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法负重下腰椎前后反应的研究

大手法负重下腰椎前后反应的研究

一、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瑞[1](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胡华[2](2013)在《“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探索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评价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方法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志愿者第12胸椎以下双侧股骨上端以上范围,得到的CT原始影像图片879张,以DICOM格式存储;将DICOM格式的CT图片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蒙面”编辑,利用其三维重建功能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几何模型;将模型导入geomagic12进行精修(减少噪音、松弛、删除钉状物、快速平滑、砂纸、填充孔、自动修补功能),以利于网格划分,确定三角形无自相交后输出模型;将geomagic12精修过的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10,划分四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与相关韧带。参照相关文献设置模型各部分材料属性,以双侧股骨上端下表面为边界,模拟腰椎斜扳手法、坐位旋转手法以及牵扳手法加载三个不同工况(①工况1:不加载荷,单纯右旋15°;②工况2:前屈15°,纵向加载300N,右旋15°;③工况3:前屈15°,牵引300N右旋15°),参考前期实验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加载,运算模拟腰椎三种手法下模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根据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将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改变腰椎前屈和侧弯参数,设计四种不同的工况(④X轴:前屈15°,Y轴:侧曲15°,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⑤X轴:前屈15°,Y轴:侧曲9°,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⑥X轴:前屈20°,Y轴:侧曲12°,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⑦X轴:前屈15°,Y轴:侧曲20°,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将相关数据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运算手法作用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结果①得到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骶髂韧带、骶结节韧带、髂腰韧带、腹股沟韧带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290771个节点,1321886个四面体单元,296个spring单元。②不加载荷,单纯旋转15°工况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及各韧带的位移值和应力值与牵引和加载相比,各项指标明显普遍较小。③同时旋转15°,纵向加载和牵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值总体趋势自上而下逐步减小;应力集中分布在椎弓根、腰椎小关节、骶髂关节、股骨颈处,右侧更明显。④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⑤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15°侧曲20°。⑥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递减的趋势。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各部位移由右前方向左后方递减的趋势递减。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位移:对骨质来讲,左髋关节以下基本没有什么位移,但是左髂腰韧带和、右骶棘韧带和右骶结节韧带却出现了明显的位移。⑦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递增的趋势。⑧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的应力没有出现规律性分布,应力集中在腰椎椎体右前部、椎弓、椎间小关节、骶髂关节以及右股骨颈等处,右侧更明显。⑨纤维环和髓核做为一个整体,和腰椎并不存在同步位移,相邻的椎体和椎间盘的位移相差1-3mm。纤维环和髓核的应力分布并不同步,而且差别比较大。结论1.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可以用于对“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2.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腰椎侧弯和前屈都是影响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各韧带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因素。相对来说,前屈对骨质的影响较大,侧弯对椎间盘的影响较大。3.“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可以调整小关节结构,松解腰椎小关节粘连,缓解小关节结构紊乱以及滑膜嵌顿引起的腰腿疼痛症状。4.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时注意选择手法旋转的方向,以及手法操作的合适力度,以免加重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

张成全[3](2009)在《五种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及实验方法,对滚法、点法、揉法、拍法、振法五种推拿按摩手法的动作技术特点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探索其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按摩推拿手法的动作特点和原理。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大部分:1数据采集,采用数字摄像机和计算机三维测力台,对三十位施术者的五种推拿按摩手法的施术过程进行记录;2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三十位施术者的五种手法,通过三维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提取每一位施术者每种手法的力学参数,包括不同方向力的大小,时间波形图、作用点轨迹图、水平力向显示图、手法频率、每一个波形的运行时间、每一个完整波形的峰值和谷值。根据不同手法的教学要求,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每一种手法的操作要领在三维力学分析仪上的描述,如波形要求,力量要求、频率要求、均匀程度要求等。根据提取的手法操作要领三维力学描述,在三十名施术者中推拿临床专家手法三维力学分析与初学者手法三维力学分析进行比较,从而阐释不同技术水平的施术者推拿手法操作的特点,然后根据阐释的特点与推拿手法操作要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推拿手法的三维力学分析是否能够阐明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结果:两组五种手法除揉法外,力值、频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五种手法的力值的变异系数和频率的变异系数专家组显着或极显着地低于对照组,说明专家组手法有较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结论:研究表明,计算机三维测力系统能够有效地记录手法的特征,并使研究者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五种按摩手法的动作特点,为探讨推拿按摩手法的量化描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为今后推拿按摩手法教学和考核的标准化做一定的基础性工作。

徐海涛[4](2008)在《腰椎手法推拿力的量化研究和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常用腰椎手法推拿力的大小以及手法过程中出现“咔哒”声响时对腰椎推扳力的值;(2)研究常用推拿手法的体位和角度,为手法的量化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进行腰椎推拿手法的有限元分析提供生物力学的模拟条件;(3)建立一个可视化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常用腰椎推拿手法作用,对其内在应力、矢量、变形和位移进行研究,为研究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探讨提高手法疗效的方法,减少手法的意外损伤提供一个直观的、可视化的研究平台;(4)探讨常用推拿手法操作时腰椎间盘、腰椎椎体和后部结构的位移、变形及内在应力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理、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1)应用压力传感器系统,测量并记录定点旋转手法作用过程中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推顶颈椎和腰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2)测量直腰旋转扳法操作时对左、右两侧肩部的推力和扳力;(3)测量进行腰椎斜扳手法、腰椎扭转扳法和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出现“咔哒”声响时对肩部和臀部的最大推扳力;(4)测量腰部后伸扳法、腰椎扭转后伸扳法、按腰扳肩法操作时对腰椎的按压力;(5)在进行手法操作时,对腰椎进行X线摄片,与手法操作前的X线片比较,测量出手法作用时腰椎前屈、后伸、侧弯的位移;(6)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名男性青年的腰椎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图像输入计算机。使用L4-5的CT图像,逐层重建L4-5的含有24990个结点,15652个块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7)根据手法原理,将常用腰椎推拿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9.0软件进行计算;(8)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椎体、后部结构、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内部变形和位移的变化过程;并将其结果与相应的生物力学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定点旋转手法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左、右手拇指对受试者第4腰椎棘突的推扳力分别为5.07±1.30kg和6.64±1.50kg;左、右手拇指对受试者第4颈椎棘突的推扳力分别为4.73±1.04kg和6.42±1.33kg;(2)直腰旋转扳法时术者对受试者肩部的推力为6.22±1.05kg,扳力为7.47±1.02kg;(3)腰椎斜扳手法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对受试者左、右肩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2.55±1.72kg和12.75±1.65kg,对左、右臀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3.59±1.63kg和13.27±1.20kg;对高、矮受试者肩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2.81±1.26kg和12.41±1.39kg,对高、矮受试者臀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3.63±1.35kg和13.50±1.09kg;对胖、瘦受试者肩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3.27±1.23kg和11.73±1.26kg,对胖、瘦受试者臀部推扳力分别为13.73±1.00kg和12.92±0.23kg;(4)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对受试者胸部和臀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0.72±1.65kg和11.82±1.33kg;(5)后伸30°和45°进行腰部后伸扳法(双测)时术者对受试者腰部的压力分别为4.84±0.56kg和6.34±0.93kg;(6)腰部后伸扳法(单侧)时术者手掌对受试者腰部的压力为8.49±1.31kg,膝部对受试者腰部的压力为10.56±1.12kg;(7)腰椎扭转后伸扳法时术者手掌对受试者腰部压力的大小分布于3.5-9.7kg之间,平均为5.90±1.58kg;(8)按腰扳肩法术者手掌对受试者腰部的压力的大小分布于6.2-9.4kg之间,平均为7.86±0.92kg;(9)腰部后伸扳法(双测)时L5下缘后部的相对位移为10.05mm,腰部后伸扳法(单侧)时L5下缘后部的相对位移分别为7.98mm,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时L4上缘前缘向前的相对位移为6.10mm,L4上缘右侧向右的相对位移为5.35mm;(10)腰椎斜扳手法作用时应力集中点位于关节突、椎弓跟,椎板等处,椎间盘的应力小于后部结构,从椎间盘中心到右侧有一个向后的扭转矢量,使椎间盘产生变形;(11)腰部后伸扳法(双测)作用时应力集中点位于双侧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处;整个椎间盘向后突出;(12)腰部后伸扳法(单侧)作用时应力集中点主要位于椎弓根、椎板、关节突和椎体的左侧,椎间盘左侧的位移矢量为向后向下,右侧的矢量为向前向上;(13)按腰扳肩法作用时应力集中点主要位于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整个椎间盘向后回缩;(14)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作用时椎间盘没有向后的位移和变形;(15)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椎间盘出现一个向右侧的扭转的变形,椎间盘左侧后部向前回缩。结论(1)在进行定点旋转手法时,术者拇指的推扳力大小与“咔哒”声响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对腰椎、颈椎棘突推扳力的大小也无显着性差异(P=0.155),但利手对左、右拇指的推扳力有显着的影响(P<0.001);(2)向左、右分别进行斜扳手法时,对左、右肩部平均推扳力无显着差异(P=0.655),对臀部的左、右侧的推扳力也一样(P=0.410),但对臀部的推扳力大于对肩部的推扳力(P=0.016),斜扳手法操作时所需推扳力的大小与身高无直接关系(P=0.226),但对身材肥胖者的手法操作比瘦弱者更费力(P=0.002);(3)腰椎斜扳手法对椎间盘是安全的,但是对于腰椎滑脱、峡部裂和关节突关节损伤的患者有一定危险,并且在椎间盘突出的对侧进行手法操作更为合理;(4)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是安全的;(5)腰部后伸扳法(双测)并不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峡部裂、腰椎滑脱和关节突关节损伤的治疗,使用腰部后伸扳法(单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该后伸其健侧的下肢;(6)按腰扳肩法能并不适用于有峡部裂、关节突关节损伤、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患者的治疗;(7)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向健侧操作更为合理。

汪国友[5](2006)在《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附: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46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西医对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病的有关文献,客观的论述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与对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动态,本文着重阐述了中西医对该病退变机理的研究,力求从该病的发病机理入手,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论文在论述原发性行退行性脊柱滑脱病的机理及总结临床中西医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选择46例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探讨中西医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并进行1-2年的随访追踪观察,以此来探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认为:非手术治疗的32例DS中,有效29例,有效率93.75%,与手术组治疗的14例中,有效13例,有效率92.3%,P>0.05复发率非手术组6.25%,手术组28.57%。两组在疗效上无明显的差异性.而在远期复发上,非手术组也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认为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中,非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手术创伤和高额的费用,患者满意率较高。

Michael Lee,房敏,许敬人,沈国权[6](2000)在《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
引 言
第一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第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五种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推拿按摩手法教学与考核
    综述二 推拿手法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前言
正文
    1.五种按摩手法介绍
        1.1 侧掌滚法
        1.2 掌揉法
        1.3 掌振法
        1.4 虚掌拍打法
        1.5 指按法
        1.6 按摩手法的要求
    2.实验器材介绍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器材介绍
        2.1.1 三维手法采集系统硬件
        2.1.2 三维手法采集系统软件
        2.1.3 三维手法采集系统的标定
        2.1.3.1 X-轴方向
        2.1.3.2 y-轴方向
        2.1.3.3 z-轴方向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式
        2.4 手法操作要领的三维力学描述
        2.5 五种手法操作要领的三维力学分析
        2.5.1 点按法
        2.5.2 滚法
        2.5.3 揉法
        2.5.4 拍法
        2.5.5 振法
        2.6 五种手法的信息处理
        2.6.1 点按法
        2.6.2 滚法
        2.6.3 揉法
        2.6.4 拍法
        2.6.5 振法
    3.五种推拿手法三维力学分析结果
        3.1 图形分析
        3.1.1 点按法
        3.1.2 滚法
        3.1.3 揉法
        3.1.4 拍法
        3.1.5 振法
        3.2 五种推拿手法相关信息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讨论
        4.1 点法
        4.2 滚法讨论
        4.3 揉法
        4.4 拍法
        4.5 振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腰椎手法推拿力的量化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常用腰椎手法推拿力的量化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压力检测系统
        1.1.2 手法操作者
    1.2 旋转类手法
        1.2.1 定点旋转手法
        1.2.2 直腰旋转扳法
    1.3 斜扳类手法
        1.3.1 腰椎斜扳手法(后扳)
        1.3.2 体型对腰椎斜扳手法推拿力的大小的影响
        1.3.3 腰椎斜扳手法(前扳)
        1.3.4 腰椎扭转扳法
        1.3.5 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
    1.4 后伸类手法
        1.4.1 腰部后伸扳法(双侧)
        1.4.2 腰部后伸扳法(单侧)
        1.4.3 腰椎扭转后伸扳法
        1.4.4 按腰扳肩法
第二部分 手法作用时腰椎空间位置的变化
    2.1 设备和人员
    2.2 位移的测量
    2.3 讨论
第三部分 常用腰椎推拿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3.1 建立第4腰椎和第5腰椎(L4-5)的有限元模型
    3.2 斜扳类手法
        3.2.1 腰椎斜扳手法
        3.2.2 腰椎侧卧位定位斜扳法
    3.3 后伸类手法
        3.3.1 腰部后伸扳法(双侧)
        3.3.2 腰部后伸扳法(单侧)
        3.3.3 按腰扳肩法
    3.4 旋转类手法
        3.4.1 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
    3.5 前景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立项
致谢

(5)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附: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46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基础研究
    1 脊柱稳定性维持及退变失稳后的生物力学分析
        1.1 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
        1.1.1 被动系统的稳定
        1.1.2 主动系统的稳定
        1.2 脊柱退变失稳的生物力学
        1.2.1 被动系统退变失稳
        1.2.2 主动系统的退变失稳
    2.滑脱的机理分析
        2.1 椎间盘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2 腰椎小关节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2.1 腰椎小关节的方向性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2.2 腰椎小关节的不对称性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2.3 腰椎小关节的骨关节炎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3 骨性结构的分析
        2.4 腰椎周围的肌肉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2.5 全身情况的变化与退行性脊柱滑脱
临床研究
    3.中医对退行性脊柱滑脱的认识
        3.1 中医的辨证内治
        3.2 中医的辨证外治
    4.现代医学的治疗
        4.1 非手术治疗
        4.2 手术治疗
        4.2.1 关于减压
        4.2.2 关于复位
        4.2.3 关于融合及内固定
    5.问题与展望
        5.1 关于腰椎间盘退变的问题
        5.2 关于小关节退变的问题
        5.3 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问题
        5.4 关于手术干预的方式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46例的临床观察
    1.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分度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2.研究过程
        2.1 研究设计
        2.2 分组方法
        2.3 研究实施方案
        2.3.1 非手术治疗
        2.3.2 手术治疗
        2.3.3 疗程
        2.4 观察指标
        2.4.1 主要疗效指标
        2.4.2 影像学评价
        2.4.3 安全性检测
        2.5 疗效评价
        2.5.1 治疗效果评价
        2.5.2 统计处理方法
        2.5.3 终止和退出
    3.临床研究资料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结果
        3.3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疗效与分析
        4.2 手法的重要性
        4.3 牵引的重要性
        4.4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4.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附表1: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标准
附表2:Marchetti和Bartolozzi脊柱滑脱改良分型
参考文献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声明

(6)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 果
4 讨 论
5 结 论

四、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D]. 胡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8)
  • [3]五种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分析[D]. 张成全.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4]腰椎手法推拿力的量化研究和有限元分析[D]. 徐海涛. 南方医科大学, 2008(06)
  • [5]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附: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退行性脊柱滑脱46例的临床观察[D]. 汪国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6]重手法加载对腰椎后前向反应的研究[J]. Michael Lee,房敏,许敬人,沈国权. 中医正骨, 2000(12)

标签:;  ;  ;  ;  ;  

大手法负重下腰椎前后反应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