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重庆普通中考数学试题

2001年重庆普通中考数学试题

一、200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利[1](2021)在《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们对中考的讨论有较高的热度,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与高考一样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是语文教育界仅次于高考作文的热点话题。中考一般是由各个省市单独命题,由于每个地区具体的作文教研情况有所差异,中考作文的命题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色彩。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其教育在西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研究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有利于把握重庆市中考方向,也可以为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借鉴。笔者在对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整理中,发现了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存在着材料作文较难、命题模式较固定等问题,并且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中考作文背景下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其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以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近十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展开探讨,并提出作文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重庆市中考作文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对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思考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借用《课标》《考试说明》、教材来阐述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依据。然后从重庆市中考命题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对重庆市近十年中考作文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总结出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致情况以及命题特点和趋势。第三部分,选取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辖市作为比较对象,从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的试题内容和评分体系两个方面入手,对试题的命题模式、写作要求、题面字数、内容特点和作文分值、评分标准几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探讨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经验和不足。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师生对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真实看法,进一步分析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第五部分,探讨重庆中考试题命题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反思,笔者通过与一线老师的访谈以及深入课堂,了解教师如何处理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教学的关系,根据重庆市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启示。

黎俊宏[2](2021)在《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重庆市中考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一直重视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考改革作为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其提供保障。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科目,由此,对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省、市的中考数学试题编制不完全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而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可以有效检测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内容是否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因此利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研究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韦伯分析模式,以2018年-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A卷与B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认知水平对课程标准进行目标编码,再对中考数学试题内容进行编码,最后整理编码数据。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分布平衡性四个维度将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6套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深度与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最好,知识种类的一致性较好,知识广度的一致性偏低。(2)2018年-2020年重庆市6套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一致性水平较好,且每年的两套中考数学试题A卷与B卷的考查范围与难易程度都大同小异。(3)每套中考数学试题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的范围较为片面,知识点较为单一,不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不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通过研究,为重庆市中考数学命题者提供参考建议,也便于重庆市的一线数学教师了解命题趋势、试题特点和课程内容重难点,为教师更好的利用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提供参考。

赵瑞雪[3](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学校课程开发是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相比较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开发体系的成熟与多元,受到多种条件约束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主要包含四大核心主张:(1)“人本取向”的课程开发思路;(2)共生共进的课程开发格局;(3)凸显张力的课程开发形态;(4)指向学生智慧发展的课程开发。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通过优化课程知识群和组织课程模块等方式,构建与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相贯通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拓展延伸,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教育目标。具体而言,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部分: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基于当下高考改革背景,围绕“普通高中学校如何进行课程开发?”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的内核与主旨是普通高中课程学校开发如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改变课程开发原有以“技术路线”为主要思路的传统,回到以人的发展旨归上来。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开发的现状、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述,辅之以案例研究法,运用几所典型学校的课程开发案例予以佐证。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在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上,应着重拓展型课程、课程群的开发以及通过课程统整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在进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发上,一是要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环境课程的开发,二是立足于学生生活,为增强其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行情境课程开发,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基于自身经验的文化理解与家国认同;在进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时,一是着眼于学生行动力的提升,开发提高高中生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二是着眼于学生能力优势的挖掘,开发基于学生生涯教育的选修课程;三是着眼于学生生存力的培养,开发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选修课程。

向奇风[4](2020)在《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改革目标的课程标准,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变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中,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抓手就是学业评价,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了目前的普通高中学业评价体系,揭示其可能存在的弊端,并试图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业评价体系,从而为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具体实践提出有效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共有四个部分。首先,核心素养要为广大教育实践者和社会大众接受并认同,必须要说清楚核心素养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聚焦于此,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本意,阐明核心素养教育继承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承接细化了素质教育,揭示了核心素养已经融入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考试评价之中。在第二部分,笔者对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现状进行了审视。第一,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梳理,发现学业水平考试已带有常模色彩,在测评内容、测评时间具有全面、灵活等优势。但实践中的学业水平考试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水平选择考功能异化、学业水平合格考流于形式。因此,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测试结果进行学业评价,所得结果既不可信也难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第二,对统一高考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高考试卷在工作范畴、改革方向上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并依据对全国II卷的文本分析和一线老师的调查访谈结果,评判高考试卷的价值为“落实了某些关键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忽视了必备品格的测评”。因此,基于高考成绩进行学业评价,所得结果比较片面,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发展。第三,对普通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研究。笔者从普通高校的视角,审视了学业评价结果运用于招生的表现,普通高校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测试结果作为学业水平评价的标准,其价值取向和实际操作表现为分数公平至上。但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唯分招录学生时,会缺失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片面发展,给普通高中的学业评价错误的导向。第三部分,笔者针对当前普通高中学业评价的问题进行了归因。研究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化、评价功能异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学业水平考试自身专业性不足,二是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高考功能的选拔性和纸笔测试的局限性是统一高考偏重学科认知而弱化核心素养主要原因;对于高校招生专注分数不见品格的现状归因有三,即综合素质评价十分难为、分数公平的过度追求、招生权力的实质缺乏。第四部分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核心素养引领学业评价的四条建议。第一,通过保证底线、确立标准、赋权高校等方法抓住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牛鼻子;第二,通过依据课程标准、提升试题质量、建设试题题库等方式科学设计学业评价;第三,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观和考试观,进而转变教育观念;第四,通过社会打造平台、家庭营造氛围促进家庭社会联动。

曾威[5](2020)在《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平,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话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考试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考试公平性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当前对考试公平的主要关注点在高考,中考的相关研究缺失。但随着中招考改革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逐步实现“两考合一”,有关初中考试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和长江经济带上的直辖市重庆,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重庆市于2016年教育改革方案中建立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高中阶段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之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重庆市全面推广。关于如何评估和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然而相关评价和监测指标缺乏。因此,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现状建立系统科学的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研究对象,在教育公平的理论上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进行考察,分析其问题表征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初步建立了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为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缘起与背景,并对当前国家教育考试公平理论以及国家教育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和述评,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寻找立足点,并说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梳理,分析教育公平内涵与考试公平概念,梳理教育公平主要流派和思想,阐明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在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础上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概念阐述以及分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的问题表征和影响因素,为指标体系坚实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价值定位、基本原则和概念模式,运用德尔斐法、统计分析法进行实证调查,构建出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建构的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体系包括考试起点公平监测、考试过程公平监测、考试结果公平监测三个维度,不仅涵括了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区域差异、民族差异、校际差异、性别差异等结果公平指标,还设计了包括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实施、阅卷、成绩评定、分数的使用与解释等公平监测指标,详细说明了每个具体监测指标相应的权重和指标内涵解释以及指标体系的运用方法。第四章是为实现初中学业考试公平提供策略,从清晰定位“两考合一”考试机制、改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考试监督机制、重视运用考试技术手段四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五章是结语,列出本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并反思存在的不足。

李梦亚[6](2020)在《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试题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板块,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活动,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PISA、PIRLS的陆续实施,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考查阅读素养,规范阅读测评技术。从2001年到2011年,香港共参加了三届PIRLS,从2001年的排名第14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香港仅用了5年的时间,最终在2011年第三次参加测评时一举夺冠,香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一方面是香港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如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微调教学语言等,另一方面则与香港推动区域教育评估的发展有关,其中就包括仅次于中高考的教育评估——全港性系统评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简称TSA)。本文通过将这种极具权威性的测评方式与重庆知名度较高的十所学校同一阶段、同一题型进行比较,取长补短,以期找出重庆阅读测评的不足,并借鉴TSA中先进之处,为重庆阅读测评的提高与改进提供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香港TSA和重庆十校比较的研究背景,既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也是重庆阅读现状考核的需要。其次,笔者在绪论中还阐述了概念界定、文献述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能够开展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笔者对香港TSA与重庆小升初考试概述,主要围绕命题依据、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工具和途径、评价数据分析等进行总的梳理和整理,总结前人的研究现状,找到本研究的立论点:鲜有对香港、重庆两地阅读测评的横向对比,本研究即为了开拓视野,寻找新的观点和对比。第三部分剖析两地试卷。本研究分别以时间(纵向)、区域(横向)为区分基点,梳理对比两地阅读测评试题的不同,总结出差异要点,总结各自的特色。香港TSA阅读评核更接近与国际大型阅读测评的接轨、重庆则更加注重文学类文本的考察,尤其是对鉴赏类题目“情有独钟”。第四部分笔者对两套阅读测评试题进行评估,分别归纳总结出了两套试卷的优点与不足,对考核方式、评估特点、文章体裁特点进行了分析。香港TSA阅读突出运用语文能力的考查,教学与评估一致、注重发展性评价,体现小学中文教学的基础性、评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其不足主要为教考分立加重了学生负担、阅读量小。重庆则注重文学情感性、难度高更具甄别性;其不足主要为文章体裁的单一性、考察范围不够全面。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笔者基于阅读测评分析提出的一些思考,第一,阅读教学不应太功利,为了得分而训练,应该回归到理性,以检测能力为主;第二,在文本体裁上注意类型的多样化,“非连续性文本”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应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第三,评估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只有与自己息息相关,学生才会产生兴趣;第四,优化测评框架,对题型的命制、学生认知过程的侧重等方面应有所调整;第五,多教给学生策略,淡化感觉,带给学生更多可掌握的方法。

陈朦[7](2020)在《重庆市中考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4-2019中考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阅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也一再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中考英语加重了对阅读这一测试综合能力题型的分值比例。综合阅读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个人语言熟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考察的是学生逻辑分析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同时是他们获取词汇、语法及语感的一个重要工具,阅读能力更是测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分析中考阅读题能帮助考生对中考阅读的把握。而效度是检测阅读测试题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保障阅读试题信度的前提,效度的高低影响着试卷是否测量到了大纲所考察的方面。因此有必要对阅读效度进行研究。鉴于阅读以及效度的重要性,本文将以2014年-2019年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为研究对象,根据Bachman的考试任务特征框架理论同时和教学大纲、《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及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说明对阅读的要求,从设置的特征、测试的格式特征、输入特征、预期回答特征、以及输入与回应的关系五个方面分析和评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特点和内容效度。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至2019年重庆中考阅读试题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测试内容符合教学大纲、《新课标》以及考试说明对阅读的规定。具体来说,这六年的阅读理解试题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总体而言,重庆市2014年至2019年的阅读测试格式和测试结构较为稳定。(2)重庆市中考阅读部分在体裁、话题、文章难度和长度等方面很好的满足了大纲和新课程的要求。阅读文章主题广泛,话题丰富有趣且真实。(3)几乎涵盖了大纲所规定的四种体裁类型。(4)长度和难度适中,阅读技能方也上涵盖了大纲和新课程所要求的技能。但是也存在着体裁分布不均匀,过度侧重于说明文的情况。鉴于此,本文基于对阅读测试的文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参考性的建议:(一)对于考试设计者而言,增加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拓宽阅读体裁,丰富体裁的多样性,均衡体裁的分布。(二)对于教师而言,认真学习中学的教学和测试课程。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最新的课程标准。其次,英语教师需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的主题,并在不同的阅读材料中拓宽视野。(三)对于学生而言,努力扩大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的阅读范围,加强基本阅读技能的培训并自觉尝试训练阅读技巧。测试对学生和教师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工具,本文也试图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在在教学和学习的态度、目的、以及方法方面存在着积极还是消极的反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对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积极反拨作用。中考阅读理解测试不仅从整体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同时,它不仅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另外,其积极的反拨作用可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为了分数和升学率的提高,也产生了负面的反拨效应,让师生考试压力增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最后作者针对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明确真正的教学目的,比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从而选择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李连强[8](2019)在《重庆市2017-2018年度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成绩分析及训练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体育高考是我国优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继续深造的重要选拔方式。目前对我国高校体育类招生专业考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招生考试的发展进程、项目设定和评分标准以及专项训练上。本研究以2017—2018年度重庆市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考生成绩进行数理分析。旨在:帮助普通高中基层教练及时了解田径专项考生成绩的基本情况,进而拟定更为适宜的训练计划,能够尽早的为优秀体育人才进行科学训练,提高体育考试成绩。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田径专项考生进行身体素质成绩(100米、800米、原地向前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专项(200米/400米/跳远)成绩的描述性分析,进一步分析身体素质成绩与专项成绩的相关性以及专项之间的难度、区分度。因此,田径专项考生训练策略应根据专项相关项群结合难度系数进行专项选择;对训练负荷个性化原则进行梳理;对年度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进行缜密规划;按项群制定训练手段和方法。研究结论:1.2017年、2018年田径专项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分布呈现偏态分布(均呈负偏离,偏离系数均小于0),男女800米和原定向前掷实心球项目成绩的平均值较低;除2017年女子立定跳远项目成绩较男子要高以外,男子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平均分均比女子高。因此,对田径专项考生训练周期进行规划时应增大耐力和力量的训练比重,并对女子训练负荷做针对性安排。2.2017年、2018年田径专项考生各专项成绩位于7分数段以下的人数占该年该专项的28.2%-38.9%,有28.2%-38.9%的考生专项选择存在不合理性,在训练过程中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考试专项。3.身体素质100米和800米成绩与专项200米和400米成绩相关性高;身体素质100米成绩和立定跳远成绩与专项跳远成绩相关性高,且专项成绩均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度,男女的难度系数存在差异性,差异性结果导致男子专项较女子更容易得高分。考生应结合考试项目项群的相关性和专项难度系数优化专项选择,并通过考试项目的关联性将其分类,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达到优化专项训练的目标。建议:1.普通高中基层教练和考生加强对田径专项项目的了解,按考生实际情况规划训练内容,以及在训练负荷上应结合男女具体情况进行负荷安排,使训练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2.专项测试成绩位于7分数段以下的考生,应结合难度系数和考生自身特点进行专项选择,以实现考生考试成绩能达到7分数段以上,为总分做出较大贡献。3.考试项目按速度类、耐力类和快速力量类进行分类制定训练方法和手段,在训练指导上做到因材施教为考生提供更为多样的考试专项选择,以提升训练的整体效果,使考生的整体成绩得以提高。研究特点是由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结合训练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为重庆市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提出科学、合理的训练策略,为普通高中基层教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唐琴[9](2018)在《高考数学试题内容与形式研究 ——基于1978-2017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四十年,在这期间高考一直在变革。2014年拉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7年迎来高考改革的新纪元,此次改革的一大特点是文理不分科,这对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四十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内容与形式,得出其四十年来的特点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对新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及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参考性建议。为了更好的研究四十年来我国高考数学试题的变化情况,本文选取1978-2017年的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再根据统计学的方法选取1978年、1982年、1986年、1990年、1994 年、1998 年、2002 年、2006 年、2010 年、2014 年、2017 年这十一年的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作为本文的样本试题。本文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总结1978-2017年四十年来我国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历史。第二,描述并分析样本高考数学试题的形式结构的情况,主要从试题的分值、题型、题量三方面切入。第三,描述并分析样本高考数学试题的内容结构情况,主要从试题知识结构与试题综合难度两方面切入。试题知识结构主要从试题知识块总量以及试题知识的覆盖面两方面进行描述与分析,而试题综合难度主要根据鲍建生教授建立的数学试题综合难度理论中相关的五个难度因素:探究、背景、运算、推理以及知识含量。在描述与分析试题综合难度主要两方面切入,一是从宏观角度,即对样本高考数学试题从上述五个难度因素进行描述与分析;一是从微观角度,即对样本高考数学试题的三种类型试题依据上述五个难度因素进行描述与分析。第四,描述并分析2017年沪、浙新高考数学试题与样本2017年全国卷的情况,主要从试题知识结构与试题综合难度两方面切入。最后,通过总结上述的内容共发现高考数学试题的主要特点有四个,引起高考数学试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三个,2017年新高考数学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有三个。并对新高考数学的命题提出了四条建议以及对“新”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提出了三条建议。

艾珲琏[10](2018)在《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数学试题是高考数学改革的直接体现,也是高校选拔人才和评价高中生数学学习最权威的终结性测量工具。本文选取2017年9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从题型结构、内容分布、数学核心素养和试题思维层次四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晰9份试卷的异同,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发现每份试卷的特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优化我国高考数学试题结构提供参考,也为高考试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我国2017年9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题型结构:9份试卷的总体题型结构均按客观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解答题和选做题)的结构呈现,但在具体题型的排列顺序、总分值与总题量、不同题型的分值和题量的设置等方面均有差异。(2)内容分布:9份试卷在代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和解析几何,共5个内容领域均有考查,都最重视对代数领域的内容考查,解析几何次之,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和概率统计接近,平面几何最少。仅浙江、上海和江苏三份试题对平面几何进行考查,分别为一道题。可不同卷在六大领域的具体分值比例不同。(3)数学核心素养:9份试卷对六大核心素养及其三个水平的考查总体走势相近,大致呈现出最重视数学运算素养,逻辑推理次之,数学建模和数学抽象素养非常少的态势;水平上,大致呈现出水平一的试题分值比例略高于水平二,水平三最少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从统计结果看没有任何一份试卷对六大核心素养都进行考查。其中,有4份试卷(全国卷III、北京卷、上海卷、江苏卷)没有对数学抽象进行考查,另还有4份试卷(全国卷I和II、山东卷、浙江卷)没有对数学建模进行考查,天津卷在这两个素养上没有设置试题。不同试卷在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领域上考查的核心素养及水平也均有差异。(4)试题思维层次:9份试卷总体走势大致相近,试题集中分布在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处于单点结构水平的试题最少。每份试卷内部以及不同试卷之间在不同内容领域上考查的思维层次均有差异,体现为:代数、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领域偏重于高层次思维的考查,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和平面几何偏向于多点结构水平的考查。基于所做的研究,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对于高考数学试题命制:(1)合理设置题型结构和考试时间;(2)适度调整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3)兼顾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水平;(4)增加考查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试题;(5)注重试题思维层次分布的全面性。对于高考试题研究:(1)尝试多卷横向比较研究;(2)开展核心素养研究;(3)开拓思维测量研究。

二、200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关于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的研究
        1.2.2 关于中考语文试题命制的研究
        1.2.3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和相关特点
    2.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
        2.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1.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2.1.3 重庆市初中考试说明
        2.1.4 考试学原理
    2.2 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类型及特点
        2.2.1 命题大致情况梳理
        2.2.2 各类命题形式的特点
    2.3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内容特点
        2.3.1 作文主题分类
        2.3.2 试题内容特点
3 重庆市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中考作文命题比较
    3.1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试题内容比较
        3.1.1 命题模式比较
        3.1.2 写作要求比较
        3.1.3 题面字数比较
        3.1.4 内容特点比较
    3.2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评分体系比较
        3.2.1 作文分值比较
        3.2.2 评分标准比较
4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的评价调查
    4.1 调查问卷情况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问卷结果
    4.2 教师访谈情况
        4.2.1 访谈设计
        4.2.2 访谈结果
5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探析
    5.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
        5.1.1 部分题材质量不高,题干表述稍显复杂
        5.1.2 试题的难度不一致,材料作文易被忽略
        5.1.3 命题的模式较固定,写作类型较为常规
        5.1.4 评分标准比较笼统,考生得分相对集中
    5.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建议
        5.2.1 优化题材内容,明确题干表述
        5.2.2 降低材料难度,保持难度一致
        5.2.3 创新命题思路,丰富写作类型
        5.2.4 完善评分体系,增强试题信度
6 重庆市中考作文背景下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6.1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
        6.1.1 教学观念急功近利
        6.1.2 教学计划杂乱无章
        6.1.3 教学方法老套僵化
    6.2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6.2.1 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6.2.2 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循序展开作文教学
        6.2.3 注重学生读说训练,促进读说写的转化
        6.2.4 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传授写作方法技巧
        6.2.5 重视作文评分体系,引导学生互评互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重庆市中考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一致性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理论基础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一致性分析模式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对象
        3.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3.1.2 2018 年-2020 年重庆中考数学试题A卷与B卷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分析法
        3.3.2 比较研究法
        3.3.3 统计分析法
    3.4 编码设计
        3.4.1 内容主题的划分
        3.4.2 认知水平的划分
        3.4.3 课程标准编码
        3.4.4 中考试题编码
4 数据整理
    4.1 课程标准数据整理
    4.2 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数据整理
        4.2.1 2018 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A、B卷
        4.2.2 2019 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A、B卷
        4.2.3 2020 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A、B卷
5 一致性分析
    5.1 各维度一致性分析
        5.1.1 知识种类一致性
        5.1.2 知识深度一致性
        5.1.3 知识广度一致性
        5.1.4 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
    5.2 整体一致性分析
        5.2.1 知识种类的整体一致性分析
        5.2.2 知识深度的整体一致性分析
        5.2.3 知识广度的整体一致性分析
        5.2.4 知识分布平衡性的整体一致性分析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各维度一致性
        6.1.2 整体一致性
    6.2 建议
        6.2.1 认知水平的合理布局
        6.2.2 提高知识广度一致性
        6.2.3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6.2.4 创新考核方式
        6.2.5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3)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概述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二)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分析
    (三)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核心主张
二、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拓展型课程开发
    (二)基于学科素养动态整合的课程群开发
    (三)基于整体育人的学校课程统整开发
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环境课程开发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
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一)立足高中生实践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二)立足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三)立足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五、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1.素养及核心素养
        2.评价、学业评价及高中生学业评价
    (三)文献综述
        1.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2.关于高中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本意
        2.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继承
        3.对素质教育的承接细化
    (二)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框架
        1.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领
        2.学业质量以核心素养为统领
        3.考试评价以核心素养为指导
二、高中生学业水平代表性评价现状的审视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业水平考试的审视
        1.学业水平考试的范畴:标准兼常模参照的测试
        2.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功能异化和流于形式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全国统一高考的审视
        1.高考试卷的方向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试卷的实然评判:落实关键能力、偏废必备品格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校招生的审视
        1.高校招生的操作:分数面前皆平等
        2.高校招生的评判:唯分招录少素养
三、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学业水平考试:在形式化中评价功能异化
        1.学业水平考试的专业性不足
        2.应试观念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二)全国统一高考:偏重学科中弱化核心素养
        1.高考功能的选拔性
        2.纸笔测试的局限性
    (三)普通高校招生:专注分数时无视人的品格
        1.综合素质评价十分“难为”
        2.分数公平的过度追求
        3.招生权力的实质缺乏
四、以发展核心素养引领学业评价改革的建议
    (一)抓住牛鼻子:深化高校招生改革
        1.保证公平优先而不失素养的底线
        2.确立发展核心素养的录取标准
        3.赋权以保证高校招生主体地位
        4.完善高考为主学考为辅的招生模式
    (二)把好考试关:科学地设计学业评价
        1.依据标准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
        2.提升试题质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
        3.建设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试题库
    (三)转变教育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观
        2.树立发展核心素养的考试观念
    (四)营造环境支持:促进家庭社会联动
        1.社会打造核心素养教育的平台
        2.家庭支持核心素养教育的氛围
结语: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5)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
        1.1.2 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表现
        1.1.3 监测体系是考试公平的有力保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家教育考试公平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家教育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1 教育公平的理论审视
        2.1.1 公平的概念及实质
        2.1.2 教育公平的内涵解析
        2.1.3 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2.1.4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2.2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
        2.2.1 问题阐释:为什么要构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
        2.2.2 概念明晰:什么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
        2.2.3 理论探析:构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3章 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实证构建
    3.1 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3.1.1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价值定位
        3.1.2 构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3.1.3 构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式
    3.2 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3.2.1 研究定位及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过程
        3.2.4 指标的内涵解释与运用
第4章 促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的策略
    4.1 清晰定位“两考合一”考试机制
    4.2 改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3 建立健全考试监督机制
    4.4 重视运用考试技术手段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科研获奖情况

(6)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试题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对象、方法
    六、理论基础
第一章 全港性系统评估与重庆小升初考试概述
    一、命题依据
    二、评价的目的
    三、评价的内容
    四、评价的工具和流程
    五、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
第二章 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测评试题的对比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两地阅读测评考题的分析
    三、两地阅读测评差异要点的总结
        (一)形式上:主客观题的占比差异
        (二)内容上:体裁和考题的区分
        (三)各有特色的阅读
第三章 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测评的优缺
    一、香港TSA阅读测评的优点
        (一)考察能力:侧重中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反馈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体现小学中文教学的基础性
        (三)评价主体:评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二、香港TSA阅读测评的不足
        (一)独立于教学,加重负担
        (二)阅读总量小、客观题滥觞、选材不经典
    三、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测评的优点
        (一)注重文学性、文化性
        (二)更具甄别性
    四、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测评的不足
        (一)文本类型上:缺少信息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
        (二)考察范围上:考点涵盖不够全面
第四章 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测评的对比思考
    一、测评理念的思考
        (一)测评理念:阅读测评应回归理性
        (二)测评理念:应注重阅读策略的考察
    二、测评内容的思考
        (一)测评内容:文章体裁应多样化
        (二)测评内容:文章主题应生活化
        (三)测评内容:优化阅读题型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重庆市中考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4-2019中考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对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对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对英语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对阅读测试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对阅读理解测试的研究
        二 国内对英语阅读测试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对阅读理解效度的研究
        一 国外对阅读理解测试的研究
        二 国内对中考阅读理解效度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内容效度
        一 理论简介
        二 与本论文的关系
    第二节 任务框架
        一 内容简介
        二 与本论文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反拨效应
        一 内容简介
        二 与本论文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过程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测试的环境
    第二节 测试的规则
    第三节 输入特征
        一 长度
        二 文章难度
        三 体裁
        四 话题
    第四节 预期回答
    第五节 输入与回答的关系
        一 反应性
        二 关系范围
        三 直接的程度
    第六节 反拨效应
        一 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三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重庆市2017-2018年度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成绩分析及训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成绩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体育招生制度历史变迁
        2.2.2 体育招生考试项目设置和评分标准的研究
        2.2.3 体育高考项目训练的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田径专项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田径专项男子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基本情况分析
        4.1.2 田径专项女子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基本情况分析
    4.2 田径专项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比较
        4.2.1 2017年田径专项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比较
        4.2.2 2018年田径专项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比较
    4.3 田径专项考生各专项成绩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1 田径专项成绩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2 200米专项成绩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3 400米专项成绩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4 跳远专项成绩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4 田径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4.1 200米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4.2 400米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4.3 跳远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5 田径专项考生专项成绩区分度、难度比较
        4.5.1 田径专项考生专项考试项目区分度比较
        4.5.2 田径专项考生专项考试项目难度比较
    4.6 小结
5 重庆市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训练策略研究
    5.1 重庆市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训练周期的规划
        5.1.1 田径专项考生全年第一阶段训练周期规划
        5.1.2 田径专项考生全年第二阶段训练周期规划
    5.2 重庆市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训练负荷的安排
        5.2.1 田径专项考生全年训练负荷整体安排
        5.2.2 田径专项女子训练负荷的针对性安排
    5.3 考试项目相关性结合难度系数进行专项选择优化
        5.3.1 考试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专项选择
        5.3.2 考试项目之间的难度系数进行专项优化
    5.4 对具有相关性的考试项目进行分类训练
        5.4.1 速度类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
        5.4.2 耐力类训练主要方法、手段
        5.4.3 快速力量类训练主要方法、手段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考数学试题内容与形式研究 ——基于1978-2017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意义与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高考数学试题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恢复-稳定时期(1977-1998)
    第二节 探索-改革时期(1999年至今)
第二章 高考数学试题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确定研究对象
    第二节 试题形式结构的描述
        一、分值
        二、题型
        三、题量
    第三节 试题形式结构的分析
        一、分值分析
        二、题型分析
        三、题量分析
第三章 高考数学试题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试题知识结构的描述与分析
        一、试题知识结构的描述
        二、试题知识结构的分析
    第二节 试题综合难度的描述与分析
        一、试题综合难度的理论基础
        二、试题综合难度的宏观描述
        三、试题综合难度的微观描述
        四、试题综合难度的分析
第四章 2017年沪、浙新高考数学试题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高考数学试题形式的研究
        一、分值
        二、题型
        三、题量
    第二节 高考数学试题内容的研究
        一、试题知识结构的描述与分析
        二、试题综合难度的描述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总结
        一、四十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
        二、四十年来引起高考数学试题变化的因素
        三、2017年沪、浙新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
    第二节 建议
        一、新高考数学卷的命制
        二、“新”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
附录
    表1 1978-2017年样本高考数学试题选择题:综合难度各因素的各层次水平的题量分布?
    表2 1978-2017年样本高考数学试题填空题:综合难度各因素的各层次水平的题量分布
    表3 1978-2017年样本高考数学试题解答题:综合难度各因素的各层次水平的题量分布
    表4 沪、浙新高考数学试题及全国新课标i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综合难度各因素的各层次水平的题量分布
参考文献
致谢

(10)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需求
        1.1.2 现实诉求
    1.2 研究目的、对象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考与高考数学试题
        2.1.2 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2.1.3 试题思维层次
    2.2 相关研究的综述
        2.2.1 2017 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现状
        2.2.2 高考数学试题比较的研究综述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第3章 试题表层比较分析
    3.1 题型结构的比较分析
    3.2 内容分布的比较分析
第4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试题比较分析
    4.1 数学核心素养的成分及范例分析
        4.1.1 数学抽象
        4.1.2 逻辑推理
        4.1.3 数学运算
        4.1.4 数学建模
        4.1.5 直观想象
        4.1.6 数据分析
    4.2 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框架的构建
        4.2.1 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指标值的标定
    4.3 试题的比较分析
        4.3.1 每份试卷的内部分析
        4.3.2 全国9份试卷之间的比较分析
第5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思维层次比较分析
    5.1 SOLO分类理论介绍
    5.2 试题思维层次划分及范例分析
        5.2.1 试题思维层次划分
        5.2.2 范例分析
    5.3 试题思维层次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 题型结构的比较分析结论
        6.1.2 内容分布的比较分析结论
        6.1.3 数学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结论
        6.1.4 试题思维层次的比较分析结论
    6.2 针对高考数学试题命制的建议
        6.2.1 合理设置题型结构和考试时间
        6.2.2 适度调整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6.2.3 兼顾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水平
        6.2.4 增加考查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试题
        6.2.5 注重试题思维层次分布的全面性
    6.3 针对高考试题研究的建议
        6.3.1 尝试多卷横向比较研究
        6.3.2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
        6.3.3 开拓思维测量研究
    6.4 回顾和反思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他类
教育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200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D]. 陈春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考数学试题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重庆市中考试题为例[D]. 黎俊宏.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
  • [3]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D]. 赵瑞雪. 西南大学, 2020(02)
  • [4]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D]. 向奇风. 西南大学, 2020(01)
  • [5]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建构[D]. 曾威. 西南大学, 2020(01)
  • [6]TSA、重庆十校小升初阅读试题对比研究[D]. 李梦亚. 西南大学, 2020(01)
  • [7]重庆市中考阅读理解测试题的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4-2019中考题为例[D]. 陈朦.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8]重庆市2017-2018年度体育高考田径专项考生成绩分析及训练策略研究[D]. 李连强. 西南大学, 2019(01)
  • [9]高考数学试题内容与形式研究 ——基于1978-2017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D]. 唐琴. 厦门大学, 2018(07)
  • [10]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比较分析[D]. 艾珲琏.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2001年重庆普通中考数学试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