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村级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云南村级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一、云南村级体改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胡凯基[1](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孙广琦[2](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刘春[3](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杨静[4](2012)在《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建成惠及广西5000万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政府必须回答的问题。其中进一步提高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支出水平,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广西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迫切要求,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选取“十一五”时期广西财政教科文领域支持的极具公益代表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具有经营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两个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现状的分析,提出目前在文化建设方面财政支出仍然存在着投入总量偏小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重经济轻社会”“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模式,政府间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支出责任划分不清,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尽完善等问题。在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的两种不同属性后,本文参考借鉴国内外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相关经验做法,提出财政部门应当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继续加大财政文化投入,不断创新支持模式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以均等化为目标,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居民个体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广西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李挽霞[5](2011)在《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上海市S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政府职能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机制,探讨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实质与趋势。本文共分六部分。导论侧重理论分析。第一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S区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第二、三和第四章在理论分析框架下对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是结语。导论,在清理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分析框架。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是由政体形式、政权性质、央地关系、国情特征以及中国特定阶段的中心任务等多重因素塑造出来的。作为政策落实者、资源扩充者和汲取者的地方政府,同时也是地方共同利益构建者与代表者,其职能变迁是权力再分配、利益再分配和注意力再分配的共同结果。所谓再分配既是从空间上一种权力在传递中演变的结果,也是从时间上多次再分配行为累积的结果。并围绕这一理论假设,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了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S区在改革开放后重构了经济管理体制,强化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地方性逐步回归。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合实证研究,分别论述了权力再分配、利益再分配和注意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关系。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服从于以下三重逻辑的支配:一是权力再分配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着权力的下放、上交与分割;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同样进行着权力的转移,这种权力再分配深刻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二是利益再分配的逻辑:利益一词乃是本文对地方政府经济属性的把握,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相对于社会和民众,是一个有着特殊利益的政治主体。不论是分税制改革还是土地财政的兴起,不论是GDP崇拜还是发展型国家,都与这种利益政治密切相关。三是注意力再分配的逻辑:这一逻辑从属于权力和利益的逻辑,同时受到意识形态的约束,更加具有权变性,随时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政治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地方政府将注意力从经济中心主义部分地转移到民生问题,并引发了地方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系统及其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直接可以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变迁,也可以通过影响注意力的再分配而间接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变迁。同时,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五大趋势,即走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地方政府职能的三层结构以及地方性的彰显。

刘勤[6](2008)在《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文中提出本文以陕南丘村为田野,以村庄公共生活为研究对象,展示和理解转型期村庄公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变迁,进而理解作为多重意义实体的村庄经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若干重大社会变迁后的当下性质。本文认为,村民关于公共生活的集体记忆表达了他们当下的生存体验,以此复制出作为生活共同体、功能团体和治理单元的村庄性质。在国家治理转型与市场体系建立的双重侵袭下,村庄公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转变。触及底层的权力实践沿着科层化之路,尝试融入现代国家与公民个体的直接关联,却弱化了公共生活的权力之维,消解了村庄组织性公共生活,简化了村庄成员资格获取程式,吸纳、消解着村庄治理单元意义。权力实践的村庄场域呈现出现代国家建构村民个体直接关联时因治理单元的孱弱而缺乏有效的过渡手段和方式。消费改变生活,市场化改变着村庄交往生活。村庄生活的交往规则与秩序被市场化重组,生活共同体生长出异质区隔。村庄内部因异质区隔无法实现规则与秩序的自我循环。作为区隔对象的部分村民无力参与村庄交往生活,转而进入宗教世界,在宗教世界获得心灵安慰,寻求交往生活,体验交往愉悦,定位现世意义。村民个体伸展着自我逻辑,导致紧密生活的松散转型,使得公共舆论呈现“有道德期待,无实质惩罚”的底线道德困境。村民相互间的行为期待衰退,村庄作为共同体的意义消沉,横向整合被强大的垂直力量碎片化。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转型村庄公共生活具有“私密”特征,自我逻辑伸展和“有道德期待,无实质惩罚”是私密特征的主体与功能层面呈现;村庄结构异质并生长着区隔,在于村民个体自我逻辑及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无力交织起村庄生活的实体边界,消解了作为多重意义实体的村庄;转型村庄在形式与实质层面是无主体村庄。无主体村庄的村庄性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应以村庄为本位,可能的路径是解决村庄生活中有闲暇时间却无交往生活的弱势与边缘阶层的交往需求。

陈盛伟[7](2006)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国情放大了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实践中,农业保险表现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地位等作用,这使研究和实施农业保险的意义更加凸现。我国理论界从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体制、农业保险政策、农业保险问题、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形式等多个侧重点对农业保险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在学习同仁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切入了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这一视角。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保险制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有自己的理论规范,包含了制度对象、制度理念、制度规则、制度载体四大要素,但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理论设计需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考虑到制度设计过渡到制度实施的成本。因此,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理论设计离不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当前农业保险实践的具体认识,离不开对基本国情的分析,也离不开对农业保险制度本身的规范理解。在对农业保险制度进行了历史的、社会的、具体的,规范的考察和分析后,论文形成了几点结论:(1)基于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的理解,农业保险制度是政策支持性制度,财政补贴是国家支持农业保险的重要措施;(2)历史分析表明:法律制度缺失、政府主导和推动职能缺失、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经营主体缺失、农业保险在农业保护制度中缺失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保险的地方实践表明: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是中国农业保险新实践的重要特征,地方属性是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4)我国农业风险特点、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功能与作用的延伸、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经济特征、国家三农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和行为特点等九个方面丰富了农业保险制度中国化的内容,研究这些特征将产生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诸多亮点。对农业保险制度历史的、社会的、具体的、规范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概念属性、理论基础、实践依据、背景特征,它们界定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四个重点内容: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巨灾风险的分散与预防、具有地方属性的中国农业保险制度。

关大伟[8](2006)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研究,主要是探讨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面实现创新,为东北区域振兴提供良好的政府环境问题。全文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研究”,中篇为“比较研究”,下篇为“对策研究”。上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形成、发展到陷入困境的过程和建国以来政府机构设置、政府体制改革情况,以及振兴战略提出后东北地区政府管理情况,着重研究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是困扰东北经济发展的突出症结。中篇,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政府管理新变革的经验、世界几个发达国家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政府的管理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的经验,从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下篇,从对策的角度,分析当今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般走向,提出东北地区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路,并对政府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应提供什么样的管理环境问题,拿出框架性思路和对策。

范今朝[9](2004)在《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 ——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论中国现当代的行政区划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推进城市化”与“行政区划改革”这两大命题,中国近20余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既是为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论题,也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尽管这两个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理论问题值得加以探讨。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论题恰恰存有密切的关系,联系起来考察,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笔者选择城市化与行政区划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二者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历史发展和中外对比等角度,对此重新加以诠释和辨析,以澄清一些模糊和错误的看法,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发展、变革的过程作一分析,进而在宏观上提出本人对未来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思考,同时在微观方面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首先,笔者在广泛分析各种有关论述后,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城市最本质的特性,在于它是一定区域内某种(或某些)权力(主要是公共权力)的空间集聚,由此,引起区域内其他各种要素向该处的集聚。城市是一定区域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其中的人口出现分化,即职业上的分工以及随之社会中的分层,为了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而发生组织管理权力(即公共权力)在该区域内某一特定地点的集中并建立起正式的组织和机构(即国家机构),进而引起人口及其相关设施、活动和信息等人工创造物在该地点的较大规模的持续的集聚:由此又导致该地点的景观也产生集聚和分化现象而与该区域内其他地方有显着差别的聚落。城市就是公共权力集聚的空间,由于权力的集聚,引起其他要素的集聚,也由于权力的消失,引起其他要素的离散,从而导致城市出现、生长、繁盛、衰败以至消亡。 与此相应,城市化即“化为城市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城市产生而同时展开、并与城市发展相依相伴的永恒的过程。城市化在其内在含义上,与城市一样,也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形而上的制度层面的城市化过程和形而下的实体(地域、景观)层面的城市化过程;前者是核心、关键,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实体城市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权力配置状态之下,城市化的道路也是根本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解析。抽象地、从其形而上的制度层面,即权力集聚、配置的方式来看,笔者将之概括为两种城市化道路——以中国古代和西欧国家中古以来为代表的两条“未能归一的路”:一条是“国家权力消解城市(市民)权力”的城市化之路,一条是“城市(市民)权力与国家权力形成明确分野”的城市化之路。其后,笔者对城市发展史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法和界定,提出“三次城市革命说”及“三波城市化论”:即“第一次城市革命”——聚落分化为城市和乡村(即城市产生)的“城市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一波城市化”;“第二次城市革命”——“中世纪城市革命”(即自治城市出现),及其引发的“第二波城市化”;和目前刚刚可见端倪的“第三次城市革命”——从“国家城市”到“世界城市”,及其引发的“第三波城市化”。“第一波城市化”以君主专制国家为范围,“第二波城市化”以近代民族国家为范围,但都是与一个国家的国家权力为配置主体和对象,“第三波城市化”则是在超国家范围,以超国家的公共权力的介入而影响传统的国家公共权力的配置,从而对城市及城市化道路发生影响和作用。中国,将面临“第二波城市化”和“第三波城市化”两个阶段前后相继、“制度层面”和“实体层面”的城市发展两大任务同时完成的艰难处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关注制度层面(即权力配置层面)的城市化,才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能摆脱目前城市化的“暖昧”局面。 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随着公共权力在城市的集聚,国家出现并逐渐扩张。为了达成国家的治理目标,随着国家空间范围的扩大、人口和聚落的增多,又必然会发生国家公共权力的空间划分和配置。行政区划就是“权力的空间配置”,是“国家(公共)权力在其主权范围内(国土范围内)不同地域空间的划分和配置的过程和状况”,它是国家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文中着重讨论了行政区划的概念、类型、层次以及起源、发展等问题,并归纳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区划的主要模式,即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和(前)苏联模式。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 文章认为,由于公共权力的空间配置以城市体系为载体,进而形成一个国家的政区体系,因此,国家的政区体系就是其城市体系的客观反映,城市与政区具有同源关系。不仅如此,在二者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还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同构与异构。 所谓政区体系与城市体系的同构,是指国家内部的城市发展及其相应城市体系状况直接与国家公共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方式有关;在高度集中的权力配置机制下,一方面,城市发展的动因受到国家权力的强烈干预和影响,由于城市自身权力匾乏,只能依赖由国家配置的公共权力作为城市集聚的引力源,使得城市发展严重依赖于国家权力,一旦缺乏国家权力(未作为政区治所或高等级治所),则

孙宏[10](2003)在《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一般地讲,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力量。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在聚集机制的作用下,人口向城市集中,引起城市数量增加及规模扩大。城市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成长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发挥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使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不断发展、扩散,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城市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就已经在缓慢地发展着。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应该从17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通过在国内剥夺农业剩余和非农产业劳动者收入以及海外殖民掠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工业化时代,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长期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持续的动力机制,城市化与工业化具有一致性和相互促进作用。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联系不像历史上那么密切,甚至不再表现为同一过程,出现了松散化的趋势,第三产业则对城市化进程起了越来越明显的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欠帐大,出现“滞后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受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影响,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这条发展战略相适应,实行对基本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和一系列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政策,通过挤压和剥夺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工业、国防和国民经济体系。但这种以高积累、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道路成为典型的政府推动型。首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导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而工业化初期具有基础地位的农业发展的波动和滞后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瓶颈;城乡分离的户籍等制度安排使人口不能向城市自由迁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排斥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一切使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水平波动大、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没有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等逆城市化特点,使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从 1949年的10.6%增长到1978年的12,5%,30年间只增长不到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初步建立,使我国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得到改善,户籍制度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安排不断改革。这一切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2.5%上升到1999年的30.98兄平均每年上升0.81个百分点,是改革前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幅度的4.l倍,2001年达36.1%。但总的看,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很明显。城市化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即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这条道路与经典的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大城市的作用受到制约;从规模比较小的小城镇起步,引导人们向小城镇迁移。使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引力”。虽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的乡村一城市的流动人口,但不稳定,呈准城市化状态。概括地说是一种小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在城市以外进行,使有形的物质形态上的城市化发展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显着落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水平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相对过剩阶段到来以后的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阶段。结合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总结建国50多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经验,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的城市化健康发展,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实现工农业的平衡发展,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排除城市化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实现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迁移。 遵循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在目前阶段,实施抓两头、促中间战略,充分发挥大城市作用,完善城市功能。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大城市经济带,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统一制定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施计划,引导城乡工业由过去的资源竟争走向联合、合作发展的轨道。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重点发展县城和有优势的建制镇,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

二、云南村级体改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村级体改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2)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三、政策执行问题
        四、权责匹配问题
        五、部门协调问题
        六、体制障碍问题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一、营造有利环境
        二、夯实物质基础
        三、强化要素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一、 审批登记
        二、 整顿改造
        三、 解散取缔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后记

(4)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框架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
第二章 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
    2.1 关于文化的理论认识
    2.2 本文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划分
    2.3 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必要性
        2.3.1 提高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支出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
        2.3.2 提高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支出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
        2.3.3 提高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支出水平是体现政府基本施政职能的最好途径
第三章 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现状
    3.1 “十一五”时期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总体情况
    3.2 “十一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支出情况
        3.2.1 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3.2.2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3.2.3 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3.3 “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支出情况
        3.3.1 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3.3.2 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章 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存在问题及分析
    4.1 财政投入总量偏小,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满足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
    4.2 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重经济轻社会”、“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模式难以从根本扭转
    4.3 政府间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4.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尽完善
    4.5 文化体制改革问题重重,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五章 国内外文化发展财政支出经验借鉴
    5.1 国外文化发展财政支出的经验
        5.1.1 法国以政府投入为主促进文化发展
        5.1.2 英国政府采取多渠道投资方式促进文化发展
        5.1.3 韩国政府倡导“文化立国”方针
    5.2 国内文化发展财政支出经验
        5.2.1 安徽省加快构建保障机制,不断增加资金投入
        5.2.2 江苏省改革财政投入方式促进文化发展
        5.2.3 重庆市财政全力打造文化民生项目
        5.2.4 广东梅州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文化梅州”建设
第六章 局部案例实证分析
    6.1 对南宁市文化建设财政支出情况的考评
    6.2 对南宁市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章 提高支出水平实现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建议
    7.1 履行财政职能,落实财政责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7.2 继续加大财政文化投入,不断创新支持模式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7.3 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努力实现均等化
    7.4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本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以S区为例(1978—2009)
    (一)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背景分析:S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 从再分配体系走向发展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重构
    (三) 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
    (四) 从代理型政府走向代表型政府:地方性的回归
第二章 权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一) 从高度集权走向适度分权:国家内部的权力再分配
    (二) 从全能主义到社会成长: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再分配
    (三) 机构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其结果
第三章 利益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一) 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崛起和全球化中的S区
    (二) 分税制改革和土地财政的兴起:改革的非预期后果
    (三) 地方政府的资源、目标与行为选择
    (四) 政治精英的选择:一位区委书记和他所切的"蛋糕"
第四章 注意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一) 从增长万岁走向绿色GDP:环境政治的兴起
    (二) 从经济至上走向和谐社会:民生政治的升级
    (三) 影响注意力再分配的几个变量
第五章 结论
    (一)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系统: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二)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五大趋势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6)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梳理
    1.3 概念、方法与结构
2 公共生活的集体记忆
    2.1 记忆理论与村庄历史
    2.2 治理单元的边界确立
    2.3 集体制下的公共生活
    2.4 道德、权力与公共生活
3 村庄变革
    3.1 家户经济回归
    3.2 实体集体瓦解
    3.3 乡村体制重建
    3.4 村庄经济地理
4 公共生活的权力之维
    4.1 权力触摸的公共生活形态
    4.2 公共生活式微的权力实践逻辑
    4.3 村庄成员权获取的生活仪式
    4.4 权力下渗与公共生活重建
5 走向静寂的交往生活
    5.1 流动村庄的换工瓦解
    5.2 闲暇生活的公共呈现
    5.3 茶馆生活的里里外外
    5.4 走向麻烦的仪式生活
    5.5 私人事务的公共策略
6 信仰世界的公共生活
    6.1 信仰并且归属:教堂生活
    6.2 信仰但不归属:寺庙生活
    6.3 神佛之争
7 底线道德困境与村庄舆论消解
    7.1 伦常关系的舆论消沉
    7.2 村社本位的是是非非
    7.3 公共生活转型下的舆论
8 结论:什么乡土,何以重建?
    8.1 公共生活的私密特征
    8.2 异质村庄的区隔生长
    8.3 自我边界的时空萎缩
    8.4 无主体村庄的生成
    8.5 乡土重建,何以重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保险制度研究动态
    1.3 农业保险制度的属地理解
    1.4 论文结构体系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成果和不足之处
2. 国外农业保险实践的透视
    2.1 国外农业保险实践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2.2 国外农业保险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3. 国内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历程启示、当前任务
    3.1 中国农业保险缓慢发展的历程
    3.2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3.3 中国农业保险探索的新阶段急需研究的问题
4. 国内农业保险的地方实践及启示
    4.1 九个试点省(市)的农业保险实践
    4.2 安徽、山东、广东、浙江等省份的农业保险实践
    4.3 国内各地农业保险实践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5.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所面临的背景特征及对农业保险制度内容的界定或诉求
    5.1 我国农业风险特点与农业保险制度
    5.2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农业保险制度
    5.3 农业保险功能与作用的不断延伸与农业保险制度
    5.4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与农业保险制度
    5.5 我国农业生产特点与农业保险制度
    5.6 粮食作物经济特征与农业保险制度
    5.7 国家三农政策与农业保险制度
    5.8 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对农业保险制度的界定
    5.9 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和行为特点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影响
    5.10 总结
6. 致力于四大内容建设的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研究
    6.1 致力于四大内容研究的缘由
    6.2 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
    6.3 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
    6.4 巨灾风险的分散与预防
    6.5 具有地方属性的中国农业保险制度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就
附录表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历史研究
    第一章 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及政府管理
        一、东北地区国家工业基地地位的确立
        二、政府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严格计划管理
        四、政府计划管理的经济效能评估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政府结构及职能的历史嬗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及面临的困境
        二、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及职能调整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体制改革及职能转变
        四、政府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的经济效能评估
    第三章 振兴战略提出后的东北地区政府管理
        一、东三省提出实现区域振兴规划
        二、东三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三、东三省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东三省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
    第四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组织结构及权力关系
        二、东北政府结构的特点
        三、政府管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篇 比较研究
    第五章 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的新变革
        一、英国政府率先兴起的管理新变革
        二、日本政府精简机构、放宽企业规制
        三、法国推行政府新的管理变革
        四、西方国家政府新变革的启示
    第六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府管理环境
        一、美国匹兹堡地区政府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
        二、德国北威州政府主导的老工业基地改造
        三、日本北九州区政府实施的老工业基地改造
        四、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第七章 我国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
        一、浦东新区政府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创新
        二、深圳特区推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三、重庆市探索低成本行政管理模式
        四、国内部分地区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
第三篇 对策研究
    第八章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趋向
        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政府体制改革理论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
    第九章 建设“有限、有为”的新型东北政府
        一、调整和完善政府的横向职能配置
        二、调整和完善政府的纵向职能配置
        三、实现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
        四、健全完善科学有效公务员制度
    第十章 创建振兴东北的良好政府管理环境
        一、建立廉洁高效的审批环境
        二、建立诚实守义的信用环境
        三、建立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四、建立透明优惠的政策环境
        五、建立创业求富的人文环境
        六、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环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9)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 ——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论中国现当代的行政区划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论题的缘起
    0.2 研究的意义
    0.3 论证的方法
    0.4 框架与内容
    0.5 写法的说明
1 权力的空间集聚:城市的本质与城市化的道路
    1.1 城市:权力的空间集聚与权力的集聚空间--城市与城市化的本质的再探讨
        1.1.1 重新认识城市的本质
        1.1.2 重新认识城市化的本质
    1.2 未能归一的路--新的视角下的城市化道路的再探讨与城市发展史的再审视
        1.2.1 城市化的不同道路
        1.2.2 城市发展史的重新审视
    本章小结
2 权力的空间配置:政区的本质及其形成、发展与基本模式--兼论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
    2.1 权力的空间配置--行政区划的实质及其相关概念、问题辨析
        2.1.1 关于“行政区划”及其相近、相关概念的辨析
        2.1.2 关于行政区划或政区的起源、发展问题--兼论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
    2.2 行政区划的模式分析与当代世界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2.2.1 行政区划模式的不同角度分类
        2.2.2 当代世界行政区划的三大模式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3 集权与分权:一般类型政区(地域型政区和城市型政区)的中西方比较研究
    3.1 一般类型政区的发展历史、演化趋势比较
        3.1.1 中外一般类型政区的发展道路及其指导思想差别
        3.1.2 一般类型政区的设立、形态及相应地方政府等外在特征比较
    3.2 一般类型政区中央与地方及不同层次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比较
        3.2.1 纵向、垂直层级政区之间关系比较
        3.2.2 横向、水平层级政区之间关系比较
    3.3 市制比较
        3.3.1 城市型政区的起源发展、设置模式和管理方式比较
        3.3.2 都会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比较
    本章小结
4 互动与创新:中国近现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发展、变革与未来走向
    4.1 回应与互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与行政区划发展、变革的基本过程回顾
        4.1.1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与“市”制的发展、变革
        4.1.2 中国当代行政区划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与行政管理模式的渊源、特征和局限
    4.2 矛盾与思考: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研究评述及中国当代行政区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研究评述
        4.2.2 中国当代行政区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3 调控与创新: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设想与方案
        4.3.1 有关方案评述
        4.3.2 笔者构想
5 案例分析:“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初步研究
    5.1 缘起和回顾
        5.1.1 相关背景的认识
        5.1.2 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发展过程回顾和编制体系构想
    5.2 本次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技术路线设计
        5.2.1 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5.2.2 规划范围、年限和深度、成果
    5.3 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特征、作用、问题分析
        5.3.1 浙江省行政区划的调整过程
        5.3.2 浙江省行政区划现状设置特点
        5.3.3 浙江省改革开放(1979年)以来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作用及局限
        5.3.4 浙江省当前行政区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5.4 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初步方案
        5.4.1 基本思路
        5.4.2 初步方案
6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立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成功尝试--评《中国政区地理》
    附录2: 地理学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方向--评《区域管理与发展》
    附录3: 试析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附录4: 特殊类型政区(民族型政区和其他特殊类型政区)比较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表格:
        附表2-1: 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区划表
        表4-1: 1993年设市标准一览表
        表4-2: 世界主要国家基层政区的管理幅度
        表5-1: 浙江省1979年以来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代表性年份状况
        表5-2: 浙江省1979年以来代表性年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表5-3: 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4: 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5: 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6: 嘉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7: 湖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8: 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9: 金华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10: 衢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表5-11: 台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照表

(10)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一、 论文的选题依据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四、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世界城市化的基本经验
    一、 城市及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二、 城市的形成机制
    三、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经验
    四、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
    五、 城市化指标体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 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制度的确立
    三、 结构失衡与城市化的剧烈的波动性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道路
    一、 发展战略调整与制度变迁
    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三、 城市化的非均衡发展
    四、 农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及问题
    五、 对经典城市化模式的偏离
第五章 推进中国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
    一、 发展经济学工农业关系的再思考
    二、 中国发展战略调整的依据
    三、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四、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第六章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创新
    一、 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二、 户籍制度创新
    三、 土地制度创新
    四、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第七章 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 加速实现城市化目标的战略
    三、 积极利用城市聚集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作用
    四、 积极发展城市圈域经济
第八章 统筹城乡经济 促进农村城市化
    一、 将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城市工业化
    二、 继续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城市化中的积极作用
    三、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
    四、 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云南村级体改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2]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3]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广西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问题研究[D]. 杨静. 广西大学, 2012(02)
  • [5]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D]. 李挽霞. 复旦大学, 2011(12)
  • [6]自我、主体性与村庄 ——陕南丘村公共生活研究,1980-2006[D]. 刘勤.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7]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D]. 陈盛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 关大伟. 吉林大学, 2006(10)
  • [9]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 ——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论中国现当代的行政区划改革[D]. 范今朝.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 孙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标签:;  ;  ;  ;  ;  

云南村级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