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臭氧处理研究进展

粗饲料臭氧处理研究进展

一、臭氧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章燕柳[1](2020)在《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水稻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产量下降,但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少,对稻草饲用品质(秸杆化学组成)的研究则更少。本研究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对照和高浓度臭氧(约80 nL·L-1)处理,以淮稻5号、扬稻6号、武运粳27、丰优香占、甬优1540、桂农占、深两优136和中早39为供试材料,测定成熟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以及结实期稻草饲用品质的动态变化,系统研究水稻品质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主要研究结果为:1.与对照相比,高臭氧浓度使稻谷饱粒重、糙米重、稻谷体积和糙米体积平均下降5.6%**、6.5%**、8.4%**和7.1%**,但籽粒充实度无显着变化。高臭氧浓度使稻谷和糙米粒长、粒宽和粒厚平均下降1.8%**-5.1%**,但使长宽比增加1.7%**-2.1%**。高臭氧浓度对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均无显着影响。臭氧与品种间互作对稻米密度、糙米重和精米重的影响达显着水平。2.高臭氧浓度使糙米率和精米率均下降1.3%**,高臭氧浓度使完整糙米粒率下降1.8%**,绿色糙米粒率和不完善糙米粒率则分别增加89.8%+和60.9%*,其中臭氧与品种互作对糙米率和精米率均有显着影响。3.高臭氧浓度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分别下降4.5%**和6.0%*。从RVA谱看,高臭氧浓度使糙米消减值、最高粘度时间和糊化温度平均增加26.3%*、1.4%*和2.0%*;而精米RAV参数均无显着变化(糊化温度除外)。从食味品质看,高臭氧浓度使米饭综合值、外观、口感、食味值、黏度和平衡度分别下降2.29%**、6.94%**、3.41%**、4.26%**、17.71%**和3.11%*,但使硬度增加11.7%**。除食味值外,臭氧与品种间的互作对稻米胶稠度和米饭食味指标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4.高臭氧浓度使稻米蛋白质浓度平均增加4.3%**,这主要与各蛋白组分大幅度增加有关,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增加9.03%*、4.79%+和5.00%**。高臭氧浓度使氨基酸总量增加2.3%,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1.8%和2.6%,而各氨基酸组分无显着变化。从矿质元素看,除Ca、B和Fe元素外,高臭氧浓度使稻米N、P、K、Mg、S、Cu、Mn和Zn均达显着增加趋势,增幅为4.3%**-13.7%**。高臭氧浓度使植酸浓度也显着增加7.4%**。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多数指标均表示臭氧与品种间有显着互作效应。5.于抽穗期、穗后20d和成熟期测定供试品种叶片和茎鞘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高臭氧浓度使结实期稻草(包括叶片和茎鞘)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别增加10.9%**、2.0%**和0.9%+,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分别下降15.1%**和18.6%**,而总酚浓度上升5.0%**。高臭氧浓度使稻草粗蛋白含量极显着增加7.1%,使矿质元素N、Mg、Ca、Fe、Mn和Zn浓度分别增加7.1%**、12.5%**、6.4%**、10.1%**、7.6%**和4.73%**,对P、K和Cu元素浓度的影响则不显着。与此相反,高臭氧浓度使稻草所有碳水化合物指标的累积量均大幅下降,最大降幅达33.9%**。绝大多数情形下,臭氧处理与品种、部位或生育期间的互作对上述参数的影响达显着水平。6.在所有测定的220个指标中,臭氧与品种间的互作对98个指标的影响达显着水平;稻草饲用品质指标共有129个,其中臭氧与时期间的互作对65个指标达显着影响水平,臭氧与部位间互作对40个指标的影响达显着水平。总体看,供试品种各品质性状对高臭氧浓度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扬稻6号>甬优1540>深两优136>桂农占>武运粳27>淮稻5号>中早39>丰优香占。综上所述,高臭氧浓度使稻米外观与加工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和稻草饲用品质整体变劣,如:稻谷和糙米重量和体积均达极显着下降水平,稻米胶稠度和食味评价指标亦均达极显着下降水平,但使营养品质中蛋白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饲用品质中稻草总酚浓度极显着增高,严重影响反刍动物对稻草营养的吸收。多数情况下,高臭氧浓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对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还受到不同生育期和植株不同器官的影响。

魏川子[2](2020)在《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玉米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或造成环境污染,其中饲料化利用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方式之一。物理处理包括粉碎、蒸煮、热喷、辐射及高温蒸汽法等;化学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碱化、氧化、酸化和氨化等。微生物处理法,目前常使用青贮、微贮、酶解法等处理。本试验通过研究产阮假丝酵母不同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探索出产阮假丝酵母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应用瘤胃尼龙袋法评估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和氨化发酵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旨在选出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佳方法,为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四个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24℃、28℃、32℃、36℃)、时间(24 h、48h、72 h、96 h、120 h)、含水量(55%、60%、65%、70%、75%)、酵母菌接种量(1%、3%、5%、7%、9%)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快速氨化玉米秸秆(氨化时间为2 h,压强为0.3 Mpa,粗蛋白质含量为13.37%)为原材料,先进行单因素实验,之后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佳发酵条件,本试验中采用响应面作相应优化,以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1)发酵温度为32℃组的CP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发酵时间为48 h组的CP含量显着高于24 h组、96 h组和120 h组(P<0.05),与72 h组差异不显着(P>0.05);(3)发酵含水量为65%组的CP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酵母菌接种量为7%组的CP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5)在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48 h,含水量65%,酵母菌接种量7%时,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获得最高为17.01%,显着高于未发酵的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P<0.05)。试验二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Ⅰ、Ⅱ、Ⅲ和Ⅳ这4个组,分别为:玉米秸秆(对照组)、氨化玉米秸秆、发酵玉米秸秆、氨化发酵玉米秸秆,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按照概略养分分析和Van Soest纤维分析方法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4个试验样品的粗蛋白质(CP)、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指标,然后使用计算机模型计算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氨化发酵玉米秸秆的DM、NDF、ADF均显着低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其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均显着高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2)氨化发酵玉米秸秆DM的瘤胃可降解组分(D)、滞留时间(T0)和有效降解率(EDDM)均显着高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3)CP的瘤胃降解速率(Kd)氨化发酵玉米秸秆最高,与玉米秸秆和氨化玉米秸秆差异显着(P<0.05),与发酵玉米秸秆差异不显着(P>0.05),氨化发酵玉米秸秆的瘤胃可降解组分(D)和有效降解率(EDCP)均显着高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4)氨化发酵玉米秸秆NDF的瘤胃降解速率(Kd)和有效降解率(EDNDF)均显着高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5)ADF的瘤胃降解速率(Kd)和有效降解率(EDADF),氨化发酵玉米秸秆均显着高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P<0.05),其瘤胃不可降解组分(U)最低,且与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发酵玉米秸秆差异显着(P<0.05)。综上所述,通过响应面优化获得了最优的发酵条件(温度:32℃,时间:48 h,含水量:65%,酵母菌接种量:7%)。发酵和氨化共处理玉米秸秆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显着提高,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7.04%,粗脂肪含量提高到1.64%,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下降到64.04%、38.80%。DM、CP、NDF和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ED)分别提高到48.90%、56.92%、37.07%、39.23%。

谢春梅,李想,何永美,祖艳群,李元[3](2020)在《元阳梯田水稻秸秆饲用特征对增强的UV-B辐射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水稻秸秆的饲用特征对UV-B辐射的响应。【方法】通过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为材料,研究不同强度UV-B辐射处理(0、2.5、5.0和7.5 kJ/m2)对水稻秸秆生长形态(茎秆长、茎粗和生物量)和饲用化学成分(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可溶性糖和非蛋白氮)的影响,并分析秸秆的品质营养价值指数(秸秆的可吸收营养物质总量TDN、净能NE1、秸秆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的干物质DDM和相对饲料价值RFV)。【结果】随着UVB辐射增强,水稻秸秆的长度和茎粗增加,生物量下降。不同UV-B辐射增强处理下,水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着的差异;非蛋白氮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单峰变化规律;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2.5 kJ/m2 UV-B辐射处理时最低。2.5和5.0 kJ/m2 UV-B辐射处理时,形态响应指数、饲用品质响应指数和综合响应指数较高;2.5 kJ/m2 UV-B辐射处理时,秸秆的品质营养价值指数TDN、NE1、DMI、DDM和RFV最高,分别为46.92 g/kg、5.01 MJ/kg、1.93 g/kg、56.05 g/kg和83.85%。【结论】适当的UV-B辐射能提高水稻秸秆的饲用特征,UV-B辐射为2.5 kJ/m2时水稻秸秆饲用特征较好。

雷海波,王杰[4](2019)在《不同处理方法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纤维消化力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哺乳动物消化腺分泌的淀粉酶不能作用于纤维β-1,4-糖苷键,因此其本身不能直接利用纤维,加之细胞壁结构独特性,这是限制纤维消化的根本原因。真菌和细菌能分泌纤维素分解酶,故在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物中有许多纤维素酶可以起作用。在保障反刍动物体质和生产性能不下降的情况下,运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增加反刍动物饲料日粮中纤维消化率是有效降低畜牧养殖业生产成本,充分利用粗饲料资源的有效途径。

秦渊渊[5](2019)在《不同发酵处理对蔬菜废弃物降解的影响及产物无害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蔬菜废弃物无序堆置和低效处理导致的面源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其资源化高效利用研究与创新迫在眉睫。肥料化仍是蔬菜废弃物处理的最主要途径,其液化产物,易实现轻简化、精细化和自动化灌溉管理。本试验以甘蓝类叶菜残株和番茄残株鲜样为原料,选取固水比、C/N、微生物菌剂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寻蔬菜废弃物高效降解的最优参数组合及臭氧对其发酵液消毒的条件,以期为蔬菜废弃物发酵技术在扩大化生产中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N是影响叶菜类蔬菜残株降解效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固水比;C/N为20:1时处理1、4、7降解率分别为83.61%、89.53%、93.02%,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固水比1:9+C/N 20:1+秸秆发酵菌剂(处理7)的降解效果最好;进一步结合发酵液态产物的总养分含量和发芽指数分析发现,叶菜类蔬菜废弃物发酵降解的较优参数组合处理1为:固水比3:7+C/N 20:1+添加发酵剂。(2)与叶菜类相比,影响果菜类残株降解的首要因素相同也是C/N,但次要因素为外源微生物菌剂;果菜类残株降解速度较慢,33天后增幅急剧减少,此时C/N为18:1的处理1、4、7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9.62%、65.44%、64.01%,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综合降解率、养分含量和发芽指数,果菜类蔬菜废弃物降解的优化参数组合为:固水比2:8+C/N 20:1+添加胶冻芽孢杆菌;整个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细菌。(3)随着臭氧曝气的持续进行,所有处理发酵液中pH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液温为30℃时pH最高;发酵液温度为30℃时,臭氧氧化时间为30 min,液温为20℃时,臭氧氧化时间为120 min;氧化过程中发酵液中氮素的各种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臭氧氧化过程对总磷含量去除效果不大。

刘婷婷[6](2017)在《“张杂谷”饲草加工调制技术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就“张杂谷”饲草开展了谷草氨化、全株谷子青贮和收获籽实后谷秸黄贮三种加工调制技术探究,通过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体外产气法评定其对“张杂谷”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以确立“张杂谷”饲草适宜的加工调制技术。研究分三个试验进行:(1)不同尿素水平(占秸秆重的3%、4%、5%和6%)和水用量(20%、30%、40%和50%)对氨化谷草的养分含量和体外培养发酵产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5%和6%尿素氨化谷草中的CP含量极显着高于3%和4%尿素氨化谷草(P<0.01)。随尿素用量的增加,氨化谷草中的NDF含量降低。水用量对氨化谷草中CP含量及结构性纤维成分含量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随着尿素添加水平的升高,氨化谷草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和体外发酵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评定,氨化谷草的适宜尿素用量为5%,水用量为50%。(2)两种处理形式(处理A:在全株谷子青贮中添加2%、4%和6%的糖蜜;处理B:在处理A的基础上再添加1.5‰的菌剂)对全株谷子青贮的养分含量和体外培养发酵产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中4%糖蜜全株谷子青贮的CP含量高于2%和6%糖蜜全株谷子青贮,而NDF含量低于2%和6%糖蜜全株谷子青贮;处理B与处理A结果相似。两种处理方式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营养物质降解率和体外发酵指标。综合评价,全株谷子青贮时添加4%糖蜜为宜。(3)四种处理形式(处理A:添加收获籽实后谷秸鲜重1‰、2‰、3‰的菌剂;处理B:添加谷秸鲜重2%、3%、4%的尿素及2‰的菌剂;处理C:添加谷秸鲜重0.5%、1%、2%的玉米面;处理D:在处理C的基础上分别再添加2%尿素+2‰菌剂)对谷草黄贮的养分含量和体外培养发酵产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以CP和NDF含量评价谷草品质,处理A效果最好。处理A和处理B均提高了CPD,处理B极显着提高了黄贮谷草的NDFD(P<0.01)。综合分析,谷草黄贮的适宜方式为处理A,以添加1‰菌剂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张杂谷”谷草氨化的适宜尿素用量为5%,水用量为50%;“张杂谷”全株青贮以添加4%的糖蜜为宜;“张杂谷”谷草黄贮以添加1‰菌剂效果最佳。确立了“张杂谷”饲草的适宜氨化、青贮和黄贮加工调制技术。

刘松[7](2017)在《关中地区奶牛饲料作物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是人为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饲料作物生产是畜牧业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很少有对奶牛饲料作物种植和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本研究以陕西省关中地区奶牛饲料作物为评估对象,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关中平原奶牛饲料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评估了不同奶牛饲料作物的环境影响特征,分析了奶牛饲料环境影响的主要污染环节和污染物,探讨了化肥减施、节水灌溉、耕作方式的环境影响潜力,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实现饲料作物的清洁生产和国家“粮改饲”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根据调研获取的基础数据,采用LCA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为:生产1kg奶牛饲料干物质的全球变暖(gCO2/kgDM)、酸化(gSO2/kgDM)、富营养化(gPO43-/kgDM)、光化学臭氧合成(gC2H4/kgDM)、能源利用(MJ/kgDM)、土地利用(m2/kgDM)、水资源利用(m3/kgDM)潜值分别为:能量饲料(274.797736.832、1.7955.773、0.5101.469、0.0730.123、2.3115.780、0.5801.528、0.1580.521);蛋白饲料(589.352935.775、4.7109.369、0.9421.890、0.4120.813、7.2997.764、0.7732.904、0.1710.765);粗饲料(86.698255.326、0.6554.943、0.1651.138、0.0140.130、0.6682.156、0.1801.091、0.0610.703)。除苜蓿外,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的环境影响潜值高于粗饲料。(2)化肥生产和田间施用是饲料作物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环节,占全球变暖潜值的39.1%68.0%,占酸化潜值的57.2%74.8%,占富营养化潜值的83.492.4%,占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值的12.2%61.4%。化肥使用量与全球变暖、富营养化、酸化潜值成高度正相关。灌溉是仅次于化肥生产和施用的重要环节,占全球变暖潜值的22.5%30.8%,占酸化潜值的8.0%36.0%,占光化学臭氧合成4.8%19.8%。农机使用对光化学臭氧合成贡献率较高,约为48.4%91.6%。其他环节影响较小。饲料作物生产的全球变暖主要污染物是CO2和N2O,来自化肥生产、能源燃烧和氮肥田间施用;酸化主要污染物是NH3,来自氮肥田间施用的氨挥发。富营养化主要的污染物是NO3-和NH3,来源于氮肥田间施用的氨挥发和氮素淋溶损失。光化学臭氧合成主要污染物是CO,来源于化石原料和燃料的燃烧。(3)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玉米、小麦、苜蓿按推荐施肥量的减排潜力较大,除光化学烟雾合成潜值外,均超过了8%。油菜、青饲玉米和大豆的减排潜力不明显,均未超过5%。饲料作物按推荐水量灌溉的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合成减排潜力极小,全球变暖和酸化减排潜力较大,但均未超过16%;采用滴灌和喷灌的灌溉方式,若不考虑管道生产的污染物排放,玉米、小麦和苜蓿的减排潜力在0.9%12.1%之间,减排潜力较小;但如果考虑管道生产的污染物排放,则滴灌和喷灌措施虽然减少了水资源消耗量,但却增加了光化学臭氧合成的污染物排放。若饲料作物生产采用保护性耕作,与传统常规耕作相比,小麦、油菜、大豆、棉花、苜蓿的环境影响潜值可降低5.3%26.6%,减排潜力较明显。(4)对种植环节、基础数据来源、GWP特征值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化肥施用量的环境影响潜值差异显着,饲料种植环节中化肥使用量对环境影响潜值最为敏感;奶牛饲料作物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统计数据的环境影响潜值(1功能单位)与调研数据相比差异显着,主要原因在于施肥量、灌溉水量、柴油使用量、产量上的差异;IPCC1996和IPCC2013的全球变暖潜值差异显着(苜蓿除外),N2O增温潜势值对奶牛饲料全球变暖潜值最为敏感。

李诚[8](2015)在《臭氧破解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屏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通过预处理技术打破秸秆生物降解屏障,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提高秸秆生物降解效率为目标,研究了秸秆臭氧预处理技术,为秸秆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首先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粉碎粒径和皮穰组织差异对秸秆多糖酶解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目数秸秆粉的酶解效果发现,随着秸秆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酶解效率逐渐提高。秸秆粉从20/40目到300目,酶解还原糖产量从2.85%提高到9.17%。秸秆皮的酸不溶木质素含量约20%,略高于秸秆穰的约17%,秸秆皮的酶解还原糖产量约1.3%6.0%总体低于秸秆穰(约4.7%7.9%)。以上实验事实说明,仅通过粉碎和皮穰分离难以有效提高秸秆的酶解效率。从理论上分析了臭氧处理过程,建立反应器臭氧浓度分布模型,并根据处理过程中的臭氧消耗浓度曲线拟合得到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秸秆物料的粒径和含水量对臭氧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臭氧消耗浓度曲线、臭氧消耗量和木质素去除率,发现粒径和含水量均显着影响处理效果,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交互作用与水分活度有关,说明水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取决于水分状态。最终确定过300目样品(中位径75?m左右)含水量60%臭氧处理90 min为最佳的处理条件,此时的木质素去除率达到80%。此外还发现,臭氧消耗量和木质素降解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R2=0.9679),说明处理过程中臭氧主要作用于木质素的降解。然后研究了臭氧处理对秸秆成分、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能够显着降解木质素,也能够使部分木聚糖降解溶出,但是对纤维素没有明显影响。臭氧处理能够显着提高秸秆多糖的酶解效率,而且提高的幅度与木质素去除率的趋势一致。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过300目样品含水量60%臭氧处理90 min),纤维素酶解率达到最大值(80%),比未处理样品(20%)提高了3倍。进一步分析显示木质素含量与酶解还原糖产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2=0.9687),说明木质素降解是提高酶解效率的主要原因。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木质素减少显着改善了秸秆颗粒对纤维素酶的吸附能力,这也是酶解效果改善的表现。最后研究了臭氧处理产生的降解物对纤维素酶和发酵菌种的影响并初步评价臭氧处理秸秆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降解物对纤维素酶活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发酵菌(乳酸片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来看,臭氧处理仍然改善了秸秆的发酵效果,说明臭氧处理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预处理技术。

穆钰,耿如林,矫健,薛晓燕[9](2015)在《臭氧灭菌技术处理猪场沼液粪大肠菌群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沼液是沼气工程发酵后的产物,可作为肥料在大田中消纳,但中国大部分猪场缺乏足够的土地用于沼液的贮存和消纳。文章重点研究利用臭氧灭菌技术杀灭沼液中的粪大肠菌群,使经过处理的沼液中粪大肠菌群数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达到回冲猪舍标准,节约水资源同时实现沼液二次利用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当臭氧溶水浓度达5 mg·L-1时,灭菌率增长迅速,且灭菌效果与臭氧溶水浓度之间存在滞后现象。采用5 g·h-1和20 g·h-1的臭氧发生器分别处理20 L和50 L沼液,作用60 min后,可分别杀灭沼液中95.74%和75.93%的粪大肠菌群。该研究可为沼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徐清华[10](2014)在《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我国新疆牧区放牧家畜饲料供给不足和营养不均衡影响生产性能带来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是以尿素、氧化钙和食盐复合处理农作物秸秆,研究处理后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秸秆的加工调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探讨复合化学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由三个部分组成。试验一:复合处理小麦秸秆化学试剂添加量的优化。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对用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后的麦秸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且通过体外产气法对处理前后麦秸进行了产气性能和降解率的研究。在本试验中,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均采用了三个水平,尿素和氧化钙均按麦秸风干重0%、2%和4%的量添加,氯化钠按麦秸风干重0%、0.5%和1%添加量添加。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和油菜秆的效果研究。本试验采用试验一中最优的处理组,即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处理组,处理玉米秸和油菜杆。通过测定调制前后不同秸秆的相关营养指标以及不同秸秆的消化率的差异,比较和分析复合化学处理对不同秸秆的调制效果。试验三:用试验一中优化的复合化学调制方法处理玉米秸秆进行绵羊的饲喂试验,通过进行采食量、日增重和增重效率等生长性能的测定,确定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一:只添加氧化钙和氯化钠而没有添加尿素的处理组(B1,B2,B3,C1,C2,C3)出现了发霉状况,添加尿素的各处理组良好;添加尿素的处理组的粗蛋白(CP)水平显着高于未添加尿素的的试验组和原料组(P <0.05),复合化学各处理组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 <0.05)。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组玉米秸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处理组玉米秸的NDF和ADF含量低于原料组NDF和ADF含量。处理组玉米秸OMD明显高于原料组,与玉米秸原料组相比,提高幅度达到15.87%。处理组油菜杆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达到6.66%;处理组油菜杆的NDF和ADF含量低于油菜杆原料组中NDF含量;处理组油菜杆的OMD明显高于油菜杆原料组,与油菜杆原料组相比,处理组OMD提高幅度达到17.90%。试验三:在本试验中,玉米秸秆经过复合化学处理使绵羊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复合化学处理组绵羊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0.79%,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3.83%。结论:试验一: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和油菜杆能够明显提高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和有机物降解率。试验三、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明显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

二、臭氧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水稻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高臭氧浓度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1.2 高臭氧浓度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1.3 高臭氧浓度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3.1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1.3.2 稻米胶稠度
        1.3.3 米饭食味评价指标
        1.3.4 米饭粘滞特性(RVA谱)
    1.4 高臭氧浓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1.4.1 蛋白质含量
        1.4.2 氨基酸含量
        1.4.3 元素含量
        1.4.4 植酸含量
    1.5 高臭氧浓度对稻草饲料品质的影响
        1.5.1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5.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5.3 粗蛋白含量
        1.5.4 元素含量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平台
    2.3 试验材料与培育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1 稻米外观品质
        2.4.2 稻米加工品质
        2.4.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2.4.4 稻米营养品质
        2.4.5 稻米植酸浓度
        2.4.6 稻草饲用品质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外观、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3.1.1 加工品质
        3.1.2 外观品质
    3.2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3.2.1 直链淀粉含量
        3.2.2 胶稠度
        3.2.3 糙米粘滞特性(糙米RVA谱)
        3.2.4 精米粘滞特性(精米RVA谱)
        3.2.5 米饭食味评价指标
    3.3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3.3.1 蛋白质
        3.3.2 氨基酸含量
        3.3.3 元素浓度
        3.3.4 植酸浓度、植酸与锌摩尔比
    3.4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结实期稻草饲用品质的动态影响
        3.4.1 碳水化合物
        3.4.2 粗蛋白
        3.4.3 元素浓度
4. 小结与讨论
    4.1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4.1.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4.1.2 糙米粒率和垩白度
    4.2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外观品质的影响
    4.3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4.3.1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4.3.2 粘滞特性和食味指标
    4.4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4.4.1 蛋白质与氨基酸浓度
        4.4.2 元素与植酸浓度
    4.5 高臭氧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4.5.1 碳水化合物总量
        4.5.2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
        4.5.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
        4.5.4 粗蛋白和元素浓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情况
        1.1.2 我国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 秸秆饲料化处理加工方式及研究进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2.4 复合法
    1.3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1.3.1 粗饲料常规成分分析
        1.3.2 瘤胃尼龙袋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玉米秸秆的氨化处理
        2.1.3 菌种的活化
        2.1.4 氨化玉米秸秆发酵试验设计
        2.1.5 响应面优化设计
        2.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1.1 发酵温度、时间、含水量、酵母菌接种量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1.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与方差分析
        3.1.3 响应面图分析
    3.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1.1 发酵温度、时间、含水量、酵母菌接种量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1.2 发酵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常规营养组分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4.2.4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4.2.5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参数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不同处理方法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纤维消化力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纤维的定义及特征
2 反刍动物瘤胃降解饲料纤维的机制
    2.1 瘤胃中微生物关于纤维的连接和粘附
    2.2 瘤胃纤维能够进行降解的水解酶
    2.3 瘤胃纤维的降解和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联
3 不同处理方法对反刍动物纤维消化的影响
    3.1 物理加工处理的影响
    3.2 化学处理的影响
        3.2.1 碱性处理
        3.2.2 氨化处理
        3.2.3 氧化处理
    3.3 生物学处理方法
4 结论

(5)不同发酵处理对蔬菜废弃物降解的影响及产物无害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蔬菜废弃物来源及特点
        1.2.1 蔬菜废弃物的来源
        1.2.2 蔬菜废弃物的特点
    1.3 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肥料化利用研究
        1.3.2 能源化利用研究
        1.3.3 饲料化利用研究
        1.3.4 其它资源化利用研究
    1.4 蔬菜废弃物降解与液化处理
    1.5 液化产物无害化处理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2 发酵因素对叶菜类(主)蔬菜废弃物降解与产物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发酵装置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发酵处理pH和 EC值动态变化
        2.2.2 不同发酵处理对叶菜类(主)蔬菜废弃物降解率的影响
        2.2.3 不同发酵处理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2.2.4 不同发酵处理对产物发芽指数的影响
    2.3 讨论与结论
3 发酵因素对果菜类蔬菜废弃物降解与产物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发酵装置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发酵处理pH和 EC值动态变化
        3.2.2 不同发酵处理对果菜类蔬菜废弃物降解率的影响
        3.2.3 不同发酵处理产物中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3.2.4 不同发酵处理对产物养分含量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3.3 讨论与结论
4 发酵产物无害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装置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氧化处理过程中pH值动态变化
        4.2.2 不同氧化处理过程中COD去除情况
        4.2.3 不同氧化处理过程中氮素变化情况
        4.2.4 不同氧化处理过程中总磷变化情况
    4.3 讨论与结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和专利情况
致谢

(6)“张杂谷”饲草加工调制技术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谷草氨化处理以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二“张杂谷”全株青贮处理以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三“张杂谷”谷草黄贮处理以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关中地区奶牛饲料作物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LCA简介和作物种植业LCA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LCA简介
        1.2.2 国外农作物种植LCA研究进展
        1.2.3 国内农作物种植业LCA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奶牛饲料作物生产系统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1.3.2 奶牛饲料作物生产系统环境影响评估
        1.3.3 奶牛饲料作物生产系统污染物减排措施和潜力
        1.3.4 环境影响潜值的敏感性分析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目标定义和系统边界
        2.2.2 清单分析
        2.2.3 影响评价
第三章 奶牛饲料作物环境负荷和污染物排放特征
    3.1 全球变暖(GWP)
        3.1.1 全球变暖潜值LCA评价结果
        3.1.2 不同环节对GWP的影响
        3.1.3 不同温室气体对GWP的影响
        3.1.4 氮肥与灌溉对GWP的影响
    3.2 酸化(AP)
        3.2.1 酸化潜值LCA评价结果
        3.2.2 不同环节对AP的影响
        3.2.3 不同酸化污染物类型对AP的影响
        3.2.4 氮肥施用对AP的贡献率
    3.3 富营养化(EP)
        3.3.1 富营养化LCA评价结果
        3.3.2 不同环节对EP的影响
        3.3.3 不同富营养化污染物对EP的影响
        3.3.4 氮肥施用对EP的贡献率
    3.4 光化学臭氧合成(POC)
        3.4.1 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值LCA评价结果
        3.4.2 不同环节对光化学臭氧合成的影响
        3.4.3 不同污染物对光化学臭氧合成的影响
        3.4.4 农机使用对光化学臭氧合成的影响
    3.5 资源消耗
        3.5.1 资源消耗的LCA评价结果
        3.5.2 不同环节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牛饲料作物生产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4.1 优化施肥
        4.1.1 优化施肥方案
        4.1.2 优化施肥的减排潜力
    4.2 节水灌溉
        4.2.1 定额灌溉
        4.2.2 灌溉方式
    4.3 耕作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敏感性分析
    5.1 不同种植环节对环境影响潜值的敏感性分析
    5.2 不同基础数据来源对环境影响潜值的敏感性分析
    5.3 不同GWP特征值对环境影响潜值的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8)臭氧破解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屏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玉米秸秆资源现状
    1.2 秸秆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3 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研究进展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物理化学法
        1.3.4 生物法
        1.3.5 臭氧预处理研究进展
    1.4 臭氧技术及应用
        1.4.1 臭氧技术
        1.4.2 臭氧处理的应用
    1.5 立体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秸秆粉的制备
        2.3.2 秸秆成分分析
        2.3.3 秸秆酶解分析
        2.3.4 秸秆臭氧处理
        2.3.5 秸秆固态发酵
        2.3.6 显微成像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秸秆粉的制备
        3.1.1 秸秆粉碎粒径对秸秆多糖酶解效率的影响
        3.1.2 皮穰组织差异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3.1.3 小结
    3.2 秸秆臭氧处理工艺研究
        3.2.1 臭氧处理装置相关的模型分析
        3.2.2 物料粒径及含水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3 处理效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
        3.2.4 小结
    3.3 臭氧处理对秸秆粉的影响
        3.3.1 臭氧处理对秸秆主要成分的影响
        3.3.2 臭氧处理对秸秆酶解效率的影响
        3.3.3 小结
    3.4 臭氧预处理秸秆固态发酵初探
        3.4.1 臭氧预处理产品的固态发酵效果
        3.4.2 秸秆臭氧降解产物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3.4.3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臭氧灭菌技术处理猪场沼液粪大肠菌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 1 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 2 种蛋消毒中的应用
    1. 3 饲料处理中的应用
    1. 4 畜禽舍消毒中的应用
    1. 5 养殖饮水消毒中的应用
    1. 6 畜禽场人员消毒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 1 材料与仪器
        2. 1. 1 沼液
        2. 1. 2 臭氧发生器
        2. 1. 3 曝气头
    2. 2 试验方法
        2. 2. 1 小试试验
        2. 2. 2 中试试验
    2. 3 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
        2. 3. 1 粪大肠菌群测定
        2. 3. 2 臭氧溶水浓度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 1 沼液原液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3. 2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测定结果
    3. 3 臭氧对沼液中粪大肠菌群杀灭效果
        3. 3. 1 小试试验结果
        3. 3. 2 中试试验结果
4 讨论
    4. 1 臭氧对沼液中粪大肠菌群杀灭效果分析
    4. 2 臭氧在处理沼液中粪大肠菌群的可行性分析
5 结论

(10)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例语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论文的理论依据
    3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秸秆类粗饲料的利用概况
        1.1 秸秆资源用于饲料的意义
        1.2 国内外秸秆的利用现状
        1.2.1 国外秸秆的利用现状
        1.2.2 国内秸秆利用现状概况
        1.3 秸杆的营养成分
        1.3.1 秸秆的成分和消化率
        1.3.2 秸秆各部位的营养价值
        1.4 秸秆用作饲料的限制因素
    2 秸秆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2.1 物理处理方法
        2.1.1 切短与粉碎
        2.1.2 浸泡
        2.1.3 蒸煮
        2.1.4 碾青
        2.1.5 膨化与热喷
        2.1.6 制粒
        2.1.7 照射
        2.2 化学调制法
        2.2.1 碱化处理
        2.2.2 氨化处理
        2.2.3 秸秆的氨化碱化复合处理
        2.2.4 氧化处理
        2.3 生物学处理法
        2.3.1 青贮
        2.3.2 微贮
        2.3.3 酶制剂处理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复合化学处理麦秸化学试剂添加量的优化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小麦秸秆的处理方法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人工唾液的制备
        1.3.2 瘤胃液采集
        1.3.3 人工培养液的配制
        1.3.4 人工瘤胃装置
        1.3.5 产气量测定
        1.3.6 有机物质降解率的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2.2 不同复合化学处理对小麦秸秆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用优化的调制技术处理玉米秸和油菜秆的效果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秸秆的处理方法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2.2 几种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3 小结
    试验三:复合化学调制玉米秸秆对绵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1.
        1.1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采食量的影响
        1.1.1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1.1.2 饲喂管理
        1.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 数据统计分析
        2.
        2.1 结果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采食量的影响
        3.2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生长效果的影响
        4.小结
第三部分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 论文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臭氧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臭氧浓度对不同品种水稻品质的影响[D]. 章燕柳. 扬州大学, 2020
  • [2]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其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D]. 魏川子.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元阳梯田水稻秸秆饲用特征对增强的UV-B辐射的响应[J]. 谢春梅,李想,何永美,祖艳群,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 [4]不同处理方法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纤维消化力的机理研究[J]. 雷海波,王杰. 畜牧兽医杂志, 2019(04)
  • [5]不同发酵处理对蔬菜废弃物降解的影响及产物无害化研究[D]. 秦渊渊.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张杂谷”饲草加工调制技术及营养价值评定研究[D]. 刘婷婷. 河北北方学院, 2017(02)
  • [7]关中地区奶牛饲料作物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D]. 刘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8]臭氧破解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屏障的研究[D]. 李诚. 江南大学, 2015(12)
  • [9]臭氧灭菌技术处理猪场沼液粪大肠菌群的应用研究[J]. 穆钰,耿如林,矫健,薛晓燕. 中国沼气, 2015(02)
  • [10]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D]. 徐清华. 石河子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粗饲料臭氧处理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