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联社成全县最大金融机构

安图联社成全县最大金融机构

一、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朴清梅[1](2017)在《关于汪清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对经济发展道路、方向和模式的选择。合理化的产业结构能消除或减少由于比例失调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能有效提高经济整体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可以使地区经济有效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的老路子了。新旧转换时期,想要发展经济只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走集约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才能适应新的发展经济环境,调动能调动的所有积极因素、发挥本地区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本文以汪清县为例,通过详细分析汪清县的经济发展现状,从一产、二产、三产、发展思路和模式等方面与延边州兄弟县市进行对比,找出了汪清县产业结构存在的五个问题,农业结构、产品附加值低、产业整体素质低、第三产业档次低、融资能力弱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汪清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思路和对策: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产业关联发展,实施产业融合战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技术内生战略,建立正确的技术支柱;构建产业要素体系,支持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体制改革,促进产业机制创新等,提升汪清县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县市具体情况,提出了汪清县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

罗红峰[2](2017)在《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当滞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经上升到很重要的战略高度。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县一级基层政权调节和控制经济社会组织和管理,以经济建设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社会管理为载体,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动力,以工业现代化发展为引擎,全面提升县域全域发展的秩序和水平。纵观延边州各县市,发展不均衡,有发展快慢、总量大小等差异。分析原因,部分县市依托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发展合理等自然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开发了一批重大项目拉动了本地区的县域经济,相比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没有开发开放口岸的县市,必须要着力培养壮大支柱型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发展差异或差距的拉大,可能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能造成县市或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的发展,二是可能造成县市或地区间的资源等要素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就可能直接影响到延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区生产力、国民经济的综合总体实力和经济增长速度。此外,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的政策配套,而县市作为一个基层政权的载体,受很多自身权力范围的制约,所以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并又不完全是仅靠单纯的利用本县的资源禀赋条件就能办到的。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县域经济的具体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延边州各个县市在近几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并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提出发展中矛盾和问题,针对未来几年如何发展延边州县域经济提出相关建设性对策和建议。

赵永泽[3](2017)在《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图们江区域是东北亚多民族聚居区和多元文化交融区,是连接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内地的重要战略区。该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都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对地区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特殊意义,对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发展也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图们江区域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东北亚社会经济加快发展,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围绕诸如此类问题,本文首先探讨多元文化相关理论和文化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即采用传统的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对多元文化的概念、功能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途径进行了论述。其次考察了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及其分布状况。在此从图们江区域空间界定、图们江区域民族分布两方面对图们江区域人文地理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中国延边地区、朝鲜先锋地区、俄罗斯滨海地区为例来论述图们江区域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从而总结概括出图们江区域民族文化具有跨文化、复合文化、边缘文化的特点。第三分析了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在此对图们江区域内诸国的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了梳理,对诸国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论证进一步开发图们江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的必要性。第四探讨了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国际合作的制约因素。在此主要分析三个制约因素,即政治因素(历史争议、核问题、民族主义)区域因素(交通条件、人力资源、经济原因)、认知因素(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国家政策差异、民族文化资源破坏)等。最后提出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及其展望。要营造图们江地区多元文化“双赢”氛围,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走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融合之路。

王丹枫[4](2015)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省份,发展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前提之一。“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集合点,也是工业和农业的交汇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从吉林省的状况来看,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瓶颈”。县域地区的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突出,阻碍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吉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县域金融模式的借鉴,依据现代农村发展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指导,在明确了县域的定义上分析了吉林省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出吉林省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支持中存在的资金外流、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从市场机制、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方面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县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提出结合当地实际,在允许范围内扩大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以舒兰地区为例提出以农业粮食补贴资金为担保,成立农民自主入股的担保机构,与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合作的新模式,从而解决农户贷款难、银行无抵押担保物的“两难”问题;对金融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环境的改善,从提高县域地区居民信用道德意识方面、加强监管力度方面以及建立公平有效的评级制度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也提出在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鼓励,增强县域地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并需要吉林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试点工作,推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大、做强农村商业银行。

柴瑞娟[5](2009)在《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低效等等因素都使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严重失衡。为解决此问题,迫切需要完善农村地区当下的金融体制。村镇银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2006年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村镇银行97家,而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也即凡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村镇银行运行2年多来,尽管其整体态势良好,但仍然有一些矛盾与问题暴露出来,如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及其衍生的股权结构失衡及村镇银行独立性问题突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等。从发展现实来看,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空前,立法层高度支持,村镇银行还必会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究竟村镇银行是否有助于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其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何,是否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对现在村镇银行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良性、稳健发展以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也正立基于此,试图对这些问题求解一二。本文共计六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村镇银行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设立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的概念、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是一种采用股份制的微型金融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宽泛、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严格限制、公司治理结构简化、设立地域和业务严格限制等特征;从性质上看,虽各界曾有过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的困惑论争,但从设立依据、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经营业务等方面分析,其仍为一种商业银行,只是具有相应的自身特殊性。第二节依次对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鉴于以往立法和决策层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相关政策的多变性、摇摆性和试错性,此次推出村镇银行的做法,也遭受到了不少的质疑。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而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针对质疑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的观点,本文从农村金难题求解需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三者合力解决且商业性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求解途径这一理论角度,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空洞化这一现实基础入手,论证了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解决了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后,第四节则更进一步依次从村镇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民间资本供给充足、农村地区盈利空问充裕等角度论证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指出基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相关制度设计合理科学之下的村镇银行不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第二章,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立基于对我国村镇银行的个案和宏观两个层次的调查和分析,概览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第二节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特征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发展极为迅速,颇有燎原之势;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导;注册资本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所设置的最低限;主发起银行绝对控股现象突出;绝大多数村镇银行的设立区域都选择了县(市),只有极个别的村镇银行选择了乡(镇)等。第三节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这一外在推动力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设计的健全和完善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故必须从村镇银行的设立入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投资主体范围、各投资主体投资比例、设立方式及设立模式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支农性制度、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等一一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对村镇银行的整体制度设计进行反思与重构。本从接下来的行文思路,正是遵循这一路径而进行的。第三章,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村镇银行定位的争论进行了概述。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其既包括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包括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和性质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在行业定位上,是单纯定位于农业,还是亦将工商业包括其中;其二,在具体的客户群体上,是单纯定位于农民,还是亦将其他职业的群体包括在内;其三,更进一步的来讲,在农民这一客户群体内,是将中高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还是将中低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界素有不同的主张;在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上,很多学者主张为解决以往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虹吸”和转移情况,有必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将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严格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从而从根本上封堵资金转移的可能性,但反对者坚持,如此则将直接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降低其抗风险能力,危及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安定,且这种限制也于法无据,是对村镇银行经营自由权的侵犯,其直接造成的市场分割,也有违反现行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之虞;关于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问题,各界一直存有争议。这种争议,也同样发生在了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和“支农性”是直接对立的,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同时,亦要求其承担支农重任,明显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如果要求村镇银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难题,就不能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只能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进行了分析。农村金融难题或者说低收入区域和阶层的金融难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存在类似的问题,故为更明晰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路,借鉴其他国家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经验,确有必要。其中美国社区银行、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以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启示:市场定位上都注重向中低收入底层和产业倾斜,区域定位上则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性质定位上均为具有一定互助色彩的商业银行。除此外,还对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所采用的银行特许经营模式于我国的可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三节集中于探讨我国村镇银行的应然定位:鉴于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严重,且很多地区金融服务甚至完全空白的现实,村镇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覆盖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经济主体,在保证盈利性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一定限度的低收入阶层也纳入客户群体范围;为防止农村资金外流旧剧重演,保证资金“来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系,使其层次分明、专业化分工合理,以及充分利用其地缘人缘、经营方式灵活和易于获得社区内客户的“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在区域定位上,应将村镇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更进一步地,鉴于银行规模与其抗风险能力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则需要对村镇银行的规模进行相应的限制,故对村镇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可适度放开,但这种跨区,也只限于在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区。在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本文认为应将其定性为商业性银行。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要依靠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鉴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即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后者已经偏离了合作本质)均已存在,再重复构建政策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已不大,故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银行较为合适。而且如此定性也是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论据支撑:农村金融空洞化和农信社运行的垄断性以及低效性,都使得农村的商业性金融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来看,农村地区的盈利空间不容置疑,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银行并不会危及其商业可持续性。第四节集中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现行立法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跨县经营,也似有将村镇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之意。但将“社区”范围界定为“县域”,在现实中遭到了质疑——受制于当地经济总量和狭小的市场,能否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不无疑问。故既要保证本土化社区化,又要顾及规模效益,笔者认为,放宽到省则失之过宽,本土化社区化无从体现,故放宽到市,采取单一银行制,允许一家村镇银行在市域范围内开设分支机构,较为合适。社区银行要求投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故应将募集设立也作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方式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出于强化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计,应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抬高,调高其最低注册资本。第四章,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进行了研究。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投资主体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如对政府是否可为投资主体,其语焉不详;虽允许各类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但对如何充分调动其投资积极性,亦无规定。村镇银行运行中,备受资金匮乏和公信力较弱的困扰和制约,而要缓解资金难题和增强社会信赖度,就必须增强资金规模。在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扩充资本的路途不通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只能选择拓展投资主体范围以增资扩股。控股城市商业银行而致城市商业银行问题丛生的前车之鉴使政府投资入股饱受诟病,但村镇银行肩负着支农的公益性重任,帮扶村镇银行走过最初发展的难关,则相应的也就成了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入股村镇银行,一来可以拓宽资金来源,二来可以直接增强村镇银行公信力,当然,这种政府入股,必须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是缓退性的——即随着村镇银行经营状况的好转和日渐走上正轨,政府投资必须分阶段退出。孟加拉乡村银行强制贷款者储蓄和投资的机制对于缓解村镇银行运行中放贷容易吸收存款难状况不无借鉴意义,其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农村贷款担保机制的限制瓶颈从而具有强化担保的功能,亦可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而更进一步要求借款人购买村镇银行股份,从借款人身份变身为村镇银行股东,从而将村镇银行变成借款人自己的银行也不失为一条具参考价值的途径。在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中,企业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是村镇银行投资主体中的主角,故关于此两者,笔者将在后文主发起银行制度和投资比例限制章节中详细论述。在自然人投资主体中,有两类主体值得格外注意:一是有志于创业的金融业务骨干;二是有志于办金融并愿意“转行”、将全部或极大部分资本从工商业中转移出来,投入金融业的工商企业主。对于前者应充分发挥其在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后者,鼓励其积极投资的同时,也应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关联交易等加以防范。第二节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存废进行了分析。主发起银行制度虽具有利于村镇银行专业化运作、强化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增强村镇银行的公信力和信誉度等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因主发起银行缺乏而致使村镇银行无法设立;隐性的将很多民间资本拒之门外限制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背离了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导致村镇银行的其他投资者对经营管理漠不关心,造成村镇银行独立性欠缺,大股东过度控制等现象。有鉴于此,应对主发起银行制度予以废除。第三节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并进一步分析了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进而认为在银行业整体范围内,鉴于民间资本的信用风险及其风险转嫁、关联贷款风险、产融结合潜伏的巨大风险等因素,确应对成立完全民营化的银行予以谨慎对待。但对于设立于金融服务远远供不应求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投资农村金融较之在城市开办民营银行,利润空间的差异直接致使其吸引力大减,同时也就将很多有圈钱动机的企业挡在了门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安全性。对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所产生的问题,如村镇银行投资人甄选问题,村镇银行人才瓶颈与运营专业化问题,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的风险问题,该节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紧承上文对村镇银行放开投资比例限制的观点,更进一步地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现实中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而致村镇银行沦为主发起银行的附属或分支机构的现状,该节分别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股权高度分散、股权高度集中及股权适度集中三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股权高度分散虽可在股东间产生制衡机制,但各股东各自均试图“搭便车”而基本放弃其对公司经营进行参与和监控的权利与职责,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权高度分散所产生的问题上,我国也不乏其证,典型的如我国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权高度集中模式下,大股东虽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的经济激励及能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和制衡,极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现实教训如长期困扰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中国有资本过度控制问题;而在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中,相对控股股东的存在,使得达到股权制衡的目的——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保护所有股东权益。在现实例证方面,以服务优质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运行良好的浙商银行和台州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就充分体现了股权相对集中的原则。故,无论是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都是公司最有效的股权结构,在股权相对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中或控股,是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最优选择,至于具体的比例限制。可考虑单一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20%左右。鉴于公司治理直接关乎银行的运营成败,本章第二节对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现行立法中对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过于随意与简化,其董事会和监事会均为任意设置机构,典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并未完整的搭建。本节以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如资本机构的特殊性、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严重、银行体系具脆弱性传染性和失败的负外部性等为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较之一般的公司治理,银行的公司治理更应注重存款人利益的维护,更应注重风险控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分析了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对现行其他立法如《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等的冲突和违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的第一步,是必须遵从现行《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弥补现行立法中对存款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设置代表存款人利益的董事和监事席位。第六章,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针对困扰农村金融机构多年,村镇银行在运行中亦亟需解决的商业性与支农性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现行法上关于支农性的相关规定依然过于原则化,具体操作性的缺乏,直接削弱了这些规定的实际意义,如何制定具实际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社区在投资法案》中强制性要求银行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并以此作为在审批金融机构注册、参加存款保险、设立分支机构、设备或者进行兼并收购活动时批准或拒绝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谈到商业性与支农性的问题时,有一个思维惯性是广为存在的,即商业性与支农性是完全对立的两极,支农性是无盈利可言的,甚至可以说,“支农性”直接等同于“亏损性”,支农业务完全背离商业性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认识误区。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在农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农村城镇化加速以及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当下,这种将“支农性”与“亏损性”直接划等号的观点,就更是难以说其是正确的。当然,某些支农性业务确实可能会有损村镇银行的商业性,鉴于商业可持续性是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故在研究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时候,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过于强调其支农性,甚至强调其全盘支农性。为实现推出村镇银行制度的初衷,在保证村镇银行盈利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支农性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规定。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立法经验,有必要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当以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为前提)必须针对本市内的三农客户,特别是要对中低收入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额、发放笔数、贷款分布和占该机构在本社区贷款总额的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各村镇银行满足所在区域内贷款、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与村镇银行支农性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要不要也强制性地规定其农业信贷比例,要求其担负一定的支农责任?在奉行自由竞争理念的美国,其尚且通过《社区再投资法》强制性要求参加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几乎所有银行机构等,均有义务采取持续和积极的步骤满足当地社区的信用需求,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故从投资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角度出发,似乎并无不可。如此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农村金融难题,但此项规定涉及面甚广,推行阻力可料而知的艰难,但客观而言,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解决信贷歧视、实现信贷公平的办法。第二节则对村镇银行至关重要的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国家信用担保的缺失,村镇银行要顺利的市场退出以及市场退出中的存款人利益保护等都亟需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鉴于各界对我国当下构建整体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成熟尚存有激烈论争,官方态度亦并不十分明朗,故在我国构建整体的存款保险制度至今仍遥遥无期,而村镇银行的发展又时不我待,故对村镇银行先行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对组建由中央、各省政府及村镇银行共同出资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性投保方式的采用、差别存款保险费率的实行以及限额赔付制度的实行进行了分析。

滕星均[6](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陈志德[7](2006)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这已是毋庸置疑的共识。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理论界就已经开始,只是当时的研究内容仅局限于农业经济和城镇化方面,也就是说研究领域还只是在县域经济活动的某些组织方法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这一概念。此后,中央有关经济和改革的文件中都有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项内容。“县域经济”遂成为热点话题,不仅在学术理论界,在社会上也一样,各省市的党委和政府都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章也在各种报刊上大量出现,相关的专着也不少,但内容仍大多是关于县级经济组织的运作以及省市级政府应该如何扶持的问题,并没有将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作为一种体系来研究从而探讨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入手,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以及现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的创新机制及创新模式。 全文共有五章组成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有关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组成要素、结构及其功能;其次介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增长极理论、集聚——辐射的正负效应,县域经济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合作等理论观点;最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成功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其后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等。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社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显着提高,经济实力增强,投资环境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但是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存在着经济发展还缺乏自主增长的机制,没有根本扭转就业瓶颈等难题。同时也注意到,实际上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既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通过挖掘潜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将进入全面发展时代。 第三章通过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具体分析,为提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模式做准备。本章主要从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并从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角度,对吉林省各县(市)域经济的增长情况进行实证性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困境,并分

李倩[8](2006)在《日伪时期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心态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研究方法,以新的视角,对处于日伪统治中心的吉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探讨研究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发展、波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为主体内容;同时,也以确凿的史实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吉林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众实施的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和血腥的军事围剿和讨伐。其具体内容包括:日军侵占吉林与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日本殖民体系的确立与法西斯残暴统治;中共领导的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抗日武装斗争的高涨与日伪殖民统治的强化;抗联第一路军进入极端艰苦阶段;实行战略转移,坚持抗战到底等。本文以翔实的史料阐明了吉林人民抗日武装以其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在白山黑水之间开辟的抗日战场,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人民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的最早的抗日战场─以“七七”事变为界限划分,独立抗击日本陆军主力达6年之久;以“太平洋战争”为界限划分,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长达10年之久。由于吉林地处日本法西斯统治的中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而中国东北地区是这个主战场的最前哨,吉林省就是这个前哨的前沿阵地。吉林人民抗日武装在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巢穴,面对面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这种撼山河、泣鬼神的悲壮斗争永远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铭刻在世界文明发展史的丰碑上。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作出了历史性的的贡献。本文重点论述了吉林人民抗日武装的组织、领导、发动、实行的战略战术,在同日伪军作战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留给后人的一些重要启示;阐述了自发地举起抗日大旗的各路抗日义勇军在抗击日伪军进攻中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以及取得的重大战果,作出的巨大贡献,体现了全民共同抗日的史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勃然兴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所起到的重要领导作用,印证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是最终取得抗日斗争彻底胜利的“三大法宝”;揭示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本文阐述了活动在吉林境内的抗联一军、二军等,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和中间力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主动出击,英勇作战,消耗了日本侵略军大量有生力量,迟滞了日本侵略者扩大侵略战争的步伐,有效地配合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阐述了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所具有的明显国际性特征。吉林省与当时的苏联和朝鲜接壤,共同的反法西斯斗争目标将三国人民和军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流亡到中

马元柱,刘君[9](2003)在《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马元柱 记者刘君)截至2002年12月底,安图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安图联社)存款市场份额在该县所占比例达到34%,贷款市场份额达到了26%,在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中由1996年的最后一名上升到了第一名,一跃成

二、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汪清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第二章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县域经济
    2.2 产业结构理论
    2.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汪清县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 汪清县经济现状
    3.2 汪清县产业结构现状
    3.3 汪清县产业结构特点
    3.4 汪清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第四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对策
    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4.2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2.2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2.3 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 延边州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1 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3.1.1 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有新突破
        3.1.2 财政整体实力增强
    3.2 产业发展亮点突显
        3.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2.2 繁荣发展农村经济
        3.2.3 提高工业产业升级效益
        3.2.4 服务业发展迅猛
    3.3 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增强
    3.4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3.5 延边州县域经济案例研究-以汪清县为例
        3.5.1 汪清县产业结构特点
        3.5.2 第一产业特点
        3.5.3 第二产业特点
        3.5.4 第三产业特点
第四章 延边州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4.1.2 投资拉动和项目建设压力增大
        4.1.3 产业转型发展步伐缓慢
        4.1.4 整体税收收入增长困难
        4.1.5 服务业发展仍显乏力
        4.1.6 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4.2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挑战
        4.2.1 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缩小差距任重道远
        4.2.2 各县市在转型方向和转型空间上存在困惑
        4.2.3 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包袱沉重
        4.2.4 缺乏要素供给,县域转型升级制约严重
        4.2.5 缺乏人才保障,企业转型升级信心不足
        4.2.6 价格和成本上升,加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
        4.2.7 服务发展软环境效率不高等障碍依然存在
第五章 延边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坚持创新驱动,在绿色转型上提升县域发展水平
        5.1.1 科学布局,明确绿色发展大战略
        5.1.2 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方向
        5.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5.2 依托特色旅游,把服务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5.2.1 全面实施"旅游州"发展战略
        5.2.2 坚持打好服务业融合发展攻坚战
    5.3 完善体制机制,在区域突破上优化财税收入结构
        5.3.1 多领域发展外经外贸
        5.3.2 强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5.3.3 培育发展多元化的民营经济税源
    5.4 完善服务机制,营造县域发展突破的良好环境
        5.4.1 加大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5.4.2 强化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要素供给和保障
        5.4.3 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5.4.4 完善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3)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动机
    2、目的及意义
    3、相关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
    5、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多元文化相关理论
    1.1 多元文化
        1.1.1 多元文化的概念
        1.1.2 多元文化的功能
    1.2 文化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1.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1.2.2 区域经济与多元文化互动关系
第二章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及其分布
    2.1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的形成、分布与发展
        2.1.1 中国延边地区
        2.1.2 朝鲜罗先地区
        2.1.3 俄罗斯滨海地区
    2.2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特点
        2.2.1 跨国文化
        2.2.2 复合文化
        2.2.3 边缘文化
第三章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3.1 图们江区域诸国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政策
        3.1.1 中国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开发政策
        3.1.2 朝鲜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开发政策
        3.1.3 俄罗斯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开发政策
        3.1.4 韩国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开发政策
    3.2 图们江区域诸国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现状
        3.2.1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3.2.2 朝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3.2.3 俄罗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3.3 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关系的形成
        3.3.1 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必要性
        3.3.2 开辟多边海外旅游线路
第四章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制约因素
    4.1 政治因素
        4.1.1 历史争议
        4.1.2 核问题
        4.1.3 民族主义
    4.2 区域问题
        4.2.1 交通条件落后
        4.2.2 人力资源匮乏
        4.2.3 经济欠发达
    4.3 认知因素
        4.3.1 文化品牌意识不强
        4.3.2 国家政策差异
        4.3.3 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
第五章 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及展望
    5.1 营造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双赢”氛围
        5.1.1 各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5.1.2 多元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
        5.1.3 提高多元文化资源互惠互利意识
    5.2 “一带一路”战略中图们江区域的战略地位与文化产业发展
        5.2.1 提供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5.2.2 开发多元文化的新机遇
        5.2.3 获得优惠政策的新机遇
        5.2.4 加快多元文化资源转换的新机遇
    5.3 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民族文化发展新路径
        5.3.1 走文化资源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之路
        5.3.2 走跨文化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5.3.3 走特色优质资源转化之路
        5.3.4 走点线面互动协调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4)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概念界定及理论
        2.1.1 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2.1.2 金融支持的含义及功能
        2.1.3 县域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2.2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理论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金融发展理论
        2.2.3 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理论
第3章 吉林省县域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3.1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3.2 吉林省县域金融发展现状
        3.2.1 县域信贷投入不足,难以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3.2.2 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存在资金外流现象
        3.2.3 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和单一金融服务供给
        3.2.4 县域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
        3.2.5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供给动力不足
    3.3 吉林省县域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3.3.1 县域经济的低收益与信贷资金逐利间的矛盾
        3.3.2 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地区导致县域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3.3.3 县域金融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农村多样性金融需求
        3.3.4 金融生态环境和信贷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
第4章 国内外县域金融模式的借鉴
    4.1 国外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4.1.1 美国—复合型农村金融制度
        4.1.2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
        4.1.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4.1.4 孟加拉国—农村微型金融组织
        4.1.5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2 国内发达地区的做法与经验
        4.2.1 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4.2.2 结合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以浙江省为例
第5章 增强吉林省县域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5.1.1 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
        5.1.2 推进县域商业银行发展
        5.1.3 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力军作用
    5.2 开展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创新
    5.3 改善金融环境,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5.4 加强政策性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5)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
    第一节 村镇银行之概念与性质
        一、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之概念与特征
        二、特殊商业银行:现行法上村镇银行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之界分
        一、村镇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之辨析
        二、村镇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之辨析
        三、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辨析
        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之辨析
        五、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之辨析
    第三节 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论证
        一、关于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论争
        二、关于农村金融难题求解途径的纷扰论争
        三、商业性金融是求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一条不可或缺途径
        四、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困境的求解途径之一
        五、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实: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基础
    第四节 村镇银行发展可行性论证
        一、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兼谈四大国有银行撤离农村的原因
        二、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村镇银行发展空间分析
        三、民间资本供给充足:设立村镇银行资金支持可行性分析
        四、农村地区盈利空间充裕:村镇银行盈利可行性分析
        五、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农民信用与贷款担保难题
第二章 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概况分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实例考察:我国村镇银行运行的个案探悉
    第二节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特征及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特征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第三节 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难题与困境
        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
        二、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
        四、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
        五、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
        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七、政策支持与法律制度的完善:解决村镇银行发展难题的途径
第三章 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之惑
        一、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之惑
        二、区域性抑或跨区性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之惑
        三、商业性、政策性抑或合作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之惑
    第二节 村镇银行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概述
        二、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
        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概况
        四、启示之一:各国模式的差异与共性
        五、启示之二:银行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可适用性
    第三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
        一、覆盖农村大部分经济主体: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
        三、商业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
    第四节 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
        二、"社区"的范围界定
        三、"社区性"的直接要求:发起设立不应是唯一的设立方式
        四、密切相关的问题: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
第四章 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研究
        一、关于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的现行规定及其问题
        二、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三、强制贷款者储蓄或投资可行性分析
        四、关于企业和自然人投资主体
    第二节 主发起银行制度存废之辩
        一、主发起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其积极效应
        二、问题丛生:主发起银行制度的负面效应探析
        三、经营专业化和股权多元化: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反思
        一、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
        二、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
        三、更为深层的思考: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
        四、村镇银行应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投资制度的完善
        五、与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
        六、一点总结:村镇银行的具体设立应因地制宜
第五章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
        二、理论分析:股权结构模式的分类探讨
        三、现实经验:各类股权模式的利弊与借鉴
        四、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村镇银行应然的选择
    第二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
        一、过于随意与简化:我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三、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立法与现行其他立法的冲突
        四、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
    第一节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
        一、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冲突:困扰村镇银行的难题
        二、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借鉴
        三、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
        四、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平衡: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完善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性责任
    第二节 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行构建
        一、村镇银行的特性与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必要性
        二、一种探索性的观点:对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
        三、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思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樱花树下的家

(6)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2.4 市场机制理论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4.1.1 内部因素分析
        4.1.2 外部因素分析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4.2.1 现实因素
        4.2.2 历史因素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7)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拟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的历史演变、作用及管理职能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三、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指标测度与特征
        五、县域经济的类型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组成要素
        一、基础性要素
        二、发展性要素
        三、市场性要素
        四、规范性要素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多元化的县域经济关系结构
        二、立体型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三、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结构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二、集聚——辐射的正负效应
        三、县域经济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合作
        四、县域经济的发展机制与模式
    第五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成功模式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第二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分析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
        一、社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二、发展水平显着提高
        三、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四、投资环境改善
        五、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
    第二节 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一、经济总量小
        二、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三、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
        四、经济效益不佳
        五、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第三节 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一、跨越式发展压力较大
        二、经济发展缺乏自主增长的机制
        三、经济的整体开放程度低
        四、经济增长还没有普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经济增长没有根本扭转就业的难题
        六、科教发展受到经济实力的制约
    第四节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分析
        一、吉林省将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基地
        二、吉林省有能力发展为全国的科教文大省
        三、吉林省将建设成为全国重点生态省
第三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二、县域经济特色的地域分异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困境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
        四、问题与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评价
        一、评价依据
        二、评价原则
        三、评价的指标体系
        四、评价方法
        五、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节 吉林省县域经疥增长区域比较分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三、吉林省各县(市)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第五节 吉林省各县(市)发展思路
第四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创新
    第一节 县域经济运行机制解析
        一、机制内涵
        二、经济机制内涵、内容及相关机制
        三、经济机制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关系
        四、县域经济运行机制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评估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外部环境评估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内部运行机制评估
        三、吉林省“扩权强县”对县域经济运行机制影响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创新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创新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财政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
        四、吉林省县域金融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
        五、吉林省县域经济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
        六、吉林省县域经济开放协调机制创新
        七、吉林省县域社会保障体制与机制创新
        八、吉林省县域经济文化道德保障机制
        九、吉林省县域领导机制与人才机制创新
    第四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创新战略实施
        一、建立省管县行政体制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
        三、建立县域财税体制
第五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考辨
        一、效益农业模式
        二、招商兴县模式
        三、产业化带动模式
        四、三产拉动模式
        五、工业强县模式
        六、特色产业富县模式
        七、民营经济主导模式
        八、小城镇推动模式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确定发展思路
        二、选准发展重点
        三、注重科技进步
    第三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配套设计
        一、创新经营模式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创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四、创新开放模式
        五、创新调控体系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日伪时期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确立本研究课题的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重点及研究方法
    四、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日军侵占吉林与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与吉林沦陷
    二、吉林伪政权的建立
    三、中国共产党对吉林人民抗日斗争的号召与发动
        (一) 中共关于东北时局的主张
        (二) 吉林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斗争
    四、吉林抗日义勇军的武装反日斗争
        (一) 吉林抗日义勇军举旗抗日
        (二) 吉林抗日义勇军的失败和瓦解
第二章 日本殖民体系的确立与法西斯残暴统治
    一、日伪殖民统治机构的调整
    二、控制经济命脉,疯狂掠夺资源
    三、建立文化专制体系
    四、实行奴化教育
    五、推崇“惟神之道”,加强思想统治
第三章 中共领导的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
    一、南满、东满抗日武装的创建及整顿
    二、北方会议决议对吉林抗日斗争的影响
    三、贯彻中共反日统一战线方针与抗日游击队发展为人民革命军
        (一) 中共中央致东北党组织的《一·二六指示信》在吉林的贯彻
        (二)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与南满游击战争的开展
        (三)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与东满游击战争的开展
第四章 抗日武装斗争的高涨与日伪殖民统治的强化
    一、日伪强化法西斯殖民统治与加紧对东南满抗日武装的镇压
        (一) 日伪残暴推行“集团部落”政策
        (二) 日伪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与实行“东边道大讨伐”
    二、东北抗联在吉林境内的活动
        (一) 《六三指示信》和《八一宣言》在吉林的贯彻
        (二) 二、五军联席会议的召开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成立
        (三) 南满党的“二大”召开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成立
        (四) 中共南满省委建立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组成
        (五) 抗联第一军的两次西征
第五章 抗联第一路军进入极端艰苦阶段
    一、抗联第一路军顽强反击日伪对东南满地区的“大讨伐”
    二、抗联第一路军转战辑安山区与“五月老岭会议”的召开
    三、“七月老岭会议”的召开与抗联第一路军的改编与转移
    四、抗联第一路军浴血苦战长白山区与杨靖宇壮烈殉国
第六章 实行战略转移,坚持抗战到底
    一、抗联部队战略转移进入苏境
    二、抗联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斗争
        (一) 抗联部队、八路军配合苏军收复东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 伪满政权的崩溃
    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汪清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D]. 朴清梅. 延边大学, 2017(02)
  • [2]延边县域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 罗红峰. 延边大学, 2017(01)
  • [3]图们江区域多元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研究[D]. 赵永泽. 延边大学, 2017(06)
  • [4]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丹枫. 吉林财经大学, 2015(03)
  • [5]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 柴瑞娟. 武汉大学, 2009(09)
  • [6]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7]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 陈志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8]日伪时期吉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研究[D]. 李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9]安图联社成为县内最大金融机构[N]. 马元柱,刘君. 吉林日报, 2003

标签:;  ;  ;  ;  ;  

安图联社成全县最大金融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