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学物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激光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学物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激光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物理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激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1](2021)在《基于超分子作用实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有机固态发光材料由于其易设计、易制备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固体光波导、生物成像、传感等领域并获得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延迟荧光材料及磷光材料的出现更是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最初的延迟荧光材料及磷光材料设计方法中,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优化分子的结构来制备高性能的发光材料。研究期间,学者们总结了很多材料设计经验,如设计给体-受体结构实现较小的单线态与三线态能极差、引入重原子促进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引入孤对电子取代基促进系间窜越过程等。随着延迟荧光材料及磷光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学者们发现这些发光材料的性质不仅与分子的化学结构有关,聚集态结构及分子间的超分子作用也能影响发光材料的光物理性质。因此,进一步研究超分子作用与发光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发光材料性能突破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利用超分子作用对分子间的聚集态行为进行调控实现了一系列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及室温磷光(RTP)材料的设计,并通过对超分子作用的精确调节,实现了这些材料光学性质及力学性质的改变。同时,本论文也探究了这些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第2章中,我们制备了四种化合物1a、1b、2a及2b。这四种化合物在单分子状态下均无发光行为,但在晶体状态下,1a及1b却表现出TADF发射。晶体结构与理论分析表明,1a及1b晶体中以强氢键作用为基础单元构筑而成的超分子作用链与TADF发光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单分子状态下的分子会形成扭曲的激发态结构,以非辐射跃迁形式进行能量释放;晶体状态下,超分子作用链的存在会限制分子的激发态形成过程,最终实现不同于单分子状态下的、以辐射跃迁为主的激发态结构。晶体2a与2b中不存在超分子作用链,其激发态结构会形成与单分子状态下类似的扭曲结构,进而导致晶体不发光。基于这一体系,我们证明了晶体诱导型TADF的产生是由超分子作用捕获了新的激发态构象引起的。(2)第3章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 TADF到长余辉RTP的转变设计。我们首先基于分子1b的结构,通过引入Br原子实现了 TADF到RTP的光物理性质转变。晶体1与3的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对比表明,Br原子可以提供重原子效应,进而促进晶体结构中分子能级的分裂、增强系间窜越过程,使T1激发态成为优势激发态,最终使晶体实现RTP发射;同时,我们也推断出超分子作用链提供的强聚集态效应有可能削弱RTP发射。基于这种猜想,在化合物1的骨架基础上,我们将N原子连接的H原子替换为苯环取代基以增加分子间的距离、减弱聚集态效应,进而成功地设计了无重原子的RTP材料4,证明了合理强度的聚集态结构有利于产生RTP发射。最后,通过引入Br原子用以促进三线态激子的产生及π…π堆积结构用以限制激发态形成过程并稳定三线态激子,我们实现了长余辉RTP晶体材料5的设计。(3)第4章中,我们制备了具有刺激响应单/双磷光切换性质的多晶相晶体。在第3章中分子3的结构基础上,我们通过调整F原子取代基的位置,成功地设计了分子BrTA-F并得到了具有单重磷光发射性质的多晶相A及具有双重磷光发射性质的多晶相B。晶体结构表明,两种晶体都继承了超分子链状结构,确保了三线态发光性质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卤原子会与其他邻近分子形成不同种类的卤键作用,为产生多晶相奠定了基础。理论计算表明晶体B的光物理行为是反卡莎规则的,由于晶体B的T2激发态与T1激发态之间拥有较大的能极差及不同的激子跃迁形式,晶体B可以实现短寿命的T2发射及长寿命的T1发射。此外,晶体A与晶体B可以通过热处理/溶剂处理方式进行相互转换。基于这种刺激响应机制,我们建立了逻辑门传感实验,证明了两种RTP晶体材料在刺激响应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4)第5章中,我们发现了具有可控弹性弯曲与塑性弯曲性质的RTP晶体DBBZL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光波导领域。对于晶体的光学性质来说,π…π堆积构成的超分子作用链可以限制激发态形成过程、促进RTP的产生,但Br原子起到的作用有限。有趣的是,π…π堆积与Br原子提供的Br…Br相互作用及C-H...Br相互作用使晶体结构介于各向异性结构和各项同性结构之间,这种特殊的晶体结构赋予了 DBBZL晶体可控的弹性弯曲及塑性弯曲性质。在弹性弯曲过程中,π…π堆积可以作为缓冲外部应力的平台,实现晶体的弹性形变行为;在塑性弯曲过程中,Br原子提供的Br…Br相互作用及C-H…Br相互作用可以被破坏重组,进而发生弯曲面的相对滑移,实现晶体的塑性形变行为。鉴于DBBZL晶体具有良好的RTP发射及柔性性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首个基于RTP晶体的柔性光波导应用。综上所述,我们基于超分子作用层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TADF分子及RTP分子,证明了聚集态结构与发光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其中一些RTP分子还具有刺激响应性质或柔性性质,证明了超分子作用力对材料的特殊性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地研究聚集态效应与延迟荧光材料及磷光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多功能型发光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晓婵[2](2021)在《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中红外多光参量振荡器研究》文中认为波长位于3-5μm区间内的激光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例如军事对抗,激光雷达,光谱分析,激光通信等。近年来,中红外双波长激光器在激光技术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多重准相位匹配光参量振荡器(MOPO,Multi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是实现同光谱区域激光多波长同步可调谐的有效途径,不仅延展了多波长激光的光谱覆盖范围,还拓宽了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应用范围。本论文对内腔准连续泵浦MOPO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内容归纳总结如下:理论方面分析了多重准相位匹配技术和光参量振荡技术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MgO:APLN晶体的非周期形式极化结构,在单块晶体内形成两个倒格矢,实现1.57μm、3.3μm和1.47μm、3.84μm两对参量光的输出。建立了脉冲泵浦模式多光参量振荡能量转换模型,明确了多光参量振荡腔的五波转换关系。结合ABCD矩阵模拟了基频光光斑与参量光光斑的分布情况,优化了基频光光斑与参量光光斑的匹配模式,选取了腔镜曲率、腔型尺寸等重要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模拟了脉冲泵浦MOPO的参量光输出过程,通过选取重频与信号光透过率可以对MOPO腔内的增益竞争和逆转换问题进行抑制和调控,确定了实验搭建的最佳参数,为实验平台的搭建提供理论支撑。实验方面基于理论模拟,开展了高重频1064nm基频光实验,在40k Hz的重复频率下,808nm泵浦光功率为43.84W时得到了最高20.11W,脉宽为19.73ns的1064nm基频光输出,转换效率为45.87%。随后搭建了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多光参量振荡器实验,通过选择信号光的透过率和优化重频,控制了逆转换现象发生,最终得到了3.3μm的最高输出功率为1.42W,3.84μm的最高输出功率为2.46W,脉宽分别对应为11.33ns和13.17ns,3.3μm和3.84μm混合输出功率为3.86W;此时,泵浦光与3.3μm参量光的转换效率为3.23%,泵浦光与3.84μm参量光转换效率为5.61%,泵浦光与3.3μm和3.84μm混合参量光转换效率为8.80%,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基本吻合。

夏志高[3](2021)在《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文中指出光学系统中离轴非球面的应用有着许多的优点:缩小仪器尺寸、减轻系统重量、简化系统结构、减小中心遮拦、增大视场范围、提高成像质量等等。随着光学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的提高,离轴非球面的相对口径和离轴量不断增大,且面形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面形检测精度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这对于高精度的面形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针对离轴凸非球面的检测工作仍然是一个需要攻坚的突破口。首先介绍了凸非球面的检验方法和发展概况,然后基于三级像差理论,计算非球面的球差以及单色像差,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并应用于离轴凸非球面的像差计算当中;对于大直径离轴凸非球面镜的面形检验,改进了常用的半透半反式的Hindle检验法,设计一个特殊结构的补偿器组,并对补偿器的加工和装调进行误差分析,同时对整个补偿检测系统进行仿真优化和公差分析;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去除材料误差的方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另外还搭建了实际的光学检验系统,完成了系统误差去除实验以及面形检验实验,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同时为把此设计推广到更大口径的凸非球面的检测中去奠定了基础。最后为了验证本课题理论设计的可靠性,将所得的面形结果与我们的母镜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剩余误差在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我们的理论设计的正确性。最终测量数据能够很好的指导光学加工,从而使得被测镜能够达到所需求的面形精度,也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在现有非球面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离轴凸非球面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对透射式Hindle补偿镜组进行了改进,使用弯月形透镜替代传统补偿镜中的球面镜。对光路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软件分析了这一方案可以达到的理论精度为0.0085λ。2.改变了单个弯月透镜进行补偿的方法,提出透射式补偿镜组的完全补偿法,并完成了离轴凸非球面检测方案的设计。对检测光路进行优化后,利用ZEMAX软件对改光路结构的误差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测量光路,对该检测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了该补偿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魏蒙蒙[4](2021)在《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中的自旋极化调控》文中研究说明1976年,有机导电材料聚乙炔的问世颠覆了有机材料是绝缘体的固有观念,开启了有机材料在导电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经过人们不断的努力,20世纪90年代,有机半导体材料丰富的光学性能也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在有机半导体光电性能不断丰富的同时,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奇的自旋特性也变得吸人眼球。有机半导体材料丰富的磁光电性能源于π共轭结构和较强的电子晶格耦合。在π共轭体系中,交叠的电子云为π电子提供了传输的通道,赋予了材料导电的可能;π电子在HOMO与LUMO间的跃迁,使其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分布在近紫外到近红外范围内;有机半导体材料内较强的电子晶格耦合赋予了载流子特殊的电荷自旋关系,促使新奇的自旋性能不断涌现。基于此,人们设计合成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实用于各个方面,例如,有机光伏、有机自旋阀、有机自旋流、有机多铁、有机磁手性二色性探测等。当下,人们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光电特性的研究如火如荼,对其磁性行为的探索也是方兴未艾。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为有机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等自旋极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优化或调控。早在1988年,Ovchinnikov等人首次合成出了有机聚合物铁磁材料 poly-BIPO(poly-BIPO=1,4-bis(2,2,6,6-tetramethyl-4-piid-yl-1-oxy1)-butadiene),poly-BIPO 聚合物锯齿形的碳主链上悬挂着系列的开壳层的自由基,自由基间有较强的自旋交换耦合,这促使体系表现出自旋极化。之后,Sessoli等人于1993年发现了第一个单分子磁体[Mn12012(O2CCH3)16]·4H2O·2CH3CO2H,其处于低温时为超顺磁相,材料内部一个分子就可以看成一个磁畴。此外,富勒烯在氧化或氢化后,也可能具有出优异的铁磁性能。1996年,Murakami和Suematsu等人在实验上研究发现氧化处理的C60的饱和磁化强度可达10-3μB/C60,Kvyatkovskii指出每个C60Hx的饱和磁化强度在0.001-0.16 μB之间。另外,也有众多的研究证明,由多组分形成的部分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也是有机铁磁体的典型代表。例如,Allemand等人研究发现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TDAE-C60(TDAE=Tetrakis(dimethylamino)ethylene)具有铁磁性,其居里温度仅为 16.1 K。Tanaka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自旋极化主要位于受体C60分子上,自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大概为5.03×10-4 eV。C60分子的取向也对整个体系的磁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 TTF-TCNQ(TTF=Tetrathiafulvalene,TCNQ=7,7,8,8-tetrac-yano-p-quinodimethane)电荷转移复合物内,自旋极化不仅分布在受体 TCNQ 上,给体TTF上也存在自旋极化。在TTF-BA(BA=bromanil)复合物内既可以发现铁磁性,也可观测到铁电性和磁电耦合效应。当温度低于84 K时,其...D++A-D+A-...的分子排布可以看作是带有1/2自旋的海森伯链,体系表现出来铁磁性。当温度降低到53 K以下时,其空间群由非极性的P(?)转化成极性的P1,给受体间发生二聚化,产生了自旋派尔斯相变,具有了铁电性,也表现出明显的磁控铁电信号。近年来,人们将有机电荷转移铁磁体的居里温度提高到了室温以上,聚噻吩纳米线基的电荷转移体系极具代表性,如P3HT-nw-C60(P3HT-nw=poly(3-hexylthiop-hene)-nanowires),P3HT-nw-金纳米簇等。对于 P3HT-nw-C60 体系,实验上不仅观测到了其显着的磁各向异性,也发现了它敏锐的光响应和力响应,同时体系也表现出明显的磁电耦合效应。除此之外,理论研究也发现当噻吩的五元环与C60的五元环相对时,体系有净的自旋极化,当噻吩的五元环与C60的六元环相对时,体系不再有净磁矩。之后,人们在P3HT-nw-C60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单一手性的P3HT-nw-C60电荷转移复合物,其磁特性对线圆偏振光的响应有着很大的区别。亚铁磁体材料内也存在自旋极化,有机亚铁磁体PNNBNO(PNNBNO=2-[3’,5’-bis(N-tert-butylami-nox-yl)-pheyl]-4,4,5,5-tetramethyl-4,5-dih-ydro-1H-imidazol-1-oxyl-3-oxid)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的出现填补了有机亚铁磁体的空白,但是至今罕有有机手性亚铁磁体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中并不包含3d电子,与无机材料的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的来源相比将有很大的区别。部分计算模型给出,此类复合物铁磁性的起源可能是由于受体分子中电子诱导的局域自旋极化;还有理论计算表明,给体中空穴的自旋取向一致诱导了局域的自旋极化。理论上对有机电荷转移复体系各种磁性的解释并不统一,在实验上如何解释有机电荷转移体系的铁磁性或是亚铁磁性,更是颇具挑战。除此之外,寻找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磁性产生的必要条件以及目的性地合成铁磁体或者亚铁磁体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有机电荷转移体系存在自旋极化的基础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实现并解释光场、电场以及晶格扭曲对其性能的调控仍不太完善。对于有机手性的电荷转移磁体,同一种材料的两种手性异构体对应的自旋极化是否有区别也尚不清楚。总结以上的分析,有机电荷转移体系自旋极化调控相关的工作亟待进一步的探索。本论文针对以上提及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调研和并展开了相应的工作:在第一部分工作里,我们制备了 P3HT-nw/CH3NH3PbBr3电荷转移双层异质结,并观测到了该体系室温下的铁磁性。不同频率或者不同功率的激发光,以及不同的电场强度都可以对体系的自旋极化强度进行调控。在该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双光束选择性激发的策略,揭示了光诱导的电荷转移对室温铁磁性和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使用双光束355 nm和607 nm的激光激发CH3NH3PbBr3和P3HT-nw,铁磁性和磁电耦合可以通过激发CH3NH3PbBr3来调控。P3HT-nw内电荷转移诱导的闭壳层结构向开壳层的转化是体系具有铁磁性的关键因素,即结晶体系内不同组分间的电荷转移是产生此类铁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P3HT的结晶结构也有利于自旋的长程有序。在P3HT-nw/CH3NH3PbBr3电荷转移复合物内,随着355 nm激发光的变强,室温铁磁性、铁电性和磁电耦合效应都变得更强。研究有机电荷转移异质结内光的频率和强度相关的自旋极化和磁电耦合效应,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光控有机材料中的自旋极化和磁电耦合效应。基于第一部分的工作得出的结论,在第二部分的工作中,我们目的性地制备了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coronene-TCNQ共晶体系。如预期所料,我们观测到了它们室温下的铁磁性。另外,当晶胞体积或晶格常数不同时,晶体铁磁性有着显着的差异,同时,外磁场也可以改变晶体内给受体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在coronene-TCNQ系列晶体内存在自旋晶格耦合相关的磁弹耦合。结合理论计算,在coronene-TCNQ晶体内,coronene给体和TCNQ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诱导的自旋能级的劈裂是该系列晶体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的原因。此外,晶胞体积的变化会使给受体材料内的电子晶格耦合系数发生不同的变化,也就从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电子和空穴的局域度,进而使得自旋向上和向下的磁矩产生不一样的变化,最终改变了体系的自旋极化强度。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给受体间的距离会轻微的减小,这也归因于coronene-TCNQ电荷转移晶体内的磁弹耦合效应。所以为了实现有机晶体内的磁弹耦合,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有机晶体内电荷转移诱导的能级劈裂导致体系的自旋极化;2)给受体材料的自旋晶格相互作用系数不同,且自旋晶格相互作用较强。在第三部分的工作中,我们选取Bper(Bper=benzo[ghi]perylene)和FTCNQ(FTCNQ=2-fluoro-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分别作为给受体,生长了有机电荷转移共晶Bper-FTCNQ。利用单晶XRD技术,解析得到了两种互为手性的Bper-FTCNQ晶体,并借助CD(圆二色)光谱进一步验证了两种手性结构的存在。研究发现这两种手性结构的Bper-FTCNQ电荷转移晶体都具有亚铁磁性,但是左手和右手手性的两种晶体对应的自旋极化大小以及反铁磁和铁磁相变点不同。我们也测试了晶体PL谱(光致发光)特征峰强度和电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它们与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中的温度转变点大致相同。此研究工作说明有机手性材料中体系的自旋极化会因为左右手构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时间反演对称性与空间反演对称性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为制备多样化的有机亚铁磁体提供新的思路。

陈维荣[5](2021)在《无偏角Si(001)表面双原子台阶形成的研究》文中提出硅(Si)基光电子技术可以将光子技术的高带宽、低功耗、高速率优点和微电子成熟的加工技术相结合实现光电集成,它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优势。目前,Si基光电探测器、Si基光调制器以及Si基光波导方面都已经成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Si基激光器还有不足之处。尽管已有基于晶片键合技术的Si基光电集成的商用芯片,然而晶片键合技术存在着成本高、无法大规模生产等问题。Si基直接外延Ⅲ-Ⅴ族半导体材料技术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成熟的微电子加工工艺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GaAs是常用的Ⅲ-Ⅴ半导体材料之一,但是Si材料与GaAs材料之间存在着晶格常数、热膨胀系数以及极性的性质差异。由于Si材料是非极性的金刚石结构,而GaAs材料是极性的闪锌矿结构,GaAs半导体在Si衬底上外延时会产生反相畴(Antiphase Boundary,APB)的缺陷。过去通常采用Si(001)面偏向[110]方向4°~6°衬底或者采用Si(211)面作衬底来抑制反相畴,但是这些方法与要求采用无偏角Si(001)作衬底的CMOS工艺不兼容。为了解决反相畴的问题,人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研究者发现通过对Si衬底高温退火实现反相畴的抑制,这种方法成本低且工艺简单,针对此方法已经提出了几种无反相畴外延生长方案,然而目前抑制反相畴的生长方案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退火温度过高、需要过渡缓冲层(GaP、Si、AlGaAs)等。其中,退火温度过高可能会破坏微电子芯片结构,对微电子与光电子的集成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对工业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过渡缓冲层会提高工艺复杂度,例如Si缓冲层的生长需要特定生长炉。反相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Si(001)表面的单层原子台阶相,若使Si(001)表面的单层原子台阶相转变为双层原子台阶相则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反相畴。因此,从仿真和实验上探究无偏角Si(001)表面双层原子台阶相的形成以及优化无反相畴外延生长的工艺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本论文围绕无偏角Si(001)表面双层原子台阶相形成的问题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无偏角Si(001)表面台阶相结构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热力学稳定性,然后通过实验得到了无偏角的Si(001)基无反相畴GaAs样品。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首先建立了Si(001)表面不同台阶相结构的模型,然后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不同表面台阶相的表面能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得到,在真空环境下,SA台阶相的能量最低,Si(001)表面双层原子台阶相(DA、DB)能量高于单层原子台阶相(SA、SB)。因此,从热力学上看,在真空环境中,单层原子台阶相是不会自发转变为双层原子台阶相的。在H2环境下,当H化学势大于-3.2eV时,双层原子台阶相DB在能量上最低,最有利于Si(001)表面双层原子台阶相的形成。在AsH3环境下,As化学势在大于-5 eV时,SB型台阶相、DA型台阶相和DB型台阶相的能量最低且非常接近,在热力学方面没有能量上选择性,Si(001)表面相变不偏向于双层原子台阶相的形成。从宏观上看,无偏角Si(001)表面的双层原子台阶相不能占据主导。最后分别计算了在P、Ga、In、Al化学势下Si(001)表面不同台阶相结构的表面能,得出在这些化学势下无偏角的Si(001)表面都不易形成双层原子台阶相。(2)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技术研究了氢化退火和AsH3环境下退火对Si(001)表面双层原子台阶相形成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比Si(001)偏[110]方向4°衬底和无偏角衬底(偏角小于0.5°)在AsH3环境下退火样品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的仿真分析结果,即在AsH3环境下对Si(001)表面的单层原子台阶相和双层原子台阶相没有能量选择性,无法实现单层原子台阶相和双层原子台阶相的相互转换。然后探究了在H2环境下,不同退火温度对无偏角Si(001)衬底外延GaAs材料反相畴密度的影响,并且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解释了实验结果。最终得到了最佳的退火条件,在H2环境下,压强为800 mbar,温度为800℃,退火10 min。在此退火条件下,无偏角Si(001)衬底表面形成了双层原子台阶相。

孙盟杰[6](2020)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结晶调控与器件界面修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危机日渐临近,薄膜太阳能电池越发受人关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正是其中佼佼者。从2009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由最初的3.8%快速上升至25.2%。制得高效率钙钛矿电池器件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以及高效的载流子传输层。另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因材料的突破,效率取得长足进步,通过叠层或集成制备,其光电性能可以做到与钙钛矿材料互补。本文主要针对平面n-i-p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活性层结晶情况以及界面修饰展开研究,另外对集成型钙钛矿/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做出初步探索。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低温旋涂法制备Zn O薄膜,并以此为电子传输层制备并优化了n-i-p型钙钛矿器件。研究表明,器件制备过程中,两次旋涂甲基碘化胺(MAI)可以降低两步法钙钛矿成膜时薄膜厚度变化幅度,提高钙钛矿结晶质量,提高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热稳定性。另外,通过对器件光浸润现象与界面电荷积累现象进行研究,发现界面电荷积累与外加偏压强度和时间存在关系。而高回滞器件只能工作于界面电荷较高的状态,这一发现解释了界面电荷积累与器件回滞和稳态输出之间的关系,并为之后消除回滞,制备更高效稳定的电池器件提供了方向。(2)为了同时调节钙钛矿层的晶粒大小和Pb I2残留量,在两步法制备钙钛矿器件的第二步前驱体中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添加剂。研究表明,使用DMSO添加剂能够调整钙钛矿层的结晶速率、晶粒大小和残余Pb I2的数量,该方法提高了第二步中有机分子对Pb I2层的渗透速率,并且通过调整溶解性,改变了结晶核密度,促进了晶体的生长。经过调整DMSO的添加比例,最优条件的钙钛矿薄膜平均粒径达到933 nm,并能够保持适量的Pb I2残留,相应器件无回滞现象,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9.3%,比对照器件提高19%。(3)提出了下层修饰的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方案,即在氧化铟锡(ITO)与Sn O2层之间引入乙氧基化聚乙烯亚胺(PEIE)中间层,由此设计并制备PEIE/Sn O2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通过在表面形貌、能级、光物理和光伏特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实现了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优化PEIE层的厚度后,钙钛矿薄膜内部复合电阻更高,界面电荷转移电阻更小。结果表明:首先,PEIE中间层可以调节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的表面能,从而改变钙钛矿晶体的成核速度和晶粒尺寸;其次,PEIE中间层可以调控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的能级,优化电荷传输和收集效率。对应器件的各项光伏参数均得到改善,其中典型器件经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认证,能量转换效率达到21.3%。(4)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修饰材料制备下层修饰的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并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工艺优化,对应器件获得了20.2%的认证效率。通过表面形貌,器件光物理以及光伏特性的分析对比,发现作用原理与PEIE/Sn O2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十分近似。研究表明,下层修饰的双层复合电子传输层方案具有普适性,大大拓展了修饰层材料的选择范围。(5)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反型n-i-p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此为基础,以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Shockley-Queisser极限为目的尝试制备集成型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旋涂转速、退火温度时间,添加剂的使用以及通过自组装进行优化,P3HT(CAS:104934-50-1):PCBM(CAS:160848-22-6)与PBDB-T(CAS:145929-80-4):ITIC(CAS:1664293-06-4)代表性组合,以及PM6(CAS:1802013-83-7):Y6(CAS:2304444-49-1)新材料组合体系的最高效率达到3.53%、9.72%以及12.32%,并且通过电容-电压测试计算了缺陷掺杂浓度的变化,揭示了各种工艺优化提高器件性能的原因。而后以PBDB-T:ITIC和PM6:Y6为有机活性层,器件结构为ITO/PEIE/Sn O2/Perovskite/PM6:Y6(or PBDB-T:ITIC)/Mo O3/Au,其中使用PM6:Y6为聚合物活性层的器件最高效率达到14.65%。器件有待进一步优化,这将作为之后的研究方向。全文共插图86幅,表39个,参考文献293篇。

刘木森[7](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崔艳英[8](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周波[9](2020)在《液态燃料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反应堆运行时,易裂变核素在中子诱发裂变情况下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的种类繁多,演化特性复杂,并带有很强的放射性。核反应堆设计时会考虑多道实体屏障并考虑纵深防御安全设计来限制这些放射核素到环境的释放量,以满足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的规定。同时会对核反应堆进行必要的生物屏蔽设计,将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降低到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以满足核电厂运行辐射防护对工作人员剂量限值的规定。在发生核电事故的情况下,对放射性物质起到包容作用的实体屏障一旦遭到破坏,大量放射性核素就会释放到环境中,给公众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准确确定反应堆内产生的放射性种类和产量,预测放射性核素在反应堆系统内的动态演化及分布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商用堆型相比,熔盐堆的燃料成分及形态、堆内结构材料、设计结构具有显着的区别。例如,传统压水堆采用的核燃料类型为固定式,轻水或重水作为冷却剂,熔盐堆以液态熔盐作为燃料,同时兼做冷却剂,正常运行时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随燃料盐流出堆芯,经过上腔室、热管段、主泵、换热器、冷管段、下腔室,最后再流入堆内。对于传统压水型反应堆,通常采用静态点燃耗程序模拟放射性核素的演化。但对熔盐堆而言,燃料盐流动会导致流出堆芯的部分裂变产物摆脱了其在堆内对中子的吸收,从而打破了放射性核素及其子体在传统反应堆中的演化与平衡关系,这对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及总积存量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很显然利用传统点燃耗程序对熔盐堆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是不准确的。基于以上讨论,本工作基于Mathematica7.0完成了流动状态下裂变产物源项输运方程的理论推导,在传统燃耗方程基础上沿流动方向进行空间节点划分,增加流动项对相邻节点之间建立节点间的流动关联,从而建立了熔盐堆主回路系统裂变产物源项动态分析模型MSRFP 1.0,同时为活化产物源项分析建立了专用程序MAST1.0。将MSRFP 1.0以及MAST1.0与参考程序ORIGENS进行了初步对比验证,单核素活度值最大相对偏差在燃耗寿期内小于10%,符合较好。对2MW回路式熔盐实验堆主回路系统放射性源项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了流动对关键裂变产物源项的浓度、总产量及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动会导致短寿命裂变产物在主回路系统内分布不均匀,且受流量大小影响显着。对尾气处理系统中裂变气体及其子体的迁移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表面不同的去除份额对裂变气体子体的产量影响显着。同时流动会对关键裂变毒物135Xe的总量带来显着影响,对由中子俘获产生的裂变活化产物如134Cs、110mAg等核素的总产量也会带来显着影响。同时对覆盖气体系统、尾气系统、石墨构件、控制棒系统、主容器合金材料的放射性种类及产量及卸料后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计算结果及理论研究方法为熔盐反应堆物理与屏蔽设计、放射性废物管理、在役检修以及退役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正兰[10](2020)在《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湍流中的传输特性》文中指出激光在湍流中的传输是目前广泛研究的一个课题,光在湍流中传输时,部分相干光相对于完全相干光而言,在克服湍流的负效应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最近研究表明,具有特殊关联空间结构的部分相干光束在随机介质中传输时,能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光学效应,如:自分裂、自聚焦、自漂移、自整形等,因而学者们对于特殊关联空间结构的部分相干光的研究日益广泛。本文研究了一类特殊关联空间结构的部分相干月牙形(PCCL)光束在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基于各向异性非Kolmogorov谱(非K谱)与海洋湍流谱,计算并分析了PCCL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光束质量所受到的湍流的影响。鉴于PCCL光束能绕过轴上障碍物传输,研究了PCCL光束的最大光强位置的离轴特性,所得结果对于实际的激光传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做工作如下:介绍了湍流与部分相干光的研究背景,概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湍流折射率功率谱以及大气湍流与海洋湍流中部分相干光的研究情况。给出了湍流与部分相干光的基本理论,包括湍流的基本理论与测量方法,以及部分相干光的空间-时间域与空间-频率域理论,引入了特殊关联结构的PCCL光束的构建理论。在简要介绍PCCL光束的实验生成方法与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了PCCL光束在非K谱中平均光强、方均根束宽和光束漂移的解析式,并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得到了PCCL光束在非K谱模型中光束漂移随着各向异性参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规律。与各向同性湍流相比,各向异性湍流对光束漂移的影响较小。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与维格纳函数的二阶矩理论,推导了PCCL光束在海洋湍流中传输时的平均光强、方均根束宽、光束漂移、斯特列尔(SR)比与桶中功率(PIB)比的解析式,并将海洋湍流与大气湍流对于PCCL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进行对比与分析,归纳了不同初始光束参数与湍流参数对PCCL光束的传输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提出展望。

二、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物理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激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物理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激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超分子作用实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引言
    1.2 涉及三线态的发光类型
        1.2.1 延迟荧光
        1.2.2 磷光
    1.3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方式
        1.3.1 分子型设计策略
        1.3.2 聚集态设计策略
    1.4 室温磷光材料的设计方式
        1.4.1 增强系间窜越过程策略
        1.4.2 加快磷光辐射速率策略
        1.4.3 抑制非辐射跃迁过程策略
    1.5 热活化延迟荧光及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1.5.1 电致发光
        1.5.2 生物成像
        1.5.3 防伪加密
        1.5.4 激光及光学传输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超分子作用实现的晶体诱导型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的光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单晶测试
        2.2.3 理论计算
        2.2.4 合成与晶体生长
    2.3 光物理性质
        2.3.1 晶体光物理性质研究
        2.3.2 单分子光物理性质研究
        2.3.3 晶体诱导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光性质研究
    2.4 晶体结构
    2.5 超分子作用对发光性质的影响探究
        2.5.1 化合物2光物理性质
        2.5.2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分析
    2.6 理论计算
        2.6.1 超分子相互作用对发光性质的影响
        2.6.2 晶体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光原因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超分子作用调控实现的高效、无重原子、长寿命室温磷光体系构建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单晶测试
        3.2.3 理论计算
        3.2.4 合成与晶体生长
    3.3 高效室温磷光晶体的构筑
        3.3.1 设计思路
        3.3.2 光物理性质研究
        3.3.3 晶体结构
        3.3.4 多晶相性质及其晶体结构
        3.3.5 理论计算
    3.4 无重原子室温磷光晶体构筑
        3.4.1 设计思路
        3.4.2 光物理性质研究
        3.4.3 晶体结构
        3.4.4 理论计算
    3.5 长寿命室温磷光晶体构筑
        3.5.1 设计思路
        3.5.2 光物理性质
        3.5.3 晶体结构
        3.5.4 理论计算
        3.5.5 室温磷光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超分子作用调控实现的有机磷光多晶相光学及刺激响应性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单晶测试
        4.2.3 理论计算
        4.2.4 合成与晶体生长
    4.3 光物理性质
        4.3.1 晶体光物理性质研究
        4.3.2 晶体B发射峰性质研究
        4.3.3 室温磷光性质的证明
        4.3.4 单分子光物理性质研究及其他性质研究
    4.4 晶体结构
    4.5 理论计算
        4.5.1 理论计算模型选择
        4.5.2 双重磷光现象产生原因
    4.6 刺激-响应过程探究
        4.6.1 相转变过程分析
        4.6.2 刺激-响应转变过程晶体状态变化分析
    4.7 刺激响应机制的应用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超分子作用实现的有机室温磷光晶体光学性质及可控弹性弯曲与塑性弯曲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单晶测试
        5.2.3 理论计算
        5.2.4 晶体生长
    5.3 室温磷光晶体的光学性质研究
        5.3.1 光物理性质
        5.3.2 晶体结构
        5.3.3 理论计算
    5.4 室温磷光晶体的力学性质研究
        5.4.1 弹性形变探究
        5.4.2 塑性形变探究
        5.4.3 晶体形变前后衍射点变化
    5.5 光学与力学性质的结合-晶体光波导应用
        5.5.1 直形晶体光波导应用
        5.5.2 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晶体光波导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单晶数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中红外多光参量振荡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多波长输出OPO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晶体串联OPO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单晶体MOPO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多重准相位匹配技术及MgO:APLN晶体极化结构设计
    2.1 多重准相位匹配技术理论分析
    2.2 MgO:APLN极化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脉冲泵浦多光参量振荡能量转换模型研究及复合谐振腔设计
    3.1 脉冲泵浦多光参量振荡能量转换模型研究
    3.2 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MOPO复合谐振腔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腔准连续泵浦中红外MOPO参数优化及多光参量振荡过程逆转换研究
    4.1 内腔准连续泵浦MOPO参量光增益过程分析
    4.2 MOPO逆转换形成因素分析
    4.3 内腔准连续泵浦MOPO参量光增益与逆转换调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中红外多光参量振荡器实验研究
    5.1 高重频1064nm基频光实验研究
    5.2 内腔准连续泵浦MOPO-3.3/3.8μm双波长中红外实验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凸非球面高精度检测方法
        1.2.1 检验方法概述
        1.2.2 透射式零位补偿法
        1.2.3 反射式零位补偿法
        1.2.4 计算全息法
        1.2.5 无像差点法
        1.2.6 子孔径拼接法
        1.2.7 LUPHOScan光学测量系统
    1.3 凸双曲面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1.3.1 海德类型检验
        1.3.2 采用折射方式检验
        1.3.3 其他检验方法和国内技术发展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第2章 基于三级像差理论的补偿检验基本原理
    2.1 非球面的理论知识
        2.1.1 光学面的定义
        2.1.2 表面法线的像差
        2.1.3 二次非球面的光学性质
        2.1.4 最接近球面
    2.2 三级像差理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单色像差表达式
        2.2.3 非球面的像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
    3.1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设计目的
    3.2 凸非球面补偿器的基本结构
        3.2.1 基本检验原理
        3.2.2 分析改进
    3.3 补偿器初始结构的计算
        3.3.1 消像差共轭点求解
        3.3.2 半透半反Hindle检验原理
        3.3.3 改进的Hindle法检验原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的光学设计
    4.1 检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4.2 检验系统的误差分析
        4.2.1 装调与加工对系统像差的影响
        4.2.2 原理误差
        4.2.3 补偿镜误差对系统像差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实验及其结果
    5.1 补偿镜误差去除实验及结果
    5.2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实验结果
    5.3 离轴凸非球面检验系统误差分析
        5.3.1 补偿镜组的加工精度的影响
        5.3.2 光路搭建中的距离和夹角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

(4)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中的自旋极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半导体材料
        1.1.1 基本分类
        1.1.2 电子结构
        1.1.3 空间结构和对称性
        1.1.4 载流子特点
    1.2 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
        1.2.1 分类
        1.2.2 作用力
        1.2.3 制备方法
        1.2.4 应用
    1.3 有机自旋电子学
        1.3.1 自旋相互作用
        1.3.2 磁场效应
        1.3.3 电荷注入引起的自旋极化
        1.3.4 自发自旋极化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P3HT-nw/CH_3NH_3PbBr_3内的光控自旋极化和磁电耦合效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样品和器件制备
        2.2.3 形貌表征
        2.2.4 样品的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本性质
        2.3.2 自旋极化及其物理机制
        2.3.3 磁电耦合效应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coronene-TCNQ的铁磁性及磁弹耦合效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晶体生长
        3.2.3 器件的制备
        3.2.4 样品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本性质
        3.3.2 自旋极化及其物理机制
        3.3.3 磁弹耦合效应
    3.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有机手性电荷转移复合物Bper-FTCNQ的亚铁磁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晶体生长
        4.2.3 样品和器件的制备
        4.2.4 样品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本性质
        4.3.2 亚铁磁性及其相关效应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附录: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无偏角Si(001)表面双原子台阶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无反相畴硅基GaAs外延生长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外延材料制备及表征技术
    2.1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2.2 材料表征技术
        2.2.1 原子力显微镜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 GaAs/Si(001)的生长基础理论
        2.3.1 Si(001)表面的驰豫与再构
        2.3.2 沉积原子的吸附-脱附-扩散
        2.3.3 外延生长模式
        2.3.4 二维岛向三维岛转换的机制
        2.3.5 三步生长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硅表面结构热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3.1 密度泛函理论
    3.2 第一性原理热力学方法
        3.2.1 表面能的计算方法
        3.2.2 气体化学势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3.2.3 表面相与相变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无偏角Si(001)表面台阶相结构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无偏角Si(001)衬底上无反相畴GaAs材料外延生长的研究
    5.1 引言
    5.2 外延生长前Si(001)衬底的处理
        5.2.1 湿式化学清洗方法
        5.2.2 退火处理工艺
    5.3 实验方案与样品制备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结晶调控与器件界面修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能电池简介
        1.1.1 太阳能电池分类
        1.1.2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1.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2.1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特性
        1.2.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1.2.3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
        1.2.4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电池器件的回滞
        1.2.5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制备与结晶过程
    1.3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1.3.1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1.4 聚合物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修饰层研究
        1.4.1 太阳能电池的修饰层的特性和功能
        1.4.2 常规聚合物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修饰材料体系
    1.5 集成型钙钛矿/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1.6 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本论文的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活性层和传输层材料
        2.1.2 电极材料
        2.1.3 特殊溶液及其配制
    2.2 薄膜与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
        2.2.1 湿法旋涂薄膜制备技术
        2.2.2 热蒸发薄膜制备技术
    2.3 材料与薄膜表征技术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2 X射线衍射法
        2.3.3 台阶仪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2.3.5 核磁共振氢谱
        2.3.6 稳态和瞬态荧光光谱
        2.3.7 紫外光电子能谱
        2.3.8 椭圆偏振测量
    2.4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测试
        2.4.1 太阳能光源模拟器
        2.4.2 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表征
        2.4.3 光电流响应谱仪
第三章 基础钙钛矿器件的制备优化以及回滞原理
    3.1 引言
    3.2 ZnO电子传输层制备方法研究
        3.2.1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
        3.2.2 纳米ZnO与氨水反应形成络离子溶液
        3.2.3 自制Nano-ZnO颗粒分散液旋涂法
        3.2.4 ZnO薄膜的厚度测量
    3.3 基于ZnO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作和性能优化
        3.3.1 不同ZnO薄膜制备工艺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3.3.2 改进ZnO的制作工艺
        3.3.3 钙钛矿层的制作工艺改进
    3.4 钙钛矿电池中的光浸润现象与界面电荷的分析
        3.4.1 光浸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3.4.2 外加电压对器件界面电荷的影响
    3.5 针对ZnO电子传输层的表面修饰和替换的研究尝试
        3.5.1 ZnO电子传输层的表面修饰的尝试
        3.5.2 替换电子传输层的尝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离子杂化钙钛矿的制备和结晶过程优化
    4.1 引言
    4.2 混合离子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备
        4.2.1 两步法混合离子钙钛矿薄膜的组分标定
    4.3 DMSO添加剂对混合离子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的调控研究
        4.3.1 DMSO添加剂对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4.3.2 钙钛矿结晶过程的机理的讨论
    4.4 DMSO添加剂对钙钛矿薄膜光物理性质及器件性能的影响
        4.4.1 DMSO添加剂对钙钛矿薄膜的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4.4.2 DMSO添加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离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修饰层的研究
    5.1 引言
    5.2 PEIE与SnO_2修饰层的组成
    5.3 PEIE/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薄膜的结晶的影响
        5.3.1 PEIE/SnO_2复合ETL上钙钛矿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结晶特性
        5.3.2 PEIE/SnO_2复合ETL的表面特性
    5.4 PEIE/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薄膜的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5.5 PEIE/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下层修饰构建双层电子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普适应用
    6.1 引言
    6.2 EDTA/SnO_2复合ETL的构建
    6.3 EDTA/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的影响
    6.4 EDTA/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薄膜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6.5 EDTA/SnO_2复合ETL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集成型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初步探索
    7.1 引言
    7.2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初步研究
        7.2.1 以P3HT:PCBM为活性层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缺陷态的研究
        7.2.2 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与优化
    7.3 集成型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初步制备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报告1
附录B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报告2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液态燃料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研究背景
        1.1.1 熔盐堆发展历史与现状
        1.1.2 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特点
    1.2 国内外放射性源项研究现状
        1.2.1 轻水堆放射性源项研究
        1.2.2 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目标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计算模型及理论方法
    2.1 计算模型简介
    2.2 SCALE程序包介绍
        2.2.1 TRITON模块
        2.2.2 ORIGEN-S模块
        2.2.3 ORIGEN-ARP模块
    2.3 动态燃耗理论推导
        2.3.1 裂变产物源项动态模型
        2.3.2 活化产物源项动态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动燃耗模型开发
    3.1 开发环境介绍
        3.1.1 Mathematica简介
        3.1.2 微分方程求解算法
    3.2 MSRFP模型主要结构
        3.2.1 燃耗数据库
        3.2.2 计算流程
    3.3 程序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静态点燃耗模型源项计算
    4.1 一回路冷却剂源项
        4.1.1 裂变产物源项
        4.1.2 活化产物源项
        4.1.3 氚与碳-14源项
        4.1.4 锕系核素源项
        4.1.5 衰变热分析
        4.1.6 停堆伽马中子源强分析
    4.2 堆内构件活化产物源项
        4.2.1 产生来源
        4.2.2 计算方法及假设
        4.2.3 计算结果
    4.3 覆盖气体活化产物源项
        4.3.1 产生来源
        4.3.2 计算方法及假设
        4.3.3 计算结果
    4.4 加钍运行实验放射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动对源项计算的影响分析
    5.1 裂变产物流动特性分析
        5.1.1 裂变产物启停堆工况模拟
        5.1.2 流动对部分核素总量的影响
        5.1.3 裂变产物在主回路的分布
    5.2 裂变气体及其子体迁移分析
        5.2.1 问题描述
        5.2.2 计算方法及假设
        5.2.3 计算结果
        5.2.4 总结讨论
    5.3 中子毒物流动特性分析
        5.3.1 问题描述
        5.3.2 计算方法及假设
        5.3.3 计算结果分析
        5.3.4 总结讨论
    5.4 活化产物流动特性分析
        5.4.1 问题描述
        5.4.2 计算方法及假设
        5.4.3 计算结果
        5.4.4 总结讨论
    5.5 燃料盐卸料毒性分析
        5.5.1 剂量定义
        5.5.2 计算结果
    5.6 衰变热流动特性分析
        5.6.1 问题描述
        5.6.2 计算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湍流中的传输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湍流的研究背景
        §1.1.1 湍流的概述
        §1.1.2 湍流折射率功率谱
    §1.2 部分相干光在湍流中传输的研究背景
        §1.2.1 部分相干光在大气湍流中传输的研究背景
        §1.2.2 部分相干光在海洋湍流中传输的研究背景
    §1.3 激光传输特性的基本概念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激光传输基本理论
        §2.1.1 湍流参数的定义
        §2.1.2 湍流的测量方法
        §2.1.3 激光在湍流中传输的基本理论
    §2.2 部分相干光的基本理论
    §2.3 特殊关联部分相干光的构建理论
    §2.4 激光传输特性的基本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各向异性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3.1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的研究背景
        §3.1.1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的实验生成方法
        §3.1.2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的研究意义
    §3.2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各向异性非K谱中的传输特性
    §3.3 数值计算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4.1 激光在海洋中传输的研究意义
    §4.2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交叉谱密度
    §4.3 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理论推导
        §4.3.1 方均根束宽
        §4.3.2 光束漂移
        §4.3.3 斯特列尔比
        §4.3.4 桶中功率比
    §4.4 理论模拟与数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四、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物理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激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分子作用实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性质研究[D]. 刘浩. 吉林大学, 2021
  • [2]内腔准连续泵浦MgO:APLN中红外多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 王晓婵.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一种离轴凸非球面补偿器的研究[D]. 夏志高.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4]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中的自旋极化调控[D]. 魏蒙蒙. 山东大学, 2021(11)
  • [5]无偏角Si(001)表面双原子台阶形成的研究[D]. 陈维荣.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结晶调控与器件界面修饰的研究[D]. 孙盟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7]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9]液态燃料熔盐堆放射性源项研究[D]. 周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10]部分相干月牙形光束在湍流中的传输特性[D]. 周正兰.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学物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激光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