2.5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铁含量的影响
        4.2.6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镉含量的影响
        4.2.7 中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与镉含量关系图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喷施复合叶面肥对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常见的叶面肥的种类
        1.3.2 叶面肥的营养机理
        1.3.3 叶面肥国内外发展现状
        1.3.4 叶面肥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技术路线
    2.4 测定项目
        2.4.1 番茄生长指标的测定
        2.4.2 番茄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2.4.4 果实品质的测定
        2.4.5 产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
        3.1.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3.1.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3.1.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的影响
    3.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3.2.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3.2.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
    3.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3.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3.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3.3.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3.4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光合指标的影响
        3.4.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4.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4.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4.4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3.5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3.5.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F_v/F_m的影响
        3.5.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Y(Ⅱ)的影响
        3.5.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叶片qP的影响
    3.6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3.6.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果实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3.6.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4.1.2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4.1.3 喷施叶面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CSN、CPPU及BR复配叶面营养对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羊草的概况
        1.1.1 羊草的植物学特征
        1.1.2 羊草的分布及生长特性
        1.1.3 羊草在生产中的价值
        1.1.4 羊草的研究现状
    1.2 叶面肥的应用进展
    1.3 复硝酚钠与氯吡脲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1.3.1 复硝酚钠对植物的作用及应用
        1.3.2 氯吡脲对植物的作用及应用
    1.4 BR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CSN和 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的影响
        3.3.2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光合色素的影响
        3.3.3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3.4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叶片N,P,K含量的影响
        3.3.5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抗氧化酶的影响
        3.3.6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4章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的影响
        4.3.2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光合色素的影响
        4.3.3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4.3.4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叶片N,P,K含量的影响
        4.3.5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NR、ACP、MDH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CSN+CPPU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5.1.2 BR复配NPK叶面营养对羊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7)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置
        1.3.2 效果调查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防控方案下斑点落叶病发生动态
    2.2 不同防控方案下苹果黄蚜、瓢虫发生动态
    2.3 不同防控方案下苹果金纹细蛾发生动态
    2.4 不同防控方案下苹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
    2.5 不同防控方案下苹果果实病害发生程度
    2.6 不同防控方案农药折纯量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8)新型铜基叶面肥的制备及对葡萄、芹菜和茄子的生长与防病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铜制剂的研究现状
        1.1.1 铜制剂的发展与应用
        1.1.2 铜制剂的问题与不足
    1.2 植物叶面的养分吸收
        1.2.1 植物对铜的养分吸收
        1.2.2 植物对铁的养分吸收
        1.2.3 植物对锌的养分吸收
        1.2.4 植物对硼的养分吸收
        1.2.5 植物对钙的养分吸收
        1.2.6 叶面肥的发展前景与不足
    1.3 药肥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卧式砂磨机生产含铁铜基叶面肥的工艺与产品检测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产品性能指标的检测
    2.2 铜基叶面肥在葡萄、芹菜和茄子上的应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模拟降雨下铜基叶面肥对茄子生长和防病效果的影响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卧式砂磨机不同研磨时间对含铁铜基叶面肥干悬浮剂的影响
        3.1.1 不同研磨时间对含铁铜基叶面肥pH的影响
        3.1.2 不同研磨时间对含铁铜基叶面肥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
        3.1.3 不同研磨时间对含铁铜基叶面肥悬浮率的影响
        3.1.4 含铁铜基叶面肥的红外光谱、XRD、SEM和EDX分析
    3.2 铜基叶面肥对葡萄、芹菜和茄子产量和病情指数等生长效应的影响
        3.2.1 铜基叶面肥的表面张力及在葡萄、芹菜叶片上的附着情况
        3.2.2 铜基叶面肥对作物产量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3.2.3 铜基叶面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3.2.4 铜基叶面肥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3.2.5 铜基叶面肥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3.2.6 铜基叶面肥对作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3.2.7 控释氯化钾的释放特征和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3 模拟降雨下铜基叶面肥对茄子生长防病效果的影响
        3.3.1 不同喷施液与茄子叶片的接触角
        3.3.2 不同处理对植株叶片铜含量及其淋失率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茄子灰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茄子果实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茄子株高、茎粗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3.3.6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铜和全铜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含铁铜基叶面肥的生产工艺探讨
    4.2 铜基叶面肥对作物生长效应的影响
        4.2.1 铜基叶面肥对产量的影响
        4.2.2 铜基叶面肥对病情指数的影响
        4.2.3 铜基叶面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4.2.4 铜基叶面肥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4.2.5 铜基叶面肥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4.3 模拟降雨下铜基叶面肥对茄子生长防病效果的影响
5 结论
6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国家专利目录

(9)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大豆叶面肥喷施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土壤
        1.1.2 供试大豆
        1.1.3 供试试剂及肥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
        1.3.2 大豆叶片中Fe2+、Mn2+、Cu2+、Zn2+的含量及整株生物量干重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添加鼠李糖脂的叶面肥对大豆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2.1.1 Fe2+含量
        2.1.2 Mn2+含量
        2.1.3 Cu2+含量
        2.1.4 Zn2+含量
    2.2 喷施添加鼠李糖脂的叶面肥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喷施添加鼠李糖脂的叶面肥对大豆整株干重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10)小麦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喷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江苏省弱、中筋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现状
        1.1.1 江苏省弱筋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现状
        1.1.2 江苏省中筋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现状
    1.2 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调控的效应
        1.2.1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剂
        1.2.2 植株抗倒剂
        1.2.3 增粒增重剂
        1.2.4 品质调节剂
        1.2.4.1 营养品质
        1.2.4.2 加工品质
    1.3 作物营养剂(叶面肥)的类型与功效
        1.3.1 叶面肥的类型
        1.3.2 叶面肥的功效
    1.4 叶面肥的作用机理
        1.4.1 补充营养供应
        1.4.2 延缓冠层叶功能期,增强物质生产能力
        1.4.3 促进物质转运和籽粒充实
        1.4.4 调控品质形成生理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产量及其结构
        2.2.2 干物重
        2.2.3 光合特性
        2.2.3.1 剑叶SPAD值
        2.2.3.2 剑叶光合速率
        2.2.4 衰老特性
        2.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2.4.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2.2.4.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2.2.4.4 丙二醛(MDA)含量
        2.2.5 籽粒品质
        2.2.5.1 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
        2.2.5.2 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
        2.2.5.3 籽粒容重与硬度
        2.2.5.4 籽粒湿面筋及沉降值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1.1 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宁麦18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1.2 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对中筋小麦宁麦1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1.3 验证试验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2 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2.1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3.2.2 对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3.2.3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调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生理机制
        3.3.1 剑叶SPAD值
        3.3.2 剑叶净光合速率
        3.3.3 花后干物质积累
        3.3.4 花后剑叶衰老特性
        3.3.4.1 花后剑叶SOD活性
        3.3.4.2 花后剑叶POD活性
        3.3.4.3 花后剑叶CAT活性
        3.3.4.4 花后剑叶MDA含量
        3.3.5 调控淀粉产量的生理机制
4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类型叶面肥的增产效果及其在中、弱筋小麦品种上的差异
    4.2 不同类型叶面肥的调优品质的效果及其在中、弱筋小麦品种上的差异
    4.3 不同类型叶面肥的增产调优的机制探讨
    4.4 中、弱筋小麦高产优质的结合叶面肥的肥料施用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名—牌作物叶面肥(论文参考文献)

  • [1]果树地上部锌营养的利用特征与稳态机制研究[D]. 谢若瀚. 浙江大学, 2020
  • [2]水肥气热耦合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朱和. 宁夏大学, 2020(03)
  • [3]叶面施肥对闽楠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D]. 康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D]. 邓思涵.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喷施复合叶面肥对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D]. 王彧彧.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CSN、CPPU及BR复配叶面营养对羊草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D]. 何秀娟. 西南大学, 2019(01)
  • [7]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J]. 马杰,王盛琦,胡同乐,王亚南,王树桐,曹克强. 河南农业科学, 2018(12)
  • [8]新型铜基叶面肥的制备及对葡萄、芹菜和茄子的生长与防病效应研究[D]. 马金昭.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
  • [9]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大豆叶面肥喷施效果的影响[J]. 刘雅,蔡光容,于伟,冯乃杰,郑殿峰. 大豆科学, 2018(03)
  • [10]小麦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肥喷施效应研究[D]. 孙娟. 扬州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名牌作物叶面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