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本的进一步改革

初中物理课本的进一步改革

一、初中物理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君[1](2022)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初中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也越来越有成效。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抽象化概念用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初中生面前,使得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更加积,从而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效率,为初中生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物理这一自然学科是学生升入初中学习阶段开设的教学课程,

崔亮林[2](2021)在《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和策略分析》文中认为自从学科核心素养发布之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展开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分析。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以初中物理教材的二次开发为视角,谈一谈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基础和策略。一、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1.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实现"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仍停滞在"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成绩为目标"的状态上,

孟丹宁,姚建欣,张玉峰[3](2021)在《课程改革二十年中学物理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聚焦中学物理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梳理了2001年至2021年中学物理教育发展变革的标志性事件、重要数据和关键文献。课程方面,初中、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已实现了从三维目标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为中学物理教育搭建了上位指导框架。教材方面,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修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具体依据。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断深化,课程实施能力持续增强,新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成果不断涌现。评价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持续推进。

王龙顺[4](2021)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文中指出新课改下,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物理教学发展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究,简要分析了实验教学的意义及当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物理教学水平,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发展。

周龙水[5](2021)在《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文中提出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考察,提高了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知道如何优化教学效果,从而减轻师生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王双[6](2021)在《人教社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物理教科书是体现物理教育理念的具体文本,是传递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资料。其中力学是解释常见物理现象的基础知识,在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力学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较早的抽象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时期出版的八套初中物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力学部分内容、插图、实验以及习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教科书力学部分的设计提供借鉴。本研究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历次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的要求;第二部分从知识点数量、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内容的结构三个方面来梳理力学内容设置的变化,发现力学内容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三部分按照插图的功能和内容两种分类方式,对插图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力学部分插图的色彩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逐渐增强,但关于科技类、历史信息类的插图数量较少,这表明教科书重视插图的解释功能,但缺少对隐性功能的利用。第四部分是对力学实验的研究,按照训练目的和实验者对力学实验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探究性实验和学生实验逐渐增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五部分通过习题类型和难度的统计对力学习题进行研究,发现题型不断丰富,习题的功能逐渐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向转变。第六部分依据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的发展变化,总结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回归基础;第二,彰显时代特色;第三,注重实验的直观性和启发性;第四,注重插图的解释功能。对未来教科书力学部分的设计有如以下启示:第一,力学部分的设计应遵循基础性、时代性、发展性原则以及注重挖掘隐性价值的原则;第二,力学实验设计应遵循探究性原则;第三,力学习题设计除了应体现培养演算和推导能力的作用之外,还应具有发展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功能;第四,注重发挥插图、习题等文本的隐性教育价值功能。

张钟文[7](2020)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高中物理衔接不畅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中物理教学的突出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良方。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坡度较缓的“引桥”,让学生以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步入“引桥”,平缓地引他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终将迎来破解的转机。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在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构成和物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尽管对知识的教学必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设置,但是物理学科的教学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应该有所间断的。教学的一贯性原则也要求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进行更为有效的衔接,这将有利于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笔者以人教版的初、高中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教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内容的比较中找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点,再以核心素养的理论为支撑,寻求教学实践的可能性,并以实际教学的具体落实,来论证观点的可行性。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分析内容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等等。第二章为核心素养理论介绍部分,主要包括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为初、高中教材的各章节内容的分析,从章节内容的设置入手,进而分析相关联章节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是以力与运动部分为例来阐述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具体构想。第五章是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实践案例来具体落实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第六章是以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基础,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提出一些建议。

刘冬明[8](2020)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生源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落后,都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农村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要发展,需要清楚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具体的薄弱环节,具体农村科学教学现状仍需要做调查研究。本论文主要就农村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做研究。本论文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改理念等为理论为支撑。论文详细分析小学课程标准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所对应部分衔接特点,具体分析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性质衔接。论文集中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中衔接知识部分。论文调查分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基本情况与教师基本知识水平。在分析调查基础上提出对教师、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教学衔接建议。本论文研究依据课标与教材对比分析,发现在课程内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有多方面衔接,苏教版小学课程教材与人教版初中课程教材存在着递进重复衔接关系特点,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衔接紧密,做好小学教学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学。小学科学素养对初中物理素养提升意义非同一般,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师对初中物理知识上面做了调查,调查结论是小学科学教师对初中物理教学认知欠缺,研究小学科学教育与初中物理教育衔接确有必要。教学衔接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者与管理者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有效程度,教育衔接研究有助于使小学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教学衔接把小学与初中构建完整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衔接,需要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做出努力,论文从三个层面对教学衔接提出建议。

韩煜[9](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14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笔者通过在中学教育实习期间的考察和调研发现:高中物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初中提高了许多,使得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遇到了台阶性的困难。那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下,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其困难、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是许多物理教师需要应对的新问题。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首先,笔者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以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确定其具体研究内容。其次,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等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再次,结合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编制了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分别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其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方面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思维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笔者以高中物理中的《功》和《欧姆定律》两节课为例,将提出的相关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中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最后,笔者对课题的研究情况和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惠玲[10](2020)在《基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对比分析 ——以人教版和沪科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为了培养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全球教育界掀起了激烈的课程改革风潮。在“物理课程标准”将“三维目标”调整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将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素养养成。教材既是各项素养的不二载体,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教材实验中的“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材实验中蕴藏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因素,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分析比较教材实验将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起着不可限量的作用。在教学探究性实验时必须重视其对初中生学习物理、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笔者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践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人教版和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型实验的流程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科学探究”素养等各要素在实验设计中的呈现情况,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通过查阅已有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了解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过程,分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框架及研究现状,说明研究内容、目的、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探究”素养的概念,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理论依据。第三章研究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与学的现状,找到探究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究型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教学建议,从而发挥探究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通过研究人教版和沪科版两种初中物理教材,对比探究型实验中流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科学探究”素养各要素在实验设计中的呈现情况,以期得到教材中探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情况。第五章根据分析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找到物理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试图凝练出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策略服务于教学实践。第六章是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物理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析物理知识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物理情境
4 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5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6 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7 结束语

(2)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和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
    1.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实现“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2.实现课堂转型,提升教师教材使用能力的需要。
    3.培养核心素养,有效利用教材的需要。
二、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基础
    1.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审视初中物理教学。
    2.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审视初中物理教学。
三、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2.结合学生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3.借课堂观察科学评价学生。

(3)课程改革二十年中学物理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二、物理课程不断完善与进步
    (一)以三维目标为引领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
三、教材建设与时俱进
    (一)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中学物理教材修订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中学物理教材修订
四、课堂教学变革硕果累累
    (一)科学探究带动下的物理课堂变革
    (二)教学奖励机制推动物理教学改革更上层楼
五、评价改革稳步推进
六、总结与展望
    (一)课程、教学、评价统筹一致
    (二)课堂改革与教师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4)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2.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4. 结论

(5)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一)减轻教师负担
    (二)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进一步优化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深化教学改革
二、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一)更多的内容和更少的时间
    (二)缺少实践教学
    (三)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四、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整合基础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三)注重因材施教
五、结束语

(6)人教社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缘于梳理教科书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缘于力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缘于力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缘于自身专业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物理
        (三)力学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的研究
        2.国内其他版本物理教科书力学体系的研究
        3.与其他国家物理教科书力学体系的比较研究
        4.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文本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力学部分的演变
    一、学习苏联时期(1952-1957 年)
    二、探索改革时期(1958-1965 年)
    三、追赶现代化时期(1977-1985 年)
    四、普及义务教育时期(1986-2000 年)
    五、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2001-至今)
第三章 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的演变
    一、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的比较
        (一)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知识点数量的比较
        (二)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呈现方式与教学要求的比较
        (三)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结构的比较
    二、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设置的变化特点
        (一)力学内容逐渐基础化
        (二)力学呈现方式逐渐多样化
        (三)力学结构逐渐科学化
第四章 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插图的演变
    一、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插图的比较
        (一)按插图功能的分类与比较
        (二)按插图内容的分类与比较
    二、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插图变化特点
        (一)力学插图色彩性增强
        (二)力学插图科学性增强
        (三)力学插图趣味性增强
第五章 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实验的演变
    一、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实验类型的比较
        (一)按照训练目的的分类与比较
        (二)按照实验者的分类与比较
    二、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实验的变化特点
        (一)注重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浮力”为例
第六章 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课后习题的演变
    一、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课后习题的比较
        (一)按照训练目的的分类与比较
        (二)按照习题文字表达结构的分类比较
    二、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课后习题的变化特点
        (一)习题类型逐渐多样化
        (二)习题难度逐渐综合化
第七章 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设计的经验与启示
    一、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设计的历史经验
    二、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设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知识点统计表
致谢
个人简介

(7)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的实质
        2.1.2 核心素养的结构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2.3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3 初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分析
    3.1 章节内容设置与对比
        3.1.1 初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1.2 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2 相关联章节分析
        3.2.1 声的部分
        3.2.2 光的部分
        3.2.3 热学部分
        3.2.4 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
        3.2.5 电的部分
        3.2.6 磁的部分(磁体以及电磁相互作用部分)
        3.2.7 物质及其结构部分
        3.2.8 运动及其规律部分
        3.2.9 近代物理部分
4 衔接设计构想——以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为例
    4.1 力的作用效果是切入点
    4.2 主题统一是前提
    4.3 分层设置是方式
    4.4 重力的教学是关键
    4.5 场景切换是途径
5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践
    5.1 教材分析
    5.2 学情分析
        5.2.1 学生方面
        5.2.2 教师方面
        5.2.3 初高中教材编写特点的差别
    5.3 教学目标及应对策略
        5.3.1 教学目标
        5.3.2 应对策略
    5.4 衔接教学的具体实施
        5.4.1 课前准备环节
        5.4.2 教学展开环节
        5.4.3 惯性教学衔接与惯性参考系的介绍
6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设计
7 相关建议
    7.1 教材方面
    7.2 教师方面
    7.3 评价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研究方法
2.研究理论依据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建构主义理论
    2.3 新课改理念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物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3.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前言简介与初中物理前言简介研究
    3.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初中物理课程目标对比研究
    3.3 小学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对比研究分析
    3.4 实施建议对比
4.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衔接研究
    4.1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对应初中知识内容的分册对比研究
    4.2 教材文本整体对比研究
    4.3 以磁现象为例分析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材衔接
    4.4 教学案例分析
5.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衔接基础状况调查
    5.1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5.2 小学科学教师衔接知识调查分析
    5.3 小学科学教师衔接态度调查分析
    5.4 小学生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衔接认识调查分析
6.教学衔接建议
    6.1 教师层面教学衔接建议
    6.2 学校层面的教学衔接教学建议
    6.3 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教学衔接建议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3 核心素养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素养的概念
        2.1.2 核心素养的概念
        2.1.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4 物理教学
        2.1.5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
        2.2.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3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
    3.2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3.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3.2.3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3.2.4 核心素养情况分析
    3.3 教师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3.3.1 访谈目的及对象
        3.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3.3 访谈结果分析
    3.4 调查的总结
        3.4.1 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总结
        3.4.2 对教师访谈情况的总结
第4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4.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上的策略
        4.1.1 深入学习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课程要求上的差异
        4.1.2 积极组织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了解教学要求上的差异
        4.1.3 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认识,提前做出准备
    4.2 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上的策略
        4.2.1 寻找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建构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4.2.2 注重物理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4.2.3 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数理结合,降低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难度
    4.3 初高中物理思维方式上的策略
        4.3.1 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3.2 注重科学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3.3 引导学生质疑批判,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4.4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上的策略
        4..4.1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2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4.4.3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4.4.4 利用物理学史和STSE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4.5 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上的策略
        4.5.1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5.2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5.3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5章 教学设计与实践
    5.1 教学案例一:《功》
        5.1.1 教学情况分析
        5.1.2 教学目标确立
        5.1.3 教学过程设计
        5.1.4 教学反思
    5.2 教学案例二:《欧姆定律》
        5.2.1 教学情况分析
        5.2.2 教学目标确立
        5.2.3 教学过程设计
        5.2.4 教学反思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对比分析 ——以人教版和沪科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科学探究”素养
    2.2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理论依据
        2.2.1 认知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3 初中物理实验科学探究素养现状分析
    3.1 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
    3.2 科学探究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策略
4 科学探究素养在两种教材中的呈现情况分析
    4.1 两版本教材体系结构对比
    4.2 两版本教材探究实验对比
    4.3 两版本教材科学探究素养各要素的呈现情况对比
        4.3.1 人教版教材科学探究素养中各要素的呈现情况
        4.3.2 沪科版教材科学探究素养中各要素的呈现情况
        4.3.3 两版本教材科学探究素养中各要素的呈现情况对比
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5.2 案例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5.3 案例三:《§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初中物理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J]. 王学君. 知识文库, 2022(02)
  • [2]初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和策略分析[J]. 崔亮林. 教育艺术, 2021(11)
  • [3]课程改革二十年中学物理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J]. 孟丹宁,姚建欣,张玉峰. 基础教育课程, 2021(21)
  • [4]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 王龙顺. 当代家庭教育, 2021(24)
  • [5]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 周龙水. 文理导航(中旬), 2021(08)
  • [6]人教社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力学部分演变研究[D]. 王双.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7]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D]. 张钟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苏教版小学科学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 ——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D]. 刘冬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 韩煜. 扬州大学, 2020(05)
  • [10]基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对比分析 ——以人教版和沪科版为例[D]. 王惠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初中物理课本的进一步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