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丹[1](2021)在《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林晶[2](2021)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矛盾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就业对“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资本和技术变革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逻辑;在宏观层面,利用统计数据纵向和横向比较,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在微观层面,围绕劳动收入、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等四个维度,从技术进步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的五个代理指标:移动电话基站数、光缆线路长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移动网络流量和域名数,利用MLM多层线性模型,展开数字基础设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从技能视角出发,基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利用OLS和Logit模型,实证测度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收入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工作时间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与工作时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缩减工作时间;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劳动者工作稳定性的提升,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同步;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互联网使用普及程度提高,劳动者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在不断完善。进一步根据教育、年龄、户口、婚姻和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样本、50岁及以上样本和农业户口样本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在工作时间维度上,互联网使用对减少高学历样本、男性样本、非农业户口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工作时间的促进作用更突出。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的负效应更集中在低学历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无论是从医疗保险还是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来看,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低学历样本、女性样本和不在婚样本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性。相比农业户口样本,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非农业户口样本的社会保障程度的影响呈现向好趋势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第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第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第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第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第七,完善制度保障,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

彭铿[3](2020)在《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文中提出以2000—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DEA-Malmquist将技术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的交互项,考察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破坏效应,而基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创造效应。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西部地区就业有促进作用,技术效率对东部地区就业有抑制作用,技术进步会减少东北、东部、中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基于技术效率的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东部地区就业情况,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会减少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应在把握全国状况的同时,对不同地区采取最有效的差异化政策举措,以经济增长为基本点,以扩大就业为指导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方向,减少全国的局部性结构性失业,提升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就业。

张振宇[4](2020)在《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也就成为我国当下的主要任务。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经济增长缓慢与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山西省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也需要逐步淘汰衰落产业,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煤化工、焦化、电力、钢铁、有色五大传统产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支撑山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山西省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在对这些产业进行优化与淘汰的过程中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山西省的就业情况。因此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相结合进行研究,可以为山西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如何稳定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文章的研究思路为:首先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路径分析,推导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其次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现状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实证模型,之后通过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三次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选取山西省1988—2018年基础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模型,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模型拟合的整体效果看,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存在正向效应,这一结果恰好符合了山西省的现状,山西省经济发展程度处于全国靠后,经济发展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程度较低,因此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第二,产业产值变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速度指标对就业影响不显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指标对就业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三,实际工资对就业总量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工资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以及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本文还选取了山西省1990—2017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次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文章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为山西省提出了政策建议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劳动市场。

周逸欣[5](2020)在《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提升已经不是唯一的发展重点,政府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毫无疑问是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核心。另一方面,我国是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劳动力人口素质水平也普遍的参差不齐。一味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所引起就业形势的变化可能使得就业情况更加严峻。本文梳理制造业升级与就业数量的三个维度的影响机制:产出规模通过就业弹性来影响吸收就业;制造业结构升级通过新产业的吸收就业效应和旧产业淘汰就业效应来影响就业数量;技术进步通过建立CES函数并结合劳动力供求模型来分析对就业数量的影响。然后,用具体的数据和图表论证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并采用制造业产业升级2008-2016年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到东、中、西部地区相结合的视角,建立模型并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1)尽管我国制造业产值集中于东部地区,但是继续扩大产出规模仍旧能吸引更多就业。但是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大资本投资会抑制吸纳就业数量,而中、西部地区加大资本投入还能吸收就业;(2)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使其不断地从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可以吸收大量的就业,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高技术产业分布极其的稀少,因此西部地区仍旧要大力发展低技术行业来吸收就业。同时要控制低技术行业向高技术行业转化的速度,如果结构变动的速度过快,会造成大量失业的局面;(3)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吸收更多的研发人员。每一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都能进一步的吸收就业人口。建立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我国要做好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开拓新兴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工作。扶持大量新兴制造业吸收更多就业人口,同时也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防范结构性失业风险。建立好高校对制造业人才的输送机制,统筹安排全国东、中、西各区域的差异互补,最后要完善制造业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机制。

杨博文[6](2020)在《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劳动力人口众多,改善劳动力就业形势,增加劳动力就业规模,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当下,中国劳动供给相对过剩,就业压力严峻的局面亟需改善。制造业作为中国吸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对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就业结构升级,稳步扩大社会就业,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实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均衡地考虑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努力实现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的良性互动,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稳定就业形势。因此鉴于当下制造业发展和就业严峻的现实,处理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就业间的关系,解决好制造业就业供给和需求间的相应关系,维护好制造业就业市场稳定迫在眉睫。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角度理解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大量已有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并不是中性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如果研究过程中忽略了技术进步的的这种特征,也就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生产过程中劳动或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影响,进而不能做到深层次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研究,依据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同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量,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技术进步在资本-劳动间的偏向可以分为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根据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间的偏向性可以分为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两种类型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实证上,本文利用1997-2017年间各省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了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结果表明:1997-2000年大部分省份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2000-2017年期间都偏向于技能劳动,从均值来看,发现样本期内每年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都大于0,说明每年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都是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在全国范围内,技术进步的提高使得技能劳动不断代替非技能劳动。本文实证检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显着为负,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1%,就业减少191人。从控制变量方面看,制造业增加值,资本投入,年出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正,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年进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负。又分区域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影响显着为负,影响程度为中部大于西部,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东部地区就业影响并不显着。

王丽华[7](2020)在《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相比前几次工业革命,这次的工业革命包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世界各国都将迎来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遍运用,不仅会带来就业量的大规模变化,也会引起就业技能结构的彻底变革。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探索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技术是否能够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就业技能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第一,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产业后备军理论等等,深刻总结了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一方面AI技术的普遍运用会对原有的就业人群和就业结构产生冲击,造成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AI技术的大量使用会形成新行业和新需求,相应的增加对新技术劳动者的需要,进而增加就业。第二,在理论分析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同时,本文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热潮和就业技能结构的划分特点,分阶段构建对AI技术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机理框架,得出如下结论:在AI技术探索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使就业结构呈现升级的特点;在AI技术成熟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会导致就业技能结构两极分化。第三,从不同角度着手,对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就业技能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对我国AI技术发展现状的描述性分析,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省的科研投入和IT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渐增长,但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偏低;通过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现状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就业技能结构升级与就业技能结构极化现象并存,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城乡之间高中低就业技能严重分化,并且就业者自身的技能水平与所从事行业要求的技能水平有显着差异性。第四,选取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就业技能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AI技术的探索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呈现升级的特点,随后又对未来成熟阶段AI技术如何影响我国的就业技能结构做了简单预测,认为就业技能结构将会呈现极化现象。第五,紧紧围绕如何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积极作用的目标,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良性发展;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完善失业救济保障制度,创新再就业培训体系;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缩小城乡技能差距。

曹雅茹[8](2020)在《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研究智能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我国的制造业智能化指数,分析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智能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合所得结论提出智能化情境下我国实现制造业就业创造的政策建议。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测算2010-2016年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指数,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差异等方面评价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结果发现:2010-2016年,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稳步上升;但各省智能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东、江苏、山东等传统制造业大省的智能化水平居高,而青海、宁夏等地的智能化水平偏低;从八大综合经济区角度看,东南部地区智能化水平普遍高于西北部地区。从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智能化对就业存在“机器换人”的直接替代效应和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的间接替代效应,智能化也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促进技术创新两种途径扩大就业需求,因此存在就业创造效应,两种效应的强度对比决定了智能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智能化加大了就业结构的两极化趋势,能显着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中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对低技能劳动力也产生了一定互补作用。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总量具有“U”型影响,当前我国的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以创造效应为主;智能化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促进技术创新等中间途径实现就业创造,其中技术创新发挥主要作用;智能化对就业结构产生极化效应,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中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有所下降;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总量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对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的就业极化作用更为明显。基于上述研究所得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智能化的就业创造作用;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扩大高技能人才供给;强化和完善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模式,促进中低技能劳动力的稳步优质就业;强化东南部地区制造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西北部地区的智能化政策扶持。

韩佳宾[9](2020)在《我国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 ——基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势必影响我国就业水平,新技术的应用在替代就业的同时又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具有不确定性。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故本文研究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遵循“理论机制-现状分析-实证检验-优化措施”的思路,对比分析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就业造成的差异化影响。首先,通过梳理现有文献、相关理论,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对就业的研究分为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两方面,构建了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地区差异机理。其次,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发达与欠发达两类,并对人工智能和就业的现状进行地区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均表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使用Stata软件对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并对人工智能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就业总量方面,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将促进就业,而欠发达地区人工智能抑制就业;就业结构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增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抑制第一产业就业,差别在于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第一产业的抑制效应以及对第二、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强于欠发达地区。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教育导向型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促进作用强,科学型导向政策和技术型导向政策对发达地区就业促进作用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如何协调人工智能与就业发展、提升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创新性地选取地区差异为研究视角,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并补充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及计量分析法对我国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地区差异进行系统分析。但论文也存在些许不足,如对就业结构分析不全面、缺乏对欠发达地区的细分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李蝶[10](2020)在《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面对日益严峻的减排压力,在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又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就业冲击。随着中国环境管制的加强,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被迫关停,溢出了大量失业人口,部分企业面临减排和去产能的压力,其经济效益受限,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从短期来看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失业问题十分严峻。技术创新对实现经济长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具有改善民生的效果。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重红利”的有效途径吗?如何利用合理的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来应对环境保护和就业冲击的矛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破解目前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两难”抉择的迷惑和困局。2009年《世界劳工报告》提出了就业的“双重红利假说”,即通过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刺激劳动力需求,实现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但是,对于环境规制是否具有改善环境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红利,现有研究尚未达成共识。根据波特假说,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而企业改变生产技术或者治污技术会对就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将技术创新引入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讨论中,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直接影响的同时,作为一个新视角,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的间接影响,将使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本文以全球环境危机为背景,结合中国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现状,沿着理论研究→机理探源→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基本路线对论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上,以波特假说、双重红利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和就业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在机理探源方面,通过数理分析和归纳提炼得出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揭示技术创新影响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传导渠道。其次,在实证分析层面,以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对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甄别不同技术创新类型如何协调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最后,在政策设计中,根据中国环境规制的历史阶段和演进轨迹,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中国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的就业效应。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存在两种机制,即负向的成本效应和正向的替代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抵消效应和补偿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是破坏就业的替代机制,二是创造就业的补偿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为(0.061,-0.183)(其中,0.061为二次项系数,-0.183为一次项系数),等于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总效应系数(0.535,-1.622)减去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效应系数(0.474,-1.439)。同样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之和为(0.06,-0.18),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的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抵消环境规制潜在的就业负效应,要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应根据不同行业环境规制与就业U型曲线的阈值,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策略;适当提高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带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将环境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导出包含环境政策和研发投入的就业影响因素基本模型,通过理论综合和归纳提炼,揭示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在理论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复杂关系;二是选取2006—201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和技术水平行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为政府部门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针对不同行业实际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

二、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基建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充分就业也要就业质量
        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就业质量紧密相关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就业质量的概念与测量
    第二节 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就业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就业质量研究的实证基础
    第三节 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机制
        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内涵
        二、技术变革理论
        三、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数字化进程
        一、数字经济的起源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
        三、数字经济的特征
        四、我国与主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经验
    第二节 我国就业质量现状
        一、就业质量的纵向比较
        二、重点群体的就业质量特征
        三、就业质量的区域差异
        四、就业质量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指标说明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说明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回归分析
    第四节 异质性分析
        一、教育组别
        二、性别组别
        三、年龄组别
        四、户口组别
        五、婚姻组别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来源
        三、变量说明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回归分析
        一、互联网使用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二、互联网使用对工作时间的影响
        三、互联网使用对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四、互联网使用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口学变量分组回归分析
        一、教育组别
        二、年龄组别
        三、性别组别
        四、户口组别
        五、婚姻组别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
        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
        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
        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七、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A
后记
    第一节 研究展望
    第二节 致谢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3)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文献综述
    (一)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三)国内对就业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假设
三、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结 论
六、建 议

(4)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
        1.2.2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路径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2.1.2 就业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就业理论
        2.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3 配第——克拉克定理
        2.2.4 库兹涅兹产业结构论
第三章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产业结构分析
        3.1.1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进历史
        3.1.2 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
    3.2 山西省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
        3.2.1 就业总量
        3.2.2 就业弹性
        3.2.3 就业结构
    3.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升级偏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4.1.1 模型设立
        4.1.2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
        4.1.3 数据处理
    4.2 计量检验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三次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5.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5.2 产业结构与就业关联度测算
        5.2.1 确立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
        5.2.2 数列无量纲化处理
        5.2.3 计算关联系数
        5.2.4 计算关联度
        5.2.5 关联度排序
        5.2.6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产业机构,增加就业需求
        6.2.2 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劳动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法
        (3)比较分析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的定义
        2.1.2 劳动力就业数量
        2.1.3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3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变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制造业产业规模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 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1 基本模型的设定
        3.2.2 劳动力需求分析
        3.2.3 劳动力供给分析
        3.2.4 劳动力供给需求平衡分析
        3.2.5 总结
    3.3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4 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4.1 制造业产出规模的基本现状
        4.1.1 制造业产出增长
        4.1.2 制造业的产业就业弹性
        4.1.3 制造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
    4.2 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现状
        4.2.1 制造业结构变动方向
        4.2.2 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
    4.3 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测算
        4.3.1 测度方法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 平稳性检验
    5.5 协整检验
    5.6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6.1 全国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6.2 东、中、西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吸收更多制造业就业人口
        6.2.2 注重制造业产业调整速度,提升人力资本
        6.2.3 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解决东、中、西地区的制造业就业难题
        6.2.4 建立起高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训机制
        6.2.5 完善制造业劳动力失业和再就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6)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偏向性技术进步
        1.2.2 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
    2.2 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
    2.3 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
    2.4 文献简评
3 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就业演变分析
    3.1 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度
        3.1.1 测度方法
        3.1.2 数据来源及指标
        3.1.3 各省制造业技术进步指数
    3.2 制造业就业演变分析
        3.2.1 就业总量变动分析
        3.2.2 技能劳动就业变动分析
        3.2.3 非技能劳动就业变动分析
4 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分析
    4.1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
    4.2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
5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 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回归分析
        5.3.1 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整体层面的影响
        5.3.2 对各个地域制造业层面的影响
    5.4 稳健性检验
    5.5 实证小节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一)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会排挤工人
        (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会排斥工人”理论再探索
    二、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上升
        (二)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三、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配
        (一)产业后备军的形成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配
    四、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
    五、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综合效应影响机制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补偿效应
第三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热潮
        (三)就业技能结构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探索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成熟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四章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就业技能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各省份科研人员投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各省份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各省份IT固定资产投资额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标准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学历划分的就业技能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三)分行业的就业技能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四)分省份的就业技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五)分城乡的就业技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三、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混合OLS、固定效应模板和随机效应模板的筛选
        (四)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回归
    五、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趋势分析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良性发展
    二、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一)优化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方式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技能等级
    三、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服务
        (一)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二)完善我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四、完善失业救济保障制度,创新再就业培训体系
        (一)完善失业者生活保障制度
        (二)建立高效的再就业培训体系
    五、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缩小城乡技能差距
        (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二)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8)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制造业智能化相关研究
        1.2.2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1.2.3 智能化对就业影响效应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制造业智能化的现状分析
    2.1 制造业智能化的内涵
        2.1.1 智能制造与制造业智能化
        2.1.2 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智能化
        2.1.3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智能化
    2.2 智能化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2.2.1 指标体系构建
        2.2.2 测算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
        3.1.1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的替代效应
        3.1.2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的创造效应
    3.2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3.2.1 就业结构的技能水平分类
        3.2.2 智能化对高中低技能劳动力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智能化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4.1.1 计量模型构建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1.3 实证结果分析
    4.2 智能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检验
        4.2.1 计量模型构建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我国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 ——基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1.2.2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1.2.3 就业的地区差异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及地区差异的机理分析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人工智能
        2.1.2 就业
        2.1.3 地区差异
    2.2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
    2.3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机理分析
        2.3.1 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地区差异机理分析
        2.3.2 人工智能对就业产业结构影响的地区差异机理分析
        2.3.3 人工智能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人工智能与就业发展现状的地区比较分析
    3.1 划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
        3.1.1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划分方法
        3.1.2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划分结果
        3.1.3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分类结果分析
    3.2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
        3.2.1 人工智能专利授权情况的地区比较分析
        3.2.2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的地区比较分析
        3.2.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地区比较分析
    3.3 我国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
        3.3.1 我国就业总量的地区比较分析
        3.3.2 我国就业结构的地区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4.1 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4.1.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4.1.2 描述性统计
        4.1.3 实证结果
    4.2 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实证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人工智能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5.2 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关于欠发达地区的对策建议
        6.2.2 关于发达地区的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2017年各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占比(%)
    附录2 2017年各省三次产业区位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环境规制
        1.2.2 技术创新
        1.2.3 劳动就业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2.1.1 就业双重红利假说的检验
        2.1.2 环境规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2.1.3 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2.2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2.2.1 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诱发
        2.2.2 环境政策和创新绩效:波特假说的检验
        2.2.3 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
    2.3 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2.3.1 技术创新的就业数量效应
        2.3.2 技术创新的就业结构效应
        2.3.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
    2.4 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作用影响就业: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3.1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现状
        3.1.1 中国环境规制的发展阶段
        3.1.2 中国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3.1.3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趋势
    3.2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3.2.1 中国工业行业R&D活动特点与现状
        3.2.2 中国工业行业产品创新特点与现状
        3.2.3 中国工业行业工艺创新特点与现状
    3.3 中国工业劳动就业现状
        3.3.1 中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3.3.2 中国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
        3.3.3 中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
    4.1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的数理分析
        4.1.1 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数理分析
        4.1.3 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1.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4.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4.2.1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4.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4.2.3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4.2.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4.3 环境规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5.1.1 计量模型设定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计量结果分析
        5.2.1 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分析
        5.2.2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5.2.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6.1.1 计量模型设定
        6.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6.2 计量结果分析
        6.2.1 环境规制的产品创新效应分析
        6.2.2 环境规制的工艺创新效应分析
        6.2.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规制下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
    7.1 分行业实施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
    7.2 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
    7.3 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7.4 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灵活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 崔晓丹. 辽宁大学, 2021
  • [2]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 林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J]. 彭铿.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0(04)
  • [4]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 ——以山西省为例[D]. 张振宇.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D]. 周逸欣.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6]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D]. 杨博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的实证分析[D]. 王丽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D]. 曹雅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我国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 ——基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D]. 韩佳宾.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10]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D]. 李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