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法和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的比较研究

固相法和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的比较研究

一、固相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董志鹏,张洁,陈焕章[1](2021)在《三聚氰酸制备方法综述》文中认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聚氰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新兴制备方法迫在眉睫。系统综述了三聚氰酸制备中固相法和液相法的工艺过程及特点,指出了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环境恶劣、能耗较高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以在以下方面对三聚氰酸的制备开展深入研究:1)开展回转窑及流化床技术装备研究,逐步取代隧道窑,实现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克服传统固相法的缺点;2)深入探索液相法溶剂体系的筛选及回收套用问题,加强液相法小试技术的研究及中试放大研究,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3)对新兴制备方法原料的来源、产品收率及生产成本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实现规模化生产。

王彦[2](2021)在《高载流子分离效率的g-C3N4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解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1)不可持续的化石燃料作为当前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导致的能源短缺;(2)工业废水的污染。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源以及利用太阳能去除污染物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高效、稳定、廉价、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活性的光催化剂的开发是实现上述策略的关键。除了被广泛研究的金属基半导体光催化剂,最近人们更广泛关注于非金属半导体g-C3N4,主要是由于g-C3N4具有有效的可见光吸收、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廉价的易获得的前驱体、合成方法简单等特性。此外,g-C3N4具有2.7 e V的带宽,它的最高的占有分子轨道和最低的未占有分子轨道的电势分别为+1.4 V和-1.3 V(vs.NHE,p H=7),使之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剂。但是由于高的载流子复合、低的光吸收效率、小的比表面积,体相的g-C3N4的光催化性能差强人意。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论文采用表/界面修饰、形貌调变和复合非贵金属助催化剂/窄带半导体等手段来提高g-C3N4载流子分离效率,优化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富羟基多孔的C3N4的合成:通过一种新的简单的两步工艺合成了富羟基多孔的C3N4:首先通过冷冻干燥尿素、硫脲和NH4Cl的混合物水溶液获得前驱体;随后热缩聚前驱体获得样品。样品表征表明了,所获得的C3N4不仅具有独特的富羟基多孔的特性,还有拓展的三-s-三嗪环结构单元。当该样品被用作光催化剂进行水分解反应时,在紫外可见光(λ=320~780 nm)照射下,产氢速率可达到243.4μmol/g/h,比传统方法制备的C3N4高出了约4倍。样品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归结为其特殊的富羟基多孔特性,多孔结构促进了光的多次反射增强了光吸收,多孔性和表面富含羟基官能团增加了活性位点,提高了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效率。该研究为特定结构的高性能的C3N4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2.具有静电相互作用的类体相的g-C3N4合成: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获得具有类体相特征的g-C3N4材料。首先获得质子化g-C3N4纳米片和氧掺杂g-C3N4纳米片,再通过静电作用力将获得的带相反电荷的纳米片进行静电自组装。对样品进行了系列的表征,研究了类体相的g-C3N4的微观结构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在紫外可见光(λ=320~780 nm)照射下,类体相的g-C3N4光催化剂呈现出1538μmol/g/h的产H2速率,比块状g-C3N4高约8倍。该样品所表现出的优异光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类体相的g-C3N4具有高效的载流子分离效率。该研究可为采用静电自组装策略合成其它高性能的类体相复合材料提供一个普适性的方法。3.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M=Fe、Co和Ni)与体相g-C3N4(b-g-C3N4)复合材料的合成:通过静电吸附和磷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和b-g-C3N4的复合物。研究了TMPs/b-g-C3N4的光催化活性与过渡金属d轨道的电子排布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TMPs的光催化析氢活性与过渡金属的d轨道的未成对电子数(n)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n影响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吸附能。Fe Co Ni P/b-g-C3N4展示了最高的光催化产氢速率为196μmol/g/h,高于Pt/b-g-C3N4、单金属(Fe P、Co P、Ni P)和双金属(Fe Co P、Co Ni P、Fe Ni P)磷化物/b-g-C3N4复合物的产氢速率。此外,由于Fe Co Ni P和b-g-C3N4的协同作用,所得的Fe Co Ni P/b-g-C3N4样品还表现出优异的光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性能和电催化产氧性能。调变d轨道未成对电子的浓度,有望成为提高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活性的有效方法。4.Fe Co Ni P/Zn0.86Fe2.14O4+δQDs/g-C3N4多相异质结的合成:首次通过液相混合煅烧的方法合成由Fe Co Ni P、不同颗粒尺寸的Zn0.86Fe2.14O4+δ量子点(QDs)和g-C3N4组成的多相异质结光催化剂。首先,通过水热的策略合成了不同颗粒尺寸的Zn0.86Fe2.14O4+δ纳米颗粒,研究其生长机理,发现Zn0.86Fe2.14O4+δ纳米颗粒在200℃与120℃呈现完全不同的生长模式,在200℃下其生长模式服从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理(其活化能为124.7 k J/mol),而在120℃下服从聚集和合并、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其活化能为27.5 k J/mol)和消化熟化多步生长模式。揭示了晶胞体积和磁性随着颗粒尺寸增大呈现双极值的内在原因。此外,Fe Co Ni P/Zn0.86Fe2.14O4+δQDs/g-C3N4异质结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对Zn0.86Fe2.14O4+δQDs的颗粒尺寸的依赖性的研究显示,粒度为5.1 nm的Zn0.86Fe2.14O4+δQDs形成的多相异质结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性能,其产氢量在10 h内达到976μmol/g。

门吉帅,王颖,邵长银,金志菊,李刚,程晋曦[3](2021)在《离子液体法合成氰尿酸绿色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目前氰尿酸工业生产存在的操作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真正实现清洁生产,提出以离子液体为溶媒,通过液相法尿素缩合生成氰尿酸的新型绿色工艺技术,分析其反应机理并对其优化。首先对离子液体进行筛选,研究投料比、投料方式、离子液体回收套用等因素对反应产率和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较佳条件为选用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作溶媒,尿素和离子液体的投料比为1∶3(g/mL),缓慢加入尿素并保持反应温度195℃,反应时间4 h,离子液体回收率高,回收套用3次后,仍能达到70%以上的产率和90%的纯度。用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产物氰尿酸的结构。

王晓花[4](2020)在《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脱硝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来自移动源和固定源的氮氧化物(NOx)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NOx排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NOx脱除技术。商业化的V2O5-WO3/TiO2催化剂已经广泛用于固定源脱硝,并在中等温度范围(300-400℃)表现出出色的NOx脱除效率。然而,该催化剂表现出一些缺陷,例如高温选择性低、操作温度范围窄以及钒的毒性等。SSZ-13由于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离子交换位点、强的表面酸性位点以及分子择形效应等优点而在NOx脱除方面广泛应用。然而,SSZ-13分子筛的合成通常要用昂贵剧毒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作为模板剂。较长的结晶时间和昂贵的模板剂间接增加了合成成本。因此,探索价廉环保的合成策略来高效制备SSZ-13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以价廉环保的氯化胆碱(CC)为模板剂高效合成SSZ-13 的策略,为此我们主要进行了基本水热合成条件探索研究、不同模板剂合成SSZ-13的对比研究以及在晶化方式选择和促进剂掺杂等方面对SSZ-13合成的改进研究。研究表明以氯化胆碱为模板剂合成出纯相高结晶度的SSZ-13的最佳水热合成条件为:OH-/SiO2=0.75,H2O/SiO2=12.3,Si/Al=25,CC/SiO2=0.158,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5天。该条件下合成的样品晶体结构完整、孔结构发达且无明显的无定型SiO2团簇。接下来为了考察氯化胆碱合成SSZ-13的应用可行性和优势所在,对氯化胆碱与其他模板剂(TMAdaOH、CH和BTMAC)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因为CC二聚体(7.21 × 10.72 A)和CHA笼(7.3×2 A)的几何尺寸紧密匹配,所以使用CC合成样品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高于除TMAdaOH合成样品之外的其他样品,但CC合成样品的立方结构不太明显。铜改性后四种样品的脱硝活性顺序为:TMAdaOH-SS>CC-SS>CH-SS>BTMAC-SS。可见相比 TMAdaOH 而言,CC 作为模板剂合成 SSZ-13仍有一定的不足。为了进一步优化CC合成样品的理化性质和脱硝活性,通过动态搅拌,氟化物辅助和种子辅助方法对合成过程进行了改进。通过三种改进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3-4天)合成具有更高结晶度、更高比表面积和更规则形态的SSZ-13样品。氟化物辅助方法制备的样品具有与TMAdaOH合成样品相似的结晶度,相应的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150-550 ℃范围内达到了 100%的NO转化。此外,氟离子添加合成的大晶粒催化剂样品还具有优异的抗水热老化性能。通过氟化物辅助方法合成样品的优异性能归因于氟离子可以通过SiF62-的电荷吸引促进CC二聚体的形成。此外,通过合成优化,Cu-SSZ-13具有更发达的孔结构,更强的NH3吸附能力和更低的CuO含量,这也是NH3-SCR性能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

刘幸雅[5](2020)在《具有氢键交联和成炭作用的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羟甲基三聚氰胺(Hydroxymethyl Melamine,简称MOH),属于三聚氰胺系列衍生物,通过三聚氰胺与甲醛加成后得到。可以用于制作涂料固化剂、粘合剂、织物整理剂等,由于MOH极易在酸和热的作用下发生自交联,导致其不易储存,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针对羟甲基三聚氰胺在水中易发生自交联,储存稳定性差的难点,本论文提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羟甲基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并首次将其作为物理交联剂增强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以及作为成炭剂制备膨胀型阻燃环氧树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三聚氰胺与37%的甲醛溶液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究甲醛与三聚氰胺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对羟甲基三聚氰胺溶液(MOH-L)中羟甲基结构的影响,找出最佳反应条件。随后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除去MOH-L中的水,获得羟甲基三聚氰胺粉末(MOH-S)。并采用FI-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对MOH-S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H-S是以羟甲基三聚氰胺为主体结构的三聚氰胺衍生物。MOH-S在储存3个月以后仍未发生自交联,表现出优异的储存稳定性。以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聚丙二醇(PTMG-2000)为制备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的基础原料。将MOH-S溶于水后分散到WPU乳液中,乳液的粒径增大,但离心后仍不会破乳,表现出优异的乳液稳定性。除去溶剂水之后获得WPU/MOH-S复合膜,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吸水率、接触角、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TGA)对复合膜综合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MOH的加入显着提升WPU力学性能的同时还不引起相分离。同时,还赋予膜耐溶剂性和透明性。当MOH-S的添加量为30 wt%时,复合膜抗拉强度最强,从8.5 MPa变为23 MPa。(2)对比羟甲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胺在氮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发现MOH-S表现出显着的残渣量,三聚氰胺在340°C时分解完全,残渣量仅为0.6%,而MOH-S在340°C时的残渣量高达72.1%,加热到680°C也能获得19.7%的残渣量。因此,将MOH-S作为成炭剂,与聚磷酸铵(APP)组成膨胀阻燃体系以提高聚磷酸铵基环氧树脂(EP/APP)的膨胀阻燃效率。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Cone)与热重分析(TG)测试EP-MOH-S/A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5 wt%质量比为3:1的APP/MOH-S使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氧指数达到32.5%。另外,与传统成炭剂季戊四醇(PER)对比,MOH-S表现出更快的成炭速度和更高的炭层膨胀度。因此,EP/15%(APP+MOH-S)3:1具有更低的热释放速率(PHRR)、烟释放量(TSP)及火蔓延指数(FIGRA),表明MOH-S作为成炭剂的环氧树脂,火灾安全性更高。此外,通过热重红外连用(TG-FTIR)、残碳红外(FTIR)、扫描电境(SEM)与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分析EP/15%(APP+MOH-S)3:1的气相和凝聚相组分,提出其阻燃机理。

高青青[6](2020)在《多孔管状g-C3N4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光催化技术作为有机污染物处理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开发更加高效的光催化剂是促进光催化技术发展的主要策略。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性质稳定、成本低、无毒害、可见光响应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单纯g-C3N4比表面积小、量子产率低、可见光的响应范围较窄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使其克服短板,从而提升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制备具有较好罗丹明B(RhB)去除效率的g-C3N4光催化剂为目标,通过形貌调控、金属掺杂和助催化剂负载等主流改性策略,对g-C3N4进行修饰,制备出多孔管状g-C3N4以及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去除Rh B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探讨。首先选用不同前驱体在不同焙烧气氛下,通过一步高温固相法,制备g-C3N4材料。其中在Ar气氛下焙烧三聚氰胺和尿素混合物,由于加热过程中尿素转化为氰尿酸,并与三聚氰胺结合形成一维棒状结构的中间体,进一步加热后中间体释放NH3、CO2等气体,最终制得了多孔管状结构的g-C3N4样品(CN)。该结构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CN表现出较单一前驱体制备的样品更优的性能。其次,为了进一步调节形貌和禁带宽度,采用简便快捷的掺杂改性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引入Bi(NO3)3·5H2O作为铋源,制备了铋掺杂的g-C3N4,认为铋源以Bi3+离子的形式掺杂到g-C3N4中并诱导其发生非晶态转变。当铋源添加量为0.1 g时所制得的样品(0.1BCN)具有增强的多孔管状结构,并且在吸收光谱测量中观察到红移。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0.1BCN光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降解Rh B的速率常数是单纯三聚氰胺制备的g-C3N4的26.8倍,并且当反应溶液的p H值为3.02时,在可见光照射下,Rh B可以在20 min内被完全去除。最后,为了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基于0.1BCN构建了复合材料,(1)盐酸处理0.1BCN,制得了Bi OCl/g-C3N4复合材料,可见光照射50 min后,该光催化剂可去除97.9%的Rh B,并且这证明了0.1BCN适用于含有Cl-的Rh B废水体系。(2)通过溶剂热法将具有氧空位的氧化钨材料(W18O49)引入到铋掺杂的g-C3N4上,制备了WO/BCN复合物。由于W18O49的负电性和局部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共同作用,该复合材料对Rh B展现出良好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

史会丽[7](2020)在《铋基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在聚合物燃烧的过程中能够阻隔热质传输,在阻燃领域受到广泛研究。氯氧化铋(BiOCl)纳米片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并且铋与锑同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期望氯氧化铋能够取代三氧化二锑(Sb2O3),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阻燃剂用在聚氯乙烯(PVC)中。本论文制备了几种BiOCl纳米片阻燃剂,并研究其在PVC中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BiOCl纳米片,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BiOCl纳米片进行改性处理,与市售Sb2O3对比,其阻燃性能优于Sb2O3。其次,为了解决PVC/BiOCl复合材料燃烧后形成的炭层不稳定的问题,引入含磷量高的生物质植酸(PA)和壳聚糖(CS)制备了BiOCl@CS-PA复合阻燃剂,进一步提高其阻燃性能。最后,基于组内先前研究结果,采用掺杂方式在BiOCl纳米片中引入Fe和Sn,利用协同作用提升BiOCl的阻燃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氯氧化铋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通过水热法制备了BiOCl纳米片,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氯氧化铋纳米片进行了改性处理。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结果显示制备的BiOCl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扫描电镜(SEM)显示氯氧化铋的尺寸是从纳米到微米的连续结构,厚度在30-40 nm左右;红外(IR)和热重(TG)结果表明,KH570通过化学键合方式修饰在BiOCl纳米片表面,残炭量由76%提高到84%。拉伸测试及拉伸断面结果显示,KH570的引入能够提高BiOCl纳米片在PVC中的分散性和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结果显示:3 wt.%的PVC/KH570-BiOCl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由25.1%(纯PVC)提高到28.7%,达到了难燃等级。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修饰后的BiOCl纳米片能够进一步降低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并且大幅降低总烟产生量(TSP)。与Sb2O3相比,具有较低的PHRR、峰值烟释放(PSPR)、TSP,展现了良好的阻燃性能。通过对PVC/KH570-BiOCl的残炭形貌、结构以及其热解产物分析可知,KH570-BiOCl能够促进PVC脱氯化氢反应,形成更多的石墨化程度高的保护性炭层,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有机挥发物的释放,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2.壳聚糖和植酸包覆氯氧化铋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尽管KH570-BiOCl能增强PVC的阻燃性能,但是我们发现复合材料的残炭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高含磷的生物质PA和CS作为联接剂、成炭剂包覆改性BiOCl纳米片,利用PA增强残炭的稳定性。XPS、EDS和SEM结果显示:相比于未包覆的BiOCl纳米片,包覆后的BiOCl纳米片出现了P和N元素的特征峰,并且其表面粗糙不平,明显有一层沉积物,说明CS-PA包覆在BiOCl表面,形成了BiOCl@CS-PA复合阻燃剂。当3 wt.%的BiOCl@CS-PA添加到PVC基体中时,在垂直燃烧(UL-94)试验中,PVC/BiOCl@CS-PA复合材料通过了V-0等级。此外,锥形量热测试结果显示,BiOCl@CS-PA与BiOCl纳米片相比,降低了PVC的第一个峰放热速率,而且还能抑制PVC在300~400 s之间的峰值放热速率,表明PVC/BiOCl@CS-P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通过对PVC/BiOCl@CS-PA残炭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分析,揭示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PVC/BiOCl@CS-PA复合材料形成了更致密更完整的残炭,且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这表明PA和CS的共同作用提高了炭层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凝聚相的阻燃性能。拉伸测试结果表明,与PVC/BiOCl相比,PVC/BiOCl@CS-P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明显的提升。3.铁、锡金属离子掺杂氯氧化铋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采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铁掺杂(Fe-BiOCl)和锡掺杂(Sn-BiOCl)的BiOCl纳米片。XRD、SEM结果显示:制备的Fe-BiOCl和Sn-BiOCl具有BiOCl的特征衍射峰且没有其他化合物衍射峰;其尺寸大小在100-200 nm,厚度在十几纳米左右。热重结果表明,Fe、Sn元素的引入,其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且800℃时,阻燃剂的残炭量能够明显提升。阻燃性能结果显示:与PVC/BiOCl相比,当添加量为3 wt.%的Fe-BiOCl和Sn-BiOCl时,LOI由28.5%分别提升到31.5%和30.1%,并能通过垂直燃烧V-0等级,具有更低的PHRR、THR以及TSP;此外PVC/Fe-BiOCl复合材料具有优于PVC/Sn-BiOCl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凝固相结果分析显示:Fe、Sn的引入形成了双固相协效阻燃机制。气相结果分析显示,Fe、Sn元素的引入,不仅能够促进PVC早期脱卤炭化,而且能够明显的降低热解过程中有机烃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释放。拉伸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阻燃剂的加入,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拉伸模量的增加说明了PVC复合材料的刚性增加。与纯PVC相比,Fe-BiOCl的加入提高了PV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胡程程[8](2019)在《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氯乙烯(PVC)是目前世界上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讯、化工、包装等各个领域。然而,生产PVC工艺方面的不足致使其自身带有缺陷结构,使得PVC热稳定性差,极易发生热降解。因此,加入热稳定剂来提高其稳定性能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围绕合成性能优异的PVC热稳定剂为中心而展开。首先,分别合成PVC辅助热稳定剂乙酰丙酮钡/锌以及主稳定剂氰尿酸钙/锌。其次,系统的探究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可能的热稳定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一步液相法进行反应,分别合成乙酰丙酮钡(Ba(acac)2)和乙酰丙酮锌(Zn(acac)2),并采用元素分析、XRD、FTIR以及TG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其结构式分别为Ba(C5H7O2)2·H2O和Zn(C5H7O2)2·H2O。然后,以Ba(acac)2和Zn(acac)2为CaSt2/ZnSt2的辅助热稳定剂进行热稳定评价测试,结果表明:Ba(acac)2是一种兼具初期和长期热稳定性能的辅助热稳定剂,Zn(acac)2是一种高效的初期辅助热稳定剂;Ba(acac)2与质量比3:1的CaSt2/ZnSt2复配效果最佳,锌烧现象得到缓解,Zn(acac)2与质量比4:1的CaSt2/ZnSt2复配效果最佳,初期白度大幅提升。此外,以双季戊四醇(DiPE)、环氧大豆油(ESBO)、Ba(acac)2、Zn(acac)2进行对比发现,复合体系的协同效果:Ba(acac)2>Zn(acac)2>DiPE>ESBO。最后,对Ba(acac)2和Zn(acac)2热稳定作用机理进行分析。2.本文合成了新型PVC主稳定剂氰尿酸钙和氰尿酸锌,并且采用元素分析、FTIR以及TG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推断氰尿酸钙结构式为Ca3(C6N6O6)·2H2O,氰尿酸锌结构式为Zn(C6H4N6O6)·0.5H2O。考察氰尿酸钙/锌热稳定剂性能发现,氰尿酸锌是一种良好的初期热稳定剂,抑制锌烧作用的能力要优于硬脂酸锌。氰尿酸钙是一种长期热稳定剂,热稳定时间要高于硬脂酸钙。氰尿酸钙/锌二元体系复配时,质量比3∶1协同效果最佳。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PVC制品的性能,以氰尿酸钙/锌二元体系为基础,添加ESBO和DiPE作为辅助热稳定剂,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发现热稳定性能得到显着提升。DiPE在抑制锌烧方面能力突出,因此长期热稳定性优异,ESBO不仅可提升体系初期白度,而且长期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后,对氰尿酸钙/锌体系可能的热稳定机理进行分析。

甘子玉[9](2019)在《氮化碳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石墨相氮化碳(CN)作为一种廉价、易于合成的非金属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热稳定性高、合适的能带结构以及可调控的分子结构等诸多优良性质已经成为转化太阳能的重要催化介质,在解决环境和能源挑战中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光催化污染物降解、水分解产氢、CO2还原、光电转化等领域。为了提高CN的光催化性能,文献报道了通过原子/分子掺杂、微纳结构设计、构建同质结/异质结和提高结晶性等方法。这其中,通过构建纳米片、介孔、量子点等多种纳米结构的CN,可以有效增强光吸收,增加CN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加速光生载流子分离等,从而显着提高CN的光催化性能。然而,这些方法仍然存在过程复杂、耗时、产率低、成本高或不环保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能够简单快速获得高产率CN纳米结构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双氰胺(DCDA)为前驱体热聚合制备CN,得益于CN可溶于甲烷磺酸(MSA),通过纳米共沉淀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得到产率高达50%的CN纳米颗粒(40 nm)。进一步将制得的CN纳米颗粒用于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发现性能显着提高(一级动力学常数提高到250%)。通过改变用于析出CN的不良溶剂的种类证明了这种制备CN纳米颗粒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该方法为批量制备纳米结构CN提供了一种新途径。2.将制备的CN纳米颗粒用于光催化产氢和光电转化实验,探索了质子化作用和MSA溶剂自身可能对光催化产氢和光电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高温煅烧、加碱中和两种去质子化和改变溶剂的方法探究了可能的机制。发现成功去质子化后,CN纳米颗粒性能有改善,该实验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黄超锋[10](2019)在《碳氮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光化学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氮化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无金属元素类石墨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在小分子、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和光电生物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与其他半导体材料类似,它们面临的太阳光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以及表/界面电荷注入效率低等问题同样制约着氮化碳的发展。本论文围绕“自上而下”溶解氮化碳实现异相催化均相化、“自下而上”调控氮化碳分子结构和氮化碳层层组装构建有序内建电场开展,以期为氮化碳光/电敏感材料的分析传感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自上而下”溶解氮化碳,实现异相催化均相化,提高光催化活性:氮化碳作为一种类石墨半导体材料,由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使氮化碳几乎不溶解于绝大多数溶剂,限制了氮化碳分子水平上的设计、修饰和潜在活性位点的数量,进而制约了对氮化碳合成过程的理论和潜在应用研究。基于此,我们探索了能够溶解氮化碳的第二代环境友好型溶剂甲基磺酸。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甲磺酸溶解氮化碳的内因是甲磺酸具有最低的吸附能。以制药领域模型反应3,3,5,5-四甲基联苯胺脱氢和天青B脱甲基为例,氮化碳驱动的均相催化反应比多相光催化反应活性提高了近10倍;同时,氮化碳还可通过不良溶剂和良溶剂的可逆溶解、析出过程,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和再利用。这项工作为氮化碳应用到均相催化领域提供了第一个成功的例子,展现了氮化碳在均相催化领域的前景。2.“自下而上”合成多活性位点的氮化碳,提高光催化氧化四环素反应:与传统热缩聚法制备氮化碳至少需要数小时相比,通过微波加热法可在1.5分钟内合成了低分子量、多活性位点的氮化碳。一方面,通过对溶解于乙醇相和不溶于乙醇相的氮化碳的结构表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证实了合成的未完全成环的氮化碳(M2)分子具有优异的活化氧能力;另一方面,以四环素的光催化氧化为例,溶解的M2分子和不溶解的氮化碳协同促进了氮化碳光催化活性,其催化动力学常数比传统的热缩聚合成的氮化碳光催化活性提高了11倍。因此,该研究可为氮化碳的分子设计、合成、修饰提供实验和理论指导意义。3.层层组装制备氮化碳基光电极,提高光电活性:构建同质/异质结形成内建电场是改善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传输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电泳沉积氮化碳纳米片协同电化学沉积碘酸铋制备了交替组装的异质结电极,采用异质结理论详细研究了不同组装顺序对电荷分离和转移的影响。光电化学研究揭示了相对于碘酸铋和氮化碳薄膜电极,先组装碘酸铋再组装氮化碳的光电活性分别提高了2倍和6倍。与文献报道的氮化碳成膜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成膜均匀、成分明确、组装顺序可调的优势。该工作将推动氮化碳基薄膜电极的光电活性提高研究。

二、固相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相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聚氰酸制备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固相法
    1.1 尿素直接热解法
        1)尿素熔融法
        2)成品回用法
    1.2 无机盐或金属熔融热解法
    1.3 固相法的绿色清洁工艺探索
2 液相法
    2.1 结晶两相分离法
    2.2 混合溶剂法
3 新兴制备方法
    3.1 二氧化碳氨化合成法
    3.2 三聚氰胺水热合成法
    3.3 副产回收法
    3.4 氰酸盐电解法
    3.5 离子液体法
    3.6 催化降解密胺树脂法
4 研究展望
    1)固相法的技术装备问题
    2)液相法溶剂体系的筛选及回收套用问题
    3)新兴制备方法原料来源、产品收率及生产成本问题

(2)高载流子分离效率的g-C3N4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解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机理
        1.2.1 肖特基结光催化机理
        1.2.2 Type-Ⅰ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1.2.3 Type-Ⅱ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1.2.4 Z-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1.2.5 S-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1.3 g-C_3N_4基光催化剂的合成
        1.3.1 体相g-C_3N_4的合成方法
        1.3.2 g-C_3N_4纳米片的合成
        1.3.3 g-C_3N_4基复合物的合成
    1.4 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的策略
        1.4.1 形貌调节和表面修饰
        1.4.2 界面调控
        1.4.3 耦合助催化剂
        1.4.4 异质结的构建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富羟基多孔g-C_3N_4的载流子分离特性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合成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技术指标
        2.2.3 样品制备
        2.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2.2.5 光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富羟基多孔的C_3N_4的结构特性
        2.3.2 富羟基多孔的C_3N_4的表面结构
        2.3.3 富羟基多孔的C_3N_4的能带结构
        2.3.4 富羟基多孔的C_3N_4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调控g-C_3N_4层间作用力对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合成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技术指标
        3.2.3 类体相的g-C_3N_4的合成
        3.2.4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3.2.5 光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讨论
        3.3.2 类体相的g-C_3N_4的结构表征
        3.3.3 类体相的g-C_3N_4的光生电荷效率
        3.3.4 类体相的g-C_3N_4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属(Fe,Co,Ni)磷化物/b-g-C_3N_4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合成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技术指标
        4.2.3 TMPs/b-g-C_3N_4的制备
        4.2.4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4.2.5 光催化对硝基苯酚的性能测试
        4.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组分的TMPs/b-g-C_3N_4的结构特性
        4.3.2 不同组分的TMPs/b-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
        4.3.3 不同组分的TMPs/b-g-C_3N_4的载流子分离特性
        4.3.4 不同组分的TMPs/b-g-C_3N_4的电子特性
        4.3.5 FeCoNiP/b-g-C_3N_4的结构特性
        4.3.6 FeCoNiP/b-g-C_3N_4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
        4.3.7 FeCoNiP/b-g-C_3N_4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4.3.8 FeCoNiP/b-g-C_3N_4的光降解性能
        4.3.9 FeCoNiP/b-g-C_3N_4的电催化产氧性能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FeCoNiP/Zn_(0.86)Fe_(2.14)O_(4+δ)QDs/g-C_3N_4异质结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合成试剂
        5.2.2 实验仪器及技术指标
        5.2.3 样品的制备
        5.2.4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n_(0.86)Fe_(2.14)O_(4+δ)的生长模式
        5.3.2 Zn_(0.86)Fe_(2.14)O_(4+δ)的结构分析
        5.3.3 FeCoNiP/Zn_(0.86)Fe_(2.14)O_(4+δ)QDs/g-C_3N_4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离子液体法合成氰尿酸绿色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机理
    2.2 优化实验
        2.2.1 离子液体的筛选
        (1)熔点:
        (2)热稳定性:
        (3)溶解性:
        (4)黏度:
        2.2.2 投料比的影响
        2.2.3 投料方式的影响
        2.2.4 离子液体回收套用次数的影响
    2.3 产品表征
3 结论

(4)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脱硝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氮氧化物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氮氧化物的危害
    1.2 氮氧化物(NO_x)的控制技术
        1.2.1 湿式洗涤
        1.2.2 电子束
        1.2.3 吸附
        1.2.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1.2.5 选择性催化还原
    1.3 SCR脱硝催化剂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3 碳基催化剂
        1.3.4 分子筛催化剂
    1.4 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1 SSZ-13分子筛的结构
        1.4.2 SSZ-13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1.4.3 SSZ-13分子筛合成的改进策略
        1.4.4 SSZ-13分子筛的脱硝应用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装置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装置
    2.2 分子筛以及催化剂的制备
        2.2.1 SSZ-13分子筛的制备
        2.2.2 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2.3 分子筛的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BET)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2.4.2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4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5 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测试
    2.6 催化剂的水热老化
第三章 SSZ-13分子筛水热合成条件探索及脱硝性能研究
    3.1 SSZ-13分子筛水热合成条件的探究
        3.1.1 碱硅比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1.2 水硅比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1.3 晶化温度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1.4 晶化时间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1.5 硅铝比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1.6 模硅比对SSZ-13合成的影响
    3.2 SSZ-13分子筛的表征
    3.3 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测试
        3.3.1 硅铝比对Cu-SSZ-13脱硝活性的影响
        3.3.2 铜含量对Cu-SSZ-13脱硝活性的影响
        3.3.3 铜含量对Cu-SSZ-13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模板剂探索以及不同模板剂合成SSZ-13的对比研究
    4.1 合成SSZ-13分子筛的潜在新模板剂的筛选思路
    4.2 使用潜在新模板剂探索性合成SSZ-13
    4.3 优选的几种模板剂合成SSZ-13分子筛的对比研究
        4.3.1 不同模板剂合成SSZ-13分子筛的XRD表征
        4.3.2 不同模板剂合成SSZ-13分子筛的SEM表征
        4.3.3 不同模板剂合成SSZ-13分子筛的BET表征
        4.3.4 不同模板剂对SSZ-13分子筛合成影响的讨论
        4.3.5 不同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H2-TPR表征
        4.3.6 不同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XPS表征
        4.3.7 不同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NH_3-TPD表征
        4.3.8 不同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测试
        4.3.9 不同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水热老化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氯化胆碱为模板进行SSZ-13合成方法的改进研究
    5.1 三种改进方法对SSZ-13合成的影响
        5.1.1 晶化方式对SSZ-13合成的影响
        5.1.2 晶种对SSZ-13合成的影响
        5.1.3 氟离子对SSZ-13合成的影响
    5.2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SSZ-13分子筛的对比研究
        5.2.1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SSZ-13分子筛的XRD表征
        5.2.2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SSZ-13分子筛的SEM表征
        5.2.3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SSZ-13分子筛的BET表征
        5.2.4 不同改进方法对SSZ-13分子筛合成影响的讨论
        5.2.5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5.2.6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XPS表征
        5.2.7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NH_3-TPD表征
        5.2.8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测试
        5.2.9 不同改进方法合成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水热老化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5)具有氢键交联和成炭作用的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三聚氰胺
        1.2.1 三聚氰胺的合成
        1.2.2 三聚氰胺热分解行为
        1.2.3 三聚氰胺的应用
    1.3 三聚氰胺的衍生物
        1.3.1 三聚氰胺盐
        1.3.2 三聚氰胺甲醛泡沫
        1.3.3 三聚氰胺树脂
    1.4 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发展趋势及难点分析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2 羟甲基三聚氰胺(MOH-S)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羟甲基三聚氰胺(MOH-S)的合成
        2.2.3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OH-S结构表征
        2.3.2 储存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水性聚氨酯(WPU)/MOH-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3.2.3 WPU/MOH-S复合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异氰酸酯的选择
        3.3.2 乳液粒径与稳定性
        3.3.3 表征方法
        3.3.4 膜的表观形貌
        3.3.5 力学性能测试
        3.3.6 膜的透明性分析
        3.3.7 膜的接触角及其吸水率测试
        3.3.8 WPU膜的耐溶剂分析
        3.3.9 成炭性与热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环氧树脂(EP)/MOH-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
        4.2.3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性能
        4.3.2 锥形量热分析
        4.3.3 热稳定性分析
        4.3.4 复合材料阻燃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与不足
    5.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多孔管状g-C3N4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
        1.2.1 有机染料的污染和危害
        1.2.2 常见的有机染料的结构与性质
    1.3 光催化技术简介
        1.3.1 光催化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
        1.3.2 非均相光催化机理
    1.4 g-C_3N_4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1 氮化碳概述
        1.4.2 g-C_3N_4的结构及性能
        1.4.3 g-C_3N_4的制备研究进展
        1.4.4 g-C_3N_4的改性研究进展
        1.4.5 g-C_3N_4基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主要的表征仪器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能谱分析仪(EDS)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装置
    2.4 主要的计算方法
        2.4.1 去除率计算公式
        2.4.2 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2.5 实验方法和流程
        2.5.1 g-C_3N_4材料的制备
        2.5.2 铋掺杂g-C_3N_4材料的制备
        2.5.3 盐酸洗涤铋掺杂g-C_3N_4材料
        2.5.4 负载W_(18)O_(49)助催化剂的g-C_3N_4材料的制备
第3章 g-C_3N_4 的表征及其可见光降解RhB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表征
        3.2.1 晶相结构表征分析
        3.2.2 形貌和元素表征分析
        3.2.3 光学性质和阻抗分析
    3.3 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3.4 不同焙烧气氛对g-C_3N_4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铋掺杂g-C_3N_4 材料的表征及其去除RhB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表征
        4.2.1 晶相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
        4.2.2 形貌表征分析
        4.2.3 光学性质和阻抗分析
    4.3 光催化性能测试
        4.3.1 铋掺杂量对RhB去除率的影响探究
        4.3.2 催化剂用量对RhB去除率的影响探究
        4.3.3 RhB溶液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探究
        4.3.4 RhB溶液pH对去除率的影响探究
        4.3.5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探究
        4.3.6 捕捉剂对RhB去除率的影响探究
    4.4 不同前驱体制备的铋掺杂g-C_3N_4的研究
    4.5 盐酸处理铋掺杂g-C_3N_4的研究
    4.6 W_(18)O_(49)与铋掺杂的g-C_3N_4复合材料的研究
        4.6.1 材料物相和形貌表征
        4.6.2 吸附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铋基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U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燃改性技术
    1.3 常用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
        1.3.1 卤系阻燃剂
        1.3.2 无卤阻燃剂
    1.4 纳米阻燃添加剂
        1.4.1 二维层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氯氧化铋的研究进展
        1.5.1 氯氧化铋的结构与性能
        1.5.2 氯氧化铋作为阻燃剂的潜在优势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氯氧化铋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2.2 BiOCl和 KH570-BiOCl阻燃剂的制备
        2.2.3 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iOCl纳米片的表征
        2.3.2 PVC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2.3.3 PVC和 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2.3.4 PVC和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评价
        2.3.5 阻燃和抑烟机理探讨
        2.3.6 PVC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和植酸包覆氯氧化铋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验设备
        3.2.2 BiOCl@CS-PA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样品检测及复合材料性能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iOCl@CS-PA的表征
        3.3.2 阻燃剂的热稳定性
        3.3.3 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3.3.4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3.3.5 阻燃和抑烟机理探究
        3.3.6 机械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锡金属离子掺杂氯氧化铋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2.2 金属离子掺杂氯氧化铋阻燃剂的制备
        4.2.3 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掺杂BiOCl的表征
        4.3.2 阻燃剂热稳定性
        4.3.3 PVC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4.3.4 PVC复合材料阻燃性能评价
        4.3.5 阻燃和抑烟机理探讨
        4.3.6 机械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PVC)简介
    1.2 PVC热降解
        1.2.1 PVC不稳定结构
        1.2.2 PVC降解机理
    1.3 PVC热稳定剂与热稳定化
    1.4 热稳定剂分类与作用机理
        1.4.1 铅盐类
        1.4.2 金属皂类
        1.4.3 有机锡类
        1.4.4 稀土类
        1.4.5 辅助热稳定剂
    1.5 PVC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1.5.1 乙酰丙酮基金属化合物
        1.5.2 含氮有机基团的钙锌盐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乙酰丙酮钡/乙酰丙酮锌的制备及其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主要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乙酰丙酮钡与乙酰丙酮锌的制备
        2.1.4 分析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Ba(acac)_2合成条件的优化
        2.2.2 Zn(acac)_2合成条件的优化
        2.2.3 元素分析结果
        2.2.4 XRD分析
        2.2.5 FTIR分析
        2.2.6 热重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酰丙酮钡/乙酰丙酮锌在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主要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PVC试样的制备
        3.1.4 热稳定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Ba(acac)_2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3.2.2 Zn(acac)_2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3.2.3 不同辅助热稳定对比研究
        3.2.4 热重分析
        3.2.5 Ba(acac)_2和Zn(acac)_2作用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的制备及其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主要原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的制备
        4.1.4 分析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元素分析
        4.2.2 FTIR分析
        4.2.3 氰尿酸钙/锌的热重分析
        4.2.4 氰尿酸钙/锌的扫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在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主要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PVC试样的制备
        5.1.4 热稳定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氰尿酸钙/锌复合体系
        5.2.2 辅助热稳定剂对氰尿酸钙/锌体系影响
        5.2.3 热重分析
        5.2.4 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氮化碳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1.3 CN材料简介
        1.3.1 CN发展史
        1.3.2 CN的结构和制备
    1.4 CN的性质及其光学应用
        1.4.1 CN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应用
        1.4.2 CN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应用
        1.4.3 CN的光催化CO2 还原应用
        1.4.4 CN的光电转换应用
    1.5 CN功能化-纳米结构制备
        1.5.1 硬/软模板法
        1.5.2 超分子预组装法
        1.5.3 溶剂热法
        1.5.4 物理化学剥离法
    1.6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氮化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染料降解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表征
        2.2.3 样品制备
        2.2.4 光催化降解MB测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乙腈为不良溶剂
        2.3.2 甲醇为不良溶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N纳米颗粒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及光电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表征
        3.2.3 样品制备
        3.2.4 光电化学测试
        3.2.5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高温煅烧去质子化
        3.3.2 加碱去质子化
        3.3.3 改变溶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碳氮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光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氮化碳研究概述
    1.3 氮化碳合成方法
        1.3.1 热缩聚法
        1.3.2 固相复分解聚合法
        1.3.3 溶剂热法
        1.3.4 固体微波热聚
        1.3.5 离子热聚合
    1.4 氮化碳剥离
        1.4.1 超声剥离
        1.4.2 酸剥离
        1.4.3 碱剥离
        1.4.4 热氧化剥离
        1.4.5 球磨剥离法
        1.4.6 非共价修饰剥离
    1.5 氮化碳溶解
    1.6 氮化碳的异质结
    1.7 氮化碳光电极
        1.7.1 滴涂法
        1.7.2 电泳沉积方法
        1.7.3 溶胶-凝胶法
        1.7.4 微接触印刷法
        1.7.5 气相热沉积
        1.7.6 直接生长
        1.7.7 溶剂热方法
    1.8 氮化碳的应用
        1.8.1 光催化水分解
        1.8.2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8.3 生物传感
        1.8.4 气液相污染物降解
        1.8.5 光催化分子转换
    1.9 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10 本文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相催化均相化提高氮化碳光催化活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溶解氮化碳(CN)和溶解析出的氮化碳(r-CN)表征
        2.3.2 氮化碳光催化TMB脱氢活性评价
        2.3.3 氮化碳光催化AB脱甲基活性评价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波法超快合成多活性位点氮化碳提高光催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热缩聚氮化碳的制备
        3.2.3 微波法氮化碳的制备
        3.2.4 四环素光催化氧化
        3.2.5 四环素光催化循环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氮化碳的理论计算及表征
        3.3.2 光催化活性评价
        3.3.3 抑菌圈实验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化碳基光电极交替组装提高光电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
        4.2.2 CN/FTO光电极的制备
        4.2.3 BiOI/FTO光电极的制备
        4.2.4 PCN/FTO光电极的制备
        4.2.5 光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泳沉积制备CN/FTO光电极和光电化学活性
        4.3.2 CN/FTO基光电极的交替组装和光电化学活性
        4.3.3 层层组装CN/BiOI/FTO电极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固相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聚氰酸制备方法综述[J]. 张宁,董志鹏,张洁,陈焕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21(03)
  • [2]高载流子分离效率的g-C3N4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光解水性能研究[D]. 王彦. 吉林大学, 2021(01)
  • [3]离子液体法合成氰尿酸绿色新工艺研究[J]. 门吉帅,王颖,邵长银,金志菊,李刚,程晋曦. 化学试剂, 2021(03)
  • [4]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脱硝性能的研究[D]. 王晓花.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具有氢键交联和成炭作用的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制备与应用[D]. 刘幸雅. 西华大学, 2020(01)
  • [6]多孔管状g-C3N4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研究[D]. 高青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铋基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性能研究[D]. 史会丽. 河南大学, 2020(02)
  • [8]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D]. 胡程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氮化碳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甘子玉. 东南大学, 2019(06)
  • [10]碳氮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光化学性质研究[D]. 黄超锋.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固相法和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