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和迁移

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和迁移

一、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及其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甜莉[1](2020)在《长江口南支后生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口是一段特殊的水域,处在径流和潮流的交汇区域,具有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很多生态功能的长江口是上海市的重要水源地,现已成为其进行世界级城市建设的支撑区域,故有关开采和保护长江口水资源的课题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且正在进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崇明就位于长江口的北部。自2000年以来,对长江口浮游动物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大都集中在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的研究方面,对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对长江口表、中、底不同水层在以小时为单位的小规模采样的基础之上,进行为期一年的长期采样,对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分布、迁移规律、迁移类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长江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崇明生态岛建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2017年6月-2018年5月长江口南支共采集鉴定出属于22科36属的64种后生浮游动物,桡足类在表中底层的种类数均最多。其中,轮虫和桡足类的种类数从表层到底层呈递减趋势,枝角类种类数则表现为中层、表层、底层依次降低。各水层之间的物种相似度为中等相似水平。从水层密度的季节变化来看,枝角类在春季和秋季时的表层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水层,夏季时中层密度相较于表底层高,秋季时的底层密度则明显高于表层和中层。桡足类在春季和秋季时的表层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水层;在冬季时的中层密度相较于表底层高。长江口南支后生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的年均值为0.84±0.26,变化范围为0.37-1.42;物种均匀度指数J’的年均值为0.83±0.14,在0.54-1.00的范围内浮动;丰富度指数D的波动范围则为0.75-1.55,年均值为1.19±0.25。H’和D值的大小均为表、中层>底层,J’则相反;结合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可知,表中层的H’、J’和D均在夏季达全年最大值,冬季值均最低,底层的D值在秋季最大,春季最小。2、研究期间发现枝角类的优势种为10种,其中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主要分布在表层,僧帽溞Daphnia cristat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主要分布在中层,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和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则主要分布在底层。长江口枝角类总密度的中心分布水层主要集中在2~12m,春夏季迁移范围较大而秋冬季较小,白天移动幅度较大,晚上移动幅度较小。春季时的迁移规律表现为上午下潜,下午上浮,凌晨下潜,晚上迁移不明显;夏季为上午上浮,晚上下潜,凌晨上浮,下午上下迁移明显;秋季为傍晚下潜,晚上上浮,白天迁移不明显;冬季时上下迁移明显,无规律可循。针对优势种的迁移类型,圆形盘肠溞、盔形溞和隆线溞属于上午和晚上下潜、下午和凌晨上浮的特征;简弧象鼻溞和近亲裸腹溞为白天下移、傍晚上移、凌晨下移;脆弱象鼻溞为白天上移、夜间下移;僧帽溞为上午下潜、下午上浮、晚上不明显;长肢秀体溞、多刺裸腹溞和长额象鼻溞的迁移行为不明显。3、研究期间发现桡足类的优势种为7种,其中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锯齿真剑水蚤Eucyclops macruroides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主要分布在表层,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主要分布在中层,近邻剑水蚤则主要分布在底层。长江口桡足类总密度的中心分布水层主要集中在4~10m,春季移动幅度较小,其他季节差异不大,白天移动幅度较小,晚上移动幅度较大。春季时的迁移规律表现为白天和夜间上移,傍晚和凌晨下移;夏季时下午上浮,傍晚下潜,晚上上浮,上午和凌晨迁移不显着;秋季时傍晚下潜,晚上上浮,凌晨下潜,白天迁移不显着;冬季时则为午夜上浮,凌晨下潜,其余时刻迁移不明显。针对优势种的迁移类型,汤匙华哲水蚤和指状许水蚤属于典型的白天下潜、晚上上浮的特征;近邻剑水蚤为白天和午夜下潜、晚上和凌晨上浮;广布中剑水蚤则为上午下潜、下午上浮、晚上上下移动明显;球状许水蚤的迁移特征不明显;锯缘真剑水蚤和锯齿真剑水蚤的迁移行为则无明显规律。4、对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造成影响的有包括个体大小、摄食藻类和捕食者在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中的水温(Wt)、透明度(SD)、溶解氧(DO)和固体悬浮物浓度(TDS)对迁移行为具有很大影响,而p H、TN、TP和CODMn对其的影响并不大。

陈贺林[2](2019)在《蓝藻浮力富集 ——超声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的问题,机械化打捞是一种应急治理措施。如何大规模地实现藻、水分离是制约蓝藻机械化清除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关键因素。蓝藻浮力富集——超声预处理工艺针对蓝藻具有伪空胞和胶被,难以混凝沉淀去除的特点对藻水进行富集分离。该工艺利用蓝藻上浮的特性富集蓝藻,减小后续处理单元的压力,实现大规模藻水处理;利用低强度超声波预处理蓝藻,破坏蓝藻伪空胞,提高沉淀效率,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最终达到大规模、无污染藻水分离的目的。本研究以滇池蓝藻为处理对象,以蓝藻富集倍数、藻细胞沉降率和水体水质变化等为衡量指标确定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对滇池蓝藻进行富集。通过单因素与BBD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各因素影响蓝藻富集效果的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流速>藻密度,且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蓝藻浮力富集的最佳工艺参数:流速为0.91 cm/s、停留时间为38 min、进水初始藻密度为32×108 cells/L,此时蓝藻富集倍数为3.40倍。(2)染色法测得超声预处理反应器中空化强度分布表明,10个均匀排列的换能器同时辐射时,由于声波的叠加和反应器侧壁的振动及反射,反应器中整体超声波空化分布较均匀;当有效水深为19.5 cm(整数倍半波长),原水藻密度小于2.4×109 cells/L时,超声波预处理反应器中声强衰减较慢,用于蓝藻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超声波对伪空胞的破坏效果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超声波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于饱和;短时间低功率(5 s,5.016.7W/L)的超声波能破坏伪空胞,改善蓝藻群体沉降性能,降低水体pH,且对水体DTN、DTP浓度的影响<5%;在保证出水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超声波处理滇池藻细胞的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波功率密度为16.7 W/L、处理时间为5 s,该条件下蓝藻伪空胞破坏率、沉降率分别为84%、80%。(4)短时间低功率的超声波(5 s,16.7 W/L)预处理能使混凝剂的使用量减少40.6%,当混凝剂投加量为79 ng Al/(104cells)时,出水浊度、SS和Chla去除率分别为5 NTU、8 mg/L和94%。

陈何舟,左胜鹏,秦伯强,叶良涛,王昊,洪文秀[3](2019)在《微囊藻聚集与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微囊藻为蓝藻水华最常见的优势种群,其暴发频度和生物量占比最大。微囊藻的聚集有助于其垂直迁移上升至水面,在湖流的辐合或辐散作用下,其团聚体因迁移碰撞还将二次聚集,继而暴发蓝藻水华。研究表明微囊藻的聚集机制与胞外酶活性、产碱性磷酸酶附生菌、细胞表面粘附和凝集素交联细胞等有关,尤其是与胞外聚合物密切相关。而它的迁移机制与细胞镇重物糖类的合成和消耗、水体湍流度,特别是与气囊的合成和破裂紧密相关。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微囊藻聚集与迁移机制,讨论了微囊藻聚集和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危害,展望了微囊藻聚集与迁移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科学地管理和控制蓝藻水华暴发提供理论依据。

胡翠林,谢平,过龙根,周永东,王圣瑞[4](2018)在《洱海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给洱海藻华预警和微囊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每2个月在洱海定点进行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特征观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微囊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1月,达(1.10±0.52)×107L-1;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2.06±1.05)×105L-1.水华爆发(高密度)期,所有月份微囊藻群体都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迁移行为.受光照的影响,微囊藻群体白天分布在水体中下层,夜晚和凌晨迁移至上层水区.其中7月群体细胞分布与温度呈弱相关关系(r2=0.367),7月和9月微囊藻与p H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和0.712.低密度期(除了5月)微囊藻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昼夜迁移现象,其中1月的迁移模式和水华(高密度)期相似,3月可能是由于Daphnia的捕食,微囊藻表现出了与其他月份相反的聚集模式.

蓝鑫,吕靖,马靖宇,梁杭海,王海粟,杨娟[5](2017)在《北京十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昼夜垂直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浮游植物的昼夜变化节律及垂直分布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受浮游植物自生生理特点及环境影响因素的双重影响。为了解淡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昼夜垂直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2015年4月下旬,选择北京十渡水库深水区和浅水区两个采样点,对其浮游植物群落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一天中10:00、14:00、19:30和5:00四个时间点分层采样,并进行水样的理化检测和浮游植物样品的鉴定。结果表明:十渡水库的浮游植物垂直分布格局在深水区和浅水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浮游植物密度均为白天较高,且大多数种类白天有向上层集中的趋势;深水区,大多数环境因子分层格局较显着,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温度、光照、溶解氧、氮、磷营养盐含量等因素影响,优势属微囊藻属符合蓝藻群体夜间向水表迁移的特点,可能受到光照的影响;多甲藻属大多分布于深水区水体底层,其垂直变化受控于温度、光照等因素,舟形藻属大多分布于深水区水体表层;浅水区,浮游植物垂直分布波动较大,大多数环境因子的分层不明显,脆杆藻属与TDS呈正相关,栅藻属主要受到溶解氧和水温的影响。

崔玉洁[6](2017)在《三峡水库香溪河藻类生长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及其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三峡水库蓄水投入运行至今已接近15年,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以香溪河为代表的典型支流库湾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严重,严重影响库区居民生产生活及水电建设可持续发展。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组份复杂,受干流倒灌分层异重流影响,水华生消过程有别于其它湖泊水库。本文以三峡水库典型支流库湾香溪河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体2010-2011年生态水文监测数据,细致总结了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特征及各生境因子变化规律。通过梯度分析方法,研究生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影响藻类生长的四大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温度变化、藻类昼夜迁移、降雨过程及水库调度过程。利用理论推导构建了基于原位监测数据的不同藻类生长率与温度的本构方程,模拟研究温度变化对藻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通过不同优势藻种水华暴发期藻种昼夜垂向分布格局,拟合藻种昼夜垂向迁移方程,并将其耦合到CE-QUAL-W2模型中,模拟研究藻类昼夜迁移能力对藻类水华垂向分布格局的影响;模拟研究降雨及水库调度过程中藻类水华生消过程,分析降雨及水库调度对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影响机制,主要成果如下:(1)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构成藻种众多,且季节演替特征明显;不同环境因子冬季变化较为稳定,而夏季波动剧烈,水体氮、磷、硅浓度均超过水华暴发阈值;利用CANOCO软件进行梯度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水温对浮游植物群工落演替特征最为显着。以藻类生长率为目标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识别影响藻类水华生消的敏感过程;(2)利用CE-QUAL-W2模型,构建了香溪河库湾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的复合藻种水华预测模型,模型能较准确的模拟库湾不同季节温度场和流场特征;藻类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藻干重与叶绿素a的比值(ACHLA),藻类最大生长率(AG)、呼吸率(AR)、死亡率(AM)、沉降速度(AS)对藻类生长影响显着,是后期水生态数值模拟的重点;(3)通过不同温度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概化了香溪河库湾优势藻种演替规律;通过理论推导,构建不同藻类生长率与水温的本构关系曲线,提出了基于原位监测数据的不同藻类生长率与温度本构关系参数确定的方法,而以微囊藻为典型代表的室内不同水温下培养试验结果也表明:经由室内实测结果获得的藻类生长率与温度本构关系曲线与上述方法结论一致;(4)通过对拟多甲藻、小环藻、微囊藻水华暴发期昼夜24小时持续跟踪监测,发现拟多甲藻和微囊藻均为昼夜迁移型藻种,拟合藻种昼夜迁移轨迹及速度方程以改进传统模型沉降速率,模拟结果能较好的反映实际监测中叶绿素a浓度昼夜分布差异,该过程是对藻类水华数值模拟方法的补充;(5)基于构建的香溪河库湾立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水生态模型,模拟不同降雨过程、不同水库调度过程藻类水华生消过程,模拟结果能较好的反映降雨过程及水库调度过程下藻类水华生消过程。基于降雨过程和水库调度过程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对藻类水华生消机制:在香溪河库湾特殊异重流倒灌模式下,气温降低导致的水温降低过程和降雨导致的水面边界的掺混过程均难以突破异重流上边界,对库湾水华消退过程作用不明显;随着降雨强度增加,坡面汇流流量增加,并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水体,致使水体混合层加深,垂向扰动增强,水体混合层深度不断扩大,是水华浓度随降雨过程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水库持续蓄水过程主要通过增加混合层深度的方法降低库湾藻类水华浓度,蓄水强度越大,水华防控效果越明显。

李婷,李义军,许文军,王庚申,陈兆明,孙成波[7](2015)在《日本囊对虾高位池养殖后期浮游生物昼夜垂直迁移规律》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规律。[方法]对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虾池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引起虾池浮游动物垂直运动的可能原因。[结果]C区浮游植物总数量大于B区和A区,总数量变化范围为6.6×10811.5×108个/L,但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绿藻、裸甲藻、硅藻、隐藻、蓝藻均在C区的总数量最大,各区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相似。高位池养殖日本囊对虾虾池浮游动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C区浮游动物总数量最多(1.69×103/L),其次是B区,A区最少(1.26×103个/L)。日本囊对虾养殖后期水体中温度和DO的昼夜变化显着,而p H的昼夜变化不显着,而温度、p H值、DO的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着。氮、磷和COD在各时间点的区域垂直变化均不显着,氮和磷的昼夜变化不显着,COD的昼夜变化显着。[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虾池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数据资料。

俞茜[8](2015)在《普渡河污染源解析及浮游藻类变化特征》文中提出滇池微囊藻属水华严重时,大量有毒的湖泊型微囊藻属会进入普渡河上游河段(即螳螂川)。螳螂川的起始段水面会出现明显的蓝绿色聚集物,严重影响河流生态及两岸居民的生活。但是,由于微囊藻属在普渡河中的空间变化过程及相应的控制因子尚并不清晰,因此难以判断滇池对于普渡河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论文针对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建立了大型河流污染源解析方法(空间区域划分,区域内重点指标确定,重点指标污染源解析),并用其分析了导致普渡河(螳螂川、普渡河下游及三条主要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滇池对普渡河的螳螂川河段影响最显着,是螳螂川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并导致螳螂川河段富营养化程度最严重且水质空间差异最大。通过2013年6月和9月在滇池口及螳螂川沿程采样分析发现,总藻细胞密度沿程逐渐减少,但9月的减少速率缓于6月,滇池对螳螂川的影响范围随时间变化。来自滇池的微囊藻属在螳螂川沿程逐渐被中心纲硅藻和绿球藻目绿藻所取代。该河段营养盐充足、水温适宜,光强是藻类的主要竞争资源,沿程加剧的水体紊动是导致不同藻属藻细胞密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在野外采样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受水体紊动影响的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垂向光竞争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不同直径的微囊藻群体的浮力调节能力。通过模拟发现:微囊藻群体最大藻细胞密度出现在群体密度与水体密度相同的位置处;微囊藻属在水面会出现昼沉夜浮的现象,且该现象在紊动较弱的水体中更明显。水体紊动较弱时,藻属的垂向自迁移决定其垂向分布,因此,具有浮力调节能力的微囊藻属聚集在上层水体中,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易取得竞争优势;水体紊动剧烈时,剧烈的紊动扩散促使竞争藻属的垂向分布趋于均匀,因此,双方获取光强的机会相同,生长速率较快的小球藻属易取得竞争优势。此外,论文选取水深和水体紊动描述水体动力特征,通过大量的模拟,绘制了不同初始藻细胞密度条件下藻属的竞争优势分布图:微囊藻属适宜生活在水深较深且紊动较弱的水体中;小球藻属适宜生活在水深较浅的水体中;两种藻属均不适宜生活在水深较深且紊动剧烈的水体中。大量的实际案例包括螳螂川中优势藻属的沿程变化均能证明:竞争优势分布图能够预测水动力的改变导致的优势藻属的转变。

龚珞军[9](2011)在《五个湖泊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武汉市是百湖之市,湖泊在武汉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深入了解湖泊特性,尤其是夏季湖泊理化、生物特性,为湖泊治理提供更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我们于2007年7月对武汉市的梁子湖、斧头湖、柴泊湖、南湖和野芷湖五个湖泊的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1.5个湖泊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式。TN与NO2--N、NO3--N、TP、PO43--P之间,TP与NO2--N、NO3--N、PO43--P之间,N02--N与NO3--N、PO43--P之间,N03--N与P043--P之间,CODMn与TN、TP、NO2--N、NO3--N、PO43--P之间,均为直线关系。NH4+-N与TN、TP、CODMn具有幂函数关系,与NO2--N、NO3--N为二项式关系,与P043--P没有关系。2.5个湖泊有浮游植物133种,其中蓝藻门43种,金藻门1种,黄藻门1种,硅藻门28种,甲藻门6种,裸藻门12种,隐藻门2种,绿藻门40种。浮游动物有43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种,轮虫23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5种。五个湖泊浮游植物种类数量排序为:梁子湖>南湖>柴泊湖>斧头湖>野芷湖;浮游动物种类数量排序为:柴泊湖>斧头湖>梁子湖=南湖>野芷湖;浮游植物平均密度排序为:南湖>野芷湖>梁子湖>柴泊湖>斧头湖;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排序为:梁子湖>南湖>斧头湖>柴泊湖>野芷湖;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排序均为:柴泊湖>南湖>野芷湖>梁子湖>斧头湖。梁子湖、斧头湖、柴泊湖、南湖和野芷湖的藻型特征分别是“蓝藻+硅藻”、“蓝藻+硅藻+绿藻”、“蓝藻+绿藻”、“蓝藻+硅藻+绿藻”和“蓝藻+绿藻”。另外,将浮游生物的测定结果与已发表的相关历史数据也进行了比较分析。3.5个湖泊的DOC、POC和TOC的测定结果表明,TOC含量的平均值排序为:野芷湖>南湖>斧头湖>柴泊湖>梁子湖;DOC含量的平均值排序为野芷湖>南湖>斧头湖>柴泊湖>梁子湖;POC含量的平均值排序为南湖>野芷湖>斧头湖>柴泊湖>梁子湖;DOC为TOC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百分比排序为野芷湖>梁子湖>柴泊湖>斧头湖>南湖;DOC/POC平均值的排序为野芷湖>梁子湖>柴泊湖>斧头湖>南湖。影响湖泊DOC、POC和TOC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和外界的有机质进入,以及湖泊内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分解。4.5个湖泊的叶绿素a平均含量顺序是南湖>野芷湖>柴泊湖>斧头湖>梁子湖。叶绿素a与总氮、硝酸态氮、总磷、磷酸磷和化学耗氧量均存在相关关系。5.5个养殖湖泊的理化指标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主成份分别为营养因子(包括TN、NO2--N、NO3--N、TP、PO43--P和CODMn)、生存因子(DO)和铵吸收因子(NH4+-N)。Q型聚类结果表明,5个湖泊可聚为两大类,即斧头湖和梁子湖一类,柴泊湖、野芷湖和南湖一类,这是城市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生产所致。6.5个养殖湖泊浮游生物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5个湖泊浮游生物的第一主成分为枝角类桡足类数量和重量因子;第二主成份为轮虫数量重量和绿藻门数量因子;第三主成份为隐藻门数量和重量因子;第四主成份为原生动物数量和重量因子;第五主成份为蓝藻门数量因子;第六主成份为硅藻门数量和绿藻门重量因子。根据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层次聚类法可将5个湖泊的13个点分为5类。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城市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生产所致。7.对保护湖泊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做好湖泊管理工作,有度地实施养殖,控制污水排入,以及对湖泊生态的治理等。

江晶晶[10](2014)在《校园景观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是多个环境因子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作用的结果。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种群的生长动态对研究水生态系统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准确地得出浮游植物敏感而迅速的变化趋势,关注浮游植物种群生长动态,将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的两处校园景观水体(学思湖和西部池塘)作为长期的监测地点和天然的反应池,观察多种浮游植物的生长,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自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定点对学思湖进行监测,每月多次监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多项水质指标的变化,并于2013年5月5日至7月26日期间每天连续监测。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每月2次对西部池塘进行微囊藻生物量及水质指标监测,并在2013年5月5日至8月2日期间每天连续监测。在2012年11月12日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西部池塘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主要结果如下:1、在学思湖中共鉴定到浮游植物91种,隶属于8门53属。主要优势种有: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近轴裸藻(Euglenaproxima);学思湖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在2.6-40.0*107个/L之间波动,夏多冬少;影响学思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总氮、总磷、和氮磷比。其中,对蓝藻门生物量影响最大的是水温及氮磷比;对硅藻门生物量影响最大的是总磷含量;对甲藻门和裸藻门生物量影响最大的是总氮含量及水温;水温对水体中总浮游植物生物量影响最大。2、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在水温低于30.0℃范围内生物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超过这个域值时,水温对伪鱼腥藻有抑制作用;尖针杆藻(Synedraacus)的生物量与水温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适宜在水温为23.3℃左右的环境中生长,且喜欢弱光照的阴雨天气,高水温和高光照可能会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当水温高于28.8℃时,近轴裸藻(Euglenaproxima)爆发形成水华;栅藻属(Scenedesmus)与四角藻属(Tetraedron)的生长变化规律较为一致。3、微囊藻个体密度和水温呈明显正相关,且相关性指数达到0.84。晴天,水温在28.62℃左右时,微囊藻生长速度最快;水温24.41℃左右时,微囊藻平稳生长;水温达到29.72℃左右时,对微囊藻的细胞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西部池塘中,微囊藻生长速度最快为5.25*108cells/L/day,细胞数比前一天增长了138.2%。水温过高时,微囊藻的细胞分裂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其光合作用并不受到影响。并且水温在32℃以下时,光合作用强度会随着水温的增长而增长。西部池塘中不同大小的微囊藻个体在各水层中的分布没有很明显的变化。4、LH-1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学思湖和西部池塘中的水净化处理效果十分显着。用LH-1型复合微物物菌剂处理西部池塘后的第13天左右,总氮、总磷和COD均下降至最低点,分别下降了71.3%、74.6%和79.5%;水体透明度由30cm上升至65cm,透明度提高了117%;西部池塘中的微囊藻密度由7.8*107cells/L降至7.5*106cells/L,叶绿素a去除率为76.3%。该种微生物菌剂对景观水体水质有明显净化作用,并对其中的浮游植物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投菌20天后,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效果有所反弹,水质开始逐渐向处理前的状态恢复。

二、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及其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及其迁移(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南支后生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长江口概述
    2 后生浮游动物介绍
        2.1 轮虫
        2.2 枝角类
        2.3 桡足类
    3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研究概况
        3.1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简介
        3.2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
        3.3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调查方法
        3.3.1 海洋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调查方法
        3.3.2 淡水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调查方法
        3.3.3 河口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调查方法
        3.4 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的研究现状
        3.4.1 光驱动假说
        3.4.2 躲避捕食者假说
        3.4.3 能量和资源利用假说
    4 影响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
        4.1 环境因子
        4.1.1 光照、溶解氧与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4.1.2 温度、透明度与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4.1.3 叶绿素a、pH与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
        4.2 生物因素
    5 研究目的、意义与展望
    技术路线
第一章 长江口表中底层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比
    1.1 材料与方法
        1.1.1 采样站点与时间
        1.1.2 采样方法
        1.1.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1.2 结果与分析
        1.2.1 长江口理化因子
        1.2.2 后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对比
        1.2.3 浮游甲壳动物现存量对比
        1.2.4 浮游甲壳动物生物多样性对比
        1.2.5 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1.3 讨论
        1.3.1 水温和DO对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
        1.3.2 营养关系对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
        1.3.3 径流、潮流对河口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
        1.3.4 盐度对河口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
第二章 长江口枝角类的昼夜垂直迁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同1.1.1
        2.1.2 同1.1.2
        2.1.3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同1.2.1
        2.2.2 枝角类优势种的垂直分布
        2.2.3 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规律
        2.2.4 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类型
        2.2.5 枝角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2.3 讨论
        2.3.1 光照与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
        2.3.2 温度和盐度与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
        2.3.3 自身生物学因素与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
        2.3.4 营养关系与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
第三章 长江口桡足类的昼夜垂直迁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同1.1.1
        3.1.2 同1.1.2
        3.1.3 同2.1.3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同1.2.1
        3.2.2 桡足类垂直分布
        3.2.3 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规律
        3.2.4 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迁移类型
        3.2.5 桡足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RDA分析
    3.3 讨论
        3.3.1 光照与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
        3.3.2 温度和盐度与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
        3.3.3 营养盐与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
        3.3.4 生物因素对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
第四章 总结
    4.1 长江口表中底层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比
    4.2 长江口枝角类与桡足类昼夜垂直迁移模式对比
    4.3 (非)生物因素对长江口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
    4.4 昼夜垂直迁移对长江口的潜在影响
    4.5 创新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及项目
致谢

(2)蓝藻浮力富集 ——超声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蓝藻水华研究现状
        1.2.1 蓝藻水华的成因
        1.2.2 蓝藻伪空胞及其浮力调节机制
        1.2.3 蓝藻水华的危害
    1.3 蓝藻水华控制技术简介及应用现状
        1.3.1 蓝藻水华控藻技术简介
        1.3.2 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1.4 超声波控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4.1 超声波控藻技术基本原理
        1.4.2 超声波控藻效率的影响因素
        1.4.3 超声波控藻技术与其它技术的联用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课题来源
3 蓝藻浮力富集渠工艺参数的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仪器
        3.1.4 分析方法
    3.2 蓝藻上浮特征
    3.3 蓝藻浮力富集渠单因素优化试验
        3.3.1 流速对蓝藻富集倍数的影响
        3.3.2 停留时间对蓝藻富集倍数的影响
        3.3.3 藻密度对蓝藻富集倍数的影响
    3.4 蓝藻浮力富集渠响应面试验
        3.4.1 响应面试验设计
        3.4.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4.3 模型预测与试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藻密度对超声波声强分布特征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装置
        4.1.3 实验方法
        4.1.4 试验仪器
        4.1.5 分析方法
    4.2 超声波预处理反应器中超声波声强及空化强度分布
        4.2.1 反应器中超声波沿换能器轴线和中心线声强分布
        4.2.2 有效水深对超声预处理反应器中声强影响
        4.2.3 反应器中超声波空化强度分布
    4.3 超声波在不同藻密度原水中的声强衰减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超声预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装置
        5.1.3 试验方法
        5.1.4 试验仪器
        5.1.5 分析方法
    5.2 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蓝藻伪空胞的影响
        5.2.1 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蓝藻伪空胞的破坏效果
        5.2.2 超声功率密度破坏伪空胞动力学规律
        5.2.3 超声处理后滇池蓝藻伪空胞的恢复情况
    5.3 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藻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5.4 超声波对滇池藻液水质的影响
        5.4.1 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藻液氮磷的影响
        5.4.2 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藻液pH的影响
    5.5 超声处理滇池藻液的最佳条件
    5.6 超声预处理后蓝藻混凝沉淀效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微囊藻聚集与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囊藻聚集与迁移机制 (内因)
    1.1 微囊藻聚集机制
        1.1.1 EPS机制
        1.1.2 胞外酶机制
        1.1.3 产碱性磷酸酶附生菌机制
        1.1.4 细胞表面的粘附机制
        1.1.5 凝集素机制
    1.2 微囊藻的迁移机制
        1.2.1 气囊机制
        1.2.2 水体湍流机制
2 微囊藻聚集和迁移的影响因素 (外因) 及其危害
    2.1 微囊藻聚集与迁移的影响因子
    2.2 微囊藻聚集与迁移的生态优势
        2.2.1 聚集优势
        2.2.2 迁移优势
    2.3 微囊藻聚集与迁移的危害
3 研究展望
    3.1 关于微囊藻聚集机制
    3.2 关于微囊藻迁移机制

(4)洱海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及测定方法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环境变量
    2.2 微囊藻密度变化
    2.3 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
    2.4 微囊藻分布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水华期间微囊藻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3.2 高密度和低密度下微囊藻迁移模式的比较
4 小结

(5)北京十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昼夜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点设置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1.3 藻类统计方法
    1.4 RDA排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
    2.2 浮游植物密度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2.3 浮游植物优势属相对丰度垂直分布
    2.4 水体理化因子昼夜垂直分布
    2.5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RDA分析
3 讨论

(6)三峡水库香溪河藻类生长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华生消机理研究进展
        1.2.2 水华模拟及预测研究进展
        1.2.3 三峡水库水华研究现状
    1.3 相关研究不足
    1.4 本文工作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三峡库区概况
        2.1.2 香溪河流域概况
    2.2 监测方案
        2.2.1 样点布设
        2.2.2 分析方法
    2.3 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及生境因子变化特征
        2.3.1 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特征
        2.3.2 香溪河库湾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2.4 生境因子对水华生消的影响及其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识别
        2.4.1 基于梯度分析的生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2.4.2 影响藻类生长的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识别
    2.5 小结
3.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过程模拟方法
    3.1 CE-QUAL-W2模型简介
        3.1.1 模型功能及特点
        3.1.2 模型主要方程
        3.1.3 模型主要参数
        3.1.4 模型求解方法及步骤
    3.2 香溪河模型构建
        3.2.1 香溪河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3.2.2 模型输入条件
    3.3 香溪河库湾水动力参数率定及验证
        3.3.1 模型参数率定
        3.3.2 模型参数验证
    3.4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过程的模拟方法
    3.5 小结
4 温度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及其模拟
    4.1 温度变化对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4.1.1 温度与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相互关系分析
        4.1.2 优势浮游植物种密度的温度阈值分析
    4.2 不同藻类生长率与温度本构关系的构建
        4.2.1 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概述
        4.2.2 温度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函数
        4.2.3 不同藻种生长率与温度的本构关系
    4.3 温度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及其模拟
    4.4 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模拟及其规律分析
    4.5 小结
5. 藻类昼夜垂向迁移对水华生消的影响及其模拟
    5.1 典型藻种昼夜垂向迁移规律的监测
        5.1.1 监测方案
        5.1.2 分析方法
        5.1.3 结果分析
    5.2 典型藻种昼夜垂向迁移模式的构建
        5.2.1 拟多甲藻昼夜垂向迁移模式构建
        5.2.2 微囊藻昼夜垂向迁移模式构建
    5.3 不同藻种昼夜垂向迁移能力对比
    5.4 不同藻种昼夜垂向迁移对水华生消影响的模拟
        5.4.1 拟多甲藻垂向迁移模拟
        5.4.2 微囊藻垂向迁移模拟
    5.6 小结
6 降雨对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的影响及其模拟
    6.1 降雨与水华相关性分析
    6.2 降雨对水华生消过程影响的监测
        6.2.1 水华严重期降雨过程监测
        6.2.2 水华情势较低时降雨过程监测
    6.3 降雨对水华生消的影响的模拟
        6.3.1 水华严重期降雨过程的模拟
        6.3.2 水华情势较低时降雨过程的模拟
    6.4 降雨对水华生消的影响机制研究
        6.4.1 降雨条件下模拟工况设定
        6.4.2 降雨大小对藻类水华生消的影响
        6.4.3 降雨对藻类水华生消影响机制分析
    6.5 小结
7 水库调度对支流水华生消的影响及其模拟
    7.1 三峡水库调度规范及过程
    7.2 水库蓄泄水过程下支流水华生消监测结果分析
        7.2.1 蓄水过程监测结果分析
        7.2.2 泄水过程监测结果分析
    7.3 水库蓄泄水过程对水华生消影响的模拟
        7.3.1 蓄水过程的模拟研究
        7.3.2 泄水过程的模拟研究
    7.4 水库调度对支流水华生消的影响机制研究
        7.4.1 支流入库流量变化对水华生消影响机制分析
        7.4.2 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对水华生消影响机制分析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攻读硕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日本囊对虾高位池养殖后期浮游生物昼夜垂直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样品采集
    1. 3 样品的分析
        1.3.1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定量
        1.3.2其他浮游动物的定量
        1.3.3浮游生物的鉴定
        1.3.4理化因子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日本囊对虾精养池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的昼夜垂直分布
        2.1.1浮游植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分布
        2.1.2绿藻的昼夜垂直移动
        2.1.3硅藻的昼夜垂直移动
        2.1.4裸甲藻的昼夜垂直移动
        2.1.5隐藻的昼夜垂直移动
        2.1.6蓝藻的昼夜垂直移动
    2. 2 日本囊对虾精养池不同区域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
        2.2.1浮游动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移动
        2.2.2藤壶六肢幼体的昼夜垂直和水平移动
        2.2.3桡足类六肢幼体的昼夜垂直移动
        2.2.4哲水蚤的昼夜垂直移动
        2.2.5挪威小星猛水蚤的昼夜垂直移动
    2. 3 养殖后期虾池理化因子的昼夜垂直变化
        2.3.1温度、p H和DO的昼夜垂直变化
        2.3.2氮、磷和COD的昼夜垂直变化
3 讨论
    3.1虾池浮游植物的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3.2虾池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特征
    3.3虾池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分布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8)普渡河污染源解析及浮游藻类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污染源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1.3 河流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1.3.1 营养盐
        1.3.2 水动力条件
        1.3.3 水下光强
        1.3.4 水温
        1.3.5 浮游动物捕捉
        1.3.6 各因素综合作用
        1.3.7 河流与湖泊中浮游藻类生长因素的差别
    1.4 富营养化湖泊下游河流浮游藻类空间变化的研究进展
        1.4.1 富营养化湖泊下游河流现状分析
        1.4.2 典型湖泊型浮游藻属和典型河流型藻属的特点
    1.5 浮游藻类竞争模型的研究进展
        1.5.1 资源竞争模型和生态模型研究进展
        1.5.2 微囊藻属模型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普渡河水环境基本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2.1 普渡河简介
        2.1.1 普渡河气候特征
        2.1.2 普渡河水文特征
        2.1.3 普渡河水环境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点布置
        2.2.2 基于环境因子的水质评价
        2.2.3 大型河流污染源解析方法
    2.3 普渡河水质情况
    2.4 普渡河污染源解析
        2.4.1 普渡河空间区域划分
        2.4.2 普渡河空间区分内重点污染指标确定
        2.4.3 普渡河空间分区内污染源解析
    2.5 小结
第3章 螳螂川中浮游藻类时空变化及功能群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采样点布置
        3.1.2 样品采集及理化因子检测
        3.1.3 浮游藻类物种鉴定
        3.1.4 基于浮游藻类的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
        3.1.5 功能群划分
        3.1.6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3.2 螳螂川中浮游藻类时空变化
        3.2.1 理化因子空间变化
        3.2.2 浮游藻类时空变化
        3.2.3 浮游藻类藻细胞密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2.4 浮游藻类物种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螳螂川中浮游藻类功能群划分
        3.3.1 浮游藻类功能群时空组成
        3.3.2 浮游藻类功能群时空变化
    3.4 螳螂川中过渡区长度确定
    3.5 小结
第4章 微囊藻属的垂向运动规律及数学模型
    4.1 微囊藻属藻细胞密度垂向分布模型特点
    4.2 模型基本假设和控制方程
        4.2.1 对流扩散方程
        4.2.2 细胞组织密度改变模型
        4.2.3 静止水体中上浮 /下沉模型
        4.2.4 水体中迁移轨迹
    4.3 模型数值离散
    4.4 模型验证
        4.4.1 Lake Vinkeveen
        4.4.2 于桥水库
    4.5 微囊藻属在静止水体中的迁移轨迹
        4.5.1 微囊藻群体密度变化
        4.5.2 微囊藻群体上浮 /下沉速度变化
        4.5.3 微囊藻群体迁移轨迹
    4.6 小结
第5章 浮游藻类光竞争模型
    5.1 浮游藻类光竞争模型特点
    5.2 模型基本假设和控制方程
    5.3 无量纲分析
    5.4 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垂向光竞争模型
        5.4.1 模型验证
        5.4.2 模型改进
        5.4.3 光竞争模型中藻类自遮蔽的作用
    5.5 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单独生存时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5.1 微囊藻属单独存在时参数敏感性分析
        5.5.2 小球藻属单独存在时参数敏感性分析
        5.5.3 单独存在时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的无量纲分析
    5.6 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共存时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6.1 垂向紊动扩散系数( D)
        5.6.2 水深 (Depth)
        5.6.3 最大光强( I_m)
        5.6.4 光周期( D_L)
        5.6.5 背景消光系数( K_(bg))
        5.6.6 微囊藻属消光系数( k_M)
        5.6.7 小球藻属消光系数( k_C)
        5.6.8 微囊藻群体半径( r)
        5.6.9 微囊藻属最大生长速率( p_(M,max))
        5.6.10 微囊藻属损失速率( l_M)
        5.6.11 小球藻属最大生长速率( p_(C,max))
        5.6.12 小球藻属损失速率( l_C)
    5.7 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竞争光强对于最大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5.7.1 消光系数
        5.7.2 水深
        5.7.3 垂向紊动扩散系数
        5.7.4 初始藻细胞密度
    5.8 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竞争光强对于总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5.8.1 水深
        5.8.2 垂向紊动扩散系数
    5.9 水深/水体紊动对藻类竞争优势的影响
        5.9.1 竞争优势分布图
        5.9.2 竞争优势分布图在多水体中的验证
    5.10 小结
第6章 浮游藻类光竞争模型在螳螂川的应用
    6.1 螳螂川气象水文特征
        6.1.1 螳螂川气象特征
        6.1.2 螳螂川水文特征
        6.1.3 螳螂川中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的特征
    6.2 研究方法
    6.3 螳螂川中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藻细胞密度分布
        6.3.1 螳螂川中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藻细胞密度垂向分布
        6.3.2 螳螂川沿程微囊藻属和小球藻属藻细胞密度模拟和验证
    6.4 一日内螳螂川水面微囊藻属藻细胞密度变化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主要成果与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五个湖泊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淡水湖泊无机氮的研究概况
        1.1.1 湖泊中氮营养盐的来源
        1.1.2 湖泊中氮的不同化学形态
        1.1.3 湖泊中氮的转化
        1.1.4 湖泊中氮的迁移及沉积
        1.1.5 氮营养盐的生态学意义
    1.2 淡水湖泊无机磷的研究概况
        1.2.1 湖泊中磷营养盐的来源
        1.2.2 湖泊水中磷的不同的化学形态
        1.2.3 湖泊水中磷的循环和转化
        1.2.4 湖泊水中磷的迁移及沉积
        1.2.5 湖泊中磷营养盐的生态学意义
    1.3 湖泊浮游植物研究概况
        1.3.1 浮游植物的研究史
        1.3.2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物理因子
        1.3.3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1.3.4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生物因素
        1.3.5 生物操纵治理的影响
        1.3.6 浮游植物生长、生态模型
    1.4 湖泊浮游动物研究概况
        1.4.1 浮游动物生物学
        1.4.2 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非生物因素
        1.4.3 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因素
        1.4.4 浮游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5 主成分分析
        1.5.1 主成分分析法在渔业上的应用
        1.5.2 主成分分析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6 颗粒有机碳
        1.6.1 颗粒有机碳的研究意义
        1.6.2 颗粒有机碳的研究方法
        1.6.3 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1.6.4 颗粒有机碳的来源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湖泊基本概况
        2.1.2 采样点设置
        2.1.3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
        2.1.4 水体理化指标回归方程建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5个湖泊水体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2.2.2 湖泊水体理化指标回归方程拟合
    2.3 分析
        2.3.1 五个湖泊的理化指标特点
        2.3.2 回归方程
3 浮游生物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湖泊基本概况
        3.1.2 采样点设置
        3.1.3 浮游生物测定方法
    3.2 浮游生物测定结果及分析
        3.2.1 浮游植物种类
        3.2.2 浮游动物种类
        3.2.3 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
        3.2.4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
    3.3 讨论
        3.3.1 浮游植物种类、藻型特征、密度和生物量的历史比较
        3.3.2 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历史比较
        3.3.3 5个湖泊的浮游生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比较分析
4 叶绿素a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湖泊基本概况
        4.1.2 采样点设置
        4.1.3 叶绿素a测定方法
        4.1.4 回归方程拟合
    4.2 叶绿素a测定结果及分析
        4.2.1 叶绿素a测定结果
        4.2.2 叶绿素a含量与水质理化指标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氮和磷与叶绿素a
        4.3.2 其他生态因子与叶绿素a
5 有机碳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湖泊基本概况
        5.1.2 采样点设置
        5.1.3 有机碳测定方法
    5.2 结果及分析
        5.2.1 测定结果
        5.2.2 总有机碳(TOC)
        5.2.3 颗粒有机碳(POC)
        5.2.4 溶解有机碳(DOC)
        5.2.5 DOC/POC
6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湖泊基本概况
        6.1.2 采样点设置
        6.1.3 主成分分析方法
        6.1.4 因子分析方法
    6.2 结果和分析
        6.2.1 主成分统计信息表及因子负荷矩阵
        6.2.2 因子分析
    6.3 讨论
        6.3.1 理化指标
        6.3.2 浮游生物
        6.3.3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7 聚类分析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湖泊基本概况
        7.1.2 采样点设置
        7.1.3 Q型系统聚类方法
    7.2 结果和分析
        7.2.1 理化指标
        7.2.2 浮游生物
    7.3 讨论
        7.3.1 理化因子
        7.3.2 浮游生物
        7.3.3 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的影响
        7.3.4 关于武汉市城市湖泊的保护与利用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
        9.1.1 发表论文
        9.1.2 发表专着
        9.1.3 参加学术会议交流
        9.1.4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9.2 承担项目工作情况
        9.2.1 科研项目
        9.2.2 工程项目
10 致谢

(10)校园景观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游植物与环境
        1.1.1 浮游植物
        1.1.2 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因子
        1.1.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现状
    1.2 校园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修复对策
        1.2.1 校园景观水体富营养化
        1.2.2 微囊藻水华
        1.2.3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对策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学思湖浮游植物种群生长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2.1 研究方法与采样点布设
        2.1.1 采样点布设
        2.1.2 实验方法
    2.2 学思湖浮游植物多样性
    2.3 学思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变化
        2.3.1 浮游植物生物量昼夜变化
        2.3.2 天气对学思湖水质的影响
        2.3.3 学思湖浮游植物及水质的周年变化
    2.4 学思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2.5 学思湖浮游植物种群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2.5.1 种群的周年变化
        2.5.2 夏季种群的连续变化
    2.6 讨论
        2.6.1 学思湖富营养化状态
        2.6.2 影响学思湖中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
第三章 西部池塘微囊藻生长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3.1 采样点布设与研究方法
        3.1.1 采样点与采样周期
        3.1.2 实验方法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微囊藻生物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3.2.2 微囊藻的昼夜变化与垂直分布
    3.3 讨论
        3.3.1 微囊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2 微囊藻个体大小与其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
第四章 微生物菌剂对水质及水中浮游植物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2 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影响
        4.2.1 微生物菌剂处理学思湖湖水的梯度实验
        4.2.2 微生物菌剂对西部池塘的处理效果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及其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南支后生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D]. 李甜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2]蓝藻浮力富集 ——超声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D]. 陈贺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微囊藻聚集与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J]. 陈何舟,左胜鹏,秦伯强,叶良涛,王昊,洪文秀.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1)
  • [4]洱海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研究[J]. 胡翠林,谢平,过龙根,周永东,王圣瑞.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5]北京十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昼夜垂直分布特征[J]. 蓝鑫,吕靖,马靖宇,梁杭海,王海粟,杨娟. 生态学杂志, 2017(07)
  • [6]三峡水库香溪河藻类生长敏感生态动力学过程及其模拟[D]. 崔玉洁. 武汉大学, 2017(09)
  • [7]日本囊对虾高位池养殖后期浮游生物昼夜垂直迁移规律[J]. 李婷,李义军,许文军,王庚申,陈兆明,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2)
  • [8]普渡河污染源解析及浮游藻类变化特征[D]. 俞茜. 清华大学, 2015(07)
  • [9]五个湖泊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D]. 龚珞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8)
  • [10]校园景观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控制[D]. 江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  ;  ;  

微囊藻的昼夜垂直变化和迁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