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宁夏的地方

我们在宁夏的地方

一、我们宁夏这个地方(论文文献综述)

赵珍琪[1](2021)在《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叙事是呈现或解析一种情境或一系列事件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反映并促成一种特定的观点或一系列价值观。结构良好的叙事会“激活意义构建过程”并实现“对意义的热忱追求”。一旦理解了时代中的关键叙事,就能够判断一种商业模式的底层价值观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精神诉求,是否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性,是否真正在创造价值。相对全球化,风土营销是一种与本地化生产有关的,基于独特的地方身份促进地方发展的目的地营销工具。可以说,风土与叙事的知识融通是将生态价值注入地方美食叙事中,在叙事的同时,将生态意识贯穿其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视角,对叙事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风土(法语Terroir)——源自酿酒葡萄栽培领域,而后被延伸发展,其强调农产品的特性(质量、味道、风格)与其原产地之间的关系。作为法律保护农产品真实性的依据,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所强调的人地关系本质也在风土的涵义中得到体现。本文以风土叙事作为研究主题,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案例地,通过实地采访、参与式观察、多渠道收集酒庄及产区官方宣传资料等,筛选出以风土(人-地-酒关系)为核心的叙事材料,对酒庄风土叙事内容素材进行分析。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为工具辅助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根据沙茨曼提出的分析程序作为架构故事的手段,基于段义孚先生的地方理论构建风土叙事研究框架,得出酒庄生产者风土叙事经历了地方认同、地方联结、地方依恋、地方表征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的跨越酒庄生产者需要具备——身份转变、自有葡萄园以及稳定生产三个条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框架,三个从空间向地方过渡的条件,四个构建地方意义的阶段,三个风土叙事传输的认知情感机制的影响,构建完整的风土叙事传输影响机制。结合案例地对风土叙事内容框架进行解释,总结两个叙事模式:以“葡萄酒”为叙事中心展开的产品品牌叙事,以“土地”作为叙事中心,将葡萄园作为核心场所进行的地方生产叙事。研究对葡萄酒产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乡村美食旅游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田进成[2](2021)在《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文中提出开城,如今是六盘山麓下的一个小乡村,历史上曾是元代安西王府的所在地,在有元一带,因开成而得名的行政建制开成路辖地较广。如今开城村、开城镇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宁夏固原,固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融汇萃的中枢地带,历史上曾为萧关边塞,牧草悠悠,生态优美,历朝经多次军屯移民,人口日众,逐步农业化。清末民国时期,六盘山一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六盘山之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某机构视为不适合人类生存之地。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地方环保理念的提升,六盘山一带受到了退耕还林等反哺,如今草木茂盛、生态怡人,尤其到夏季时一派江南气象。与六盘山地区的生态变迁相应随,人们的生计方式也经历从早期盛行的畜牧业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牧业,再到如今的生计方式多样化之演变,民族格局亦不断变迁。论文以开城村、开城镇为田野点,通过对开城的历代生态变迁、生计方式和民族格局的研究,在对其历史、文化、经济等进行力所能及地多层次解读的同时,探讨生计与人口对村落生态环境的作用,以及历史古村落之乡村振兴研究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交代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同时将前人对本选题相关研究加以梳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开城村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第二章主要从民族格局、人口变迁来介绍族群格局演进,着重阐述人口变迁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章以开城村的历史纵横为主来介绍当地的生态变迁;第四章主要论述开城村的生计变迁。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环境、生计与人口间的互动进行总结。开城,不仅是六盘山生态变迁的缩影,也是西海固地区民族格局演变的案例。

冯欣[3](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王慧明[4](2021)在《明代募兵制研究》文中提出募兵制是以有偿方式召集自愿者参加军队的军事制度。募兵入伍前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人群,入伍后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不同的形态,有人身控制的强化,也有人身控制松弛的雇佣关系,表现为不同的管理和有偿方式。本文以明代募兵制为研究对象,考察明代军事动员从卫所制的强制动员到募兵制的自愿动员的发生发展,召募对象的身份地位,募兵入伍后的管理、有偿方式及体现人身关系,进一步分析对军事、财政等方面影响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明代募兵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英宗即位初的宣德十年(1435)募兵榜谕到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被编入卫所,此后至明亡为第二个时期。第一期募兵制的发生与部分军事物资的市场化动员几近同时,招募对象有军户中具有相对自由空间的卫所舍余、免差徭而从军的民户人丁、接受军队再控制的流民等。舍余即武官户下舍人和军户下余丁的统称。募兵的规模在土木之变后扩大,募集士兵因明蒙对峙而服役长期化,召募民壮、舍余和北边召募土兵等募兵名目陆续展开。带管于卫所的募兵、州县召募的民壮在管理方式和粮饷结构上类同于卫所正军,仍是兵农合一的原则,除了本身从军及从行粮到如卫所正军一样行月兼支的经济报酬外,其家庭在享有丁粮优免权利同时也负有户丁帮贴乃至世袭替补的义务。卫所制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也采用召募方式补充操军、屯军的缺额。所以此时募兵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强控制的形态而非雇佣关系,也就难免在推行日久后出现类似卫所废弛的弊病。将该期的募兵制与同期的卫所舍余差操制度化、民壮从自愿应募到以里甲为单位的强制佥派结合起来,就是军事动员向卫所军户内剩余人口及州县各种户籍的扩展。该阶段募兵制在军事上对外巩固了北边防线,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在财政上主要是节省了客兵远戍的军费;在兵制上使卫所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弹性,缓解了废弛的速度,召募土着为兵被奉为圭臬并延续以后的募兵制中。第二个时期随着嘉靖中期“北虏南倭”的新变化使明军作战编制由卫所制向常备营兵制普遍化发展,兵农分离的士兵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募兵制逐渐摆脱上一时期的兵农合一的管理方式。召募对象主要是民户人丁和摆脱政府控制的流民,前者随着明中后期赋役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的施行,来自国家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权;后者也不再如前一时期以人身与土地结合的再控制为目标。除了军事资源调节部分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外,朝廷为解决人身控制较强的士兵雇佣他人顶替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及浪费财政资源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募兵制。从抗倭战争开始,召募、管理、作战视粮饷厚薄为准,入伍后以雇佣关系为主的募兵从东南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卫所内的募军与世袭的祖军相区别,仅是本身从军,因老疾而退出,以名籍、粮饷、人身为序,不同程度地处于卫所管理之下,而雇佣关系更强的就是全然脱离卫所而仅受营兵制管理的募兵。后期募兵赋税优免只及本身,家庭既无丁粮优免也无户丁帮贴,军饷结构上包括本身的军饷及经济上惠及家庭的安家银、内顾银。将帅家丁是募兵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九边军官阶层在边疆地区的土地市场化经营而产生,与将领的人身关系从附庸关系为主向雇佣关系为主发展,即先与军官结成支配关系,再由军官与朝廷交换政治、经济利益,成为以朝廷为单独买方的雇佣兵队。需要强调的是,两个时期的募兵制不是后期取代前期的关系,而是因时因地制宜地施行。不同于第一阶段募兵对财政的节省,第二阶段募兵从嘉靖中期到隆庆时期的“覆定军制”,除了数量有限的军事家丁双粮和南兵厚饷外,军饷并未超过卫所正军,财政支出扩大的原因是军数的增长和兵农分离后常备士兵的增多。万历中期以后,经制募兵和战时临时募兵数量增加和自援朝战争开始的、明清战争继续扩大范围的单兵厚饷造成了明末财政的急剧扩张。对于包括募兵在内的军费扩张,在中央引发了以户部和兵部之间为主的部门矛盾并延及边镇或前线军事负责部门,在地方上引发了因户籍人口减少导致的赋役完纳问题和军费导致的百姓负担加重及地区分配不均等等矛盾。至万历中期,包括卫所募军、经制募兵、临时募兵、在营家丁形式的个体雇佣兵和将帅家丁式的雇佣兵队的多样化雇佣关系的募兵制体系形成了。但是募兵的训练、解散、安置、预备役、军事领导权力分配却并未系统地建立起来,个体募兵为经济利益自愿应募,但在入伍后却有极大的趋利性,表现为军饷上的逃薄就厚,军事任务上的趋利避害,以致朝廷因逃亡过甚而只求数量充足。尽管明末募兵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1/2,但却没有带来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明代后期形成了以军事家丁为核心、普通营兵为外围的军队结构,这个趋利性的结构压倒了戚继光所代表的强调军队团结协作的军队结构,再加上军官阶层沿袭自卫所制的腐败愈发严重,不仅军事改革被打断,反而在调募这种军队集结方式共同作用下,在明清交替时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常璐[5](2021)在《宁夏地区“泥哇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泥哇呜”是流行于宁夏地区回族民间的一种自娱自乐性乐器,其前身是我国古老乐器埙,与埙同属一体系。本文以宁夏地区“泥哇呜”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角度出发,运用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论文第一章通过整理查阅相关资料,对泥哇呜所产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做出相关背景介绍,及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第二章从实地调查和所收集的资料入手对泥哇呜的制作形制、发音原理和律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第三章对于演奏技巧和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在演奏技法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针对不同乐曲所使用的不同技巧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于“泥哇呜”的多方位传承进行总结。对泥哇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常见的传承方式,及发展策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鲜为人知。从音乐学的角度对“泥哇呜”的历史、形制制作、演奏技法等诸多方面将这件民间乐器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概括。通过分析现状,归纳总结出其音乐文化特征和传承的多维化。让“泥哇呜”这件民间乐器能为更多的人所知。

张一博[6](2021)在《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宁夏作家积极创作出具备多元审美品质的文学作品,在当代文坛产生一定影响,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论文通过深度开掘宁夏小说内蕴的丰厚人文精神价值与独特审美理念,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助力宁夏小说的美学研究,试图填补其审美研究层面的空白。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宁夏小说,深入探究其审美流变规律,尝试归纳宁夏小说审美研究范式,以期全面把握审美流变形态,从审美意识、审美主题、审美表达三个维度展开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从审美意识的流变特质切入,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发展脉络,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察其整体审美意识的生成与表现,并结合生成缘由,洞察审美意识生成的复杂因素,进而对渐趋嬗变的审美意识有较清晰的掌控。第二章从审美主题的流变规律入手,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切入,即传统与现代的分野、乡村与都市的对峙,探究宁夏小说审美主题转向的全貌,既站在宏观高度审视宁夏小说,又紧贴宁夏小说内部肌理,多维考察审美主题变化过程的图景。第三章细分为审美意象与写作手法的流变,通过全面立体地探析不同时期宁夏小说审美表达的迥异呈现方式,发现其审美表达策略随时代变革发生细微变化,体现出鲜活多样的审美文化景观。本论文多角度解读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审美转变的整体趋势,进而展现宁夏小说多维的审美视野,发现其丰厚的审美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梳理其审美风格与特点的变化轨迹,揭示其流变规律,拓展小说创作的审美视野与思维。

金久植[7](2021)在《酿酒葡萄的种植与武河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杜慧彬[8](2021)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本文致力于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宁夏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对宁夏地区农业生产的作用。论文首先回顾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的理论背景,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对空间治理的要求,提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格局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将工业化、城市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框架中。其次,是对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宁夏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其次用stata13.1软件检验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性、收敛性和空间相关性;再运用Geoda一阶Rook相邻建立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建立了模型理论,借助分工理论模拟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演变,得出工业化通过扩大迂回生产程度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有效节约劳动力成本;其生产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特征,对农业的生产理论与方式提供参考,提高生产效率;由市场导向的城市化会伴随工业化相伴相生,一方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改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助于先进的技术、产品、知识扩散到农村地区及农业生产,有利于形成农村人力资本,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当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结构不匹配时,城市化对良田、农业劳动力和资金的挤占会降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外部性理论解释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如何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的。最后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态两部门生产模型,采用面板数据的线性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劳动力、资金投入,技术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根据以上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2007-2017年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4%,但增速逐年递减;技术进步是决定性因素,并且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吻合。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地区差异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较密集的中部地区,表明该区域的资源配置比较不合理。3、依据不同地势和生态条件划分的宁夏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异的趋势,但增速在逐渐收敛,其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分别对应的收敛速度为-0.06211,-0.0721和-0.06287。4、2007-2017年间,只有2017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空间相关性,而2008-2017年的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5、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发展,对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负向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力投入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但资本投入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推动宁夏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提升科技水平;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发挥正的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降低中部地区的牵制作用和负的溢出效应;从教育、资源配置、规模经济、资本、经济和资源环境等方面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人力资本的投入结构,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降低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作用;借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侯健飞[9](2020)在《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文中认为中国当代移民"吊庄"之名诞生在宁夏。宁夏最具代表性的吊庄,是永宁县闽宁镇。25年前,福建省向宁夏兄弟伸出援手,闽宁镇就在贺兰山下的荒滩上获得新生。石竹花是西北特有的花种,是一种最为平凡的小花。但这种小花却是母亲和母爱的象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百姓心中,都多有把思念母亲、敬爱母亲的感情,寄托于石竹花,因为,石竹花艳丽而不张扬,长寿又不欺邻;她们紧紧贴住大地生长,可以独立,也可群居。她们最令人敬畏的品质是耐严寒、抗风雨,永远扎根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不离不弃。

丁丽萍[10](2020)在《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吴忠早茶文化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而兴起的。“游在宁夏,食在吴忠”,吴忠早茶是吴忠的特色饮食,有人甚至把它和广东的早茶相比较。伴随着当地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社交活动的不断丰富,吴忠早茶逐渐形成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市民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观察吴忠社会的一扇窗户。吴忠早茶独特的文化涵义,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解读。为此,本研究对该文化现象的兴起、历史渊源、发展状况,及其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的改变等进行人类学解读。本研究将早茶文化置于城镇化和休闲社会背景下,以早茶拉面馆为具体场域,引进“公共空间”的理论视角,从早茶对人之食物生理需求的满足,及其社会整合的文化功能两方面,阐释早茶拉面馆从物理空间向文化公共空间的演变,以期观察城镇化过程对当地人群的社交、休闲及消费文化的塑造作用。本论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田野点背景,包括吴忠市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近年来的城镇化情况等。第二部分概述了作为吴忠早茶文化前身的兰州拉面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变迁,及吴忠回族的八宝盖碗茶这一早茶文化基本饮食元素的相关资料。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从早茶拉面馆的物质空间、饮食空间、休闲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四个维度,构建吴忠早茶文化公共空间发展进程中社会文化的不断整合。结语部分联系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透视当地社会的文化气质、城镇化及现代社会的消费和娱乐观念等与吴忠早茶这一文化现象的内在关联。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吴忠早茶是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需求作用下,对当地原有饮食传统加以重构而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在这一进程中,传统饮食被赋予更加丰富多元的意义。它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作为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公共空间的一项文化元素而促成新的社交关系网络的构建。

二、我们宁夏这个地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宁夏这个地方(论文提纲范文)

(1)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课题的创新性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叙事传输理论
        二、地方理论
        三、原产地效应理论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美食旅游
        二、风土叙事
    第三节 美食旅游研究进展
        一、美食旅游研究方法
        二、美食旅游的风土地方性研究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风土叙事资料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本质
    第二节 案例地概况: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第三节 数据资料来源及收集
    第四节 调研数据处理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第五节 整合类属:风土叙事构建地方意义
第四章 风土叙事对葡萄酒产区的地方性构建
    第一节 风土叙事的前置条件
        一、身份构建:融入风土元素
        二、自有葡萄园:践行土地之约
        三、稳定生产:遵循风土法则
    第二节 风土叙事构建地方性的内容框架
        一、地方认同:地方环境认知
        二、地方联结:强化地方身份
        三、地方依恋:产生人地情感
        四、地方表征:风土的情感内核
    第三节 风土叙事的影响机制
        一、基于产品的地方认知机制:符号表征
        二、基于生产的地方情感机制:敬地情结
        三、叙事临场感:地方联想
第五章 美食旅游目的地的风土叙事营销策略
    第一节 美食旅游目的地的风土叙事传播路径
    第二节 基于地方产品叙事的营销策略
        一、挖掘产品的人地关系价值,建立旅游地方联想
        二、围绕地方文化丰富产品体验,激发旅游意向
    第三节 基于地方生产叙事的营销策略
        一、重视地方风土年份报告,以叙事强化旅游地附加值
        二、设计地方美食教育旅游产品,培育消费者习得品味
        三、打造地方风土美食餐厅,构建旅游地景观生态体验
第六章 研究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语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思路
第一章 开城: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梁”还是“凉”
    第二节 从“成”到“城”
第二章 民族格局演进:六盘山下族群的变化
    第一节 民族格局
    第二节 人口变迁
    小结
第三章 生态变迁:从草山到林田
    第一节 萧关边塞的牧地
    第二节 历代军民的屯田
    第三节 退耕还林的反哺
    小结
第四章 生计变迁:从农牧到农业再到多样性
    第一节 早期畜牧业盛行
    第二节 面朝黄土背朝天
    第三节 生计方式多元化
    小结
结语:环境、生计与人口的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明代募兵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募兵制的发生与条件
    一、卫所制的功能和军制演变
    二、募兵制的发生与兵源
    三、募兵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募兵制的发展和募集士兵的管理
    一、土木之变后募兵规模的扩大
    二、明中期募兵的制度化推进
    三、从募兵到募军:卫所制的补充
    四、明后期雇佣性质募兵的出现与扩大
    五、雇佣兵队:从招首到将帅家丁的军前报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募兵的军饷和军费
    一、单兵报酬的演变
    二、募兵军费与财政
第四章 募兵制的军事成效
    一、数量及在军队中的占比
    二、质量与军事特点
    三、两种雇佣关系下的明代后期军队结构
    四、调募与明朝的灭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原始文献
    二、今人着述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宁夏地区“泥哇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文献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宁夏地区“泥哇呜”概述
    一、何为泥哇呜
    二、泥哇呜形成的文化空间
        (一)文化环境
        (二)文化背景
    三、泥哇呜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章 宁夏地区泥哇呜的田野音乐描述
    一、制作与形制
        (一)制作
        (二)形制
    二、音响形态
        (一)音响形态
        (二)律制
第三章 宁夏地区泥哇呜的演奏技法与音乐
    一、演奏姿势与技巧
        (一)演奏姿势
        (二)气息
        (三)唇舌之技巧
        (四)指法之技巧
    二、音乐作品总览
        (一)创作类
        (二)民间曲调类
        (三)古曲改编类
        (四)其他类
    三、音乐风格
第四章 宁夏地区泥哇呜的传承
    一、泥哇呜的现状
    二、泥哇呜的传承方式
        (一)传统师徒传授
        (二)校园教学
        (三)现代媒介传播
        (四)政府行为
    三、泥哇呜的教育传承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热点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理论与创新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意识的流变
    第一节 传统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第二节 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呈现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主题的流变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的分野
    第二节 乡村与都市的对峙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中审美表达的流变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流变
    第二节 写作手法的流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二节 宁夏农业单要素生产率与生产要素禀赋
    第三节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与变量选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
    第一节 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收敛性分析
    第三节 空间自相关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要素对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宁夏农户生态文明认知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四节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第五节 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9)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她从黑眼湾走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二章:石竹花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第三章:红树莓熟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章:吼一声秦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五章: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10)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饮食人类学的研究
        (二)关于茶馆的研究
        (三)关于早茶文化的研究
        (四)关于市民休闲文化的研究
        (五)关于“公共空间”的讨论
    三、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一、吴忠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吴忠市的历史人文环境
        (一)历史上的吴忠
        (二)现代的吴忠
        (三)回族饮食文化
    三、吴忠地区的城市扩张——小农村、“大”城市
第二章 吴忠早茶文化:一个崭新的公共空间
    一、吴忠拉面文化的产生与变迁
        (一)吴忠拉面文化的兴起
        (二)拉面对吴忠人生活的影响
        (三)拉面文化在吴忠的变迁
    二、八宝盖碗茶文化
        (一)西北回族盖碗茶
        (二)吴忠盖碗茶的变迁
    三、早茶空间的兴起
        (一)早茶文化的出现
        (二)早茶包厢:文化的交流空间
第三章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吴忠早茶文化
    一、物质空间
        (一)外部空间
        (二)内部装饰
    二、饮食空间
        (一)工作餐
        (二)聚会餐
    三、休闲空间
        (一)中年人的休息地
        (二)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地
        (三)喝酒与喝茶
    四、社会交往空间
        (一)家庭会客厅
        (二)商务洽谈处
        (三)相亲地
        (四)化解矛盾的地方
        (五)民族感情融合之地
    五、小结
结语
    一、社会变迁中的吴忠早茶文化
        (一)从乡民到市民:早茶文化对城市扩张的适应
        (二)传统与现代:早茶文化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饮食与交际:早茶文化中的社会差异
        (四)休闲文化:早茶文化与经济水平
        (五)民族交融:早茶文化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叹早茶:一种现代市民休闲交际方式——与广东早茶之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我们宁夏这个地方(论文参考文献)

  • [1]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D]. 赵珍琪. 扬州大学, 2021(09)
  • [2]开城:一个六盘山乡村的民族格局演进与生态变迁[D]. 田进成.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明代募兵制研究[D]. 王慧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宁夏地区“泥哇呜”研究[D]. 常璐.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新时期以来宁夏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D]. 张一博.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7]酿酒葡萄的种植与武河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D]. 金久植.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杜慧彬. 宁夏大学, 2021(02)
  • [9]石竹花开——闽宁镇的春天[J]. 侯健飞. 民族文学, 2020(10)
  • [10]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D]. 丁丽萍.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我们在宁夏的地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