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来全[2](2021)在《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许多地区区域水文周期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均显着增加。蒙古高原地处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东亚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干旱缺水对植被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制约蒙古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能力和区域尺度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估算精度,探清蒙古高原绿色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关系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气-植被-土壤”角度出发,以植被生态系统与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研究主题,首先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和GPP之间的潜在关系,构建三种基于SIF的GPP估算模型,通过地面观测数据筛选最优GPP估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输出的GPP数据集对研究区G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利用Copula函数有效耦合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构建MMSDI干旱监测指数,系统分析了1981~2018年蒙古高原干旱发生强度、范围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从区域环境及大气环流角度探讨了干旱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干旱胁迫下GPP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干旱和GPP之间的相关性,从脆弱性角度建立了损失率曲线定量化分析了干旱造成的GPP损失量。最后,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气候模式计划(Scenario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CMIP6)数据对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蒙古高原干旱和植被GPP进行了预估。本研究技术手段提高了蒙古高原GPP和干旱监测精度,解决了干旱对不同植被生长状态影响大小的精确表征等关键性问题,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与植被交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与全球碳循环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将降尺度后的GOME-2 SIF数据与Tropomi SIF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R2=0.87);多种影响因素下的CNN-BP卷积神经网络GPP回归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对蒙古高原的GPP模拟存在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提高GPP模拟精度;蒙古高原2007~2018年区域生长季GPP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从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其中GPP高值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的东部林区。春季和秋季GPP以0.44 g Cm-2/a和0.45 g Cm-2/a的速率缓慢增长,夏季GPP以1.52 g Cm-2/a的速率呈显着增长趋势。(2)蒙古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三种土壤湿度格网数据(ERA-5、GLDAS、FLDAS)与实测站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ERA-5产品在捕捉蒙古高原土壤水分特征占一定优势。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耦合ERA-5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了修正的干旱检测指数(Modified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MMSDI),并利用历史灾情数据和SPEI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显示MMSDI指数在蒙古高原大范围干旱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981~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MMSDI整体呈显着下降趋势(MMSDI-12斜率-0.397/10a,P<0.05),并在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干旱程度明显加剧;空间上除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外其它地区干旱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蒙古国干旱情况严峻于我国内蒙古地区;不同季节干旱加剧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影响蒙古高原短期干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湿度、降水和大气饱和水汽压差。(3)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生长季各植被类型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其中草地植被最为敏感,灌丛、农田和沙地植被次之,针叶林和阔叶林敏感性较差;利用ARx自回归模型分析,从干旱到半湿润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力与AI指数呈对数关系(R2=0.88),表明蒙古高原植被的恢复力随着生态系统的湿润程度而增强。而植被的抵抗力指标在干旱到半湿润地区(R2=0.79)呈现抛物线形状的拟合线,在AI值0.28附近达到峰值。说明蒙古高原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好,而半干旱区的植被抵抗力较弱;GPP与MMSDI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短时间尺度MMSDI主导草地GPP波动,草地可作为短时干旱发生的“指示器”。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的GPP波动主要受中时间尺度的MMSDI影响。而针叶林和阔叶林GPP受长时间尺度干旱影响为主,与短时间尺度的MMSDI呈负相关关系;从干旱胁迫下的植被GPP损失率曲线分析,夏季草地GPP损失率较高。林区GPP损失率介于在0~40%区间,而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GPP的损失率介于草地和林区之间;2007~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典型草原GPP因干旱导致的损失量最为严重,累计达1.4×107g Cm-1。(4)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基于CMIP6全球气候模拟数据,经过筛选验证计算获取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的MMSDI数据集,结果显示蒙古高原年平均MMSDI值随三种同情景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降低。空间上,降低趋势的面积均由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扩大。21世纪初期与末期发生干旱的频率大于中期,研究区西部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MMSDI的GPP估算模型,并对蒙古高原未来GPP进行了预估。发现在未来三种排放情景下GPP均值都高于GPP历史均值。时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GPP速率减小。空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蒙古高原西部与中部地区植被GPP减小趋势大于其东部,其中内蒙古地区植被GPP呈现降低趋势且范围逐渐扩大。

仲召亮[3](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4](2020)在《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回顾与天保工程相关的政策以及工程和政策的实施成效,揭示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明确了方向;国有林区以内在驱动力将天保工程推向更深层次。为适应天保工程和生态修复的要求,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应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持续改善民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以及建立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未来改革思路等建议。

王利中[5](2020)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订了各项规划,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到1965年为止,不仅在当地建成了森林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促进了林区城镇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

李昂[6](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高旭[7](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粗放式的开采,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骤减,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力难以协调,严重制约着林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林区将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发现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存在着转型改革力度和深度不足;停伐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效果不明显;人员结构不合理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利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进行详细研究。运用SPSS25.0分析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林区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林区转型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要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林区政、企、事分开,并创新林区的经营体制;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及建立产业集群的方式优化调整林区产业结构;深入贯彻落实林区转型保障支持政策和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林区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快科技创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王韶晗[8](2020)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衡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是人工干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公园内部功能最为复合、游人需求最为多样的区域,是整个公园游览序列的开端,也是游人对森林公园最直观的印象。因此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为提升该地区森林公园品质,保障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地区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相关文献总结、经典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设计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3方面的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专家打分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确定相应的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量化计算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四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空间质量进行对照评价;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总结其建设效果受限成因,在宏观层面以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为根本要求,凝练适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形成整体设计策略,从而指导该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总体建设工作;同时将此要求贯彻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要素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各项设计要点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形成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而全方位满足各项指标的建设效果,建设出符合空间使用者需求,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兼具地域文化美感度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科学、准确的指导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效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寒地区域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工作提供参照。

于鹏跃[9](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内部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及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四期Landsat系列(Landsat5、landsat8)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叠置分析法、反距离权重法、相关性分析、重心转移等方法,探索1988~2018年时间段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以此为森林保护以及恢复不健康、亚健康森林植植被给予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特征1988~2018年时间段研究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雨量、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且在该时间段气温以北低南高空间格局为主,降雨量以北多南少空间格局为主,蒸发量以北少南多空间格局为主。(2)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变化特征从时间尺度上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1988~1998年森林健康状态主要呈下降趋势,1998~2008年森林健康状态呈上升趋势,2008~2018年森林健康状态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尺度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重心主要集中在针阔混交林地区,不健康、亚健康、优质健康等级森林逐渐向北部针叶林区转移,其中健康等级森林逐渐向南部落叶阔叶林区转移。(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从森林健康与气候的响应分析得出:1988~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三个林区当气温相对较低,降雨量及蒸发量相对较高时,森林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从相关系性分析表明,气温相较于降雨量、蒸发量与内蒙古森林健康的相关性较高,呈现为负相关。

贾丽娜[10](2020)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旅游作为重点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重点国有林区的产业贡献度逐年提高,已升级为重点国有林区的支柱产业。伴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旅游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新的发展模式下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协调性及制约因素,研究新时期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新对策、新思路,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以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森林旅游和协调发展的概念,介绍生态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分析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成效及问题,为下文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层次分析法存在一致性检验困难的缺陷引出模糊层析分析法。根据目前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从区位条件、管理机制、资源要素、法律政策4个方面总结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以4个制约因素为基础,选取了 16个三级指标与4个制约因素共同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制约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以三阶段DEA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为基础,结合选取的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系统内部协调性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位条件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资源要素影响次之,管理机制和法律政策对其影响相当;环境因素对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结果影响存在差异;近年来只有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影响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发展的指标影响程度均不一致。针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依法依规发展旅游、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重视科学技术应用8个有利于促进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1.3.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1.3.3 气候变化与植被生产力相关研究进展
        1.3.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土地利用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变化趋势率
        2.2.2 森氏斜率与M-K趋势检验分析法
        2.2.3 IDW空间插值
        2.2.4 干燥度指数
        2.2.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2.2.6 Copula联合分布函数
        2.2.7 留一交叉验证法
        2.2.8 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自回归模型
        2.2.9 精度评估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气象数据
        2.3.2 DEM数据
        2.3.3 土壤湿度数据
        2.3.4 MODIS数据
        2.3.5 GLASS数据
        2.3.6 土地利用数据
        2.3.7 SIF数据
        2.3.8 野外生物量实测数据
        2.3.9 CMIP6气候模式数据
第三章 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3.1 蒙古高原GOME-2 SIF数据降尺度处理
        3.1.1 GOME-2 SIF数据的降尺度
        3.1.2 GOME-2 SIF降尺度结果验证
    3.2 基于SIF数据的GPP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3.2.1 基于线性关系理论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2.2 基于CNN-BP卷积神经网络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3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3.3.1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时间变化特征
        3.3.2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MMSDI干旱指数的构建
        4.1.1 土壤湿度数据的验证
        4.1.2 MMSDI指数的构建
        4.1.3 MMSDI指数的验证
    4.2 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1 年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2 生长季MMSDI时空变化
        4.2.3 季节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3 干旱空间分布特征(EOF分解展开)
    4.4 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气象因子对干旱影响相关性分析
        4.4.2 干旱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5.1 GPP对干旱的敏感性分析
        5.1.1 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
        5.1.2 干旱胁迫下植被稳定性分析
    5.2 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MMSDI的响应关系
        5.2.1 时间尺度上的响应
        5.2.2 空间尺度上的响应
    5.3 干旱胁迫下不同植被GPP的损失估算
        5.3.1 干旱损失率曲线构建与验证
        5.3.2 2007~2018 年夏季因旱GPP损失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
    6.1 未来气候模式选取
    6.2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境情景下干旱特征
        6.2.1 SSP1-2.6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2 SSP2-4.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3 SSP5-8.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3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GPP的时空变化特征
        6.3.1 基于多尺度MMSDI指数的未来GPP预估模型构建
        6.3.2 不同情景下GPP的时间变化趋势
        6.3.3 不同情景下的GPP空间变化趋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政策与建议
    7.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2.2.1 野外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2.3.2 森林碳汇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3.2.5 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4.2.5 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5.2.5 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6.2.5 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7.1 研究区概况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7.2.5 综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1 研究区概况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8.2.5 综合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1 必要性与意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9.2.5 综合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10.1 必要性与意义
    10.2 数据统计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4 综合分析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1.1 天保工程促进了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发展
    1.2 天保工程明确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基本方向
2 天保工程二期激发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内在动力
    2.1 天保工程改善重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成效不彰
    2.2 天保工程一期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
        第二,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替代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第三,实施天保工程一期使森工企业负担有所增加。
3 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开展改革顶层设计
4 天保工程期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面临的问题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4.2 天保工程区的民生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4.3 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仍然存在
    4.4 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4.5 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5 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措施建议
    5.1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快林区的改革步伐
    5.2 加大对天保工程区的投入,改善民生推进改革
    5.3 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科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
    5.4 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天然林资源多元化保护机制
    5.5 形成农林融合发展的全新改革思路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的历史背景
    (一)丰厚的资源基础
    (二)林区建设的构想和规划
二、 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历程
三、 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影响
四、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的历史经验

(6)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绿色发展理论
        三、产业结构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第一节 林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三、社会发展
    第二节 林区经济转型的意义
    第三节 林区经济转型的现状分析
        一、林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 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二) 林区企业经济生产效益分析
        二、社会发展现状
第三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林区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停伐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缓慢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
        四、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五、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
        二、产业结构的制约
        三、林区劳动力转移受限
        四、对林区经济转型的认识不足
第四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林区经济转型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影响因素数据的检验与分析
        一、数据检验
        二、数据分析
    第三节 主成分回归分析
        一、建立回归模型
        二、回归模型检验
        三、模型分析
第五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内外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 美国—建立国有林垂直管理模式
        (二) 德国—倡导近自然林业理论
        二、国内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 吉林国有林区—大力发展智慧林业
        (二) 黑龙江国有林区—构建现代化林业生产经营体系
    第二节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一) 加快推进林区政企事分开
        (二) 创新林区经营体制
        二、优化调整林区产业结构
        (一)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二)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
        (三) 建立林业产业园区
        三、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二) 促进林区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建立健全林区保障体系
        (一) 加快推进林区科技创新
        (二) 制定林区税收优惠政策
        (三) 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四) 提高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相关界定
        2.1.1 概念界定
        2.1.2 功能特性
        2.1.3 影响因素
        2.1.4 布局分类
        2.1.5 构成要素
    2.2 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2.2.1 行为需求
        2.2.2 空间场所
        2.2.3 可持续与环境承载力
        2.2.4 景观美学
    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3.2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特征分析与总结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初定
        3.1.2 指标筛选
        3.1.3 指标体系建立
    3.2 评价体系建立
        3.2.1 评价标准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2.3 综合分级
    3.3 研究对象概况
        3.3.1 区位概况
        3.3.2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3.3.3 入口空间调研概况
    3.4 统计结果分析
        3.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3.4.2 层次分析结果
        3.4.3 对比分析
        3.4.4 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现状成因与设计策略
    4.1 现状特征成因分析
        4.1.1 区域条件所限
        4.1.2 管理体制不完善所限
        4.1.3 规划设计滞后所限
    4.2 总体设计原则
        4.2.1 功能性
        4.2.2 生态性
        4.2.3 美感度
    4.3 基本设计策略
        4.3.1 确定空间选址
        4.3.2 划定设计范围
        4.3.3 明确容量尺度
        4.3.4 场地地形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平面设计与空间组织
    5.1 平面设计
        5.1.1 功能组织
        5.1.2 交通组织
        5.1.3 平面形式
    5.2 空间组织
        5.2.1 空间的划分
        5.2.2 空间的围合
        5.2.3 形式的丰富
        5.2.4 序列的组织
    5.3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要素与可持续设计
    6.1 要素设计
        6.1.1 基面要素
        6.1.2 维护面要素
        6.1.3 设施小品要素
    6.2 可持续设计
        6.2.1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6.2.2 空间小气候设计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森林健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健康概念的提出
        1.2.2 基于森林调查的健康研究进展
        1.2.3 基于遥感数据的健康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土壤状况
    2.3 气候状况
    2.4 森林植被状况
    2.5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3.1.1 数据来源
        3.1.2 技术路线
    3.2 林地信息的提取
    3.3 森林健康遥感模型的应用
        3.3.1 模型提取指标及方法
        3.3.2 遥感模型
    3.4 统计计算方法
        3.4.1 重心迁移模型
        3.4.2 反距离权重法
        3.4.3 叠置分析法
        3.4.4 相关性分析法
4 研究内容
5 结果与分析
    5.1 气候特征分析
        5.1.1 气温特征分析
        5.1.2 降雨量特征分析
        5.1.3 蒸发量特征分析
        5.1.4 降雨量与蒸发量对比分析
    5.2 森林健康动态变化
        5.2.1 森林动态变化
        5.2.2 内蒙古大兴安岭多年森林健康分析
        5.2.3 不同区域森林健康动态变化
        5.2.4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重心迁移分析
    5.3 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5.3.1 森林健康与气温的响应
        5.3.2 森林健康与降雨量的响应
        5.3.3 森林健康与蒸发量的响应
        5.3.4 气温、降雨量、蒸发量与森林健康相关性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旅游
        2.1.2 协调发展
    2.2 相关理论介绍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与问题
    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历程
    3.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
        3.2.1 森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3.2.2 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3.2.3 森林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
    3.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成效
        3.3.1 森林旅游市场的扩大
        3.3.2 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
        3.3.3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
    3.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问题
        3.4.1 产业竞争力弱
        3.4.2 旅游区同质化严重
        3.4.3 人力资源流失
        3.4.4 资源保护与开发冲突加剧
        3.4.5 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不完善
    3.5 本章小结
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及缺陷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4.2 制约因素
        4.2.1 区位条件
        4.2.2 管理机制
        4.2.3 资源要素
        4.2.4 政策约束
    4.3 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2 备选评价指标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4 制约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协调性分析
    5.1 分析模型
        5.1.1 三阶段DEA模型
        5.1.2 灰色关联度模型
    5.2 指标选取
    5.3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协调性
        5.3.1 第一阶段计算结果
        5.3.2 第二阶段结算结果
        5.3.3 第三阶段计算结果
    5.4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4.1 内蒙古森工集团
        5.4.2 吉林森工集团
        5.4.3 龙江森工集团
        5.4.4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5.5 本章小结
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6.2 创新管理制度体系
        6.2.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6.2.2 完善林地管理制度
    6.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6.4 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
    6.5 依法依规发展旅游
    6.6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7 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
    6.8 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6.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D]. 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天保工程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关系探究[J]. 李尔彬,孙延华,朱震锋,刘宇.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6)
  •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J]. 王利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高旭.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王韶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9]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D]. 于鹏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D]. 贾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