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桩筏基础设计

沉降桩筏基础设计

一、减沉桩筏板基础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姚智全,曹光栩,吴渤昕[1](2021)在《微型钢管桩不同施工工艺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微型钢管桩是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常用的桩型之一,而锚杆静压成桩与钻孔成桩是实现这一桩型的比较常用的两种被动限沉加固工艺。通过对应用上述两种不同加固工艺的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由于属于挤土工艺,单桩承载力发挥充分,见效快,附加拖带沉降增加较小,比较适用于地基土层以软土为主的建筑物地基加固;而钻孔桩加固方案,虽属于被动限沉方法,但也有一部分主动促沉的效果,在倾斜率超过规范允许值不是很大时,可以用来调节差异沉降,特别是与后压浆技术相结合,能更有效地调节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钻孔灌注桩加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可用于地基土层存在较硬土层的工况,但加固初期会加速建筑物沉降发展,引起的附加沉降相对较大,所以建议施工时应严格要求打桩顺序和时间间隔,避免引起更大的土体扰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微型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更加有效地对建筑物进行快速加固和变形调节。

褚卓[2](2021)在《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和港口码头、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桩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工程要求按变形控制设计,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为追求抗力与荷载的总体与局部平衡,实现支承刚度的优化布局,达到差异沉降的最小化,变刚度调平的思想逐步为设计者所接受,但真正调平设计过程可遵循的细则尚无从遵循。提髙桩基工程变形计算能力是进一步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大都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合理的确定附加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异太大,往往需要大幅度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大比尺桩筏基础模型试验,以期确定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对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桩顶反力分布规律、桩侧荷载传递规律、桩端荷载分担比、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等相关指标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调平控制沉降细则进行量化分析。2.以53根不同地质条件具备完整测试内容的试验桩和9项工程实测为基础,研究能够较为精确确定群桩基础附加应力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与实测工程案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成果:1.分析了不同桩间距、布桩模式(桩数)下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随强化指数变化规律,在(1<λs<1.3)范围内标准沉降比、标准刚度比与强化指数大致成线性关系,且变化率随桩距、桩数影响较小。2.桩筏基础水平影响范围大致为6d,竖向沉降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约为桩端平面下1倍桩长左右。群桩效应使桩筏基础相应基桩端阻比较单桩更大。桩土应力场效应叠加没有改变桩侧阻力分布形式。桩顶反力随荷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荷载水平接近极限承载力时,桩顶反力趋于均匀。3.提出了正梯形、锥头形、蒜头形、凹谷形4种桩侧阻概化模式。比Geddes简化模式更符合实际,建立了利用工程地质资料和基桩长径比综合判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的经验方法。4.针对侧阻概化模式给出了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lin解均化附加应力法计算桩基础沉降(整体均化分层总和法、基桩和复合基桩分层总和法),并完善了相关计算软件。5.通过9项工程实测、6台大比尺模型试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肖艳,姜永光,井彦青,李建峰,傅寿荣,王洋,任广瑞[3](2020)在《非深厚软土地基下桩筏基础减沉桩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泰安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筏板基础底落于粉质黏土层,经承载力修正后,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沉降过大,超出规范限值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基础结构设计首先考虑了减沉桩方案。该项目减沉桩方案的特殊性在于要同时考虑抗压及抗浮工况下的桩设计和桩端落于强风化泥岩较硬土层时减沉桩的适用性。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分工况计算分析了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及沉降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各工况下以强风化泥岩层为持力层时,减沉桩筏基础沉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且承载力等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常远[4](2019)在《不同桩距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沉降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在我国涌现。桩基础因其承载力高、施工便捷等特点成为我国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常规桩基础设计时多采用均匀布桩的形式,而建筑物因上部结构荷载或者地层不均匀分布,桩端应力叠加影响程度有别使得差异沉降较大,严重时会上部结构遭到破坏,影响正常使用;其次实际工程桩土或多或少会承担部分荷载,设计时将荷载全部由桩承担,造成桩承载力浪费。通过采用改变桩间距、桩长以及桩径等方式对桩基础刚度进行调平以减小不均沉降,并考虑桩土荷载分担的这种桩基础设计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按桩和土承担荷载各自位移相叠加的方法计算建筑物沉降,并引入面积比和桩距比的概念分析桩基础沉降变化规律,并基于变刚度调平理念提出新的基础布桩方案进一步研究桩距和桩数对沉降的影响,进而提出有效减小不均匀沉降的变桩距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实际工程单桩试桩结果,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单桩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带有不同面积承台单桩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情况,提出桩土荷载分担与桩土面积比之间的关系式。(2)本文考虑桩土荷载分担,提出了按桩和土承担荷载各自位移相叠加的计算方法,将桩基础沉降分为桩分担荷载产生的沉降Sp和桩间土分担荷载产生的沉降Sr两部分,根据桩土荷载分担与桩土面积比的计算式分别求出相应桩、土荷载分担情况,通过叠加得出桩基础总沉降。(3)由于基础中心部位桩端应力叠加现象高于基础四周,沉降呈外大内小“碟”形的分布现象,具有较大的差异沉降。依据“加强中心,减弱外围”变刚调平的桩基础设计原则,将占筏板面积23%31%的中心区域作为核心区,或将核心筒所在的区域作为核心区,其余为非核心区。通过计算表明调整桩基础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的桩距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桩基础差异沉降。(4)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保持桩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在核心区内采用大桩距,在非核心区内采用小桩距进行布桩,对减小不均匀沉降有显着效果。针对实际工程计算建议桩距比宜取1.671.83。(5)桩基础考虑桩间土分担荷载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桩间土承载能力,可以采用适当减少桩数的方法,已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目的。针对实际工程计算得出桩数适当减少时桩基础既满足承载力同时满足变形要求,且有较好的经济收益。

齐家平[5](2019)在《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差异沉降研究》文中指出因传统的桩基设计方法,往往忽略了基础差异沉降的控制。因而基础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沉降,而差异沉降的产生会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及不稳定等不良现象。近年来针对基础中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变刚度调平理论。对于变刚度调平已有的方法中,长短桩基是一种可针对性较强地调整基础刚度,且较为容易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方法。但运用至实际工程时,具体的布桩方案及指导性的实施措施并未成型,阻碍了这种方法的全面推广。因此需要在这个方向进行更多的研究。本文利用ABAQUS软件,使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对采用独立承台基础、独立承台下长短桩组合桩、桩筏基础下长短桩布桩方式进行研究,达到减小工程原方案差异沉降的目的。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以下成果:(1)对单桩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与工程试桩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计算选取的参数的可靠性。(2)对工程原方案的各承台进行荷载-沉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承台的沉降叠加计算方法。并通过叠加承台自身沉降与附加沉降得到原方案沉降呈中间大四周及角部小。(3)提出四种独立承台下长短桩布桩方案,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沉降叠加计算得到各方案沉降情况,对比得到四角部及基础上边缘与右侧长桩变短桩的方案为独立承台下差异沉降控制较好的方案,分析了独立承台形式下长桩控制面积占比与差异沉降关系。(4)提出原方案基础上的桩筏基础布桩形式,通过有限元整体分析得到该基础呈内大外小的沉降分布。(5)提出三种桩筏式长短基础方案,对各方案分析及对比原方案发现角部及外围长桩变短增沉的方案是对于原方案差异沉降减小效果较好的方案,分析了桩筏式长桩控制占比与差异沉降关系。

马天忠[6](2018)在《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西北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设项目和规模日益出新,工程建设场地逐步向高阶地推进,桩基工程得到了大量应用和快速发展。但是必须指出,当前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承载特性研究并不成熟,桩基设计仍按半经验半理论方法进行计算,现行有关《规范》对桩基的设计与实际之间矛盾显着。因此,深入研究单桩有效桩长和长短桩基承载特性相关问题不仅是桩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界的迫切要求。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与数值模拟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开展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单桩有效桩长问题分析与计算;其次,提出了长短桩在黄土地区的适用性,并建立长短桩承载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再次,分别开展了现场单桩承载特性试验和室内长短桩模型试验;最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创新点和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有效桩长问题分析,考虑大厚度黄土塬场地存在分层湿陷现象、桩身存在多个中性点,提出了桩基侧摩阻力的正弦曲线型分布模式,并给出了该分布模式的数学表达式。基于此,推导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考虑桩身自重的单桩有效桩长计算公式,同时,通过与单桩现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2、依据现场原位试验和大厚度黄土分层沉积特性,提出并分析了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的可行性。通过理论近似解法和考虑群桩效应系数给出了中性点和群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考虑负摩阻力影响的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剪切位移法,进一步给出了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最后,采用MATLAB编写相应算法程序,为基于变形控制的长短桩基础设计奠定了基础。3、现场试验发现,黄土塬场地地基土夹层交互分布、湿陷性不连续,桩周土层对桩基内力传递与分布影响显着。各级荷载作用下,桩基P-s曲线呈缓变型发展,表现为典型的摩擦型桩,桩身内力发挥具有异步性;桩基础设计时,可结合经验以承载力和最大允许变形量进行控制,提高桩身线刚度抵抗自身压缩变形,减小桩基上部沉降。数值模拟发现,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充分利用与发挥了长桩控制沉降的作用与地基土浅层承载的能力,减少了长桩数量,节省了桩基造价。4、研制了长短桩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在单桩、4根组合桩及9根组合桩工况下分析了桩身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发现:长桩的P-s曲线有明显的拐点,形成“刺入”式破坏,短桩不是很明显;长桩的桩身承载力比短桩提高35.7%,在多桩组合试验中角桩的桩身荷载比边桩、中心桩都大,与单桩试验相比,其长桩(角桩、边桩)和短桩(中心桩)的桩身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均有显着的提高,角桩的桩顶荷载分担比略高于边桩。不同水平推力作用下,桩基F-S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陡降段,呈刺入破坏的典型特征;短桩先于长桩达到破坏,长桩桩身将产生挠曲变形破坏,其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桩侧土的强度或桩顶水平位移控制。5、采用Plaxis 3D V2016有限元软件建立全长桩、全短桩以及长短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长短桩的桩型、布置方式、桩间距、桩长对受力与变形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角桩受力最小、边桩次之、中心桩受力最大;不同的桩型布置,其筏板竖向变形变化很大;桩间距和桩长也对桩身的受力和变形有显着影响。倾斜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很大,桩身的承载力主要由水平荷载来控制。

杨军,杨敏,罗如平[7](2018)在《减沉桩基变形控制机理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桩数沉降关系是按变形控制设计桩基础(减少沉降桩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受荷载大小、桩位布置和场地类别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结合某工程现场实测数据,运用近似数值方法和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对2幢采用不同桩数的多层住宅桩筏基础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不同桩间距对地基压缩变形、基础内力和土体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对桩数减少一半时基础沉降几乎没有变化这一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结果表明,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水平越低,桩侧与桩端土层可压缩性差异越小,基础沉降量对桩数变化越不敏感。对于深厚软土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按变形控制进行桩基设计,能最大程度地节约基础用桩量,可获得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

张瑞坤[8](2016)在《疏桩路基系统荷载传递机理与稳定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路基、软土地基、疏桩与桩帽、以及(加筋)垫层等若干要素组成的桩承式(加筋)路基结构形式——这一有机整体可简称为"疏桩路基系统"。近年来,疏桩路基系统以其深层加固效果好、控沉稳定、经济合理等优点在深厚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疏桩路基系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亟需深入系统的开展其工作机制研究,完善相关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以深厚饱和软黏土地区的疏桩路基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科学认知深厚饱和软黏土的工程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区域性饱和软黏土中基桩的设置效应研究,并重点围绕深厚软土中疏桩路基系统的工作机理和稳定机制展开研究,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建立了路基荷载转移模型、疏桩荷载传递模型、疏桩路基稳定分析模型,揭示了深厚软土地区疏桩路基系统中路基荷载的转移特点、疏桩的荷载传递特点,继而建立了疏桩路基系统的实用沉降计算方法和稳定分析方法,完善了设计理论;并对相关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程序实现和工程验证。相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室内天然沉积土原状样和重塑土样的对比试验,提取了表征土体结构性的强度灵敏度St,屈服应力比YSR、应力灵敏度Sσ、稳定指数SI等参数,进而分析了结构性对天然沉积黏土的原位压缩特性的影响;并验证了可考虑结构性和初始各向异性影响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分析本文区域性饱和软黏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合理性;并基于该模型,引入表征结构性土压缩变形的参数a和b,推导了K0固结结构性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典型软土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后续计算提供了重要参数;(2)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将可考虑初始各向异性影响的倾斜屈服面方程引入到柱孔扩张理论中,结合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建立了天然状态下饱和土体中柱孔扩张的完整半解析半数值解,求得了桩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并利用该解答分析了沉桩的挤土效应,回答了饱和软黏土中基桩的设置效应问题;在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球孔扩张理论的近似解答的基础上,引入桩端破坏类似于球孔扩张引起的压缩和剪切破坏模式,求得了球孔扩张应力与桩端极限端阻之间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 BostonBlue Clay土中桩端阻力的极限值,与规范推荐做了对比,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并提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桩端荷载位移模型,探讨了沉桩阻力的临界深度和最小厚度等关键工程问题;(3)基于Unit Cell单元分析模型,引入镜像桩弹性叠加原理模拟大桩群疏桩相互作用,引入桩土接触面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疏桩地基荷载传递广义剪切位移单元分析模型,推导出适用于三元地基结构的疏桩地基荷载传递广义剪切位移理论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揭示了疏桩间距、荷载水平对疏桩地基减沉效果的重要影响,阐明了疏桩与基体的荷载位移传递特征,以及桩顶相对位移、桩端持力层刚度对疏桩基体体系工作性状的影响机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灵活性。基于上述广义剪切位移单元分析模型,结合Marston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分析原理,提出路床顶为结构等层面的概念,且引入柱面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疏桩路基基底荷载转移柱面广义剪切位移单元分析模型,推导出路基-垫层双层体系时的基底荷载转移的剪切位移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上述疏桩地基桩土剪切位移的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和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的基底荷载转移理论分析方法的联合求解,根据疏桩路基基底基底荷载与位移相容性(位移协调与应力平衡)边界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疏桩路基系统整体广义剪切位移基底荷载传递与疏桩荷载传递的理论分析方法。(4)基于上述基底荷载转移与疏桩荷载传递的理论分析,可直接得到由疏桩路基系统中疏桩的向上刺入、自身压缩和向下贯入三项组成的"疏桩相关位移"值;且同时可以得到基底桩土荷载分担和疏桩荷载分布。据此,提出了疏桩相关位移和桩端下卧层压缩变形组成疏桩路基系统总沉降的概念模型。基于疏桩路基的基底桩土荷载分担和疏桩荷载分布,运用Boussinesq和Mindlin弹性理论应力解答叠加算法分析得到了疏桩间软弱基体与桩端下卧层附加应力场,揭示了疏桩基底荷载分担与深层荷载传递效应,阐明了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显着减小的疏桩补偿软土的"减沉"机制;但提高了桩端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水平,且进一步提出了桩端下卧层疏桩传递荷载效应修正系数1.2~1.4,建立了由均质地基Boussinesq理论解答修正的简化桩端下卧层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综合桩端下卧层附加应力与下卧层天然沉积土的变形规律,提出了疏桩下卧层压缩变形计算的实用方法。(5)基于极限状态设计原理中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路基基底荷载疏桩分担(应力集中)抑制桩间软弱基体剪切塑流的疏桩路基疏桩补偿稳定概念模型。首先根据疏桩路基系统整体的广义剪切位移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疏桩路基基底桩帽间地基分担荷载,概化为基底面疏桩补偿后的分布荷载pk;然后推导了分布荷载地基梁轴力为定常的解析解答,用于分析了软土地基硬壳层竖向荷载的板体扩散效应,建立硬壳层竖向应力扩散至软土顶面的分布荷载pk的概化模型,并提出了仅采用Boussinesq弹性理论应力解答,分析疏桩路基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场的实用分析方法;最后基于饱和软土不排水强度的软土地基侧向位移特征判别方法,建立了疏桩路基系统疏桩补偿软土地基稳定的路基"临界高度"的疏桩路基补偿稳定简化判别方法,即Pk<3Su。(6)基于极限状态设计中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原理,提出了被动区软土塑流荷载作用于疏桩时,疏桩构件弯拉破坏导致疏桩路基失稳的疏桩屈服失稳概念模型。基于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强度Su理论分析,完善了路基下软土地基剪切塑流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基于疏桩间软土地基偏应力q与不排水强度Su归一化指标以及库伦破坏准则,提出了路基特征轴线软土地基中q/Su=2.0确定软土塑流疏桩被动段的划分方法和被动荷载分布模型分析方法;基于分布荷载地基梁轴力为定常的解析解和轴力线性变化时的幂级数近似解析解的推导,引入C+Mz组合地基系数模型,并考虑桩侧土体极限抗力临界深度概念、土体水平抗力的弹塑性折线模型;采用矩阵荷载传递分析原理,提出了被动疏桩内力挠曲分段解析理论分析方法。

杨敏,杨军[9](2016)在《大间距桩筏基础地震响应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饱和软土地基中大间距摩擦型桩筏基础抗震问题,采用离心振动台开展了桩筏基础地震响应的试验研究。为模拟实际软土场地浅部超固结黏土和深部正常固结黏土的地层特征,试验在高岭土土样表面预铺砂层,然后在50g离心加速度下进行固结。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杆构件,基础形式包括桩头刚接和桩头自由2种类型的大间距桩筏基础模型。试验分析了模型的加速度和位移、土层内部孔隙水压力以及桩身应变等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软土场地自振频率范围内,结构–基础–地基三者相互作用十分明显,基础与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高于其它频率范围;桩头刚接与桩头自由的基础在地震时均产生了较周围地表土体更大的竖向沉降,但震后较长时间内基础与地表沉降速率基本一致;地震结束时,桩头刚接的上部结构侧向位移与基础倾斜值均较桩头自由时减少一半以上,但上部结构加速度放大作用更加明显;桩筏基础承载能力因土体软化行为有所降低,震后部分上部荷载由群桩转移到筏板,但桩筏荷载分担比例总体变化不大。试验揭示了软土震陷时桩基的变形控制机理,为软土地基减沉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林智勇[10](2015)在《变刚度群桩沉降计算及其工作性状数值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桩(等刚度、变刚度)沉降及桩筏基础的优化设计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桩群在土中的加筋与遮帘效应(即桩体的存在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的理论与实践尚不能或有效地考虑该效应;常用的相互作用系数法只能计算群桩的弹性沉降,且计算结果偏大;而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其建模、岩土参数和本构关系的复杂性,限制了它的工程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群桩沉降计算理论,以及基于单桩载荷试验的群桩沉降简化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手段研究了变刚度桩筏基础的工作性状及优化设计,成果具有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基于剪切变形法原理,建立了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等刚度群桩沉降计算的柔度系数及相互作用系数矩阵方程。公式能够同时考虑所有邻桩的存在引起的加筋与遮帘效应,即在计算某一根桩沉降时,考虑了群桩中其它各相邻基桩桩体的存在对该桩沉降的综合折减。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地基的成层性和桩端沉降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基于一定深度内的Mindlin位移解且考虑桩径影响的桩端压力-桩端位移关系新模式。2、给出了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新定义,进而采用该定义推导了能够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等刚度群桩沉降简化计算公式。3、基于等刚度群桩分析及重新定义的相互作用系数,研究了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变刚度(变桩间距、变桩径、变桩身刚度、变桩长)群桩沉降计算,重点推导了长-短桩组合的情况,包括长桩-短桩和短桩-长桩的相互作用。4、采用三维数值程序FLAC3D拟合单桩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通过弹性及弹塑性分析确定土的弹性参数和桩-土弹塑性接触面参数;由此建立等桩长等桩径、不同桩长、不同桩径双桩模型,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并利用多项式回归拟合;根据数值分析,提出了在相互作用系数法中利用单桩载荷试验曲线分析群桩线弹性和非线性沉降的方法,将相互作用系数法扩展至群桩沉降的非线性计算上。5、结合模型试验验证了 FLAC3D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型试验模型,系统研究了变刚度桩筏基础(天然地基筏板、均匀布桩、变桩距、变桩距变桩长、变桩距变桩长变桩径)的工作性状。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对桩筏基础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减沉桩筏板基础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沉桩筏板基础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微型钢管桩不同施工工艺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实例
    1.1 钻孔桩加固工程实例
    1.2 锚杆静压桩加固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
2 微型钢管桩不同施工工艺的对比分析
3 结语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况和现状
        1.2.1 桩基础沉降变形控制设计概况和现状
        1.2.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概况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桩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分析
        1.3.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
第2章 大比尺模型试验设计
    2.1 试验目的
        2.1.1 试验拟解决的问题
        2.1.2 试验的研究方法
    2.2 试验模型设计
        2.2.1 试验场地的条件
        2.2.2 试验场地的整体布置
        2.2.3 试验方案设计
        2.2.4 试验基桩的承载力设计
    2.3 模型制作与施工
        2.3.1 模型桩施工
        2.3.2 承台施工
        2.3.3 深标点布置和施工
    2.4 试验主要测试器件的安装
        2.4.1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安装
        2.4.2 土压力盒的布置与安装
        2.4.3 位移计的安装
    2.5 试验加载与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试验研究
    3.1 载荷板试验
    3.2 单桩静载试验
        3.2.1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3.2.2 基桩侧摩阻力分布
    3.3 桩筏基础沉降测试
        3.3.1 桩筏基础荷载-沉降曲线
        3.3.2 筏板底土反力
        3.3.3 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强化指数与桩筏基础刚度
        3.3.4 桩筏基础周边土体变形
        3.3.5 桩筏基础竖向变形影响深度
        3.3.6 桩筏基础中基桩的端阻比
        3.3.7 桩筏基础侧摩阻力分布
        3.3.8 桩筏基础中各基桩桩顶反力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4.1 桩侧摩阻力概化模式及解析
        4.1.1 土层类别软硬强弱评定规一化
        4.1.2 影响桩侧阻分布的因素
        4.1.3 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综合判定
        4.1.4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基本单元及其附加应力
        4.1.5 端阻比的确定
        4.1.6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解析及相关参数确定
    4.2 考虑实际桩侧阻概化模式的Mindlin均化应力解法
    4.3 桩基沉降计算细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工程案例测试与计算
    5.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5.2 金茂大厦
    5.3 上海中心大厦
    5.4 绿地杭州之门
    5.5 南宁阳光城·时代中心
    5.6 苏州九龙仓
    5.7 武汉世贸锦绣长江
    5.8 浙江之门
    5.9 中国尊大厦
    5.10 模型试验验证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与感言
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研究成果
附录1

(3)非深厚软土地基下桩筏基础减沉桩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减沉桩设计理论及思路
    1.1 减沉桩设计理论
    1.2 减沉桩承载机理
    1.3 减沉桩沉降计算分析
    1.4 桩数、桩长、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2 设计实例
    2.1 工程概况
    2.2 水文地质概况
    2.3 基础选型及设计条件
        2.3.1 基础选型
        2.3.2 上部结构设计参数
    2.4 天然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计算
        2.4.1 承压设计
        2.4.2 抗浮设计
    2.5 减沉桩筏板基础设计
        2.5.1 桩型选择
        2.5.2 初步桩根数确定
        2.5.3 初步沉降复核
        2.5.4 整体建模有限元分析
        (1)计算模型
        (2)承载力分析
        (3)沉降计算分析
    2.6 沉降观测
    2.7 两种桩型计算要点
    2.8 经济性分析
3 结论

(4)不同桩距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沉降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础研究现状
        1.2.2 刚度调平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
    2.1 不计桩间土荷载分担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2.1.1 弹性理论法
        2.1.2 等代墩基法
        2.1.3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2.2 计桩间土荷载分担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2.2.1 压缩区域分解法
        2.2.2 应力与沉降分解法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3.2 水文地质资料
    3.3 工程地质资料
    3.4 基础形式
4 单桩基础有限元分析
    4.1 单桩有限元分析
        4.1.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4.1.2 基本假定
        4.1.3 模型建立及计算范围选取
        4.1.4 边界条件的设置
        4.1.5 本构模型选取
        4.1.6 模型接触的选择与初始位移场的消除
        4.1.7 单元网格划分
        4.1.8 加载方式
    4.2 计算结果
    4.3 带承台的单桩有限元分析
        4.3.1 模型建立
        4.3.2 桩土荷载分担
    4.4 桩土荷载分担与桩土面积比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群桩沉降性能分析
    5.1 桩数对群桩基础沉降性能的影响
        5.1.1 桩间土荷载分担情况
        5.1.2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
        5.1.3 沉降计算结果
        5.1.4 结果分析
    5.2 核心区划分
        5.2.1 核心区选择
        5.2.2 结果分析
    5.3 变桩距对群桩基础沉降性能的影响
        5.3.1 布桩方案
        5.3.2 沉降计算结果
        5.3.3 结果分析
    5.4 基础优化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差异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刚度调平方面的研究
        1.2.2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研究
        1.2.3 长短桩基础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桩基础沉降和荷载机理的探究
    2.1 单桩的承载力理论
        2.1.1 原位测试法
        2.1.2 经验法
    2.2 群桩沉降
        2.2.1 荷载传递法
        2.2.2 等代墩基法
        2.2.3 弹性理论法
        2.2.4 剪切位移法
        2.2.5 有限元法
    2.3 本章小结
3 桩基工程实例及有限元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概况
        3.1.2 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
    3.2 单桩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软件简介
        3.2.2 本构关系
        3.2.3 计算模型
        3.2.4 计算结果
    3.3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3.4 对原方案群桩承台的计算
        3.4.1 独立承台群桩的计算
        3.4.2 承台的承载力与沉降
    3.5 各承台引起的周边沉降分析
    3.6 工程整体的差异沉降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独立承台基础长短桩的变刚度调平
    4.1 长短桩的选择
    4.2 各个承台的长短桩布桩
        4.2.1 承台的长短桩布桩
        4.2.2 承台周边沉降分析
    4.3 对原方案差异沉降控制的长短桩布桩调整
        4.3.1 独立承台下长短桩组合桩布桩方式及分析
        4.3.2 各布桩方案的对比分析
    4.4 独立承台下长桩控制面积与差异沉降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桩筏式基础长短桩差异沉降研究
    5.1 筏板基础方案设计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5.3 计算结果
    5.4 桩筏基础下长短桩布桩
    5.5 桩筏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分析
    5.6 桩筏式基础下长桩控制面积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单桩研究现状
        1.2.2 等长群桩研究现状
        1.2.3 长短桩基础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厚度黄土地区单桩有效桩长计算与分析
    2.1 有效桩长理论研究综述
    2.2 黄土地区有效桩长的计算
        2.2.1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2.2.2 考虑桩身自重的单桩压缩量计算
        2.2.3 桩顶土体沉降量计算
        2.2.4 依据桩体位移协调条件求解方程
    2.3 单桩有效桩长计算验证分析
        2.3.1 工程概况
        2.3.2 单桩桩身轴力结果分析
        2.3.3 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结果分析
        2.3.4 单桩桩侧摩阻力拟合结果分析
        2.3.5 有效桩长的计算
    2.4 有效桩长影响因素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计算
    3.1 长短桩基础作用机理
        3.1.1 长桩作用机理
        3.1.2 短桩作用机理
        3.1.3 长短桩布置方式
    3.2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理论综述
        3.2.1 分步计算法
        3.2.2 规范计算法
    3.3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
        3.3.1 中性点估算方法
        3.3.2 群桩负摩阻力估算方法
        3.3.3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3.4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沉降计算
        3.4.1 复合模量法
        3.4.2 应力修正法
        3.4.3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沉降计算
        3.4.4 算法编程
    3.5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计算验证分析
        3.5.1 长短桩室内试验概述
        3.5.2 模型试验沉降计算
        3.5.3 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大直径长桩承载特性原位试验与优化设计
    4.1 场地概况与地基土室内试验
    4.2 原位载荷试验方案
        4.2.1 单桩载荷试验
        4.2.2 单桩承台载荷试验
        4.2.3 地基土载荷试验
    4.3 原位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4.3.1 桩基P-s曲线分析
        4.3.2 桩身轴力分析
        4.3.3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4.3.4 承台底部土压力分析
        4.3.5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分析
    4.4 桩基优化设计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4.2 筏板沉降计算
        4.4.3 土体应力场与沉降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短桩基础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5.1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
        5.1.1 模型箱设计
        5.1.2 试验桩与桩周填土
        5.1.3 桩身应变片布置
        5.1.4 试验加载
    5.2 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
        5.2.1 单桩试验结果分析
        5.2.2 4桩试验结果分析
        5.2.3 9桩试验结果分析
    5.3 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
        5.3.1 桩顶侧移—水平荷载曲线分析
        5.3.2 试桩轴力随水平荷载变化特性分析
        5.3.3 试桩侧摩阻力随水平荷载变化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短桩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6.1 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
        6.1.1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6.1.2 单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3 4根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4 9根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5 水平荷载作用下长短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6.2 长短桩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6.2.1 桩型对沉降量的影响
        6.2.2 桩型的布置方式对沉降量的影响
        6.2.3 桩间距的变化对长短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6.2.4 桩长的变化对长短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6.2.5 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对长短桩受力的影响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参与的课题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编规程

(7)减沉桩基变形控制机理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概况
2 分析方法
    2.1 混合解析模型
    2.2 有限元模型
    2.3 案例验证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土体竖向位移
    3.2 土体应力和应变
    3.3 桩身内力
    3.4 桩数与沉降关系
    3.5 上部荷载水平的影响
    3.6 桩端持力层性质的影响
4 结论

(8)疏桩路基系统荷载传递机理与稳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疏桩路基系统工程应用
    1.2 饱和软土变形强度特性
        1.2.1 重塑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
        1.2.2 结构性土变形与强度特性
        1.2.3 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1.2.4 饱和软黏土强度计算理论
    1.3 饱和软黏土中设置疏桩
        1.3.1 沉桩过程的挤土效应
        1.3.2 挤土效应的分析理论
        1.3.3 沉桩过程的模拟分析
        1.3.4 设置疏桩拟回答问题
    1.4 疏桩路基系统工作机制
        1.4.1 基底荷载转移机制
        1.4.2 桩土荷载传递机理
        1.4.3 疏桩路基沉降计算
        1.4.4 疏桩路基系统稳定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性饱和软黏土工程特性
    2.1 引言
    2.2 饱和软黏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2.2.1 饱和软黏土基本特性
        2.2.2 结构性软土压缩特性
        2.2.3 结构性影响评价指标
        2.2.4 饱和软黏土原位压缩
    2.3 饱和软黏土的结构性修正剑桥模型
        2.3.1 结构性模型的屈服面函数
        2.3.2 硬化规律和结构性演化规律
        2.3.3 结构性模型的流动法则
        2.3.4 应力应变关系的推导
        2.3.5 模型参数与试验验证
    2.4 结构性软黏土的不排水剪强度计算
        2.4.1 结构性土的本构关系
        2.4.2 不排水条件
        2.4.3 破坏条件
        2.4.4 结构性土的不排水剪强度
        2.4.5 不排水强度的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饱和软黏土中基桩设置效应
    3.1 引言
    3.2 基于柱孔扩张理论的沉桩效应
        3.2.1 基本方程
        3.2.2 弹性分析
        3.2.3 塑性分析
        3.2.4 计算分析
    3.3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球孔扩张
        3.3.1 基本方程
        3.3.2 弹性分析
        3.3.3 塑性分析
        3.3.4 简化计算
    3.4 球孔扩张理论的工程应用
        3.4.1 桩端的极限承载力
        3.4.2 桩端荷载位移模型
        3.4.3 静压法沉桩的阻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桩路基系统工作机制
    4.1 引言
    4.2 疏桩路基系统荷载传递机制
        4.2.1 传统的剪切位移模型
        4.2.2 大桩群剪切位移模型
        4.2.3 均质地基荷载传递模型
        4.2.4 三层地基荷载传递模型
    4.3 疏桩路基系统荷载转移机制
        4.3.1 荷载转移基本假设
        4.3.2 均质路基转移模型
        4.3.3 双层路基转移模型
        4.3.4 模型应用算例分析
    4.4 疏桩路基系统竖向沉降计算
        4.4.1 疏桩地基沉降概念模型
        4.4.2 疏桩关联相对竖向位移
        4.4.3 疏桩下卧土层附加应力
        4.4.4 疏桩路基系统沉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疏桩路基系统稳定分析
    5.1 引言
    5.2 疏桩路基稳定概念模型
    5.3 疏桩补偿稳定工作机制
        5.3.1 路基荷载附加应力场
        5.3.2 硬壳层应力扩散效应
        5.3.3 软土的侧向位移特征
        5.3.4 软土的塑性变形判定
        5.3.5 疏桩的补偿稳定分析
    5.4 疏桩屈服失稳破坏分析
        5.4.1 疏桩的结构分析模型
        5.4.2 桩帽、硬壳层嵌固段
        5.4.3 桩基被动段桩土作用
        5.4.4 桩基主动段桩土作用
        5.4.5 矩阵传递结构分析法
    5.5 疏桩路基系统稳定算例
        5.5.1 常嘉高速案例
        5.5.2 锡张高速案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变刚度群桩沉降计算及其工作性状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群桩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1.2.2 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研究现状
        1.2.3 加筋与遮帘效应研究现状
        1.2.4 变刚度桩筏基础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等刚度群桩沉降计算
    2.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1.1 计算s_(ij)
        2.1.2 计算s_(ij)
        2.1.3 计算总沉降量s_i
        2.1.4 公式参数的讨论
    2.2 计算公式的应用
        2.2.1 承台底土不分担荷载的桩基
        2.2.2 承台底土分担荷载的低承台桩基
    2.3 工程算例分析
    2.4 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简化
        2.4.1 相互作用系数的简化
        2.4.2 桩端土等效弹簧刚度的简化
        2.4.3 算例的比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变刚度群桩沉降计算
    3.1 长桩-短桩相互作用
        3.1.1 计算长桩i桩的沉降s_i
        3.1.2 计算短桩j桩的附加沉降s_(ji)
        3.1.3 长桩-短桩相互作用系数α_(ji)
    3.2 短桩-长桩相互作用
        3.2.1 计算短桩j桩的沉降s_j
        3.2.2 计算长桩i桩的附加沉降s_(ij)
        3.2.3 短桩-长桩相互作用系数α_(ij)
    3.3 变刚度群桩沉降计算
    3.4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由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
    4.1 等长、等径桩-桩相互作用系数数值分析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4.1.2 影响因素分析
    4.2 长短桩、变径桩桩-桩相互作用系数数值分析
        4.2.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4.2.2 长短桩计算结果分析
        4.2.3 变桩径计算结果分析
    4.3 桩-桩相互作用系数回归
    4.4 单桩载荷试验曲线的利用
        4.4.1 数值计算参数反分析
        4.4.2 相互作用系数法计算群桩非线性沉降
    4.5 工程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刚度桩筏基础工作性状与优化设计数值计算分析
    5.1 变刚度桩筏基础模型试验数值计算验证
        5.1.1 模型试验概况
        5.1.2 模型试验沉降实测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5.2 变刚度桩筏基础(原型)工作性状数值计算分析
        5.2.1 桩筏基础沉降特性分析
        5.2.2 桩筏基础地基土变形影响范围分析
        5.2.3 桩筏基础筏底压力(土反力)分布
        5.2.4 桩顶反力分布
        5.2.5 桩、土荷载分担比
        5.2.6 桩筏基础的基桩承载性状分析
        5.2.7 桩筏基础其它因素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减沉桩筏板基础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型钢管桩不同施工工艺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与比较[J]. 姚智全,曹光栩,吴渤昕. 建筑科学, 2021(07)
  •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 褚卓.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3]非深厚软土地基下桩筏基础减沉桩的设计与应用[J]. 肖艳,姜永光,井彦青,李建峰,傅寿荣,王洋,任广瑞. 建筑结构, 2020(17)
  • [4]不同桩距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沉降性能研究[D]. 常远. 河南大学, 2019(01)
  • [5]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差异沉降研究[D]. 齐家平. 河南大学, 2019(01)
  • [6]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马天忠.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7]减沉桩基变形控制机理的案例分析[J]. 杨军,杨敏,罗如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8(05)
  • [8]疏桩路基系统荷载传递机理与稳定机制研究[D]. 张瑞坤. 东南大学, 2016(11)
  • [9]大间距桩筏基础地震响应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杨敏,杨军. 岩土工程学报, 2016(12)
  • [10]变刚度群桩沉降计算及其工作性状数值分析研究[D]. 林智勇. 福州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沉降桩筏基础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