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云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名单

第八届云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名单

一、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娟[1](2020)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网页新闻翻译在国内各大机构促进国际化进程和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某些新闻的英译并未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一些机构的英文网页新闻并不能起到信息传递和对外宣传的作用。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新闻翻译实践撰写而成的。笔者选取了部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汉语新闻的英译文本作为案例,旨在研究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下指导译者应如何提高翻译质量,从而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对外宣传,并为英文目标读者提供合适的新闻文本,以期让目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通过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文本特点,笔者总结了此类文本的语体特点,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该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可行性,并结合翻译项目中的具体案例,围绕范畴词、头衔称谓以及长难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能够有效解决翻译过程总的难题,从而从语言层面和理论层面上提高了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此外,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英译研究尽些绵薄之力。

刘江[2](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董丽娟,徐飞[3](2016)在《中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的若干评价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起,我国在科技人才政策的调整中进一步强调和保障了女性科技人才的作用和地位,力图通过政策调整,改善和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在我国科学界中的地位,这些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取得一定成效。分析近年来我国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奖励、杰青基金获得、两院院士性别比例等现状,可以初步评价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王鹏[4](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提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宋春悦[5](2014)在《坚持科学评审 矢志工程科技——写在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之际》文中研究说明4月29日,经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理事会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29位获奖者,其中:成就奖授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工程奖1 5人,青年奖1 3人。此次获奖者专业领域更加多元,年龄层次更加鲜明,其中,工程奖获奖者中,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比达46.6%。光华工程科技奖自1996年设立以来,共颁发十届,共评出了我国工程科技界201位工程科技专家。在评审机制上,始终秉承"高标准、高要求、高质

吴恺[6](2010)在《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奖励制度是社会制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科学社会学研究对象之一。科技奖励制度完善与否,决定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不断改革与发展,奖项的设置日趋合理与完备。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已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阶段。本文紧扣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这个主题,以改进与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为宗旨,分四章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对科技奖励制度的内涵、主客体与本质进行了阐述,并对近代科技建制化历程与科技奖励制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对古代非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的超越。第二章论述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国家级科技奖励、省(部)级科技奖励、社会力量设置科技奖励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作用与意义。第三章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进行了分析。首先,剖析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诸要素,并探讨了“大科学”背景下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良性运行的规范。其次,阐明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心理学机制和社会学机制,力图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角度深入研究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实际运作。再次,运用霍尔系统工程“三维结构论”,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及其特点,通过中外科技奖励制度比较研究,得出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和运行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有效做法,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姚昆仑[7](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张自强[8](2002)在《鼓励创新 激励人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自强[9](2002)在《福建颁发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文中研究表明 福建省科协、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厦门大学教授吴玮等10位各获15000元奖金。由香港运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盛先生向福建省科协捐款创办的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已成立运行八周年。创办这个基金会的目的,旨在通过定期颁发"运盛青年科技奖",激发福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促进青年科技英才的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

张自强[10](2002)在《时代造就科技英才 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会在福州举行》文中指出 福建省科协、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于2001年11月9日在福州隆重举行。省市科技、教育、新闻界人士及香港运盛集团的代表共80余人出席会议,省人大副主任林强、省政协副主席陈家骅、省科协主席黄金陵、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思翔,香

二、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ask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1.1 Selection of Auxiliary Tools
        2.1.2 Parallel Text Analysi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3 Introduction of CAAI News
    3.1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AAI News
    3.2 The Features of CAAI News
        3.2.1 Text Type
        3.2.2 Stylistic Features
Chapter 4 A Case Study of CAAI New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Equivalence Theory
    4.1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2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TranslatingCAAI News
    4.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f the Translation of CAAINews
        4.3.1 Category Nouns
        4.3.2 Title Appellation System
        4.3.3 Involved Sentence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Works Cited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2)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1.6 预期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2.1 声誉概念界定
        2.2.2 声誉管理研究
        2.2.3 声誉测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3.2.1 积累的长期性
        3.2.2 存续的稳定性
        3.2.3 形成的综合性
        3.2.4 影响的广泛性
        3.2.5 价值的溢出性
        3.2.6 管理的制度性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4.2 奖项身份因素
        4.2.1 奖项名称
        4.2.2 奖项历史
        4.2.3 奖励范围
        4.2.4 奖励强度
        4.2.5 奖励人数
        4.2.6 颁奖周期
    4.3 奖项管理因素
        4.3.1 评审制度
        4.3.2 颁奖规格
        4.3.3 宣传造势
        4.3.4 信息披露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4.4.1 颁奖机构
        4.4.2 获奖作家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5.3.1 准入管理
        5.3.2 过程管理
        5.3.3 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6.1.1 增强效应
        6.1.2 马太效应
        6.1.3 晕轮效应
        6.1.4 时间效应
        6.1.5 整体效应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6.2.1 学术期刊接受
        6.2.2 学术论着接受
        6.2.3 学术会议接受
        6.2.4 研究课题接受
        6.2.5 官方体制接受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7.1.1 测评方法
        7.1.2 指标确立原则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定性分析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7.4.4 对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的若干评价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女性科技人才的基本状况
2 中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概览
3 中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效果评价
4 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思考
    ( 1) 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应注重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 2) 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要注意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避免出现明显的性别倾向
    ( 3) 配套构建科学评价标准体系,保障同行评价的公正性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第一节 科技奖励制度相关范畴界定
        一、科技概念的界定
        二、科技奖励的理论界定及其分类
        三、科技奖励制度的理论界定
    第二节 科技奖励制度的主客体与本质
        一、科技奖励制度的主客体
        二、科技奖励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科技奖励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代非建制化科技奖励制度
        二、科技的社会建制化与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建立
第二章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和发展停滞阶段(1949年——1976年)
        二、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985年)
        三、全面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四、改革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一、我国国家级科技奖励分析
        二、我国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三、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四、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分析
    第一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概述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涵义及要素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运行规范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心理学机制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运行的社会学机制
    第三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三维结构分析
        一、时间维
        二、逻辑维
        三、知识维
第四章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一、国外科技奖励制度概览
        二、中外科技奖励制度之比较
        三、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结构上的问题
        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改善与优化
        一、优化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结构
        二、改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运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所发论文
后记

(7)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一、授官赐爵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六、其它奖励方式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结语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三、几点结论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四、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徐玉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6)
  • [2]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3]中国女性科技人才政策的若干评价与思考[J]. 董丽娟,徐飞. 科学学研究, 2016(02)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5]坚持科学评审 矢志工程科技——写在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之际[J]. 宋春悦. 中国科技奖励, 2014(05)
  • [6]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 吴恺. 武汉大学, 2010(07)
  • [7]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8]鼓励创新 激励人才[J]. 张自强. 学会, 2002(03)
  • [9]福建颁发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J]. 张自强. 科协论坛, 2002(01)
  • [10]时代造就科技英才 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会在福州举行[J]. 张自强. 科学与文化, 2002(01)

标签:;  ;  ;  ;  ;  

第八届云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