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统一配置——兼论大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

全国水资源统一配置——兼论大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

一、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兼论大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兰简琪[1](2021)在《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和热点。科学管理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国际社会各界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用水需求急剧增长,几乎大部分沿海城市都面临缺水的问题。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经济总量在北方地区仅次于北京和天津,也是北方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水资源特点,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系统的建立起一套水资源利用评价体系,定量分析评价2008-2017年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动态变化来看,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状态。从空间分析来看,2014-2017年各区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北部和中部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南部呈现增加趋势,主要是各区市经济用水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水量的不同导致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虽然远远高于其他区市,但是由于社会经济耗水量需求量大,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最高。从各用水账户来看,农业用水生态足迹下降了41%,降幅较大,主要是受旱情影响;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和城镇公共用水生态足迹历年变化不大;而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增速最快,这表明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为波动下降趋势,10年来下降了52%,受季风气候影响,历年不稳定。各区市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差距较大,从2015年开始,跨流域调水成为青岛市地表水源供给的主要来源,外来客水对于提高青岛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影响青岛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其次是生活用水量和降水量。青岛市农业用水量对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动具有最直接的影响,2014-2016年青岛市遭遇连续干旱,农业用水量减少,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明显降低。青岛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相关系数达0.8174。(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水资源连续10年都为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除崂山区2014年和2017年处于生态盈余,其他年份各区市都处于生态赤字,说明青岛市水资源消耗量超过其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万元GDP生态足迹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0年来下降了62%,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明显,各区市中黄岛区用水效率最高。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不容乐观,总体上为波动上升趋势,10年来,上升了1倍,水资源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水资源可持续指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青岛市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程度在加重。从四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来看,青岛市水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水资源生态不安全。(3)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与生态赤字严重、水资源生态安全对外依存度过高、供需矛盾加剧以及污染与浪费并存。据此提出下列针对性措施,首先,采用多种方式扩展水源,主要是加快并完善调水和水源工程建设,提升客水调引能力并且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即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其次,通过发展节水农业、优化工业用水综合水平和提高生活用水效率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后,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李玲[2](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向雁[3](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栗欣如[4](2020)在《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是社会、经济和生态连接的重要纽带,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问题交织,水利绿色发展和水安全受到不同程度地威胁。因此,破解水利发展困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从绿色发展视角审视水利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水利绿色发展理论,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冷热点分析和空间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在构建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明确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化测算方法,揭示了2010-2017年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差异,探讨了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选择。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内涵特征,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在梳理文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以“开发-利用-效益-监管”为主线总结了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内涵特征,即水资源合理化开发、高效化利用、水利生态化输出、人文化效益和常规化监管。在此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双维度关联的分析框架。(2)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测算模型。基于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核心内涵和双维度关联关系,将水利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提炼了能表征经济-社会-生态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信息及其关联关系的17项综合指标,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水利绿色发展的双维度关联特性,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测算模型,用以测度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来表征区域水利绿色发展水平。(3)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格局。201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增率为16.1%。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态势。研究期内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全局莫兰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水利绿色发展冷热点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北一直处于热点区,新疆、青海、西藏一直处于冷点区。(4)知识动机和资源动机对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呈现负向影响;科技创新因素在东部和西部产生正向作用,在中部作用方向为负。人均水资源量仅在中部地区产生了正向作用。控制变量废水中COD排放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环境规制对水利绿色发展具有稳定的推动作用。其余控制变量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促进水利绿色发展的方式应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施策。(5)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水利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水资源合理化开发机制、高效化利用机制、生态化输出机制、人文化效益机制和常规化监管机制的耦合交互。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导向;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技术,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明确利益相关者责任,综合考虑诉求,实施共同参与管理策略。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保障体制。主要创新点:(1)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双维度定量评估方法。(2)提出了省域尺度的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差异和演变特征。(3)揭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

顾磊[5](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张一鸣[6](2015)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三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三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三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杜长劼,邓迪,胡艳婷[7](2014)在《舟曲泥石流背景下的西部水资源开发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舟曲泥石流灾害在水利地质等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反思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从而探讨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西部有若干区域像舟曲一样存在水资源的保护和水利建设的问题。本文阐述合理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从水资源调配、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初步提出解决的举措。

郎连和[8](2013)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同时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控制性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提出了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以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这一新跨越已大大改变了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条件,水资源短缺问题不断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尽快满足这些改革发展新举措对水资源所提出的新需求,亟待研究在新跨越发展形势下的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综合利用问题,以支撑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围绕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以及相应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三方面来研究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和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分析预测了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同时,根据用水量的历史资料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充分考虑节水措施,限制高用水、高耗水行业发展,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确定了大连市主要节水控制指标;采用定额法预测了大连市生活、生产、生态需水量,并从需水总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指标等方面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明确了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新需求。(2)如何客观地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和基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近50年的降雨径流资料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连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连市水资源量的影响;并以大连市碧流河为典型流域,通过模型模拟其降雨径流过程,揭示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典型流域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控制断面来水量的影响。(3)为充分体现外调水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避免外调水按需分配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本文在区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以研究外调水分配问题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根据外调水分配原则,综合考虑决策者主观意愿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用水现状,来建立外调水分配模型并确定各目标的综合权重进行求解;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社会健康稳定等为目标,将外调水分配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之一,综合协调好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配置系统关系,建立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根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思想,从用水总量、效率、水质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来确定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的少量重要指标,建立基本评价体系,并重点分析确定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的指标标准;为了方便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性、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及指标值的区间性,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及思想,研究基于区间值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评价可变因子集中因子的多种变化情况下大连市各水平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5)针对大连市在新跨越发展形势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逐渐从工程建设转向资源科学管理的特点,根据水利部《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建立了大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和分解指标体系,从用水总量、效率、水质等不同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总体管理策略。以此为基础,根据大连市水资源配置成果,针对非常规水源和外调水供水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大连市海水利用、中水回用、跨流域调水工程等开源措施的重要性及现存主要问题,重点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布局和具体管理对策,以保证工程措施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张秀琴[9](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才惠莲[10](2012)在《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用水危机的重要举措。由于自然状态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许多国家都修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寻求水资源优化配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一些着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新中国成立后,跨流域调水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建或在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引碧入连工程、江水北调工程、淠史杭工程、东深工程等。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涉及省市最多、调水量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型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约为400亿M3,将在调水沿线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权交易市场。着名学者胡鞍钢评价说:“这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水权交易市场,它的运作标志着中国水权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缺水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修建了20多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水利的一大特点。随着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不断增多,水权管理模式研究成为客观、不容回避的问题。论文认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选择,意味着相对水权管理行政模式而言,水权管理模式是一个渐变过程,遵循了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准市场模式有其理论基础、多元目标体系、特定管理样式、明确制度结构及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准市场模式的构建,将为整个国家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样本,有利于该模式得以更加快捷和有效地推行。准市场模式的关键,是积极开展水权市场建设,促进跨流域调水沿线全面节水和科学用水,实现调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用水效率,解决调水沿线利益纷争、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论文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水权管理模式及其分类研究出发,结合国内外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做出准市场模式的选择。论文认为,国内外学者尚未专门研究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展开对水权市场建设、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的研究,缺乏将各要素、各组成部分集合为一种管理模式。与水权运行机制相适应,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模式分为:行政模式(准行政模式)、市场模式和准市场模式。传统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已经屡现弊端,市场模式还只是理想假设,准市场模式是基于理论和现实状况的明智选择。第二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论文认为:混合经济理论揭示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不是完美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两者都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行效率。混合经济理论提供了跨流域调水管理引入水权市场的合理性。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允许政府和市场联合提供准公共物品。在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多元化供给成为准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从而奠定了我国实现跨流域调水管理多元化供给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承认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产权可交易性是资源得以高效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产权制度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引起社会总效用增加。水权是产权理论在水资源领域的体现。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产权模糊状态,使调水效率降低到有必要变迁的程度。产权理论为我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多元化供给指出了具体形式和道路。第三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多元目标。将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纳入统一的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目标体系,并明确这一目标体系的核心要素。论文认为:经济目标是通过水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实现调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构建水权市场主体、客体,建立水权市场运行机制。环境目标指调水资源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不对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确保跨流域调水水环境安全,即水量安全、水质安全、水环境安全及水战略安全。水权划分中应该包括生态水权,并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管理中实现生态水权;水权交易过程中应该认同水的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体现水权质与量的统一。社会目标力求使跨流域调水沿线的复杂利益关系得到协调,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不但要满足效率标准,而且要满足公平标准。公平标准的核心要素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因此,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与传统模式的重要区别,是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的转变。在这个多元目标体系中,经济预期是合理的动机,但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提高调水活动的经济效益,不能影响水资源、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也不能破坏社会公正的实现;恰当的水权管理体系与制度,为运用市场方式实现多元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第四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模型分析。通过确立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分析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体系、制度结构和运行机制;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明确水权市场的经济绩效。论文基于查林和王亚华的研究成果,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指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权分配,表现出水权的多层次产权属性。水权分布在国有产权、区域产权、集体产权和私有产权不同层级上,各个层次的决策实体有不同的决策内容,每一类产权都受到来自上层各级产权的影响。所有水权层次构成“产权科层”系统,“产权科层”嵌套在“制度科层”之中。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内部,科层系统中行政方式的使用成本增大,或者利用市场方式的成本减小,已经出现了引入市场的动力。在上级行政部门宏观调配的基础上,水源公司、供水公司、社会团体和私人用户根据各自偏好,通过行政或市场方式取得水权,他们分别是不同层级上的水权持有者。市场机制的引入,解决了资产所有者主体缺位问题,理顺了产权关系。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使各层次水权持有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水价起到杠杆调节作用,水资源流向效益最高的地方。水源公司、供水公司有充分的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尽可能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经营效率。中央政府试图推进水权管理的民主进程,突出用户导向,将自下而上的水权需求与自上而下的水权分配决策相结合,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市场主体、制定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质,是如何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寻求有效的结合点。理性政府不会绝对依赖行政手段或任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是结合本国或本地区实际,使行政配置和市场机制进行不同程度与方式的优化组合。水权市场博弈分析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唯有转变水权制度,即由公共水权制度转向可交易水权制度,才能较好协调我国跨流域调水过程中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第五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构建。在制度科层的各个层面,制度选择遵循交易成本最小化逻辑,使现实世界中多样化的制度选择得到解释;将产权相关制度赋予不同层面的决策实体,可以使调水资源管理决策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正是围绕准市场模式产权科层体系的制度结构,论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对策。具体包括:(1)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跨流域调水水权市场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分配政策,将水权以一定方式分配给跨流域调水沿线各用水地区。水权民主协商意味着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用水观念的变化,有利于调水沿线用水效率的提高、实现用水和谐。(2)水权市场组织制度的建设。为了促进水权市场发展,必须培育多元化的水权市场主体,水源公司、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等都可以依法进行水权交易;水银行是水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也是政府主导和推进水权交易的重要平台。(3)水价制度的明晰。水价是调节水权市场的杠杆,不同定价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各有所长。两部制水价在应对跨流域调水问题时更显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结合其他定价方法、尤其是完全成本定价方法,对水价综合、灵活的运用。(4)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博弈分析证明了我国应着手变革生态补偿的方式,将市场补偿作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积极开展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设立生态补偿基金,而且要尝试水权生态补偿等新的补偿方式,以此调动人们保护资源环境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最终目的。(5)水权法律制度的健全。水权市场健康运行和发展,必须明确水权制度的法律内涵、厘定水权交易原则、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为水权市场提供约束或保障。准市场模式的构建,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积极推进水权市场建设。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之内发挥作用,并相互协调、有效配合。第六章,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例分析。选取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建成的引滦入津工程,具体分析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践。对于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政府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分层次展开,水权初始分配将需要筹集的资金总数按比例分摊到沿线地区;各地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缴纳所分摊的水资源费,并取得对该工程调水资源使用权。为了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政府在积极培育水权市场主体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水银行的中介作用,探索与市场方式相适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已经建成的引滦入津工程:水权初始分配仍然无偿进行,考虑更多传统的因素。在市场条件不断成熟后,可以尝试投资分摊等机制。水权初始分配完成之后,政府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水权市场主体,允许供水公司、集团用户、用户,甚至大的用户协会进行水权交易;积极运用价格杠杆,制定综合水价,尽可能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调节供求关系;积极开展水权生态补偿,使市场补偿成为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特色,指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论文主要创新点是:形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体系;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通过博弈方法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明晰了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过程。

二、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兼论大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兼论大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问题国际背景
        1.1.2 水资源问题国内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
        1.2.2 生态足迹国外研究现状
        1.2.3 生态足迹国内研究现状
        1.2.4 水资源生态足迹国外研究现状
        1.2.5 水资源生态足迹国内研究现状
        1.2.6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数据来源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水资源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
        2.2.2 水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的选取
        2.2.3 相关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
    3.1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分析
        3.1.1 水资源生态足迹总量时间动态分析
        3.1.2 各账户水资源生态足迹时间动态分析
        3.1.3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时间动态分析
        3.1.4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分析
    3.2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
        3.2.1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时间动态分析
        3.2.2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分析
    3.3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1 水资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3.3.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评价
    4.1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盈亏时空动态分析
        4.1.1 水资源生态盈亏时间动态分析
        4.1.2 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空间分析
    4.2 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4.2.1 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间动态分析
        4.2.2 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分析
    4.3 青岛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分析
    4.4 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5.1 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5.1.1 水资源短缺与生态赤字严重
        5.1.2 水资源生态安全对外依存度过高
        5.1.3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5.1.4 水资源污染与浪费并存
    5.2 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5.2.1 采用多种方式扩展水源
        5.2.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2.3 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
        5.2.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2)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1.2.5 简要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非农化
        2.1.2 粮食生产用水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4.2.5 生态环境保护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4.5 本章小结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5.2.1 理论分析
        5.2.2 研究假设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5.2.5 实证结果分析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3.2 实证分析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3 结果与分析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2.1 研究方法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水利发展基本态势
        1.1.2 提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进展
        2.1.1 研究现状
        2.1.2 研究进展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水利绿色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3.1 水利绿色发展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3.1.1 水利的概念
        3.1.2 水利绿色发展的概念
        3.1.3 相关概念辨析
    3.2 水利绿色发展特征
    3.3 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
        3.3.1 合理化开发
        3.3.2 高效化利用
        3.3.3 生态化输出
        3.3.4 人文化效益
        3.3.5 常规化监管
    3.4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解析
        3.4.1 经济-社会-生态维度
        3.4.2 输入-响应-输出维度
        3.4.3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标构建与评价
    4.1 基于双维度关联的水利绿色发展评价方法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
        4.1.2 数据来源
    4.2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模型构建
        4.2.1 权重的确定
        4.2.2 模型构建
    4.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数
        4.3.1 水利绿色发展的分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4.3.2 水利绿色发展分维度指数
        4.3.3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5.1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演变
        5.1.2 双维度空间分布格局
        5.1.3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5.2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总体空间异质演变
        5.2.1 研究方法
        5.2.2 总体空间异质性
        5.2.3 空间热点演变特征
    5.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空间分异主控因子分析
        5.3.1 主控因子识别方法
        5.3.2 子系统层主控因子
        5.3.3 指标层主控因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6.1.1 变量选取及研究争论
        6.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1.3 模型介绍
    6.2 东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2.1 模型选择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中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3.1 模型选择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4 西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4.1 模型选择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5 三大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
    7.1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理论思路和逻辑
    7.2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构成
        7.2.1 合理化开发机制
        7.2.2 高效化利用机制
        7.2.3 生态化输出机制
        7.2.4 人文化效益机制
        7.2.5 常规化监管机制
    7.3 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的运行机理
    7.4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7.4.1 绿色发展意识导向: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
        7.4.2 创新科学技术驱动:加强水利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
        7.4.3 利益相关者共建: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享共建策略
        7.4.4 综合管理体制保障: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水资源危机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二、国外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为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二、优化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三、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理论构建
        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典型样本
    第四节 论文研究创新性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水资源的属性
    第一节 水资源的内涵及自然特性
        一、水资源的内涵
        二、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第二节 水资源的财产属性
        一、水资源的可占有性
        二、水资源的稀缺性
        三、水资源的有价值性
    第三节 水资源的资源属性
        一、水资源的生物伦理性
        二、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第四节 水资源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系
        一、纯粹资源属性的水
        二、资源的财产属性彰显
        三、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共生
        四、资源性财产与非资源性财产
    第五节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利用
        一、水资源利用手段
        二、水资源利用模式
        三、水资源属性对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影响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利用制度历史考察及启示
    第一节 1949—1977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一、防治水患,兴修水利
        二、组建流域性水利机构
    第二节 1978-1987调整过渡:水资源利用立法萌芽
    第三节 1988-1997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一、明晰水资源权属,明确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科学合理、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三、水资源财产属性逐渐显现
        四、建立水事纠纷解决制度
    第四节 1998-2008年 法治完善: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二、确立以取水权为核心的取用水管理制度
        三、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四、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提出
        五、水权与水市场
    第五节 2009年至今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框架的的基本体系
        二、编制实施水功能区划
        三、确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四、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成就
        一、基础与保障--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
        二、建章立制—水资源利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三、人水和谐—水资源利用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
        四、产权配置—水权制度建设框架
        五、强化监督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二、水量分配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竞争性开发利用
        三、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缺失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方向
        一、两种力量:市场配置与行政管制的平衡
        二、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影响资源管理效果
        三、水资源财产权: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改变的基础
第四章 水资源利用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水资源利用
        一、美国水资源概况
        二、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三、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
        四、小节
    第二节 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
        一、澳大利亚水资源概况
        二、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体制
        三、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法律与政策
        四、墨累-达令流域管理
        五、澳大利亚水权和水市场
        六、小结
    第三节 欧盟水框架指令与水资源利用
        一、欧盟水资源概况
        二、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演进
        三、欧盟水框架指令主要内容
        四、小节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启示
        一、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公法色彩日益浓厚
        二、综合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水资源管理从区域控制走向流域管理
        四、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
        五、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
第五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与本土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自然环境因素
        二、我国治水的历史传统
        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发展及转型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框架
        一、水权制度--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二、政府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有限度的水市场
        三、公私融合--公有制基础上的水资源使用权利体系构建
        四、统一协调--多层次水资源管理体制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的优势
        一、水资源所有权公有制
        二、中央集权降低水资源管理成本
        三、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契合
第六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央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
        二、构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三、构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代表制度
    第二节 地方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
        二、深化水务体制改革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制改革
    第三节 流域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一、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二、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框架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建
    第一节 水权概念厘清
        一、水权的内涵
        二、水资源所有权
        三、水资源使用权
        四、取水权
    第二节 水资源供给的双轨制
        一、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
        二、水资源使用权界定的可行性分析
        三、公共性用水的政府供给
    第三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构造
        一、水资源使用权构造的基础分析
        二、现行水量分配方式带来的启示
        三、用水比例--强化水资源使用的排他性
        四、配水量--水资源使用权的量化
    第四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一、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二、水资源使用权的利用期限
    第五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实现基础
        一、严格执行水资源规划
        二、明确水量分配方案
        三、水量监测计量系统建设
        四、水资源使用权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厘清
        五、建立完善的权利登记系统
    第六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市场交易
        一、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主体
        二、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管理
        三、水银行(Water banks)制度
        四、水权交易所制度
        五、水资源使用权的期权交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2.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关系
        1.2.2 变化环境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2.1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水资源概况
        2.2.1 水资源量
        2.2.2 水资源质量
        2.2.3 供用水现状
    2.3 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分析
        2.3.1 人口指标
        2.3.2 工业增加值指标
        2.3.3 农业发展指标
        2.3.4 城市生态环境用地发展指标
    2.4 水资源需求分析
        2.4.1 节水总体控制指标
        2.4.2 居民生活需水预测
        2.4.3 第一产业需水预测
        2.4.4 工业需水预测
        2.4.5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2.4.6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2.4.7 其他用水
        2.4.8 需水量汇总
        2.4.9 需水预测成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大连市气象水文要素变化分析
        3.2.1 降水变化分析
        3.2.2 径流变化分析
        3.2.3 水资源量变化分析
        3.2.4 气温变化分析
    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碧流河水库来水量的影响
        3.3.1 典型流域的选择
        3.3.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分析
        3.3.3 三种主要形式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分析
    3.4 未来气候变化对碧流河水库来水量的影响
        3.4.1 碧流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建立
        3.4.2 气候变化对碧流河水库来水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外调水分配模型的建立
        4.2.1 外调水分配原则
        4.2.2 外调水分配模型
        4.2.3 模型求解方法
    4.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的建立
        4.3.1 水资源配置原则
        4.3.2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4.3.3 模型求解方法
    4.4 大连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实证研究
        4.4.1 基本资料分析
        4.4.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3 外调水分配方案拟定
        4.4.4 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
    4.5 本章小结
5 变化条件下的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
    5.1 问题的提出
    5.2 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指标及标准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2 评价标准的确定
    5.3 评价方法—基于区间值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IVVFAM)
        5.3.1 VFAM介绍
        5.3.2 IVVFAM的基本步骤
        5.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分析
        5.4.1 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5.4.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
        5.4.3 多种变化条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5.5 综合评价结果
        5.5.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5.5.2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用水需求
        5.5.3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着提高
        5.5.4 水生态与环境状况得到显着改善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对策
        6.2.1 总体要求
        6.2.2 大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6.3 海水利用对策
        6.3.1 大连市加快海水利用的可行性及优势
        6.3.2 海水利用发展重点领域和总体布局
        6.3.3 加快海水利用的对策
    6.4 中水回用对策
        6.4.1 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6.4.2 中水回用发展重点领域和重要工程
        6.4.3 促进中水回用的对策
    6.5 跨流域调水的对策
        6.5.1 大连市跨流域调水工程
        6.5.2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对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需水预测结果
附录B 大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4.5.7 水利发展机制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5.2.2 节约用水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5.4.1 水循环机制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第六章 结论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水权管理模式的分类
        1.2.2 水权管理行政模式分析
        1.2.3 水权管理市场模式探讨
        1.2.4 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选择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跨流域调水
        1.3.2 水权管理
        1.3.3 准市场模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水权管理模式
        1.4.2 水权管理与水权制度
        1.4.3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
    §1.5 国外水权管理的实践
        1.5.1 美国的水权管理
        1.5.2 澳大利亚的水权管理
        1.5.3 美国、澳大利亚水权管理的经验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混合经济理论
        2.1.1 混合经济的主要含义
        2.1.2 混合经济的实质
        2.1.3 跨流域调水管理的市场化
    §2.2 公共物品理论
        2.2.1 公共物品及其供给
        2.2.2 跨流域调水管理及其多元供给
    §2.3 产权理论
        2.3.1 产权及其制度功能
        2.3.2 水权制度的发展
        2.3.3 跨流域调水管理的产权运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多元目标
    §3.1 经济目标
        3.1.1 跨流域调水的经济意义
        3.1.2 水权市场的构成要素
    §3.2 环境目标
        3.2.1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3.2.2 水权市场与水环境安全
    §3.3 社会目标
        3.3.1 跨流域调水的社会影响
        3.3.2 水权市场与公平正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模型分析
    §4.1 水权科层结构模型
        4.1.1 制度科层概念模型
        4.1.2 水权科层概念模型
        4.1.3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
    §4.2 市场化的水权管理体系
        4.2.1 国有水权的运作
        4.2.2 区域水权的运作
        4.2.3 集体水权的运作
    §4.3 水权市场的博弈分析
        4.3.1 水权管理行政模式的低效率
        4.3.2 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构建
    §5.1 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改革
        5.1.1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5.1.2 积极进行水权协商
    §5.2 水权市场组织制度的建设
        5.2.1 创新水权管理体制
        5.2.2 搭建水权交易平台
    §5.3 水价制度的明晰
        5.3.1 明确水资源定价方法
        5.3.2 实现水价的综合运用
    §5.4 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5.4.1 变革生态补偿方式
        5.4.2 实施水权生态补偿
        5.4.3 开展横向转移支付
        5.4.4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5.5 水权法律制度的健全
        5.5.1 明确水权制度的内涵
        5.5.2 厘定水权交易的原则
        5.5.3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的实例分析
    §6.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6.1.1 工程概况
        6.1.2 管理体制的设计
        6.1.3 水权市场的运作
        6.1.4 水银行建设
        6.1.5 生态补偿的展开
    §6.2 引滦入津工程
        6.2.1 工程简介
        6.2.2 管理体制改革
        6.2.3 水权市场建设
        6.2.4 水价的完善
        6.2.5 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准市场模式是多元目标体系
        7.1.2 准市场模式的关键是引入水权市场
        7.1.3 准市场模式有确定的路径
        7.1.4 准市场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
    §7.2 研究特色
        7.2.1 明确了准市场模式的管理样式
        7.2.2 指明了准市场模式的制度结构
        7.2.3 揭示了准市场模式的运行机制
    §7.3 主要创新点
        7.3.1 形成了准市场模式的理论体系
        7.3.2 确立了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科层模型
        7.3.3 证明了准市场模式的绩效
        7.3.4 明晰了水权生态补偿的运作过程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全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兼论大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D]. 兰简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2]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D]. 栗欣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6]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7]舟曲泥石流背景下的西部水资源开发思考[J]. 杜长劼,邓迪,胡艳婷. 河南科技, 2014(01)
  • [8]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D]. 郎连和.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9]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10]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D]. 才惠莲.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全国水资源统一配置——兼论大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