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中刹车拖曳的识别与测量

道路交通事故中刹车拖曳的识别与测量

一、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的认定和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涂梦诺[1](2021)在《痕迹检验鉴定法在现阶段我国常见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和分析》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国内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运输车辆在给民众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因为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车辆故障、驾驶人员技术不过关等诸多因素,造成各类交通事故频发,极大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交通事故现场,会在事故地面、周边、肇事车辆、伤亡人员的身上遗留下相关的痕迹线索,而这些可以证明事故状况的印迹通常就被称作为交通事故痕迹。而交警通过对事故痕迹的检验鉴定,可以反映和还原事发现场的状况,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确认肇事车辆和人员,为事故责任判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卢宏伟,李瑞河[2](2020)在《轮胎痕迹鉴别在事故追逃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它为交通事故的后续工作(交通事故现场重建、追查肇事逃逸、责任认定等)提供原始数据和重要证据。痕迹鉴别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轮胎痕迹的鉴别在追查逃逸案件时十分关键,不仅有助于提高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速度,而且能够为后期事故责任认定提供有力证据。笔者结合自身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实际经验,以及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采用轮胎痕迹信息来分析鉴别肇事逃逸车辆的方法思路,供参考。

何烈云,傅李罡[3](2020)在《电动自行车滑动附着系数实验测量与分析》文中认为电动自行车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近些年来保有量及事故量不断上升。现行国家标准中未提供电动自行车滑动附着系数参考值,给通过电动车自行车事故现场制动痕迹鉴定车速带来不便。基于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功能转换特点,采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和人工测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得到在不同道路状况下电动自行车的滑动附着系数值。研究表明,与机动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的滑动附着系数更小,且受道路干湿程度、车辆类型、骑行车速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张佐[4](2020)在《基于痕迹的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迅猛发展,在2014-2018年间汽车保有量以及私人汽车的拥有量较以往大幅的增加,便捷,机动性强的二轮车成为了居民短距离出行的第一选择,在荆州地区二轮车的数量十分庞大,加之二轮车驾驶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的缺乏,因此小汽车与二轮车的事故频发,该类型的车辆碰撞事故是我国特色的交通事故类型。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多,不仅对执法部门的执行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的专业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事故进行分析和鉴定,同时还原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明确事故双方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方法。交通事故研究方向多是以如何计算车速为主,研究内容对于整个案情的解决过于单一,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对了解整个事故发生的过程有更多的困惑和需求,以往的研究者们忽视了车辆事故痕迹分析与鉴定的重要性,它对解决绝大多数交通事故有着独有的优势,但是往往痕迹的分析与鉴定内容是笼统的,没有科学的定论,主要是以司法鉴定人长年累月对事故痕迹的认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案例,它是一种非定量计算的分析方式,这样导致分析结果过分依赖鉴定人的实际经验来判断,导致非专业人士很难通过痕迹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鉴于此,本文将系统的探索,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将司法鉴定人长年累月积累的车辆痕迹鉴定的经验,用科学的语言,阐述出事故痕迹鉴定与分析的方法与流程,摒弃经验判断,结合软件仿真模型的建立,对事故过程进行仿真,得出的结果与车辆事故痕迹进行对比,以求公正,科学地总结出从痕迹鉴定角度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本文首先研究了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基本理论,从基础的牛顿三大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着手,以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为研究对象,定义交通事故碰撞发生的三个阶段,对碰撞过程进行描述,引入有效碰撞速度的概念,将车辆变形程度与有效碰撞速度联系在一起,定义碰撞形式的三种类型,对碰撞类型特点进行说明,引入弹性恢复系数的概念,来定量的表示三种碰撞形式,阐述了制动摩擦的相关系数,其中制动力系数的变化对路面轮胎痕迹改变的影响过程,影响制动力因素的条件,探讨了各类影响碰撞计算的摩擦力系数,为后续事故痕迹分析与鉴定,奠定了理论计算的基础。其次研究了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关键方法,将交通事故痕迹进行分类总结,包括车体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点,分析流程和鉴定的方法,对路面痕迹系统介绍,并结合了事故现场典型图片进行说明,确定了整个事故痕迹勘验时应着重掌握的流程和方法,承上启下的为软件仿真的分析奠定了痕迹数据的基础。最后选用了PC-crash软件,运用该仿真软件构建了汽车与二轮车事故碰撞的仿真模型以及事故环境模型,对仿真所需要的参数值,例如:对小汽车与二轮车碰撞时车速的所有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将手绘的事故现场图中所包含的现场信息,绘制成电子版的图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不断修改有关参数,科学的还原事故碰撞的过程,仿真结果与痕迹鉴定分析结果所得吻合度较高,证明软件仿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旨在突出现代交通事故分析中痕迹鉴定的重要性,结合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以痕迹鉴定数据为基本参数,参考国内外的研究内容,针对以往痕迹鉴定依靠司法鉴定人的经验来处理事故,从而尝试系统性的研究该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痕迹鉴定与软件仿真结合的分析手段,让执法部门,以及非专业人士都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并为有意向从事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职业的普通人提供了理论参考。

李华[5](2019)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交通事故次数及死、伤人数等统计数据均呈下降趋势,但行人在交通事故中依然占有较高的伤亡率,行人碰撞损伤研究及损伤防护已经成为了汽车被动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真实车人碰撞事故数据,将围绕事故再现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开展研究,研究了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技术、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试验设计方法,最后分析讨论人体损伤来源、影响因素及提出一种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通过采集多例真实的车头参数,统计后获得了 PC-Crash中8个车头参数的取值范围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车头参数的敏感性,在加强对车头参数敏感性的认识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体损伤的车人碰撞事故车速预估模型。基于区间理论、子区间摄动法及泰勒展开式,提出了子区间摄动算法,能够高精度地获得二元区间痕迹下的事故再现结果区间,解决了区间扩张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二元与三元区间理论的相关算法,有效解决了三元区间及混合区间输入下的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分析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引入子区间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析事故车辆超速概率的方法。基于证据理论提出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众多数值案例及一例真实案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只需输入不确定的痕迹和选定的事故再现模型便可计算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用于仿真试验的基本试验设计方法,结合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实际需要,对相关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分别提出了基于正交设计的改进试验设计方法和多响应曲面均匀设计法。通过PC-Crash平台开展试验并探究了不同车型车人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来源;借助MADYMO平台开展仿真试验,分别分析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时间及人体相互作用时间与人体损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事故后人体动力学响应的相关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动控制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以降低车人碰撞事故中的人体损伤。

王冠[6](2019)在《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文中研究指明摩托车载人现象极为普遍且事故频发。本文旨在探索载人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及运动学响应的差异,并在为降低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两者损伤的影响及其敏感性问题。为探索摩托车事故发生的一般特征,为后续试验设计及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本文首先基于互联网从中搜索下载249起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的视频,并对其发生的一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故事中摩托车类型大多是普通跨骑摩托车,与之碰撞的汽车类型主要为轿车;碰撞时汽车的速度集中在30-60km/h之间,而摩托车的速度大多为10-30km/h;两车的碰撞形态主要有侧面碰撞、正面碰撞及追尾碰撞等。为验证仿真软件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可靠性,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的相关概念及常用方法,并对本文用到的基于冲量/动量方法的相关理论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两起真实案例演示了基于PC-Crash进行事故再现的一般流程,与此同时分析验证了基于该软件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软件基础。为探索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损伤差异,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通过PC-Crash建立仿真平台,以车型、碰撞车速及碰撞形态为试验变量设计并进行294组汽车碰撞载人摩托车的仿真试验,最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骑乘人员头部及胸部损伤具有显着性差异,对于撞击侧下肢损伤而言,骑车人一般远高于后座乘员且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头、胸部及撞击侧下肢损伤参数的均值均高于后座乘员;此外,当碰撞车速分别为45km/h和50km/h时,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头、胸部损伤均超过其安全界限。基于上述试验所得数据及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运动学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形态和车型下,摩托车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抛距、头部碰撞时间、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具有显着性差异,且在少数情况下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在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的平均抛距、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一般高于后座乘员,而后座乘员的平均头部碰撞时间则较骑车人更长。最后,本文在为降低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骑乘人员损伤的影响规律及其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车头参数对骑车人和后座乘员身体的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损伤的影响及敏感程度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在摩托车事故中驾乘关系鉴定、设计和优化车辆前端结构及针对性地保护骑乘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陈静[7](2019)在《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形态初速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车辆碰撞时的瞬时车速大小往往成为事故双方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交通事故处理执法实践中,由于事故现场勘查、测量、推算等环节的影响,往往导致车辆事故发生时的瞬时车速推算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形成事故责任划分失公。有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司法鉴定人作出的速度分析结论后,当事人提供行车记录仪等视听资料证据,反证瞬时车速与速度分析结论大相径庭,严重损害了鉴定的权威性。本文通过一起汽车与自行车碰撞的典型案例汽车分析,从事故现场各环节测量数据,提出汽车与自行车交通事故碰撞初速度的精确推算思路。

郝兆[8](2019)在《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汽车碰撞车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汽车与二轮车的事故就是交通事故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在整个交通事故中的占比超过了1/4,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汽车与二轮车的事故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国内外交通事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的特点、原因、类型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汽车与二轮车事故的一般车速鉴定方法,并结合运动学原理,建立了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然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案例,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MATLAB软件的仿真,分析了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抛距、抛出角度和抛出时的等效重心高度对碰撞车速的影响。为了提高上述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因子,引入了不确定度理论,分析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的应用,并针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对汽车在碰撞前的瞬时车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得出了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本文通过一起汽车与二轮车碰撞的实际案例,对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及不确定度理论进行了验证。首先用该模型计算了该案例中的汽车的碰撞车速,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得到了汽车碰撞速度的最佳取值范围。然后利用MATLAB和PC-CRASH软件分别进行校核验证和仿真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不确定度理论在交通事故中应用的有效性,为相关部门处理此类事故及划分责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贾宏椿[9](2019)在《基于小偏置碰撞的微型面包车驾驶员损伤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简称“CIASI”),其车内乘员保险安全指数包括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从2016年开展研究,至2018年发布的第一批评测结果,仅有少部分受测车型能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获得“G优秀”评级,该测评相当严苛。微型面包车其前端缓冲区域短,缺乏被动安全保护装置,微型面包车驾驶员在小偏置碰撞模式下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围绕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开展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类型驾驶员损伤研究,针对驾驶员损伤提出安全性建议,降低微型面包车驾驶员伤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从事故调查入手,通过对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发生规律及特点,基于THUMS人体模型搭建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仿真模型,分析人体模型在此工况下的损伤情况,分析几种典型正面碰撞工况下驾驶员头部损伤情况,分析不同车速下人体模型头部损伤阈值,初步针对驾驶员安全提出建议。具体方法以及结果如下:(1)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调查:通过对西南地区419例涉及到微型面包车事故的调查分析,明确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微型面包车正面碰撞事故中,25%小偏置碰撞事故发生数所占正面碰撞总数比例为21.4%,共36例;微型包车小偏置碰撞事故车速大部分分布在3050km/h,微型包车小偏置碰撞事故中驾驶员损伤部位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头部和胸部;(2)搭建基于THUMS人体模型的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平台:首先,建立微型面包车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标分析,验证微型面包车模型有效;然后介绍并验证THUMS人体模型;最后建立基于THUMS人体模型的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平台。(3)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仿真分析及驾驶员人体模型损伤分析:对建立的微型面包车小偏置平台进行验证,通过质量增加和能量变化验证了该模型有效。对微型面包车变形模式分析以及驾驶员人体模型损伤分析。按照C-IASI提供的测试规范,该微型面包车只能得到一个POOR级别的等级。根据人体头部及胸部损伤评价方法,可以判定驾驶员在此工况下将有大的几率遭受严重损伤甚至死亡;(4)针对不同正面碰撞工况对驾驶员损伤进行研究;按照C-IASI标准,微型面包车在车速为64km/h小偏置碰撞下,驾驶员人体模型受损伤严重、车体溃缩变形严重。基于此研究结果,降低碰撞车速研究驾驶员人体模型损伤情况,结合对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事故车速分布特点,分析车速为30km/h45km/h范围内驾驶员人体模型损伤,并初步得出驾驶员人体模型损伤速度阈值。研究结果发现:三种不同正面碰撞中,车体驾驶室变形情况最严重的是25%小偏置正面碰撞类型;碰撞车速越高驾驶员人体模型头部受伤风险越大,当车速在小于35km/h时,微型面包车小偏置工况下驾驶员头部受损伤风险较小;当车速在大于40km/h小于45km/h范围时,微型面包车小偏置工况下驾驶员头部颅骨骨折风险大,但颅内脑组织受损伤风险较小;当车速大于45km/h时,微型面包车小偏置工况下驾驶员头部颅骨骨折风险及颅内脑组织受损风险都大。通过对比不同车速下驾驶员人体模型的损伤情况以及对比了普通安全带和限力式安全的保护效果并针对微型面包车人体模型损伤提出了安全性建议,结果表明:预紧限力式安全带保护效果比普通安全带效果好。

张诗波[10](2019)在《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逐渐规范,专业化的事故分析需求正在显着增加。事故再现是事故分析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基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信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事故发生过程和碰撞状态进行解释说明和重现。人车碰撞类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对这类事故的再现一直缺乏系统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整体上提出并构建了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体系,包括五大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为:事故深度调查方法、事故仿真建模方法、行人被抛运动规律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事故再现优化方法。论文第2章以自2011年以来参与的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的构建与数据采集为背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体系;设计了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及其图像矫正程序,构建了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探讨了检测道路线形、路面附着系数、人与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阐述了四种相对直接的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视频的方法、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运动学解析法和基于EDR的方法;对NAIS数据库中20112016年度181例人车事故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了致命级人车碰撞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论文第3章研究了两种面向运动学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仿真建模方法,分别为单刚体建模方法和多刚体建模方法;探讨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和建模方式;结合一真实人车事故案例,分别利用ARAS和PC-Crash实现了事故碰撞的单刚体和多刚体仿真建模。论文第4章针对中国道路上人车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矮长头车、高长头车和面包车等三种车型,通过大量仿真试验,研究探讨了在20 km/h110km/h车辆碰撞速度下,三种车型与行人标准碰撞中行人抛射角度、抛射高度、第一落点距离以及总抛距等方面的形态规律,阐述了卷绕型、顶推型、拱推型三种碰撞形态,构建了新的抛距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接触位置、车型参数、行人速度、行人碰撞姿态等参数对行人被抛运动形态的影响;结合295例NAIS事故深度数据(含91例有监控视频的案例)和108例澳大利亚CASR事故深度数据验证了新提出的抛距公式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抛距模型进行了对比。论文第5章在对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可用于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上下界法、差分法、不确定度评价法等三种常规方法和蒙特卡洛法;提出了适用于事故仿真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给出了ISMC法的实现步骤,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应用;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验证了以上五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论文第6章在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仿真试验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人工调整优化的黄金分割搜索法、复合形法和随机试验法等三种方法,研究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迭代步骤和流程,并以实际的案例应用加以了验证。

二、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的认定和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的认定和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痕迹检验鉴定法在现阶段我国常见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通事故痕迹相关概念内容
二、交通事故痕迹在处理工作中的意义作用
    (一)可以分析事故的具体成因。
    (二)判断肇事人员和车辆的逃离方向。
    (三)确认肇事车辆。
    (四)可以作为调节一般事故或者轻微事故的证据。
三、交通事故痕迹检验方法的探究
    (一)鉴定工作的前期准备
    (二)交通事故痕迹的测量方法
    (三)出现多方向拖压印的测量
    (四)事故车辆车体痕迹的测量办法
    (五)事故现场散落物的收集
四、结语

(2)轮胎痕迹鉴别在事故追逃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轮胎痕迹形成的机理及特征
二、轮胎痕迹的信息及鉴别方法
三、轮胎痕迹宽度信息研究
    (一)交通事故现场轮胎宽度信息的特性
    (二)轮胎接地宽度测量信息的处理

(3)电动自行车滑动附着系数实验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测量车辆滑动附着系数原理
2 应用制动性能测试仪实验设计
    2.1 鉴定仪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2 实验对象及测量组设置
    2.3 实验测试注意事项
3 实验测量数据与分析
    3.1 实验数据
    3.2 实验数据计算
    3.3 实验数据分析
4 结语

(4)基于痕迹的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交通事故痕迹分析与鉴定的必要性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理论基础
    2.1 经典物理学定律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2.1.1 牛顿第一定律
        2.1.2 牛顿第二定律
        2.1.3 牛顿第三定律
        2.1.4 动量守恒定律
        2.1.5 能量守恒定律
    2.2 有效碰撞速度的概念
        2.2.1 交通事故发生的三阶段
        2.2.2 车辆变形和有效碰撞速度的关系
    2.3 碰撞的三类型和弹性恢复系数
        2.3.1 三种碰撞类型
        2.3.2 弹性恢复系数
    2.4 制动摩擦的相关系数
        2.4.1 制动力系数
        2.4.2 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2.4.3 小汽车,摩托车翻倒,人体与路面的摩擦系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事故痕迹分析与鉴定
    3.1 车体痕迹
        3.1.1 车体痕迹的形成机理
        3.1.2 车体痕迹的特点
        3.1.3 典型车体痕迹的分析与鉴定
    3.2 路面痕迹
        3.2.1 轮胎痕迹
        3.2.2 路面的损坏痕迹
        3.2.3 路面散落物痕迹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仿真模型构建
    4.1 PC-CRASH概述
    4.2 相关参数的确定
        4.2.1 小汽车与二轮车碰撞车速的确定
        4.2.2 小汽车与二轮车碰撞始停位置的确定
    4.3 事故再现模型的构建
        4.3.1 汽车实体模型的构建
        4.3.2 二轮车实体模型的构建
        4.3.3 小汽车与二轮车事故碰撞过程的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实际案例分析
    5.1 实际案例分析一
        5.1.1 实际案例一的描述
        5.1.2 实际案例一痕迹勘验结果
        5.1.3 基于痕迹分析实际案例一还原事故过程
        5.1.4 计算事发时车辆的行驶速度
        5.1.5 实际案例一的软件仿真
    5.2 实际案例分析二
        5.2.1 实际案例分析二的描述
        5.2.2 实际案例二痕迹勘验结果
        5.2.3 基于痕迹分析实际案例二还原事故过程
        5.2.4 计算事发时车辆的行驶速度
        5.2.5 实际案例二的软件仿真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
    2.1 车人碰撞事故中的可用痕迹分析
    2.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2.3 基于行人抛距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2.4 基于监控视频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2.5 基于Pc-Crash仿真的事故再现技术
        2.5.1 Pc-Crash简介
        2.5.2 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基本流程
        2.5.3 基于Pc-Crash的真实事故案例及碰撞试验再现
    2.6 基于损伤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2.6.1 车人碰撞事故中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
        2.6.2 基于损伤的人车碰撞事故中事故车辆车速预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3.1 二元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3.1.1 问题描述
        3.1.2 子区间摄动法
        3.1.3 三个简单的数值算例
    3.2 三元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3.3 混合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3.3.1 解决方案
        3.3.2 数值算例分析
    3.4 区间痕迹下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的概率的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3.4.1 问题描述
        3.4.2 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的概率的计算步骤
    3.5 一种分析事故车辆超速概率的子区间法
        3.5.1 数值算例验证
    3.6 案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面向案例方法简介
        4.2.1 证据理论
        4.2.2 面向案例方法简介
    4.3 面向区间痕迹的交通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3.1 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方法步骤
        4.3.2 步骤2的解决方案
        4.3.3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方法步骤
        4.3.4 案例分析-数值案例1
    4.4 面向概率痕迹的交通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4.1 方法步骤
        4.4.2 两个数值算例
    4.5 面向概率和区间混合痕迹的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5.1 方法步骤
        4.5.2 两数值算例
    4.6 讨论
    4.7 真实的汽车碰撞事故案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试验设计方法
    5.1 问题描述
    5.2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5.2.1 均匀设计
        5.2.2 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
        5.2.3 正交试验设计
        5.2.4 基于正交设计的改进试验设计方法
        5.2.5 多响应曲面均匀设计
        5.2.6 数值案例比较分析
    5.3 讨论
        5.3.1 从不同DOEs中得到的结果
        5.3.2 不同DOEs所需试验次数比较
    5.4 一例真实的车辆-行人碰撞事故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体损伤来源、影响因素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
    6.1 行人与不同车型车碰撞事故中头部损伤来源
        6.1.1 仿真试验设计及试验数据验证
        6.1.2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6.1.3 结论
    6.2 基于真实事故调查的行人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6.2.1 事故数据及分析方法
        6.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6.2.3 人体损伤与FIT及IT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析
    6.3 一种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
        6.3.1 研究方法
        6.3.2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结果
        6.3.3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策略结果分析
        6.3.4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的不足
        6.3.5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的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车头参数及试验设计表
附录B 试验结果
附录C 真实事故案例再现数据
    表1、车速及运动学响应数据
    表2、损伤数据
    表3、车头数据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

(6)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视频信息的摩托车事故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碰撞车速估算
        2.2.3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事故车辆信息的统计分析
        2.3.2 骑乘人员信息的统计分析
        2.3.3 事故环境信息的统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事故再现基本理论及PC-Crash软件
    3.1 引言
    3.2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基本理论
        3.2.1 事故再现技术简介
        3.2.2 基于冲量/动力方法的再现事故理论
    3.3 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技术
        3.3.1 PC-Crash仿真软件简介
        3.3.2 基于PC-Crash事故再现的一般步骤
        3.3.3 案例演示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差异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有效性分析
        4.2.1 事故简介
        4.2.2 事故再现主要步骤及所得结果
        4.2.3 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及验证
    4.3 试验方案
        4.3.1 汽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模型
        4.3.2 仿真参数设计及碰撞形态
        4.3.3 统计方法
    4.4 人体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4.4.1 头部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4.4.2 胸部损伤标准及耐受极限
        4.4.3 下肢损伤标准与耐受极限
    4.5 结果及分析
        4.5.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4.5.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4.5.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对比研究
    5.1 引言
    5.2 运动学响应参数
    5.3 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对比分析
        5.3.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5.3.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5.3.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主要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对骑乘人员损伤防护的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
    6.1 引言
    6.2 正交试验基础理论
    6.3 试验方案
        6.3.1 相关参数确定及分析指标
        6.3.2 分析方法
    6.4 结果及分析
        6.4.1 车头参数对骑车人损伤的影响分析
        6.4.2 车头参数对后座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正交试验结果

(7)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形态初速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分析
三、问题的解决
    (一) 基本原理
    (二) 基本计算方法
    (三) 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一) 客观准确地收集现场痕迹物证。
    (二) 利用大数据开发专用软件。
    (三) 加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研究。

(8)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汽车碰撞车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基本理论分析
    2.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和特点
        2.1.1 二轮车事故的成因
        2.1.2 二轮车事故的特点
    2.2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类型
    2.3 碰撞过程分析
    2.4 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中常用的车速计算方法
        2.4.1 根据制动痕迹的长度计算车速
        2.4.2 根据散落物抛距计算车速
        2.4.3 根据二轮车或骑乘人的抛距计算车速
        2.4.4 根据视频监控计算车速
        2.4.5 基于PC-CRASH软件再现车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
    3.1 模型建立
    3.2.模型分析验证
    3.3 相关参数与碰撞车速之间的关系
    3.4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确定度理论及其在车速计算中的应用
    4.1 不确定度理论
    4.2 多元函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2.1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2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2.3 相对展伸不确定度评定
    4.3 不确定度理论在汽车与二轮车事故鉴定中的应用
        4.3.1 基于滑动痕迹的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2 二轮车侧面碰撞汽车运动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3.3 基于骑乘人第一落地点的汽车碰撞车速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与验证
    5.1 案例概况
    5.2 根据碰撞模型初步计算碰撞车速
    5.3 不确定度评定
    5.4 MATLAB校核验证
    5.5 PC-CRASH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小偏置碰撞的微型面包车驾驶员损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工作、结构安排
        1.5.2 技术路线
2 事故现场物证采集与调查
    2.1 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采集内容
        2.1.1 驾乘人员信息
        2.1.2 事故车辆信息
        2.1.3 环境道路信息
    2.2 现场信息采集与事故调查分析
        2.2.1 事故现场物证采集方法
        2.2.2 事故调查分析
        2.2.3 事故信息来源
    2.3 微型面包车事故调查分析
        2.3.1 微型面包车事故调查内容
        2.3.2 事故时间分布
        2.3.3 道路类型及事故地点分布
        2.3.4 事故天气情况
        2.3.5 微型面包车事故形态分布
        2.3.6 微型面包车正面碰撞事故分布
        2.3.7 微型面包车小偏置事故车速分布
        2.3.8 微型面包车小偏置驾驶员损伤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 车辆碰撞理论及碰撞仿真软件介绍
        3.1.1 车辆碰撞研究
        3.1.2 车辆碰撞仿真方法
        3.1.3 相关软件介绍
    3.2 小偏置碰撞相关试验介绍
        3.2.1 小偏置正面碰撞壁障
        3.2.2 坐标系的定义
        3.2.3 测量点的位置
    3.3 微型面包车模型的建立
        3.3.1 微型面包车有限元模型介绍
        3.3.2 微型面包车内饰的建立
        3.3.3 车辆座椅
        3.3.4 车辆安全带
        3.3.5 整车配重设置
        3.3.6 微型面包车模型验证
    3.4 人体模型的建立与调整
        3.4.1 THUMS人体生物力学模型介绍
        3.4.2 验证THUMS人体生物力学模型
        3.4.3 THUMS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姿态调整
    3.5 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仿真模型搭建
        3.5.1 小偏置碰撞壁障有限元模型建立
        3.5.2 壁障与车体接触设置
        3.5.3 地面设置
        3.5.4 传感器设置
        3.5.5 沙漏控制
        3.5.6 参考系设置
        3.5.7 求解时间及车速设置
    3.6 本章小结
4 微型面包车小偏置碰撞仿真分析及驾驶员损伤分析
    4.1 仿真模型验证
    4.2 微型面包车整车安全性分析
        4.2.1 微型面包车碰撞过程分析
        4.2.2 部分关键部件碰撞变形分析
        4.2.3 车体加速度曲线分析
        4.2.4 乘员舱入侵量定量分析
    4.3 人体损伤生物力学
        4.3.1 头部生物损伤力学
        4.3.2 驾驶员胸部生物损伤力学
    4.4 THUMS人体模型损伤分析
        4.4.1 人体模型动态响应分析
        4.4.2 人体模型头部损伤分析
        4.4.3 人体模型胸部损伤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工况下驾驶员损伤研究及安全性建议
    5.1 几种典型正面碰撞工况下驾驶员损伤研究
        5.1.1 几种典型正面碰撞仿真模型搭建
        5.1.2 几种典型正面工况车体结构变形分析
        5.1.3 几种典型正面碰撞工况下人体头部损伤对比分析
    5.2 不同车速下驾驶员头部损伤阈值分析
        5.2.1 不同车速下驾驶员动态响应分析
        5.2.2 不同车速下驾驶员头部损伤分析
        5.2.3 不同车速下驾驶员头部损伤阈值分析
    5.3 安全性建议
        5.3.1 安全带作用
        5.3.2 预紧限力式安全带有限元模型建立
        5.3.3 预紧限力式安全带效果分析
        5.3.4 驾驶员安全性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0)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事故再现研究方法的研究
        1.2.2 事故深度调查的研究
        1.2.3 车速估算方法的研究
        1.2.4 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1.2.5 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1.2.6 事故再现优化问题的研究
        1.2.7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方法研究
    2.1 深度调查工作体系
        2.1.1 调查内容
        2.1.2 工作流程
        2.1.3 深度调查装备
        2.1.4 数据库设计
    2.2 事故信息采集方法
        2.2.1 现场标记与照相方法
        2.2.2 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
        2.2.3 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设计
        2.2.4 道路状况检测方法
    2.3 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
        2.3.1 基于视频的方法
        2.3.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
        2.3.3 运动学解析法
        2.3.4 基于EDR的方法
    2.4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实践
        2.4.1 NAIS概况
        2.4.2 人车事故特征
        2.4.3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3.1 单刚体建模方法
        3.1.1 单刚体模型描述
        3.1.2 单刚体碰撞动力学模型
        3.1.3 车辆单刚体模型
        3.1.4 行人单刚体模型
    3.2 多刚体建模方法
        3.2.1 多刚体模型描述
        3.2.2 多刚体接触算法
        3.2.3 车辆多刚体模型
        3.2.4 行人多刚体模型
    3.3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案例
        3.3.1 案例案情介绍
        3.3.2 ARAS单刚体仿真
        3.3.3 PC-Crash多刚体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车碰撞行人被抛运动规律研究
    4.1 试验设计
    4.2 标准碰撞规律
        4.2.1 矮长头车碰撞
        4.2.2 高长头车碰撞
        4.2.3 面包车碰撞
    4.3 其他因素的影响
        4.3.1 接触位置的影响
        4.3.2 车型参数的影响
        4.3.3 行人速度的影响
        4.3.4 行人碰撞姿势的影响
    4.4 对比验证
        4.4.1 基于事故视频验证
        4.4.2 基于NAIS和CASR真实事故数据验证
        4.4.3 与现有抛距模型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5.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描述
    5.2 常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5.2.1 上下界法
        5.2.2 差分法
        5.2.3 不确定度评价法
    5.3 蒙特卡洛法
        5.3.1 蒙特卡洛法基本原理
        5.3.2 蒙特卡洛试验数生成及其检验
        5.3.3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表达
    5.4 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
        5.4.1 ISMC新方法的提出
        5.4.2 ISMC法实现步骤
        5.4.3 ISMC法应用案例
    5.5 算例及方法比较
        5.5.1 算例
        5.5.2 各方法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方法研究
    6.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描述
    6.2 黄金分割搜索法
        6.2.1 基本原理
        6.2.2 算法步骤
        6.2.3 应用案例
    6.3 复合形法
        6.3.1 基本原理
        6.3.2 算法步骤
        6.3.3 应用案例
    6.4 随机试验法
        6.4.1 基本原理
        6.4.2 算法步骤
        6.4.3 应用案例
    6.5 各方法比较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附表1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的认定和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痕迹检验鉴定法在现阶段我国常见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和分析[J]. 涂梦诺. 法制博览, 2021(29)
  • [2]轮胎痕迹鉴别在事故追逃中的运用研究[J]. 卢宏伟,李瑞河. 道路交通管理, 2020(11)
  • [3]电动自行车滑动附着系数实验测量与分析[J]. 何烈云,傅李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4]基于痕迹的汽车与二轮车碰撞事故分析与研究[D]. 张佐. 长江大学, 2020(02)
  • [5]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D]. 李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19
  • [6]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D]. 王冠.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形态初速度分析[J]. 陈静. 法制博览, 2019(16)
  • [8]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与二轮车事故中汽车碰撞车速研究[D]. 郝兆. 长安大学, 2019(01)
  • [9]基于小偏置碰撞的微型面包车驾驶员损伤分析[D]. 贾宏椿. 重庆理工大学, 2019(08)
  • [10]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D]. 张诗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道路交通事故中刹车拖曳的识别与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