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女性就业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女性就业的几点思考

一、对当前妇女就业问题的一些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文川[1](2021)在《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以W市L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与此同时农村就产生了留守群体。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可见国家对农村留守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留守妇女作为留守群体中的一类重要人群,在农村家庭中不仅承担着相夫教子的重任,更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纷纷投身于社会建设,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势必要充分调动农村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的“娘家人”,这为妇联组织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发挥空间。基于我国部分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妇女劳动力的现状,笔者从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角度出发,以W市L县妇联组织开展的相关工作实例为依据,重点探讨和分析了该县妇联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首先,本文基于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妇女赋权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内因和外因,解释了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的关键,不仅仅与农村留守妇女本身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妇联组织急切希望改变当前的工作现状相关;其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总结分析了W市L县妇联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妇联组织与农村留守妇女链接不紧、妇联组织工作方式相对落后、妇联组织队伍能力整体偏低及经费不足影响履职效能的问题是限制和影响妇联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成效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际调查数据结果,为W市L县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提出了几点意见建议:一是提升妇联组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优化妇联组织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三是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四是链接资源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

曹楠楠[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鄂义强[3](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李春晖[4](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王慧文[5](2020)在《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一贯高度重视退役运动员的发展和保障问题,在2003年至2014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有效改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职业转换不畅”、“生计资本低下”等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随着“体操冠军张尚武上海地铁卖艺”和“马拉松运动员郭萍因生活窘迫被迫出售奖牌”等事件被媒体报道出来,退役运动员的生计和保障问题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关注。2012年至2018年间,先后有政协委员张小玲、人大代表徐东香和叶诗文等多次在两会上,针对退役运动员目前的生计改善问题,提出了“优化退役运动员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运动员社会融入,提高运动员生计能力”等相关提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现实依据表明,运动员退役后的生计和保障问题在“塔基”和“塔腰”运动员中还十分严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该类问题妥善解决将有利于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退役运动员能否成功融入社会是能否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前提,影响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投资态度。就目前而言,关于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评价社会融入、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退役运动员成功融入社会等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社会融入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依据,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概念、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助力成功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是指运动员退役后面对角色、环境和职业等方面的变化,经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的帮助,在经济、社交、文化和心理方面进行调节和适应,并逐渐缩小与非运动员(社会主流)群体差异的过程。第二,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共包括经济融入、文化融入、社交融入和心理融入4个一级指标,居住情况、收支水平、工作情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心理距离、心理感知9个二级指标,以及24个三级指标。第三,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756名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融入程度进行实证得出:(1)我国退役运动员总体社会融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2)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呈现差序融入,其中文化融入最好,社交融入次之,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最差;(3)我国大部分退役运动员的个体社会融入程度也处于中等水平;(4)不同性别和运动员等级的退役运动员在经济、文化、社交、心理融入及其包含的指标上均无显着差异,不同退役年限的退役运动员在心理融入及其包含的指标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退役运动员在经济融入、收支水平和工作情况指标中存在显着差异。第四,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的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区域差异和社会支持获得;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环境;个体因素包括个体人力资本、个体专业资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表现。第五,采用量化分析对所构建的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修正后的一阶和二阶验证性因素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根据二阶验证性因素模型的因子载荷量可知,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各指标的大小依次为个体人力资本、个体专业资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表现;社会因素中各指标的大小依次为政策体制、区域差异和社会支持获得;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环境两个指标相差不大。第六,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状况和影响社会融入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影响因素的改善,从“政策制度完善”、“培训体系完善”、“支持系统构建”、“家庭状况改善”、“退役运动员自我完善”和“社会工作介入”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胡慧敏[6](2020)在《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因部分功能的丧失导致能力不足,其成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其中这类群体的就业情况也成为社会中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上海市城市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保证残疾人不断参与社会生活,因此残疾人在就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与思考。在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为基础,从政策法律层面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当前,国际社会各政府主要是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与自主创业三种方式帮助残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从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出发,梳理上海市残疾人的总体结构与就业现象,通过访谈法,实地走访调研,运用增能理论的去阐述残疾人就业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同时也根据访谈法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根据增能理论的定义与具体内容,本文将从个体增能与集体增能2个维度去研究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本文在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到,当前时代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的障碍中首先是自我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人由于残疾带来的部分功能的丧失,带来个人能力的欠缺与权利保护的不足。关于能力方面,当前残疾人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因部分功能的丧失带来的身体机能缺陷、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社会交往障碍;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就业歧视、维权意识薄弱,无障碍环境缺失以及就业意识受到挤压四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个体增能过程中,上海市残疾人主要是对着重于对自我效能的提高,在残疾人的自我意识,尊严感等方面较为缺少,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依旧受限于自我意识;(2)集体增能过程中,社会权利的保障更加侧重于基本生存权利,另外在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虽然政策法律一直强调要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但是还是存在对权利的剥夺状况。因此本文的建议将从能与权两处着手,回到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首先从个体增能出发,保障个人能力的提升,提出从教育培训与康复训练不断提高残疾人的能力。然后从集体增能出发,提出政策资源的嵌入与社会良好氛围的构建,从政策的有效性供给,残疾人就业观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保障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良好的社会氛围。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也是时代不断进步下带来的心理变化,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面临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他们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这也是新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王柳辉[7](2020)在《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控制我国人口超速增长,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计划生育纳入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当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提高了人口质量,对于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其劣势逐渐凸显,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了劳动力人口严重不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2016年1月起,我国各地区陆续实施新的生育政策即“全面二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调整我国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自该政策实施以来,二孩的人口出生规模却小于官方预期,政策效果并非完美,这是因为“全面二孩”政策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正是女性就业,二孩政策使得女性就业遭遇的性别歧视更加明显,加重了育龄女性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刺激人口出生的总体方略,也不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的公平。本文基于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背景,总结了当前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于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产生的冲击方面,本文以女性入职、升迁以及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分析出在当前我国“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影响女性平等就业的主要因素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国家政策方面,“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保险制度不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滞后、缺乏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配套的家庭政策支持;其次,对于企业方面来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就业性别歧视出现了许多“新形式”,本文主要分析“孕期歧视”和“排队怀孕”;最后,从女性个人方面来看,二孩政策加剧了女性在生育与就业之间的平衡难度,并且生育二孩后,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本文根据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女性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结合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实践经验,从国家、社会、企业、家庭以及女性自身视角探索女性平等就业问题,试寻找化解当前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就业问题的可行路径。首先,国家需完善配套全面二孩的相关政策以保障女性平等就业,同时社会各方力量要为女性平等就业提供支持;其次,要大力推动企业承担女性公平就业的社会责任;最后,家庭成员应合理分工协作,共同应对女性就业困境,并且女性自身要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张飞飞[8](2020)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的就业现状及就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实践中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与反复、再到限制生育、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曲折发展过程。“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人口结构调整,改变我国劳动力紧缺和人口失衡的现状。但“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并没有达到专家预期的效果,生育率仍出现逐年降低的态势,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较低造成的。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由来已久,“全面二孩”政策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峻。“全面二孩”政策会对城镇育龄女性就业造成多种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再次把社会的焦点聚集到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上。在保证“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上,降低用人单位对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和解决育龄女性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公共管理所学知识,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试图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现状的影响及就业保障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影响育龄女性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其次,从国家立法、地方政策法规、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完善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保障提出意见;最后,针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现状,从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等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相关保障措施的完善。

周岩[9](2020)在《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国家的发展壮大不断贡献着力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所肩负的社会再生育的职责逐渐成为了就业的阻碍,尤其在国家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而调整生育政策的情况下,生育对女性就业产生的影响逐渐加重,女性就业问题愈加突显。因此,有必要对新生育政策情景下的女性就业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理清了研究思路。以沈阳市为例,通过对新生育政策情况下女性就业问题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探究女性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角色冲突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透过目前女性就业中存在的“隐性门槛”增高、女性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及女性职业中断机率加大等问题,分析得出形成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政府缺少平衡生育成本的措施、政府的公共支持体系不完善、政府对女性权益的保障措施不完善,有针对性的提出通过完善政府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完善政府公共支持体系的建设、发挥政府在女性权益保障方面的主体作用等多种对策,为女性就业提供多重保障。希望可以为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女性就业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张小宝[10](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二、对当前妇女就业问题的一些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妇女就业问题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以W市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技术路线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 妇联组织
        二 农村留守妇女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
        二 妇女赋权理论
        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W市L县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现状
    第一节 W市L县农村留守妇女整体发展情况
        一 W市L县农村人口基本情况
        二 W市L县农村基本特点
        三 W市L县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第二节 W市L县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举措
        一 W市L县妇联组织构成及职责
        二 W市L县妇联组织所做工作
第四章 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基于妇联组织角度的内因分析
        一 参与农村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 希望改变工作现状的需要
        三 缓解外界舆论压力的需要
    第二节 基于农村留守妇女角度的外因分析
        一 生存需求:急切想改善家庭生活水平
        二 安全需求: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受到保护
        三 归属和爱的需求:有被家庭内部成员认可的需要
        四 被尊重的需求:有结交朋友、被人尊重的需要
        五 自我实现的需求: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
第五章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一 访谈情况介绍
        二 调查问卷设计
        三 调查对象选取
        四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五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 对妇联组织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
        三 妇联组织建设能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四 对留守妇女就业需求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五 小结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妇联组织与留守妇女链接不紧
        二 妇联组织工作方式相对落后
        三 妇联组织队伍能力整体偏低
        四 经费不足影响履职效能
第六章 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提升妇联组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一 增强妇联组织干事使命感
        二 强化妇联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三 深化妇联组织与妇女的链接
    第二节 优化妇联组织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
        一 完善妇联组织的管理结构
        二 织密妇联组织的服务网络
        三 健全妇联组织的考评制度
    第三节 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
        一 激发农村留守妇女能力意识
        二 系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三 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创业保障
    第四节 积极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
        一 整合农村留守妇女灵活就业资源
        二 畅通农村留守妇女就业信息渠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问卷
附录二 L县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三)市场失灵理论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逻辑结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被征地农民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2.2 相关理论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3.2.1 东部地区
        3.2.2 中部地区
        3.2.3 西部地区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3.3.1 政策因素
        3.3.2 市场因素
        3.3.3 农民自身因素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征地补偿方面
        3.5.2 保障体系方面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3.7 本章小结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3 实证研究结论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3 实证研究结论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2.3 纳什均衡分析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支付矩阵
        5.3.3 纳什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总体和抽样方法
        1.5.1 研究总体
        1.5.2 调查总体
        1.5.3 抽样方法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点与难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1.8 研究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2.1.1 国内有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2.1.2 国内有关退役运动员相关问题研究
        2.1.3 国内研究述评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2.1 国外有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2.2.2 国外有关退役运动员相关问题研究
        2.2.3 国外研究述评
3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
        3.1.1 退役运动员
        3.1.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
    3.2 社会融入理论基础
        3.2.1 社会化理论
        3.2.2 社会融入理论
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代表性原则
        4.2.3 特殊性原则
        4.2.4 实用性原则
        4.2.5 独立性原则
    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4.3.1 通过文献筛选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4.3.2 通过访谈筛选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4.3.3 运用德尔菲法确立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4.3.4 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
    4.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与计算
        4.4.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确立的步骤
        4.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4.5 本章小结
5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实证分析
    5.1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5.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方法选择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及改进
        5.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
        5.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改进
    5.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的实证研究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5.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实证过程
        5.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结果分析
        5.4.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案例分析
        5.4.5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差异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1.1 扎根理论
        6.1.2 半结构式访谈
    6.2 研究抽样和对象的确定
    6.3 研究主要步骤
        6.3.1 设计访谈提纲
        6.3.2 实施访谈
        6.3.3 资料处理与分析
    6.4 三级编码过程分析
        6.4.1 开放式编码
        6.4.2 主轴式编码
        6.4.3 选择式编码
        6.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
        7.2.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7.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7.3.1 项目分析
        7.3.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7.3.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7.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具体问题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加快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建议
    8.1 完善运动员培养的政策制度
        8.1.1 落实运动员“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8.1.2 完善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政策
        8.1.3 完善退役运动员上学就业创业的保障政策
    8.2 完善退役运动员培训体系
        8.2.1 建立退役运动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8.2.2 成立专门机构实施科学系统的培训
    8.3 完善退役运动员社会支持系统
        8.3.1 构建多元主体相互协调的社会支持系统
        8.3.2 实施职责清晰与分层互补的社会支持
    8.4 帮助退役运动员改善家庭状况
        8.4.1 实施退役运动员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计划
        8.4.2 改善退役运动员家庭生活环境
    8.5 加强退役运动员的自身改善
        8.5.1 持续提升自身能力
        8.5.2 提早做好心理准备
        8.5.3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8.6 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介入
9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6)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总体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增能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残疾人
        二、就业支持政策
    第二节 增能理论
        一、增能理论的概念
        二、增能模式的选择
第二章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
    第一节 上海市残疾人总体结构特征
        一、残疾人基数大
        二、肢体残疾类型占比最大
        三、性别比总体相差小
    第二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
        一、残疾人就业城乡差距大
        二、残疾人就业以按比例就业为主
        三、残疾人群体整体教育层次偏低
        四、接受康复服务人员逐年下降
    第三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历史沿革
        一、注重生存权的托养阶段(1949-1988)
        二、注重参与权的自立模式阶段(1989-2007)
        三、注重社会权利的发展模式(2008-至今)
第三章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类型选择
        一、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样本选择
        二、增能视角下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
    第二节 个体增能层面下对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分析
        一、教育支持政策占主要部分
        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偏基础化
        三、康复支持政策薄弱
    第三节 集体增能层面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政策分析
        一、多种就业方式支持政策并存
        二、就业服务政策多
        三、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大
        四、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政策少
第四章 增能理论视角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障碍质性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过程
    第二节 增能理论视角下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障碍
        一、上海市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个体能力匮乏
        二、上海市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集体权能欠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中个体增能效果结论
        二、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中集体增能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建议
        一、个体能力提升:自我效能与自我意识相结合
        二、集体权能保障:政策资源的嵌入与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访问提纲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计划生育国策
        2.1.2 “全面二孩”政策
        2.1.3 女性就业歧视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工作家庭角色冲突理论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第3章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3.1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入职的影响
        3.1.1 性别歧视加重带来更大的求职压力
        3.1.2 生育二孩导致女性就业意愿降低
    3.2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升迁的影响
        3.2.1 女性职工生育二孩使企业经济成本增加
        3.2.2 女性职工生育二孩导致自身能力提升缓慢
    3.3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3.3.1 多重角色冲突导致职业目标改变
        3.3.2 薪酬问题加重
第4章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冲击的原因分析
    4.1 政策层面
        4.1.1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保险制度不完善
        4.1.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就业保障制度滞后
        4.1.3 缺乏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配套的家庭政策支持
    4.2 企业层面
        4.2.1 “孕期歧视”
        4.2.2 “排队怀孕”
    4.3 个人层面
        4.3.1 全面二孩政策加剧了女性在生育与就业之间的平衡难度
        4.3.2 生育二孩后女性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第5章 相关国家的经验借鉴
    5.1 德国经验
        5.1.1 对性别就业歧视立法的规定
        5.1.2 生育保障方面的积极措施
    5.2 日本经验
        5.2.1 从社会福利层面鼓励女性就业
        5.2.2 从企业工作制度层面优化女性就业
    5.3 英国经验
        5.3.1 出台保障妇女就业权利的专门法律
        5.3.2 实行积极的妇女就业政策
第6章 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不利影响的对策
    6.1 国家需完善配套全面二孩的相关政策以保障女性平等就业
        6.1.1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6.1.2 强化反就业歧视机制
        6.1.3 政府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
        6.1.4 政府不断完善女性就业相关法律
        6.1.5 修改和完善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适应的产假制度
    6.2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迫切需要为女性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6.2.1 发挥社会力量兴建普惠性幼儿园以解决女性就业的后顾之忧
        6.2.2 发挥社区作用,创立保障女性利益的社会组织
        6.2.3 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
    6.3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企业要承担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的社会责任
        6.3.1 明确企业反性别歧视的义务
        6.3.2 政府推动企业承担推进女性平等就业的社会责任
        6.3.3 企业正常履行雇佣义务
    6.4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成员共同应对女性就业困境
        6.4.1 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6.4.2 家庭成员协助女性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6.5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要勇于承担责任
        6.5.1 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
        6.5.2 增强自信心,实现自主创业
        6.5.3 增强维权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8)“全面二孩”政策下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的就业现状及就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育龄女性
        2.1.2 女性就业保障
        2.1.3 就业性别歧视
    2.2 基础理论
        2.2.1 福利三角理论
        2.2.2 社会保障理论
        2.2.3 工作家庭角色冲突理论
第3章 “全面二孩”政策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影响的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3.1.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全面二孩”政策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的影响
        3.2.1 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普遍
        3.2.2 求职难度增加
        3.2.3 生育后工作不稳定性增加
        3.2.4 职业发展受阻
        3.2.5 事业与家庭冲突加剧
    3.3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3.3.1 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
        3.3.2 配套政策覆盖不全
        3.3.3 生育公共服务供给不健全
第4章 “全面二孩”政策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4.1.1 数学模型
        4.1.2 参数估计
        4.1.3 调查问卷题项结果二分设计
    4.2 “全面二孩”政策对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4.2.1 基本信息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4.2.2 女性工作的影响因素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的分析
        4.2.3 社会保障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的分析
        4.2.4 吉林省女性就业情形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第5章 “全面二孩”政策下完善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保障的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5.1.2 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1.3 推行夫妻共享“育儿假”
    5.2 社会层面
        5.2.1 发挥社会力量兴建婴幼儿服务教育场所、完善妇产医疗体系
        5.2.2 充分发挥妇联在女性就业中的作用
        5.2.3 发挥社区能动作用,保障女性权益
    5.3 市场层面
        5.3.1 减少就业性别歧视,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5.3.2 为育龄女性自主创业提供保障
    5.4 个人层面
        5.4.1 端正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
        5.4.2 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件1 “全面二孩”政策下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问题研究
附件2 访谈提纲

(9)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就业与女性就业
        二、就业保障与女性就业保障
        三、新生育政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需求层次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三、角色冲突理论
第三章 沈阳市女性就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生育政策变迁中的沈阳市女性就业
        一、建国初期开放的生育政策对沈阳市女性就业的影响
        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沈阳市女性就业的影响
        三、生育政策调整时期对沈阳市女性就业的影响
    第二节 沈阳市女性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调研的实施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三节 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女性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女性就业“隐性门槛”增高
        二、女性整体就业质量不高
        三、女性职业中断机率加大
第四章 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女性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府缺少平衡生育成本的措施
        一、生育成本高导致用工单位雇佣女性意愿降低
        二、对女性特殊时期的过度保护影响女性的就业
    第二节 政府的公共支持体系不完善
        一、缺少保障家庭工作平衡处理的措施
        二、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有限
        三、公共教育的支持体系不健全
    第三节 政府对女性权益的保障措施不完善
        一、政府在消除刻板角色形象对女性就业负面影响上的措施不力
        二、拓展女性职业能力的保障措施不足
        三、女性就业权益保障机构的职能缺失
第五章 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节 完善政府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一、加强政府对用工性别比的监察
        二、转变政府的劳动监察职能
    第二节 完善政府公共支持体系的建设
        一、建立平衡家庭工作处理的保障措施
        二、扩大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
        三、完善公共教育服务项目
    第三节 发挥政府在女性权益保障方面的主体作用
        一、政府大力推动多元化女性形象的塑造
        二、构建多层次女性就业培训体系
        三、明确就业保障相关制度及部门职责职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对当前妇女就业问题的一些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妇联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以W市L县为例[D]. 范文川. 烟台大学, 2021(1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王慧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增能效果研究[D]. 胡慧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研究[D]. 王柳辉.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8]“全面二孩”政策下吉林省城镇育龄女性的就业现状及就业保障研究[D]. 张飞飞.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9]沈阳市新生育政策情景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 周岩.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对当前女性就业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