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婷,孙嘉龙[1](2020)在《简讯》文中提出新版《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图书分享会2020年8月15日,在上海展览馆2020上海书展现场举办了一场关于新版《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的图书分享会,该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场学术报告分别是该书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关于《伟大建筑与伟大历史》的主题报告,以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霞虹教授关于《上海近代群星璀璨的中外建筑师》的学术交流。当天活动通过线下讲堂与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

王雨彤[2](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张璐[3](2020)在《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峻。传统的治理手段已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交通问题,迫使城市管理者寻求新的有效治理途径。伴随大数据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领域累积了规模庞大的数据资源,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价值挖掘成为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交通治理应运而生。杭州市萧山区以“城市数据大脑·大数据交通综合治理”建设为先导,形成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社会支持的协同治理特色,促进城市交通治理向在线化、精准化、智能化快速转变,有效提升了交通治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探究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可以为推动解决我国交通治理难题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学界普遍认同协同治理是实现从治理到善治的有效途径,通过主体间资源和要素的良好匹配来达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关系的最佳状态。本文结合协同治理理论,以杭州市萧山区大数据交通综合治理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影响多元主体关联度与依赖性的核心要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关系的运行以及协同机制的功能性支撑,共同构成了大数据交通治理的协同机制。社会主体参与、影响要素整合、多元主体协同的不足以及协同机制功能性支撑有待完善是目前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呈现出的困境,据此提出优化整合建议:培育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推进核心影响要素整合,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关系,加快完善协同机制功能性支撑。

吴智慧[4](2020)在《《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第4-6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中国道路》系列丛书的政治建设篇。该书共计十一章,从都市圈形成背景、历程和评估等多个方面,就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行阐释。本文是基于《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第4-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本文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中遇到的翻译问题探索性地提出多种解决策略,例如,对于常见的无主句采用转换法,对于缩略语采用注解的策略,对于长句采用句式重构等。出于译文的可接受性以及读者理解方面的考虑,在翻译时笔者并没有追求字对字的翻译,而是更加注重信息的传达,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的内涵和精神。报告表明,译者需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时间、人力与技术,重视翻译项目组织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任务的圆满完成以及个人翻译经验的积累。报告期待为其他利用翻译软件处理都市圈经济文本的译员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5](2012)在《2011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引言2011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调整的形态已初见端倪。首先是下游市场结构调整,住房政策调整限制了商品房的发展速度,高速铁路建设速度也明显放缓,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和国土改造建设如火如荼,"十二五"期间,都有较大投入。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里,开工面积达1000万平米,显示了政府产业调整的决心。行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在企业重组方面,东方雨虹收购卧牛山具有代表性,对行业的并购重

邱宣[6](2011)在《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深圳,一河之隔的近邻,唇齿相依、利益相关。自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就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备受关注。的确,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两个相邻城市,像香港和深圳这样好的互补优势和这样高的经济融合度。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设计和提出了种种深港区域合作的模式。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研究深港合作关系,探索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合作的路径和实现方式,对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推动跨境合作乃至海峡两岸和亚太地区创新体系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参照都市圈、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和共生理论,借鉴国内外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合作的成功路径与模式,对深化深港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结合深港合作现状,两地共同面临的国际机遇和国内机遇,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在新时期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并从两地科教资源互补、产业资源衔接、畅顺人才流动、对接和延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实现途径和构建策略,同时,就深港两地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而影响了协同发展进程的问题,提出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和目标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深港区域合作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制定跨境合作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提供参考。

祁俊洁[7](2011)在《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工业发达国家的问题。城市堵车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交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生态城市基本理论为依据,探讨生态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大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尝试揭示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绿色交通为主的交通系统将促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为建设未来生态城市交通系统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传统的交通道路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车辆的需要。尽管各城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改建、新建道路设施,但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路面交通紧张的局面,堵车问题得不到根治。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严重,不仅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交通发展不容小觑,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论文通过对于生态城市的分析,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理论,重点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统交通系统不足的分析,提出生态城市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思想,并以沈阳为例在绿色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设计适合于人们出行和缓解交通的方案即轻轨及其交通枢纽设计。本论文涉及交通、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生态学、车辆工程等诸多专业学科;通过对生态城市下的交通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交通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指导和参考作用。

范兴坤[8](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董赤[9](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吕晶[10](2010)在《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城市发展与建设道路。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经过沟通,签署了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选址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距滨海新区核心区约15公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是人类在城市用地无序蔓延和快速机动化背景下,对于城市空间有机增长机制和实现城市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目标的积极探索和理性实践。与此相应,要求生态城创建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方式和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提升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限制私人小汽车交通的使用;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土地占用,高效率、高服务品质、有利于社会公平的中国新城的发展典范。本文首先介绍了慢行交通的概念、特点和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城市慢行交通的相关理论研究要点,回眸国内外交通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列举欧美亚地区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典型实践。其次,运用综合比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前欧美亚地区五大类典型的交通出行方式,通过分析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密度、政策体制等因素提出各类交通出行方式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对我国交通出行方式的启示作用。通过对我国现状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特征的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城市慢行出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各大城市对改善慢行交通出行所做的探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天津生态城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并简述其战略目标及主要规划内容。从与慢行交通系统相关的道路因素、街道空间因素、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等几方面有选择性地介绍部分规划设计指引内容,生态城旨在构建一个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公共交通一体化无缝衔接的安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慢行交通体系,以引导市民形成全新出行理念。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1.2.2 大数据交通治理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
        2.1.2 大数据交通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
        2.2.2 协同治理多元主体与影响因素
        2.2.3 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2.2.4 协同治理的理论适用性
3 杭州市萧山区大数据交通治理概况
    3.1 产生背景
    3.2 发展历程
    3.3 创新举措
    3.4 阶段性成果
4 杭州市萧山区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基本形态
    4.1 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多元主体
        4.1.1 政府主体
        4.1.2 企业主体
        4.1.3 社会主体
    4.2 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影响要素
        4.2.1 动力要素
        4.2.2 政治要素
        4.2.3 信任要素
    4.3 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协同关系
        4.3.1 科层协同关系
        4.3.2 政企协同关系
        4.3.3 战略协同关系
5 杭州市萧山区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功能性支撑
    5.1 制度化赋权机制
        5.1.1 政府职能规范化转移
        5.1.2 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
    5.2 有序参与机制
        5.2.1 开放式公共决策
        5.2.2 规范化参与过程
    5.3 利益均衡机制
        5.3.1 信息资源公开共享
        5.3.2 利益协商有序开展
    5.4 责任机制
        5.4.1 管理运营体系构建
        5.4.2 监督约束保障建设
6 杭州市萧山区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困境与优化
    6.1 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困境分析
        6.1.1 社会主体参与不足
        6.1.2 影响要素整合不足
        6.1.3 多元主体协同不足
        6.1.4 协同机制功能性支撑有待完善
    6.2 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的优化整合
        6.2.1 培育支持社会主体参与
        6.2.2 推进核心影响要素整合
        6.2.3 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关系
        6.2.4 加快完善协同机制功能性支撑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注释

(4)《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第4-6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oject Description and Time Planning
    2.2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2.2 Parallel Texts
        2.2.3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2.2.4 Translation Theory and Skills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1.1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1.2 Geographic Name
        3.1.3 Translation of Numeral Abbreviation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3.2.1 Conversion
        3.2.2 Omission
        3.2.3 Negation
        3.2.4 Reconstruction
        3.2.5 Fre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Assessment of Translation Project
    4.1 Proofreading and Self-assessment
    4.2 Peer Assessment
    4.3 Assessment from Supervisor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es
    Appendix A:Bilingual Glossary
    Appendix B: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C:Evaluation Report

(6)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当前形势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全球都市发展对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指引
        一、都市圈的内涵及其效应
        二、国外都市圈发展范例
        三、国内都市圈发展
        四、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理论探究
        一、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二、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共生理论
        一、产业生态学基本原理
        二、共生理论内在含义
第二章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程与发展
    第一节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史回顾
        一、深港地缘与人缘基础
        二、深港区域产业合作历程
    第二节 香港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香港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二、香港产业发展情况
        三、香港创新科技进展
    第三节 深圳科技及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发展奇迹
        二、深圳工业发展概述
        三、深圳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深港创新圈的发展
        一、“深港创新圈”产生的背景
        二、“深港创新圈”的内涵
第三章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国际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
        二、研发全球化
        三、服务贸易全球化
        四、要素流动全球化
        五、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节 深港创新圈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三、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
    第三节 深港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产业集群的激烈竞争
        二、国际都市圈的激烈竞争
        三、国内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
        四、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五、深港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潜力
    第一节、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现实条件
        一、深港区域产业结构
        二、建设深港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三、深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
        四、深港地理临近优势
    第二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一、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圳的经济影响分析
        三、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香港的经济影响分析
        四、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港的综合影响分析
第五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和模式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要素的内涵与作用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
        一、竞争性合作模式
        二、融合式合作模式
        三、垂直分工式合作模式
        四、互补式合作模式
    第四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模式探讨
        一、“共生”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二、“共生”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三、“共生”模式的保障条件
第六章 构建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路径和对策
    第一节 科教资源互补合作
        一、加强内生创新能力培养
        二、建立科教资源联动协作机制
        三、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
    第二节 产业链式衔接促进产业集聚
        一、构建深港科技产业联盟
        二、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实现途径
        三、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重点领域
    第三节 构建创新要素互动共享合作平台
        一、促进深港人力资源交流
        二、简化两地通关手续
        三、畅顺两地资金和信息流动
    第四节 基础设施对接与拓展发展空间
        一、统筹协调两个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接驳两地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三、整合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
        四、整合两地高等教育与科研区域
        五、优化配置两地高端服务业资源网络
第七章 建设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的战略地位
    二、树立共生观念实现两地互惠共赢
    三、建立开放性的区域行政系统
    四、建立深港两地政府间合作机制
    五、建立产业衔接机制和政策体系
    六、探索制度放宽先行先试
    七、发挥香港内地走向国际的通道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致谢

(7)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1 国内城市化发展状况
        1.1.2 国内交通发展状况
        1.1.3 国内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1.2 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流程与论文框架
第2章 建设生态城市及现代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2.1 城市现状
        2.1.1 城市化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2.1.2 城市化促进科技的进步
        2.1.3 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病
    2.2 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生态城市的建立
        2.2.1 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2.2.2 建设绿色交通的必然性
    2.3 国内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2.4 国外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2.5 城市交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6 国外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功经验
第3章 以“行”为目的出发,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创造绿色交通
    3.1 城市居民出行特点
    3.2 出行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3.3 “行”受到限制——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
    3.4 城市功能分区的含义和原则
        3.4.1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含义
        3.4.2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
    3.5 绿色交通的意义
        3.5.1 绿色交通的含义
        3.5.2 绿色交通的意义
        3.5.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服务能力
第4章 基于生态功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定位
    4.1 生态城市下的城市交通系统——轻轨
        4.1.1 改变城市形态
        4.1.2 节约城市资源
        4.1.3 环保新主张
        4.1.4 兼顾安全与高效
        4.1.5 创造巨大的效益
        4.1.6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城市美景
    4.2 轻轨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原则
        4.2.1 安全原则是关键
        4.2.2 突出舒适性原则
        4.2.3 以经济适用性原则为依托
        4.2.4 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原则
        4.2.5 交通景观观赏性原则为辅
    4.3 轻轨枢纽的人性化原则
        4.3.1 轻轨枢纽的职能
        4.3.2 轻轨交通枢纽的作用
第5章 以沈阳为例——建设绿色交通体系
    5.1 沈阳城市现状
    5.2 沈阳交通现状
    5.3 沈阳城市功能分区
        5.3.1 城市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3.2 城市规划的布局调整
    5.4 基于合理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交通枢纽的设计
        5.4.1 交通枢纽的设计要素
        5.4.2 交通枢纽的布置
        5.4.3 交通枢纽的设计方案
    5.5 轻轨的运输能力
    5.6 车辆的外形设计
    5.7 车辆色彩的选择
        5.7.1 色彩印象的表现
        5.7.2 车辆色彩的规划
    5.8 车辆的内部布置
    5.9 轻轨轨道交通桥体设计
结论
附录Ⅰ 关于轻轨交通可行性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9)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慢行系统规划相关理论研究及发展经验
    2.1 慢行交通的概念和特点
        2.1.1 慢行交通的含义
        2.1.2 慢行交通的特点
        2.1.3 慢行交通的定位
        2.1.4 慢行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2 西方慢行规划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新城市主义思想理论
        2.2.2 TOD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理论
        2.2.3 绿色交通理论
        2.2.4 紧凑城市理论
        2.2.5 生态城市理论
    2.3 回眸国内外交通规划思想演变的总体历程
        2.3.1 国外交通规划思想发展概况
        2.3.2 国内交通规划思想研究概况
    2.4 欧美亚地区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经验
        2.4.1 丹麦哥本哈根慢行系统设计
        2.4.2 美国自行车友好社区
        2.4.3 西雅图贝尔维尤市步行环境设计
        2.4.4 日本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2.4.5 中国香港公交结合步行的交通策略
第三章 欧美亚地区城市交通出行模式研究及其总结
    3.1 五类典型的交通出行模式
    3.2 五类模式的发展背景比较
        3.2.1 经济与气候环境比较
        3.2.2 人口密度与资源环境比较
        3.2.3 政策体制影响:小汽车税费比较
        3.2.4 出行效率比较
    3.3 各类模式的慢行变迁比较
        3.3.1 慢行结构的变化趋势比较
        3.3.2 慢行变迁的政策背景比较
    3.4 我国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启示
        3.4.1 A 模式不适宜在中国城市发展
        3.4.2 B+C 模式是大城市中心区最佳选择
        3.4.3 C 模式应成为当前中小城市的发展方向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及中国城市慢行系统改善动态
    4.1 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特征概述
        4.1.1 出行次数
        4.1.2 出行方式
        4.1.3 出行目的
        4.1.4 出行距离
        4.1.5 比较结论
    4.2 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
        4.2.1 慢行是中国城市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但是往往遭到忽视
        4.2.2 城市干路快慢冲突日益严峻,慢行安全受到很大威胁
        4.2.3 城市支路慢行环境日益恶劣,慢行活力遭到小汽车的蚕食
    4.3 中国城市慢行系统改善实践
        4.3.1 自行车交通
        4.3.2 步行交通
第五章 生态城慢行系统规划研究
    5.1 中新天津生态城概况
    5.2 慢行交通发展目标
        5.2.1 打造专用的慢行通道系统
        5.2.2 规划合理的慢行出行半径
        5.2.3 构建可持续的慢行交通方式
    5.3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5.3.1 慢行交通系统路径和网络
        5.3.2 慢行交通系统分区
        5.3.3 慢行交通设施和空间环境设计
    5.4 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管理机制
        5.4.1 智能交通系统
        5.4.2 自行车租赁服务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简讯[J]. 王秋婷,孙嘉龙. 时代建筑, 2020(05)
  • [2]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3]大数据交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D]. 张璐. 浙江大学, 2020(01)
  • [4]《中国都市圈发展之路》第4-6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吴智慧.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2011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大事记[A].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12
  • [6]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邱宣. 吉林大学, 2011(08)
  • [7]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D]. 祁俊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08)
  • [8]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9]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10]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 吕晶. 天津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