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占失业人数的一半

青年占失业人数的一半

一、青年占失业者一半(论文文献综述)

侯立文[1](2020)在《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长期失业青年规模呈现累积趋势、重视不够、就业援助有待完善以及长期失业青年具有潜在的社会风险等问题。青年长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观偏差、缺乏职业技能、家长态度放任纵容以及家人需要长期照料等。建议通过构建分步实施路径、建立专门的长期失业青年数据信息库、转变长期失业青年及家长的就业观、强化就业服务体系、提升青年就业竞争力及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等措施应对长期失业青年就业问题。

李明[2](2020)在《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台的卡梅伦联合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主要包括一方面遵循新自由主义理念,尽可能的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激发企业创造就业动力。另一方面,出于供给侧策略指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动。本文共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还包括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文章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卡梅伦政府上台后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困境。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失业率攀升,长期失业、青年失业等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催化下愈加严重,新工党出台的劳动力市场干预措施,如未来就业基金,由于过于昂贵的政府成本支出逐渐被保守党诟病,失业问题不断深化。其次,金融危机引发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劳动力市场支出大大减少。最后,就业关系领域出现企业抱怨监管负担过重、工会势力复苏等紧张局势,这些都成为卡梅伦联合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梅伦联合政府时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理论来源。卡梅伦联合政府继承了撒切尔政府时期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并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框架,并且适时运用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原理以解决劳动力市场固化、缺乏灵活性、较高的长期失业率等问题,而大社会理论则从社会学角度重塑国家、社会与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关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在财政政策层面的实施过程。紧缩财政政策带来了公共部门预算的削减,进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公共部门的就业和工资薪酬发生变化,公共部门的就业通过裁员、技能稀释、依赖志愿劳动力来填补空缺,以及将服务转移到私营部门的“公共服务行业”的方式进行缩减,工资薪酬则表现为薪酬管理的“集中化”与“分权化”的失衡,财政部通过冻结工资、增加公共部门养老金缴款额度等方式,控制公共部门薪资水平。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就业技能层面。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中不断深化的劳动者技能短缺和青年人失业问题,卡梅伦联合政府首先废除了上届政府遗留的成本较高的“从培训到收益”计划,拉开了学徒制改革的序幕。2011-2012年沃尔夫报告和理查德报告为学徒制改革指明方向,学徒制概念的界定、“开拓者”计划中关于学徒制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对学徒制的资助模式的选择等构成了政府主要的改革举措。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工作福利政策,卡梅伦联合政府对工作福利政策的改革则主要着眼于劳动力市场工作福利依赖过重、就业动机不强的问题出台,通过简化福利、收紧福利申请资格以及工作计划三部曲实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定。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就业关系层面,卡梅伦联合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工会政策上对工会采取的劳工运动和政治策略予以回击,削弱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力,在劳工法庭等劳资审裁机构中引入收费机制,减少不公平解雇案件的申诉数量,最后以立法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公平解雇权、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以及共享育儿假等措施做出调整。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以及政策实施成效,总的来看,该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始终将紧缩经济计划作为政策制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新工党时期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同时,还具备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的特点。本章还从就业率、劳动者市场参与率、工作质量等角度对该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评析。

曾燕波[3](2018)在《“佛系”抑或奋进:青年职业价值观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就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职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最突出。对上海市5096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青年求职心态较为平和,传统就业观念仍占主流,啃老或当全职太太(先生)现象有增长趋势,跳槽现象较为普遍,青年创业意愿有所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职业观念与生活环境、职业发展前景、进取精神等密切相关。发展经济与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点,青年生存与促发展问题至关重要。有效促进青年就业,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理想,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引导。

邓希泉,李倢,陈庆梅[4](2018)在《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青年发展领域为依据,以中国14-35岁青年2015年度发展状况为主要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法律年鉴2016》、以及《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16》等全国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涵盖青年人口、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姻、青年就业、青年政治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年社会保障(残疾青年发展)、青年留学、女性青年和少数民族青年共12个方面。

吴文俊[5](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刘璐婵[6](2016)在《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非典型福利依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吉尔德(G.Gilder)、默里(C.Murray)、米德(L.Mead)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出现了“福利依赖”现象。为了解决“福利依赖”问题,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救助制度改革。在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救助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救助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样出现了关于“福利依赖”的担忧,并且矛头直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为出现了“低保养懒汉”的问题。本文重新对城市低保制度受助者中的“不值得救助者”进行了界定,以处于劳动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赖行为与美国受助者的典型“福利依赖”行为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受助的初始动机、福利动态与工作逻辑上存在较大区别,低保制度中的有劳动能力者既没有获取慷慨救助金的初始动机,又保持了正常的工作逻辑,因而区别于典型的“福利依赖”,故本文将城市低保制度中有劳动能力者长期受助的现象定义为“非典型福利依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深入,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命历程发生了变迁。对于处于劳动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而言,由于受到重大事件、家庭生活关联与宏观社会变迁的影响,其个人生命轨迹不断滑落,所在家庭也发生整体陷落,导致救助需求出现了变化。但是,现行的救助制度并未考虑生命历程变迁带来的影响,因此未及时进行救助制度的调整,导致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未获得有效的制度支持,只能长期滞留在救助制度中。可见,现行救助制度提供的制度支持与受助者变化了的生命历程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使救助制度的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有劳动能力者不得不长期接受救助。围绕着“非典型福利依赖”的研究主题,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的不匹配是如何催生“非典型福利依赖”的?应当如何调整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间的关系,使两者全面匹配,以最大地发挥救助制度的效果,并最终消除“非典型福利依赖”?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文一方面借助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城市低保制度中有劳动能力者长期受助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以将之与典型的“福利依赖”进行对比,另一方面收集了南京市与常州市低保制度受助者中有劳动能力者的一手资料,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来详细展现“非典型福利依赖”的现状与生成逻辑。本研究首先借助已有的数据描述目前城市低保制度中有劳动能力者长期接受救助的现状,并尝试将此现象与典型的“福利依赖”问题进行对比,以明确划分“典型福利依赖”与“非典型福利依赖”的界限。其次,本文以南京市和常州市的调查数据详细说明城市低保制度中“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表现,对“非典型福利依赖”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从重大事件、生活关联、宏观社会变迁三个向度分析了受助者生命历程的变迁。再次,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非典型福利依赖者”因生命历程变迁引发的救助需求的变化,同时还对“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目前所获得的救助制度支持进行了全面展示。通过对比“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救助需求与所获得的救助支持,本文重点分析了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所面对的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不匹配的问题,并尝试从救助制度的施助理念、“应急”与“激活”等方面寻找催生“非典型福利依赖”的制度原因。最后,本文提出在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调整和适应的基础上建立“应急”+“激活”的城市组合式救助制度,实现在“应急”的基础上“激活”受助者,并借助组合式救助消除依赖诱因,以提高制度支持与生命历程的匹配度,进而充分发挥救助制度的效果,最终消除“非典型福利依赖”。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低保制度中有劳动能力者长期受助的现象是“非典型福利依赖”现象,催生该现象的制度原因在于现行救助制度提供的制度支持与受助者变化了的生命历程并不匹配。为了消除“非典型福利依赖”现象,首先应当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重新定位,形成对生命历程的干预意识,实施积极救助理念;其次需要提高社会救助制度的应急水平,并帮助“非典型福利依赖者”恢复自我保障能力;再次应当通过更新再就业激活体系,开辟“非典型福利依赖者”向上竞争的通道,帮助其恢复自立能力;最后需要建立组合式的救助制度,借助平行救助结构、激励型救助金发放模式、个性化的救助方案来消除依赖诱因,进而使“非典型福利依赖者”蹦出救助制度。

邓希泉[7](2015)在《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以中国1435岁青年2013年度发展状况为主要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以及《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等国家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而形成,涵盖青年人口、青年婚姻、青年健康、青年教育、青年政治参与、青年就业、青年留学、少数民族青年、女性青年和青少年犯罪共10个方面。

王潇[8](2015)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青年失业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临界就业的视角》文中认为青年失业在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国经济呈现增长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青年作为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和主力军,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显着的贡献。解决好青年失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转型”对于中国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青年人在失业和再就业的过程中,“强资本,弱劳工”、“失业保障金不到位”、“劳动合同隐性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临界就业作为青年失业者的过渡期,能否帮助、如何帮助其顺利过渡到正规就业的需求越来越深厚。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收集数据,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临界就业”为研究视角,以陕西青年失业者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相对人口剩余理论”、“经济转型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首先对陕西省青年失业的特征和临界就业现状的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影响青年失业的因素,论文选取了临时就业的“个人期望”、“就业保障”、“权利维护”、“社会支持”四个目标维度下陕西青年失业及再就业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设计并发放临界就业视角下陕西青年失业及再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内以建筑业、零售、餐饮服务业等临时就业行为相对集中的行业为主的11个行业的青年失业者的现状进行实际状况调查。论文借助对问卷调研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挖掘出陕西青年失业问题在临界就业层面下存在的四大类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以临界就业视角,从动力、管理、监督三个方面,依据问卷调查分析出的现存问题和原因,论文对如何构建促进陕西青年失业问题缓解模式提出对策建议。论文创新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1)从“临界就业”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青年在失业期间的临时性就业对其正规就业的影响,并在陕西省经济转型的环境下通过调研探究临界就业对于不同类型失业者进行正规就业的作用,开辟国内研究的新视角;(2)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影响青年失业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青年失业特征和临时就业的特点,给青年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做出新的界定。

廖桂蓉[9](2013)在《西藏青年人口状况及政策建议——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文中指出根据西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与全国青年人口进行的横向对比及与西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纵向对比,分析西藏青年人口的总量特征、受教育状况及经济活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舒博[10](2010)在《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和20世纪80、90年代福利改革的背景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公益模式脱颖而出。这种新的动态把成功的商业模式与社会目标结合起来,把盈利与公益结合起来,用企业家精神创新公益,被称之为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实践风起云涌,它不仅打破了福利僵局,也打破了非营利组织资金第三方依赖的困境,为非营利组织和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新途径。社会企业在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收入、减少贫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它的贡献远远超越了经济价值,在儿童保育、残障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为社会痼疾提供解决方案,在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宝贵的作用。2004年以来,随着介绍西方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实践以及研究成果的文章在报刊杂志的发表和西方学者译着的发行,社会企业的理念开始在国内传播,并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掀起了对社会企业的热烈讨论与实践。一些先行者的实践已经显示出社会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企业在中国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实务界开展社会企业实践的热情相比,国内对于社会企业的研究处于滞后状态,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甚至在社会企业的概念等基本问题上仍然模糊不清。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企业做出有意义的探讨。本文首先对社会企业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企业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够清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分析社会企业在西方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入手,挖掘社会企业的价值和贡献,结合我国国情,深入探讨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及在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企业的问题。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企业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企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企业基本理论问题的阐述,对社会企业的定义、特征、相关概念、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企业的范围进行了逐一分析,希望能够清楚解释社会企业的基本概念问题,作为后续分析的重要前提。第三部分分析了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缘由,从中归纳社会企业应运社会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贡献。并且对社会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至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重心,集中探讨了社会企业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社会企业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其次,深入探究了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应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第五章对社会企业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目的在于明晰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以及社会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角色,在对社会企业清楚定位的原则之下,提出政府如何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建议,确保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既扎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又符合社会企业本身的特性,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二、青年占失业者一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占失业者一半(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结果与分析
    (一)长期失业青年的主要特征
        1.大多数长期失业青年年龄在26—35岁,呈现出高学历化趋势
        2.长期失业青年职业稳定性不高,超过1/10青年失业周期在3年以上
        3.与男性青年相比,女性青年的长期失业问题更为突出
        4.长期失业青年就业意愿呈现差异化趋势
    (二)长期失业青年成因分析
        1.就业观出现偏差是导致青年长期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2.缺乏职业技能加剧了长期失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严重性
        3.家长放任纵容的态度直接影响长期失业青年的求职意愿
        4.需要长期照料家人是造成青年尤其是女性青年长期失业的重要原因
三、问题与挑战
    (一)我国部分长期失业青年群体呈现“隐蔽式”累积趋势
    (二)大部分地区对于长期失业青年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政府提供的就业援助政策和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长期失业青年问题是具有隐藏性的一个社会风险
四、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实施路径
    (二)建立专门的长期失业青年数据信息库
    (三)转变长期失业青年及家长的就业观
    (四)强化针对长期失业青年就业服务体系
    (五)提升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竞争力
    (六)拓宽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渠道

(2)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劳动力市场政策
        (二)就业
        (三)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一)论文难点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上台前的劳动力市场困境
    一、失业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二、金融危机引发劳动力市场支出受限
    三、就业关系趋于紧张
第二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兴起
    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
    三、大社会理念的引入
第三章 财政政策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共部门改革
    一、紧缩政策下的预算削减
    二、公共部门就业改革
    三、公共部门薪酬改革
第四章 技能培训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技能改革
    一、“从培训到收益”计划的废除(2010-2011 年)
    二、沃尔夫报告及理查德报告的出台(2011-2012)
    三、政府关于学徒制的系列改革(2012-2015)
第五章 福利政策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福利改革
    一、普遍信贷计划的引入—简化工作福利
    二、工作能力评估—收紧福利申请资格
    三、工作计划——就业和培训服务外包
第六章 就业关系改革—关于劳动力市场的管制改革
    一、工会政策
    二、劳工法庭改革
    三、就业关系立法
第七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与评价
    一、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
    二、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佛系”抑或奋进:青年职业价值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的求职心态较为平和, 传统就业观念仍占主流
        1.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大学生就业地点的首选
        2.大学生首选就业单位是国有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
    (二) 社区青年求职热情不高, 啃老或当全职太太现象有增长趋势
    (三) 青年创业的潜力不断得以发挥, 政策性指导成为青年的重要需求
五、主要发现与讨论

(4)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人口
    (一) 全国人口状况:全国人口总数低幅增加, 人口性别比持续降低,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升
    (二) 青年人口状况:青年人口总数和占比继续呈双下降态势, 女青年人口降幅略高于男青年
    (三) 青年的城乡分布:青年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 高于社会总体水平, 女青年的城镇化程度较男青年有微弱优势
    (四) 青年性别比:青年性别比稍有提高, 乡村青年性别比仍稍高于城镇青年
二、青年教育
    (一) 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情况: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不断提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增长, 高等教育继续全面稳定发展
    (二) 青年接受高中教育情况:从规模看, 高中阶段教育呈现收窄的趋势, 但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达到新峰值
三、青年健康
    (一) 青年死亡率情况:青年死亡率远低于社会总体死亡率, 男青年死亡率远高于女青年, 乡村青年死亡率高于城市青年, 青年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大于城乡差异
    (二) 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全国人口死亡要因有较大差异, “损伤和中毒”是青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三) 青年自杀情况:各年龄段城乡青年的自杀死亡率分别低于城市和农村居民自杀死亡率, 但在各年龄段总死亡率的占比却远高于自杀在城市和农村居民总死亡率中的占比
四、青年婚姻
    (一) 青年婚姻的整体状况:青年未婚比例有所提高, 城市青年未婚比例明显高于镇和乡村青年
    (二) 男青年婚姻状况:城市男青年未婚比例明显高于镇和乡村男青年
    (三) 女青年婚姻状况:城市女青年未婚比例明显高于镇和乡村女青年, 乡村女青年有配偶比例最高
    (四) 大龄未婚青年状况:大龄未婚女青年比例持续增长, 大龄未婚男青年比例稍有下降, 大龄未婚女青年相对集中于城市
    (五) 青年早婚现象:早婚现象在男女青年中均有所减少
五、青年就业
    (一) 全国就业总体状况: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继续增加, 占比持续扩大, 城镇就业人数超越乡村的幅度继续扩大
    (二) 青年就业总体状况:青年就业人员在全国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微弱上升
    (三) 青年就业的高学历情况:青年是高学历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女青年的高学历优势更加明显
    (四) 城镇青年平均工作时间:平均工作时间较长但时长有所减少, 其中男青年工作时间更长
    (五) 城镇青年工作超标情况:一半以上城镇青年的工作时间超标
    (六) 城镇青年失业情况:城镇失业青年占城镇失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毕业后未工作、个人原因失去工作、料理家务是城镇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
    (七) 城镇失业青年的高学历分布:除去16-19岁, 其他各年龄段城镇失业青年中的高学历占比均大幅高出高学历在城镇失业人员中的占比
六、青年政治参与
    (一) 青年共产党员发展状况:新发展青年共产党员是年度新发展党员的主体构成
    (二) 在校研究生中共产党员发展状况:在校研究生中共青团员的数量继续增加, 在校博士生中共产党员数量持续增加
    (三)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共产党员发展状况:发展趋势有所减缓, 本科生中共产党员的比例明显高于专科生
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一) 青少年司法保护机构建设情况:最高检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 未检机构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二) 依法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行为和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救助的情况:全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通力合作, 加大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行为的力度, 采取措施做好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工作
    (三) 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情况: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工作水平和效果有所提升
八、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 工读学校建设情况:工读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班级数有所减少, 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有所增加, 女性教职工占比约有降低, 女性专任教师数小幅攀升
    (二) 工读学校学生情况:男学生占绝大多数, 在校学生人数有所减少, 入校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离校人数大幅增加
    (三) 青少年罪犯总体情况:青少年罪犯人数继续下降, 在刑事犯罪人数中占比创历史新低
    (四)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罪犯情况: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及其在刑事罪犯中占比以及在青少年犯罪人数中占比均持续下降
    (五) 18岁至25岁青年罪犯情况:其人数及在刑事罪犯中占比有所下降, 但在青少年犯罪中占比有所上升
九、青年社会保障 (残疾青年发展)
    (一) 残疾青年的高中阶段教育状况: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 (部) 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 (班) 的数量大幅减少, 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约有增加,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毕业生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均大幅减少
    (二) 残疾青年的高等教育状况:残疾考生达到录取分数线人数和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残疾考生录取人数与上年持平
    (三) 残疾青年的就业状况:就业总量基数尚可, 就业形势转差
十、青年留学
    (一) 出国留学与留学归国的情况: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增幅明显, 表明出两者均呈现增长的状态
    (二) 外国留学生情况:外国留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主要来自亚洲, 自费占比近七成
十一、女性青年
    (一) 女性青年的高等教育情况:近一半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为女性青年
    (二) 青年妇女生育率情况:青年妇女生育率有明显下降, 生育率城乡差异明显
    (三) 青春期生育率 (每千名15-19岁女性生育数) 情况:青春期生育率有所降低, 青春期生育率的城乡差异明显
十二、少数民族青年
    (一) 少数民族青年的总体情况:少数民族青年占全国青年比重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平均比重
    (二) 少数民族青年的高等教育情况:少数民族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各自所占比例均低于少数民族青年所占全国青年的比重, 但差距在不断缩小, 在校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占比初次超过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

(5)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一、失业人数总量
        二、失业率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一、区域分布
        二、行业分布
        三、成份构成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二、失业群体的“吃”
        三、失业群体的“住”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一、失业登记制度
        二、失业救济制度
        三、就业安置制度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发放救济粮款
        二、举办工赈工程
        三、组织生产自救
        四、动员回乡生产
        五、实施转业训练
        六、开展职业介绍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6)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非典型福利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有关典型“福利依赖”现象的研究
        (二) 有关中国“福利依赖”现象的研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
        (一) 研究问题
        (二) 理论视角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概念界定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非典型福利依赖”的分析框架
    一、典型“福利依赖”现象
        (一) 典型“福利依赖”研究的缘起
        (二) 典型“福利依赖”的概念界定、群体规模与行为表现
        (三) 典型“福利依赖者”的依赖行为特征
        (四) 典型“福利依赖”问题的实质
    二、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非典型福利依赖”现象
        (一) 城市低保制度中的“不值得救助者”
        (二) “不值得救助者”依赖行为的特殊性
        (三) “非典型福利依赖”行为及其实质
    三、“非典型福利依赖”现象的分析框架
        (一) 现有研究框架的适用性分析
        (二) 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 生命历程变迁背景下“非典型福利依赖”的表现与类型
    一、“非典型福利依赖”的表现
        (一) “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基本情况
        (二) “非典型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非典型福利依赖”的类型
        (一) 类型一: 边缘式非典型福利依赖
        (二) 类型二: 完全式非典型福利依赖
        (三) 类型三: 阶段式非典型福利依赖
    三、“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生命历程的变迁
        (一) “非典型福利依赖者”遭遇的重大事件
        (二) “非典型福利依赖者”与家庭成员的生活关联
        (三) “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经历的宏观社会变迁
        (四) 生命历程的变迁:“向下”的生命轨迹、陷落的家庭与固化的社会底层
第四章 生命历程与制度支持不匹配:催生“非典型福利依赖”的制度原因
    一、不同类型“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救助需求
        (一) “边缘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救助需求
        (二) “完全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救助需求
        (三) “阶段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的救助需求
    二、不同类型“非典型福利依赖者”获得的制度支持
        (一) “边缘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获得的制度支持
        (二) “完全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获得的制度支持
        (三) “阶段式非典型福利依赖者”获得的制度支持
    三、生命历程变迁背景下救助需求与制度支持不匹配
        (一) 滞后的救助理念催生“非典型福利依赖”
        (二) 现行救助项目设置难应对突发、重大和连发事件
        (三) 救助安排削弱有劳动能力者自我保障能力
        (四) 救助项目规则与结构挫伤劳动积极性
        (五) 就业促进措施难以“激活”有劳动能力者
        (六) 救助制度设计忽视依赖类型的差异
第五章 建立“应急”+“激活”的城市组合式救助制度
    一、重新进行社会救助制度理念定位
        (一) 形成对依赖者生命历程的干预意识
        (二) 引入积极救助理念以实现社会投资
    二、建立重大事件救助以提高制度应急水平
        (一) 建立“全面覆盖常规事件、快速响应突发事件”的重大事件救助
        (二) 强化重大事件的救助力度
    三、恢复并提高有劳动能力者的自我保障能力
        (一) 建立“分类+分层”的日常生活救助促进自立
        (二) 运用多重保障增强自我恢复能力
    四、借助组合式救助制度安排消除依赖诱因
        (一) 以平行救助结构完善项目衔接机制
        (二) 借助平行救助结构执行柔性动态管理
        (三) 采用激励型救助金发放模式
    五、依托再就业激活体系开辟“向上竞争”的通道
        (一) 在维护工作伦理的基础上强化劳动意识
        (二) 完善就业救助制度设置
        (三) 强化就业救助与多项救助的联动
    六、根据依赖类型设计弹性救助方案
        (一) 助推“边缘型”依赖者逐步脱离救助制度
        (二) 分解“完全型”依赖者面临的叠加困境
        (三) 减少家庭牵绊,解除“辛勤者”后顾之忧
        (四) 激励“失意者”,阻断劣势积累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论文
    三、英文着作
    四、英文论文
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提纲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人口
    1. 全国人口状况
    2. 青年人口状况
    3. 青年的城乡分布
    4. 青年性别比
二、青年婚姻
    1. 青年婚姻的整体状况
    2. 男青年婚姻状况
    3. 女青年婚姻状况
    4. 大龄未婚青年状况
    5. 青年早婚现象
三、青年健康
    1. 青年两周患病率情况
    2. 青年慢性病患病率情况
    3. 青年两周就诊率情况
    4. 青年住院率情况
    5. 青年死亡率情况
    6. 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青年教育
    1. 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情况
    2. 青年接受高中教育情况
五、青年政治参与
    1. 青年共产党员发展状况
    2. 在校研究生中共产党员发展状况
    3.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共产党员发展状况
六、青年就业
    1. 全国就业总体状况
    2. 青年就业总体状况
    3. 青年就业的高学历情况
    4. 城镇青年平均工作时间
    5. 城镇青年工作超标情况
    6. 城镇青年失业情况
    7. 城镇失业青年的高学历分布
七、青年留学
    1. 出国留学与留学归国的情况
    2. 招收外国留学生情况
八、少数民族青年
    1. 少数民族青年的总体情况
    2. 少数民族青年的高等教育情况
九、女性青年
    1. 女性青年的高等教育情况
    2. 青年妇女生育率情况
    3. 青春期生育率(每千名15~19岁女性生育数) 情况
十、青少年犯罪
    1. 青少年犯罪总体情况
    2.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3. 18~25岁青年犯罪情况

(8)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青年失业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临界就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临界就业的内涵与范围
        2.1.2 青年失业的相关概念
        2.1.3 临界就业相关内容
    2.2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相对人.过剩”理论
        2.2.2 科学发展观理论
        2.2.3 马克思经济转型理论
3 临界就业视角下青年失业问题理论研究
    3.1 经济转型期陕西青年失业的基本特征
        3.1.1 经济转型对青年失业的影响
        3.1.2 陕西青年失业的基本特征
    3.2 临界就业的现状特征
    3.3 临界就业视角下青年失业问题测量指标分析
        3.3.1 个人期望层面的测量指标选取
        3.3.2 权利维护层面的测量指标选取
        3.3.3 就业保障层面的测量指标选取
        3.3.4 社会支持层面的测量指标选取
4 临界就业视角下陕西青年失业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
    4.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4.3 调查结果
        4.3.1 个人期望方面的结果及分析
        4.3.2 权利维护方面的结果及分析
        4.3.3 就业保障方面的结果及分析
        4.3.4 社会支持方面的结果及分析
5 临界就业视角下陕西青年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个人期望方面存在的问题
        5.1.1 青年劳动者缺乏临界就业的观念
        5.1.2 青年就业期望过高,需求和能力不匹配
    5.2 权利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5.2.1 劳动合同隐性化现象严重
        5.2.2 企业缺乏临时就业转正途径
    5.3 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5.3.1 临界就业青年工资偏低
        5.3.2 临界就业青年加班频率高、劳动强度大
    5.4 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5.4.1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全
        5.4.2 安全卫生保障不足
        5.4.3 失业保险金不到位
        5.4.4 培训机会不充足
    5.5 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5.5.1 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不利于临界就业
        5.5.2 临界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政府存在监管漏洞
        5.5.3 失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促进就业
6 临界就业视角下陕西青年失业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
    6.1 积极树立临界就业的观念
    6.2 建立―政府——企业合作伙伴式‖的失业管理机制
    6.3 优化维权法律体系,增强社会支持
        6.3.1 规范临界就业的法制建设
        6.3.2 完善临界就业的劳动监察制度
    6.4 整合政府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刺激临界就业
        6.4.1 改革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制度
        6.4.2 优化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功能
    6.5 规范劳动合同制度,维护临界就业者权利
7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陕西青年失业及再就业状况问卷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想及安排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社会企业的研究状况
        1.3.2 国内(内地)社会企业的研究状况
    第四节 社会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积极福利政策和投资型国家理论
        1.4.2 公民社会理论
        1.4.3 治理理论
第二章 社会企业的基础理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概念
        2.1.1 西方国家对于社会企业的理解
        2.1.2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
        2.1.3 本文对于社会企业定义的使用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特征
        2.2.1 社会企业的混合组织特征
        2.2.2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运用
        2.2.3 非营利特征
        2.2.4 以自治、民主为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
        2.2.5 创新性
        2.2.6 财政自主性
        2.2.7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2.8 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2.2.9 基层性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
        2.3.1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2.3.2 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2.3.3 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
        2.3.4 社会创业(Social venture)
        2.3.5 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
        2.3.6 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
    第四节 社会企业的类型
        2.4.1 从组织动机导向角度划分
        2.4.2 从社会创新的角度划分
        2.4.3 从公益项目与商业行为之间的关系来划分
        2.4.4 从社会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来划分
    第五节 关于我国社会企业的范围问题
第三章 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的缘起及其所体现的价值
    第一节 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的缘起
        3.1.1 西方国家福利体制的转型是社会企业兴起的直接动因
        3.1.2 社会结构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3.1.3 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痼疾呼唤社会企业
        3.1.4 资金压力促使传统非营利组织更加注重市场化筹资
        3.1.5 慈善投资理念的转变
        3.1.6 企业日益重视社会责任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贡献或者可挖掘的价值
        3.2.1 社会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
        3.2.2 社会企业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优势或者独特的价值
        3.3.1 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企业独特价值的研究
        3.3.2 本文对于社会企业独特价值的分析
    第四节 社会企业市场运营的分析
第四章 社会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及挑战
    第一节 我国社会企业实践的发展状况
        4.1.1 我国目前社会企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4.1.2 我国社会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
        4.1.3 我国社会企业的成长模式
    第二节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机遇
        4.2.1 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兴起以及在我国的传播
        4.2.2 公共服务需求迅猛增长催生社会企业
        4.2.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企业创造了支持条件
        4.2.4 自上而下的发展机遇
        4.2.5 自下而上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3.1 社会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4.3.2 社会企业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
第五章 政府应如何认识社会企业的定位
    第一节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定位社会企业
        5.1.1 西方国家社会企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5.1.2 我国社会企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定位社会企业
        5.2.1 社会企业的应有定位:准市场主体,非营利性组织
        5.2.2 我国社会企业市场定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6.1.1 为社会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1.2 推进社会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第二节 政府介入社会企业发展的限度
        6.2.1 政府要在制度上清楚界定角色和职责,防止越界干预
        6.2.2 减少对社会企业的行政控制,保障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6.2.3 政府在财政上进行有限度的支持,防止产生依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青年占失业者一半(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 侯立文. 当代青年研究, 2020(06)
  • [2]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D]. 李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佛系”抑或奋进:青年职业价值观调查[J]. 曾燕波.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6)
  • [4]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J]. 邓希泉,李倢,陈庆梅. 北京青年研究, 2018(02)
  • [5]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6]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非典型福利依赖”研究[D]. 刘璐婵. 南京大学, 2016(05)
  • [7]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J]. 邓希泉.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1)
  • [8]经济转型背景下陕西青年失业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临界就业的视角[D]. 王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西藏青年人口状况及政策建议——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J]. 廖桂蓉. 生态经济评论, 2013(00)
  • [10]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D]. 舒博. 南开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青年占失业人数的一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