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冠树矿远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

浅谈冠树矿远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

一、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楚鹏辉[1](2012)在《呼和乌素煤矿局部通风技术的优化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生产消费大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矿井通风又是煤矿能够安全、高效生产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掘进工作面长度的增加,掘进速度的加快,单巷掘进通风技术难度和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呼和乌素煤矿4103工作面掘进顺槽达到2000m,随着掘进长度的不断增加,通风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呼和乌素煤矿针对4103掘进工作面进行局部通风技术的优化,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通风系统,对确保井下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智能局部通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课题结合呼和乌素煤矿的基本情况,针对通风方面的主要问题,利用国内外成熟而先进的通风技术解决呼和乌素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局部通风设备包括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和大直径风筒;采用双巷平行掘进、全风压与局部通风相结合的智能局部通风技术;正确的锚网支护;喷浆封闭巷道;以及瓦斯浓度的监测监控。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合理地向掘进工作面配风,控制瓦斯涌出量,使供给的风量能够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工作同时能够把瓦斯浓度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达到安全掘进长巷的目的,为矿井的高产高效提供保障。优化后的通风系统有效的改善了呼和乌素煤矿的通风效果,缩短了单巷供风的长度,提高了有效风量率,达到安全掘进的目的。单从风机能耗上每年可为呼和乌素煤矿节约46万元人民币。该长巷掘进通风技术成功应用在呼和乌素煤矿,取得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有一定推广价值。

刘何清[2](2010)在《高温矿井井巷热质交换理论及降温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开发殆尽,矿山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地温高、采掘工作面气温高的现象不可避免,矿井热害将成为继顶板、瓦斯、水、火、粉尘五大灾害的第六大灾害,而且,其危害将超过其它灾害。因此,对高温矿井热害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高温矿井井巷热质交换理论及采掘工作面降温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内容:湿润巷道表面对流换热量简化计算法,预测高温矿井风流状态参数的方法,采掘工作面冷负荷计算法,确保采掘工作面降温效果的空冷器出风参数及安装位置确定方法,大焓降、大温降矿用空冷器的开发。2.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3.主要成果:(1)以湿壁巷道与风流间的对流换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刘伊斯(Lewis)关系、将水蒸汽分压力和水的汽化潜热用温度的线性关系表示、引入潜热比系数和巷道表面湿度系数,并进行合理简化处理,从理论上得出了计算湿润巷道与风流间潜热交换量及湿交换量的简化计算式。分析得出:在标准大气压下,完全湿润表面的潜热交换量约为显热交换量的3.935倍,部分湿润巷道表面潜热交换量与湿润程度有关,约为显热交换量的0.2-1.57倍。(2)针对国内外现有矿井风流热力参数预测方法多为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并高度归纳成单一数学表达式的处理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采用多个关联数学模型预测的方法。建立的新的预测模型表达式简单可靠,既能用手工完成计算,也可借助常用计算软件编写简单程序完成。(3)基于以往采掘工作面冷负荷确定方法考虑因素多而复杂的问题,结合“原岩温度高于31℃的地区为一级热害区、高于37℃的地区为二级热害区”的划分原理,论证了矿井原岩温度低于30℃以下的采掘工作面不会出现高温现象。提出了“只计算原岩温度超过30℃以上部分围岩及水体放出的热量作为工作面空间降温冷负荷”的简化计算新方法。(4)提出了末端空冷器装机容量应包括“进风流冷负荷、工作面冷负荷及输送冷损失”三大部分的观点,并建立了计算进风流冷负荷、沿途冷损失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空冷器出口状态参数及空冷器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5)论证了“杜绝冷风流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但杜绝冷风流输送过程中不吸湿是有可能的;冷风流吸收1克水蒸气损失的冷量是温度升高1℃损失冷量的2.5倍”,得出了“减少冷风流中的水蒸气量更有利于保冷”的结论。因此,提出了“隔湿保冷”新理念。并运用该理念,实现冷风筒不保温情况下冷量的长距离输送。(6)设计开发的拼装式大温降、大焓降、大风量、干燥能力强的喷水室可将地面35-39℃的高温空气处理到5-10℃左右,温降幅度可达30℃左右,空气焓降在90kJ/kg左右,每个喷水室每小时可从风流中冷凝1180kg水(处理风量为700m3/min)。(7)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矿井建设期间井筒及长距离大巷掘进工作面的热害防治技术。4.论文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将巷道表面水分蒸发潜热交换量及湿交换量用巷道壁面温度与风流温度之差表达的新方法,并通过引入潜热比系数的概念,将湿润巷道表面潜热交换量表示成了显热换热量的倍数,简化了已有井巷表面对流换热量和湿交换量的复杂计算方法。(2)依据一级热害矿井和二级热害矿井的划分原理,论证了矿井原岩温度低于30℃以下的采掘工作面不会出现高温现象。提出“只计算原岩温度超过30℃以上部分围岩及水体放出的热量作为采掘工作面空间降温冷负荷”的简化计算新方法。(3)论证了“杜绝冷风流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但杜绝冷风流输送过程中不吸湿是有可能的;冷风流吸收1克水蒸气损失的冷量是温度升高1℃损失冷量的2.5倍”,得出了“减少冷风流中的水蒸气量更有利于保冷”的结论。提出了“隔湿保冷”新理念。并运用该理念,实现冷风筒不保温情况下冷量的长距离输送。(4)结合“隔湿保冷”理念,提出将蒸发冷却技术作为矿井降温系统冷风长距离输送的辅助降温措施,实现冷风的二次降温。

吴联文[3](2007)在《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文中提出以永春煤矿官殊矿井掘进独头长距离局部通风为例,分析了局部通风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对此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改善了局部通风工作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提出今后在类似局部通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吴联文[4](2007)在《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永春煤矿官殊矿井掘进独头长距离局部通风为例,分析了局部通风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对此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改善了局部通风工作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提出今后在类似局部通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吴联文[5](2007)在《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福建省永春煤矿官殊矿井掘进独头长距离局部通风为例,分析了局部通风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对此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改善了局部通风工作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提出今后在类似局部通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吴联文[6](2002)在《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官殊矿井掘进独头长距离局部通风存在的诸多弊端 ,对此 ,我们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 ,彻底地扭转了通风工作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使该工程按预定计划顺利掘进贯通。同时在技改中有所体会 ,并提出今后在类似工程施工通风工作中 ,应注意加强的几点工作。

王经伟[7](2021)在《矿井湿热环境下风速对人体生理应激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井湿热环境是指矿井表现出温度高、湿度高等特点的特殊矿井热环境,高温高湿作为矿井生产环境中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广泛的存在于深部矿井中,对井下作业矿工的安全和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探索矿井湿热环境下风速对人体生理应激的影响,本文采用生物气候学研究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分别建立24种不同矿井模拟环境,温度设为32℃、36℃、40℃,相对湿度设为70%、90%,风速设置为静风(<0.2m/s)、1m/s、2.5m/s、4m/s,以五名具有井下作业经验的矿工作为受试人员,在记录实验时间的同时,测量了人体体温调节、心血管和呼吸三大人体系统中的六种生理指标(核心温度、耳膜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主观热感觉评价。首先对六种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温度、耳膜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总体上随着劳动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舒张压随着劳动时长的增加而减小,而收缩压随着劳动时长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较低的环境强度中,风速对核心温度、耳膜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趋势影响程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无论环境强度高低,风速对呼吸频率的变化趋势影响程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耳膜温度对现有PSI指标进行改进,得到更易于现场运用的RPSI。然后通过对主观热感觉的分析,发现热感觉总体上随着平均皮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较热状态(2<TSV<3)时,皮肤温度变化对热感觉影响显着,在极端状态(TSV>3)时,热感觉对皮肤温度的敏感性较弱。明确PMV模型不能准确预测矿井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但是不同风速条件下的人体热感觉与PMV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并基于此开发了湿热矿井作业人员热感觉计算预测程序。最后,利用Cox风险比例分析探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对安全工作极限时间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湿热矿井下工作的环境风险模型,发现各因素对安全工作极限时间的影响程度顺序为: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在四个风速类型之中,生存率下降速率顺序为:静风(<0.2m/s)>低速风(1 m/s)>中速风(2.5m/s)>高速风(4m/s),提高风速能有效提高安全工作极限时间值,但是当风速达到2.5 m/s时,再提高风速对增加安全工作极限时间值的效果不佳。本文还给出了关于温致效应、湿致效应和风致效应三者耦合作用下的安全工作极限时间推荐值,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起了矿井湿热环境下关于风速的安全工作极限时间预测模型,以期为保障高温高湿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周斌[8](2021)在《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亟待得到解决。其中,采空区煤自燃火源的精准探测一直是制约矿井火灾高效治理的一项难题。基于探测原理的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火源位置探测方法。地表同位素测氡法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受探测地形限制等优势,有望为隐蔽火源位置的精准探测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数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煤自燃氡气析出特性及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进行了大量实际探测。尽管地表同位素测氡法在现场判定采空区火源位置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尚未完全清晰,这制约了地表测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采空区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现有理论不能完全对各类地质条件下的地表测氡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地表测氡技术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常温下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随后结合小型煤氧化升温实验、数值模拟实验和大型煤自燃实验对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及不同覆岩分布下的采空区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串联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参考多孔介质单颗粒氡射气模型,建立了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模型。对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主要受到镭核素含量、矿物含量、水分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氧化升温特性,对氧化升温过程中可能影响氡气析出的水分、孔隙、裂隙、矿物、自燃气体等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2)以褐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焦煤、贫瘦煤和无烟煤7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为研究对象,对其常温下的氡气析出强度以及影响氡气析出的主要物性参数(镭核素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和孔隙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增加,氡气析出浓度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煤种氡气析出强度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7,由大到小依次为镭核素含量、孔体积、水分含量和矿物含量。(3)在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或“双峰”特征。褐煤和气煤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100°C,弱粘煤、焦煤和贫瘦煤(样品1)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200°C,长焰煤和贫瘦煤(样品2)的氡气析出率呈“双峰”形态变化,其主峰分别位于200°C和250°C,次峰位于100°C。(4)结合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对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水中氡气的溶解与毛细孔中氡气的吸附、封闭是煤体氡气赋存的主要方式。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造成煤体氡气析出率明显增加,水中溶解的氡原子数量与毛细孔中封闭的氡原子数量差异导致了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曲线呈现“单峰”或“双峰”变化。对于高变质煤种,其热解温度相对较高,氡气析出率达到峰值的温度点相对较大。(5)在讨论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一般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简化得到了覆岩介质空间氡气运移的二维偏微分方程。“两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垮落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线性趋势缓慢降低,裂隙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对数形式快速减小。“两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越大,地表氡气异常越明显。当氡气穿过含水层覆岩向地表方向运移时,地表氡气异常现象有所减弱。“三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曲下沉带区域较低的氡气运移效率使得氡气在到达地表之前就已经发生完全衰变,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产生。随着“三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加快,采空区氡气成功穿过覆岩到达了地表并在地表形成氡气浓度异常。由多煤层采空区运移至地表的氡原子数量与单煤层采空区地表的氡原子数量相差较小,二者属于同一氡气浓度水平。(6)以补连塔矿32201工作面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导致煤自燃区域测得的氡气浓度有小幅度升高。当煤体发生小范围燃烧时,地表区域的氡气浓度上升至其本底浓度的2.32~5.56倍。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地表氡气浓度增大至其本底浓度的4.35~10.42倍。当覆岩有含水层分布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减弱至本底浓度的2.53~7.45倍。以斜沟矿区8#回采煤层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煤体发生燃烧时,完整性好、空隙率低的弯曲下沉带岩层阻碍了氡气的快速上移,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发生。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聚集于裂隙带区域的气体在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作用下向地表方向运移,地表氡气浓度上升至本底浓度的2.00~6.75倍。当下部13#煤层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燃烧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是其本底浓度的1.78~4.90倍,单煤层和多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异常范围有所重合。

胡江慧[9](2020)在《刘庄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防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资源,随着煤炭开采的逐步推进,矿井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当开采近距离煤层较近时,上下采空区容易受到干扰形成较多的漏风通道,加大了采空区内煤自燃发火的概率,因此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防火成了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刘庄煤矿1205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三合一的研究方法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规律、煤自燃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深入探究了采空区这一多孔介质的基本特性对采空区内漏风和自燃“三带”划分的影响,为数值模拟的进行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借助FLUENT软件,对刘庄矿120502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流场、氧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判定了自燃“三带”的分布。参照现场实测的氧浓度具体数值可以绘制出采空区进风巷一侧的“三带”等值曲线图,与模拟得出的氧化带分布基本一致。并对工作面推进距离为100m、150m、300m、400m、600m这五种情况下氧浓度场进行模拟,分析了采空区自燃“三带”动态分布特性。针对刘庄矿120502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四种不同注氮量情况下采空区内氧浓度分布,并得到750m3/h为最佳注氮量。针对刘庄矿的煤层特点和矿井通风方式,提出了喷洒阻化剂、均压和注氮三种综合防灭火措施,并且制定了矿井防灭火体系,为刘庄矿以及其他类似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图[38]表[6]参[65]

王昌祥[10](2020)在《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充填开采材料不足的问题,从控制开采沉陷的角度出发,以国内的“采选充+X”采煤、结构充填开采,国外的高边坡采煤为基础,提出了切顶充填开采的方法:资源化处理部分采空区(切顶区)顶板作为就地(充填区)充填材料,科学布设切顶区、充填区,依靠成套研发的切顶充填综合采煤设备,实现采空区的部分充填,在充填材料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达到减沉的目标。为了验证切顶充填开采的效果以及为切顶充填设计提供试验依据,本文选择浅埋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破碎矸石压缩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得到了切顶充填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位移应力演化过程以及采动裂隙分布规律,揭示了切顶充填开采的尺寸效应与平面充填率效应、矸石柱压缩变形特征,分析了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载荷响应以及充实率计算公式。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开展了切顶充填法与垮落法的相似材料模拟对比试验,发现了切顶充填开采竖直位移为垮落法开采的8.29%,水平位移为垮落法开采的6.67%,切顶充填开采应力集中系数为垮落法开采的56.00%,验证了切顶充填的减沉、减压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发现了切顶充填开采顶板不同种类裂隙降低幅度大约在2/3,验证了切顶充填的抑制采动裂隙生成的效果。切顶充填开采可以形成横向连续、纵向协调的覆岩整体形变,从而实现围岩的损伤控制。切顶充填开采可以降低能量释放总量,降低能量积聚以及降低能量释放速率,从而具备防治动力灾害的优势。(2)开展了变参数的切顶充填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得到了在采充体积相等的前提下,充填厚度是决定其开采效果的关键参数。开展了变参数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竖直位移与充填区应力的采厚效应与充宽效应。理论上,煤层厚度越小,切顶高度越大,充填宽度越大,切顶充填效果越好。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通过MATLAB计算得到:切顶区宽度、充填区宽度与顶板位移以及充填区应力之间的关联度都较小,煤层厚度与顶板位移以及充填区应力之间的关联度最大。(3)建立了切顶充填开采顶板初次断裂等效分段弹性地基梁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得到不同平面充填率开采时顶板的初次断裂距离、位置以及断裂前后能量分布、能量释放量。根据杨家村矿地质情况,切顶充填条件下顶板不发生破断的临界平面充填率为57%左右,此时的极限破断尺寸为37.8m。对于同一平面充填率,采空区相关能量指标曲线形态与顶板挠度一致;煤壁前方相关能量指标曲线形态呈现指数变化规律。随着平面充填率的增加,采空区与煤壁前方能量释放密度上下限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4)进行了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的破碎矸石压缩试验与无侧限破碎矸石压缩的数值模拟。无侧限约束条件下残高比与高径比呈现出三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当高径比小于0.4的时候,残高比增长迅速。侧向支护作用改变了压缩过程,残留高度及残高比都增加。固定侧限条件下,在载荷突变或者水的影响下,变形稳定的破碎矸石仍会发生变形的突增。不同侧限条件下破碎矸石应力应变更加符合Terzaghi模型。无侧限条件下破碎矸石流变适用于PTh体流变模型。(5)开展了切顶充填开采覆岩链式失稳的相似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了在采空区中部及端部的顶板最容易失稳,切顶充填采场矸石柱的失稳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结合结构力学理论,得到了关键区域的矸石柱失稳,临近矸石柱的载荷响应。提出了切顶充填采场有三种覆岩破坏空间结构,切顶充填开采采场上方覆岩应力呈“复合应力拱”的特征。得到了切顶充填充实率的计算公式,当上覆岩层重力较小(4MPa以内),平面充填率0.5以上,预压实应力2MPa左右时,充实率可以保证在0.7~0.8。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切顶充填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二、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乌素煤矿局部通风技术的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局部通风技术的现状
        1.3.1 单巷巷道掘进长度现状
        1.3.2 长巷掘进通风技术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呼和乌素矿井概况
    2.1 交通位置与井田境界
    2.2 自然地理
    2.3 地质特征
    2.4 开拓运输方式
    2.5 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2.6 矿井通风
    2.7 4103 综掘工作面概况
    2.8 本章小结
3 局部通风技术的分析
    3.1 局部通风设备
    3.2 局部通风的方式与技术
        3.2.1 局部通风方式
        3.2.2 局部通风技术
    3.3 常见局部通风技术的改进
    3.4 智能局部通风系统
        3.4.1 系统的结构
        3.4.2 系统的功能
        3.4.3 系统工作状态
        3.4.4 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3.4.5 系统节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掘进面 4103 通风技术优化
    4.1 局部通风技术优化的依据和原则
        4.1.1 局部通风技术优化的依据
        4.1.2 局部通风技术优化的原则
    4.2 通风方案
        4.2.1 通风方案的提出
        4.2.2 通风方案的比较
    4.3 掘进巷道需风量计算
        4.3.1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4.3.2 计算结果的讨论
    4.4 通风设备选型
    4.5 局部通风技术优化
    4.6 先抽后掘和喷浆封闭巷道
    4.7 长巷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4.8 本章小结
5 优化后的通风系统的测定和通风效果分析
    5.1 优化后通风系统的测定
        5.1.1 测定工作简介
        5.1.2 测定内容
        5.1.3 测定使用仪器
        5.1.4 风量测定结果
        5.1.5 局部通风机工况测定结果
        5.1.6 技术指标的计算
    5.2 优化前后通风效果的比较
    5.3 节能效果分析
    5.4 局部通风技术优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4.1 社会效益
        5.4.2 经济效益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高温矿井井巷热质交换理论及降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
        1.2.1 非人工制冷降温技术
        1.2.2 人工制冷水降温技术
        1.2.3 人工制冰降温技术
        1.2.4 空气压缩式制冷技术
        1.2.5 现有矿用末端降温设备——空冷器处理能力分析
    1.3 矿井热害防治理论现状研究
        1.3.1 井巷围岩与风流间不稳定换热系数及传质系数的研究
        1.3.2 矿井空气热力状态参数的预测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2 尚需解决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井巷围岩与风流间不稳定换热系数及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的研究
    2.1 传热、传质理论基础
        2.1.1 热传导
        2.1.2 热辐射
        2.1.3 对流换热
        2.1.4 对流质交换
        2.1.5 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无内热、质源对流热、质交换微分方程
        2.1.6 流动边界层理论
        2.1.7 二维稳态无内热、质源层流边界层对流热质交换微分方程组
        2.1.8 常物性不可压缩二维稳态流体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
    2.2 对流换热系数及对流质交换系数分析
        2.2.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热充分发展段特征分析
        2.2.2 光滑管内紊流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分析
        2.2.3 粗糙管内紊流换热准则关联式分析
        2.2.4 粗糙管内紊流对流质交换准则关联式分析
        2.2.5 对流换热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间的关系分析
    2.3 湿润壁面对流换热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2.3.1 潜热交换量计算
        2.3.2 潜热交换系数α_q与显热交换对流换热系数α_x的量化关系分析及简化
        2.3.3 湿壁表面潜热换热量的计算
        2.3.4 巷道表面部分湿润时的传热量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井风流热力参数预测研究
    3.1 矿井风流热力参数预测数学模型建立
        3.1.1 影响矿井风流热力参数的因素分析
        3.1.2 风流各种得热量的计算数学模型
        3.1.3 风流状态参数预测差分计算步骤
        3.1.4 影响该风流预测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3.2 计算举例及计算方法准确性验证
        3.2.1 验证性举例的计算条件
        3.2.2 验证性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
        3.2.3 验证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应用简化计算模型对影响井筒风流状态参数的因素分析
        3.3.1 地面空气参数对不同深度矿井井底风流参数的影响
        3.3.2 不同风速下地面空气参数对矿井井底风流参数的影响
        3.3.3 不同壁面温度梯度下地面空气参数对矿井井底风流参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掘工作面降温冷负荷及末端空气冷却器装机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4.1 采掘工作面降温冷负荷计算方法研究
        4.1.1 简化计算法的提出及依据
        4.1.2 采掘工作面降温冷负荷计算数学模型
    4.2 进风流冷负荷、输送冷损失及降温设备装机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4.2.1 进风冷负荷计算
        4.2.2 冷风输送冷损失计算
        4.2.3 末端降温设备装机容量计算
    4.3 采掘工作面末端降温设备出风状态参数及其安装位置确定方法研究
        4.3.1 各冷负荷与风流处理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分析
        4.3.2 采掘工作面空冷器出风状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步骤
        4.3.3 空冷器安装位置确定
    4.4 计算举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用空冷器开发
    5.1 矿用局部降温装置的开发
        5.1.1 矿用局部供冷装置的基本组成及特点
        5.1.2 储冰矿车内部盘管设计及供冷性能参数
    5.2 矿用喷淋式空气冷却装置开发
        5.2.1 现有矿用空冷器分类及优缺点
        5.2.2 大温降、大焓降喷淋式空冷器设计
        5.2.3 设计开发的喷淋式空冷器的特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温矿井建设期间热害防治技术研究工程实践
    6.1 依托工程概况
    6.2 井筒、大巷掘进工作面冷负荷及制冷设备装机冷量计算
        6.2.1 降温系统设计参数选择
        6.2.2 井筒、大巷掘进工作面冷负荷及地面降温设备装机冷负荷计算
    6.3 井筒掘进阶段降温方案的确定
    6.4 空气冷却设备的设计计算
        6.4.1 采用表面冷却器处理空气的设计计算
        6.4.2 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设计计算
        6.4.3 空气冷却设备选择
    6.5 喷水室结构设计及制冷机组选型
        6.5.1 喷水室结构参数
        6.5.2 制冷机组选型
    6.6 矿井建设期间降温方案选择
        6.6.1 降温方案选择
        6.6.2 辅助降温装置——蒸发冷却装置的选型
    6.7 系统降温效果分析
        6.7.1 1#喷水室测定结果记录及分析
        6.7.2 2#喷水室测定结果记录及分析
        6.7.3 3#喷水室测定结果记录及分析
        6.7.4 4#喷水室测定结果记录及分析
        6.7.5 地面大气温度对喷水室出口温度影响分析
        6.7.6 降温系统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6.8 井底车场巷道掘进工作面降温效果预测
        6.8.1 不采取其它辅助降温措施
        6.8.2 增加其它辅助降温措施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3)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改善前的通风状况
3 改善的措施及改善后的通风状况
    3.1 局部通风机选型及通风方式选择
    3.2 导风筒选择
    3.3 改进风筒接头方法
    3.4 防止风筒破口漏风
    3.5 加强日常通风技术管理,努力降低风筒阻力
    3.6 改善后的通风状况
4 改善管理前后的耗电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5 几点体会
6 结论

(7)矿井湿热环境下风速对人体生理应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矿井开采现状
        1.1.2 矿井湿热环境下的工作危害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速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矿井湿热环境与人体生理应激评价基础
    2.1 矿井湿热环境
    2.2 矿井湿热环境形成机理
    2.3 矿井热源
        2.3.1 相对热源
        2.3.2 绝对热源
    2.4 矿井湿源
        2.4.1 自然湿源
        2.4.2 人为湿源
    2.5 矿井风速
        2.5.1 矿井通风动力
        2.5.2 井巷通风阻力
    2.6 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
    2.7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2.8 热感觉与热舒适
    2.9 评价指标
        2.9.1 生理指标
        2.9.2 心理指标
        2.9.3 环境指标
    2.10 小结
3 人体生理应激实验设计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室
    3.3 实验工况及条件
    3.4 检测参数与仪器设备
        3.4.1 环境参数
        3.4.2 生理参数
        3.4.3 主观热感觉
    3.5 实验流程
    3.6 小结
4 测试指标结果与分析
    4.1 生理指标分析
        4.1.1 核心温度
        4.1.2 耳膜温度
        4.1.3 平均皮肤温度
        4.1.4 心率
        4.1.5 血压
        4.1.6 呼吸频率
    4.2 热应力评价指标PSI的修正——RPSI
        4.2.1 RPSI
        4.2.2 RPSI的确定
    4.3 热感觉分析
        4.3.1 稳态热感觉模型
        4.3.2 PMV与实测热感觉
        4.3.3 矿工热感觉计算预测程序
    4.4 小结
5 矿井湿热环境下风速对安全工作极限时间的影响
    5.1 安全工作极限时间
        5.1.1 生理安全极限
        5.1.2 安全工作极限时间计算
        5.1.3 拟合安全工作极限时间推荐值
    5.2 安全工作极限时间生存分析
        5.2.1 生存分析
        5.2.2 生存分析的基本方法
        5.2.3 Cox风险比例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氡气基本性质
        1.2.2 多孔介质氡气析出研究现状
        1.2.3 氡气长距离运移研究现状
        1.2.4 测氡法探测煤自燃火源位置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及长距离运移理论分析
    2.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1.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模型
        2.1.2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影响因素
    2.2 氧化升温过程中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3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
        2.3.1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机理分析
        2.3.2 覆岩分布特征对氡气长距离运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析出规律及物性参数影响研究
    3.1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浓度测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煤种物性参数对氡气析出的影响
        3.2.1 实验部分
        3.2.2 铀镭核素含量测定结果
        3.2.3 水分含量及灰分含量测定结果
        3.2.4 孔隙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3.2.5 煤种物性参数与氡气析出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特性实验研究
    4.1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率变化
        4.1.1 实验部分
        4.1.2 小波分析数据处理
        4.1.3 氡气析出率计算模型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氧化升温过程中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
        4.2.1 实验部分
        4.2.2 等温干燥实验结果及分析
        4.2.3 低温氮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 微观裂隙及矿物电镜扫描实验结果及分析
        4.2.5 室温下处理煤样氡气浓度测定实验结果及分析
        4.2.6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5.1 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方程
    5.2 “两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2.1 “两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2.2 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学模型求解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2.4 含水层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3 “三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3.1 “三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3 多煤层采空区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实验研究
    6.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及采空区煤自燃模拟系统研发
        6.1.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6.1.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装置
        6.1.3 气体取样测量
        6.1.4 装置气密性保障
    6.2 “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2.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2.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2.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5 含水层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3 “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3.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3.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3.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5 多煤层采空区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刘庄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防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易自燃煤自燃机理
        1.2.2 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现状
        1.2.3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研究现状
        1.2.4 近距离煤层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相关理论分析
    2.1 采空区漏风原因分析
    2.2 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因素
        2.2.1 内在影响因素
        2.2.2 外在影响因素
    2.3 采空区多孔介质理论分析
        2.3.1 多孔介质的定义
        2.3.2 多孔介质的特性
    2.4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
        2.4.1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理论
        2.4.2 采空区漏风风速测算
        2.4.3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2.5 本章小结
3 采空区漏风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3.1 Fluent软件介绍
    3.2 Fluent软件的模拟步骤
    3.3 刘庄矿工作面概况
    3.4 采空区计算模型的建立
    3.5 模拟结果及分析
        3.5.1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氧浓度场结果分析
        3.5.2 不同风速下氧浓度场分布
        3.5.3 不同风速下漏风流场分布
    3.6 本章小结
4 采空区自燃“三带”动态分布特性
    4.1 不同风速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分析
    4.2 不同推进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防灭火技术措施研究
    5.1 刘庄矿120502工作面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5.2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措施研究
        5.2.1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通风措施
        5.2.2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综合防灭火技术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切顶充填开采方法概述与适用分析
    2.1 切顶充填开采基本原理
    2.2 切顶充填开采适用分析
    2.3 切顶充填开采方法设计
    2.4 切顶充填开采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切顶充填开采顶板运移特征对比模拟研究
    3.1 工程背景
    3.2 垮落法开采顶板运移特征模拟
    3.3 切顶充填开采顶板运移特征模拟
    3.4 切顶充填开采裂隙分布规律模拟
    3.5 切顶充填开采损伤控制效应与能量控释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切顶充填开采不同主控因素采动效应研究
    4.1 切顶充填开采变采厚采动效应
    4.2 切顶充填开采变充宽采动效应
    4.3 切顶充填开采变参数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4.4 切顶充填开采平面充填率影响采动效应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切顶充填开采矸石柱承载稳定性试验研究
    5.1 有无支护条件下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试验
    5.2 无支护条件下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数值模拟
    5.3 固定侧限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试验
    5.4 破碎矸石压缩相关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及充实率模型研究
    6.1 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
    6.2 切顶充填开采充实率计算模型
    6.3 切顶充填开采可行性分析以及稳定性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乌素煤矿局部通风技术的优化与应用[D]. 楚鹏辉.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05)
  • [2]高温矿井井巷热质交换理论及降温技术研究[D]. 刘何清. 中南大学, 2010(11)
  • [3]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J]. 吴联文. 能源与环境, 2007(05)
  • [4]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A]. 吴联文. 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 2007(总第84期)
  • [5]永春煤矿长距离局部通风的实践应用[A]. 吴联文. 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
  • [6]浅谈官殊矿井长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J]. 吴联文. 引进与咨询, 2002(06)
  • [7]矿井湿热环境下风速对人体生理应激的影响研究[D]. 王经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D]. 周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刘庄矿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防火技术研究[D]. 胡江慧.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10]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D]. 王昌祥.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浅谈冠树矿远距离局部通风的改进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