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测试和设计的规划和集成

探索、测试和设计的规划和集成

一、勘探、试验、设计的规划与集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长安[1](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孙云峰[2](2020)在《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背景下,天然气依然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大气环境最现实的能源。松辽盆地的徐深气田作为中国天然气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试采建设以来,特别在大庆油田“以气补油”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处高寒地区、储层品味较差、天然气中CO2含量较高等特征使得该产区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益更具挑战性,地面集输过程中易于形成水合物、集输设施易于发生腐蚀、集输系统设计缺乏标准化,破解降投资、控成本方面的技术难题是实现气田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作为气田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地面集输环节是气田安全、平稳、高效开发的保障。因此,实现集输工艺的优化、集输系统的简化,构建集输工艺模式的标准化,是降本增效、保证高寒地区徐深气田有效开发的重要支撑。开展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针对研究对象徐深气田产区具有村屯、沼泽等不可穿跨越障碍的特点,建立了障碍多边形逼近表征方法和管道绕障路由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考虑障碍对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的影响,以集输站场和管道建设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管网结构特征、站场及管道布局可行性、站场处理气量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含障碍的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求解难点,优势融合混合蛙跳算法和烟花算法,分别提出改进的爆炸算子、改进的变异算子和镜像搜索算子,构建了混合蛙跳-烟花新型智能优化算法(SFL-FW)。根据收敛性定理证明其SFL-FW算法能够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且数值对比实验显示SFL-FW算法相较于同类群智能优化算法优化性能更好、更全面。对于徐深气田某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管网建设总投资减少320.81万元,节约投资比例14.17%,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从气田集输管道选型偏大、管道伴热功率过高的矿场实际出发,以管道建设总投资最小和管道伴热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运行工艺、流动安全、取值范围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考虑模型多目标、多约束、多决策变量及高度非线性的求解难点,融合Max Min策略、拥挤距离策略和约束可行性准则提出混合多样性排序策略,构建了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智能优化算法(MSFL-FW),应用于徐深气田集输管道的优化实例表明,可以节约投资643.44万元,减资比例20.3%,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针对采气管道的水合物防治及系统运行,本文考虑气质、温度、压力及产液因素,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甲醇加注量对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并综合单井投资和运行能耗,对比了电热工艺与注醇工艺在保障高寒地区集气管道平稳、高效运行中的优势及潜力,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17℃后,压力升高时,水合物生成温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在恒定温度、压力下,水合物的生成时间与生成量成线性增长特征,总体生成时间分布在80~100min,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关于天然气组分,同一温度下,天然气密度越大,丙烷、异丁烷含量越多,生成水合物的压力越低;注醇防冻工艺是电伴热集气工艺的接替技术,该工艺单井投资较电伴热能降低65.56%,单井运行成本还能降低16.45%,且注醇防冻工艺适用于管线长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的气井。构建了井间轮换计量、多井加热炉换热的集气系统简化工艺技术,确定了一套轮换计量工艺应不超过10口气井,气量比不超过1:10,单井计量时间宜选择在8h~24h。同时,研究揭示了集气管道的腐蚀行为及成因,认为2205双相不锈钢是最好的耐CO2腐蚀和氯离子应力腐蚀的管道材料,虽然316L不锈钢耐CO2腐蚀能力强,但是对含氯离子介质应力腐蚀非常敏感,所形成防腐技术在含二氧化碳徐深气田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腐蚀隐患,杜绝了腐蚀穿孔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上述对集输工艺及其运行优化的基础上,从优化工艺流程、井站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管阀配件安装形式相结合出发,并与电力、自控、土建、防腐等辅助专业相互配套,按照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统一建设标准、立足基本工况实现系列化的思路,划分井站的典型工况,依据递进补充完善的思想,形成了适合于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标准化设计方法,突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与施工的传统模式,构建了深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标准化模式,并应用于徐深3区块的工程设计中,使设计周期同比缩短20%以上,建设工期同比缩短10%以上。综合研究及工程应用实践认为,结合气田井站布局、集输运行参数、管道防冻、计量分离及防腐进一步优化集输系统,并针对高寒地区地面建设周期受限的事实,进行标准化技术研究,对实现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刘忠全[4](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林[5](2018)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工程项目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复杂多样等特点,较高的管理成熟度能够帮助石油企业降低项目成本、控制项目风险、提升项目利润。在当今世界石油行业不景气、国际油价低迷、经营利润下滑的大环境下,石油企业深入研究项目管理成熟度是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以石油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为研究重点,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以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塔里木、大港、辽河、吉林、冀东、延长等多个油田分析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要素管理、集成管理三种不同的管理成熟度现状;运用文献阅览法、现场调查法获取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初步影响因素,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综合确定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最终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分析多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引入DEMATEL模型对多因素间的强弱程度展开进一步分析。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围绕系统性、适应性、合理性、导向性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原则,在借鉴与参考OPM3等现有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石油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建立包括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类型层次、项目环境管理在内的四维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拟将其成熟度等级划分为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级、持续改进级五大等级,并且分别对每一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每个维度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依据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价原则,通过文献分析与资料整理,确定所需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熵权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网络分析法和集值统计,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逼近理想点,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以雷达图为依托,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以陕甘宁盆地某区域石油钻井项目为例,对建立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研究表明:建立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对认清石油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本文对X公司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评价结果与其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由此证明评价模型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立足石油企业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内在需求,综合考虑石油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直接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入手,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升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标杆瞄准、案例借鉴、短板改进等多种切实有效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提升办法。最后,期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对石油企业项目管理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促进我国石油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高。

孙岳[6](2018)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也标志着信息化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石油行业,国内外各石油公司也把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并逐步推动石油行业信息化从“数字油田”建设,逐步迈向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标志的“智能油田”建设的新阶段。其中,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则是重中之重。本文以中海油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的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石油行业信息化环境和现状,描述了国内外大型石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理念、技术以及信息化趋势;其次,运用SWOT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解读了公司目前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其明确了具体的信息化需求;接下来,通过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上一阶段的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找出了目前信息化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天津分公司下一阶段的信息化战略及规划应当如何改进和实施,从而完整的展现出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及规划的制定、执行、检查、调整的全过程。本文认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应当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减小与国内外大型石油企业的差距,方能稳固行业地位,实现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通过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持续推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方能带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的生产和管理变革;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从动态循环的原则,不断发掘问题和不足,进行持续改进;对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国内其他石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郝尚清[7](2017)在《采煤机的煤层构造导航及自适应截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煤炭行业向清洁、高产高效、可持续开发新型道路的迈进,煤炭开采对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逐渐增强。煤矿井下的特殊性制约了地面相关技术直接在煤矿井下应用,使得煤炭开采的智能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煤炭开采过程中如何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层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感知以及获得自适应控制策略成为了解决煤矿智能无人化开采的关键技术和领域。本文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煤层识别技术,从全新的角度来实现煤岩界面的有效识别。利用惯性导航和里程计结合的组合导航定位、采煤机运动学规律掌握采煤机精确定位定姿技术,实现采煤机高精度姿态和位置信息输出。通过研究采煤机姿态控制规律与煤层倾角识别方法,提出了采煤机自动截割控制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震波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的煤矿工作面煤层精细探测方案,开展了工业性探测试验。根据山西某煤矿18201工作面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工作面煤层的探测技术方案及数据处理流程,绘制了煤厚反演图和断层反演图,分析出断层相关特征数据,探测煤厚平均误差为0.468m。利用地质测量数据和物探的煤厚数据,在ArcGIS平台下建立了工作面煤层顶底板GIS模型,获得了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顶底板平均高程差与物探煤厚平均值相差0.03m,拟合程度较好。(2)通过研究采煤机运动学规律、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及误差补偿策略,实现采煤机位置和截割轨迹的精确测量。在实验室开展了工作面模拟试验,表明第一次截割和第二次截割的定位轨迹的球概率误差分别为0.184 m和0.267 m。在山西某煤矿18201工作面进行了采煤机定位装置的井下试验,并将定位轨迹数据和滚筒截割数据与工作面煤层GIS数据库数据融合,实现了采煤机对工作面煤层地质的自动感知。(3)提出了基于采煤机调高控制精度的煤层底板分段线性表示方法及其误差模型,获得了回采方向煤层倾角识别方法。利用山西某煤矿的18201工作面煤层GIS数字模型的顶底板数据,分析了采煤机调高控制精度对底板序列分段线性表示的影响,发现调高控制精度越小,分段线性表示序列越多,且与原序列的误差越小,表明针对同一煤层,采煤机姿态调整次数越多,但煤层回采率高。根据分段线性表示序列建立了采煤机自适应规划截割路径的姿态控制模型,分析了规划截割路径中直线段和变化点采煤机姿态控制方法,获得了基于煤层GIS的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流程。该论文有图95幅,表8个,参考文献181篇。

国务院[8](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国发[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7月28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

容涛[9](2013)在《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延长石油集团已经开展的勘探开发涉及的范围广、地域跨度大,在2007年已经成功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气田行列。但是经过100多年的勘探开发,勘探开发地质对象日趋复杂,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结构、产量结构和投入产出等矛盾日益突出。从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步来看,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石油工业飞速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动力。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勘探开发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提高勘探生产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为研究对象,结合延长石油集团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现状,以SOA理念为核心,兼顾未来“云计算”发展模式,确定系统总体建设架构,依据具体建设架构对勘探开发信息化系统建设进行基本规划,将信息化建设划分为十二个工程项目,用来指导信息化持续建设的业务方向。分析研究十二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明确提出各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及内容,并对各子项目的实施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分析、评估了实施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期的应用效益,以便使实施过程中能够提前采取正确的应对和防范措施,从而规避风险;同时评估预期应用效果,使信息化建设方案滚动完善,持续优化提升,能够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实际投入应用,应用效果良好,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能够安全、高效地管理延长油田的所有勘探开发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使数据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提高;同时能够建立可以适应各级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从而有效支撑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刘锋[10](2013)在《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己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内油田企业更是积极投身于信息化建设浪潮之中。经过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各地区级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深度持续拓展,信息化水平持续保持央企先进地位。但是,国内地区级油田企业信息化发展并不均衡,一些油田企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诺兰模型的起步和蔓延期),部分开始步入中级阶段(控制和集成期),只有大庆汕田、新疆油田和胜利油田等极少数开始进入高级阶段(优化和成熟期)。吐哈油田企业是中国石油旗下的一个地区级油田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以来,信息技术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数字油田、勘探开发数据仓库、勘探开发一体化平台等大型综合信息系统或平台先后建设并不断发展,试验数据中心系统、录井远传系统等专业数据库、源头采集及综合应用系统成功建设应用并持续优化,A1、A2、ERP等集团公司统一推广项目积极开展并创新应用。发展至今,吐哈油田的信息化成熟度已逐步上升到了第四级(IMM模型的战略支持级),开始进入高级阶段(诺兰模型的优化和成熟期),信息化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在信息化思想观念、信息化组织管理、信息技术总体应用水平、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跨学科系统集成和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的石油大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吐哈油田也不例外。此外,与新疆油田等几个信息化领先的国内油田企业相比,吐哈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五个方面的差距和不足:(1)IT战略与企业战略结合还不够紧密,IT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还不够重要和突出。(2)公司各级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信息化“一把手”工程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3)信息化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激励机制不够有效,整体信息技术力量尚显薄弱。(4)数据中心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吐哈建设力度不够,知识管理刚刚起步。(5)企业信息化流程重组与再造不足,勘探开发一体化信息化平台与协同工作机制还未有效形成。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上述差距、问题和不足,有吐哈油田企业自身战略、规模、环境条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信息化发展战略、阶段进程、信息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但综合研究分析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现状水平及上述问题与影响因素后发现:影响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科学有效发展的主要原因(或问题)是缺乏系统、完整、科学、适用的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和模型体系的指导和规范。正因如此,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才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才会在整体发展上与国内外信息化先进的油田企业存在不小差距。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目前存在的上述差距和不足,其实也是国内其他许多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总结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和优化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和方法,不仅对吐哈油田企业今后的信息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将为国内其它油田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开展《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工作不仅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本论文在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信息科学及信息工程、地质信息科学及地质信息技术、大成智慧科学及大成智慧工程等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分析综合法、抽象概括法等研究方法,沿着选定课题——系统梳理——现状分析——模型研究——方法论探讨——完成论文的技术路线展开相关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和探讨,本文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创新点:(1)根据油田企业信息化特征规律及研究需求,借鉴已有的相关定义或解释,主要对尚未明确定义的油田企业信息化、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油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型和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等六个油田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科学的辨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较完整、明确的新定义,为本文研究及他人借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对吐哈油田企业相关信息化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类、研究和完善,并创新构建起一套相对系统、科学和实用的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体系——SMEAT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战略模型、管理模型、技术模型、实施模型和应用模型五大类模型组成。其中,战略模型(S)居于SMEAT模型体系的中心位置,它是其它四大模型的纲领、方向和原则,同时,其它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战略模型;管理模型(M)、实施模型(E)、应用模型(A)和技术模型(T)四大模型则环绕在战略模型周围,在战略模型的统领下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四大模型之间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3)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借鉴钱学森等的系统科学的体系及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式,创新构建了一套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该方法论体系横向上从左到右,依次包含哲学、基础科学及技术科学、相关工程技术、相关工程技术方法论、油田企业信息化工程方法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五大部分;纵向上依次列出了各大部分的主要组成内容,较系统合理地展现了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此外,本文概括总结出五点研究认识:(1)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和应用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油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已应用了一些方法论来指导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做过一些研究和应用探索,但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远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形成合力。(2)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融合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国内一些油田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并非十分协调融合,有的信息化战略并没有完全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而制定,有的没有根据企业战略的变化及时调整信息化战略,有的出现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相脱节的情况,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IO,导致再好的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无法真正有效实施。(3)油田企业信息化流程再造和业务重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当前的信息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技术的革命,油田企业只有在信息化的同时配套进行企业流程再造、业务重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及研究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升级,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确保油田企业信息化本质目标的早日实现,目前国内油田企业普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4)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信息化的主体地位需进一步突出。国内油田企业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模型(或模式),进一步突出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和主工作流程信息化的主体地位,集中精力和资源首先把油气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和主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做强、做深、做精,然后兼顾做好其它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避免全面开花、表面繁荣,却远离信息化本质目标情况的出现或持续。(5)专业人员在油田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中最核心的应该是“信息”而非“技术”,油田企业中勘探开发等主专业技术人员才是对油田地质信息最了解,也是最迫切进一步认识的人员,这些“信息”的真正拥有者和使用者们才是当前信息革命的主角,主导油田企业信息化的人应该是主专业人员而非信息技术人员,显然目前的情况大多相反。展望未来,油田企业信息化充满希望,但必须着手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1)U网、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泛在化新技术己开始被国内油田企业关注和应用,但要真正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在技术、管理和方法上大胆创新突破。(2)如何更好地实现表达、分析、过程、设计和决策五位一体的可视化,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在油田研究和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仍然是油田企业今后信息化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3)油田企业目前在智能化方面还多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往往忽略了人的智能化,需要大力提倡“人机协同智能化”,充分体现人与计算机的综合优势。(4)信息技术是促进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实现的最有效技术,但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在油田还不实用,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工作环境还缺少有效的技术载体和方法手段,急需改进。(5)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等自动化目标一直是油田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目前,实时监控较容易实现,但实时研究分析、实时决策指挥还很不够,需要整体配套建设。(6)“两化融合”背景下,油田信息技术在与勘探开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充分融合的同时,还需要与管理技术、核心业务人员等有效融合,但显然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充分,不够彻底,重技术轻管理、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仍然存在,急需改进。油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探索和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甚至反复波折的过程。本文以吐哈油田信息化为例,对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方法及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认识,为吐哈油田及至国内其他油田企业更好地开展其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但本人深知这些研究成果和认识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也十分需要国内外关注或从事油田企业信息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宝贵的批评与完善意见,并共同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合力推动油田企业信息化事业不断科学发展。

二、勘探、试验、设计的规划与集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勘探、试验、设计的规划与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质量管理理论
        2.2.2 信息技术理论
        2.2.3 系统控制理论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3.1 概念界定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4.1 总体设计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4.3.1 总体分析
        4.3.2 需求分析
        4.3.3 技术路线
        4.3.4 功能分析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4.4.1 需求分析
        4.4.2 技术路线
        4.4.3 功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5.1.1 组织构架分析
        5.1.2 模型框架分析
    5.2 运行流程分析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5.3 运行机制分析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成果
    7.2 主要结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2.2 天然气集输技术及管网建设
        1.2.3 高含CO_2气井集气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1.2.4 天然气集输站场工艺优化及标准化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障碍条件下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
    2.1 障碍表征及绕障路由优化
        2.1.1 障碍表征
        2.1.2 点与多边形的关系判定
        2.1.3 绕障最短路优化
    2.2 障碍条件下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模型建立
        2.2.1 集气流程和拓扑结构基本概况
        2.2.2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2.2.3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2.2.4 完整数学模型
    2.3 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的全局优化求解
        2.3.1 基本烟花算法和混合蛙跳算法
        2.3.2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原理及主要算子
        2.3.3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2.3.4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求解性能分析
        2.3.5 基于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2.4 拓扑布局优化技术应用
        2.4.1 布局区域基础信息
        2.4.2 含障碍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3.1 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3.1.1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建立
        3.1.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3.1.3 完整优化模型
    3.2 基于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3.2.1 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构建
        3.2.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3.3 规划方案优化辅助平台开发
        3.3.1 软件总体框架
        3.3.2 软件运行环境
        3.3.3 数据库构建
        3.3.4 软件功能模块
    3.4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技术应用
        3.4.1 气田集输管网基础信息
        3.4.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研究
    4.1 井间轮换分离计量技术原理
    4.2 多井加热炉换热技术原理
    4.3 升一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运行试验
        4.3.1 计量分离工艺优化简化研究
        4.3.2 多井加热炉换热工艺研究
        4.3.3 井间轮换计量试验
        4.3.4 优化简化运行试验效果
    4.4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气管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
    5.1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5.1.1 实验装置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介质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电热集气工艺试验
        5.2.1 技术原理
        5.2.2 试验内容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注醇集气工艺试验
        5.3.1 试验内容
        5.3.2 试验效果
        5.3.3 运行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气管道腐蚀行为及防腐效果评价研究
    6.1 腐蚀行为及成因
        6.1.1 气井腐蚀影响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
        6.1.2 地面工艺腐蚀影响因素
        6.1.3 腐蚀影响因素界限范围确定
    6.2 防腐对策研究与评价
        6.2.1 缓蚀剂加注
        6.2.2 防腐材质
    6.3 防腐涂层评价和优选
    6.4 防腐技术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徐深气田集输工艺标准化设计模式研究
    7.1 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7.1.1 减轻劳动强度,保证设计质量
        7.1.2 加快材料和设备采办进度
        7.1.3 可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7.1.4 奠定预制化制造、组装化施工的基础
    7.2 标准化设计的现状
        7.2.1 国外标准化设计现状
        7.2.2 国内标准化设计现状
    7.3 标准化设计基本思路
        7.3.1 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需要标准化设计
        7.3.2 标准化设计需要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7.3.3 标准化设计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
        7.3.4 标准化设计需要立足工况实现系列化
    7.4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研究
        7.4.1 深层气田井场标准化设计
        7.4.2 深层气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7.5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应用与评价
        7.5.1 徐深3井区产能建设工程概况
        7.5.2 标准化设计的应用及评价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录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经济后果
        二、微观经济后果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案例研究思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5)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现状
        1.2.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内容结构
        1.4.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石油工程项目含义及类型层次
        2.1.2 石油工程项目特点
        2.1.3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含义及表征
        2.1.4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1.5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
        2.1.6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作用
    2.2 研究基础
        2.2.1 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
        2.2.2 项目评价理论
第3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3.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及问题
        3.1.1 现状及问题分析的目的与角度
        3.1.2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现状
        3.1.3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现状
        3.1.4 石油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成熟度现状
        3.1.5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存在问题
    3.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调查
        3.2.1 影响因素获取途径
        3.2.2 影响因素的初选
        3.2.3 调查问卷设计
        3.2.4 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
        3.2.5 影响因素的确定
        3.2.6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结构化分析
        3.3.1 结构关系模型
        3.3.2 结构模型解释
    3.4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的DEMATEL模型分析
        3.4.1 DEMATEL方法实施步骤
        3.4.2 影响因素DEMATEL分析
第4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4.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原则和依据
        4.1.1 指导原则
        4.1.2 形成依据
    4.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框架
        4.2.1 模型维度
        4.2.2 成熟度等级
        4.2.3 关键过程域
        4.2.4 多维度综合模型
    4.3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维度分析
        4.3.1 过程周期阶段划分
        4.3.2 周期各阶段管理任务及行为持性
        4.3.3 行为特性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
        4.3.4 周期管理对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4.4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维度分析
        4.4.1 石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
        4.4.2 基于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管理要素识别
        4.4.3 管理要素对项目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4.5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维度分析
        4.5.1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变量
        4.5.2 环境维度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4.6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维度分析
        4.6.1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划分
        4.6.2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与项目管理成熟度关系分析
第5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
    5.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的原则与思路
        5.1.1 评价原则
        5.1.2 评价思路
        5.1.3 评价步骤
    5.2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
        5.2.1 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5.2.2 过程管理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
        5.3.1 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熵权的多要素评价模型
    5.4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
        5.4.1 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5.4.2 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网络分析法
        5.4.3 基于集值统计的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5.5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
        5.5.1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表征
        5.5.2 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
    5.6 石油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
        5.6.1 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概述
        5.6.2 基于逼近理想点的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
    5.7 基于雷达图的评价结果分析
        5.7.1 雷达图介绍
        5.7.2 评价结果分析
    5.8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应用
        5.8.1 案例背景
        5.8.2 模型应用
        5.8.3 案例启示
第6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升路径
    6.1 提升原因分析
    6.2 组织学习
        6.2.1 基于标杆瞄准的组织学习
        6.2.2 基于项目实践案例的经验分析
        6.2.3 基于短板改进的重点管理
        6.2.4 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及应用
    6.3 技术创新
        6.3.1 常规油气资源项目的技术创新
        6.3.2 非常规油气资源项目的技术创新
        6.3.3 石油工程项目技术协同创新
    6.4 管理创新
        6.4.1 将项目管理成熟度纳入组织战略
        6.4.2 将项目管理成熟度纳入绩效考核
        6.4.3 将关键过程域的实现纳入组织目标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大型石油企业信息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2.1 国外大型石油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2 国内大型石油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3 国内外大型石油企业信息化趋势分析
第3章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体战略与信息化需求分析
    3.1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简介
    3.2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SWOT分析
        3.2.1 优势(strengths)
        3.2.2 劣势(weaknesses)
        3.2.3 机遇(opportunities)
        3.2.4 威胁(threats)
    3.3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体战略
        3.3.1 基本原则
        3.3.2 发展目标
        3.3.3 经营策略
        3.3.4 公司战略解读
    3.4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需求分析
        3.4.1 宏观环境层面
        3.4.2 集团公司层面
        3.4.3 公司战略层面
第4章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
        4.1.1 生产信息化
        4.1.2 管理信息化
        4.1.3 IT基础设施建设
        4.1.4 IT管控与治理
    4.2 上一阶段信息化战略实施的进展及评价
    4.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3.1 问题与不足
        4.3.2 面临的挑战
第5章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
    5.1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思想
        5.1.1 信息化指导思想
        5.1.2 信息化愿景
        5.1.3 信息化目标
        5.1.4 总体思路
    5.2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的改进与实施
        5.2.1 信息化总体架构
        5.2.2 IT基础设施
        5.2.3 IT应用系统
        5.2.4 IT管控体系
        5.2.5 实施路线及策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采煤机的煤层构造导航及自适应截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采煤机惯导定位方法研究
    2.1 采煤机嵌入煤层的定位方法
    2.2 采煤机定位定姿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煤层界面的导航模型建立
    3.1 引言
    3.2 煤层构造震波CT探测方法
    3.3 工作面煤层精细探测试验
    3.4 工作面煤层三维导航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采煤机定位消差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采煤机运动分析
    4.3 非完整性限制条件下卡尔曼滤波算法
    4.4 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采煤机定位系统试验研究
    5.1 采煤机定位实验室试验
    5.2 采煤机定位井下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技术
    6.1 引言
    6.2 采煤机自适应调高原理
    6.3 褶皱地质构造下的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技术
    6.4 断层地质构造截割路径规划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研究意义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石油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石油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可借鉴的做法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综述
    2.1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2.1.1 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2.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流程
    2.2 SOA 构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2.2.1 SOA 构架简介
        2.2.2 SOA 构架的优势
        2.2.3 SOA 构架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 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诺兰模型
        2.3.1 诺兰模型简介
        2.3.2 诺兰模型的内容
        2.3.3 诺兰模型的发展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分析
    3.1 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现状
        3.1.1 勘探业务布局
        3.1.2 勘探核心业务
        3.1.3 勘探开发业务特点
    3.2 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2.1 整体信息化建设方面
        3.2.2 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3.2.3 综合研究方面
    3.3 信息化现状总体评价
    3.4 信息化整体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4.1 建设目标
    4.2 建设原则
    4.3 建设内容
    4.4 系统工程划分—项目建设
        4.4.1 系统工程划分
        4.4.2 项目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5.1 总体实施路线
    5.2 各项目实施技术规格
        5.2.1 勘探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2 勘探开发信息平台框架系统建设项目
        5.2.3 油气田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5.2.4 油气勘探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5 井筒工程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6 油田开发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7 天然气开发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8 海外勘探开发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9 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5.2.10 勘探开发综合研究专业软件配套
        5.2.1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5.2.12 信息标准与管理体系建设
    5.3 总体实施计划安排
        5.3.1 实施原则
        5.3.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评估
    6.1 风险分析与规避
        6.1.1 技术风险分析
        6.1.2 管理风险分析
    6.2 预期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主要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
    §2.1 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概念辨析及研究意义
        2.1.1 油田企业信息化概念辨析及新定义
        2.1.2 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概念辨析及新定义
        2.1.3 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
        2.1.4 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及方法论概念辨析及新定义
        2.1.5 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
    §2.2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2.2.1 石油工业发展史概览
        2.2.2 国外油田企业信息化概况
        2.2.3 国内油田企业基本特征概述
        2.2.4 国内油田企业信息分类情况综述
        2.2.5 国内油田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概述
    §2.3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成果综述
        2.3.2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成果概览
    §2.4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现状
        2.4.1 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概述
        2.4.2 信息科学及信息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概述
        2.4.3 地质信息科学及地质信息技术方法论研究成果概述
        2.4.4 大成智慧学及大成智慧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概述
        2.4.5 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现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现状研究
    §3.1 吐哈汕田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3.1.1 油田简介
        3.1.2 发展简史
        3.1.3 战略演变
        3.1.4 组织机构特征
        3.1.5 主要业务及工程技术
        3.1.6 信息分类及特征研究
    §3.2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论
        3.2.1 信息化建设历程梳理
        3.2.2 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2.3 主要信息技术方法发展现状研究
        3.2.4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
    §4.1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研究现状剖析
        4.1.1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研究现状
        4.1.2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4.1.3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型研究现状
        4.1.4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实施模型研究现状
        4.1.5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型研究现状
    §4.2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优化与重构
        4.2.1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优化与重构
        4.2.2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完善
        4.2.3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型抽象简化
        4.2.4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实施模型优化与完善
        4.2.5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型优选
    §4.3 一般油田企业信息化参考模型体系的构建
    §4.4 实例解剖——以吐哈油田试验数据中心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为例
        4.4.1 项目背景
        4.4.2 项目模型体系组成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4.4.3 解剖认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
    §5.1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研究现状分析
    §5.2 系统科学方法论在吐哈油田信息化中的应用
        5.2.1 硬系统方法论的应用情况
        5.2.2 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情况
        5.2.3 其它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情况
        5.2.4 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应用情况
    §5.3 信息工程方法论在吐哈油田信息化中的应用
    §5.4 地质信息技术方法论在吐哈油田信息化中的应用
        5.4.1 主题信息管理法的应用情况
        5.4.2 信息交互本体法的应用情况
        5.4.3 信息分析综合法的应用情况
        5.4.4 行为功能模拟法的应用情况
        5.4.5 系统整体优化法的应用情况
    §5.5 大成智慧工程方法论在吐哈油田信息化中的应用
        5.5.1 油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5.2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应用情况
        5.5.3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应用情况
    §5.6 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5.6.1 方法论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
        5.6.2 方法论体系的组成结构与特点
        5.6.3 方法论体系的推广应用前景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认识
        6.1.1 主要研究成果
        6.1.2 主要研究认识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勘探、试验、设计的规划与集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2]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D]. 孙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D]. 杨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6]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D]. 孙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采煤机的煤层构造导航及自适应截割技术研究[D]. 郝尚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24)
  • [9]延长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研究[D]. 容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10]吐哈油田企业信息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 刘锋.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探索、测试和设计的规划和集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