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主治医师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一、主治医师查房考核的做法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青昊[1](2019)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判断和评价公立医院改革的社会效果和医院的服务质量、效益和经济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从2013年到201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了“现行公立医院医疗改革评价体系的不足,要求各级单位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改革评价指标,深化公立医院医疗改革步伐”入手,确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于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阐述,然后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外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之后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介绍天津市的公立医院的相关资料,最后重点对绩效考核体系研究的方法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首先针对天津市的公立医院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天津市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天津市新医改政策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天津乃至我国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提供借鉴。第四部分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成员构成和相关方法的分析,对天津市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进行搭建,并且对专家咨询法的衡量指标进行总结,为该体系的构成过程和评价的指标维度进行分析,为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也为具体指标的优化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对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通过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运用医院质量改进绩效评价工具(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ol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ospitals,PATH)评价体系,对当前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五个维度重新定义并提出绩效考核改革的措施,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优化提供借鉴经验。

高玉玺[2](2019)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经历了多年探索与研究,逐渐地总结并发展起来,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服务质量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在大量阅读文献基础上,选取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以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为单位,将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研究主体,归纳总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评估培训效果,并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旨在提出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大连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大连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同时为国内其他城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推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化发展进程。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对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体系、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培养模式、筹资机制、学员招收等方面做重点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建立并逐步得到完善,经过数年的培训,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为全市培养大批优秀的住院医师,为有效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大连市医疗行业注入新活力,助推医疗卫生行业走向健康稳定发展道路。然而,医院在具体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时发现政策制度不完善、组织架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匹配、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效果不给力等五大方面问题,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管理责任不明确、整个培训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学员积极性不高、激励举措不健全等具体问题。通过主动查找原因,借鉴国内外关于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当地医疗资源优势、严格加强培训流程管理、把握好政府这个重要角色、统一培训内容标准、完善政策配套等举措,有效解决调查中发现问题,拓宽筹资渠道以弥补培训资金短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增强人们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视程度,建立一套适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问题,不断向国内外先进城市看齐,服务于民生,造福于百姓,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向前发展。

张旭雷[3](2018)在《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方案研究 ——以F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继续推进,作为改革重头的公立医院,集各种矛盾于一身。为贯彻新医改“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的综合目标,公立医院的行为模式跟着相应发生变化。特别是由于医保支付方式变革、药品零差率改革,公立医院不再像以前一样,有足够的现金流,公立医院也开始出现资金紧张、支付能力下降、医院发展基金逐渐亏空,公立医院发展的动力逐渐减弱。同时,随着全国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数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逐渐推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为应对医疗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F医院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对外根据医改政策和医保规定及时对医院医疗制度流程进行调整,对内从医院自身建设出发,进一步加强医院绩效管理。本文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以F医院医师绩效管理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设计展开对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方案进行研究评价,发现F医院医师绩效管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现阶段完善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方案的建议。一是要避免主诊医师权限过大,架空各亚专科科主任管理权;二是改善绩效分配方式,使绩效分配更透明、公正;三是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特别是加强教学、研究方面的指标,减少医疗指标权重,与医院战略进一步有机结合;四是加强绩效考核体系与省医管局牵头的院长绩效考核体系关联度,符合国家、省医改方向;五是增强绩效提升,注重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等关系医院发展进程的绩效考核。

刘文生[4](2018)在《主诊医师制:旧制度与大变革》文中提出主诊医师制不是一项新制度,却可成为中国医院管理改革的主线性改革之一,最终触发医疗卫生体制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同当初力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原院长王辰再次站在时代前沿,为主诊医师制呼吁呐喊。2017年,王辰通过媒体建议取消三级查房制度,这一颠覆性的建议立刻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破而后立,晓喻新生,此后,王辰在多个场合呼吁,我国应建立主诊医师制,以逐步取代三级查房制

涂轶群[5](2018)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匮乏,而且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比较发达城市的三甲医院,存在严重分布不均。同时,医闹、伤医、杀医等恶性事件近年也频频发生,“扎堆看病、看病难、看好病更难、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且日益严重,临床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劣,医生离职转行潮开始涌现,使得原本严峻的就医形势雪上加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人才紧缺、缓解严峻的就医形势,国家政府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两项重要的医改新举措。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并于2010年和201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分别进行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举措,旨在增加有效临床医生数量的同时,提高临床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培养出更多能“看病”且能“看好病”的医生。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精神障碍患者数量的庞大与精神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精神科的医疗形势不容乐观,精神科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通过对精神科临床医生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精神科医师,促使优质医疗资源可以有效下沉,从而整合和优化上海市精神科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基层精神科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努力实现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根本上缓解严峻的精神科医疗形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整个医学终身教育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桥梁角色,既是医学学校基础教育的理论知识延伸与应用,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基石。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和归纳上海市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效果评价相关研究,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以精神科专业为例,通过对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调查,梳理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现状。同时,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效果指标评价体系,并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调查及评价分析结果,进行对策分析,从而为解决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为政府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完善和在全国推广应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全国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蓝本。

马得汶[6](2017)在《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西宁市两家三甲医院为田野调查点,对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医学作为科学发展的产物,将疾病治疗视为生理性病变的诊疗过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关注文化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中,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通常都存在几个基本环节,其中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这些事项都是理解疾病与治疗的重要方面。生物医学及相关研究较少从患者医疗实践角度进行关注,而民族学、人类学对文化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却可以在此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推进相关学科整体发展。本论文研究是在生物医学忽视医疗与文化关系的背景下,立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而实施的科学探索。生物医学提供当前医疗的主流思路和方法,患者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民族文化传承及宗教民俗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都很容易被掩蔽在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主导的诊疗环境中。突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揭示其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对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更加客观的认识。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是研究的基本方法所在。论文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重点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地方性环境中,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在西宁市三甲医院展开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开放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者与患者、医生的面对面沟通,在医疗过程环境中获取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参与观察方法,对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实践进行记录。研究中使用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群体的整体情况。对于一些多发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使用了“患者主位评估”等方法。医患话语分析也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患者的话语是其心理和地方性文化最生动的反映。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进入田野前,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学习阅读,为医院调查做准备。进入医疗机构后,首先是实地观察,熟悉调查环境。接着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访谈。调查前期,笔者对多民族患者、两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患者和医生的话语中扑捉他们关注的事项,了解患者、医生的文化和治疗行为。这样,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关注的事项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如门诊环境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藏族患者的择医,回族、撒拉族患者的医疗实践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医患双方在医疗场域对各自需求的强调等等。通过门诊与临床观察、医患话语了解到这些事项后,接下来的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式访谈在医患群体中对这些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更为高效和精准地收集案例资料。同时,在医生、患者群体中展开医患需求问卷调查,在藏族、回族、撒拉族患者中进行疾病治疗与民族文化调查。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对地方性文化与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认识。论文作为田野调查的成果,是一部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医疗民族志。文化和疾病治疗及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是论文的基本观点,重视文化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是论文的基本主张。论文各章节通过对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事项的具体研究,将人们对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即能够使用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是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对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的新的审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针对患者需求、藏族患者择医、医患相互理解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医学人类学研究而言,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启示意义在于:医疗过程中有医生主导的一面,也有患者能动的一面。研究强调患者主位视角的医疗实践,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医疗和健康,为全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挖掘文化、重视文化、运用文化提供铺垫作用;对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研究,有助于医疗界和医生重视社会生活、心理因素对疾病诱发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从供求对接障碍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相关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医患关系一般性的认识。对藏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影响的分析是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为认识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文化调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疾痛叙事部分,研究不但记录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表述,更注重医学人类学所一贯秉承的关怀和道德立意,为人类心灵提供文化滋养;研究突出患者主位视角,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疾病认知,就是从医疗角度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动反映,因而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和地方性医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推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对民生、政策调整都是一个详实的参考。论文第一章是对田野点的描述。内容包括医院社区的定义,两家医院的生态和运作,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理特点。第二章考察了疾病认知环节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是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的起始阶段。本章在简要回顾了西医、中医、民族医学疾病认知的基础上,指出患者主位疾病认知也是疾病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着结合甲状腺疾病,从社会生活、心理因素探讨了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第三章关注择医环节中文化因素。本章考察了民族文化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很多藏族患者或其家属请活佛、阿克打卦,将活佛建议视为择医的重要依据。打卦择医的患者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探讨治疗环节中的文化因素。这两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第四章藏族文化对疾病治疗影响的研究因为是在藏族医疗文化氛围浓厚的Y藏医院做调查,所以分为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两部分。患者的行为又分为医生的治疗和患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中寻求治疗两个方面。藏药加持突出体现出了治疗物的文化属性。藏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五章是从民族宗教文化视角对回族、撒拉族患者治疗实践的考察。回族、撒拉族患者普遍认为疾病和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多元的,既有医学领域的寻医问药,也有民族文化领域的做都哇、吹都哇、举乜贴等,但是这些治疗实践都是行赛拜布,最终疾病能不能治愈,在患者看来都是真主的前定。回族、撒拉族患者强调举意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病痛忘记真主,也不能将治愈归功于医生从而举伴真主。第六章是对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环节的探析。本章通过对多民族患者的访谈与观察,秉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需求”关注,分析了患者和医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进而提出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供求形成的相互关系状态。这种双向供求关系在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沟通层面、角色层面、道德层面、管理服务层面都可能出现对接障碍,从而影响到医患关系和谐。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文化的调适作用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第七章是从疾痛叙事中探寻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可能性。在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疾痛叙事语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疾病是患者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通常都意味着一种苦痛,这是疾病的本质;二是身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健康十分重要,负面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贪欲追求也是制约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三是道德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一味药,医疗场域中因为患者及家属处于苦痛之中,所以道德认同是一种普遍共识。最后,论文从文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医患关系中文化的调适作用、传统医学理念的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经过研究提出:首先,多元医疗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对于多元医疗的理解,我们以往是从多种医疗方式并存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从具体患者的疾病治疗经历这一视角中,同样也可以形成多元医疗。其次,民族宗教文化对患者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例如藏族患者和回族、撒拉族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择医、治疗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次,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不能机械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论文对此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双向供求关系中存在的对接障碍是分析和理解医患关系的较新视角,文化对这种对接障碍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总之,论文研究说明:文化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文化对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疾病治疗不仅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论文研究正是从患者医疗实践中,揭示了一个与生物医学完全不同的医疗面貌,由此推动医疗和健康事业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更好地转变。

俞宏彬[7](2016)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病案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医院病历质量情况尤其是病案书写质量,探索病案管理综合评价方法,提高住院病案质量。方法:本研究对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院的病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后对被抽检的6827份终末病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终末病案质量的总体情况和不合格病案的主要原因构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病案终末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秩和比法反映科室病历环节质量管理优劣;最后利用相关分析探讨病案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的关系。结果:(1)抽检终末病案6827份,合格病案6696份,占抽查总数的98.08%,不合格病案131份,占抽查病案总数的1.92%。全院抽检病案平均得分95.16分。查出存在各种缺陷问题20202处,平均每份病案存在缺陷2.96处。抽检病案最常见的问题是“病程记录无相应分析处理意见”,最容易丢分的缺陷问题是“主诉与现病史不符”。(2)不合格病案因单项否决项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的有63份,占不合格病案总数的48.09%。不合格病案最多见的缺陷问题是“未说明用药依据”而“拷贝病历”则是不合格病案最集中的扣分点。(3)影响病案终末质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历和性别是影响终末病案合格与否的影响因素。(4)运用秩和比法计算科室环节质量排名,专科系统优于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5)病历环节质量与病案终末质量之间存在直线关系。基于现场病历、初检病历、电子病历三个指标的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有关。结论:2013年至2015年全院终末病案抽检合格率达标。但在病案书写质量上,频率高、丢分多的缺陷问题集中于“病历内容失真”和“诊断分析质量下降”上。性别和学历是终末病案质量合格与否的影响因素。病历环节质量与病案终末质量存在线性关系。建议:加强专项培训,夯实医师病历书写基本功;创新工作模式,提升病案管理人员活力;完善工作制度,推进科室质管员队伍建设;强化岗位职责,重视科室二级病历质量监控;多维度病历质检,统筹病案过程质量管理。

张妲,杜昕[8](2016)在《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主治医师查房是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住院医师的过程中,形成了以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提高主治医师的教学意识,重视基本功训练,规范了教学查房,在教学的同时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并有助于住院医师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与患者沟通能力的提高。

张红宇,李小莹,王力红,赵国光[9](2013)在《主治医师查房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主治医师查房考核,加强对病房医疗工作的管理,提高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方法对我院22个临床科室的81名主治医师进行查房考核,并总结分析。结果主治医师查房时忽视体格检查占47.6%;没有修改病历和缺乏教学意识均占33.3%;没有提出患者下一步诊疗措施占28.5%;没有重点询问关键病史占23.8%;特殊检查与治疗分析不全面占23.8%;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不充分占19.0%;未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占14.3%。结论加强对主治医师的培训,建立主治医师查房考核制度,提高住院患者的医疗质量。

盖媛媛,李超,吴锁薇,玄勇[10](2013)在《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调查目前主治医师查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督促主治医师不断提高查房水平,进而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方法采用评分及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被考核主治医师分布在27个监床科室,共计199名,全院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分数为93.8分;考核发现,主治医师查房考核过程中存在带教意识不强、查房流程不清晰等问题。结论应提高主治医师对查房的重视程度,通过进行示范查房培训,提高主治医师带教能力。

二、主治医师查房考核的做法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治医师查房考核的做法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2 绩效管理
        2.2.1 绩效计划
        2.2.2 绩效辅导
        2.2.3 绩效考核
        2.2.4 绩效激励
        2.2.5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2.3 相关绩效管理理论
        2.3.1 系统管理理论
        2.3.2 目标管理理论
        2.3.3 绩效管理理论
    2.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方法
        2.4.3 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现状研究
    3.1 天津市公立医院统计资料
        3.1.1 公立医院
        3.1.2 天津市公立医院统计资料
    3.2 天津市公立医院考核体系现状
        3.2.1 天津市部分医院情况介绍
        3.2.2 绩效考核情况比较分析
    3.3 新医改政策下天津市公立医院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 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4.3 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
        4.3.1 专家咨询的成员构成
        4.3.2 专家咨询表设计
    4.4 维度定义
        4.4.1 患者
        4.4.2 公益性
        4.4.3 医疗质量与安全
        4.4.4 效率与效益
        4.4.5 员工
        4.4.6 发展
    4.5 指标体系不足之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打破原有机制,建立高效模式
    5.2 建立高效的薪酬分配制度
    5.3 健全用人制度
    5.4 完善政府制度供给
        5.4.1 提高政府补贴
        5.4.2 健全医疗保健制度
        5.4.3 完善医疗价格制度
    5.5 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住院医师
        2.1.2 医师规范化培训
        2.1.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认知理论
        2.2.3 社会学习理论
3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分析
    3.1 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
        3.1.1 培训基本情况
        3.1.2 采取的措施
        3.1.3 取得的成效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政策制度不完善
        3.2.2 组织架构不健全
        3.2.3 资金投入不匹配
        3.2.4 培训内容不规范
        3.2.5 培训效果不明显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缺少配套的政策支持
        3.3.2 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3.3.3 缺乏有效的筹资机制
        3.3.4 缺乏具体的培训标准
        3.3.5 缺乏完善的考核系统
4 国外与国内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概况
        4.1.1 美国: 成立住院医师培训评审委员会
        4.1.2 法国: 学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
        4.1.3 日本: 严格住院医师考核制度
    4.2 国内其他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概况
        4.2.1 杭州市: 实行规范统一标准培养模式
        4.2.2 深圳市: 实行定岗不定编的培养方式
        4.2.3 天津市: 实行优势资源互补完成培训
    4.3 经验借鉴
        4.3.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4.3.2 严格培训流程管理
        4.3.3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4.3.4 统一培训内容和标准
        4.3.5 完善制度和配套政策
5 加强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策分析
    5.1 强化医院规范化培训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相应制度支持
        5.1.1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5.1.2 严谨恰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为保障
        5.1.3 完善医院相应培训设施建设
    5.2 加强与国内大城市医院合作培养
        5.2.1 加强教师外出培训进修
        5.2.2 增加交流学习合作机会
    5.3 加大资金投入
        5.3.1 改善学员薪资水平
        5.3.2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5.3.3 建立信息反馈平台
    5.4 科学合理完善培训体系
        5.4.1 完善效果评价体系
        5.4.2 充分激发竞争机制
        5.4.3 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5.4.4 提高培训吸收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方案研究 ——以F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基本理论
    (一) 绩效管理
    (二) 激励理论
三、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流程模型构建
    (一) 构建医师绩效管理基础模型
    (二) 医师绩效管理模型构建
    (三) 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四、F医院应用研究
    (一) F医院介绍
    (二) F医院战略分析
    (三) F医院医师绩效管理方案构建
    (四) F医院激励机制
五、F医院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绩效管理方案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 主诊组权限过大,科主任管理存在架空风险
    (二) 绩效分配方式过于集中且不透明,容易产生矛盾,激励方式有待改进
    (三) 考核体系过于注重医疗、忽略了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四) 考核体系未与院长绩效考核体系紧密结合
    (五) 绩效提升,信息化与流程再造方面的绩效考核重视度不够
六、F医院绩效改进建议
    (一) 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强调科主任负责制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
    (二) 突出医师在医疗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调整全院各岗位薪酬固浮比
    (三) 增强绩效分配公平性、透明性,推行PF医师费制度
    (四) 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教学、科研及院长绩效考核相关指标比重
参考文献
后记

(4)主诊医师制:旧制度与大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重估三级医师制
Attending制的新机遇
重构医生培训体系
推动人事制度变革
构建新的诊疗模式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
        一、毕业后医学教育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不同评价内容的效果评价
        二、不同评价主体的效果评价
        三、不同评估模型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界定
        二、利益相关者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一、政策评估的定义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三、政策评估的模式
        四、政策效果评估的方法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卫生政策领域中的应用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在卫生政策领域中应用的发展
        二、卫生政策领域中利益相关者的确认
第三章 国内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第一节 国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一、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
        二、英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
    第二节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践现状与发展历程
        一、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二、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践现状
        一、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内涵
        二、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上海市精神科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现状
        一、招录住院医师的生源情况
        二、住院医师培训状态情况
        三、住院医师离站后的去向及就业情况
    第二节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一、利益相关者的初步确定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认
    第三节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三、指标评价体系的确立
第五章 上海市精神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上海市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上海市精神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建议与对策
    第一节 重视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政策制定参与
    第二节 发挥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政策评估及执行监控作用
    第三节 统一现有医学高等教育体制
    第四节 构建精神科本科教育体系
    第五节 建立临床医师职称晋升分类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关键利益相关者》专家咨询表
附录 2 访谈提纲(“住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附录 3 访谈提纲(“住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附录 4 访谈提纲(“住培”培训基地管理者适用)(部分)
附录 5 访谈提纲(完成“住培”住院医师的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附录 6 访谈提纲(“专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附录 7 访谈提纲(“专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附录 8 访谈提纲(“专培”培训基地管理者适用)(部分)
附录 9 访谈提纲(完成“专培”住院医师的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附录 10 调查问卷(“住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附录 11 调查问卷(“住培”带教老师适用)(部分)
附录 12 调查问卷(完成“住培”的住院医师用人单位适用)(部分)
附录 13 调查问卷(“专培”住院医师适用)(部分)
附录 14 调查问卷(“专培”带教老师(用人单位)适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医院社区的生态和运作
    第一节 医院社区的定义:文化交织的多元社区
        一、进入田野点
        二、地方传统与多元文化
        三、医院社区中多元文化与观念的交汇
    第二节 X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X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X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X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三节 Y藏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Y藏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Y藏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Y藏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四节 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态
        一、患者及家属的心态
        二、医护人员的心态
        三、地方宗教文化对医患群体认知和心态的影响
第二章 文化与疾病认知:甲状腺疾病的多民族患者考察
    第一节 文化与疾病认知
        一、文化与西医的疾病认知
        二、文化与中医的疾病认知
        三、文化与民族医学的疾病认知
        四、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第二节 患者主位视角: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研究
        一、甲状腺疾病
        二、患者访谈
        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疾病认知
    第三节 社会生活、心理因素与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一、患者自我评估
        二、疾病完全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三、疾病部分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第三章 藏族患者择医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第一节 宗教信仰因素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
        一、择医
        二、择医的本质是决策
        三、宗教信仰与藏族患者的择医
    第二节 医生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一、医生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第三节 藏族患者打卦择医的差异表现
        一、患者的内心矛盾
        二、患者决策最终依从打卦结果
        三、患者决策最终服从医生建议
第四章 治疗中的民族宗教文化与医患实践:藏族的事例
    第一节 Y藏医院医生的做法
        一、医生们的“早课”
        二、藏医特色治疗方法与民族文化
        三、晚上熏香查房
    第二节 患者及家属的做法
        一、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治疗时的做法
        二、患者及家属在家乡的做法
        三、急重症患者的“多点同步治疗”
    第三节 藏药制作与宗教信仰
        一、制药的文化程序:药物加持
        二、加持者的境界与药效
        三、藏药制作期间的性别与性禁忌
    第四节 藏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一、藏医治疗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二、文化对患者观念的作用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三、藏族医德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宗教文化视角下患者疾病治疗的认知与实践:回族、撒拉族的事例
    第一节 患者观点:疾病、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一、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与宗教文化相关联
        二、礼拜和大小净对疾病预防及健康益处很大
        三、举意和托靠非常重要
    第二节 赛拜布:患者实践的多元性
        一、寻医问药
        二、做都哇、吹都哇和举乜贴
        三、其他做法
    第三节 多元归于一元: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定然和拨派
        一、医生的作用
        二、认真行赛拜布
        三、疾病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拨派和定然
第六章 医患关系的多民族患者访谈与观察
    第一节 患者的多元需求
        一、患者的根本需求
        二、患者的重要需求
        三、患者的衍生需求
    第二节 医生的多元需求
        一、医生的根本需求
        二、医生的重要需求
        三、医生的衍生需求
    第三节 医患供求关系中的对接障碍
        一、技术、心理和经济层面的对接障碍
        二、沟通和角色层面的对接障碍
        三、道德和管理服务层面的对接障碍
    第四节 医患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一、从认知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从诊疗情境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从医院管理制度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七章 多民族语境下的疾痛叙事
    第一节 疾痛与人生
        一、作为苦痛的疾病:回族M阿姨的故事
        二、曾经年轻的岁月:汉族M阿姨的病榻叙事
        三、疾病的本质是苦难
    第二节 七分精神三分病
        一、心病难医:叛逆期的回族小姑娘
        二、身不由己:一位土族教师的疾病
        三、瘾好与疾病:要做“英雄”不要做“狗熊”
    第三节 道德也是一味药
        一、孝亲:渴望孝顺的回族夫妇
        二、齐家:一位打嗝的妻子
        三、重德:医疗场域中的道德认同
结语
    一、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再思考
    二、医患关系中文化调适的学术及实践价值
    三、健康、医疗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与时代贡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病案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文献资料
        2.1.2 医院选择
        2.1.3 对象确定及抽样方法
        2.1.4 评价标准
    2.2 资料质量控制
        2.2.1 终末病案的质量控制
        2.2.2 环节病历的质量控制
    2.3 资料统计计算方法
        2.3.1 资料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2.3.2 病历环节质量秩和比法
        2.3.3 几个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2.3.4 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终末病案质量评价
        3.1.1 病案抽检总体情况
        3.1.2 缺陷病历主要缺陷项目及缺陷内容构成
        3.1.3 不合格病案统计及质量分析
        3.1.4 病案终末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4.1 单因素分析
        3.1.4.2 多因素分析
    3.2 病历环节质量评价
        3.2.1 各指标编秩及 RSR 计算结果
        3.2.2 确定 RSR 的分布
        3.2.3 计算回归方程
        3.2.4 分档排序
        3.2.5 评价结果
    3.3 病案终末质量与病历环节质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终末病案主要缺陷分析
    4.2 不合格病案主要原因分析
    4.3 病案终末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4 病历环节质量指标分析
5 建议
    5.1 加强专项培训,夯实医师病历书写基本功
    5.2 调整工作模式,提升病案管理人员活力
    5.3 完善工作制度,推进科室质管员队伍建设
    5.4 强化岗位职责,重视科室二级病历质量监控
    5.5 多维度病历质检,统筹病案过程质量管理
6 创新和不足
    6.1 创新
    6.2 不足
7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住院病历评分表
附件2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界面
附件3中控运行病历质量监控系统界面
附件4南京军区病历质量考评标准(节选)

(8)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二、Mini-CEX简介
三、Mini-CEX对临床医生的培养作用
四、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
五、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的优势

(9)主治医师查房对医疗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考核对象
    1.2 检查人员
    1.3 考核方法
2 考核结果及主要问题
    2.1 查房基本要求
    2.2 临床诊治水平
    2.3 运行病历质量
    2.4 规章制度的知晓落实
    2.5 患者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3.1 制定病房主治医师上岗标准
    3.2 加强病房主治医师岗位培训
    3.3 建立主治医师论坛
    3.4 定期组织主治医师查房比赛
    3.5 建立病房主治医师培训和考核制度

四、主治医师查房考核的做法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研究 ——以天津为例[D]. 张青昊.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2)
  • [2]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D]. 高玉玺.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3]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绩效管理方案研究 ——以F医院为例[D]. 张旭雷. 厦门大学, 2018(02)
  • [4]主诊医师制:旧制度与大变革[J]. 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8(10)
  •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以精神科为例[D]. 涂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6]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 马得汶. 兰州大学, 2017(12)
  • [7]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病案质量研究[D]. 俞宏彬.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6)
  • [8]Mini-CEX为基础的主治医师查房模式研究[J]. 张妲,杜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01)
  • [9]主治医师查房对医疗质量的影响[J]. 张红宇,李小莹,王力红,赵国光. 中国病案, 2013(05)
  • [10]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情况分析[J]. 盖媛媛,李超,吴锁薇,玄勇. 中国医院管理, 2013(03)

标签:;  ;  ;  ;  ;  

主治医师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