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

脑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

一、脑型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丁嫦娥,丁兆军[1](2018)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情况,为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7年以来所有异位日本血吸虫病的文献报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结果 2007—2017年共报道异位血吸虫病211例,其中脑异位损害160例,占75.83%;肺异位损害45例,占21.33%;卵巢、输卵管、眼、脊髓、皮下、腮腺异位损害各1例。胃肠等消化道血吸虫病12例。结论脑和肺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发生率和误诊率最高,具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血吸虫病患者应首先排除血吸虫异位损害。血吸虫病疫区要重视异位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异位血吸虫病预后大多良好,其病原治疗药物首选吡喹酮。

徐芸,龚志红,谢慧群[2](2017)在《江西省14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临床部治疗的14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诊断为慢性型,2例诊断为急性型,血清、脑脊液均为血吸虫抗体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10例,百分比为5.1%60.3%。Kato-Katz法粪检查见血吸虫卵7例。13例行内科治疗,12例治愈,1例好转;1例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脑型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癫痫、头痛、头昏、发热等。头颅MRI特征性影像呈簇状聚集融合成团块状。脑型血吸虫病口服吡喹酮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预后。

徐肇纲,王友斌,涂祖武[3](2015)在《15例脑型血吸虫病误诊原因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误诊的15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5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11例、癫痫4例,误诊时间最长9年,最短12天。结论脑型血吸虫病易误诊,应加强疫区非血吸虫病防治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血防知识培训和居民健康教育,重视病史采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祝斐,黄新,吴明,金卫星,颉奎[4](2014)在《166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解放军171医院1989-2013年收治的16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6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结合CT、MRI辅助检查确诊156例,其中病理检查确诊74例,诊断性治疗确诊10例。102例患者行口服吡喹酮40 mg/kg治疗,于1436 d临床症状好转后出院。64例行开颅手术,术后辅以口服吡喹酮抗血吸虫治疗。其中,48例术后恢复良好,7例肢体瘫痪加重,4例肢体发麻加重,11例术后仍有癫痫发作,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81例,66例症状及体征消失,7例肢体轻瘫但生活能自理,5例生活不能自理,3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颅脑影像学和实验室专项检测对脑型血吸虫病诊断有重要价值。脑型血吸虫病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彭兵兵[5](2014)在《脑型血吸虫病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报告1例脑型血吸虫病及近10年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特点。结果:脑型血吸虫病近几年有升高趋势,但易误诊。结论:脑型血吸虫病易误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孙瑜[6](2014)在《19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脑犁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收治的19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诊断为慢性恼型血吸虫病,1例诊断为急性脑型血吸虫病。全部病例均行内科治疗,8例治愈,5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结论脑型向吸虫病以慢性多见,内科治疗药物采用吡喹酮效果理想。

黄劲柏[7](2010)在《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MRI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6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常规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MRI表现分型的基础上,对病变的部位、数目、信号改变、灶周水肿、邻近脑膜和脑沟内血管强化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单发结节型9例,8例位于大脑半球,7例位于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区等浅表部位。T1WI呈等信号4例,稍低信号5例,T2WI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7例。7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8例可见多个明显强化的小结节融合为大结节。3例出现邻近脑膜强化和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2.多发结节型45例,42例位于大脑半球,累及脑皮层及皮层下区44例,均可见结节聚集、融合征象。多处病灶者16例,均可见“主体病灶”。T1WI呈等信号16例,稍低信号29例。T2WI呈等信号11例,稍高信号29例。34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均呈多发大小不等均匀结节状强化。35例出现邻近脑膜线样强化,34例出现邻近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3.环状强化型2例,均位于大脑半球,呈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呈多发小环状强化,可见结节聚集、融合征象。4.脑炎型8例,6例位于大脑半球,5例为轻度灶周水肿,3例为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呈淡薄小片状、条状及边缘模糊的小点状强化。5例有邻近脑膜线状强化和脑沟内血管强化较对侧增多、增强表现。5.脑梗塞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片状、脑回样强化。1例出现邻近脑膜线状强化。结论1.脑型血吸虫病依据其MRI表现可分为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环状强化结节型、脑炎型和脑梗塞型,以多发结节型最多见。2.单发和多发结节型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3.脑炎型和脑梗塞型表现无特征性,应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的方法对脑型血吸虫病进行研究,探讨脑血吸虫病灶及灶周水肿的灌注参数特性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V)、脑血容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值;并以对侧正常脑白质为标准,分别计算相对CBF(rCBF), rCBV, rMTT和rPS值。各部位的CT灌注参数值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10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脑炎型1例,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7例。2.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均值分别为(44.6±13.94)、(7.82±1.79)、(7.85±2.23)和(11.85±2.05)(ml/100g/min)。脑血吸虫病灶的CBF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值均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CBF值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F减低。脑血吸虫病灶的rCBF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而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CBF值无明显差异。3.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均值分别为(1.99±0.59)、(0.47±0.089)、(0.45±0.11)和(0.64±0.13)(ml/100g)。脑血吸虫病灶CBV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V值均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CBV值间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的rCBV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CBV值无明显差异4.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MTT均值分别为(3.17±0.74)、(5.89±1.47)、(5.81±2.02)和(4.42±1.02)(s)。脑血吸虫病灶的MTT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MTT值均明显减低。近、远侧灶周水肿间MTT值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侧正常脑白质的明显增高。脑血吸虫病灶的rMTT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MTT值无明显差异。5.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PS均值分别为(4.86±2.36)、(0.82±0.33)、(0.61±0.26)、(0.72±0.38)(ml/100g/min)。脑血吸虫病灶的PS值较后三者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白质的PS间均无显着性差异。脑血吸虫病灶的rPS值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间rPS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血吸虫病灶是一种高血流灌注、高表面通透性、短平均通过时间的病灶。其灶周水肿呈低血流灌注、长平均通过时间特性。CTPI能对脑型血吸虫病微循环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其灌注参数值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对脑型血吸虫病、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探讨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cient, ADC)值及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xponential ADC, eADC)值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提高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16例脑型血吸虫病、18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分析DWI图像,测量脑血吸虫、胶质瘤和转移瘤病灶,近、远侧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和eADC值,并进行组内比较。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为参照,计算三种病灶及相应水肿的rADC和re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数据均经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内及组间差异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型血吸虫病16例中,脑炎型3例,单发结节型3例,多发结节型10例。DWI图上,血吸虫病灶呈低信号1例,等信号10例,稍高信号5例;灶周水肿呈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2例,稍高信号4例。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远侧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分别为(12.81±1.28)、(16.74±2.03)、(16.97±1.37)、(8.89±0.61)(×10-4 mm2/s),eADC值分别为0.28±0.034、0.19±0.040、0.19±0.022、0.41±0.031。脑血吸虫病灶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和eADC值间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其ADC值均较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高级别胶质瘤18例。DWI图上,肿瘤实质呈稍高信号8例,不均匀高信号10例;水肿呈等信号9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6例。胶质瘤实质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近侧灶周水肿的ADC值较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eADC值明显增高。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转移瘤16例。DWI图上,肿瘤实质呈高或稍高信号12例,等信号4例;水肿呈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2例。转移瘤实质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增高,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减低,而e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的明显减低,较近、远侧灶周水肿的明显增高。转移瘤近、远侧灶周水肿的ADC值和eADC值间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ADC值均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eADC值均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rADC值较转移瘤的明显减低,reADC值明显增高。高级别胶质瘤的rADC值和reADC值与脑血吸虫病灶和转移瘤间均无明显差异。高级别胶质瘤近侧灶周水肿的rADC较脑血吸虫病灶和转移瘤的减低,reADC值增高。脑血吸虫病和转移瘤的近侧灶周水肿rADC值和reADC值间均无明显差异。三种病变远侧灶周水肿的rADC值和reADC值间无显着差别。结论脑血吸虫病灶的ADC和eADC值与正常脑组织和灶周水肿间均有显着性差异,有助于病变成份的区分。与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相比,血吸虫病灶具有相对较低的rADC值和相对较高的reADC,特别是与脑转移瘤间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血吸虫病灶近侧灶周水肿的rADC和reADC值与高级别胶质瘤间有显着差异,有助于二者的鉴别,但与脑转移瘤间无差别。远侧灶周水肿的rADC和reADC值在三者间均没有差异,对鉴别诊断没有价值。脑型血吸虫病DWI检查及ADC值和eADC值测量可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目的检测CD34和Ki-67在脑型血吸虫病和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三种病变之间微血管密度(miarovessel density, MVD)和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提高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分子病理学认识。材料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检测12例脑血吸虫病灶、12例低级胶质瘤和12例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标本的CD34和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Ki-67的表达水平根据阳性细胞表达率分为四个等级,计算三组Ki-67的阳性表达率,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MVD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MVD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Ki-67在脑型血吸虫病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41.7%和100%。脑血吸虫病灶Ki-67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胶质瘤间没有差异,但比高级别胶质瘤明显减低。脑血吸虫病灶、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MVD值分别为(16.6±7.75)、(54.34±15.37)和(97.69±27.78)个/视野,三组的MVD值相互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脑型血吸虫病组最低,高级别胶质瘤组最高。结论脑血吸虫病灶内具有Ki-67的表达,表明病灶内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活性;其阳性表达率为66.67%,表达水平比高级别胶质瘤低,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与低级别胶质瘤间没有差异,不能用以二者的鉴别诊断。脑血吸虫病灶的MVD值比低、高级别胶质瘤均明显减低,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黄月娥,汪天平,张世清,吕大兵,操治国[8](2008)在《62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脑型血吸虫病患者临床发病特征的分析,探索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13个县(市)血防机构19972004年期间诊治的62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例进行临床发病特征分析。结果:62例脑型血吸虫病例分析显示男女性别比为2.88:1,平均年龄(33.40±10.73)岁,以农民和水上作业者居多,占75.8%。临床表现以慢性脑型血吸虫病为主,占90.32%,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采用血清免疫学、B超和CT检查,发病部位以顶叶、额叶、颞叶常见,以单发病灶多见。单纯吡喹酮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全部病例随访,51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脑型血吸虫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和水上作业者发病比例较大,发病类型以慢性脑型血吸虫病多见。影像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发病类型、病灶部位、特性探讨发病原因对该病发病机制和分型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吡喹酮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该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减轻该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黄月娥,汪天平,张世清[9](2008)在《62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及诊断依据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为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搜集1997年~2004年间临床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例,对其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62例均有血吸虫感染史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和MRI检查异常率合计为98.51%(66/67),脑电图检查者中有异常表现为50%(3/6);COPT检查和IHA血清免疫学检查异常率合计为80.30%(53/66)。依据血吸虫感染证据、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结果或病理检查结果作出临床确诊者占91.94%(57/62)。结论诊断脑型血吸虫病应综合分析,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青壮年有疫水接触史或感染史或治疗史,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异常者,同时排除其他脑部疾患应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的可能。

胡应光[10](2007)在《脑型血吸虫病肉芽肿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文中提出目的对脑型血吸虫病肉芽肿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将患者手术中切除的脑部病变组织,采用快速或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血吸虫病肉芽肿的病理形态。结果组织切片中见血吸虫病肉芽肿,急性期,中央为新鲜虫卵肉芽肿,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肉芽肿。慢性期为退变虫卵,其外为增生的胶质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假结核样结节,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胶元化。结论血吸虫病肉芽肿是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以血吸虫卵为中心形成的肉芽肿病变,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学形态特点。

二、脑型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型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血吸虫异位损害类型
        2.2.1 脑异位血吸虫病
        2.2.2 肺异位血吸虫病
        2.2.3 脊髓异位血吸虫病
        2.2.4女性生殖系统异位血吸虫病
        2.2.5 腮腺异位血吸虫病
        2.2.6 眼异位血吸虫病
        2.2.7 皮下异位血吸虫病
        2.2.8 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血吸虫病
3 讨论

(2)江西省14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血吸虫抗体检测
    1.3 影像学检查
    1.4 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治疗和随访
    2.5 影像学改变
    2.6 病理特点
3 讨论

(3)15例脑型血吸虫病误诊原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既往史
    三、主要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影像学检查
误诊情况
讨论

(5)脑型血吸虫病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病历资料
讨论

(6)19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表现
    三、免疫学和病理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
    五、疗效评价标准
    六、治疗结果
讨论

(7)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第一部分 脑型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附图
    1.5 参考文献
2 第二部分脑型血吸虫病的CT灌注成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附图
    2.5 参考文献
3 第三部分脑型血吸虫病与脑肿瘤的弥散加权成像对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附图
    3.5 参考文献
4 第四部分 脑型血吸虫病与胶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对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附图
    4.5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附录

(8)62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脑型血吸虫病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脑型血吸虫病诊断纳入情况
    2.2 病例的分布情况
    2.3 临床表现和分型
    2.4 脑型血吸虫病的检查情况
    2.5 脑型血吸虫病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9)62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及诊断依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内容
    三、统计分析
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临床表现
    三、临床诊断与治疗
        1. 特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 血吸虫感染情况:
        3. 脑型血吸虫病诊断依据分析:
讨论

四、脑型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日本血吸虫病异位损害分析[J]. 丁嫦娥,丁兆军. 中国热带医学, 2018(09)
  • [2]江西省14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特点[J]. 徐芸,龚志红,谢慧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6)
  • [3]15例脑型血吸虫病误诊原因探讨[J]. 徐肇纲,王友斌,涂祖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02)
  • [4]166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 祝斐,黄新,吴明,金卫星,颉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6)
  • [5]脑型血吸虫病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J]. 彭兵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14(31)
  • [6]19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J]. 孙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01)
  • [7]脑型血吸虫病的影像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 黄劲柏.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8]62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例分析[J]. 黄月娥,汪天平,张世清,吕大兵,操治国.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8(03)
  • [9]62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及诊断依据的探讨[J]. 黄月娥,汪天平,张世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01)
  • [10]脑型血吸虫病肉芽肿的临床和病理诊断[J]. 胡应光. 中国基层医药, 2007(12)

标签:;  ;  ;  ;  ;  

脑血吸虫病3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