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神经功能和组织学变化

实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神经功能和组织学变化

一、实验性腰椎椎管狭窄的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瑞[1](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李榕[2](2021)在《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脊柱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有效手段。由于在手术中经常需要对脊柱施加敲击(挫伤)、撑开(牵拉)或推移(错位)等操作,有可能造成脊髓神经损伤,此外脊髓血供不足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目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在术中检测到神经功能损害,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监测,但对判断脊髓损伤原因和位置指向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采用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模式以及组织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识别术中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原因和位置。方法:本研究针对术中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椎夹建立挫伤、错位和牵拉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和电生理进行验证。此外,在颈椎、胸椎、腰椎节段分别建立错位、牵拉和挫伤脊髓损伤模型,评估诱发电位变化模式判定脊髓损伤位置的价值。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模式脊髓损伤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特征,并结合组织学探讨神经病理学机制,进一步评价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脊髓损伤原因的价值。结果:1、挫伤导致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和出血;脊髓牵张后未见明显的结构破坏,但可见散在的斑片状出血灶,主要集中在灰质边缘,涉及部分白质;脊髓错位导致组织明显破坏,轻微萎缩,导致灰质和腹侧白质的斑片状出血;同时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均导致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2、不同节段脊髓挫伤后均出现明显裂隙伤伴有空洞形成和出血。快蓝染色结果显示胸髓挫伤对皮质脊髓束和灰质组织破坏更严重。颈髓挫伤相比腰髓挫伤对灰质损害更严重。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颈髓挫伤后,上下肢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均消失;胸髓挫伤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特征;而腰椎挫伤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显着变化为主。颈椎牵拉以上肢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为主;胸椎牵拉显示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主要改变;而腰椎牵拉表现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出现极大值分布为特点。但组织学染色仅见散在点状出血不伴有明显的组织破坏。颈椎错位损伤以上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同时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特征;胸椎错位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明显衰减伴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主;此外,腰椎错位表现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延长以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为主要改变。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不同节段的脊髓错位伤均导致脊髓组织出现萎缩、破裂和丢失。快蓝染色显示胸髓错位导致皮质脊髓束和白质丢失最严重的,而腰椎和颈椎错位以灰质的丢失更显着。3、挫伤、牵拉和错位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原发性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和诱发电位模式差异,其中挫伤造成最大的组织损伤,表现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更明显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错位损伤导致白质组织(尤其是外侧白质)整体损失最多,表现出比挫伤更严重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而牵拉损伤观察到细胞外间隙扩大,表现出体感诱发电位波幅轻微下降,但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此外,组织学评价和诱发电位结果之间也呈现显着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夹具建立了不同机械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符合临床相关机制的脊髓损伤过程。同一模式脊髓损伤在不同节段下表现出不同的病理表现,同时诱发电位模式的参数分布也出现相应的改变,进一步表明在术中联合判定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对判断和识别脊髓损伤位置有潜在价值。此外,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同时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也出现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综合分析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模式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原因的脊髓损伤。

李涛[3](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张楠[4](2020)在《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动物模型研究目的:本实验应用大鼠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制作雌激素缺乏模型,研究雌激素缺乏FJ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的特点及机制。方法:30只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雌性,随机分3组:Normal组、Sham组、OVX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大鼠切开暴露卵巢,不切除即缝合关闭伤口,行假手术对照;OVX组行卵巢切除手术(去势手术)。12周后将全部大鼠行安乐死。选择脊柱L4-L5节段关节突关节取材处理后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FJ软骨的组织学变化,依据镜下所见评分。Micro-CT对脊柱L4-L5关节突关节的软骨下骨微结构进行扫描并分析其参数。腹主动脉血清CTX-1浓度用ELISA法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甲苯胺蓝染色后标本切片:Normal组及Sham组表现为表面光滑,无裂隙及磨损;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数量正常;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染色无变浅。OVX组关节软骨表面可见磨损及裂缝,严重部位裂缝深达中层软骨,软骨细胞数量减少并且排列失去正常规律。在组织学评分中,OVX组显着高于Normal组及Sham组(P<0.05)。ELISA检测的血清检测结果显示:与Normal组、Sham组相比,OVX组的血清中CTX-1升高(P<0.05)。Micro-CT扫描软骨下骨微结构并经过数据分析显示:与Normal组、Sham组相比,OVX组的BMD、BV/TV和Tb.Th降低(均为P<0.05),但Tb.Sp增加(P<0.05)。两组间的Tb.N值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对卵巢切除后的去势大鼠模型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研究ALN对OVX大鼠腰椎FJ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三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雌性,随机分为Control组、OVX+V组、OVX+ALN组(每组各10只),Control组大鼠切开暴露卵巢,不切除即缝合关闭伤口,行假手术对照;OVX+V组、OVX+ALN组切除卵巢(去势手术)。术后OVX+ALN组70μg/kg皮下注射ALN,每周一次。OVX+V组大鼠进行皮下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12周后所有大鼠进行安乐死。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去势大鼠脊柱L4-5 FJ软骨的组织学变化并根据镜下所见作出评分。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对OVX大鼠脊柱L4-5 FJ软骨中caspase-3、ADAMTS-4、MMP-13和AGG的表达。腹主动脉血清中COMP浓度用ELISA法分析。用相关分析法对血清COMP浓度与改良Manki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苯胺蓝染色镜下所见:Control组腰椎FJ软骨未见明显损伤,表面光滑,无裂隙及磨损;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数量正常;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染色无变浅。OVX+V组腰椎FJ软骨表面不规则和小裂隙为特征。OVX+ALN组在应用ALN注射后,OVX大鼠软骨损伤程度减轻,软骨细胞形态、排列及软骨细胞外基质染色较OVX+V组改善。OVX+V组改良Mankin评分明显高于Control组及OVX+ALN组(均P<0.05)。Control组与OVX+ALN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OVX+V组腰椎FJ软骨厚度明显小于Control组(P<0.05)。OVX+ALN组腰椎FJ软骨较OVX+V组明显增厚(P<0.001),但OVX+ALN组与Control组无显着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后的数据显示:OVX+V组与Control组相比,aggrecan表达显着降低(P<0.01),ADAMTS-4、MMP-13、caspase-3表达显着升高(P<0.001)。与OVX+V组相比,OVX+ALN组ADAMTS-4、MMP-13、caspase-3表达均显着降低(P<0.001),aggrecan表达显着升高(P<0.05)。ELISA检测去势大鼠腹腔动脉血的结果显示OVX+V组血清COMP浓度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而OVX+ALN组与OVX+V组、Control组比较,血清COMP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COMP浓度与软骨厚度呈显着负相关(r=-0.380,P=0.038)。第三部分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下骨退变的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应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对卵巢切除后的去势大鼠模型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研究应用该药物对去势大鼠腰椎FJ的软骨下骨的作用。方法:30只三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雌性,随机分为Control组、OVX+V组、OVX+ALN组(每组各10只),Control组大鼠切开暴露卵巢,但不切除即缝合关闭伤口,行假手术对照;OVX+V组、OVX+ALN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手术(去势手术)。术后OVX+V组大鼠进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治疗。OVX+ALN组给予皮下注射ALN治疗,剂量为70μg/kg,每周一次。12周后对所有大鼠进行安乐死。应用micro-CT对脊柱L4-L5关节突关节的软骨下骨微结构进行扫描并对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经过Micro-CT扫描去势大鼠脊柱L4-L5软骨下骨微结构并经过数据分析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OVX+V组BMD(P<0.001)、BV/TV(P<0.001)、Tb.Th显着降低(P<0.05),Tb.Sp显着升高(P<0.001)。与OVX+V组相比,OVX+ALN组BMD、BV/TV、Tb.Th显着升高,Tb.Sp显着降低(均P<0.001)结论:1.SD大鼠去势术后12周,雌激素缺乏可以导致大鼠的腰椎FJ发生退变。FJ中的软骨及软骨下骨均出现退变。2.ALN对去势SD大鼠FJ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LN维持软骨代谢平衡及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有关。此外,血清COMP可能具有预测FJ OA的潜力。2.ALN对去势SD大鼠FJ软骨下骨也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LN降低软骨下骨骨重塑活跃程度,减弱软骨下骨的转换有关。

张宗余[5](2018)在《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问题,而且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大约40%的30岁以下的人有椎间盘退变的症状,而这个数字在50岁以上的人中则达到了 90%。目前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科学界对于其发生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其外层结构主要是致密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组成,中层为胶冻状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组织,上下面覆盖终板。目前的主流学说认为,造成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椎间盘上下面的终板发生了钙化,引起了营养物质输送的障碍,导致髓核细胞营养不足,产生了异常的凋亡,从而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因此,通过研究髓核细胞退变的相关机制,并筛选出可靠的特异性靶点,可以更好的为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全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对微小RNA(miRNAs)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的统称,其长度约为20~22个核苷酸,与mRNA通过转录编码蛋白的作用相反,miRNA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直接切割或者靶向与其3’-非编码区域互补的mRNA,从而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miRNAs在骨和软骨发育以及骨科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肉瘤)中的作用也被讨论过。在椎间盘退变的领域,miRNA的作用已有相关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测序的方法比较椎间盘退变患者与正常人椎间盘组织患者组织中miRNA的表达发现,miR-328在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异常上调,然而相关的机制仍不清楚。P-21蛋白激酶6(p21-activated kinases,PAK6)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其参与调控各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细胞骨架的重排、NADPH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目前关于PAK6的研究多集中于肿瘤领域,PAK6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包括前列腺癌,肝癌,子宫内膜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等,研究发现抑制PAK6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了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过表达PAK6则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PAK6被预测为miR-328的直接靶点,而在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中,PAK6的作用则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初步探讨miR-328及其靶基因PAK6在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比较miR-328及PAK6在正常髓核细胞及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我们还将原代培养正常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并向其中转染miR-328的模拟物和抑制物,以明确miR-328是否通过靶向PAK6调控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机制,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特异性靶点。目的:已经讨论过microRNAs参与椎间盘退变(IDD)的发病机制,但miR-328在IDD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方法:1)椎间盘退变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选取健康的Wista大鼠,采用穿刺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大鼠麻醉(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计量为40mg/kg),待麻醉成功后,将其四肢固定,俯卧于手术台,使用Faxitzon仪对大鼠进行X线造影以明确其腰椎的节段,之后根据造影结果,选取大鼠的4-5腰椎间盘,确定位置后,使用20ml注射器的针头进行腰椎部位的穿刺,以通过机械损伤的方法,造成其椎间盘的退变。两周后,使用MRI对实验大鼠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进行判定。2)原代退变髓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确定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模型鼠麻醉,固定四肢,俯卧于手术台。切开皮肤后,将其腰椎剪断,分离其中的细胞,加入培养基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之后采用差异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以获得原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后,将细胞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聚集情况,对髓核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3)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中椎间盘退变相关标志物以及miR-328的表达情况收集原代分离的退变髓核细胞,并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中的总RNA,通过反转录将RNA反转为cDNA,之后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退变与未退变髓核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I型胶原、II型胶原、IV型胶原,以及目标miRNA miR-328 mRNA水平的表达。4)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中椎间盘退变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收集原代分离的退变髓核细胞,并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提取其中的总蛋白,之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退变与未退变髓核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I型胶原、II型胶原、IV型胶原等蛋白水平的表达。5)MTT法检测miR-328对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脂质体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采用MTT法比较未转染组,miR-328类似物转染组,及miR-328抑制物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情况。6)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28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脂质体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未转染组,miR-328类似物转染组,及miR-328抑制物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的情况。7)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转染后PAK6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在髓核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并进行荧光定量实时PCR,比较各组中PAK6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如Bax、Bcl-2、Caspase-3 等 mRNA 水平的表达。8)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PAK6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在髓核细胞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中蛋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各组中PAK6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如Bax、Bcl-2、Caspase-3等蛋白水平的表达。9)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28与PAK6的靶点关系培养293细胞,设计野生型及突变型含有miR-328与PAK6 3’非编码区互补序列的质粒,将其与miR-328模拟物共同转染至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方法,验证miR-328与PAK6的直接靶向关系。结果:1.miR-328在正常大鼠和大鼠IDD模型中表达的比较用RT-qPCR方法检测miR-328在椎间盘正常大鼠和IDD大鼠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DD大鼠椎间盘miR-328表达明显升高(p<0.05)2.miR-328对N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转染miR-328模拟物后,NP细胞在不时间点的增殖显着降低,而转染miR-328抑制物后,NP细胞在24和48 h内增殖显着增加;另一方面,转染miR-328模拟物后,NP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而转染miR-328抑制物则可以抑制NP细胞的凋亡(p<0.05)。3.PAK6是miR-328的直接靶点miR-328模拟物对突变型PAK6 3’-UTR(MUT)转染的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显着影响(p>0.05),而miR-328模拟物可导致野生型PAK6 3’-UTR(WT)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AK6是miR328的直接靶点。4.miR-328可通过靶向PAK6调节N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IDD大鼠椎间盘PAK6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此外,在NP-细胞中转染miR3-28模拟物可导致PAK6的表达显着降低,而miR-328抑制剂的转染则导致PAK6的水平升高。此外,转染miR-328模拟物可导致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显着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转染miR-328抑制剂的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p<0.05)。结论:miR-328在IDD中上调;此外,miR-328可能通过靶向PAK6调控N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第二部分: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 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目前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呈现高发以及年轻化的趋势,有报道称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该病发生的比例高达40%,而一旦超过50岁,则这个比例更会高达90%。随着椎间盘功能的不断恶化,该病则会进一步发展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弯曲等更为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理研究尚不明确。现有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例如卧床休息、抗炎止痛、理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能够缓解患者急性的疼痛,但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必须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考虑突出髓核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手术治疗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但费用高,感染风险较高,并且长期效果不肯定。因此,在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随着近年来相关机理的深入研究,如何建立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特效疗法是摆在医疗和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科学界对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的主流学说认为,椎间盘退变的进展可能会涉及一些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其中白介素-1 β(IL-1β)的作用已经被广泛报导。IL-1 β的异常上调表达增加可诱导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的异常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NF-kB是一种最常见的核转录因子,其在各种免疫反应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炎症反应中,NF-kB极其信号通路的活化或抑制会直接影响相关炎性因子的分泌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从而加速或抑制炎症反应的进程。然而,IL-1 β及NF-kB在椎间盘退变中发生发展的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长久以来,中药治疗一直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再开发,中药的有效成分,例如中药单体在治疗椎间盘退变方面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的报道屡见不鲜。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而三七自古以来就以活血化瘀的功效着称,因此,三七总皂苷在医疗领域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目前的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肺炎、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有良好的疗效,而在骨科疾病中,三七总皂苷也被广泛应用与骨折、骨创伤、骨质疏松及软骨损伤的治疗中。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间的信号通路,促进骨以及软骨的生成,而动物研究的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还可以有效调控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并且具有抗血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功效。而这些过程可以有效的修复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促进骨损伤处的愈合、增加骨密度并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从而发挥其治疗效果。在目前的基础研究中,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是最为常见的研究手段。其中,各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研究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的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研究中,由于临床标本获取困难,并且缺乏对照,因此,通过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很好的进行替代和补充,为该病病因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良好的研究手段。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探索出大量用于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而其中,腰椎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实用,且非常可靠的可以快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手段。目前该方法已被大量的文献报道,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此项研究中,我们将首次探讨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作用,通过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通过体内给药以及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探讨研究三七总皂苷治疗退变的腰椎间盘的潜在可能性,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以后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目的:1)明确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大鼠组织及血液中IL-1 β及其它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缓椎间盘的退变。2)明确是否在细胞层面,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调控NF-KB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及髓核细胞的退变。实验方法:1)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建模组、建模组+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腰椎穿刺法根据之前文献的报道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将大鼠麻醉后,呈俯卧姿势固定于手术台上,使用Faxitzon仪确定其腰椎节段后,用20ml注射器针头刺穿其第4-5椎间盘,以模拟机械损伤下导致的椎间盘退变,假手术组仅将针头刺入皮下后便拔出。建模两周后,使用MRI的方法确定每只大鼠椎间盘的退变情况。2)三七总皂苷的给药方法待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成功建立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仅以生理盐水进行每日灌胃,而三七总皂苷低、中、高组则分别按照10mg/(kg.d)、20mg/(kg.d)、40mg/(kg.d)的剂量进行给药,整个过程持续2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下其椎间盘组织,并且剔除其周围多余的肌肉与脂肪,存在-800C冰箱备用。3)大鼠椎间盘组织中病理学检查及退变程度的判断使用HE染色方法对各组中椎间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多糖等的表达以判定组织中椎间盘退变的程度。4)大鼠组织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分别使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处理组以及未处理组中炎性因子IL-1 β、IL-6等的表达情况。5)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及鉴定待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成功建立后,将大鼠麻醉后,大鼠麻醉后,呈俯卧姿势固定于手术台上,进行消毒后切开皮肤,剪断腰椎,收集细胞,之后将其置于培养瓶中,利用差异贴壁的方法进行培养纯化,并进行鉴定与培养。通过细胞H&E染色的方法对髓核细胞进行染色鉴定,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多糖等的表达以判定各组细胞椎间盘退变的程度。6)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及髓核细胞中NF-kB相关信号通路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验证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使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炎性因子IL-1 β、IL-6等的表达情况。此外,为了明确NF-k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这一过程,我们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验第一部分中的组织和第二部分细胞中检测比较各组中NF-kB及其相关信号蛋白,如MMP-9,Bcl-2等的表达,以明确NF-kB相关信号通路是否在三七总皂苷改善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果:1.三七总皂苷处理对IDD模型大鼠的影响PNS处理后,Ⅰ型胶原和GAG的表达明显降低,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着增加;ELISA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PNS可显着降低IDD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p<0.05),而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三七总皂苷在体外对髓核细胞的影响从正常大鼠和IDD大鼠中分离了髓核细胞,并检测了 PNS对NP细胞的影响。发现20、50mg/L PNS处理显着降低IDD大鼠髓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 β和IL-6的分泌(p<0.05)。3.三七总皂苷对IDD大鼠体内及IDD大鼠髓核细胞中NF-κ B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大剂量、高剂量的PNS治疗可显着降低IDD大鼠体内NF-kB、MMP-9的表达,同时在体外实验中,PNS也可显着降低IDD大鼠NP-细胞中NF-kB、MMP-9的水平(p<0.01)。PNS处理导致IDD大鼠椎间盘组织中I型胶原和GAG表达明显降低,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增加;体外培养NP细胞,用PNS处理细胞后,其培养上清液中IL-1 β和IL-6也减少;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高浓度的PNS对Bcl-2的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MMP-9和NF-KB的表达则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结论:PNS可通过调节IL-1 β/NF-KB信号通路减缓椎间盘退变。

姜小华[6](2016)在《降钙素对DH豚鼠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潜在保护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降钙素对DH豚鼠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月龄Dunkin Hartley(DH)豚鼠腰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是否存在增龄性自发退变;给予一定剂量降钙素(calcitonin,CT)干预,观察降钙素对该模型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防治效果。方法:1 42只雌性3月龄DH豚鼠随机分为2大组,对照组24只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并分别于实施干预前(3月龄)、干预3个月(6月龄)、6个月龄(9月龄)和9个月(12月龄)后处死,实验组给予降钙素干预(8μg/kg/day,密盖息,诺华制药),分别干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后处死,两组每个时间点均处死6只动物。2取L4-L6腰椎及椎间盘进行脱钙及常规石蜡包埋,制备4-μm切片并行VG染色,观察椎间盘的病理学改变并根据组织学评分系统对腰椎间盘的退变(lumbar vertebral degeneration,LVD)程度进行评分;测量L5-6椎间盘高度,测量左、中、右三个高度,取平均值,并与L6椎体高度作比;测量骨性终板多孔率以及骨性终板与软骨终板的比例。结果:1各组DH豚鼠体重变化:随着月龄的增高,豚鼠体重逐渐升高,与前一时间点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VG染色形态学观察发现:对照组3月龄组和6月龄组动物的腰椎间盘组织学无退变表现,9月龄组动物腰髓核较6月龄变窄,部分标本尾侧髓核与纤维环界限不清,中层部分失染,细胞数量减少,簇集现象较重;12月龄组椎间盘变形明显,髓核细胞丢失,粘液变性,纤维环完整性差,终板软骨及生长板软骨与软骨下骨界限模糊不清,软骨细胞变形坏死,且排列紊乱,深层有增殖细胞团生成。9月龄CT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环仍致密及髓核相对饱满,终板软骨及生长板软骨显着骨化。同月龄CT干预组动物椎间盘更宽,髓核细胞更多,髓核与纤维环边界也更清晰;3椎间盘组织学评分显示:对照组随着DH豚鼠月龄增高,评分也不断升高,3、6月龄组间无明显差异,其余各组之间评分统计均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CT给药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椎间盘高度:该模型椎间盘高度由3月到6月呈现增高趋势,9月龄时开始下降,12月龄较9月龄显着降低(P<0.05),12月龄CT治疗组椎间盘高度显着高于12月龄对照组。椎间盘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9月龄对照组较6月龄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12月龄CT治疗组椎间盘高度与椎体高度的比值显着高于12月龄对照组(P<0.05);5骨性终板面积比:9月龄和12月龄对照组骨性终板面积占总终板面积比显着高于3月龄和6月龄,12月龄CT治疗组该比值显着低于12月龄对照组(P<0.05)。第二部分降钙素对DH豚鼠腰椎间盘二型胶原、糖胺聚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月龄DH豚鼠腰椎间盘的组织中二型胶原、蛋白聚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及降钙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模型基质代谢的增龄性变化及降钙素的作用。方法:1 42只雌性3月龄DH豚鼠随机分为2大组,对照组24只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并分别于实施干预前(3月龄)、干预3个月(6月龄)、6个月龄(9月龄)和9个月(12月龄)后处死,实验组给予降钙素干预(8μg/kg/day,密盖息,诺华制药),分别干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后处死,两组每个时间点均处死6只动物。2取L4-L5腰椎及椎间盘进行脱钙及常规石蜡包埋,制备4μm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L4-5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中二型胶原、糖胺聚糖以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表达情况,应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对免疫组化阳性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计算,定量分析各组L4-5椎间盘中阳性细胞表达差异。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二型胶原、糖胺聚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椎间盘和髓核均有阳性表达,着色浅黄或棕黄色不等,具体表达情况如下:二型胶原在髓核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3月龄至9月龄动物二型胶原在髓核中的表达逐渐升高,12月龄动物二型胶原的表达下降,显着低于9月龄(P<0.05)。12月龄降钙素干预组二型胶原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二型胶原在纤维环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二型胶原在纤维环中的表达高峰在6月龄,随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P<0.05)。12月龄降钙素干预组二型胶原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糖胺聚糖在髓核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3月龄至9月龄动物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逐渐升高,12月龄动物糖胺聚糖的表达下降,显着低于9月龄(P<0.05)。12月龄降钙素干预组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糖胺聚糖在纤维环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3月龄至9月龄动物糖胺聚糖在纤维环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并达到高峰,12月龄动物糖胺聚糖的表达下降,显着低于9月龄(P<0.05)。12月龄降钙素干预组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髓核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3月龄至9月龄动物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逐渐升高,12月龄动物糖胺聚糖的表达下降,显着低于9月龄(P<0.05)。9月龄降钙素干预组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纤维环中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IOD分析结果示3月龄至9月龄动物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逐渐升高,12月龄动物糖胺聚糖的表达下降,显着低于9月龄(P<0.05)。6、9和12月龄降钙素干预组糖胺聚糖在髓核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第三部分降钙素对DH豚鼠椎体骨密度、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月龄DH豚鼠椎体骨密度、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探讨该模型上述指标的增龄性变化及降钙素的干预效果。方法:1 42只雌性3月龄DH豚鼠随机分为2大组,对照组24只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并分别于实施干预前(3月龄)、干预3个月(6月龄)、6个月龄(9月龄)和9个月(12月龄)后处死,实验组给予降钙素干预(8μg/kg/day,密盖息,诺华制药),分别干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后处死,两组每个时间点均处死6只动物,留取所有椎体,检测以下指标:1骨密度检测:取L3-L5椎体,去除附着软组织,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豚鼠L3-L5椎体的骨密度。2 Micro-CT分析:取L6椎体行Micro-CT检测,分析该节段松质骨骨量和微观结构。感兴趣区为距离两侧生长版1mm以内,直径1.5mm的圆柱体,计算椎体骨小梁结构数据:相对体积(bone volume/trabecular volume,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定量分析椎体骨结构参数。3生物力学分析:取L2椎体去除附着肌肉及软组织,打磨成上下面平行,约5mm高标本进行椎体生物力学测定,以0.5 mm/min速度进行压缩试验,计算椎体极限负荷(maximum load),屈服应力(yield stress),极限应力(maximum stress)及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用以评价大鼠腰椎椎体骨组织特性。结果:1腰椎3-5椎体及其间盘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对照组与3月龄比较,6、9和12月龄BMD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给药组较相同月龄对照组BMD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icro-CT检测结果:12月龄DH豚鼠BV/TV值显着低于其余月龄组,Tb.Sp和SMI显着高于其余月龄组(P<0.05),12月龄给药组BV/TV显着高于同月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体生物力学分析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高,对照组最大载荷(maximum load)、最大应力(maximum stress)、屈服强度(yield stress)、弹性模量值升高,与3月龄比较,6、9、12月龄组上述指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12月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给药组最大载荷(maximum load)、最大应力(maximum stress)、屈服强度(yield stress)值均显着高于同月龄对照组,6月龄给药组弹性模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雌性DH豚鼠的IVD存在退变性改变,其病变程度随动物月龄增长呈现逐渐加重趋势。因此,DH豚鼠是一种可靠的原发性IDD动物模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IDD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IDD发生的机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2与9月龄动物相比,12月龄DH豚鼠椎间盘组织中二型胶原、糖胺聚糖的含量显着下降,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降钙素干预可显着抑制上述改变,提示降钙素对该模型椎间盘退变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此有关。3给予CT干预能改善椎体松质骨微观结构,维持其生物力学性能从而改善椎间盘生物学环境,发挥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王春祯[7](2013)在《带蒂脂肪片的解剖及其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腰3动脉在腰背肌筋膜的血供分布并探讨其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6例12侧尸体标本的解剖,观测腰椎节段血管的走行路径及腰3动脉分支在腰背肌筋膜的血供分布情况。获得长期随访的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中,有9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按治疗方法分成3组:治疗I组31例,治疗Ⅱ组29例,对照组30例。I组以腰3动脉为蒂的脂肪片覆盖在腰椎椎板开窗处;Ⅱ组术后将2ml几丁糖从硬膜外导管注入椎板开窗处硬膜及神经根周围;对照组和其他两组一样,在单侧椎板开窗的基础上,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摘除,对狭窄的神经根通道进行潜在的减压。90例患者术后随访6-10年,平均6年9个月。60例患者行MR检查。随访结果采用汉化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libility index)作为标准,对患者术后8周及长期随访结果的功能障碍相应得分相加后,与最高分数合计的总分相除得出的百分比,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各组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结果分别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MR分级与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腰3节段动静脉和腰4节段动静脉,行走在腰椎椎体侧面中间凹陷形的浅沟内,均有交通支与其伴行,二者的走行路径较固定,而腰5节段动静脉走行路径变化较多见。腰3动脉背侧支较粗,在穿出腰3、4横突间韧带后血管外径1.46±0.02mm,穿出胸腰筋膜后,从穿出点到骶棘肌外侧缘胸腰筋膜点血管长男7.0±0.7cm,女6.9±0.6cm,并在真皮下形成很丰富的毛细血管网。2、术后8周临床疗效评价: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各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间疗效无差别。长期随访临床疗效评价:两两比较治疗Ⅰ组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Ⅰ组疗效均优于其它两组;其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Ⅱ组与对照组各组间疗效无差别。3、对60例患者的MR分级与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硬脊膜受压越严重,长期随访结果疗效越差。结论1.古薄今解剖发现带蒂脂肪片血供丰富,其临床上预防硬膜囊周围瘢痕形成具有可行性。2.带蒂脂肪片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术后硬膜囊及神经根周围瘢痕的形成具有较好的近期和长期疗效,进一步验证了临床解剖结果,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刘超[8](2011)在《糖尿病对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影响: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营养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作为全身最大的无血管组织,任何对椎间盘周围毛细血管网产生的干扰都是对椎间盘营养供给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易感因素。糖尿病不但引起体内代谢紊乱,而且极易诱发周围微血管病变。因此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可能也是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之一。糖尿病同时伴发下腰痛患者往往在日常生活和治疗过程中承受更大的痛苦和受到更多的限制。尽管有少量文献报道,但是关于糖尿病与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相关性及其具体机制并未深入研究。此外,糖尿病时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以及影响代谢的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仍不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影像学观察,研究糖尿病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分析椎间盘和终板Modic退变在下腰痛伴或不伴糖尿病患者中分布的异同;2.通过观察经典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糖尿病状态时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探讨糖尿病大鼠模型是否能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动物模型:3.通过研究糖尿病大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深入探讨糖尿病对水分、胶原和蛋白多糖,以及与之相关的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这些代谢因子的变化在糖尿病椎间盘退变中的意义。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0年以下腰痛为主述来我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7例,以及同期至我院行其它择期手术患者145例,比较糖尿病在两组患者间的构成比;通过影像学MR1分析和比较椎间盘退变和终板Modic退变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对下腰痛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进行评价;2.取20只SD大鼠,利用STZ诱导辅以高糖高脂饮食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另取20只SD大鼠做对照;对模型进行不同时间点(造模前、4周、8周和12周)的影像学研究,分析X线上椎间盘高度指数和T2加权像MRI椎间盘信号强度的变化;同期取部分样本做HE常规染色和Safranin O染色,在排除其它可能致椎间盘退变偏倚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糖尿病在动物模型上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3.对糖尿病状态时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的分布与含量进行生化学研究,包括测定髓核水分含量,DMMB)去测定GAG含量,和免疫印迹测定Ⅰ型、Ⅱ型胶原以及aggrecan蛋白的含量变化;利用实时定量PCR对椎间盘代谢相关因子MMP-3、BMP-2、TIMP-1的m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在下腰痛患者中糖尿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它择期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P<0.01);糖尿病患者并发其它严重合并症,特别是高血压(P<0.01)和骨质疏松(P<0.05)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椎间盘退变Ⅲ级在非糖尿病患者中比例明显较糖尿病患者多(P<0.05),但是椎间盘退变Ⅴ级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增多(P<0.05)Modic退变2型在糖尿病患者中分布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医师测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手术优良率并无差异:两者在术前术后VAS评分和ODI改善率上并无明显差别(P>0.05):2.STZ诱导辅以高糖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观察期内实验组大鼠平均血糖值仍保持在16.7mmol/L以上,具有良好的模型稳定性;影像学X线观察发现实验组大鼠造模后4周椎间隙开始出现狭窄,椎体逐渐失稳,第12周时椎间隙狭窄明显,并出现骨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第8周和第12周实验组椎间隙明显狭窄,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1)。T2加权像MRI上随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椎间盘信号降低的趋势越明显,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椎间盘信号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期HE染色和Safranin O染色也证明椎间盘有明显的退变,这些改变与影像学有较好的相关性;3.糖尿病椎间盘的细胞外基质中,水分含量在实验组椎间盘中逐渐减少,第8周和第12周时分别为(68.2±6.2)%和(60.1±9.7)%,显着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GAG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第8周时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发现实验组大鼠椎间盘中aggrecan蛋白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到第8周时表达最低,而第12周时其表达又略有增加;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自第8周开始,在糖尿病模型大鼠椎间盘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且一直持续到第12周;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减少,至第12周时最低;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实验组MMP-3在8周时(?)nRNA水平表达明显增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之后继续升高,至第12周时为(8.5±1.3)倍(P<0.01);BMP-2在第4周时表达升高至(5.4±2.1)倍,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显着差异(P<0.05),但此后又呈下降趋势,至第12周时已降至造模前的水平TIMP-1仅在第12周时有显着高表达(P<0.05)。研究结论:1.糖尿病是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其它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增高;椎间盘退变的终末期与Modic退变2型比例在糖尿病患者中较多;但是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手术疗效并无差别;2.以STZ辅以高糖高脂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研究糖尿病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动物模型;糖尿病状态时大鼠椎间盘退变的进展加速:3.糖尿病状态时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中主要成分水分和aggrecan蛋白含量减少,Ⅰ型/Ⅱ胶原比例增加,椎间盘内代谢紊乱,代谢相关因子的异常变化很可能是造成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紊乱并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因素。

高松,刘海鹰,钱亚龙[9](2010)在《腰椎管狭窄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腰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对腰椎管狭窄症及脊髓损伤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腰椎管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探讨病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

张喜善[10](2008)在《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颈椎黄韧带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DLF)表现为黄韧带的增生、肥厚和骨化,黄韧带的退变导致其弹性下降,预张力的作用丧失,当脊柱后伸时,颈椎黄韧带不是缩短,而是出现皱褶或折叠而凸入椎管,使椎管容量明显减小,以致压迫颈髓及神经根,尤其在合并颈椎间盘突出或关节突增生肥大时,可使颈椎管的有效空间进一步减小,从而引起一系列颈椎疾患,如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颈椎黄韧带叠压症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黄韧带退变所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常见,这些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许多情况下手术又具有一定的风险,如胸椎黄韧带骨化造成的椎管狭窄,手术容易出现截瘫等并发症,另外,椎管的狭窄绝大多数发生在盘-黄间隙(interdiscoligamentous space)水平,这也是神经受压最常见的部位,因此,如何预防或延迟黄韧带肥厚、退变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Sairyo K等人认为黄韧带的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累积的机械应力的增加是造成黄韧带纤维化(fibrosis)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背侧面(dorsal aspect)的黄韧带受到牵拉刺激后,其纤维化程度更为明显。而且发现在黄韧带中有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nflammation-related gene)的表达。VonMisses等的研究也显示,位于背侧的黄韧带纤维比两端的黄韧带受到较高的应力。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黄韧带退变早期阶段对黄韧带的退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刺激间质纤维化,尤其是在黄韧带肥厚早期阶段。目前对于黄韧带纤维化及黄韧带肥厚分子水平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黄韧带退变的始动因素还未见报道,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DLF发病机制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建立合理的实验动物模型,从多角度对颈椎黄韧带退变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黄韧带肥厚病人80%以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脊柱后凸患者中60%发生了韧带的肥厚,说明脊柱的前屈导致局部黄韧带所承受的牵张力增高,在黄韧带退行性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应用颈后肌肉切除的方法建立起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大鼠黄韧带退变动物模型,应用投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动力失衡大鼠黄韧带早期(2月内)变化规律,并与对照组、肌肉剥离组黄韧带标本进行对照研究,从多个角度探索颈椎动力失衡对颈椎黄韧带退性形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的清洁级Wistar健康雄性大鼠120只,重量195-215g,随机分为3组,A组为颈后肌肉切除组,B组为颈后肌肉剥离组,C组为对照组。颈后肌肉切除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沿棘突及双侧椎板向两侧剥离椎旁肌,上下剥离范围为2cm,横向分别切断浅层的颈阔肌、颈斜方肌、头颈菱形肌及深层的颈夹肌、头、颈、寰最长肌、颈髂肋肌、头半棘肌,并切除1.5cm长一段,防止断端愈合,逐层缝合切口。颈后肌肉剥离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沿棘突及双侧椎板向两侧剥离椎旁肌,上下剥离范围为2cm,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缝合切口。术后15天、术后30天、术后60天,各组取实验动物8只,拍摄颈椎正、侧位CR片。运动功能评价:各组大鼠单笼自由放养,分别于术后3d、5d、15d、30d、60d对各组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实验中将大鼠身体纵轴与斜板纵轴一致,分别采用大鼠头高位和头低位,测试大鼠能够停留在橡胶斜板上10秒的斜板最大倾斜角度,取两个角度的平均值作为大鼠斜板实验值,本方法参考宋沛松的方法并稍加改进。术后3d、5d、15d、30d、60d共五个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每组取3只大鼠,甲醛灌注处理后,显微镜下取出其颈5~6、颈6~7椎板间隙黄韧带,置于小标本瓶内预冷的戊二醛固定液中,4℃保存,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每个时间点取大鼠5只,将所取得的标本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ABC法染色,光镜下观察黄韧带组织内内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情况;按TRIzol Reagent说明书提取总RNA,检测RNA完整性,以randerm primer为引物合成cDNA,将PCR产物进行纯化、检测,将TNF-αmRNA PCR产物的灰密度值与管家基因β-actin的灰密度值之比作为TNF-αmRNA相对含量,为TNF-α的半定量值,观察内源性TNF-α在颈椎动力失衡大鼠黄韧带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X-线检查:肌肉切除组:术后15天CR显示大鼠颈椎生理屈度自然,椎间隙无狭窄,无骨赘形成。术后30天,大鼠颈椎生理屈度与术后15天相比变化不大,个别大鼠椎间隙略狭窄,未见明显骨赘形成。术后60天,大鼠颈椎生理屈度变化仍然不大,但出现颈椎间隙变狭窄,椎体前缘轻度骨质增生,关节突间关节及钩椎关节有硬化表现;肌肉剥离组与对照组术后15天、术后30天及术后60天时的CR表现未见明显异常改变。2.运动功能评价:术后3天、5天,肌肉切除组较肌肉剥离组、对照组功能角度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着性,术后15天,差异仍然有显着性,p*+<0.05,而术后30天及术后60天,肌肉切除组与B、C两组同时间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3.超微结构观察: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变化不大,表现为纤维细胞数量少,胞浆少,胞核细长,细胞器数量少,线粒体呈幼稚状态,线粒体嵴显示不清;弹力纤维排列规则、致密,纤维横纹规律,明暗带相间排列,暗带间距离相等;可清楚显示出纤维束呈波浪状排列。肌肉切除组:3天时,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细胞粗短,胞浆丰富,内质网增大、增粗,排列规则,线粒体数量多,嵴突起,体积大,部分内外膜不完整,呈代谢活跃状态,胞内散在高电子密度颗粒,成纤维细胞周围有新形成的少量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弹力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规整,有明显规律的周期性明暗带,但弹力纤维较正常对照组略变粗,纤维间质成分增多。5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较3天时有所减少,细胞外观仍粗短,胞浆丰富,内质网形态规则,线粒体数量较多,嵴突起,内外膜不完整,呈代谢活跃状态,成纤维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排列仍规整,明暗带周期性条纹规律,纤维较正常对照组仍略粗。15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变得细长,但胞质仍较丰富,细胞器数量下降,线粒体内嵴显示不清晰,表现为功能下降状态,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较5天时明显增多,结构致密,粗大,纤维排列较紊乱,明带与暗带排列不规整,间距不等;弹性纤维间隙增宽,纤维间隙内有较多的基质成分。30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细长,胞核染色深,胞浆量少,细胞器进一步变少、浓缩,线粒体嵴不易分辨,许多视野中见不到成纤维细胞。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粗细不等,但可见清晰的明暗交替的带状条纹,排列较规整。纤维束粗大呈波浪状。60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形态接近纤维细胞,胞浆及细胞器明显减少,纤维束排列规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粗大,纤维间隙内仍有较多的基质成分。肌肉剥离组:各时间点纤维细胞数量少,胞体细长,细胞质少,线粒体数量少,内质网稀疏呈泡状。弹性纤维排列致密、规则,明暗带相间排列,暗带间距相等;能清楚显示出纤维束呈波浪状排列。未见明显的弹力纤维断裂等情况,与正常大鼠黄韧带超微结构相似。4.HE染色结果:大鼠颈椎黄韧带组织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组织,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维呈亮粉红色,二者不易区分,黄韧带纤维间有少量的纤维细胞。肌肉切除组:3天时韧带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胞核呈圆形、椭圆形,周围纤维组织稀少;术后5天,韧带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目仍然较多,胞核略细长呈椭圆形,周围纤维组织疏松稀少;术后15天,纤维组织逐渐增加;术后30天可见成纤维细胞被染成深褐色,数量较多,呈长梭形,周围有大量肥厚的纤维组织,纤维束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术后60天,纤维束明显肥厚、增粗,排列紊乱,缺乏规律性波浪状走行。对照组及肌肉剥离组:术后各时间点组织学变化不大,均可见纤维组织排列规整,呈明显波浪状排列,无明显纤维束断裂等情况,黄韧带纤维间有少量的纤维细胞。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中黄韧带的纤维组织中TNF-α多无阳性表达,染色不明显,因此大部分显示不清晰,而只有组织染色阳性的部位组织结构显示清晰。肌肉切除组:术后3天出现黄韧带强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胞浆及胞膜呈浅黄色或棕黄色,细胞间质及纤维组织内无明显表达;术后5天时TNF-α表达最强,胞浆呈棕褐色,细胞间质呈阳性表达;术后15天表达开始减弱,胞浆呈棕黄色,细胞间质有局灶性淡染区;术后30天表达较15天时减弱,胞浆呈浅黄色,细胞间质偶有淡染区;术后60天,成纤维细胞变细长,已表现为纤维细胞形态,部分成纤维细胞胞浆内仍有淡黄色表达,细胞间质内无明显阳性表达。肌肉剥离组及对照组:未见TNF-α明显的阳性表达。6.RT-PCR: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TNF-α的RT-PCR产物为363bp,经DNA测序证明片段为TNF-α。组内比较:颈后肌肉切除组:术后3天可见到TNF-αmRNA的表达,5天时达到高峰,15天、30天、60天时依次逐渐下降,3天、5天时TNF-αmRNA的表达较后三个时间点明显为高。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表达均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颈后肌肉切除组与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Wistar大鼠黄韧带的结构和功能接近人类,切除颈后方的肌肉,大鼠出现了低头行走的异常行为模式,颈椎黄韧带受到了过度牵拉刺激,成功建立起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动物模型,本实验模型对研究黄韧带退变简单、易行,是目前研究黄韧带退变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这与人类长期低头工作造成的颈椎退行性变,最终形成颈椎病的情况十分相似。2.大鼠颈后方肌肉再生能力较强,术后二个月,大鼠步态完全正常,能够正常觅食,因此,本动物模型最为适合于观察颈椎动力失衡早期对黄韧带的影响,是否适合于观察长期颈椎动力失衡对黄韧带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3.大鼠颈椎动力失衡X线早期表现为颈椎间隙的变窄,关节突间关节硬化,而颈椎生理屈度的变化出现较晚;颈椎后方肌肉切除造成的颈椎动力失衡,可以明显加速黄韧带纤维组织的增生、排列紊乱,黄韧带发生肥厚、退变。4.颈后肌肉切除术后早期,黄韧带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周围新形成少量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随着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逐渐向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周围胶原纤维不断增多,术后二个月,成纤维细胞形态接近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纤维束排列规整、粗大,纤维间隙内仍有较多的基质成分。5.大鼠颈后方肌肉切除术后各时间点黄韧带中都有TNF-α的阳性表达,3天、5天时表达明显,术后30天,其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6.颈后肌肉剥离及对照组大鼠黄韧带中,TNF-α的表达水平非常低,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未能看到阳性表达,而在RT-PCR法可以测到弱阳性表达,与肌肉切除组大鼠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7.大鼠颈椎动力失衡可以使黄韧带中TNF-α的表达明显增强,内源性TNF-α可能在黄韧带的退变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实验性腰椎椎管狭窄的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性腰椎椎管狭窄的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诱发电位概述
        1.1.1 体感诱发电位
        1.1.2 运动诱发电位
    1.2 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1.2.1 挫伤模型
        1.2.2 横切损伤模型
        1.2.3 错位损伤模型
        1.2.4 压迫损伤模型
        1.2.5 牵拉损伤模型
        1.2.6 化学损伤模型
    1.3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异质性研究现状
        1.3.1 原发性生物力学机制
        1.3.2 继发性分子学机制
        1.3.3 病理学改变
        1.3.4 临床诊断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2.1 控制挫伤动量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胸脊髓错位损伤模型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节段性腰动脉结扎建立大鼠缺血脊髓损伤模型
        2.4.1 材料和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不同位置脊髓损伤
    3.1 不同位置脊髓挫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不同位置脊髓牵拉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不同位置脊髓错位损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诱发电位模式特征识别不同模式脊髓损伤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卧床休息
        1.2.2 药物治疗
        1.2.3 物理治疗
        1.2.4 运动疗法
        1.2.5 手术治疗
        1.2.6 再生疗法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4.1 中药方剂
        1.4.2 推拿手法
        1.4.3 针刺治疗
        1.4.4 功法锻炼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1.6.1 中药单体研究
        1.6.2 中药复方研究
        1.6.3 针刺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1.4 合并用药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2.2.1 基线比较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2.3 讨论
        2.3.1 疗效分析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2.3.5 安全性评价
    2.4 创新点与不足
        2.4.1 创新点
        2.4.2 不足与展望
    2.5 结论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3.2.2 实验分组
        3.2.3 干预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样本取材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3.3.8 RT-qPCR实验方法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5 实验结果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3.5.2 免疫组化结果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3.5.4 RT-qPCR检测结果
    3.6 讨论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3.7 创新点与不足
        3.7.1 创新点
        3.7.2 不足与展望
    3.8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实验模型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下骨退变的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从腰椎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理解下腰痛的发生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B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缩略语表
致谢

(6)降钙素对DH豚鼠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潜在保护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降钙素对DH豚鼠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降钙素对DH豚鼠腰椎间盘二型胶原、糖胺聚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降钙素对DH豚鼠椎体骨密度、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小富含亮氨酸的蛋白多糖和小核糖核酸在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带蒂脂肪片的解剖及其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糖尿病对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影响: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目录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尿病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其与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与组织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糖尿病大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和代谢相关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腰椎管狭窄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腰椎管狭窄模型
    1.1 Delamarter狭窄带法
    1.2 硅片填充法
    1.3 球囊导管压迫法
2 慢性腰椎管狭窄模型
    2.1 骨粒回植法
    2.2 环扎法
    2.3 螺钉拧入法

(10)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黄韧带退变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退变早期黄韧带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动力失衡早期黄韧带中TNF-α的基因表达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编写论着一览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The Expression of TGF β1 and BMP-2 in the Experimental Ligamentum Flavum of the Unstable Cervical Spine
Mechanical Mechanism and Relative Problems of Lumbar Traction

四、实验性腰椎椎管狭窄的神经功能及组织学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D]. 李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阿仑膦酸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张楠.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5]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D]. 张宗余. 苏州大学, 2018(04)
  • [6]降钙素对DH豚鼠自发性腰椎间盘退变的潜在保护作用及机制[D]. 姜小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8)
  • [7]带蒂脂肪片的解剖及其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的临床研究[D]. 王春祯. 泰山医学院, 2013(01)
  • [8]糖尿病对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影响: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D]. 刘超. 浙江大学, 2011(12)
  • [9]腰椎管狭窄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高松,刘海鹰,钱亚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01)
  • [10]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D]. 张喜善. 山东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实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神经功能和组织学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