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分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杉木林分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一、杉木林分蓄积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苏亚[1](2021)在《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树种,其普遍存在密度较大、树种单一及连栽等问题,导致大径材培育困难、地力衰退、生态效益差、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繁,亟待提质增效。抚育间伐是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和提质改造的有效措施,可以利用间伐后出现的林窗补植阔叶乡土珍贵树种,改善林分结构,形成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从而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依托中央财政补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以岳阳市塔市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CK:未间伐、T1:间伐强度20%、T2:间伐强度30%、T3:间伐强度40%),定期观测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林木生长、林下植物群落特征等指标,通过比较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探究抚育间伐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影响,找到既能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又利于培育大径材的抚育间伐强度,为杉木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抚育间伐提高了杉木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度,其促进作用T3>T2>T1>CK、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抚育间伐后,在门水平上提高了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和多度,其促进作用T3>T2>T1>CK,但降低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和多度,其降低程度T3>T2>T1>CK。(2)抚育间伐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强土壤储水能力,从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其改善作用T3>T2>T1>CK,其中对表土层(0-20cm)的改善作用大于心土层(20-40cm)。T1、T2、T3与CK相比,在0-20cm土层土壤容重年变化量分别多降低0.015 g·cm-3、0.027 g·cm-3、0.028 g·cm-3,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多增加0.26%、0.91%、0.9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多增加0.08%、0.58%、0.59%,土壤储水能力分别多增加 3.50%、11.16%、12.01%。(3)抚育间伐能够增加土壤pH值,增加作用T3>T2>T1>CK,抚育间伐能够促进土壤TN、TP、TK含量增加,促进作用T3>T2>T1>CK,抚育间伐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提高作用T3>T2>T1>CK,纤维素酶提高作用T2>T3>T1>CK,表土层>心土层。T1、T2、T3与CK相比,在0-20cm 土层pH值分别多增加0.11、0.24、0.27,TN含量分别多增加0.024 g·kg-1、0.075 g·kg-1、0.088 g·kg-1,TP 含量分别多增加 0.003 g·kg-1、0.004 g·kg-1、0.007 g·kg-1,TK含量分别多增加0.05 g·kg-1、0.20 g·kg-1、0.22 g·kg-1,脲酶活性分别多增加0.61 mg/g/h、1.13 mg/g/h、1.88 mg/g/h,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 0.98 mg/g/h、1.81 mg/g/h、1.89 mg/g/h,过氧化氢酶分别多增加 5.54 mg/g/d、9.71 mg/g/d、12.52mg/g/d,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多增加3.86 mol/g/d、6.55 mol/g/d、7.19mol/g/d,纤维素酶活性分别多增加 0.67 mg/g/h、1.09 mg/g/h、1.01mg/g/h。(4)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增长,促进作用T3>T2>T1>CK、胸径>单株材积>树高,间伐后单位面积蓄积年增长量先降后升,3年后T3>T2>T1>CK。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随时间呈递减趋势,间伐6年后,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年增长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因此,抚育间伐的间隔期应为5-6年。(5)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林林下植被的生长,抚育间伐6年后,林下灌草种类T1、T2、T3与CK相比,分别多增加3种、7种、10种。间伐后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T3>T2>T1>CK。(6)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间相关性表现为:土壤微生物OTU总数与容重、pH值呈负相关(P<0.05),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储水能力、TN、TP、TK、酶活性呈正相关(P>0.05);土壤微生物OTU总数与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年增长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容重与林木树高年增长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胸径、单株材积、蓄积年增长量及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土壤孔隙度、储水能力与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年增长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TN、TP、TK、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酶活性与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年增长量、林下植被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正相关(P>0.05)。试验表明,9年生杉木人工林应采取强度间伐措施,即保留株数为1508株/hm2左右,能够促进林木生长,丰富林下植被,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整个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健全,有利于可持续经营。

范歌[2](2020)在《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面积纯林经营易出现立地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对马尾松纯林进行近自然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改善这一系列生态问题,能有效维持林分的自然生长能力,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欧洞林场42a马尾松林下套种4种不同密度大叶栎,密度分别为3000株/hm2(T1)、2500株/hm2(T2)、1667株/hm2(T3)、1250株/hm2(T4),同时设置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对13a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开展混交林生长表现、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研究,构建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提出马尾松过熟林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经营密度,为人工针叶纯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处理下马尾松13a胸径的生长量在9.18-10.7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2>T1>CK>T3>T4;马尾松树高生长量为5.33-7.83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CK>T2>T3>T4>T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下大叶栎的胸径的生长量为12.98-17.2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大叶栎树高生长量为17.55-19.75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建立马尾松林分林龄-胸径与林龄-树高生长模型,其中Chapman-Richards和Po wer方程分别对马尾松胸径、树高的拟合度最好。在54a时,马尾松径阶主要集中分布在55cm径阶和60cm径阶之间,其中T2和T3马尾松大径材占比更高。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在365.36-606.47m3/hm2之间,T2和T3总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以T1最优,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均以CK最高,T4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水解氮含量以T2最高。(3)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CK凋落物层厚度(3.52cm)显着大于其他密度处理;CK马尾松纯林凋落物蓄积量(3.04t/hm2)显着大于T2、T3和T4;T3的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系数最大(245.69%);CK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最大(6.12t/hm2)。(4)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灌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T4、T3和T2高于CK,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混交林均高于CK。草本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CK高于各套种密度的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混交林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基本符合随套种密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5)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T3处理。碳汇指标中T3和T2处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达到优秀等级;土壤条件指标得分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中T1和T3得分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中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T1的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为较差等级。(6)综合各项评价指标,T3在林分总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水源涵养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既能获得较多的木材收获量,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是本试验中马尾松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密度。

徐雪蕾[3](2020)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闽西北地区杉木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稳定性、地力衰退等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2005年造林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实施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未间伐、20%、25%、33%、50%间伐),对不同间伐强度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群落、凋落物分解、土壤特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以及杉木的生长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揭示各林分环境因子变化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基础探讨间伐对生长的调控作用,并建立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生长模型,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提出有效建议,结果表明:(1)间伐措施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形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盖度、平均高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尤其是高强度间伐(50%左右),并且50%强度间伐后林下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2)间伐强度对凋落物的失重率有显着的影响,凋落物失重率在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25%。(3)不同间伐强度之间表层土(0–10 cm)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着差异,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未间伐。(4)不同间伐强度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着;而不同坡位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下坡位的AMF侵染率显着高于上坡位,而上坡位的多样性显着高于中、下坡位。(5)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木材积的生长量影响显着,强度间伐(50%左右)比未间伐显着增加;而对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6)间伐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它因子间接作用的。光照通过影响其它林分环境因子间接对林木生长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林下植被的发育、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以及AMF侵染均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林木生长呈负相关。(7)在只包含样地因子的单木胸径生长量模型中引入林分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模型的R2adj从0.32提高到了0.52,变量解释度从33.51%提高到了52.88%。(8)胸径生长量随着单木期初胸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胸径生长量随着每公顷株树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的增大而下降。土壤养分含量对杉木胸径生长有一个最适合的范围(70–140 g kg-1),当土壤养分含量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导致胸径生长量降低。胸径生长量随着土壤镁含量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它的效应具有一个饱和点(75 mg kg-1)。胸径生长量随着林下植被盖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而增加。胸径生长量随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4.4℃时为最大值。年最大降雨量对杉木胸径的生长具有负效应,生长量随年最大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说明,在初植密度较高(3000±3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阶段,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伐(50%左右),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这能够显着改善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群落结构,有效的促进养分回归,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最终促进杉木林的生长,使长期经营后的林分生长状况和生产力得到提升,这对维持杉木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刘婕[4](2020)在《江西省崇义县典型林分抚育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依托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国家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监测江西省崇义县林地面积变化及8个观测点布设40块样地,来监测评估森林质量。对部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为主的人工林地进行了抚育间伐,来探究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影响,观察林木径阶结构的变化,并探究杉木不同林龄对抚育间伐的响应差异。对2个观测点的天然林样地进行抚育,短期监测其乔木层生物多样性与径阶结构的变化。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抚育间伐对乐昌含笑、杉木单株年均胸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抚育样地的胸径生长量为对照样地的1.3~2.2倍;抚育样地单株年均断面积上也得到了显着增长,抚育样地的为对照样地的1.4~3.0倍,而公顷断面积则是抚育样地减少,对照样地增加的趋势;对于单株材积的变化,抚育样地显着大于对照样地并为对照样地的1.5~2.6倍。抚育样地的材积生长率也明显高于对照样地,而样地蓄积没呈现一致的变化,抚育样地蓄积变化不大,对照样地蓄积则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该研究中抚育间伐对树高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2.抚育间伐对于同龄杉木人工林的胸径结构影响较为明显,间伐后抚育样地峰值处及以上径阶处林木占比明显高于对照样地的占比,抚育样地峰值处及以上径阶林木株数较间伐前提高了 55%左右,明显高于对照样地林分所提高的占比。两个观测点的杉木林表明抚育间伐提高了林分大径阶林木株数占比,使同龄林直径结构更趋向于正态分布。3.间伐后年均径向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22龄>15龄>34龄;间伐后高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15龄>34龄>15龄,且高生长量差距较大。在年均断面积生长量上,依次:22龄>34龄>15龄。年龄较小的林分有一个较高的年均材积生长率,15龄林是占据明显优势的,而对于年均材积生长量来说,结果恰恰相反,反而是年龄较大的林分有一个较高的生长量,34龄>22龄>15龄。4.短期来看,抚育对于乔木层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2016年至2018年间,各个样地抚育与对照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上变动不大。天然阔叶林及槠栲类天然阔叶混交林在通过人为的干预下,其径阶结构更稳定的维持在倒“J”型分布,使得林分的径阶结构合理,从而使林内林木更健康合理的生长。

梁佳宁[5](2020)在《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非常重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分布在北京各处,特别是北京山区,大多分布于海拔高度在200m到1500m之间的阴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油松初植密度过大、立地条件较差、人为干扰等原因,油松林的生长情况并不是很好。本研究利用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历年来各种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以及文献资料,对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自然资源分布、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分析油松人工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导油松人工林开展科学营林实践,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北京市山区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面积不同,按分布面积大小依次是Ⅳ龄级、Ⅲ龄级、Ⅰ龄级、Ⅱ龄级。阴坡分布面积明显高于阳坡,主要集中分布在坡度≤35°的区域,在坡度>35°的区域分布面积很小,油松人工林森林质量整体不高,幼龄林,成熟林比重较高,且树种结构比较单一,纯林占比较高;(2)影响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不同立地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不同,Ⅲ龄级、Ⅳ龄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蓄积量等各生长量受到立地因子的影响范围最大;(3)基于各林龄级油松人工林的平均蓄积量,平均蓄积量高较的立地因子类别分别为阴坡、平坡、山地棕壤、壤土及厚土层,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在低山区平均蓄积量较高,特别是位于200~400m之间,400~600m之间,Ⅲ、Ⅳ龄级在海拔≥800m其平均蓄积量较高,海拔均位于1000m左右时生长最好;(4)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大都分布在2000株/hm2之下,90%以上的小班在300株/hm2~1500株/hm2之间。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影响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Ⅳ龄级>Ⅱ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胸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Ⅱ龄级>Ⅳ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Ⅳ龄级>Ⅲ龄级>Ⅱ龄级>Ⅰ龄级;(5)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在阴坡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的影响明显高于阳坡;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则低于阳坡;在低山区域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均低于中山区域。

陈玉玲[6](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薄慧娟[7](2020)在《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长年依赖进口大量木材,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满足木材需求的重要保障。杨树在我国种植面积达85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但生产力相对较低。毛白杨是我国乡土树种,生长期长,新的优良无性系不断培育成功。利用2007年种植的“十一五”至“十二五”河北威县毛白杨速生丰产林常规密度田间试验地,于2015~2017和2019年开展试验研究。首先进行4种无性系(S86、BT17、B331、1316)在7种种植密度(D22:2 m×2 m、D23:2 m×3 m、D33:3 m×3 m、D43:4 m×3 m、D44:4 m×4 m、D45:4 m×5 m和D46:4 m×6 m[行距×株距])下生长和林分蓄积量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采用根序法、土钻法、网袋原位分解法等分别研究S86优良无性系在3种典型种植密度(D22、D43和D45)下的细根、叶片、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变化和叶枯落物分解等特征,明确密度调控下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为构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和优化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1)密度和无性系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密度D46下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最大,D23蓄积量最大;B331和S86无性系较BT17、1316表现良好。(2)S86无性系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受种植密度影响,并且上述指标在1~3级细根与>3级细根之间差异显着。密度D22的1~3级细根生物量、根长、直径、表面积、氮含量较高,D43和D45的>3级细根指标较高。(3)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受土壤养分因子、细根根序级别等因素影响,表现不一致。(4)种植密度显着影响S86无性系叶片性状。叶形态、养分含量均在密度D22下较小,而比叶重和化学计量比则较大;叶形态、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S86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所占比例为69%~79%。同时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受种植密度显着影响(速效钾除外)。(6)S86叶枯落物年质量残留率平均值为77%,养分残留率平均值为碳(26%)、氮(56%)、磷(31%);D22密度下叶枯落物的质量和养分残留率显着高于密度D43和D45,碳氮比排序为密度D22>D43>D45。研究揭示种植密度显着影响毛白杨林分生长和养分循环过程。现阶段在密度2 m×2 m下,林木个体生长资源受到限制,细根间的竞争较大,林地养分匮乏,叶枯落物归回周期较长,不利于后期林木生长,应适时进行间伐或水肥管理。

卢婧[8](2020)在《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资源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乔木层碳储量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中占据主导部分,准确估算国家尺度碳储量可以为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本文利用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抽样数据,将乔木林分为37个森林类型,分别对每个森林类型建立两种蓄积量模型并进行比较,应用最优模型估算出我国乔木林的碳储量,并重点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以不同及地区乔木林碳储量的差异,同时探究环境因子对乔木林碳密度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建立的模型中,与树高、胸高断面积相关的蓄积量模型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的R2值在0.55~0.99之间,BIAS%值在-1.61~10.67%之间,蓄积量预测的RMSE%值在5.30~57.97%之间,可用于林分蓄积量的估算。(2)利用上述蓄积量模型估算出乔木林碳储量。从森林类型来看,各个森林类型的平均碳密度为59.39 Mg ha-1,高山松、楠木、冷杉的碳密度最高,其它松类、赤松、桉树碳密度最低;栎类、落叶松和杉木是乔木林碳储量的重要贡献者,三者之和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24.63%。从龄组来看,各龄组平均碳密度为64.60 Mg ha-1,碳密度随乔木林的年龄增大而增大,碳密度最大的过熟林为86.73Mg ha-1,碳密度最小的幼龄林为41.89 Mg ha-1;中龄林碳储量最大,过熟林碳储量最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29.80%和9.81%。从地区来看,各地区乔木林的平均碳密度为50.85 Mg ha-1,碳密度从高到低分别是西南、华东、西北、华东、东北、华北地区,碳密度最大的西南地区为56.52 Mg ha-1、碳密度最小的华北地区为48.76 Mg ha-1;碳储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西南、东北、中南、西北、华东、华北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总共占据了全国60.68%的碳储量。(3)选择经度、纬度、海拔、土壤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气温、降雨量九个因子来探究其对碳密度的影响。其中变量重要性从大到小分别为经度、纬度、土壤厚度、降雨量、坡度、海拔、气温、坡位、坡向。乔木林的碳密度在各个经纬度无显着增加或降低趋势;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碳密度在半阳坡最高,在半阴坡碳密度最低;碳密度坡位越高碳密度越大;碳密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的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土壤厚度越厚碳密度越低;碳密度随气温和降雨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

管惠文[9](2020)在《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由于早期的不合理经营和过度采伐,林区形成大量的低质低效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但整体而言,森林资源质量依旧低下,生态环境功能仍然薄弱。本论文在大兴安岭林区选取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进行诱导改造,分析诱导改造后生态环境的恢复状态,以期掌握不同低质低效林经诱导改造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动态过程,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林分质量,为大兴安岭林区低质低效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提升。本文以大兴安岭针阔混交林、蒙古栎林和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改造,包括6m(S1)、10m(S2)、14m(S3)、18m(S4),并分别种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西伯利亚红松3种苗木,设置未采伐样地作为对照样地(CK)。同时,在各林分区域内各随机设置5个样地,测定物种名称、树高、胸径、冠幅、位置坐标。对改造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层水文效能、枯落物层水文效能、冠层结构、光合作用、物种多样性、保留木和更新木的生长状态指标进行连续观测(2010~2018年),分析不同林分改造样地中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以调查期末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改造样地的生态环境恢复展开综合评价。(1)运用R软件中的数据包分析树高胸径的一元和二元分布特征,利用Winkelmass软件计算三种低质低效林的空间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林分在未改造时小径级的树木比例高于大径级树木,空间结构呈团状分布,竞争激烈。针阔混交林在树的大小和空间结构特征上没有表现出优势。诱导改造对林分空间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加速林分演替进程。(2)运用指标随时间变化曲线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水文效能的影响。结合枯落物分解模型,分析诱导改造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截至2018年,针阔混交林和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基本恢复原始状态,而蒙古栎林尚未恢复到改造前状态。改造带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随年份变化而波动,对土壤层水文效能和枯落物分解速率无显着影响。枯落物蓄积量和拦蓄量均随时间变化呈指数函数关系。改造苗木对土壤化学性质无明显影响,对针阔混交林的部分土壤层水文效能指标产生影响,对蒙古栎林和白桦林的土壤层水文效能无显着的影响。不同改造苗木的枯落物分解模型参数存在差异。(3)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三种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参数和林下植被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光合作用参数的日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带宽增加而减少,截至2018年仍小于未改造样地,带状改造使林分间隙增大,林冠郁闭度低。在14m~18m带宽改造时,林下植被的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改造苗木对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无显着影响。冠层林隙分数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林下植被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4)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诱导改造对三种低质低效林物种多样性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改造对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大,对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促进林分内保留木生长,保留树木的生长量偏高。截至2018年,苗木连年生长率和保存率趋于稳定,西伯利亚红松、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连年生长率都较小,兴安落叶松的保存率较高,红松的保存率较低。(5)本研究筛选出土壤化学性质、林地水文效能、林内光环境、物种多样性、保留木及更新木生长状态5项环境因子的34项指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得到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评价改造方式对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调查期末各样地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限内,针阔混交林未恢复到改造初始状态,白桦林的诱导改造表现出对林分生态环境有一定改善作用。三种林分分别在改造带宽为10m、14m、18m时生态环境最优,但目前仍处在恢复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长期观测加以验证。

王成德[10](2019)在《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林在提供木材产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人工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重要途径。树冠作为人工林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冠幅、冠长、外轮廓形状、树冠体积)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树木生长活力及空间属性,而且可用于评价森林是否需要经营以及抚育间伐参数的确定。树冠生长情况以及林木个体间树冠重叠程度等能为密度控制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树冠模型驱动林分三维可视化,将不同林分条件下林木个体占有空间大小直观地展示出来,结合人工林密度控制决策模型,能够定性定量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本研究围绕人工林经营,以福建杉木和广西桉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和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为了更加合理地描述不同林分条件下树冠形态变化规律,以不同林龄、密度、立地条件下杉木林和不同林龄下桉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对建模数据进行聚类,研究表明杉木在分组I(5-10年)、分组Ⅱ(11-15年)、分组Ⅲ(≥>16年)下的树冠半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桉树1-2年、3-4年、5-6年生分组下树冠半径之间差异明显。为了定性定量分析探讨影响树冠外轮廓形态的因素,准确合理地描述不同生长条件下树冠外轮廓模型形状,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中3大类模型包括简单单个方程模型、分段模型及可变指数模型,利用聚类数据对比选择不同分组下最优树冠外轮廓模型作为基础备选模型,进一步研究林木因子(胸径、树高等)及林分因子(林分密度等)和杉木树冠形态之间关系,并利用模型再参数化方法构建与林分密度变量有关的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杉木树冠的动态生长模型不仅能够间接预测树冠动态生长,而且能够预测树冠体积与间接推算生物量。通过构建树冠冠幅与冠长动态生长模型,结合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实现未来杉木树冠的动态生长预测。本文利用修正函数方法构建冠幅生长模型,研究表明以幂函数作为冠幅-年龄潜在生长量方程和以胸径的指数方程形式作为误差修正函数,构建冠幅动态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冠幅的动态变化;综合分析冠长与年龄、立地、密度等关系,利用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最终构建以树高和年龄作为自变量的冠长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冠长动态生长;为进一步估测杉木树冠体积和树冠生物量,研究树冠外轮廓-体积相容性模型方程组和树冠因子经验模型2种体积模型构建方法,对于可积分树冠外轮廓模型来说,可通过构建树冠外轮廓-体积一致性相容方程组推导树冠体积,保证了模型参数的一致性和无偏性,而对于可变指数等复杂的树冠外轮廓模型方程来说,积分方法不可行,通过利用冠幅、冠长等树冠因子构建树冠体积预测方程,通过树冠因子动态变化描述树冠体积变化规律。在树冠数据获取时,由于树冠外轮廓多个测量数据均来自同一株树木,针对数据之间存在自相关性和异方差问题,分别采用边际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2种方法构建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对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的拟合预测结果精度都优于最小二乘法,其中边际模型方法通过构建幂函数形式的加权方差函数与一阶连续自回归CAR(1)方差-协方差结构有效解决了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通过增加随机效应参数,确定组内方差-协方差结构等操作来解决重复测量数据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森林经营过程中为了直观地反映不同生长条件下树冠生长活力及林木个体间树冠重叠程度,为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构建的树冠外轮廓模型和树冠动态生长模型,研究人工林树木树体、冠形、分枝结构等特征,研究构建了表达林分中树木形态的三维数字化XML模型的生成、表达与存储,该模型综合考虑影响人工林树木生长的外界因素以及自身特点,更加符合人工林树木生长实际情况,特别适用于森林经营可视化过程中描述树木树冠形态以及分析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为了定性定量描述不同抚育间伐措施下林分树木生长状态,建立了集成传统林分密度控制模型、林木径阶分布模型、树干削度方程、树冠形态与体积模型、林分年净现值收益模型、生物量与碳储量模型等6个功能模块的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不仅能够描述林分的平均蓄积收获量、经济收益、生物量以及碳储量等,而且能够从林木个体角度描述林分树木树冠生长,从而实现多维度地森林经营决策。在前面研究基础上,立足于目前森林经营决策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服务于人工林小班经营模拟的辅助决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系统流程与功能设计,并对基于间伐的生长收获模拟、林分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以及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等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终编程实现一个能够服务于人工林小班经营模拟的辅助决策系统,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二、杉木林分蓄积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木林分蓄积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抚育间伐的研究现状
        1.2.1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2 抚育间伐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1.2.4 抚育间伐对林下植物群落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母岩土壤
    2.6 植被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及处理
        3.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课题来源及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1 抚育间伐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Alpha指数的影响
        4.1.2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Alpha指数组间差异的影响
        4.1.3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的影响
        4.1.4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的差异
        4.1.5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影响
        4.1.6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类型的影响
        4.1.7 抚育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判别分析
        4.1.8 小结与分析
    4.2 抚育间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1 抚育间伐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2 抚育间伐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4.2.3 抚育间伐对非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4.2.4 抚育间伐对土壤储水能力的影响
        4.2.5 小结与分析
    4.3 抚育间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1 抚育间伐对pH值影响
        4.3.2 抚育间伐对TN的影响
        4.3.3 抚育间伐对TP的影响
        4.3.4 抚育间伐对TK的影响
        4.3.5 抚育间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6 小结与分析
    4.4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及林下植被的影响
        4.4.1 抚育间伐对杉木树高的影响
        4.4.2 抚育间伐对杉木胸径的影响
        4.4.3 抚育间伐对杉木单株材积的影响
        4.4.4 抚育间伐对杉木蓄积量的影响
        4.4.5 抚育间伐对杉木林下植物组成的影响
        4.4.6 抚育间伐对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4.7 小结与分析
    4.5 微生物、土壤、植被之间的关系
        4.5.1 土壤微生物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4.5.2 土壤微生物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4.5.3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间的关系
        4.5.4 小结与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异龄复层混交林研究动态
        1.2.2 针阔混交对林分生长动态的影响
        1.2.3 针阔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针阔混交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1.2.5 针阔混交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1.2.6 林分密度的研究进展
        1.2.7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长量的测定
        2.3.2 生物量的估算
        2.3.3 碳储量的估算
        2.3.4 土壤的采集和测定
        2.3.5 凋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测定
        2.3.6 林下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2.3.7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2.3.8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套种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密度处理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
        3.1.1.1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3.1.1.2 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回归分析
        3.1.1.3 马尾松树高生长的回归分析
        3.1.1.4 马尾松胸径阶分布
        3.1.2 不同密度处理下大叶栎胸径和树高生长
        3.1.3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
        3.1.4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3.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2.2 马尾松—大叶栎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3.3.1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凋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3.3.2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3.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6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7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讨论
        4.1.1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4.1.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4.1.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能力的影响
        4.1.5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的评价
    4.2 结论
    4.3 主要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1.2.3 林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2.4 抚育间伐效应生长模型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2.3.1 乔木层调查、取样及计算
        2.3.2 林下植被调查和计算方法
        2.3.3 凋落物分解测定方法
        2.3.4 丛枝菌根真菌取样和测序方法
        2.3.5 土壤调查和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凋落物和土壤的变化
    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的变化特征
        3.1.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生长的变化
        3.1.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
        3.1.4 间伐强度对林下植被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特征
        3.2.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3.2.2 间伐强度对林下凋落物分解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3 不同间伐强度森林土壤的变化特征
        3.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森林土壤的变化
        3.3.2 间伐强度对森林土壤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变化
    4.1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2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3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4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环境因子
        4.4.1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4.4.2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
    4.5 讨论
        4.5.1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4.5.2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4.5.3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4.5.4 间伐强度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5.1 胸径生长过程分析
    5.2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3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5.4.2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各林分环境因子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1 林分微环境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2 林下植被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3 凋落物分解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4 土壤指标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5 丛枝菌根真菌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6.6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6.6.1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方法
        6.6.2 变量和数据描述
        6.6.3 各因子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7 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7.1 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7.1.1 建模数据
        7.1.2 变量筛选
        7.1.3 建模方法
        7.1.4 模型评价
    7.2 模型拟合结果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江西省崇义县典型林分抚育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抚育间伐对胸径树高生长的研究
        1.2.2 抚育间伐对单株材积与样地蓄积量影响的研究
        1.2.3 不同林龄林分对抚育间伐的响应
        1.2.4 抚育间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1.2.5 抚育间伐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1.2.6 抚育间伐对森林微环境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和试验点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地形条件
        2.1.3 土壤植被条件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抚育间伐试验设计
        2.3.2 林木生长指标测定及计算
        2.3.3 林分结构测定及计算
        2.3.4 天然林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计算
        2.3.5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抚育间伐对商品林单株的生长影响
        3.1.1 抚育间伐对单株胸径生长的影响
        3.1.2 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的影响
        3.1.3 抚育间伐对林分单株断面积生长量的影响
        3.1.4 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3.1.5 抚育间伐对林分样地生产力的影响
        3.1.6 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结构的影响
        3.1.7 不同林龄杉木对抚育间伐的生长响应
    3.2 抚育对天然林的影响
        3.2.1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2 抚育对天然林直径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进展及趋势
    1.1 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类型特点
        2.1.3 土壤类型特点
        2.1.4 森林植被
    2.2 研究内容
        2.2.1 立地因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2.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2.3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2.4 研究方法
        2.4.1 主成分分析法
        2.4.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
    2.5 技术路线图
    2.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分布情况
        3.1.1 总体分布概况
        3.1.2 不同立地因子上油松人工林面积分布情况
    3.2 立地因子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3.2.1 油松人工林主导立地因子确定
        3.2.2 立地因子与平均树高相关性分析
        3.2.3 立地因子与平均胸径相关性分析
        3.2.4 立地因子与平均蓄积量相关性分析
    3.3 基于平均蓄积量的山区油松人工林适生立地因子分析
        3.3.1 不同坡度、坡向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3.2 不同土壤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3.3 不同海拔高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3.4.1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及与林木生长因子相关性分析
        3.4.2 林分密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分析
        3.4.3 林分密度对平均胸径的影响分析
        3.4.4 林分密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3.5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3.5.1 不同坡向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3.5.2 不同海拔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讨论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贵州省概况
        2.1.2 锦屏县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2.3.1 重要概念辨析
        2.3.2 研究方法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3.1.1 研究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4.1.1 研究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5.1.1 研究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5.2.1 树高-胸径模型
        5.2.2 削度方程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6.2 抚育间伐技术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6.4 本章小结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8.1 系统需求分析
    8.2 系统设计
        8.2.1 系统流程
        8.2.2 功能结构
        8.2.3 数据库设计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8.4 系统实例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附件A
附件B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养分循环
        1.2.2 杨树特性
        1.2.3 毛白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因子
        1.2.4 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2.5 细根研究进展
        1.2.6 细根与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2.7 叶片研究进展
        1.2.8 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2.9 枯落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3.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细根生物量、形态和养分含量特征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小结
    3.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小结
    3.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3.5.1 材料与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3.6.1 材料与方法
        3.6.2 结果与分析
        3.6.3 小结
4 讨论
    4.1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蓄积量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3 毛白杨细根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4.4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片性状特征
    4.5 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4.6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蓄积量
        5.1.2 细根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5.1.3 细根与土壤之间定性、定量关系
        5.1.4 叶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方式
        5.1.5 种植密度影响林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
        5.1.6 不同种植密度下叶枯落物分解特征
    5.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碳储量国外研究进展
        1.2.2 森林碳储量国内研究进展
        1.2.3 碳储量估测方法概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条件
        2.1.3 森林资源分布
    2.2 数据来源
3.乔木林蓄积量模型研建
    3.1 林分蓄积量模型研建
        3.1.1 研建方法
        3.1.2 精度评价指标
    3.2 模型结果与评价
        3.2.1 研建结果
        3.2.2 精度评价
    3.3 不同模型对比与分析
    3.4 小结
4.乔木林碳储量估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估测方法及其精度评定
        4.1.1 估测方法
        4.1.2 精度评定
    4.2 估测结果及其变化分析
        4.2.1 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分析
        4.2.2 不同龄组碳储量分析
        4.2.3 不同地区碳储量分析
        4.2.4 乔木林碳密度变化分析
    4.3 环境因子对乔木林碳密度影响分析
        4.3.1 环境因子选取及重要性分析
        4.3.2 不同级别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诱导改造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 诱导改造对森林水文效能的影响
        1.2.3 诱导改造对森林光环境的影响
        1.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1.2.5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和林分更新的影响
    1.3 研究区域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样地设置
    1.4 研究内容
2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结构的影响
    2.1 研究方法
        2.1.1 样地设置
        2.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的树高胸径特征分析
        2.2.1 林分的树高胸径一元分布特征
        2.2.2 林分的树高胸径二元分布特征
    2.3 三种典型低质低效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3.1 空间结构参数的一元分布特征
        2.3.2 空间结构参数的二元分布特征
    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2 改造带宽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改造带宽对针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2 改造带宽对蒙古栎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改造带宽对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改造苗木对低质低效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改造苗木对针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2 改造苗木对蒙古栎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3 改造苗木对白桦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水文效能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2 改造带宽对土壤和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4.2.1 改造带宽对针阔混交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2.2 改造带宽对蒙古栎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2.3 改造带宽对白桦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2.4 改造带宽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4.3 改造苗木对土壤和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4.3.1 改造苗木对针阔混交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3.2 改造苗木对蒙古栎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3.3 改造苗木对白桦林土壤水文效能的影响
        4.3.4 改造苗木对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2 改造带宽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5.2.1 改造带宽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5.2.2 改造带宽对植被光合参数的影响
    5.3 改造苗木对低质低效林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5.3.1 改造苗木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5.3.2 改造苗木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5.4 冠层结构和光合参数指标相关性分析
    5.5 光合参数的日变化情况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及林分生长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诱导改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3 诱导改造对保留木生长的影响
    6.4 诱导改造对更新苗木的影响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诱导改造对低质低效林生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7.1 综合评价方法
        7.1.1 主客观综合赋权
        7.1.2 灰色关联度法
        7.1.3 模糊隶属函数
    7.2 诱导改造对森林生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7.2.1 诱导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恢复效果的评价
        7.2.2 诱导改造对林地水文效能恢复效果的评价
        7.2.3 诱导改造对林地光环境恢复效果的评价
        7.2.4 诱导改造对林分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的评价
        7.2.5 诱导改造对保留木以及更新木生长状态恢复效果的评价
        7.2.6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树冠形态结构
        1.2.2 树冠形态模型研究
        1.2.3 树木三维可视化研究
        1.2.4 林分密度控制图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课题资助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杉木研究区域
    2.2 杉木数据收集
        2.2.1 杉木树冠调查数据
        2.2.2 福建杉木一类清查数据
    2.3 桉树研究区域
    2.4 桉树数据收集
    2.5 本章小结
3 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处理
        3.1.2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3.1.3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选取
        3.1.4 模型再参数化
        3.1.5 模型拟合和检验指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
        3.2.2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3.2.3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再参数化结果
    3.3 树冠外轮廓形态展示
    3.4 本章小结
4 树冠动态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处理
        4.1.2 冠幅动态生长模型构建
        4.1.3 冠长动态生长模型构建
        4.1.4 树冠体积预测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冠幅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4.2.2 冠长动态生长模型拟合和检验
        4.2.3 树冠体积模型拟合与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自相关方法的树冠外轮廓模型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边际模型方法
        5.1.2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的自相关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CAR(x)的树冠外轮廓模型
        5.2.2 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的树冠外轮廓模型
    5.3 本章小结
6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研究
    6.1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
        6.1.1 模块A-传统林分密度控制模型
        6.1.2 模块B-林木径阶分布与树高—胸径预测模型
        6.1.3 模块C-干形分析与材种出材量模型
        6.1.4 模块D-树冠外轮廓形态与树冠体积预测模型
        6.1.5 模块E-年均净现值计算与经济收益密度控制模型
        6.1.6 模块F-林分生物量与碳储量预测模型
    6.2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各模块间关系
    6.3 本章小结
7 人工林经营模拟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7.1 系统需求分析
    7.2 系统设计
        7.2.1 系统流程
        7.2.2 系统功能设计
        7.2.3 数据库设计
    7.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7.3.1 林分生长收获模拟二维可视化
        7.3.2 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
    7.4 系统实现
        7.4.1 基于间伐的林分生长收获模拟
        7.4.2 林分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
        7.4.3 基于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抚育间伐
        7.4.4 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杉木林分蓄积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D]. 赵苏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D]. 范歌. 广西大学, 2020(07)
  • [3]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D]. 徐雪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江西省崇义县典型林分抚育效果评价[D]. 刘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D]. 梁佳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种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养分循环的影响[D]. 薄慧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乔木林碳储量估测研究[D]. 卢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影响[D]. 管惠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D]. 王成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杉木林分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