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防护林建设技术

旱田防护林建设技术

一、旱作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何俊,李妍红[2](2018)在《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农田防护林具有降低风沙灾害、调节小气候、提高作物产量等重要功能,对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营造高效、标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从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结构优化、防风效应、气候效应、胁地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雷娜[3](2017)在《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防护林在农业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于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国平原地区已基本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2015年我国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065936.17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8.1%。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全省平原地区过去"十里不见树,百里不见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到2015年全省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241039.54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8.46%,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河南省农田防护林在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讨论,为农田防护林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方松林[4](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郭月峰[5](2014)在《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减缓全球变暖是当前重要的生态任务之一。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已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一种较好选择。防护林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大规模营造的防护林多数因树种选择不合理、造林密度过高、空间配置不合理等特点,使防护林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及碳汇功能。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小流域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小流域境内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的前提下,分析了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的碳汇效应及固碳潜力;利用干扰指数来定量描述林分结构,分析林木生长因子与碳汇功能的关系;研究了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与林网内作物固碳耦合效应。以此为基础,提出小流域以碳汇功能最大为目标,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模式。以期为内蒙古中东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进-步制定造林固碳政策技术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为政府参与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提供一个案例研究和科学根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不同林龄、主要林分类型的防护林固碳效应进行研究后得到:植被层碳储量及固碳潜力最大(乔木层>灌木层),其次为土壤层,最小为凋落物层;以成熟林为参照,林木及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具体表现为小叶杨林>白榆林>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林木平均碳汇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小叶杨的幼龄期、油松和白榆的中龄期,山杏、沙棘的10a及柠条的6a。为使林分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林分充分发挥其碳汇功能,当林木超过各自速生期之后,应给予必要的抚育管理措施。2.利用竞争理论分析林木生长因子与碳汇功能的关系后得到:在林龄相同,立地条件相似的条件下,林分密度是制约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密度较大的林分,林木干扰指数较大,林木生物量碳储量则较小;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内部结构,从而决定了林分碳储量结构,所以,在防护林空间配置时应考虑林分密度。3.对黄花甸子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与林网内作物生物量碳储量及作物产量的耦合效应研究后得到:农田防护林网的营建有利于林网内碳储量和作物产量的提高;视农田林网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内生态系统碳储量及作物产量仍高于对照,表明小流域典型农田防护林网的设计规格是合理的,该结构模式的农田防护林网可为黄花甸子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时提供指导。4.经以碳汇目标最大,兼顾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防护林空间水平配置后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的合理比例为3.6:4.8:0.4:0.5:0.8;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及特用林面积的合理比例为3.4:2.9:2.6:1.2;小叶杨纯林、白榆纯林、油松纯林、柠条纯林、沙棘纯林、山杏纯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及其他林地面积的合理比例为4.1:0.1:0.9:0.3:0.5:2.0:0.9:0.9:0.2。小流域防护林经空间配置后,小流域系统碳储量增加了2.29×107kg,较配置前增加了10.36%。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的主导立地因子——坡度和坡向,以此作为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的依据。通过研究后得到:阴坡比阳坡更适宜防护林的生长;低坡度比高坡度更适宜防护林的生长;混交林比纯林有更广的适生范围。所以在防护林空间配置时,应优先考虑将其配置在阴坡、低坡度的地块,且优先考虑配置混交林。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优先考虑配置油松树种:灌木树种在该地区适生性较强,配置时对立地条件不作要求,其中山杏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为沙棘;乔木落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苛刻,应配置在水肥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

杨斯玲[6](2012)在《国家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品粮基地防护林是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生态工程。论文运用林业技术经济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理论方法,对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延津县东屯镇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中去。1、通过对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的动因分析、商品粮基地防护林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和商品粮基地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防护林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和规划设计的目的,作为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决策的参考依据。2、在分析商品粮防护林规划原则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优化,得到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建设的合理用地比例;采用多目标综合评判法对林种结构比例进行规划,得到合理的林种结构比例;将区间规划的方法引入到树种规划中,构建树种生态效益优化模型,研究防护林获取最大生态效益时的树种比例。3、提出树种选择原则和主要适宜树种,选取对农田防护林有重要影响的3大类13个指标,利用模糊物元模型,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林网设计主要对林网结构和林网大小进行了研究;林带设计主要研究了林带结构、林带走向、林带宽度和林带间距;最后对防护林带的模式配置进行了研究。4、应用网络分析法(ANP)法构建了农田防护林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SD软件求解出各指标的权重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商品粮基地水土保持林规划前后的生态效益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和设计了商品粮基地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防护林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5、以延津县东屯镇为例,对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张鑫童[7](2012)在《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防护林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水文、土壤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繁育的环境,以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用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本文以涡阳县农田防护林为代表,研究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的分布规律,分析各小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利用SPSS18.0软件筛选出相关性显着的小气候因子建立影响作物产量的回归模型,构建小气候因子与产量间的定量关系,为合理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提供有效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随距林带距离的不同均存在一定的变化,且在距林带05H范围内,变化更为明显。林网内靠近林缘处的风速、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与其他距林带较远的观测点相比相对较低,林网内相对风速、相对温度以及相对土壤含水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靠近林缘处的观测点,最低值分别为86.87%、91.34%、87.71%。而林网内靠近林缘处的相对湿度与其他观测点相比则相对较高,相对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林带0.5H处,最大值为113.03%。可见由于防护林带的影响,林缘附近风速的降低幅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幅度最为明显。距林带720H范围内,林网内风速、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过程趋于稳定,其变化幅度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除林网内的相对湿度外,距林带不同距离处的风速、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农田防护林网内小麦各项生长指标的分布随距林带距离的不同,同样存在一定的变化。研究表明,淮北地区防护林带具有明显的“胁地”效应,距林带01H区域,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以及产量与距林带较远距离的观测点相比相对较低。其中小麦产量的降幅最为明显,距林带0.5H处的相对产量只有林网内平均产量的67.24%,小麦穗长和千粒重的降幅也较为明显,分别为林网内平均值的83.92%和88.71%。距林带37H范围内,小麦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林网内的平均水平。小麦相对株高、相对穗长、相对千粒重以及相对产量的最大值分别达到林网内平均水平的107.63%、107.25%、105.12%以及127.76%,从升高幅度看,小麦产量的增加最为明显。距林带1320H区域,林网内除小麦产量还存在明显降幅以外,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指标逐渐趋于一致,各观测距离上差距不明显。(3)选择小麦千粒重指标与小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出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小麦的相对千粒重随该观测距离上的相对风速、相对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且土壤含水率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较大,风速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林网内相对土壤含水率每增加10%,小麦相对千粒重可增加8.43%,相对风速每增加10%,小麦相对千粒重只增加1.06%。所以,在林带“胁地”效应较为明显的林缘附近,可以适当进行灌溉,并挖掘断根沟,以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将“胁地”效应降到最低。

陈克斌,海正芳[8](2011)在《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及发展建议》文中认为介绍农田地埂的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总结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类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康波,王勇[9](2010)在《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其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的重要意义。根据当前需求,剖析了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对措施和对策。

阿力木江.牙生,蓝利,程红梅,岳健,王晓静[10](2010)在《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其中,一级区北疆温带干旱半干旱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防治区划分了准噶尔盆地亚区、阿尔泰山及准东丘陵亚区、准噶尔西部山地亚区、天山北坡亚区共4个二级区,一级区南疆暖温带极端干旱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防治区划分了塔里木盆地亚区、天山南坡亚区、昆仑-阿尔金山亚区共3个二级区。针对各区的沙漠化特点,分别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策略及防治技术与模式。

二、旱作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作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2)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田防护林发展阶段
2 宁夏农田防护林发展阶段
3 宁夏农田防护林研究
    3.1 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3.2 林带结构
    3.3 防风阻沙效应
    3.4 林带热力效应和水文效应
    3.5 防护林病虫害研究
    3.6 林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 展望
    4.1 林网构建研究
    4.2 林网防风等效应研究
    4.3 经营研究
    4.4 综合效益评价

(3)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1.1 研究农田防护林的意义
    1.2 国外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1.3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概况
2 我国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2.1 树种选择
    2.2 配置模式
    2.3 经营管理
3 我国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1.3.2 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
        1.3.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的研究进展
        1.3.4 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研究方法
        2.2.2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林木生长因子与林木碳汇功能关系研究方法
        2.2.3 小流域农田防护林网与防护农田固碳耦合效应研究方法
        2.2.4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2 土地利用状况
    3.3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4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研究
    4.1 小叶杨林分碳库特征及系统固碳效应
        4.1.1 小叶杨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1.2 小叶杨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1.3 小叶杨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1.4 小叶杨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1.5 小叶杨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2 油松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2.1 油松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2.2 油松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2.3 油松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2.4 油松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2.5 油松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3 白榆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3.1 白榆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3.2 白榆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3.3 白榆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3.4 白榆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3.5 白榆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4 山杏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4.1 山杏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4.2 山杏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4.3 山杏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4.4 山杏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4.5 山杏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5 沙棘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5.1 沙棘林分植被固碳效应
        4.5.2 沙棘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5.3 沙棘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5.4 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5.5 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6 柠条林分碳库特征及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6.1 柠条林分植被层固碳效应
        4.6.2 柠条林分凋落物层固碳效应
        4.6.3 柠条林分土壤层固碳效应
        4.6.4 柠条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效应
        4.6.5 柠条林分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7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效应及固碳潜力
        4.7.1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效应
        4.7.2 不同林分类型各碳库固碳潜力
        4.7.3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不同碳库对生态系统碳增汇的贡献
    4.8 小结
5 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林木生长因子与林木碳汇功能关系
    5.1 小流域防护林邻体干扰模型的建立
    5.2 林木干扰指数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5.2.1 主要林分类型标准地概况
        5.2.2 主要林分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的关系
        5.2.3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冠幅的关系
        5.2.4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高径比的关系
        5.2.5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生境利用率的关系
        5.2.6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冠幅、高径比及生境利用率关联分析
        5.2.7 主要林分类型基株干扰指数与基株碳汇功能的关系
    5.3 小结
6 小流域农田防护林网与防护农田固碳耦合效应研究
    6.1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
        6.1.1 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生物量碳储量分区研究
        6.1.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总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分析
    6.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作物产量的影响
        6.2.1 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作物产量分区研究
        6.2.2 农田防护林网对林网内总产量的影响分析
    6.3 农田防护林网复合模式的固碳、增产效益分析
    6.4 小结
7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
    7.1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7.1.1 以碳汇功能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构造
        7.1.2 目标函数的确定
        7.1.3 约束条件的确定
    7.2 小流域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结构优化
    7.3 小流域防护林空间配置前后碳汇效益分析
    7.4 小流域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对位配置研究
        7.4.1 影响林木生长立地因子的选取
        7.4.2 影响林木生长立地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7.4.3 影响林木生长主导立地因子的选取
    7.5 小结
8 结论
9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国家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
        1.1.2 防护林对商品粮基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防护林效益的研究
        1.3.2 防护林规划布局优化研究
        1.3.3 防护林设计技术的研究
        1.3.4 防护林效益评价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析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需要分析
    2.1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的动因分析
        2.1.1 农业防护的需要
        2.1.2 经济利益的驱动
        2.1.3 政府的强力推动
    2.2 商品粮基地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2.2.1 农田防林建设的直接成本
        2.2.2 农田林网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2.2.3 农田防护林的总效益
    2.3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2.3.1 防护林的经济特征
        2.3.2 防护林的供求均衡
    2.4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的制约因素
    2.5 小结
第三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管理
    3.1 规划原则
        3.1.1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原则
        3.1.2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
        3.1.3 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原则
        3.1.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原则
        3.1.5 与其他规划相协调原则
    3.2 理论依据
        3.2.1 生态位理论
        3.2.2 农田生态学理论
        3.2.3 农林复合经营理论
        3.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5 系统论理论
    3.3 防护林土地利用优化
        3.3.1 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3.3.2 决策变量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3.3.3 规划目标和目标函数设计
        3.3.4 约束条件设计
        3.3.5 模型求解
    3.4 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
        3.4.1 多目标综合评判法计算过程
        3.4.2 结果分析
    3.5 防护林造林树种优化
        3.5.1 区间线性规划方法
        3.5.2 基于区间规划的防护林树种优化模型
        3.5.3 模型求解
    3.6 小结
第四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设计管理
    4.1 树种选择
        4.1.1 树种选择的原则
        4.1.2 农田防护林主要适宜树种
        4.1.3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防护林树种选择
    4.2 林带设计
        4.2.1 林带结构
        4.2.2 林带走向
        4.2.3 林带宽度
        4.2.4 林带间距
        4.2.5 林带的断面形式
    4.3 林网设计
        4.3.1 林网结构
        4.3.2 网格大小
    4.4 模式配置
    4.5 小结
第五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评价
    5.1 基于 ANP 的农田防护林结构合理性评价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网络分析法(ANP)模型的建立
        5.1.3 应用 SD 软件求解问题
    5.2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动态评价
        5.2.1 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5.2.2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2.3 模型计算分析与评价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5.3.1 评价指标体系
        5.3.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1.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5.3.2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3.3 评判等级的确定
    5.4 小结
第六章 延津县东屯镇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
    6.1 东屯镇基本情况
        6.1.1 概况
        6.1.2 自然条件
        6.1.3 资源状况
        6.1.4 农业状况
    6.2 东屯镇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3 东屯镇防护林体系规划
        6.3.1 规划指导思想
        6.3.2 防护林布局规划
        6.3.3 防护林建设土地利用优化
        6.3.4 林种结构规划
        6.3.5 造林树种结构规划
    6.4 东屯镇农田防护林设计
        6.4.1 树种选择
        6.4.2 林带设计
        6.4.3 林网设计
        6.4.4 模式配置
    6.5 东屯镇农田防护林结构合理性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概况
    1.2 农田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1.2.1 林带防风效应的研究
        1.2.2 林带热力效应的研究
        1.2.3 林带水文效应的研究
    1.3 农田防护林的增产效益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地概况
    3.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仪器
        3.3.1 研究内容
        3.3.2 试验林带的选取
        3.3.3 研究方法及观测仪器
        3.3.4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
        4.1.1 林网内风速的分布特征
        4.1.2 林网内空气温度的分布特征
        4.1.3 林网内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
        4.1.4 林网内土壤含水率的分布特征
    4.2 林网内小麦产量的分布特征
        4.2.1 林网内小麦株高的分布特征
        4.2.2 林网内小麦穂长的分布特征
        4.2.3 林网内小麦千粒重的分布特征
        4.2.4 林网内小麦产量的分布特征
    4.3 影响小麦产量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4.3.1 小麦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
        4.3.2 小麦产量与小气候因子的回归分析
5 结论
6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地埂的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1.1 台塬区
    1.2 河谷川道区
    1.3 土石质山区
    1.4 黄土丘陵沟壑区
2 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类型
    2.1 针叶用材型
    2.2 生态经济型
    2.3 阔叶用材型
    2.4 灌木型
    2.5 针阔混交型
    2.6 乔灌混交型
3 农田地埂防护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4 发展建议
    4.1 合理进行防护林的规划布局
    4.2 加强宣传,完善建立激励机制
    4.3 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加大投入力度
    4.4 制定技术规程,规范技术标准

(9)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防护林发展建设概况
    1.1 国外农田防护林发展概况
    1.2 我国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概况
    1.3 我国农田防护林主要营建技术
        1.3.1 树种选择
        1.3.2 配置模式
2 农田防护林作用和综合效益分析
    2.1 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
        2.1.1 防风御沙作用
        2.1.2 保温作用
        2.1.3 保湿作用
        2.1.4 保水作用
        2.1.5 净化空气
    2.2 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
        2.2.1 提高粮食产量
        2.2.2 木材生产及加工增值
        2.2.3 提供林副产品和饲料
3 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树种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3.1.2 对农田林网建设的认识不足
        3.1.3 管理机制不健全
        3.1.4 科技措施落后与缺乏
    3.2 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对策与措施
        3.2.1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的认识
        3.2.2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提高人民积极性
        3.2.3 以科技为先导, 以提高造林质量为目的
        3.2.4 把管护责任夯实, 确保造林有林、成林

四、旱作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现状及展望[J]. 何俊,李妍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5)
  • [3]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J]. 雷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6)
  •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D]. 郭月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6]国家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 杨斯玲. 天津大学, 2012(06)
  • [7]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D]. 张鑫童.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8]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及发展建议[J]. 陈克斌,海正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9]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综述[J]. 康波,王勇.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05)
  • [10]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J]. 阿力木江.牙生,蓝利,程红梅,岳健,王晓静. 干旱区地理, 2010(03)

标签:;  ;  ;  ;  ;  

旱田防护林建设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