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北京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北京全方位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崔书红[1](2021)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一道,开启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两千年前的《逸周书》中曾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就是告诉人们要尊重自然节律,以保障自然与生物的可持续利用。

新华社[2](2021)在《学习时间》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刘彤彤[3](2021)在《整体系统观:中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保护的应然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检视当下依旧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现碎片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无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整体系统观作为集系统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思维范式,与生物多样性自然属性和顶层设计所要求的整体保护和系统管理相契合,是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应有逻辑。因此,在遵循整体系统观的逻辑指引下,凝练出适用于生物多样性整体领域的法律保护理念,以一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和修订,对于构建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重大意义。

周方冶[4](2021)在《“转型变革”视角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引领作用——以中国模式化解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困境》文中研究表明过去十年,尽管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爱知目标"却未能如期达成。与此相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究其原因,得益于中国在实践中依托"生命共同体"理论凝聚保护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利益分歧,遵循"两山论"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有效化解了国际社会面临的"转型变革"结构性难题。作为新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者,中国不仅应在多边层面加强对话,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转型变革",而且要依托发展中国家以南促北,并深化次区域合作打造样板,有序推动中国模式全球化进程。

曹明[5](2021)在《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保护地保护成效进行定量化评估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然而,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缺乏系统的量化评估方法,同时影响保护成效的因素尚不明确,不利于管理人员制定针对化的保护措施。因此,本研究以秦岭区域为例,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2个方面,对秦岭区域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2015年的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并从自然因素、管理因素、威胁因素3个方面识别了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为:(1)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Max Ent模型预测了秦岭区域21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适宜分布范围,采用ZONATION模型识别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核心栖息地,计算了2010-2015年保护区内外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的人类压力指数并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从而评估保护区对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在2010-2015年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大部分保护区(78.95%)人类压力指数有所增加,保护区内仍需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但是,与保护区外珍稀物种核心栖息地2010-2015年人类压力指数变化相比,在保护区内外核心栖息地人类压力指数均增加的背景下,大部分(53.33%)保护区对人类压力增加起到了减缓作用,一定程度上对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起到了保护作用。(2)在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方面,本研究基于In VEST模型计算了2010-2015年秦岭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等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并通过倾向评分配比法对保护区内外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配对分析,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结果表明,秦岭区域2010-2015年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减少较为明显,但保护区总体对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的减少均起到了减缓作用;2010-2015年秦岭区域固碳量明显增加,且保护区固碳量增加较保护区外多。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对上述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正向的保护效果。(3)在保护成效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从自然、管理、威胁等3个方面选取了潜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效果的因素;并分别以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服务等4个方面的保护成效作为因变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识别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形状指数、平均高程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效果起主导作用,巡护人员数量也对保护区核心栖息地的保护有一定作用。降水量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和固碳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温度变化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起到主导作用。管理因素也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有一定影响,资金投入对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巡护人员数量对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效果影响最大。(4)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和增加巡护人员的数量,加强对人类干扰的管控,以提升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保护成效。同时,应定期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进一步探讨保护成效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从而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效果。

孔利坤[6](2021)在《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文中指出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支撑人类的健康生存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它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且兼有自然资源的属性,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关立法,均未彻底禁止人们对野生动物所进行的合理化利用。但是,这种合理利用应不违背野生动物保护的宗旨和原则,且应防止因过度利用对野生动物生存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因为一旦滥用,就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代价,2003年的SARS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即是如此,人类之殇发人深省。在此背景下,后疫情时代,基于风险预防的理念,如何健全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筑好法律的屏障,防止疫情的卷土重来,是一个十分重要且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价值分析、比较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研究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该部分首先从法律和思想两方面分别论证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理论依据;其次,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公共卫生健康、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三角度分别阐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从立法层面梳理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框架;其次,从实践的视角,检视了当前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的实施情况;最后,指出了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立法方面,相关立法分散、目的不足,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和名录狭窄,不能做到全链条全方位保护;在执法方面,执法体制不顺和执法缺乏监督导致执法缺位、执法不到位;在司法方面,滥食野生动物行为惩罚力度小,而且,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尚不完善;在守法方面,由于公众的禁食野生动物意识淡薄和公众参与渠道有限,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第三部分为域外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借鉴。该部分首先阐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立法规定和具体实践措施,其次,归纳总结了这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包括构建系统的禁食野生动物法律体系、强化食用链的全链条管控、重视社会的多方治理等。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建议,它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针对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法保护。推进相关法律的衔接,扩充立法的目的,打造全链条的保护体系,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健全执法监管体制。梳理部门职责清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权力监督。三是完善司法惩治体系。加大惩罚力度,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四是提高公众参与度。开展禁食野生动物宣传教育,鼓励公众监督。综上,在世界性疫情背景下,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认真审视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甄别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方面的短板,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的法网,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

崔文宇[7](2021)在《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对于生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应对重大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是自然环境和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保护、不受威胁的状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明确了十一种国家安全层面,其中生态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这是我国首次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又确定了对生物多样性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全面保护目标。在我国生态安全的新要求背景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全面修改已被列入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虽然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从1988年诞生以后,已经历经了四次修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修改仅有2016年的一次修订。就目前而言,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在立法理念、保护范围、权责分布、制度设置、法律衔接等方面仍然不适用生态安全的要求,本文在生态安全背景下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再次修订提出意见。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修改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该法的立法沿革,分别从这部法的诞生、发展以及2020年最新的修订草案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着重分析了这部法的立法缺陷,即立法理念不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过于狭窄,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相关制度未体现生态安全需要,亟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无法体现生态安全要求;第四部分通过介绍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提供借鉴;第五部分也是本文的中心,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对策,分别是转变立法理念以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明确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权责划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建设,加强相关法律衔接,体现生态安全的要求。

杜海龙[8](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帆[9](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马永辉[10](2020)在《建设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研究 ——以长山群岛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研究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特征与类型、准入机制、保护与管理等,为创建长山群岛国家公园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海洋海岛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提供科学依据。重点研究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特征与准入条件,分别包括:分布特点、特征梳理、评审程序、遴选建议研究等方面;再次,在实地调研获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通过背景分析、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综合评估确定建设长山群岛国家公园的实施对策,探讨其基于新技术的创新战略,并最终提出建设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构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准入条件、设立程序及管理体制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美洲模式拥有着科学的准入条件;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主的大洋洲模式更强调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保护功能,欧洲国家在选择国家公园时要考虑人为活动对生态区域的影响。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则主要是从景观特征、地形地貌保护等方面制定准入标准。(2)建设长山群岛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大连长山群岛进行案例研究,为我国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渔家乐访谈的分析,得出长山群岛目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长山群岛建设国家公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如开展与当地特色相适应的特许经营、设置生态管护岗位、丰富长山群岛人文内涵、增强其科研教化功能等。(3)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创建构想贯彻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基于新兴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国家公园核心保护、生态保育、游憩展示、传统利用4大功能区,并依托先进技术,满足这些功能区的建设要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要与国家公园建设标准、保护标准、科研标准、教育标准、游憩标准等各类标准密切联系起来,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标准体系。

二、北京全方位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全方位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际合作
开启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

(2)学习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
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习近平向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致贺信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坚持开放联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多边主义,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3)整体系统观:中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保护的应然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整体系统观的理论溯源与适用分析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然设计和立法现状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属性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顶层设计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
四、整体系统观之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契合性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路径的法律溯源
    (二)运用整体系统观的现实基础
五、整体系统观指引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体系化建构
    (一)明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理念
    (二)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框架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六、结语

(4)“转型变革”视角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引领作用——以中国模式化解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困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亟待“转型变革”
    (一)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与困境
    (三)“转型变革”面临结构性难题
二、中国模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
    (一)依托“生命共同体”理论凝聚保护共识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克服利益分歧
    (三)遵循“两山论”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
三、推动中国模式全球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多边对话引导“转型变革”模式选择
    (二)依托发展中国家以南促北引领转型变革
    (三)深化次区域合作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

(5)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2.3 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
        1.2.4 自然保护地评估研究现状总结与难点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体系构建
        2.2.2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2.2.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2.2.4 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分析
    3.2 结果
        3.2.1 代表性物种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
        3.2.2 代表性物种核心栖息地识别结果
        3.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统计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评估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生态系统服务计算
        4.1.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内外对比分析
    4.2 结果
        4.2.1 倾向评分配比
        4.2.2 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服务保护成效
        4.2.3 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持服务保护成效
        4.2.4 自然保护区固碳服务保护成效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5.2 结果
        5.2.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5.2.2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影响因素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创新
2 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理论依据
        2.1.1 法律依据
        2.1.2 思想依据
    2.2 现实依据
        2.2.1 维护生物多样性
        2.2.2 保障公共卫生健康
        2.2.3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3 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现状
        3.1.1 立法层面
        3.1.2 实践层面
    3.2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相关立法体系不完善
        3.2.2 执法监管体制不顺畅
        3.2.3 司法惩治体系不完备
        3.2.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4 域外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借鉴
    4.1 域外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立法与实践
        4.1.1 立法层面
        4.1.2 实践层面
    4.2 域外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借鉴
        4.2.1 构建系统的禁食野生动物法律体系
        4.2.2 强化食用链的全链条管控
        4.2.3 重视社会的多方治理
        4.2.4 注意实地的动态研究
5 完善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的建议
    5.1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法保护
        5.1.1 推进相关法律的衔接
        5.1.2 扩充立法的目的
        5.1.3 打造全链条的保护体系
        5.1.4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
        5.1.5 优化地方立法
    5.2 健全执法管理制度
        5.2.1 梳理部门职责清单
        5.2.2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5.2.3 强化权力监督
    5.3 完善司法惩治体系
        5.3.1 加大滥食野生动物的惩罚力度
        5.3.2 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
    5.4 提高公众参与度
        5.4.1 开展禁食野生动物宣传教育
        5.4.2 鼓励公众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规范分析法
第一章 生态安全背景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再次修订的必要性
    一、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唤醒公众生态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三、促进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四、助推生态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
第二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沿革
    一、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诞生
        (一)诞生的背景
        (二)亮点评析
    二、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发展
        (一)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正
        (二)2016 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
    三、2020 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亮点评析
        (一)修法背景
        (二)立法目的有所提升
        (三)增加了风险防范原则
        (四)内容亮点
        (五)法律责任
        (六)加强了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第三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缺陷分析
    一、立法理念不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
        (一)立法目的过于功利化
        (二)野生动物保护原则亟待完善
    二、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过于狭窄
    三、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职权交叉,协调困难
    四、相关制度未体现生态安全需要,亟待完善
        (一)公众参与制度规定过于原则
        (二)未建立野生动物生态安全评估制度
        (三)未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
    五、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无法体现生态安全要求
        (一)未贯彻《环境保护法》基本理念
        (二)未与《生物安全法》制度进行衔接
        (三)与《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衔接不畅
第四章 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经验及借鉴
    一、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评析
        (一)英国
        (二)美国
        (三)印度
        (四)新加坡
    二、域外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先进的立法理念
        (二)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广泛
        (三)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相当完备
        (四)严格规制野生动物非法利用行为
第五章 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对策
    一、转变立法理念以适应生态安全的要求
        (一)提升立法目的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原则
    二、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
        (一)让《野生动物保护法》更加名副其实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各级名录
    三、明确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权责划分
        (一)设立统一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
        (二)赋予森林公安部门执法权限
    四、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建设
        (一)细化公众参与制度的规定
        (二)制定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三)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赔偿制度
    五、加强相关法律衔接,体现生态安全的要求
        (一)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
        (二)与《生物安全法》衔接
        (三)与《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9)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2.2.1 共同承担
        2.2.2 协同治理
        2.2.3 生态共赢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建设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研究 ——以长山群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理念创新
        1.4.2 内容创新
        1.4.3 应用创新
2 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研究进展
    2.1 研究进展
        2.1.1 国家公园研究
        2.1.2 国家海洋公园研究
        2.1.3 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研究
    2.2 相关概念解析
        2.2.1 国家海洋公园
        2.2.2 海洋海岛国家公园
    2.3 理论基础
        2.3.1 人海关系理论
        2.3.2 陆岛一体化理论
3 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特征与准入条件
    3.1 全球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特征梳理与借鉴
        3.1.1 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分布与特点
        3.1.2 全球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特征梳理
        3.1.3 我国建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潜质与借鉴
    3.2 我国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准入条件分析
        3.2.1 国外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准入条件梳理
        3.2.2 准入条件及评审程序分析
        3.2.3 我国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遴选建议
4 长山群岛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4.1 建设背景分析
    4.2 必要性分析
        4.2.1 问卷调查分析
        4.2.2 渔家乐访谈分析
        4.2.3 结果思考
    4.3 可行性分析
        4.3.1 优势条件
        4.3.2 建设规划
5 长山群岛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创建构想
    5.1 长山群岛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组织架构
        5.1.1 国家公园要素组织能力
        5.1.2 国家公园系统运行表达
    5.2 基于新技术的长山群岛国家公园构建
        5.2.1 大数据与长山群岛国家公园构建
        5.2.2 人工智能与长山群岛国家公园构建
        5.2.3 新兴地理信息技术与长山群岛国家公园构建
    5.3 我国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标准体系探讨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建设海洋海岛国家公园势在必行
        6.1.2 长山群岛具备创建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潜质
        6.1.3 创建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的创新思路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北京全方位保护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J]. 崔书红. 今日中国, 2021(11)
  • [2]学习时间[J]. 新华社. 经济, 2021(11)
  • [3]整体系统观:中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保护的应然逻辑[J]. 刘彤彤. 理论月刊, 2021(10)
  • [4]“转型变革”视角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引领作用——以中国模式化解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困境[J]. 周方冶. 云南社会科学, 2021(05)
  • [5]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曹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6]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D]. 孔利坤.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7]生态安全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完善研究[D]. 崔文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9]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10]建设智慧型海洋海岛国家公园研究 ——以长山群岛为例[D]. 马永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北京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