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一、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毛莉[1](2021)在《儿童阅读素养框架体系建构研究——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儿童阅读素养作为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者可从人与阅读、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和人与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将阅读素养划分为能力发展、个人成长、文化底蕴和社会参与四大要素,尝试构建体系化的儿童素养框架,并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儿童阅读素养的相关内涵及实践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钟长婷[2](2021)在《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研究》文中认为

褚彤彤[3](2021)在《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阮氏兰(NGUYEN THI LAN)[4](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罗玺[5](2020)在《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具有密切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影响语文教师教学有效性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研究认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规范阶段”和“科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在阅读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上,分别表现为“文本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在策略识别、策略选择、策略应用和策略创造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编制并发放了1200多份语文教师问卷、开展半结构访谈、分析教学案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验证了相关理论假设,并建议通过“文本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情研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过程,发现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前瞻性的发展方向。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和阅读教学策略的内容进行查阅和综述,分析其研究视角和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第二部分,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阅读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重要关联提出研究假设和拟定理论模型,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展开量化研究,从策略识别、策略选择、策略应用、策略创造和影响因素五个维度研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现状其影响因素,验证理论模型。第四部分,通过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展开质性研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理论模型,提高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第五部分,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梳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试图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为促进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阶段性发展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与其专业发展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从横向看,阅读教学策略整体倾向于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从纵向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不同的环节存在困难,探索阶段的教师在策略识别上存在困难,规范阶段的教师在策略选择和应用上存在困难,科学阶段的教师在策略创造上存在困难;从四个环节来看,阅读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倾向不显着;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发展具有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教龄、学历和职称下的教师其阅读教学策略发展阶段不同;文本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情研究对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模型公式为:阅读教学策略的专业发展水平=42.546+1.192*文本研究+0.724*理论研究+1.569*学情研究。针对研究发现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知识提出发展建议: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需要提高策略识别能力,包括(1)清晰目标,熟悉课标和文本(2)明晰概念,学习阅读教学理论(3)回归实践,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处于规范阶段的教师需要提高策略选择和应用能力,包括(1)深入研究,多重解读文本(2)提供指导,强化元认知调控(3)以学定教,研究学生的阅读需求;处于科学阶段的教师需要提高策略创造能力,包括(1)掌握内在机制,学习阅读学理论(2)基于教师共同体,提高教研意识(3)优化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陈悦[6](2020)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置身于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之中。现代人将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五大技能之一。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图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笼罩下,学生无法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的现象也愈发严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语文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品质的发展愈加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发展学生推理、批判与发现等能力,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以改善“重知识,轻思维”的阅读教学现状,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反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许多学生依旧停留于“欣赏式”阅读,深度阅读和理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而对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和与之相关的研究目前仍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拟针对此情况,结合实际的阅读教学问题,以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为例,依据批判性阅读的特性,探寻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方法,以期突破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改善阅读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此论题进行研究。论文主体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新课标对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批判性阅读教学及其特性加以界定,表明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明确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其主要成果集中在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的一般性理论阐述上,而对如何利用批判性阅读路径和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与人文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创设还较缺乏。第二章主要进行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针对批判性阅读在教学实践中的开展情况,找寻批判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其中原因。第三章探讨并创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策略。利用批判性阅读的特性,结合教材文本呈现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和实际阅读教学案例,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第四章对批判性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和学理加以较深入的分析。主要阐明本文所论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并从学理层面论证本文所设计的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

王予涵[7](2020)在《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侧重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是三维目标下的英语新课程教学,都忽视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而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研究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载体,研究能有效提高高中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研究的具体问题有两个:(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现状如何?(2)如何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哪些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研究者以银川市某高中高二年级93名学生及6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在该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调查研究与两轮教学实验研究。首先,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访谈、测试等途径对研究对象的思维品质现状调查分析。其次,研究者结合所发现的问题,以SOLO理论为指导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究有效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学实验结果显示: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主旨;识别关键词、定位相关信息等教学活动对逻辑性思维无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尝试分析语篇内容结构、剖析人物品质等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分析、推断、概括等能力的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揣摩作者写作观点、意图;设计开放式问题;开展辩论赛等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对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与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海报、广告语设计;读后续写;角色扮演等阅读教学活动对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倾向与能力有较强促进作用,教师可运用此类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这一研究以期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借鉴。

赵筱琪[8](2019)在《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在注重物理学科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还应加强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认知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提高了认知能力,可为解决问题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先从提高认知能力入手。微格化训练最初只用于培养师范生或者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技能,逐步向各个领域发展,被用来培训各种人才。基于微格化训练在各领域的成功,本论文尝试利用微格化训练提升初中生对物理问题的认知能力。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了课题的由来,介绍了微格教学与物理问题认知能力在国内外相关的主要研究动态,并论述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的介绍,给出了物理问题认知能力与微格化训练的概念,并论述了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微格化训练实践所依据的相关理论,涉及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第三部分是关于当前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现状的分析。首先借鉴微格教学法中“微格化”思想,将物理问题认知能力分解成阅读能力、情景想象能力、建模能力。然后根据测试卷调查与访谈的结果,分析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中各项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是对物理问题认知能力微格化训练的实践。根据认知能力中各项能力特点编写了训练材料,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经测验之后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及认知能力中各项能力得分率。结果反映:微格化训练后,实验班学生认知能力中各项能力均有提升,其中阅读能力提升最为显着,建模能力次之,情景想象能力提升幅度相对较少。说明微格化训练对提升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归纳起来,本文对利用微格化训练提升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思考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展望了后续工作。

梁砾文[9](2019)在《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英语是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刚性需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外语教学内部。本研究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价值分析、目标分析和执行分析三方面建构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本土理论,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现有理论,并从实践角度,回答三大基础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以咨借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如何?(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有哪些?(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路径如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的混合路径研究,以及探索性、验证性、阐释性的线性研究设计,采用文献法、探索性访谈、话语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三角验证,保证研究结论的信效度,并通过遵守自愿、保密、忠实三大原则,确保本课题的研究伦理。本研究首先在理清三个核心概念“理工科研究生”、“外语教育规划”及“学术英语素养”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概念框架。其次研究者进行了探索性数据采集,包括国家及高校的规划文本、对理工科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学术英语教师进行的探索性访谈,为后续研究做准备。再次,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法,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和探索性访谈数据,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此外,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量化研究工具的修编及验证模型的建构过程,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最后,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工具修编和验证模型建构,以及影响因素与内涵要素间路径模型的建构过程,并结合定性数据,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建构在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主体性丧失,在中观层面没有很好地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及高校国际化进程,在微观层面,没有很好地将“工具价值”转化为“人本价值”;(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体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在静态层次上,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包括学术英语知识、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英语能力三个方面,在动态层次上,三方面要素通过实践相互转化;(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术英语信念、学术英语实践、学术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经历,其中学术英语信念作用最大,无论是内涵要素还是影响因素都并非孤立存在,不仅仅需要重视单个因素的直接效应,更要重视各因素在影响路径中的转化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修订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概念框架,建构了理论模型。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尝试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及发展实践中建构相关理论,以期理顺我国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在外语教育规划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各要素间的关系,指导实践。但是,本研究依然存在研究对象范围有待扩大、研究内容有待深化以及研究工具有待改进等局限。今后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将研究对象拓展至更多地区和类型院校中的理工科研究生、进一步探讨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转化机制、各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等课题、加强语料库技术、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以便更加深入地探寻这一课题,完善现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纪璐[10](2019)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掀起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浪潮,将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实践能力作为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近年来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教师仍然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当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了辽宁省L市三所小学为样本,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笔者发现语文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对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培养割裂开来;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对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方式比较单一。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下改善策略:学校要为语文教师创设环境,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勇于创新,设计多种教学活动;走出课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综合多个角度,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

二、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二、概念界定
        (一)外语教学
        (二)高校汉语教学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三、文献综述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四)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汉语教学理论
        (四)交际学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描述
        (一)调查对象
        (二)数据收集方法
        (三)调查结果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问题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一、准备的优化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二、运行的优化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三、评估的优化
        (一)评估的标准
        (二)评估的内容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5)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假设
        4.研究思路
        5.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策略体现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影响阅读教学策略
    (二)理论模型建构
        1.阅读教学策略发展三阶段
        2.阅读教学策略发展四环节
        3.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影响因素
        4.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理论模型
二、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量化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预测
        1.问卷的设计
        2.信效度分析
        3.问卷的正式结构
    (二)问卷的发放与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统计分析
        2.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下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3.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水平的内容分析
        4.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的质性分析
    (一)半结构型访谈
        1.阅读教学策略发展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2.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水平的因素分析
        3.小结
    (二)教学案例分析
        1.D老师《司马光》教学案例
        2.特级教师曹永鸣三教《田忌赛马》
四、发现和建议
    (一)发现
        1.阅读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2.从横向看,阅读教学策略整体倾向于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从纵向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不同的环节存在困难
        3.从四环节来看,“以学生为中心”阅读教学策略的倾向不显着
        4.文本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情研究对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影响..
    (二)建议
        1.针对探索阶段的教师——提高策略识别能力
        2.针对规范阶段的教师——提高策略选择和应用能力
        3.针对科学阶段的教师——提高策略创造能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发展阶段特征界定访谈记录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专业发展构成访谈记录
致谢

(6)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研究综述小结
    1.3 批判性阅读教学概述
        1.3.1 批判性阅读概述
        1.3.2 批判性阅读教学概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1 调查情况概述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内容
    2.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存的问题
        2.2.2 成因分析
第3章 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
    3.1 增强兴趣:感受性阅读激发能动性
    3.2 学会质疑:从文本与“期待”的冲突开始
    3.3 深度分析:因果关系追溯
    3.4 拓展探究:文本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
    3.5 综合评判:开拓阅读中的批判视角
        3.5.1 历史的视角
        3.5.2 社会的视角
        3.5.3 文化的视角
第4章 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的价值意义及学理分析
    4.1 学理依据
        4.1.1 批判性思维理论
        4.1.2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4.1.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2 价值意义
        4.2.1 提升教师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认知和能力
        4.2.2 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和能力
        4.2.3 激发师生双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2.4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品质
        1.1.2 发展思维品质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普通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培养
    1.2 研究目的
        1.2.1 了解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1.2.2 探究有效提升高中生思维品质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1.2.3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思维
        2.1.2 思维品质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3.3.1 文献研究
        3.3.2 调查研究
        3.3.3 教学实验
    3.4 调研工具检验
        3.4.1 问卷信度
        3.4.2 问卷效度
        3.4.3 因素相关分析
    3.5 研究步骤
第四章 高中生思维品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思维品质倾向量表数据统计与分析
        4.1.1 逻辑性思维倾向
        4.1.2 批判性思维倾向
        4.1.3 创新性思维倾向
        4.1.4 思维品质倾向整体水平
    4.2 思维品质测试题数据统计与分析
        4.2.1 逻辑性思维能力
        4.2.2 批判性思维能力
        4.2.3 创新性思维能力
    4.3 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现状的访谈分析
    4.4 教师思维品质教学认知分析
    4.5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5.1 基于SOLO理论的思维品质教学设计
    5.2 针对学生思维品质教学的活动设计
        5.2.1 学生逻辑性思维训练活动
        5.2.2 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活动
        5.2.3 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活动
    5.3 第一阶段思维品质教学实验
        5.3.1 教学设计
        5.3.2 课堂观察
        5.3.3 教后访谈
        5.3.4 教学反思
        5.3.5 改进措施
    5.4 第二阶段思维品质教学实验
        5.4.1 教学设计
        5.4.2 课堂观察
        5.4.3 教后访谈
        5.4.4 教学反思
        5.4.5 改进措施
第六章 思维品质教学实验效果分析
    6.1 学生逻辑性思维水平的变化
        6.1.1 逻辑性思维倾向
        6.1.2 逻辑性思维能力
        6.1.3 逻辑性思维前后测比较
    6.2 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变化
        6.2.1 批判性思维倾向
        6.2.2 批判性思维能力
        6.2.3 批判性思维前后测比较
    6.3 学生创新性思维水平的变化
        6.3.1 创新性思维倾向
        6.3.2 创新性思维能力
        6.3.3 创新性思维前后测比较
    6.4 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总体变化
        6.4.1 思维品质倾向
        6.4.2 思维品质能力
    6.5 学生访谈的变化
    6.6 课堂观察的变化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高中生思维品质现状
        7.1.2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
    7.2 研究启示
        7.2.1 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7.2.2 创设融入思维品质的教学情境
        7.2.3 以“导”为主,以“教”为辅
        7.2.4 建立思维品质评价机制
        7.2.5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7.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由来
        (一)提升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二)在初中实施微格化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微格教学在国外的发展
        2.物理问题认知能力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2.物理问题认知能力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教育实验法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物理问题认知能力
        1.阅读能力
        2.情景想象能力
        3.建模能力
        (二)微格化训练
    二、相关理论
        (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第三章 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探讨
    一、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现状的测试调查
        (一)测试目的
        (二)测试对象的选取
        (三)测试的实施
        (四)测试卷的编制
        (五)测试结果统计
    二、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现状的访谈调查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三)访谈内容
        (四)访谈结果
        1.学生访谈结果
        2.教师访谈结果
    三、对测试结果与访谈结果的分析
        (一)阅读能力分析
        1.阅读批注习惯
        2.阅读图像图表语言
        3.阅读文字语言
        4.阅读符号语言
        (二)情景想象能力分析
        (三)建模能力分析
第四章 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实践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样本
    三、实验设计
    四、研究材料编写要求
    五、实施微格化训练要求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解题要求
        (二)教师讲解训练题的要求
    六、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流程及实例分析
        (一)阅读能力训练实例分析
        1.图像题
        2.图表题
        (二)情景想象能力训练实例分析
        (三)建模能力训练实例分析
    七、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一)成绩统计分析
        1.训练前成绩统计分析
        2.月考成绩统计与分析
        3.训练后成绩统计分析
        4.各层段成绩统计分析
        (二)试题统计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9)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
        1.1.2 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
        1.1.3 研究者个人动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路径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本章导言
    2.2 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学术英语素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本章导言
    3.2 概念界定
        3.2.1 理工科研究生
        3.2.2 外语教育规划
        3.2.3 学术英语素养
    3.3 相关理论
        3.3.1 外语教育规划理论
        3.3.2 学术英语素养理论
    3.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本章导言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对象
        4.3.1 调查高校选取
        4.3.2 调查样本
    4.4 研究设计与方法
        4.4.1 研究设计理念
        4.4.2 研究设计
        4.4.3 研究方法
    4.5 数据处理
    4.6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4.7 研究伦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索性数据采集
    5.1 本章导言
    5.2 规划文本收集
        5.2.1 国家宏观层面
        5.2.2 高校中观层面
    5.3 探索性访谈
        5.3.1 探索性访谈设计
        5.3.2 探索性访谈实施
        5.3.3 探索性访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分析
    6.1 本章导言
    6.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6.2.1 外语教育规划的价值内涵
        6.2.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6.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框架
    6.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
        6.4.1 国家宏观层面
        6.4.2 高校中观层面
        6.4.3 个体微观层面
        6.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规划评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
    7.1 本章导言
    7.2 预测问卷的修编
        7.2.1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题项编制
        7.2.2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7.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正式问卷的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7.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7.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7.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测量模型
        7.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7.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
    8.1 本章导言
    8.2 预测问卷的修编
        8.2.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题项编制
        8.2.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8.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正式问卷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8.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8.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8.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8.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8.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8.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8.5.1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路径模型
        8.5.2 学术英语环境与学术英语实践的影响路径
        8.5.3 学术英语信念的影响路径
        8.5.4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9.1 本章导言
    9.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价值分析
    9.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内容分析
        9.3.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9.3.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知识的现状和特点
        9.3.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技能的现状和特点
        9.3.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现状和特点
        9.3.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现状小结
    9.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现状和特点
        9.4.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9.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信念的现状和特点
        9.4.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实践的现状和特点
        9.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9.4.5 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经历的现状和特点
        9.4.6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现状小结
    9.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路径再思考
    9.6 外语教育规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本章导言
    10.2 研究结论
    10.3 研究启示
    10.4 研究局限与展望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邀请信
附录二 学术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研究生导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研究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 国家宏观规划历时文本关键表述
附录六 国家宏观规划共时文本关键表述
附录七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划文本关键表述
附录八 先导检测调查问卷
附录九 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十 学术英语教师转写文稿(节选)
附录十一 研究生导师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附录十二 研究生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10)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语文实践能力内涵的界定
    (二)关于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
    (三)关于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主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一)课堂观察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文本分析法
    (四)访谈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改善策略
    (一)创设环境,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
    (二)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勇于创新,设计多种教学活动
    (五)走出课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六)综合多个角度,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附录 Ⅴ
致谢

四、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阅读素养框架体系建构研究——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 王蕾,毛莉. 课程.教材.教法, 2021(07)
  • [2]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研究[D]. 钟长婷. 西南大学, 2021
  • [3]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研究[D]. 褚彤彤.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5]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罗玺. 西南大学, 2020(01)
  • [6]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研究[D]. 陈悦. 集美大学, 2020(08)
  • [7]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 王予涵. 宁夏师范学院, 2020(07)
  • [8]初中生物理问题认知能力的微格化训练研究[D]. 赵筱琪. 温州大学, 2019(01)
  • [9]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D]. 梁砾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纪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浅析学生阅读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