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市场经济”是如何产生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讨论”述评

广东“市场经济”是如何产生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讨论”述评

一、广东的“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来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文世芳[1](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乔克[2](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刘伟,方敏[3](2016)在《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从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分析出发,对改革命题的实质、不同改革理论与模式的比较、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在理论上完全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对改革命题的理解,在实践上也和接受"华盛顿共识"的转轨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充分而深刻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改革始终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展开,具有一系列鲜明的逻辑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的统一中推进体制转轨,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价格制度改革的统一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竞争机制,在改革的历史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统一、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统一中不断往前发展。

侯赞华[4](2013)在《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研究(1978年以来)》文中研究说明政府是实现公平的主导力量,政府公平施政是以政治公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公平。省级政府公平施政是实现经济社会公平的中坚力量,对于中国政府公平施政整体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省级政府公平施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以公平施政的四个分析要素:公平施政理念、公平施政制度、公平施政行为、公平施政绩效为考察内容,将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划分为自主型、适应型、执行型三种类型。在分别考察各施政类型的基础上,论证了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多元共存的必然性,提出了省级政府“一体多元、梯度推进”的公平施政模式和推进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路径选择。由此,本文从对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理论建构出发,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进行整体考察的基础上,对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总结。本文正文部分包括六章:第一章构建了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基本理论。本文把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界定为省级政府公平地施行政务,进行公共治理,以促进经济社会公平的活动与过程。它以省级政府为施政主体,通过奉行公平的施政理念,采取各项促进经济社会公平的制度、措施、行为等以实现经济社会公平的绩效。省级政府公平施政本质上是以政治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公平,是对政治公平的具体运用与实践。本文认为,省级政府公平施政不同于其他层级的政府公平施政,它在施政过程上具有依附性与自主性,施政行为上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施政方式上具有多元性和同质性,施政发展上具有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包括公平施政理念、公平施政制度、公平施政行为与公平施政绩效四个部分的结构要素。在具体施政过程中,省级政府遵循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发展原则,具有承上启下、整体联动和公平发展功能。第二章对1978年以来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进行了纵向考察。以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各结构要素在各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不同特征为标准,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可划分为1978-1992年的初步探索时期、1993-2002年的曲折前进时期和2003年以来的扩大发展时期。在初步探索时期,省级政府抛弃了“平均主义”的施政理念,逐渐确立了适当拉开差距的“差距型”施政理念,对公平施政制度进行局部性调整,初步构建了公平施政制度结构,施政行为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服务性”特征,发展差距效应初步显现。在曲折前进时期,省级政府确立了“附属型”公平的施政理念,施政制度构建体现出“泛市场主义”的特征,造成了政府施政行为的市场化和公平性缺失,使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资源享有失衡。在扩大发展时期,省级政府逐渐确立了“公平型发展”的施政理念,构建起公平施政的制度体系,施政行为在多层次、多范围展开,促进了政府施政水平与绩效的提升,但出于发展差距扩大效应的持续,公平施政绩效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三章具体分析了省级政府的自主型公平施政。自主公平施政是省级政府主动通过各种施政方式与途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公平发展的施政。它奉行发展与服务的公平施政理念,施政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出立体型层次制度结构与主动性制度变迁发散的特征,能够实现施政行为的动态协调与政府-社会的双向回应互动,施政绩效呈现出整体一致性与内部层次性差异。从总体上看,自主型公平施政体现出政府公平施政的主动性,公平施政各要素链条呈递进式演进态势,经济发展与公平施政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也较为明显。自主型公平施政主要以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为典型。第四章研究了省级政府的适应型公平施政。适应型公平施政是指省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适时调整公平施政战略与实践的施政。它在要索内容上表现为施政理念的利益差异与公平转向;施政制度的不平衡与混合型制度变迁;施政行为的非均衡发展;施政绩效的分化与局部提升。从总体上看,适应型公平施政体现出公平施政的被动性与渐进性调整,经济发展与公平程度的不协调。适应型公平施政主要以广东为典型。第五章考察了省级政府的执行型公平施政。执行型公平施政是指省级政府主要是被动执中央政府有关公平施政的各项方针与政策的施政。它在要素内容方面表现为施政理念的经济取向与公平取向的凸显;施政的制度差距与制度模仿;施政行为的执行滞后与执行偏差;施政绩效的低层次徘徊与转变。从总体上看,执行型公平施政的执行性突出,公平施政要素负向衍生,经济与公平“共同贫穷”。执行型公平施政主要以河南、安徽、贵州、广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为典型。第六章研究了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多元推进。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三种类型在省级政府位于公平施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省级政府施政路径、施政方式、施政能力与水平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现状的局限性、公平施政自身的复杂性和实现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目标的艰巨性等因素的影响,省级政府公平施政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之下,必须坚持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多元共存,采取“一体多元、梯度推进”的施政模式,通过树立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共识性理念,构建多层次公平施政制度体系,规范多元公平施政行为,提升公平施政绩效水平平等,以推进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实现经济社会公平发展。

余甫功[5](2012)在《弘扬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座谈会综述》文中指出2012年2月17日,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委党校和广东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专家座谈会。会议由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教授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教授,广东省委党校巡视员郑楚宣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王利文研究员分别致辞,来自广东经济学界30多位专家参加了座谈,其中有八位专家做了主题

陈敏[6](201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原来重大偏离的方向回归正确轨道的历史过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总体把握。1976-198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选择。不转折,极“左”错误就无法彻底的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法回归正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无法开辟。然而,转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障碍。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开启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这一转折的过程实质上是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重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既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又要揭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偏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轨道的原因所在,揭示中国共产党怎样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做的艰苦努力,以及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重大偏离向正确轨道转折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开辟。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揭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出现的重大偏离及其原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论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进程,揭示“第二次结合”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偏离,重点分析了偏离的具体表现,偏离所带来的危害,偏离的原因。其次,从纵向角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全过程,揭示转折的艰难。论文从转折的契机、转折的开始、转折的推进、转折的实现四个阶段逐次展开。一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及其障碍,包括思想障碍、组织障碍和政治障碍;二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开始,重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三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推进,阐明党通过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四方面的拨乱反正,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四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实现。再次,从转折过程中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之间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过程是重新认识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转折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观点和新思想。接着,从横向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必备条件,包括思想条件、政治条件、组织条件和社会条件,进一步论证转折的艰难。论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气魄,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理论的正本清源;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解放老干部、提拔年富力强干部、恢复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等,创造组织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社会条件。最后,从转折过程中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特点、基本经验及其启示。转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特殊时期,思想激烈交锋、正确和错误理论交织、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构成这一时期的特点。转折时期给我们的基本经验和启示有:在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坚持从实际出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放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健全民主集中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加强领袖群体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从转折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曲折、转折、飞跃的交替中发展;系统阐述了1976-198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全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特点、基本经验及其启示,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刘伟[7](2011)在《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文中提出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会在价格问题上“卡壳”。价格问题解决了,改革就会继续前进;解决不了价格问题,改革就会停滞或倒退。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无论其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畴内处于什么地位,它的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价格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启了价格改革的航程。价格改革的方向、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步骤。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波三折”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当属“惊险的一跃”,其改革成败与市场制度的建立“荣辱与共”。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倾向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中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范畴而横遭批判,物价和工资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后,价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1984年之前,价格改革总体上仍局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计划价格中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比价和差价进行适度调整,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即只有在供求状况有所缓解后,才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小的小商品价格放开。1979—198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层次和扩大改革领域提供了契机。在“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思路引导下,1985年1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正式实施。另外,中国理论界和中共中央高层的思想碰撞,对这一政策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价格“双轨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因此,经济领域针对“双轨制”的利弊及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高额差价催生出一个新的“倒爷”阶层,并由此加剧了“寻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混乱状况,政策制定者在1986年已开始考虑如何实现双轨价格尽早并轨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价格并轨思路主体的“价、税、财联动”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由于双轨制价格的实施造成了“官倒”盛行及严重的市场不公,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于是,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影响下,强行并迅速并轨的思路逐渐占据上风。1988年,决策层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闯关”,以完成价格并轨。结果,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加之群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最终,尚不具备宽松环境和充分条件的激进“闯关”决策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次年11月,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于所谓“官倒”而造成的社会的巨大混乱,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逐渐向稳步推进道路的回归,“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取代了激进的“物价闯关”。治理整顿期间,双轨价格渐趋接近,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最终结束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格局,“双轨制”价格悄然并轨。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价格体制改革最终进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完善阶段。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因改革思路的偏差及其它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陷入低谷。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可见,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中国的历史合理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对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困难重重,到90年代初又轻而易举自然过关的描述,既无法让人明白当代中国历史上价格改革为什么先难后易,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这种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之后,能源等基础品的价格问题时至今日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拂去时间的尘埃和人为的涂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拉长的镜头从而更加立体和客观的角度,展示中国价格改革进程中的众多片段,对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展望今后的价格改革前景,显然并非简单的回顾之旅,而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李长璐[8](2010)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文中指出系的循环,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已,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极为艰难的。唯有充分利用一切人类社会的建设成果,让能够创造财富的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三十年发展的实践反思,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和经济发展效率不足等问题。因此,经济理论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于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有制结构如何调整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周期形态特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绝对量下降的的古典型大起大落变化为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波动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周期波动进入现代增长型阶段,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且振幅减小,周期扩张持续的时间延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长,抗冲击能力增强。为了揭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和传导机制,本文引入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从理论层面更深入地分析引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准确判断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理论判断,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经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形态及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和作用的计量分析,本文验证了在消费、投资、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对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在中国模式下,由于政府掌握着资金、土地,并能够通过政策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因而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影响投资规模,进而对经济周期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通过对市场经济属性和政府宏观调控属性的分析,本文论证了对市场进行政府规制的理论可能性;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构成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情况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系的循环,不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已,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极为艰难的。唯有充分利用一切人类社会的建设成果,让能够创造财富的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三十年发展的实践反思,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和经济发展效率不足等问题。因此,经济理论界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于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所有制结构如何调整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最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周期形态特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绝对量下降的的古典型大起大落变化为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波动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周期波动进入现代增长型阶段,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发展且振幅减小,周期扩张持续的时间延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长,抗冲击能力增强。为了揭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和传导机制,本文引入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从理论层面更深入地分析引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准确判断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理论判断,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经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形态及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和作用的计量分析,本文验证了在消费、投资、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对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在中国模式下,由于政府掌握着资金、土地,并能够通过政策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因而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影响投资规模,进而对经济周期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通过对市场经济属性和政府宏观调控属性的分析,本文论证了对市场进行政府规制的理论可能性;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资金、技术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构成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情况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组合效果的分析,论证了调控管理经济周期的政策可操作性。面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未来较短的时间完成从全球经济的追赶者到全球经济的领跑者的转变,中国宏观调控需求管理的三个方面仍然是要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唯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国内消费能力,同时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调整外贸发展方式,才能管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保证国民经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

曾牧野[9](2008)在《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理论创新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后作出的正确的道路选择。30年来,广东经济学界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在全国首先开展了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贴近改革开放实践是广东经济理论创新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

马娜[10](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广东的“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来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的“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来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四、邓小平的复出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一、肯定洋为中用
        二、改善对外关系
        三、从引进到开放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二、突破两个禁区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结论
参考文献

(4)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研究(1978年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基本理论
    一、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相关概念
        (一) 公平的涵义与内容
        (二) 公平施政的涵义及其他相关概念
        (三)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涵义
    二、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特征
        (一) 施政过程的依附性与自主性
        (二) 施政行为的导向性与示范性
        (三) 施政方式的多元性与同质性
        (四) 施政发展的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
    三、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构成要素
        (一)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理念
        (二)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制度
        (三)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行为
        (四)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绩效
    四、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差别原则
        (三) 发展原则
    五、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功能
        (一) 承上启下功能
        (二) 整体联动功能
        (三) 公平发展功能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总体描述
    一、省级政府及其公平施政概况
        (一) 省级政府概况
        (二)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概况
    二、1978-1992年:初步探索时期
        (一) 由“平均”到“差距“差距型”公平施政理念的确立
        (二) 施政制度的初步构建与局部性调整
        (三) 施政行为的“经济服务性”
        (四) 施政绩效:发展差距效应初现
    三、1993-2002年:曲折前进时期
        (一) 施政理念:“附属型”公平
        (二) 施政制度的“泛市场主义”
        (三) 施政行为:“市场化施政”与施政行为的公平性缺失
        (四) 施政绩效: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与社会资源享有的失衡
    四、2003年以来:扩大发展时期
        (一) 施政理念:“公平型发展”施政理念的确立
        (二) 公平施政制度体系的构建
        (三) 多层次施政行为的展开
        (四) 施政绩效:发展差距扩大效应的持续与施政水平的提升
    五、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类型划分
        (一)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二) 自主型、适应型、执行型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类型的提出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政府的自主型公平施政
    一、自主型公平施政的概况
        (一) 自主型公平施政的概念
        (二) 自主型公平施政的省份特征
    二、自主型公平施政的要索内容
        (一) 施政理念:发展与服务
        (二) 立体型层次制度结构与主动性制度变迁发散
        (三) 施政行为的动态协调与与政府-社会的双向回应互动
        (四) 施政绩效的整体一致性与内部层次性差异
    三、自主型公平施政的总体特征与评价
        (一) 政府公平施政的主动性
        (二) 公平施政各要索链条递进式演进
        (三) 经济发展与公平施政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明显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政府的适应型公平施政
    一、适应型公平施政的概况
        (一) 适应型公平施政的概念
        (二) 适应型公平施政的省份特征
    二、适应型公平施政的要素内容
        (一) 施政理念:利益差异与公平转向
        (二) 施政制度的不平衡与混合型制度变迁
        (三) 施政行为的非均衡发展
        (四) 绩效分化与局部提升
    三、适应型公平施政的总体特征与评价
        (一) 公平施政的被动性与渐进性调整
        (二) 经济发展与公平程度的不协调
    小结
第五章 省级政府的执行型公平施政
    一、执行型公平施政的概况
        (一) 执行型公平施政的概念
        (二) 执行型公平施政的省份特征
    二、执行型公平施政的要素内容
        (一) 施政理念的经济取向与公平取向的凸显
        (二) 制度差距与制度模仿
        (三) 执行滞后与执行偏差
        (四) 施政绩效的低层次徘徊与转变
    三、执行型公平施政的总体特征与评价
        (一) 公平施政的执行性突出
        (二) 公平施政各要素的负向衍生
        (三) 经济与公平的“共同贫穷”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多元推进
    一、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类型的比较分析
        (一) 省级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比较
        (二) 公平施政方式比较
        (三) 公平施政能力比较
        (四) 公平施政目标比较
    二、省级政府公平施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现状的局限性
        (二)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自身的复杂性
        (三) 实现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目标的艰巨性
    三、推进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路径选择
        (一) 民生国家建设与省级政府公平施政
        (二)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的“一体多元、梯度推进”模式
        (三) 省级政府公平施政多元推进的路径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5)弘扬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座谈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进一步提高对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意义的认识
学习和发扬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转折的概述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初步成效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
        (一) 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二) 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讨
        (三) 经典作家的论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点
        (一)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初步成效
        (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实践成果
        (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思想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轨的偏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历史考察
        (一)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偏离
        (二) “文化大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偏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具体表现
        (一) 理论探索的失误与偏离
        (二) 经济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三) 民主政治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四) 文化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危害
        (一) 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二) 阻碍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原因
        (一) 思想根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 体制根源:传统社会主义体制
        (三) 组织根源:民主集中制的不健全
        (四) 社会历史根源:封建余毒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难转折的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与障碍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障碍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开始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起步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转折点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推进
        (一) 在理论的拨乱反正中反思社会主义
        (二)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三)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四) 在文化建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实现
        (一)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二) 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中的创新
    一、在转折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性体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依据
    二、在转折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一) 突破发展阶段的局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二) 突破抽象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确立生产力标准
        (三) 突破发展动力的局限,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论
        (四) 突破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局限,提出对外开放的思想
        (五) 突破计划和市场对立的局限,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思想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思想条件
        (一) 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为转折实现提供思想动力
        (二) 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转折实现提供认识基础
        (三) 澄清理论误区,为转折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政治条件
        (一) 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为转折实现指明方向
        (二) 推进民主政治,为转折实现提供政治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组织条件
        (一) 解放大批老干部,为转折实现准备坚实基础
        (二) 大胆提拔年富力强的干部,为转折实现注入新生力量
        (三) 健全民主集中制,为转折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社会条件
        (一) 人民群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社会力量
        (二) 知识分子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重要力量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转折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转折的特点
        (一)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激烈交锋
        (二) 理论纠偏、继承和创新的融合发展
        (三) 健康力量与“左”的力量的激烈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基本经验
        (一) 在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在坚持从实际出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 在健全民主集中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五) 在加强领袖群体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出版的相关专着
        (二) 关于改革思路及重点的选择问题
        (三)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地位和作用
        (四)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和存废争论
        (五) 目前物价“闯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意点和难点
        (一) 主要创意点
        (二) 写作难度及不足
第一章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由来
    第一节 1979—1984 年中国价格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计划体制下的价格状况
        二、“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阶段的价格改革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滥觞
        一、莫干山会议:价格双轨制“实至名归”的发端
        二、双轨制现象“有实无名”
        三、价格双轨思路与高层意图不谋而合
第二章 双轨制在与经济社会的“磨合”与“摩擦”中嬗变
    第一节 价格双轨制实施初期的正效应——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
        一、价格双轨制在推行初期正效应明显
        二、价格双轨制在广东价格改革实践的初期成效显着
    第二节 价税财联动方案
        一、联动方案的缘起及经过
        二、配套改革方案搁浅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三节 “官倒”与“寻租”:双轨制孽生的“怪胎”
        一、价格双轨制给企业乱涨价提供了口实
        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泛滥
        三、对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冲击
第三章 “物价闯关”决策出台始末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价格改革战略的思想碰撞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谁先行?
        二、是否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宽松?
        三、“一步到位”取消价格双轨制的设想
    第二节 决策层对价格改革定调:“闯关”
        一、理顺物价关系“这项工作很艰巨”
        二、高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三、“抓住价格改革这条主线可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
    第三节 决策层为何选择激进的价格并轨方案
        一、全国物价形势严峻
        二、“双轨”流弊与“官倒”怪象
        三、补贴过多造成财政不堪重负
        四、长远发展战略的激励效应
        五、“与其扬汤止沸,何如斧底抽薪”
第四章 价格改革在“闯关”途中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节 抢购和挤兑风潮引致“闯关”夭折
        一、抢购商品和挤兑存款风潮乍起
        二、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时机选择不当
        三、更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风潮又起
    第二节 “闯关”导致社会恐慌的原因探析
        一、转轨时期的“改革焦虑症”难以避免
        二、中国的消费膨胀问题不断凸显
第五章 治理整顿:“闯关”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中止“物价闯关”
        一、“治理整顿”的决定正式出台
        二、最高决策层改革思路的相对统一
    第二节 双轨制“遗毒”激化社会矛盾
        一、价格“双轨制”引发文化市场的混乱
        二、“官倒”腐败触发社会危机
    第三节 双轨制价格在治理整顿中悄然并轨
        一、1980 年代末价格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二、市场化:1990 年代价格改革的主线
结语:“物价闯关”的理性反思
    一、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化
    三、宽松的宏观环境是搞好价格改革的必要条件
    四、把握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提高决策科学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的事实基础
    2、研究问题的提出
    3、研究思路与方法
    4、研究框架与内容
    5、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1章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及文献综述
    1.1 西方古典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的源流
        1.1.1 萨伊—李嘉图阵营的均衡论
        1.1.2 西斯蒙弟—马尔萨斯阵营的质疑及危机理论
        1.1.3 简要评论
    1.2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
        1.2.1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1.2.2 危机发生的现实性
        1.2.3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1.2.4 危机表现的周期性
        1.2.5 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1.2.6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意义
    1.3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1.3.1 凯恩斯主义
        1.3.2 货币主义
        1.3.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3.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4 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1.4.1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1.4.2 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1.4.3 公共选择学派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1.5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探索
        1.5.1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情况
        1.5.2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情况
第2章 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2.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当代经济史分期的理论依据
    2.2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1949—1957 年)经济发展事实、波动特征及原因
        2.2.1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发展事实
        2.2.2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波动特征
        2.2.3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经济波动原因
    2.3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 年)经济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2.3.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事实
        2.3.2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特征
        2.3.3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波动原因
    2.4 对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的总体评价
第3章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3.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1 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1.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1.2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1.3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2-2002 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2003 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事实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第4章 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分解
        4.1.1 对1978 年以来GDP 增长率时间序列的HP 滤波分析
        4.1.2 对未来10 年中国GDP 增长的分析判断
    4.2 改革开放以来及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 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
        4.3.1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可行性
        4.3.2 中国经济周期调控管理的现实可行性
        4.3.3 中国经济周期调控管理的政策可操作性
第5章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
    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调整优化投资需求
        5.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调整优化投资需求的原因
        5.1.2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5.2 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以拉动消费需求
        5.2.1 1978 年以来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5.2.2 1978 年以来居民消费变化原因分析
        5.2.3 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路径选择
    5.3 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调整外贸需求
        5.3.1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5.3.2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影响
        5.3.3 后危机时期中国的对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主要观点
    三、创新之处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二、平反冤假错案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二、发展个体经济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二、流通体制改革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四、国营企业改革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一、清理整顿公司
        二、治理经济环境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一、发展是硬道理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广东的“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来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刘伟,方敏.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2)
  • [4]中国省级政府公平施政研究(1978年以来)[D]. 侯赞华. 武汉大学, 2013(07)
  • [5]弘扬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座谈会综述[J]. 余甫功. 南方经济, 2012(04)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 陈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D]. 李长璐. 吉林大学, 2010(05)
  • [9]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理论创新活动[J]. 曾牧野. 南方经济, 2008(10)
  • [10]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广东“市场经济”是如何产生的?——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讨论”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