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何去何从——从信息管理人才的信息结构看

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何去何从——从信息管理人才的信息结构看

一、信息管理学专业教育向何处去?——从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结构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兰国帅[1](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余虹[2](2012)在《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中国银行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与实体经济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引发了有关银行暴利的大讨论。时隔半年,经济周期下行,存贷利差收窄,金融脱媒加剧,不良贷款上升,诸多因素使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快从暴利转向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同样的故事已经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演绎。这使人们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反思,为什么在获得超额利润之后很快就陷入危机?为什么专营风险的商业银行却因风险失控濒临破产?从基于会计利润的盈利模式和侧重于供给分析的“金融机构观”出发很难找出满意答案。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对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金融功能观”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从客户风险服务需求出发,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风险盈利模型,解析了其风险价值创造的过程,提出了最优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理论模型。其次,对国外特别是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国外现有“发起—转移”风险盈利模式的不足。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价值链方法和专项调查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价值创造环节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从客户需求、经济增长、监管要求、技术进步等多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和主要价值创造环节面临的挑战,根据风险盈利模式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根据风险价值创造过程的内在要求,提出了风险价值链转型和风险价值网构建的转型路径。结合金融功能观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从客户需求出发,依据风险绩效标准,本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本质上是基于风险管理的盈利模式。本文根据“金融功能观”理论,梳理了金融体系分工与专业化演化进程,比较了商业银行核心功能与各阶段风险经营的特征,指出商业银行表面上是资金融通中心,实质是风险经营的中介。此时,风险管理能力不再从属于业务拓展,不再是被动控制、转移、规避风险损失的工具,而是指导战略决策、决定发展目标,主动识别和承担风险,创造风险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风险价值创造源于客户的风险服务需求,在战略层面上通过风险经营战略、风险价值创造、风险绩效评估三个环节来实现,在操作层面上,经过风险识别、风险受让、价值创造和绩效评估四个核心环节来完成。在功能层面上,通过对风险通道、风险融资、风险融信、风险融智、风险投资五个核心功能模块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商业银行最优风险盈利价值网的构建,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突破企业内部部门和企业边界的束缚,以风险功能模块为基本单元,在整个风险服务产业链的层面进行协同整合。2、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缺陷在于风险管理从属于业务扩张,过度放大经营杠杆,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乃至爆发。国外商业银行借助金融创新,从“发起——持有”向“发起——转移”模式转型,不断放大其经营杠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让客户承担了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风险,对社会信用和流动性过度透支。国内银行一味追求货币超发下的规模扩张,忽视了经济下行的系统风险。盈利模式唯规模论,经营顺周期,利润主要源于批发业务利差收入,风险管理最终依赖政府隐性担保。在价值链构建上,忽视客户需求,价值链同质,链条冗长重复,资源配置分散、管理效率低下。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价值链必须向风险盈利模式转型。从战略层面看,应根据客户风险偏好提升和风险承担需求增加的趋势,从单一的“资金融通中介”向全功能的“风险服务中介”转型,包括功能转型、方式转型和绩效评估转型等内容。具体措施包括制定风险经营战略和业务目标体系、风险管理能力升级、风险业务结构升级、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禀赋选择转型路径。从风险盈利价值创造过程看,应按照战略组合风险管理、风险业务结构优化、客户多元化、前瞻性管理研究的转型思路,对风险价值识别、风险受让、风险价值创造、风险绩效评估等进行改造,按照协同整合的原则对各辅助环节转型进行改进。商业银行价值网的构建必须打破企业组织边界的束缚。大银行应建设一体化、全功能的金融控股集团,并注意防范多元化、集团化经营的风险。中小银行应聚焦于最具风险管理优势的价值创造环节,通过战略联盟提供全功能服务,重点防范战略联盟的机会主义风险。

赵怡[3](2010)在《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实施,信息产业人才已被我国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首。信息管理作为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领域,正日益受到媒体和人们的关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广泛,社会需求量大,是当前的热门专业。本文分析了本地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环境下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了新时期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

李梦学[4](2008)在《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认识和了解地球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地球观测是提高人类认识和了解地球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一个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全天候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来帮助人们研究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地球观测已由单一的、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研究发展成为空间多层次、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综合活动。本文以我国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国内外地球观测领域发展特点和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规律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系统研究了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和模式,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本文从不同理论视角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国际科技合作在管理学主要理论中的体现,揭示地球观测该领域国际合作的必然性。创新性地提出国际科技合作的四维概念模型,通过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提出国际合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政治联盟需要;发展经济需要和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分析指出影响国际合作的六大因素;并创造性地将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社会行为与物理学方面的物体万有引力对比,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动力的数学分析模型。尝试性地从合作参与主体和动因角度对该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分类,通过分析各不同合作模式间的差异性和特点,探讨合作模式与合作环境以及发展时期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研究确定合作模式的定量方法,探讨合作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为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快捷科学的辅助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形势,研究符合我国情况的国际科技合作对策。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地球观测领域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新形势下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在分析、对比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加强该领域国际合作应从建立地球观测领域目标、组织、政策入手,同时加强人才、资金等保障机制建设;针对当前的国际合作新趋势,在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家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组织机构模式、跨部门协作的管理运作机制及项目管理办法;并强调发展中国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保障机制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的同时,用制度来指导和管理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实践活动。

陈璐[5](2005)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环境下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了新时期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杨仁厚[6](2004)在《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浪潮的出现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研究信息化的发展效应,就成了发展哲学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研究不但可以指导发展的伟大实践,而且能够丰富中国的发展哲学,还可以为各门具体科学的信息化影响理论提供交流的场所。中国共产党对信息化发展效应有非常明确的认识。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基础。国外对信息化的发展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具体观点有余而概括总结不足。中国的学者对信息化的发展效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仍然处于比较概括的层面。在中国的发展哲学界,信息化的发展效应受到的关注还不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析框架。这篇论文就是想在这个方面做一些探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理论指导,以近年中国的发展哲学为知识背景,尝试建立一个分析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效应的理论框架。它以社会对信息的高度依赖为前提,以信息化和发展的特征为根据,以信息化对发展要素的影响为主线,探讨并总结了信息化对发展主体、发展客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方法的诸多影响,力图为理解信息化对发展的最终影响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本文的正文包括下面的五章。第一章 信息化及发展的特征 要理解信息化对发展的影响,就必须首先了解信息化和发展,详细揭示它们的特征。所以,本章首先在简要介绍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信息化在运行、投入、产出、影响等方面的特征,如电脑化、网络化等。其次,在简要介绍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发展在主体、客体、目标、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如发展主体能力的不高、愿望的不强等。最后,文章分析了信息化影响(动词)发展的前提、机制和结果类型。这也是理解信息化发展效应的重要依据。它认为,社会活动高度依赖于信息是信息化影响发展的前提,对发展活动要素和背景要素的改变是信息化影响发展的机制,信息化影响发展的结果包括机遇、挑战等五种类型。第二章 信息化与发展主体的提升 这一章以发展主体要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个人、企业、政府等发展主体的提升作用。首先,论文研究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个人的影响,认为信息化可以改善个人的发展条件,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强化个人的发展愿望,增进个人的发展享受,从而使个人更容易成才。然后,论文分析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影响,提出信息化能够改变企业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愿望,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因此从总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最后,论文讨论了信息化对政府的影响,认为虽然政府主权受到一定削弱,但是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会大大提高,因为信息化能够增强政府的发展能力,提高政府的发展愿望,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第三章 信息化与发展客体的进步 这一章探讨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四个发展领域的影响。它提出,在经济领域,除了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率,信息化还通过扩大经济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产品和服务品种、扩大经济需求等途径促进经济增长。本章认为,信息化激<WP=6>活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具体表现是促进了社会交往,活跃了社会分层,强化了社会流动。在政治领域,本章证明,信息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因为信息化能够催生民主的条件,丰富民主的内容,改进民主的方法。文章最后分析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指出信息化对文化的民族性既形成一定的冲击又产生很大的促进,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繁荣和进步。第四章 信息化与发展目标的更新 为了与经济发展的地位相适应,以及主题的相对集中,本章集中关注经济发展的目标,把经济发展目标概括为减少贫困、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分配公平。本章揭示,信息化赋予扶贫以信息内容,即扩大了贫困的概念,突出了贫困的信息原因,增加了扶贫的信息措施。本章认为,对经济增长,信息化极大地丰富了增长的领域,提高了增长的速度,使提高效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法。文章比较了不同时代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信息化要求高度重视信息产业,但是在近期内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目标并不应该是结构意义的信息化,而是工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并举。通过事实的描述和理论的分析,本章证明,信息化使分配结果更加悬殊,对公平分配构成严重的挑战。 第五章 信息化与发展方法的完善 本章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方法,着重探讨了信息化对市场制度、科教兴国战略、对外开放和协调发展方法的影响。文章认为,信息化能够强化市场制度,因为它更加要求市场制度,为市场制度提供了基础,造就了市场制度的新格局。文章提出,信息化更加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够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决定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格局,因此能够促进科教兴国战略。文章证明,信息化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因为它进一步要求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还对对外开放格局有重要的影响。最后,本章阐述了信息化对协调发展方法的促进,指出,信息化可以促进发展中地区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涂启建[7](2004)在《从人才知识结构与信息需求的角度谈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文中提出从人才知识结构与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 ,探讨新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信息只有与用户知识结构相匹配才会为其所吸收利用 ,不同的知识结构层次对信息有不同的需求 ,大学图书馆应依据不同知识结构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需求心理及需求行为 ,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新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网络平台上重新构建自身的信息服务系统 ,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乔好勤,邹国荣[8](2003)在《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崛起及其课程体系的探讨》文中提出人们对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计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6+X方案”是一个机动灵活的方案。该方案可以修正为“9+X方案”。 9门课程是 :信息管理学概论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 ,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组织 ,信息存储与检索 ,信息服务 ,信息法学。参考文献 10。

武梅,李小梅[9](2002)在《试论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的命运》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针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关于未来图书馆存亡的观点 ,提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图书馆不但不会消亡 ,反而会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阐述了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概括地描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图书馆可能的存在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对图书馆人员的要求

乔好勤[10](2002)在《信息管理学: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文中认为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是以信息管理的实践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有其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必须解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学生就业问题

二、信息管理学专业教育向何处去?——从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结构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管理学专业教育向何处去?——从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结构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主持的课题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2)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盈利模式的文献综述
        2.1.1 有关商业模式本质的文献
        2.1.2 有关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结构及功能的文献
        2.1.3 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
    2.2 价值链、价值网相关文献
        2.2.1 价值链理论的演化
        2.2.2 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
        2.2.3 价值链视角的顾客价值相关文献
    2.3 有关银行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文献
        2.3.1 国外有关银行盈利模式的文献
        2.3.2 国内有关银行盈利模式的文献
    2.4 有关商业银行价值链的文献
    2.5 有关银行风险经营的相关文献
        2.5.1 国外相关文献
        2.5.2 国内相关文献
    2.6 现有文献评述
        2.6.1 现有文献带来的启示
        2.6.2 现有文献的不足
3 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的理论研究
    3.1 基于风险视角的相关概念
        3.1.1 风险、风险价值与会计利润
        3.1.2 银行风险盈利模式的界定
        3.1.3 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风险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
    3.2 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简析
        3.2.1 基于经济资本的盈利模式
        3.2.2 基于流程再造的盈利模式
        3.2.3 基于动态风险的盈利模式
        3.2.4 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价值链解析
    3.3 商业银行的风险经营特质及其演化
        3.3.1 商业银行的风险经营特质
        3.3.2 商业银行风险经营演化的阶段特征
    3.4 客户风险服务需求的产品分析与功能分析
        3.4.1 客户风险服务需求的产品分析
        3.4.2 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功能分析
    3.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要素构成解析
        3.5.1 资源要素
        3.5.2 能力要素
    3.6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
        3.6.1 系统性因素的影响
        3.6.2 行业因素的影响
        3.6.3 自身因素的影响
        3.6.4 发展阶段的影响
    3.7 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解析
        3.7.1 基于风险价值创造的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解析
        3.7.2 风险战略环节的价值活动
        3.7.3 风险价值创造环节的价值活动
        3.7.4 风险绩效评估环节的价值活动
        3.7.5 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的主要特征
    3.8 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理论分析
        3.8.1 风险盈利价值网模型的基本假设
        3.8.2 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函数的构建
        3.8.3 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函数决定因子的引入
        3.8.4 最优风险盈利模式的判定原则
4 国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演化与启示
    4.1 全球金融业的分工演进
        4.1.1 金融分工演化的逻辑结构
        4.1.2 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4.1.3 全球金融业的功能互补与互替
    4.2 全球金融风险的演化与风险服务价值链的裂解
        4.2.1 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化带来的挑战
        4.2.2 客户多元化风险服务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
        4.2.3 风险服务价值链的裂解
        4.2.4 商业银行网络化分工协作的发展趋势
    4.3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迁的价值链解析
        4.3.1 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变迁(1934-2010)
        4.3.2 盈利模式变迁的价值驱动因素
        4.3.3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演化的阶段特征
    4.4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特征分析
        4.4.1 商业银行风险经营的基本特征
        4.4.2 传统“发起——持有”模式的特征
        4.4.3 现代“发起——转移”模式的特征
        4.4.4 对“发起—转移”模式的边际改进
    4.5 国外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启示
5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价值链分析
    5.1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与资产质量变化
        5.1.1 盈利变化情况
        5.1.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化情况
    5.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实证分析
        5.2.1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子分析
        5.2.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聚类分析
    5.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价值链解析
        5.3.1 负债业务发展现状
        5.3.2 资本管理发展现状
        5.3.3 资产业务发展现状
        5.3.4 客户服务与渠道建设现状
        5.3.5 风险管理现状
        5.3.6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5.3.7 信息化建设现状
        5.3.8 流程化建设现状
    5.4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征及成因
        5.4.1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特征
        5.4.2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成因
6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转型战略研究
    6.1 传统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
        6.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新挑战
        6.1.2 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利差区间
        6.1.3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形成重大冲击
        6.1.4 技术进步将动摇现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基础
        6.1.5 日趋严格的银行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提出重大挑战
    6.2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风险集聚
        6.2.1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风险聚集与积累
        6.2.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6.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直接驱动力
        6.3.1 客户风险服务需求分化要求盈利模式转型
        6.3.2 系统性金融风险化解倒逼盈利模式转型
    6.4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目标
        6.4.1 金融功能观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启示
        6.4.2 专业化风险服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核心目标
        6.4.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转型的核心内容
        6.4.4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的战略选择
        6.4.5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转型的着力点
7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价值创造环节转型研究
    7.1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价值链面临的挑战
        7.1.1 负债业务面临的挑战
        7.1.2 资本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7.1.3 资产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7.1.4 中间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7.1.5 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7.1.6 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7.1.7 业务流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7.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模式核心价值创造环节转型对策
        7.2.1 核心价值创造环节转型思路
        7.2.2 风险价值识别转型
        7.2.3 风险受让业务转型
        7.2.4 风险价值创造转型
        7.2.5 风险绩效评估转型
    7.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运营中心转型对策
        7.3.1 产品研发转型
        7.3.2 市场营销转型
        7.3.3 人力资源转型
        7.3.4 信息系统转型
        7.3.5 业务流程转型
8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路径研究
    8.1 模块化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理论分析
        8.1.1 商业银行随需而变的模块化发展趋势
        8.1.2 构建模块化风险盈利价值网的行业特质
        8.1.3 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博弈分析
    8.2 模块化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路径比较
        8.2.1 模块化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路径的理论分析
        8.2.2 基于旧木桶理论的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路径
        8.2.3 基于新木桶理论的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路径
    8.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原则、策略与风险控制
        8.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构建的原则
        8.3.2 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的构建策略
        8.3.3 中小型商业银行风险盈利价值网的构建策略
9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基本研究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2.1 不足之处
        9.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分析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
    2.1 专业定位
    2.2 培养目标
3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改革
    3.1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3.2 课程体系的设计
    3.3 增加实践, 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和内容
    2.2 国际科技合作的理论基础
    2.3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概况
    2.4 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3.1 从国际分工合作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3.2 政治经济全球化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3.3 博弈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3.5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国际科技合作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模型和动力机制
    4.1 国际科技合作的四维结构概念模型
    4.2 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和动力机制
    4.3 国际科技合作影响要素
    4.4 国际科技合作动力的数学分析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
    5.1 国际科技合作的几种模式
    5.2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比较
    5.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状况及发展趋势
    6.1 地球观测领域概述
    6.2 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现状
    6.3 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趋势
    6.4 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机制创新
    7.1 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
    7.2 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分析
    7.3 建立我国地球观测领域创新机制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纵向科研课题目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译出版书籍
致谢

(5)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1.1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教育取得的成绩
    1.2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 新环境对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挑战
    2.1 电子信息网络环境
    2.2 市场经济环境
    2.3 人才素质环境
3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6)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发展哲学需要加强对信息化发展效应的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发展运动的形成
        二、 信息化浪潮的兴起
        三、 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状况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信息化发展效应的政治回应
        二、 国外信息化发展效应研究
        三、 国内信息化发展效应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一、 价值取向
        二、 方法论
        三、 具体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特点和重点
        一、 结构
        二、 特征
        三、 重点
第一章 信息化及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信息化及其特征
        一、 运行特征
        二、 投入特征
        三、 产出特征
        四、 影响特征
    第二节 发展及其特征
        一、 主体特征
        二、 客体特征
        三、 目标特征
        四、 方法特征
    第三节 信息化对发展的影响
        一、 影响的前提
        二、 影响的机制
        三、 影响的结果
第二章 信息化与发展主体的提升
    第一节 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 改善个人的发展条件
        二、 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
        三、 强化个人的发展愿望
        四、 增进个人的发展享受
    第二节 企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一、 改变企业的发展环境
        二、 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 增强企业的发展愿望
        四、 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政府发展的有力工具
        一、 增强政府的发展能力
        二、 调整政府的发展愿望
        三、 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
        四、 削弱政府的发展主权
第三章 信息化与发展客体的进步
    第一节 推动经济增长
        一、 增加经济投入
        二、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 增加产品和服务品种
        四、 扩大经济需求
    第二节 激活社会结构
        一、 促进社会交往
        二、 丰富社会分层
        三、 强化社会流动
    第三节 完善政治民主
        一、 催生民主条件
        二、 丰富民主内容
        三、 改进民主方法
    第四节 促进文化发展
        一、 对文化的民族性既有冲击也有促进
        二、 有助于文化的繁荣
        三、 促成文化的进步
第四章 信息化与发展目标的更新
    第一节 赋予扶贫以信息内容
        一、 扩大贫困的概念
        二、 突出贫困的信息原因
        三、 增加扶贫的信息措施
    第二节 改变经济增长格局
        一、 丰富增长的领域
        二、 提高增长的速度
        三、 改变增长的方法
    第三节 调整工业化目标
        一、 发展初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二、 信息化之前产业结构目标是工业化
        三、 信息化极大提高信息产业的地位
    第四节 挑战公平分配
        一、 农业时代的分配结果比较平等
        二、 工业时代的分配结果比较悬殊
        三、 信息化使分配结果更加悬殊
第五章 信息化与发展方法的完善
    第一节 强化市场制度
        一、 突显市场制度的优势
        二、 巩固市场制度的基础
        三、 造就市场制度的格局
    第二节 促进科教兴国
        一、 更加依赖科教兴国战略
        二、 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三、 决定科教兴国战略格局。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 增加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二、 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
        三、 影响对外开放的格局
    第四节 增进协调发展
        一、 促进发展中地区的发展
        二、 促进农村的发展
        三、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束语
主要参考着作目录

(8)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崛起及其课程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1 6+X: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最佳选择
3.2 核心课程的确定
3.3 求解X
3.4 9+X:一个修正后的新方案

(9)试论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的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未来图书馆存亡的观点
二、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1.图书馆存在的前提
    2.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的存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三、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四、对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发展变化的预想
    1.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自身会发生巨大变化
    2.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信息管理学专业教育向何处去?——从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结构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 余虹. 西北大学, 2012(04)
  • [3]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J]. 赵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 [4]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D]. 李梦学.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4)
  • [5]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J]. 陈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0)
  • [6]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 杨仁厚.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7]从人才知识结构与信息需求的角度谈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 涂启建.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4(01)
  • [8]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崛起及其课程体系的探讨[J]. 乔好勤,邹国荣.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03)
  • [9]试论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的命运[J]. 武梅,李小梅.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2)
  • [10]信息管理学: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J]. 乔好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标签:;  ;  ;  ;  ;  

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何去何从——从信息管理人才的信息结构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