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西洋镜”

2004年中国“西洋镜”

一、“西洋镜”里的中国2004(论文文献综述)

张语洋[1](2021)在《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视野下的《都市风光》》文中认为本文从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的角度解读袁牧之拍摄于1935年的电影《都市风光》,探讨多重媒介对虚拟现实关系的呈现。《都市风光》将虚拟作为一种认知当时社会的电影叙事途径,在此基础上彰显出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和特殊媒介的沉浸感,并构建了电影中以及电影与电影之外的交互性。这是《都市风光》魅力与价值所在,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认识电影艺术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与指导性思路。

钟家治[2](2021)在《媒介考古学视域下的西洋镜史话》文中提出西洋镜又称"拉洋片",是晚清民国流行的一种民间曲艺。该文借助于媒介考古学的理论对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洋镜的发展与嬗变进行考察;通过史料、报刊、文献对西洋镜的历史脉络进行扒梳,探讨了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作为舶来品的西洋镜完成了本土化、曲艺化的转变,这一过程为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媒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陆骐[3](2021)在《视镜、黑箱与新感官经验:从西洋镜再思18世纪清宫线法通景画》文中认为在18世纪中国一种被称为"西洋镜"(Peepbox)的欧洲光学玩具广泛流行。本文尝试透过西洋镜再思一批为清宫绘画研究者熟知的视觉材料——线法通景画。与过去学者在绘画史视角下的讨论不同,本文试图在更广阔的视觉文化层面,即在18世纪西洋镜等西方现代光学仪器盛行于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去重新审视这些绘画,从而考察西洋镜带来的观看方式、视觉语汇和感官体验对以线法通景画为例的同时期艺术创作所发挥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林韬[4](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研究表明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钟瀚声[5](2021)在《从参与式吸引力到旁观式吸引力:基于中国电影视角的媒介考古——以《都市风光》与《西洋镜》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汤姆·甘宁(Tom Gunning)、米莲姆·汉森(Miriam Hansen)、托马斯·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为代表的欧美学者提出的"新电影史"研究路径为学界研究早期电影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范式。本文旨在利用媒介考古学的相关理论考察两部中国电影,并借助旺达·斯特劳文(Wanda Strauven)等学者关于"吸引力模式"(The Mode of Attraction)的理论,讨论百余年来中国观众是如何消化和接受这一来自西方的现代媒介,以应对数字媒体时代电影观看方式的革新抑或复归。

欧阳哲生[6](2020)在《艺术史视角下的北京建筑与园林 喜龙仁及其作品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喜龙仁是二十世纪欧美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大家。他所编着《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中国园林》等书保存了大量他摄制的北京风光照片,对北京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诸如北京城门与城墙、紫禁城、中南海、北海、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等处从艺术史的视角作了颇爲专业的评点。喜龙仁的这些作品在欧美艺术史圈具有重要影响,是西方研究北京的珍品。

张薇[7](2020)在《《皇清职贡图》及所绘河湟民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历史图像的史料价值。近年来,历史民族志图册研究颇受学者关注,特别是“百苗图”、“滇夷图”的不断挖掘整理,让更多学者开始重溯“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左图右史”的治学传统。20世纪初以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弗朗西斯·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彼得·伯克(Peter burke)为代表的国外图像史学家们对“图像证史”理论的梳理和探讨,使图像史料逐渐纳入历史学研究的范畴,图像史研究成为了史学研究的新热点。乾隆时期绘制的《皇清职贡图》是我国现存部头最大、图像数量最多、涵盖地区和民族最为广泛的历史民族志图册,其绘制由乾隆皇帝发起,军机处、地方督抚、清宫画师合力组织编绘,共绘录海内外民族图像600余幅,是清中期最重大的国家绘图工程。现存《皇清职贡图》的版本数量较多,绘本、写本、刊本均有流传,但正本已佚,因此对存世绘本的研究极为重要。葛兆光先生《成为文献:从图像看传统中国之“外”与“内”》(2005)一文指出了对图像史料利用的不足,并提出经典的二问,即“图像可以为历史研究做什么?历史研究又可以为图像做什么?”引发了笔者对图像研究的深层次思考。此后,葛先生将《万国来朝图》、《八旬万寿盛典图绘》等一系列纪实性图像纳入了“文献”的范畴,为我国图像史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目前,《皇清职贡图》的研究主要以版本考证、图像研究、满汉文图说研究和史料价值研究为主,关于图册成书过程、绘制目的、图册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缺乏以图册中某一民族聚居区为整体地域单元所展开的研究。以往学者多关注图册中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民族,缺乏对西北民族图像的关注。同时,历史学领域的学者对图说文本的利用远远高于图像本身,对图像的研究缺乏深层次的学理性探讨,而艺术学领域的学者又多强调图像的绘画艺术和审美价值,对图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图中民族的历史源流等问题解读不够,这无疑使图像史研究出现“图史分裂”的态势,加之《皇清职贡图》的彩绘本尚未正式公开,难以观其原貌,囿于图像获阅的难度,以往研究较少使用原图,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历史图像能否成为史料?作为史料的图像如何为历史研究服务?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研究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了《皇清职贡图》的成书和版本。《皇清职贡图》成书过程十分复杂,庄吉发、畏冬、祁庆富等学者对现存版本做过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梳理了版本和成书,追溯了图册成书的历史背景。认为《皇清职贡图》正式绘制之前,乾隆皇帝命四川总督策楞搜罗“番书”并命四译馆翻译,又以四川为试点绘制“番图”样本,再发放至各省效仿绘制,并令各督抚将境内各民族分布地域、风物特产及民风民情等内容撰为图说附图后报军机处。正本成书之后,进行了多次增补,又编绘了多部绘本、写本和刊本以便流通之用,乾隆皇帝还将图册赐予几位朝廷重臣。第二章,重点分析《皇清职贡图》的绘制目的和特点。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皇清职贡图》的历史背景来分析绘图目的。认为,乾隆皇帝启动《皇清职贡图》这项国家绘图工程,不仅仅是朝贡体系的历史书写,更是乾隆皇帝“大一统”政治思想的表达,也是清廷知边、治边、宣扬国威的工具。第二部分,从图册的选材内容、形制类别和艺术审美三个角度归纳了《皇清职贡图》的特点。认为,这部纪实性的图册是中国古代“左图右史”传统历史书写方式的延续,也是国家意志在历史文本上的呈现,具有图文并茂,装帧华丽,笔法精湛,设色考究,构图巧妙等特点,融合了乾隆时期清宫画作中、西方绘画手法并行的绘画风格。第三章、第四章运用图像证史“三省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图册所载河湟11族的图像和图说展开深度剖析,探讨了图说所载河湟民族的族称、土司和生计方式等问题;解析了图像所绘河湟民族服饰样貌、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特点。认为:第一,图册中河湟民族族称的界定遵循了文化相似性的原则;第二,图册所载河湟地区清中期民族分布格局与现代民族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第三,清中期河湟地区土司与中央王朝之间呈良性互动关系;第四,河湟地区各民族的服饰、饮食、风俗与民族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族际互动频繁发生,早在清中期就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化特征。第五章,通过分析特定历史情境下中央与河湟地方政治上呈现出的趋同性,进一步探讨清廷与河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第一节依据图册增补过程探讨“自上而下”的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的身份认同,即清廷的“民族观”。认为《皇清职贡图》对后来归附部族图像的补绘和乾隆皇帝御识的补撰均是乾隆皇帝“大一统”政治理念的体现,是对其开疆拓土丰功伟业的颂扬。图册中御题诗、恭和诗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清廷对海内外民族秉持“中外一家”的包容态度。第二节通过图册中对河湟土司图说的研究,认为:图说体现了河湟民族“自下而上”国家认同,河湟土司辅助清军征边、辅佐清廷治边的史实证明了土司制度在河湟地区得到成功实践。本研究创新点有三:第一,是史料的创新。本文运用了大量《皇清职贡图》册页本和北京故宫藏本中的图像,补充了清中期河湟民族研究中存在的图像史料运用不足的问题。第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通过“图像证史”探索了“图”与“史”有机结合的图像史研究路径,针对图像史研究中存在的“图史分裂”的问题展开学理性分析。认为图像史研究应遵循“图史并重”的原则,追溯图像的历史背景、绘图目的及版本源流是判断图像史料价值的有效途径,深度剖析图像的内容是利用图像史料的可行性方式,二者相结合才能发挥图像史料的最大价值。第三,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将图册所绘河湟11族置于清代边疆经营的大历史背景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讨了河湟地区各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形成发展。

张煊僳[8](2018)在《互换视角:1669至1907年间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引言中德建交四十五周年系列文化特展之一"互换视角:1669至1907年间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Wechselblicke.Zwischen China und Europa1669—1907)于2017年9月28日至2018年1月7日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下属的艺术图书馆(Kunstbibliothek)隆重举行。该特展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艺术图书馆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

任卫新[9](2018)在《词海钩沉(第一百零一十篇) 孙师毅的西洋镜歌》文中研究说明这一期说一说一般很少提到的一位歌词作家:孙师毅。虽说现在的歌词作家对他提及不多,甚至年轻人几乎很少知道,但他的名字以及他的作品价值绝对不可忽视。不仅数量多、而且传播广,其中最有影响的,如影片《新女性》的主题歌《新的女性》以及影片《大路》插曲《开路先锋》等。本人就读中国音乐学院的时候,老师曾以影片《都市风光》主题歌《西洋镜歌》作为经典范例。

李启乐[10](2018)在《清代中国的西洋镜、社会和视觉性》文中提出欧洲的西洋镜及其相关的透视观在17世纪触及中国,与之首次相遇的精英把这些稀有之物视为国外的奇珍。然而,本文呈现了19世纪中期,不仅光学设备和艺术被中国化而成为普通的本地物件,而且西洋镜也成为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和底层的街头娱乐的形式。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西洋镜的转化及其透视观在清代中国不仅表达出可感知的中西方差异,也表达出中西方在阶级与文化修养方面的内在差异。

二、“西洋镜”里的中国200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洋镜”里的中国2004(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视野下的《都市风光》(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中的虚拟现实及其呈现
二、电影中虚拟世界与沉浸感的建构
三、电影中的交互性
结语

(2)媒介考古学视域下的西洋镜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西洋镜与媒介考古学
    1.1 西洋镜
    1.2 媒介考古学
2 西洋镜的传入
3“西洋镜”在中国的生产
4 西洋镜之衍生
5 西洋镜的社会功能
6 西洋镜的发展

(3)视镜、黑箱与新感官经验:从西洋镜再思18世纪清宫线法通景画(论文提纲范文)

一、线法通景画与错视(Quadratura)天顶画
二、线法通景画与西洋镜画片
    (一)另一种“洋画”:西洋镜画片
    (二)箱式语汇
    (三)黑箱、视孔、凸透镜和镜子
三、18世纪清代的集体性新感官经验

(4)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背景
    二、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方法与策略
    五、创新价值
    六、研究脉络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一、对话访谈
        二、书写绘制
        三、资料阈限性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一、词/行/事件
        二、逻辑梳理
        三、编码互文建构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一、举反例
        二、“切片”法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结论
致谢
附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从参与式吸引力到旁观式吸引力:基于中国电影视角的媒介考古——以《都市风光》与《西洋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玩具亦或剧场:光学媒介的循环往复
二、《都市风光》:西洋镜里的乡巴佬电影
    (一)规训身体的“乡巴佬电影”
    (二)新旧媒介的“吸引力模式”之争
三、《西洋镜》与晚清观众的视觉互动体验
    (一)茶馆戏园与早期电影的观看体验
    (二)中国观众与早期电影的“视觉互动”体验
    (三)数字电影时代“参与式吸引力”的复归
结语

(7)《皇清职贡图》及所绘河湟民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相关问题阐述
    四、海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皇清职贡图》的成书及版本
    第一节 成书过程
    第二节 版本现状
    第三节 绘制内容及史料价值
第二章 《皇清职贡图》的绘制目的及特点
    第一节 绘制目的
    第二节 绘制特点
第三章 《皇清职贡图》中的河湟民族
    第一节 河州土千户韩玉麟等所辖撒喇族土民、土妇
    第二节 西宁县土指挥祁宪邦等所辖东沟等族番民、番妇
    第三节 西宁县缠头民、缠头妇
    第四节 西宁县哆吧番民、番妇
    第五节 西宁县土指挥佥事汪于昆所辖土民、土妇
    第六节 碾伯县土指挥同知李国栋所辖东沟等族土民、土妇
    第七节 碾伯县土指挥同知祁在玑所辖达子湾等族番民、番妇
    第八节 碾伯县南北两山番民、番妇
    第九节 摆羊戎通判所辖番民、番妇
    第十节 大通卫土千户纳花布藏所辖兴马等族番民、番妇
    第十一节 归德所番民、番妇
第四章 图册背后的河湟民族社会
    第一节 《皇清职贡图》图像所见河湟民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第二节 《皇清职贡图》图说所见河湟民族的族称、土司、生计方式、饮食及宗教信仰
第五章 《皇清职贡图》中的中央与地方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清廷“民族观”
    第二节 “自下而上”的河湟民族国家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互换视角:1669至1907年间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何为互换视角?
二、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欧洲出现的“中国风”与中国出现的“欧洲风”
三、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
四、恩斯特·奥尔末拍摄的西洋楼
五、关于“1669至1907年”
结语

(10)清代中国的西洋镜、社会和视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西洋镜的出现与中国化
中国的光学景观
中国清代的透视法
视觉、象征和社会

四、“西洋镜”里的中国2004(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视野下的《都市风光》[J]. 张语洋.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12)
  • [2]媒介考古学视域下的西洋镜史话[J]. 钟家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32)
  • [3]视镜、黑箱与新感官经验:从西洋镜再思18世纪清宫线法通景画[J]. 陆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06)
  • [4]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从参与式吸引力到旁观式吸引力:基于中国电影视角的媒介考古——以《都市风光》与《西洋镜》为例[J]. 钟瀚声.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04)
  • [6]艺术史视角下的北京建筑与园林 喜龙仁及其作品解析[J]. 欧阳哲生. 中国文化, 2020(01)
  • [7]《皇清职贡图》及所绘河湟民族研究[D]. 张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1)
  • [8]互换视角:1669至1907年间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J]. 张煊僳. 艺术工作, 2018(02)
  • [9]词海钩沉(第一百零一十篇) 孙师毅的西洋镜歌[J]. 任卫新. 词刊, 2018(02)
  • [10]清代中国的西洋镜、社会和视觉性[J]. 李启乐. 装饰, 2018(01)

标签:;  ;  ;  ;  

2004年中国“西洋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